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借款事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81-19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46號 原 告 賴瑞珍 被 告 答苡青(原名答鯨玫) 訴訟代理人 陳傳中律師 複 代理 人 張禎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8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6年4月19日向伊借支票2紙(發票 日106年4月24日、面額64萬元;發票日106年4月30日、面額 80萬元),合計新臺幣(下同)144萬元;於106年間向伊借 支票2紙(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票號AF0000000、發票日106年7 月15日、面額50萬元;票號AF0000000、發票日106年8月15 日、面額50萬元),合計100萬元;於106年8月22日向伊借 款20萬元;總計借款264萬元(下稱系爭借款)。兩造未約 定利息及清償期,被告僅稱日後陸續償還。嗣伊屢屢催討, 被告均置之不理。被告雖辯稱以附表1所示金額清償系爭借 款云云,然此金額係清償兩造間如附表2所示之其他借款, 與系爭借款無關。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 情。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64萬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伊固不爭執兩造間有系爭借款存在,然伊業以附 表1所示金額清償完畢,還款金額雖無法與系爭借款金額一 一勾稽,然因兩造未約定清償期,伊係以當時經濟能力為基 礎陸續償還,且伊還款金額已高於系爭借款本金,自有包含 利息。至附表2編號1至9之匯款受款人非伊;編號10至14係 伊向原告借票,而由伊清償兌現,並消費借貸關係;編號15 至39僅為原告所開立票據之兌現細節,均與系爭借款無關。 系爭借款既已全數清償完畢,原告所請即屬無據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法院之判斷:  ㈠原告曾向被告借貸系爭借款,未約定利息、清償期,且被告 交付附表1所示金額予原告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 院卷第50、57、79、80頁),並有被告簽立之借據、被告還 款明細表、被告匯款或逕行存入原告帳戶單據為憑(見本院 112年度司促字第35376號卷第7至11頁、本院卷第33至37頁 、第59至70頁),自堪信屬實。  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當事人主張與 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應就借款已交付及借貸意思合 致之事實,負證明責任。如未證明有借款交付及借貸意思合 致,自不能認為成立消費借貸契約。又消費借貸之借用人主 張借款業已清償,而貸與人主張借用人此項清償之款項,係 屬另筆債務,並非系爭借款者,依舉證責任分配之原則,應 由貸與人就另筆債務之存在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73年度台 上字第2383號裁判意旨參照)。  ㈢被告固不爭執曾向原告借貸系爭借款,惟抗辯業以附表1所示 金額清償,而原告亦不爭執收取附表1所示款項,然主張此 係被告清償其他借款而非清償系爭借款等語(詳如附表1「 原告主張收款原因」欄所載),揆之前揭說明,自應由原告 就另筆借款債務存在之事實負舉證之責。然查:  ⒈原告主張附表2編號1至7、9之款項係匯至被告之子即訴外人 藍凱德帳戶、編號8之款項係匯至訴外人水戶懷石料理帳戶 ,均非匯至被告之帳戶,難認被告確有收受附表2編號1至9 所示款項,原告亦未證明兩造間就附表2編號1至9之款項達 成消費借貸之合意,自不能認為此部分係兩造間之另筆借款 債務。  ⒉原告雖主張附表2編號10至14之支票係代被告支付樹林房租云 云,惟未舉證以實其說,難認被告確有收受附表2編號10至1 4之款項,原告亦未證明兩造間就附表2編號10至14之款項達 成消費借貸之合意,自不能認為此部分係兩造間之另筆借款 債務。  ⒊原告雖主張附表2編號15至23之支票均係被告向原告商借云云 ,惟各該支票皆未載受款人,且背書欄均非被告,至原告所 稱背書欄所載帳戶所有人與被告具有特殊親誼關係而實際係 由被告取得款項云云,則未舉證以實其說,難認被告確有收 受附表2編號10至14之款項,原告亦未證明兩造間就附表2編 號15至23之款項達成消費借貸之合意,自不能認為此部分係 兩造間之另筆借款債務。  ⒋原告雖主張附表2編號24至39之支票均係被告向原告商借云云 ,惟未提出編號26、35、36之支票供查核,其餘支票之背書 欄均非被告,至原告所稱背書欄所載帳戶所有人與被告具有 特殊親誼關係而實際係由被告取得款項云云,則未舉證以實 其說,難認被告確有收受附表2編號24至39之款項,原告亦 未證明兩造間就附表2編號24至39之款項達成消費借貸之合 意,自不能認為此部分係兩造間之另筆借款債務。  ⒌至附表1「原告主張收款原因」欄位所載之其餘收款原因,或 為代償他人借款(編號9、10、13、18),或為投資款項( 編號19、20),原告均未舉證以實其說,難認可採,仍不能 認為此部分係兩造間之另筆借款債務。  ㈣準此,原告主張附表1之款項均係被告清償另筆借款債務,未 盡舉證責任,難認可採。故被告抗辯以附表1之款項清償系 爭借款完畢,應屬可信,原告自不得再請求被告償還系爭借 款。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64 萬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舉證,經本院審 酌後,認與判決結論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賴彥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怡君 附表1: 編號 日期 金額 收款人 單據本院卷頁 原告主張收款原因(見本院卷第80頁) 1 106年07月10日 40,000元 賴瑞珍 61 因附表2編號10至14,被告向原告借支票 2 106年07月27日 100,000元 賴瑞珍 61 因附表2編號1至7、9,被告向原告借款,由原告匯款給被告之子藍凱德 3 106年07月27日 160,000元 賴瑞珍 62 4 106年07月27日 40,000元 賴瑞珍 62 因附表2編號10至14,被告向原告借支票 5 106年08月15日 280,000元 賴瑞珍 63 因附表2編號21,被告向原告借款 6 106年08月25日 30,400元 賴瑞珍 63 因附表2編號17,被告向原告借款之利息。原告代被告向陳柏帆借錢,被告還利息匯給原告,原告再還給陳柏帆。 7 106年08月25日 76,000元 賴瑞珍 64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8 106年09月18日 39,000元 賴瑞珍 64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9 106年09月26日 30,000元 賴瑞珍 65 原告代被告向陳柏帆借錢,被告還利息匯給原告,原告再還給陳柏帆。 10 106年10月2日 20,000元 賴瑞珍 65 原告代被告向陳柏帆借錢,被告還利息匯給原告,原告再還給陳柏帆。 11 106年10月12日 45,000元 賴瑞珍 66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12 106年10月26日 100,000元 賴瑞珍 66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13 106年11月13日 50,000元 賴瑞珍 67 原告代被告向陳柏帆借錢,被告還利息匯給原告,原告再還給陳柏帆。 14 106年11月22日 100,000元 賴瑞珍 67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15 106年11月27日 200,000元 賴瑞珍 68 被告清償向原告其他借款之利息 16 107年03月15日 400,000元 賴瑞珍 68 因附表2編號31,被告向原告借款 17 107年03月23日 200,000元 賴瑞珍 69 因附表2編號31,被告向原告借款 18 107年03月30日 800,000元 賴瑞珍 69 原告代被告清償訴外人林依秀借款80萬元,被告再還80萬元給原告。 19 107年04月16日 500,000元 賴瑞珍 70 被告要求原告投資未上市股票,然原告投資後經過1至2年均無消息,故被告還款予原告。 20 107年04月17日 634,700元 賴瑞珍 70 合計 3,845,100元 附表2: 編號 日期 匯入金額 匯入帳戶之戶名 -- 單據本院卷頁 1 106年03月07日 380,000元 藍凱德 -- 89 2 106年08月27日 200,000元 藍凱德 -- 89 3 106年09月27日 50,000元 藍凱德 -- 89 4 107年01月17日 20,000元 藍凱德 -- 91 5 107年01月19日 29,500元 藍凱德 -- 91 6 107年02月12日 61,620元 藍凱德 -- 91 7 106年11月22日 1,200,000元 藍凱德 -- 93 8 107年02月12日 65,000元 水戶懷石料理 -- 93 9 107年03月15日 24,500元 藍凱德 -- 93 小計 2,030,620元 編號 日期 支票面額 付款金融機構 票據背面 10 106年05月10日 6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僅提出票據正面(未載受款人) 97 11 106年07月10日 4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僅提出票據正面(未載受款人) 97 12 106年09月20日 6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僅提出票據正面(未載受款人) 97 13 106年12月20日 6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僅提出票據正面(未載受款人) 99 14 107年03月20日 6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僅提出票據正面(未載受款人) 99 小計 280,000元 編號 日期 支票面額 付款金融機構 票據背面 15 106年03月13日 2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林瑞祥、邁威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原告主張林瑞祥係被告乾哥) 119 16 106年03月13日 8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林瑞祥、邁威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原告主張林瑞祥係被告乾哥) 121 17 106年03月31日 1,0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邁威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123 18 106年04月28日 24,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藍凱德第一商業銀行帳戶00000000000 125 19 106年05月25日 3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藍凱德第一商業銀行帳戶00000000000 127 20 106年07月15日 5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000000 129 21 106年08月15日 5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000 131 22 106年11月10日 6,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世銓行0000000000000(原告主張此係資源回收行) 133 23 106年12月16日 800,000元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原告主張此係被告拿給林依秀) 135 小計 4,130,000元 編號 日期 支票面額 付款金融機構 票據背面 24 106年03月07日 38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39 25 106年03月07日 3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41 26 106年03月13日 5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未提出票據 未提出 27 106年03月13日 (發票日106年3月15日) 5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43 28 106年04月01日 (發票日106年4月2日) 8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45 29 106年04月15日 7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帳號0000000000000(備註:受款人子冠不動產經濟有限公司) 147 30 106年04月16日 24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板新加油站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原告主張係被告合夥) 149 31 106年04月19日 (發票日106年4月18日) 6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林怡秀,帳號0000000000(原告主張此係被告給日本料理店的押金) 151 32 106年04月27日 3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格上汽車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備註:受款人格上汽車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153 33 106年04月28日 (發票日106年4月5日) 9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55 34 106年04月28日 (發票日106年4月5日) 9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 157 35 106年04月29日 3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未提出票據 未提出 36 106年04月30日 8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未提出票據 未提出 37 106年05月03日 (發票日106年4月28日) 6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林怡秀,帳號0000000000(原告主張支票是水戶的) 159 38 106年05月10日 (發票日106年4月30日) 8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賴瑞珍(原告主張此係存入林依秀兒子帳戶) 161 39 106年05月27日 500,000元 新北市中和地區農會 帳號000000000000(原告主張此係被告向訴外人陳柏桓借的帳戶) 163 小計 4,710,000元 合計 11,150,620元

2025-02-08

PCDV-113-訴-2046-20250208-1

虎小
虎尾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虎小字第280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陳世忠 被 告 李清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5,929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2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虎尾簡易庭 法 官 廖國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虎尾簡易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記載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 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 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惠鳳

2025-02-08

HUEV-113-虎小-280-20250208-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76號 原 告 吳德郎 訴訟代理人 許正次律師 鄭道樞律師 被 告 王昌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在中華 民國現無住所或住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 其住所;無居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 ,視為其住所,同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項亦定有明文可 參。 二、經查,據本院依原告聲請及依職權調取被告入出境資訊連結 作業之入出境查詢結果瀏覽資料以及被告之個人戶籍資料、 個人基本資料暨個人除戶資料以觀,被告於民國105年4月27 日已遷出國外,且自103年3月26日出境後迄今未歸等情,有 上開查詢資料附卷可稽(見本院不給閱卷),足徵被告已屬 在中華民國現無住居所或住居所不明者,依上開說明,即應 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而被告於中華民 國最後之住所,依前揭戶籍資料所示,乃係位於臺北市○○區 ○○○路0段00號12樓之6,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 項規定,自應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玆原告向無管轄權 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若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俊宏

2025-02-08

PCDV-114-重訴-76-20250208-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211號 原 告 張建發 被 告 劉張發 黃月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肆萬伍仟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十月十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柒仟貳佰參拾陸元,由原告負擔百分之六十 一,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三十九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 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7年3月25日、97年12月19日、100年 3月28日、101年7月9日、102年12月30日、107年6月22日依 序向原告借得新臺幣(下同)30萬元、30萬元、50萬元、60 萬元、50萬元、100萬元,合計320萬元,現仍積欠原告共16 4萬元,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聲明:被告應 給付原告164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下情詞資為抗辯,爰答辯聲明求為駁回原告之訴: (一)劉張發:我們只有借220萬元,每個月有陸續還原告,已 還了159萬5,000元。 (二)黃月美:我們只有借220萬元,當初這個錢是我先生劉張 發拿的,我沒有拿這個錢,他有退告了,又把我告進去, 實際上我先生跟原告借款220萬,已還了159萬5,000元。 三、本件不爭執事項共二點如下:(見本院卷第50頁筆錄) (一)本院卷第37頁經被告方以紅色螢光筆當場打勾的編號1、2 、3、4、5,日期、金額分別為:97/3/25、30萬;97/12/ 19、30萬:100/3/28、50萬;101/7/9、60萬;102/12/30 、50萬。以上合計共220萬,兩造並不爭執,這是被告二 人共同向原告借款而原告已經如數給付之借貸法律關係。 (二)對於上開兩造不爭執的法律關係,原告方以原證二列出明 細,稱被告二人共還款了155萬5,000元,而被告二人則當 庭表示正確還款金額為159萬5,000元。 四、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 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 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 質、數量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 貸與人亦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第47 4條第1項、第478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依消費借 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2人給付尚欠餘額,固屬有據,原借款 金額於220萬元內之範圍,經兩造明白表示不爭執,差額100 萬元(指320萬元-220萬元=100萬元),經原告本人在庭稱 :「(將上開當庭辦理的本院37頁,提示給原告,請原告表 示意見)還有100萬是借款給他兒子的,他兒子叫劉君威」 (見本院卷第49頁筆錄),基於債之相對性,債權債務主體 是以締結契約之當事人為準,債權人只能向債務人請求給付 ,不能向債務人以外之人請求,故此差額100萬元非屬本件 訴訟當事人彼此間之消費借貸法律關係範圍,此情甚為明顯 。 五、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 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有明定。而關於全部清償或 一部清償之積極、有利事實,自應由債務人舉證以實其說, 此節經原告表示被告2人還款金額為155萬5,000元、被告夫 妻2人則表示為159萬5,000元,其中差距4萬元(指159萬5,0 00元-155萬5,000元=4萬元),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止,僅 據原告與其兄長即被告劉張發、或原告與其兄嫂即被告黃月 美,互執一詞,既為如此,則本院依上開舉證責任分配法則 ,充其量僅得於155萬5,000元範圍內認定之,其中包括原告 所稱之50萬元,即原告本人在庭稱:「我打電話跟他兒子要 ,他兒子跟他父親說,他父親出面替他先還50萬。(提示今 日青草湖地址的回證,有劉君威的簽名,你說的就是這個人 ?)對,就是這個人。」(見本院卷第49~50頁筆錄)。 六、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夫妻2人共同給付6 4萬5,000元(指220萬元-155萬5,000元=64萬5,000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113年度竹司調字卷第163號卷第 103、105頁送達證書,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 段、第203條規定參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 之請求,不應准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 述,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第85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庭   法 官 周美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添具繕本1件,並按不服程度繳納第二審上訴費用。原告如對敗訴部分全部不服,上訴利益新臺幣99萬5,000元,應繳納新臺幣1萬9,800元;被告若對敗訴部分全部不服,上訴利益為新臺幣64萬5,000元,應繳納新臺幣1萬2,975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徐佩鈴

2025-02-08

SCDV-113-訴-1211-20250208-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簡字第11180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王顥閔 被 告 李昌盛即昌琪商行 吳純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所 為之判決,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主文欄第一項關於「被告應給付…」之記載 ,應更正為「被告應連帶給付…」、第二項關於「…由被告負擔… 」之記載,應更正為「…由被告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前段 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 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家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蘇炫綺

2025-02-08

TPEV-113-北簡-11180-20250208-2

營簡
柳營簡易庭

返還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營簡字第82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林良一 被 告 蔡玥頴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3,252元,及其中新臺幣128,446元自民 國113年12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55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45,252元,及其中128,446元自起訴 狀到院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嗣 於民國114年1月22日當庭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43, 252元,及其中128,446元自起訴狀到院之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揆諸前揭規定,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渣打銀行)申辦信用卡並簽定使用契約且申請餘額代 償服務,被告得持用核發之信用卡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 應於當其繳款截止日前將消費金額全數返還,若選擇以循環 信用方式繳款,仍應於當期繳款期限前繳付最低金額,並依 年息百分之20計付循環信用利息,倘連續2期未繳付最低應 繳金額或所繳付款項未達銀行所定之最低應繳金額者,視為 全部到期。詎被告未依約履行還款義務,債務已視為全部到 期,依結帳日期民國95年3月23日之帳單曾通知被告應繳款1 45,252元,嗣經渣打銀行核算被告於99年4月20日止已積欠 本息145,252元,其中本金餘額為128,446元,渣打銀行已於 99年12月1日將其對被告之上開債權讓與原告,並於99年12 月15日登報公告,爰依信用卡使用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43,252元 ,及其中128,446元自起訴狀到院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及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揭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渣打 銀行信用卡申請書、分攤表、渣打銀行債權讓與證明書暨債 權資料明細表、信用卡約定條款、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 局100年2月9日金管銀票字第10040000140號令、登報公告、 95年1至3月帳單、帳務資料等件為證,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 之事實,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 以供本院審酌,本院綜合上開事證,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 可採信。從而,原告本於信用卡使用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43,252元,及其中128,446元自起 訴狀到院之日即113年12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1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法院為終局判決時, 應依職權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民事訴訟法第78條及第87條第 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核本件訴訟費用額為1,550元(即第一 審裁判費),爰依上開規定命由敗訴之被告負擔。     五、本件係屬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簡易訴訟事件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 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童來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吳昕儒

2025-02-07

SYEV-113-營簡-828-202502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847號 原 告 李語涵 訴訟代理人 高振格律師 柯德維律師 羅紹倢律師 被 告 錢秉甫(原名錢帛宇) 曹淑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錢秉甫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4萬2,099元,及其中新臺幣60 萬1,087元自民國113年3月11日起;其餘新臺幣44萬1,012 元 自民國113年4月1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 被告曹淑麗應給付新臺幣104萬2,099元,及其中新臺幣60萬1,0 87元自民國113年3月11日起;其餘新臺幣44萬1,012 元自民國 113年4月1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前二項所命之給付,如其中一被告已為給付,其他被告於給付 範圍內,同免給付義務。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35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 各以新臺幣104萬2,099元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 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聲明為:被告等應給原告新臺幣 (下同)104萬2,099元,及其中60萬1,087元自民國113年3 月10日起;其餘44萬1,012 元自113年4月10日起,均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嗣於113年11月15日具狀變更 其聲明為如下述之聲明,合於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二、被告錢秉甫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㈠被告錢秉甫為資金需求,向原告謊稱單身,進 而與原告發展為情侶關係,於原告與被告錢秉甫交往過程中 ,被告錢秉甫屢次向原告借貸款項,其後原告與被告錢秉甫 分手,原告多次向被告錢秉甫催討借款,被告錢秉甫均置之 不理。㈡嗣被告錢秉甫之母即被告曹淑麗(與被告錢秉甫合 稱被告)出面與原告協商,其後被告更共同與原告簽立還款 協議(下稱系爭還款協議),由被告曹淑麗承諾承擔被告錢 秉甫之債務,而與被告錢秉甫共同清償被告錢秉甫所積欠原 告之借款179萬8,303元,並以分期方式於113年1月10日給付 第一期款35萬6,204元;於113年3月10日給付第二期款100萬 1,087元;於113年4月10日給付第三期款44萬1,012元。詎被 告給付第一期款後,於113年3月10日應給付第二期款時即遲 延給付,僅後續於同年3月29日給付10萬元、4月30日給付 3 萬元、5月2日給付7萬元、5月31日給付5萬元、6月3日給付 5萬元、7月1日給付10萬元,共40萬元,經扣除後,被告迄 今仍積欠原告104萬2,099元【計算式:1,798,303-356,204- 400,000=1,042,099】。為此,依系爭還款協議及民法併存 債務承擔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4萬2,099元之本息等語 。其聲明為:   ⒈被告錢秉甫應給付原告104萬2,099元,及其中60萬1,087元 自113年3月10日起;其餘44萬1,012 元自113年4月10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⒉被告曹淑麗應給付原告104萬2,099元,及其中60萬1,087元 自113年3月10日起;其餘44萬1,012 元自113年4月10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⒊前二項如其中一被告已為給付,其他被告於給付範圍內免 給付義務。   ⒋願供擔保,請求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部分: 甲、被告錢秉甫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 備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乙、被告曹淑麗辯稱:伊在系爭還款協議上簽名,僅係擔任見證 人,並無債務承擔之意思,至原告所提伊與原告間之簡訊對 話截圖內容,其中伊所述「我接手貸款部分...」 等語,係 指伊將協助整理督促被告錢秉甫順利履行清償之意等語,其 聲明為:原告請求被告曹淑麗給付之訴部分駁回。並陳明如 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查原告上開主張,業據提出系爭還款協議書、其與被告曹淑 麗間簡訊對話截圖、被告還款紀錄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第 25頁至第35頁、第81至253頁),且被告錢秉甫經合法通知 ,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予以爭執,依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 項規定,應認被告錢秉甫 就原告主張之事實視同自認,則原告依系爭還款協議,請求 被告錢秉甫給付尚積欠之104萬2,099元,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㈡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 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3 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查,依系爭還款協 議約定,被告錢秉甫應於113年1月10日給付第一期款35萬6, 204元;於113年3月10日給付第二期款100萬1,087元;於113 年4月10日給付第三期款44萬1,012元,而被告錢秉甫依上開 協議給付第一期款後,迄今僅陸續於113年3月29日給付10萬 元、4月30日給付 3 萬元、5月2日給付7萬元、5月31日給付 5萬元、6月3日給付5萬元、7月1日給付10萬元,共40萬元, 尚積欠之款項104萬2,099元,且其中60萬1,087元【計算式 :1,001,087-400,000=601,087】係於113年3月10日屆期, 其餘44萬1,012 元係於113年4月10日屆期,則被告錢秉甫就 該60萬1,087元、44萬1,012 元應分別自約定清償期翌日即1 13年3月11日、113年4月11日始對原告負遲延責任。準此, 原告請求被告錢秉甫給付其中60萬1,087元自113年3月11日 起;其餘44萬1,012 元自113年4月1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核屬有據,應予准許,逾此 範圍之請求,不能准許。  ㈢按所謂債務承擔係謂不變更債務之同一性,由第三人承受該債務或加入債之關係而為債務人之意,而併存的債務承擔係指由第三人加入既存之關係而為新債務人,其原債務人仍與債權人繼續維持原有債之關係,原有之債之關係並未變更,由新債務人承擔與債務人同一內容之債務。又學說及實務上均承認併存的債務承擔係由第三人參加債務人於債權人間既存之債之關係,負擔與原債務同一內容之債務,但因承擔人與原債務人係基於各別之原因負有同一內容之債務,故應解為新債務人與原債務人係屬不真正連帶債務人之關係。查,原告主張被告曹淑麗為被告錢秉甫對其179萬8,303元借款債務之併存債務承擔人乙節,業據提出系爭還款協議及其與被告曹淑麗間之簡訊對話截圖為證。而被告曹淑麗雖以:伊在系爭還款協議上簽名,僅係擔任見證人,並無債務承擔之意思云云置辯,然觀諸原告所提其與被告曹淑麗間之通話軟體對話截圖內容,被告曹淑麗於系爭還款協議簽訂前之113 年1月2日即表示:「我昨天跟他談了一整晚且還罵了他,也有承認貸款的事,最後我決定為了不在<再>讓妳傷心,不在<再>跟他有任何關係,我接手貸款部分,是否相信阿姨我 3次還清」(見本院卷第83頁),嗣於系爭還款協議簽訂後,被告曹淑麗於113年2月29日傳訊向原告稱:「Momo,不好意思要先跟說聲抱歉,原訂3/10要匯給妳的錢可能要延期了,因為資金有點週轉不靈,所以要跟妳商量一下這個月先不匯,阿姨不會不負責的,一定會還,請妳見諒」(見本院卷第119頁),並於原告表達不同意後,被告曹淑麗旋傳訊稱:「如果是這樣,請給我時間,3月份我湊一下,有多少給你多少」(見本院卷第125頁)、「我們是有誠意要還的,只是帛宇投資賠了拿不回來才會這樣的,請妳跟家人商量一下」(見本院卷第129頁)、「真對不起我真的沒辦法,現在只能分期還妳」、「我沒有要不負責」(見本院卷第141頁),堪認被告曹淑麗顯係基於與原告成立債務承擔契約之意思,始在系爭還款協議上簽名而承擔被告錢秉甫對原告之179萬8,303元借款債務,且系爭還協議未表明免除原債務人即被告錢秉甫之責任,核屬併存之債務承擔,是被告曹淑麗上開抗辯,洵不足採。 四、從而,原告依系爭還款協議及併存之債務承擔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錢秉甫、被告曹淑麗各給付其104萬2,099元,及其 中60萬1,087元自113年3月11日起;其餘44萬1,012 元自113 年4月1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如其 中一人為給付時,另一人於該給付範圍內同免責任,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上開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末原告勝訴部分,原告及被告曹淑麗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 告准、免假執行,於法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 准許之,另就被告錢秉甫部分,併依職權酌定相當金額,宣 告被告錢秉甫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至原告其餘假執行 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所依據,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2-07

PCDV-113-訴-2847-202502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5號 原 告 呂明蓉 被 告 范姜永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 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 7條之2第2項分別訂有明文,是修法後於起訴前之孳息亦應併算 入訴訟標的價額,並據此徵收裁判費,合先敘明。經查,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174萬4,877元(計算式:本金160 萬元+利息14萬4,87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174萬4,877 元,詳如附表),應繳第一審裁判費2萬1,975元。茲限原告於收 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趙悅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張又勻 附表:

2025-02-07

PCDV-114-補-75-20250207-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1號 原 告 洪美華 被 告 陳俊魁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被告 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 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97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36,249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35,74 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柯月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蘇春榕

2025-02-07

CYDV-114-補-21-2025020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91號 原 告 沙升駿 訴訟代理人 張智程律師 王櫻錚律師 被 告 依亞祺 訴訟代理人 吳尚昆律師 葉思慧律師 複代理人 柯雅珊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萬元,及自民國111年6月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供擔保33萬元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100萬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兩造已於金錢消費借貸契約書(下 稱系爭契約書)約定「如雙方涉訟,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為 第一審管轄法院。」是以本院就本事件有管轄權。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2月25日因需款孔急而向原 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萬元,原告當場以現金100萬元交 付被告簽收,借款期間自111年3月1日起至同年6月1日止, 利息部分自111年6月2日起按年息16%計付,並約定以被告名 下之Belle's酒吧2.0(下稱系爭酒吧)4%股份作為擔保,清 償期屆至後原告得自由選擇請求被告返還100萬元,或者取 得系爭酒吧4%股份,有系爭契約書影本在卷可按(見本院卷 第15-16頁)。詎被告迄今未返還系爭100萬元,經原告屢次 催討,均置之不理。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系爭借款契約 書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1 11年6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答辯以:伊否認系爭契約書為真正、及原告已交付伊 100萬元,又系爭契約書所載見證人即本件證人與原告為舊 識,其證詞容有偏頗而不可盡信,又縱為可信,兩造係先簽 約才交付金錢,不足以證明其間確有消費借貸法律關係等語 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 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提出之私文書,必先證其真正,始有形式之證據力 ,此形式之證據力具備後,法院就其中記載調查是否與待證 事項有關,始有實質之證據力。且私文書之真正,如他造當 事人有爭執者,則舉證人應負證明其真正之責(最高法院10 3年度台上字第935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雖否認系爭契約 書形式為真,惟經本院傳喚系爭契約之見證人即胡林凱律師 到庭陳述,略以:系爭契約書係兩造於其見證下在其事務所 內當面簽署,其上簽名均為被告親簽無訛,被告簽署完即當 面親自點收原告現場交付之一捆捆有銀行出款章的現金,全 程需時約20分鐘左右等語,有本件113年11月19日言詞辯論 筆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1-75頁),是以系爭契約書簽 收欄之簽名、借用人之簽名均為被告所親簽,系爭借款契約 書為真正,應可認定。被告雖以證人與原告為舊識,其證詞 不可盡信云云,然本件證人顯係於兩造同意下而共同擇定為 系爭契約書之見證人,顯就本件債權債務並未存有任何利害 關係,被告嗣臨訟再空言指泛本件證人證述偏頗,即難可信 。 ㈡、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段分有明 文。查系爭契約書第2條已載明原告於系爭契約成立同時將1 00萬元金錢如數交付被告親收點訖,被告更在「簽收欄」加 簽姓名,契約條款亦載明借款期間自111年3月1日起至同年6 月1日止,利息部分自111年6月2日起按年息16%計付,此有 ,有系爭契約書影本在卷可按(見本院卷第15-16頁),況 本件證人亦當庭證述兩造於其面前當面交付並點收現金,則 兩造間就100萬元成立消費借貸契約,即屬可信。至被告辯 稱未能確認是否確有當面點訖100萬元,或先簽約再交付金 錢未能確認是否係基於消費借貸關係交付云云,然本院審酌 被告於斯時簽收時必將謹慎為之,而兩造於證人之全程見證 下,三方當面就系爭契約書確認並簽名後,點收10萬元一梱 有銀行出款章證明、合計10梱之現金,應尚無任何急促難為 之處,況如有與系爭契約書所載不符之處,亦應由被告舉證 證明之。從而,被告屆期未清償,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 及系爭契約書,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及自111年6月2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四、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均核無 不合,各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併准許之。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黃致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 記 官 魏翊洳

2025-02-07

SCDV-113-訴-391-2025020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