搜尋結果:林煜庭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執事聲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51號 異 議 人 即 債權人 磊豐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司政 相 對 人 即 債務人 黃有財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8月 19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21675號裁 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異議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分別定 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8月19日所為113年 度司執字第21675號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係於同年8月 22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同年8月28日提出異議,未逾異 議期間,有送達證書及民事聲明異議狀附卷可憑,經司法事 務官認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符合上開法律規定。 二、異議人聲請及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持本院98年度司執字第 12115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對 相對人即債務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因伊無從向中華民國人 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下稱壽險公會)取得相對人之投保資 料,爰聲請本院民事執行處向壽險公會函查相對人之保險契 約資料。原裁定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投保之相關釋明資料 為由,而駁回異議人關於調查相對人於壽險公會保險契約資 料之聲請,惟異議人無查詢相對人保險資料之管道,並非無 正當理由不為查詢,爰提出異議,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執行法院對於強制執行事件,認有調查之必要時,得命債 權人查報,或依職權調查之;執行法院得向稅捐及其他有關 機關、團體或知悉債務人財產之人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受 調查者不得拒絕;但受調查者為個人時,如有正當理由,不 在此限,強制執行法第19條定有明文。至於職權調查是否必 要,應由執行法院視具體個案狀況,考量債權人聲請合理性 、債權人查報可能性等,以為判斷依據。次按執行法院於必 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 ,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 字第897號裁定參照)。是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 ,執行法院本得核發扣押命令,禁止債務人處分壽險契約權 利後,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壽 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是債務人有無投保 人壽保險,為屬債務人之財產狀況資料,可資確認。次按強 制執行法第28條之1所稱債權人於執行程序中應為一定必要 之行為,係指債權人不為一定必要之行為,執行程序即不能 進行者而言,惟必以債權人無正當理由而不為,方得依上開 規定使生失權效果;又得以向壽險公會查詢投保人之人身保 險資料,似僅限於有親人亡故之民眾,而未開放予債權人申 請查詢債務人之投保紀錄。倘如是,能否認再抗告人(即債 權人)基於債權人身分,有自行查知相對人具體投保何一人 壽保險資料之可能?自滋疑義。乃司事官未詳查細究,逕函 知再抗告人補正相對人具體投保業者之名稱、地址及證明文 件,進而以其未盡查報之釋明義務,駁回其向執行法院函詢 壽險公會之聲請,尚嫌速斷(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62 號、110年度台抗字第184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異議人執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並 請求本院民事執行處向壽險公會查詢相對人之保險投保資料 ,經司法事務官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向第三人保險公司締 結保險契約之相關釋明資料為由,以原裁定駁回其關於調查 相對人於壽險公會保險契約資料之聲請等情,業據本院審閱 113年度司執字第21675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卷宗無訛, 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參諸壽險公會網站公告之利害關係人申請保險業通報作業資 訊系統查詢之辦理程序及注意事項第2點記載略以:「因債 權債務關係查詢用途不符本會建置通報資料之特定目的,本 會不提供民事債權人申請民事債務人投保紀錄查詢服務」, 足見異議人主張其無從以債權人身分查知相對人投保資料等 語,尚屬有據,則異議人未能查報相對人有無與第三人保險 公司締結保險契約,自非無正當理由而不為。況現今社會以 投保商業保險方式,賦予人身安全保障並兼具投資理財目的 者並非少見,本件異議人又已提出相對人112年度綜合所得 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並 指明向壽險公會為查詢,實非未陳明任何調查方法抑或浮濫 聲請,是考量本件債權人聲請合理性、債權人查報可能性, 本院民事執行處即非不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9條第2項規定為 調查,俾異議人指明欲聲請執行之保險契約標的,其強制執 行程序尚不因異議人未查報相對人具體投保資料致不能進行 。 ㈢、綜上所述,原裁定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可能有向保險業者 投保之相關釋明資料,駁回其調查相對人於壽險公會保險契 約資料之聲請,尚嫌速斷。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 廢棄,為有理由,爰廢棄原裁定,由本院司法事務官另為適 法之處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有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20

KLDV-113-執事聲-51-20241220-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基簡字第836號 上 訴 人 邱金榮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呂德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提起 上訴到院,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萬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8,10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42 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即駁回 其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20

KLDV-113-基簡-836-20241220-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電信費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008號 原 告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上列原告因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王秀英發支付命 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 之聲請視為起訴。而查,依原告起訴狀所載訴之聲明,本件訴訟 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2萬6,35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 3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830元,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 內補繳裁判費,倘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20

KLDV-113-補-1008-20241220-1

執事聲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62號 異 議 人 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即 債務人 劉東興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0 月1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24392號 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異議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分別定 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1日所為113年 度司執字第24392號(下稱原裁定),係於同年10月11日送 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同年10月18日提出異議,未逾異議期間 ,有送達證書及民事聲明異議狀附卷可憑,經司法事務官認 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符合上開法律規定。 二、異議人聲請及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 5年度司執字第100785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 行名義)聲請對相對人即債務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因伊無 從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下稱壽險公會)取得 相對人之投保資料,爰聲請本院民事執行處向壽險公會函查 相對人之保險契約資料。原裁定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投保 之相關釋明資料為由,而駁回異議人關於調查相對人於壽險 公會保險契約資料之聲請,惟異議人無查詢相對人保險資料 之管道,並非無正當理由不為查詢,爰提出異議,請求廢棄 原裁定等語。 三、按執行法院對於強制執行事件,認有調查之必要時,得命債 權人查報,或依職權調查之;執行法院得向稅捐及其他有關 機關、團體或知悉債務人財產之人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受 調查者不得拒絕;但受調查者為個人時,如有正當理由,不 在此限,強制執行法第19條定有明文。至於職權調查是否必 要,應由執行法院視具體個案狀況,考量債權人聲請合理性 、債權人查報可能性等,以為判斷依據。次按執行法院於必 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 ,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 字第897號裁定參照)。是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 ,執行法院本得核發扣押命令,禁止債務人處分壽險契約權 利後,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壽 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是債務人有無投保 人壽保險,為屬債務人之財產狀況資料,可資確認。次按強 制執行法第28條之1所稱債權人於執行程序中應為一定必要 之行為,係指債權人不為一定必要之行為,執行程序即不能 進行者而言,惟必以債權人無正當理由而不為,方得依上開 規定使生失權效果;又得以向壽險公會查詢投保人之人身保 險資料,似僅限於有親人亡故之民眾,而未開放予債權人申 請查詢債務人之投保紀錄。倘如是,能否認再抗告人(即債 權人)基於債權人身分,有自行查知相對人具體投保何一人 壽保險資料之可能?自滋疑義。乃司事官未詳查細究,逕函 知再抗告人補正相對人具體投保業者之名稱、地址及證明文 件,進而以其未盡查報之釋明義務,駁回其向執行法院函詢 壽險公會之聲請,尚嫌速斷(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662 號、110年度台抗字第184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異議人執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對相對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並 請求本院民事執行處向壽險公會查詢相對人之保險投保資料 ,經司法事務官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向第三人保險公司締 結保險契約之相關釋明資料為由,以原裁定駁回其關於調查 相對人於壽險公會保險契約資料之聲請等情,業據本院審閱 113年度司執字第24392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卷宗無訛, 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參諸壽險公會網站公告之利害關係人申請保險業通報作業資 訊系統查詢之辦理程序及注意事項第2點記載略以:「因債 權債務關係查詢用途不符本會建置通報資料之特定目的,本 會不提供民事債權人申請民事債務人投保紀錄查詢服務」, 足見異議人主張其無從以債權人身分查知相對人投保資料等 語,尚屬有據,則異議人未能查報相對人有無與第三人保險 公司締結保險契約,自非無正當理由而不為。況現今社會以 投保商業保險方式,賦予人身安全保障並兼具投資理財目的 者並非少見,本件異議人又已提出相對人112年度綜合所得 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並 指明向壽險公會為查詢,實非未陳明任何調查方法抑或浮濫 聲請,是考量本件債權人聲請合理性、債權人查報可能性, 本院民事執行處即非不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9條第2項規定為 調查,俾異議人指明欲聲請執行之保險契約標的,其強制執 行程序尚不因異議人未查報相對人具體投保資料致不能進行 。 ㈢、綜上所述,原裁定以異議人未提出相對人可能有向保險業者 投保之相關釋明資料,駁回其調查相對人於壽險公會保險契 約資料之聲請,尚嫌速斷。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 廢棄,為有理由,爰廢棄原裁定,由本院司法事務官另為適 法之處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有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19

KLDV-113-執事聲-62-20241219-1

事聲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17號 異 議 人 詹安琪 相 對 人 李冠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支付命令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22 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促字第5790號裁定提出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異議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 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該異議為有理 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項分別 定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所為113 年度司促字第5790號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係於同年10 月25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同年10月30日具狀提出異議, 未逾異議期間,有送達證書及民事支付命令異議狀附卷可憑 ,經司法事務官認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符合上開法 律規定,先予敘明。   二、異議人聲請及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分別於113年6月30日、 113年7月2日、113年7月4日,以臉書及LINE向異議人借款新 臺幣(下同)3,000元、2,000元、2萬元,屢經催討不還, 有相關轉帳紀錄及對話紀錄為證,異議人因而聲請對相對人 核發支付命令,請求相對人給付2萬5,000元,及自支付命令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原裁定 以異議人未釋明對話紀錄之臉書暱稱「簡單」、LINE暱稱「 ☆勁舞好友-漢堡男」即為相對人,及異議人所轉帳之帳戶確 係相對人所有之帳戶為由,而駁回異議人之聲請,惟異議人 現已補正提出「簡單」及「☆勁舞好友-漢堡男」即為相對人 之證據,爰對原裁定提出異議等語。 三、經查: ㈠、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債權人之請求, 應釋明之;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508條至第511條之規 定,或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應僅就該部 分之聲請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1項第3款、第2項、 第51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證明與釋明在構成法院之心 證上程度未盡相同,所謂證明者,係指當事人提出之證據方 法,足使法院產生堅強之心證,可以完全確信其主張為真實 而言,與釋明云者,為當事人提出之證據未能使法院達於確 信之程度,僅在使法院得薄弱之心證,信其事實上之主張大 概為如此者有間,是依當事人之陳述及提出之相關證據,倘 可使法院得薄弱之心證,信其事實上之主張大概為如此者, 自不得謂為未釋明(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716號裁定意 旨參照)。 ㈡、異議人向本院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支付命令,業經異議人提出 相關轉帳紀錄、臉書及LINE對話紀錄、「簡單」自陳為相對 人並張貼其疫苗接種卡(俗稱小黃卡,其上載有相對人之完 整姓名)照片之臉書貼文,以及「☆勁舞好友-漢堡男」傳送 其所收受之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通緝書(其上載有相對人之 完整姓名及身分證字號)照片之對話紀錄為證,相互勾稽後 足使本院對於上開「簡單」、「☆勁舞好友-漢堡男」及異議 人所轉帳之對象即為相對人等節,形成大致信其如此之心證 ,堪認異議人已釋明其請求,符合民事訴訟法第511條規定 ,異議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支付命令,於法尚無不合。從而 ,原裁定未及審酌異議人提出「簡單」及「☆勁舞好友-漢堡 男」自陳為相對人並張貼其小黃卡、通緝書等照片之證據, 因而駁回異議人之聲請,尚嫌速斷。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 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廢棄原裁定,由本院司法事務 官另為適法之處理。 四、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有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19

KLDV-113-事聲-17-20241219-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89號 原 告 林郁馨 呂淑華 呂雅雯 謝宛儒 黃欣怡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謝博戎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總行營造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給付違約金 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而按普通共同訴訟,雖係於同 一訴訟程序起訴或應訴,但共同訴訟人與相對人間乃為各別之請 求,僅因訴訟便宜而合併提起訴訟,俾能同時辯論及裁判而已, 係單純之合併,各共同訴訟人間之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各 自獨立,亦得合併加計總額核定訴訟費用,予共同訴訟人選擇, 避免有因其一人不分擔訴訟費用而生不當限制他共同訴訟人訴訟 權之虞,並與普通共同訴訟之獨立原則有違(最高法院110年度 台抗字第194號裁定要旨參照)。本件原告已陳明願分別以起訴 狀附表一記載之訴訟標的金額各自計算裁判費(見本院卷第240 頁),自應對其等分別徵收各如附表「各自應繳納裁判費」欄所 示之第一審裁判費,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倘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強制換頁========== 附表:(單位:新臺幣) 編號 原 告 訴訟標的金額 各自應繳納裁判費 1 林郁馨 16萬9,920元 1,770元 2 呂淑華 29萬9,720元 3,200元 3 呂雅雯、謝宛儒 26萬1,960元 2,870元 4 黃欣怡 18萬8,800元 1,990元

2024-12-19

KLDV-113-補-989-20241219-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基簡字第1075號 原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訴訟代理人 賴啓忠 被 告 蔣文華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 訴訟法第24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民事 訴訟法關於合意管轄之規定,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其他審 判籍而優先適用(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110號、103年度 台抗字第91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次按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 另立之公司承受,公司法第319條準用同法第75條定有明文 。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民國106年1月17日以金管銀控字 第10500320920號函核准原告與大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大眾銀行)合併,並以原告為存續公司,是大眾銀行 之一切權利義務關係,均由合併後存續之原告概括承受,先 予敘明。 三、經查,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向大眾銀行申辦信用卡使用, 嗣未依約繳款,因而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23萬2,40 6元及利息,惟依原告提出之大眾銀行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8 條約定:「因本契約涉訟時,雙方同意以台灣高雄地方法院 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揆諸上開說明,兩造就本件爭議已預 先以合意約定管轄法院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本件自應由臺 灣高雄地方法院管轄,爰依職權移送於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19

KLDV-113-基簡-1075-20241219-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基小字第1598號 原 告 吳泓良 被 告 王家洋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所為之 判決,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正本原記載如附表「原內容」欄所示,應予更正為如附 表「更正後內容」欄所示。   理 由 一、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判決正本就附表「原內容」所示之記載,茲發現與原 本不符,惟此顯然錯誤不影響於全案情節與判決本旨,揆諸 前開說明,爰予更正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附表: 原內容 更正後內容 案由欄 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言詞辯論終結 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

2024-12-17

KLDV-113-基小-1598-20241217-2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履行買賣契約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98號 原 告 施雲年 上列原告與被告蕭雪間請求履行買賣契約事件,起訴程式有下列 欠缺,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倘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 項之聲明;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 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民事訴訟法第244條 第1項、第11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查,本件原告於起 訴狀僅泛稱其於30年前,與被告就基隆市○○區○○段○○○段000 地號土地(重測後為基隆市○○區○○段0000地號,下稱系爭土 地)之2分之1存有買賣關係,被告亦就此簽立切結書等語, 未載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合法定程式,茲命原告應以 書狀補正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並應提出補正書狀之繕本或 其影本1份。 二、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於起訴狀載明訴訟標的價額 ,使本院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更難據以裁定命補繳裁判 費,爰命原告應查報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3所定費率,按本件訴訟標的價額補繳裁判費;倘未 查報標的價額者,應參照同法第77條之12規定,暫先繳納新 臺幣1萬7,335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16

KLDV-113-補-998-20241216-1

保險簡抗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保險簡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黃上人 相 對 人 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漢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抗告人對於 本院基隆簡易庭113年度基保險簡字第3號判決及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一審之終局判決,除別有規定外,得上訴於管轄第 二審之法院;對於裁定,得為抗告,民事訴訟法第437條、 第48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向第二審法院上訴,應依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 式。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 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於對簡易程序第一審判決不服 提起上訴準用之。 二、抗告意旨略以:本院基隆簡易庭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以113 年度基保險簡字第3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對於 本院基隆簡易庭113年度基保險簡字第3號判決(下稱第一審 判決)之上訴,但相對人請求金額逾新臺幣200萬元,不應 以簡易程序審理,且抗告人有無(刑事)酒駕情事尚未定讞 ,為此不服原裁定及第一審判決,依法提起抗告等語。並聲 明:原裁定廢棄並請俟相對人主張抗告人酒駕之事實定讞後 再行裁定。 三、經查:  ㈠抗告人對於第一審判決如有不服,揆諸前開說明,應依上訴 程序為之,是抗告人對第一審判決所為「抗告」部分,非本 件抗告程序所能審酌。 ㈡至本件抗告人對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因其未繳納上訴之第 二審裁判費,經本院基隆簡易庭於113年8月29日裁定命抗告 人於該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並諭知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上訴,該裁定業於113年9月5日送達抗告人,有 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抗告人復未能依該裁定如期納第二審裁 判費,本院基隆簡易庭因而以抗告人逾期迄未補正,致上訴 不合法為由,於113年10月16日以原裁定駁回其上訴,於法 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湘琳                   法 官 林淑鳳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及同時表明再抗告理由,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4-12-12

KLDV-113-保險簡抗-1-20241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