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唐敏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請求排除侵害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181號 上 訴 人 陳榮添 訴訟代理人 吳灌憲律師 被上訴人 葛婉真 訴訟代理人 賴淑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2月21日 本院沙鹿簡易庭110年度沙簡字第744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3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 (一)被上訴人所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土地上有被上訴人所有龍井區新興段12建號建物),與 上訴人所有坐落同段13地號土地(土地上有上訴人所有同段 11建號建物,該11號建物與上述12號建物下合稱系爭建物) 相鄰。上訴人在其11建號建物上增建三、四、五樓層時,未 經被上訴人同意即越界建築,侵占被上訴人所有系爭土地如 原判決附圖編號B-2所示面積2平方公尺土地。被上訴人於民 國110年8月16日申請測量時,始知上訴人越界建築之事,而 向上訴人請求拆屋還地,惟遭上訴人拒絕,遂提起本件訴訟 。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請求擇一為有利判決 ,請求上訴人拆除越界建築之建物,並返還系爭土地等語。 並聲明: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上如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11 1年11月14日測量成果圖(即原判決附圖)所示B-2部分面積 2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被上訴人。 (二)於二審補陳:兩造於111年4月14日原審勘驗現場時,均不爭 執被上訴人所有12號建物及上訴人所有之11號建物前方以建 物支柱之磁磚中線為界。如未共同使用部分,應以各自使用 之範圍為界線,而認定本件雙方建物後方因各自建造牆壁使 用,並無共同使用部分,故應以雙方使用牆壁之交界處即被 上訴人所稱紅磚與黃牆交界處為界,並無違誤。又本件被上 訴人請求上訴人拆除越界建築之建物,並返還系爭土地之部 分,均非屬原始興建部分,係屬上訴人事後違法增建部分, 上訴人於增建當時,即應注意增建地上物上有無越界占用他 人土地之情形,且上訴人亦無提出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於繼受 前手權利時,已有明知而仍為繼受之情形存在。況上訴人所 有之11號建物之違章建築部分,即11號建物原有房屋上違法 增建3至5層樓,建物後方違法擴建1至5層樓部分均屬違法之 違章建築,業經由臺中市政府都發局以110年11月3日中市都 違字第1100212194號違章建築認定通知書查處再案,屬110 年4月20日以前興建完成之既存違建,後續將依臺中市違章 建築執行原則及相關規定續處。是上訴人依法本應自行拆除 ,未自行拆除則由市政府列管以公權力介入行政執行依序排 程執行拆除,並不受法律保護而得保存。且本件爭執僅涉及 兩造財產上之利益,並無關連公共利益之情形,本件自無上 訴人主張有民法第796條之1規定之適用,上訴人亦無權利濫 用等語。 二、上訴人則以: (一)於原審答辯:⒈本件無論係按上訴人或被上訴人之指界點, 兩份成果圖所示之地籍線(黑色線)與屋前磁磚中心與屋後 水龍頭連接線(紅色線)或屋前磁磚中心與屋後牆邊連接線 ,均自屋前開始即有偏移之現象。惟本件上訴人及被上訴人 所有系爭建物均係於68年11月20日建築完成,兩筆建物均係 由建設公司起造,非係兩造自行起造,是以臺中市龍井地政 事務鑑測之結果顯示,本件系爭建物於起造時即有偏移。⒉ 原始起造人起造時即有偏移,則就本件系爭建物原始建造部 份,依據民法第796條第1項之規定,被上訴人應有忍受義務 ,不得請求上訴人拆除或變更。⒊針對上訴人嗣後增建之部 分,上訴人係依據系爭11號建物原始牆面(即系爭建物之共 同壁)向後延伸為增建,是以應以上訴人所指:屋前磁磚中 心與屋後水龍頭連接線為本件鑑測之依據。⒋依據上訴人指 界之測量結果,本件11號建物越界部分僅1.33平方公尺(尚 包含原始起造之越界部分),且增建部分係於88年間即完工 ,迄今長達22年,更何況越界部分為房屋之主要結構,若命 上訴人拆除顯然違反比例原則,本件11號建物於68年即完工 ,增建部分於88年完工,原告之前手就上述增建部分長達22 年均未主張,上訴人自可合理信賴鄰地所有人容任越界之情 形。⒌又本件系爭土地公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23,900元 ,系爭11號建物越界部分僅1.33平方公尺,僅限制被上訴人 些微所有權,即被上訴人果真受損,亦屬些微損害,反觀被 上訴人要求上訴人拆除部分,均為11號建物之結構壁,將對 該主建物結構有莫大影響,且必須支付巨額拆屋費用,系爭 11號建物亦會加速老化,甚至出現漏水、龜裂等傷害,上訴 人之損害不可謂不大,違反比例原則,是被上訴人向上訴人 行使拆屋還地之權,顯有權利濫用之情。⒍就系爭越界部分 ,被告可類推適用民法第796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796條第 2項規定,同意向原告價購。 (二)於二審補陳上訴理由:   本件被上訴人因其前手所有權人未為異議,被上訴人受讓後 自不得再行爭執,為原審就此部分認上訴人應舉證證明被上 訴人於繼受前手權利時,已有明知而仍為繼受之情形,顯有 違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19號民事判決意旨,故原審判 決就此部分之認定非無違誤。若本件未合乎民法第796條之 推定,懇請均院審酌民法第796條之1規定之適用,因本件上 訴人所有11號建物之越界部分均為兩造所有系爭建物之共同 壁,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所有系爭建物並無共同壁存在,實與 事實不符,且依據地政機關之測量結果,上訴人占用被上訴 人之系爭土地分別為0.9平方公及2平方公尺,足見被上訴人 之損害非鉅,若貿然予以拆除,被上訴人所獲個人經濟利益 小於系爭12號建物、緊鄰11號建物結構,及所在區域住民安 全、財產之公共危險,是以祈請鈞院審酌上情,免為全部之 移去或變更。再者依據內政部時價登錄資料,可知系爭土地 之地段價格一坪不足新臺幣30萬元,然原審就本件上訴人拆 除系爭越界部分是否影響系爭建物之結構安全、上訴人拆除 及修補之費用部分均未詳加調查兩造間之損益,即逕為判決 ,非無可議,顯非適法等語。 三、原審審酌事證後,准許被上訴人全部請求,上訴人就原審判 決全部不服,提起上訴,於本院聲明:(一)原判決廢棄。 (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三)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被上訴人答 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36頁): (一)被上訴人於109年10月26日買受系爭土地及坐落其上同段12 號建物(即門牌號碼台中市○○區○○○路000巷00號),並於同 年12月9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 (二)上訴人於107年10月16日以分割繼承取得台中市○○區○○段00 號土地及坐落其上同段11號建物(即門牌號碼台中市○○區○○ ○路000巷00號),並於同年11月1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    五、兩造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36頁至第337頁): (一)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1項前段、中段請求上訴人拆除占用 如台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111 年11月14日複丈成果圖所示B- 2 部分面積2 平方公尺之建物,並將部分土地返還被上訴人 ,有無理由? (二)上訴人主張本件有民法796條規定之適用,有無理由? (三)上訴人主張本件有民法796條之1之適用,有無理由? (四)上訴人主張本件有民法第148條之適用,有無理由?   六、本院之判斷:   (一)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上如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 所111年11月14日測量成果圖(即原判決附圖)所示B-2部分 面積2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被上訴人 ,為有理由:  1.上訴人於本院審理時,仍爭執上訴人所有11號建物之越界部 分均為兩造所有系爭建物之共同壁,為共同壁之延伸,上訴 人並無自行再砌磚牆面云云,惟本院審酌兩造於111年4月14 日原審勘驗現場時,均不爭執雙方所有系爭建物前方以建物 支柱之磁磚中線為界,而上訴人亦曾於本院審理時陳稱:兩 造所有系爭建物本來只有1、2樓,系爭建物各自3樓以上部 分確實為兩造事後所增建,係被上訴人先增建3樓,上訴人 事後在增建3樓以上之的房子等語(見本院卷第246頁),則 本院認系爭建物各自3樓以上部分既為兩造事後所各自於不 同時點所增建,系爭建物即應以其各自使用之範圍為界線, 應無共用壁延伸之情形存在。是以,原審就此部分認本件系 爭建物後方因兩造各自建造牆壁使用,無共同使用部分,故 應以兩造使用牆壁之交界處即被上訴人於原審所稱紅牆與黃 牆交界處為界之認定並無違誤。   2.而上訴人所有11建號建物占用原告所有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 B-1部分0.9平方公尺、B-2部分2平方公尺一節,亦據原審會 同雙方勘驗現場,並囑託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派員會同測 量,有勘驗筆錄及臺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111年12月23日龍 地二字第1110009887號函附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附卷 可稽,且有現場照片在卷可佐,自堪信為真實。  3.上訴人於增建之時,既已知悉被上訴人前手有先就12號建物 進行3樓增建部分,則上訴人理應於其11號建物進行3樓以上 增建、擴建部分前,先行測量建築界址、確認其所有13號土 地之使用界線為何,惟上訴人並未有提出任何證據,以證其 於增建11號建物3樓以上及建物後方擴建部分時,有先行測 量以確認系爭建物間之地界處為何之事實存在。因此本院認 上訴人自不得僅以其係依據建物原始牆面向後延伸為增建云 云,以解免其越界建築之責任,進而主張其因此得合法占用 他人土地。  4.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請求上訴 人應將系爭土地上如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111年11月14日 測量成果圖(即原判決附圖)所示B-2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 建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被上訴人,為有理由。 (二)本件無民法第796條、第796條之1之適用:  1.按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者,鄰 地所有人如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不得請求移去或變更 其房屋。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 去或變更時,法院得斟酌公共利益及當事人利益,免為全部 或一部之移去或變更。但土地所有人故意逾越地界者,不適 用之,民法第796條第1項前段、第796條之1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上開規定依民法物權編施行法第8條之3規定,於98年 民法物權編修正前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 人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時,亦適用之(最高法院110年度 台上字第621號判決參照)。按民法第796條所定鄰地所有人 之忍受義務,係為土地所有人所建房屋之整體有一部分逾越 疆界,若予拆除勢將損及全部建築物之經濟價值而設,倘土 地所有人所建房屋整體之外,越界加建房屋,則鄰地所有人 請求拆除,原無礙於所建房屋之整體,即無該條規定之適用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813號裁判要旨參照)。按民法 第796條第1項本文規定,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非因故意或重 大過失逾越地界者,鄰地所有人如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 ,不得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係指鄰地所有人於土地遭越 界建築當時,明知而不即時反對,不得於事後請求拆除建築 物而言。惟上開越界建築規定,其適用必以房屋於越界建築 過程中,鄰地所有權人即已發現越界之事實,而未於相當時 間內提出異議者,始有適用,其於越界建築完成後方才知悉 者,要無適用之餘地(參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931號民事 判決意旨)。  2.上訴人抗辯所有11建號建物於原始起造人興建時,即有偏移,3樓以上增建係於88年完工,被上訴人及其前手均未對11號建物提出異議,即已知悉11號建物有越界情事,卻未即時異議,依民法第796條第1項本文規定,被上訴人有容忍義務,不得請求拆除云云。然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上訴人自應就此利己事實負證明之行為責任。亦即須先證明鄰地所有權人即系爭土地所有權人於增建部分越界建築之當時已知悉而不即提出異議之情事。然上訴人僅空言被上訴人前手於11號建物3樓以上興建完成時,知其越界而未即提出異議,卻未能舉證以實其說,迄今亦無提出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於繼受前手權利時,已有明知而仍為繼受之情形存在,是其此部分之答辯,亦顯屬無據,自不足採,難認合於民法第796條第1項本文之規定。又被告另抗辯11建號建物3樓以上增建部分越界部分為結構壁,若予拆除,將對主建物結構有莫大影響,且必須支付鉅額拆屋費用,加速11建號建物老化、出現漏水、龜裂等傷害云云,惟11建號建物3樓以上如原審判決附圖所示之越界部分係事後之違法增建,並無礙原始起造之11建號建物主體,依上開實務見解,自不能請求免為全部或一部之移去,上訴人此部分抗辯亦無可採。      (四)本件無民法第148條之適用:  1.按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 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依誠實及信用方法,民法第14 8條固定有明文。惟該條所稱權利之行使,是否以損害他人 為主要目的,應就權利人因權利行使所能取得之利益,與他 人及國家社會因其權利行使所受之損失,比較衡量以定之。 倘其權利之行使,自己所得利益極少,而他人及國家社會所 受之損失甚大者,始得視為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若當事 人行使權利,雖足使他人喪失利益,而茍非以損害他人為主 要目的,即不在該條所定範圍之內(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 第737號、45年度台上字第105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2.經查,本件被上訴人訴請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上如原判決附 圖所示B-2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之部分,係屬上訴 人所有11號建物之屋後增建部分,為違法增建、未辦理保存 登記之部分,此部分除有上訴人所提臺中市政府回覆被上訴 人陳情之電子訊息一紙為證(見本院卷第357頁)外,亦可 認該越界建築部分確屬110年4月20日以前興建完成之既存違 建,後續將依臺中市違章建築執行原則及相關規定續處,是 上訴人依法本應自行拆除,如未自行拆除後續亦由市政府列 管以公權力介入行政執行依序排程執行拆除,並不受法律保 護而得保存,且上訴人亦有於本院114年3月7日審理時表示 本件被上訴人請求其拆除如原判決附圖所示B-2部分地上物 確屬增建、未辦理保存登記等語(見本院卷第348頁),其 並未就該增建部分為違章建築等情為任何爭執之意思表示, 是此部分勘認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拆除如原判決附圖所示B- 2部分之地上物範圍,非屬11號建物之合法建築部分,則依 上開規定及說明,本件上訴人就其無權占用系爭土地如原判 決附圖所示B-2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欠缺建築法令保障之正 當利益,並加以審酌本件上訴人所有如原判決附圖所示B-2 部分地上物部分確實損及被上訴人對於系爭土地所有權之圓 滿,及本件僅涉及兩造財產上之利益,並無關連公共利益之 情形,且被上訴人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其向非法占用之人 請求排除侵害核屬正當權利之行使,上訴人復未能舉證證明 被上訴人請求其將於系爭土地上如原判決附圖所示B-2部分 面積2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係以損害上訴人為主要目的,故 本院認本件並無適用民法第796條之1規定之餘地及權利濫用 之情形存在。則本件上訴人之上訴意旨,均顯屬無據,且無 理由,自不足取。 七、綜上所述,上訴人所有11號建物如原判決附圖(即臺中市龍 井地政事務所111年11月14日測量成果圖原判決附圖)所示B -2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範圍,有無權占用被上訴人所有系 爭土地,既無正當權源,且無民法第796條、第796條之1規 定之適用,亦無民法第148條權利濫用之情事,則被上訴人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請求被上訴人拆除上述越 界之建物,並將占用之土地返還予被上訴人,核屬有據,應 予准許。原審判決命上訴人應將如原判決附圖(即臺中市龍 井地政事務所111年11月14日測量成果圖原判決附圖)所示B -2部分面積2平方公尺之建物拆除,並將該部分土地返還被 上訴人,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於法並無不合。上訴論旨指 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九、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李婉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童淑芬

2025-03-28

TCDV-112-簡上-181-2025032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422號 原 告 吳淑梅 訴訟代理人 劉喜律師 被 告 卓信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顯棠 原住○○市○○區○○路0段000號21樓 (遷出國外,現應送達處所不明) 被 告 英瑞奇生活事業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陳谷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門牌號碼臺中市○區○○○道○段000號14樓之1房 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 二、被告卓信有限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9萬3304元,及自民國 113年12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英瑞奇生活事業有限公司、被告陳谷和應連帶給付原告 新臺幣84萬4960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四、前二項所命給付新臺幣49萬3304元部分,如其中一人已為給 付,另一人於其給付範圍內,免給付義務。 五、被告英瑞奇生活事業有限公司、被告陳谷和應自民國113年3 月20日起至民國113年4月30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 8萬250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日起至被告遷讓上揭房屋予 原告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8萬5000元。 六、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七、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37%,被告英瑞奇生活事業有限公 司、被告陳谷和連帶負擔62%,餘由原告負擔。 八、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72萬88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 執行。 九、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公司之清算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解 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解散 之公司,於清算範圍內,視為尚未解散,公司法第8條第2項 、第24條及第25條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有限公司之清算,以 全體股東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股東決議, 另選清算人者,不在此限,公司法第113條第2項準用第79條 亦有明定。經查,被告卓信有限公司(下稱卓信公司)於民 國111年11月1日決議解散,並選任曹顯棠為清算人,卓信公 司於111年11月1日向臺中市政府申請解散登記,並經臺中市 政府以111年11月3日府授經登字第11107663340號函准予登 記在案,此有卓信公司之變更登記表、股東同意書及上開函 文在卷足憑(見本院卷第103至105、203至205頁),依法卓 信公司應行公司清算,並由曹顯棠為清算人,是原告提起本 件訴訟,以曹顯棠為卓信公司法定代理人,即無不合。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聲明為:㈠卓信 公司、被告英瑞奇生活事業有限公司(下稱英瑞奇公司)、 陳谷和、社團法人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社團法人臺灣 環境公義協會、明揚有限公司、吳盈萱、比爾有限公司(下 稱綠能聯盟等5人)應將坐落門牌號碼臺中市○區○○○道○段00 0號14樓之1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並將房屋遷讓交還 給原告。㈡卓信公司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9萬3304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英瑞奇公司、陳谷和(下稱英瑞奇等2人) 應給付原告84萬496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英瑞奇等2人應自113 年3月19日起至英瑞奇公司遷讓系爭房屋予原告之日止,按 月分別連帶給付原告8萬2500元;自113年5月1日起應按月給 付8萬5000元。被告49萬3304元部分,如已由其中一位被告 給付,就該被告已給付金額部分,他被告免除給付責任。㈢ 綠能聯盟等5人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將系爭房屋遷 讓交還予原告,並應將公司行號、協會之設立登記自系爭房 屋地址註銷或遷出,且應自113年3月19日起至完成上述遷讓 、註銷、遷出之日止應共同按月給付原告8萬2500元,自113 年5月1日起至完成上述遷讓、註銷、遷出之日止應按月給付 8萬5000元。㈣就第2項、第3項被告應給付自113年3月19日起 至遷讓註銷、遷出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8萬2500元損害金部 分,自113年5月1日起至遷讓、註銷、遷出之日止應按月給 付8萬5000元損害金,如有其中一位被告已給付,就該被告 已給付部分,他被告免除給付責任。㈤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嗣撤回對綠能聯盟等5人之起訴(見本院卷第159、 193頁),並於114年3月14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聲明為:㈠被 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㈡卓信公司應給付原 告49萬330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被告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英瑞奇等2人應連帶 給付原告84萬496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被告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㈣前2項所命給 付49萬3304元部分,如其中一人已為給付,另一人於其給付 範圍內,免給付義務。㈤英瑞奇等2人應自113年3月19日起至 同年4月30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8萬2500元;及自同年5 月1日起至被告遷讓上揭房屋予原告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8 萬5000元。㈥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305、 306頁)。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與卓信公司於108年2月23日簽立房屋租賃契約(下稱甲 租約)並經公證,約定由原告將系爭房屋出租予卓信公司, 租期自108年5月1日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每月租金8萬元 。詎卓信公司積欠原告租金共計70萬4720元,經催告仍不履 行,原告於112年2月8日以存證信函終止甲租約,卓信公司 於同年月9日收受。嗣英瑞奇公司邀同陳谷和為連帶保證人 ,與原告於112年5月2日簽立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 約定由英瑞奇公司承受甲租約之法律關係,另約定租期自11 2年5月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其中自112年5月起至113年4 月止每月租金8萬2500元、自113年5月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 每月租金8萬5000元,且應負擔系爭房屋之水、電、瓦斯費 及管理費(下稱乙租約);併承擔甲租約終止前之債務70萬 4720元(尚餘49萬3304元未清償)。詎英瑞奇公司未依約履 行,原告分別於113年1月11日、同年3月13日以存證信函催 告英瑞奇等2人應於收函後5日內付款,否則終止租約,英瑞 奇等2人於同年月14日收受後仍未置理,故乙租約業於同年 月19日終止。  ㈡又甲、乙租約均已終止,被告仍占有使用系爭房屋,爰依民 法第455條、第767條第1項規定,擇一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 屋。另依甲租約、系爭協議書第1、5條約定,被告應就卓信 公司積欠租金49萬3304元部分負不真正連帶給付責任。再依 系爭協議書第2、5條約定,請求英瑞奇等2人給付自112年11 月起至113年2月止積欠4個月之管理費6萬6764元,自113年1 月起至113年2月止積欠2個月之租金16萬5000元,及原告代 墊112年所得稅9萬9000元、二代健保費2萬892元,合計35萬 1656元【計算式:6萬6764元+16萬5000元+9萬9000元+2萬89 2元=35萬1656元】。又英瑞奇等2人於乙租約終止後仍繼續 無權占有系爭房屋,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故依民法 第179條規定,請求英瑞奇等2人自113年3月19日起至113年4 月30日止,按月連帶給付原告8萬2500元;及自113年5月1日 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8萬5000元等語。 並聲明:如程序事項二、變更後之聲明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公證書、甲租約、系爭房屋建 物登記第一類謄本、臺中市中山地政事務所建物測量成果圖 、民事聲請強制執行狀、台中法院郵局存證號碼第279、83 、529、636號存證信函暨中華郵件掛號郵件收件回執、本院 執行命令、民事執行處函、系爭協議書、臺中市政府地方稅 務局113年房屋稅繳款書為證(見本院卷第23至79頁)。而 被告已於相當期間受合法通知,於言詞辯論期日未到場,亦 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 從而,原告主張依民法第455條前段、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 定,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並依甲租約 、系爭協議書第1、2、5條約定,請求如主文第1至4項所示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復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 第179條亦定有明文;再按無權占有他人房屋,可能獲得相 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 第1695號判決先例參照)。再查,原告主張乙租約業於113 年3月19日終止,英瑞奇等2人於乙租約終止後仍無權占有系 爭房屋,是英瑞奇等2人受有利益致原告受有損害,堪予認 定。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自乙租約終 止之翌日即113年3月20日起至同年4月30日止,按月連帶給 付原告8萬2500元;及自同年5月1日起至被告遷讓系爭房屋 予原告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8萬5000元部分,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 原告對被告上開之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自應經原 告之催告而未為給付,被告始負遲延責任。準此,原告就上 開應予准許部分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被 告翌日即113年12月8日起(見本院卷第239頁)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洵屬可採,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455條、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179 條規定、甲租約、系爭協議書第1、2、5條約定,請求如主 文第1至5項所示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 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於原告勝訴範圍 內,於法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至原告 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 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28

TCDV-113-訴-1422-2025032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金字第245號 原 告 林朝和 被 告 邱志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原附民字第44號),本院 於民國114年3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9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0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90萬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聲明請求被告賠 償新臺幣(下同)195萬元。嗣於民國113年11月7日準備程 序期日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90萬元,及自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筆錄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75頁)。核屬減縮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表明不願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見本院卷 第111頁),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 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預見將自己之金融帳戶提供予身分不明之人使 用,可能遭用於詐欺取財等財產上犯罪,且取得他人金融帳 戶之目的,在於收取贓物及掩飾正犯身分,以規避檢警之查 緝,竟仍於112年2月6日某時許,聽從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 欺集團成員指示,至址設臺中市○○區○○○道0段000號「空軍 一號客運中南站」,將所申辦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戶000-00 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金融卡、密碼寄送予 對方收受,容任該人及所屬詐欺集團成員藉由該帳戶作為訛 詐他人轉匯款項所用。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系爭帳戶資料 後,於同年月13日上午10時45分前某時許,在YOUTUBE投放 一頁式投資廣告,經原告閱覽並點擊網址後,即連結至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LINE暱稱「陳美芸」之人,其佯稱 :可下載全億公司之APP軟體操作投資股票獲利云云,致原 告陷於錯誤後,依該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於同日上午10時45 分許、中午12時6分許,以臨櫃匯款之方式,將49萬元、141 萬元匯入系爭帳戶,旋遭轉帳至其他帳戶藉此製造金流斷點 ,掩飾、隱匿犯罪所得去向。被告與該詐欺集團成員共同對 原告詐欺取財之行為,致原告受有190萬元之財產上損害, 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190萬 元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我同意原告向我請求190萬元等語,而為訴訟標 的之認諾。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對於原告本件請求,已於本院準備程 序時當庭表示同意原告之請求(見本院卷第75頁),核為訴 訟標的之認諾,揆諸上開規定,本院自應本於被告之認諾, 而為其敗訴之判決。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 原告對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 付,自應經原告之催告而未為給付,被告始負遲延責任。準 此,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筆錄繕本送達翌 日即113年4月20日起(送達證書見附民卷第5頁)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洵屬可採,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原告190萬元,及自113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又本件係本於被告認諾所為之判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1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依民事訴訟法第 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被告得預供擔保 後,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 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28

TCDV-113-金-245-20250328-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票據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57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生活美行銷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冠嘉 訴訟代理人 陳浩華律師(僅本訴受委任)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龍韜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殷震 訴訟代理人 林士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票據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反訴被告應給付反訴原告新臺幣73萬6125元,及各自如附表 編號2、3所示之發票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 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2項於反訴原告以新臺幣24萬6000元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反訴被告以新臺幣73萬6125元為反訴原告供擔保 後,得免為假執行。 四、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反訴訴訟費用由反訴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即反訴被告生活美行銷有限公司(下稱生活美公司)本 訴主張與反訴答辯: 一、本訴主張:  ㈠伊於民國112年10月間以新臺幣(下同)209萬2125元,向被 告即反訴原告龍韜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龍韜公司),購 買如附件所示之17台溫控生鮮豬肉櫃車台(下稱車台),伊 先後交付龍韜公司如附表所示面額合計103萬6125元(30萬+ 30萬+43萬6125)之3紙支票與現金105萬6000元(95萬6000+ 10萬,下稱系爭契約)。嗣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支票已兌現 ,如附表編號2、3所示面額合計73萬6125元(30萬+43萬612 5)之2紙支票(下稱系爭支票),則經伊聲請鈞院核發112 年度裁全字第93號裁定禁止龍韜公司持以向付款人請求付款 及轉讓。  ㈡依兩造約定,龍韜公司除應於同年11月12日完成17台車台之 給付外,每台車台需配屬4片塑膠砧板(下稱砧板),合計6 8片(4X17)。然龍韜公司僅交付編號1至13、15、16所示之 15台車台與34片砧板(17X2),遲未交付如附件編號14、17 所示之2台車台與34片砧板(下稱系爭車台與砧板)。又如 附件編號14、17所示之2台車台有不鏽鋼厚度不足(依兩造 約定應為1.2mm,被告交付1mm)之瑕疵;如附件編號4、10 、12所示之車台有冷媒洩漏、洩水不良、電線脫皮、矽利康 未施作、欠2片砧板、毛邊粗糙未修平、置肉架無把手之瑕 疵(下合稱系爭瑕疵)。  ㈢經伊於112年11月14日、113年4月18日以存證信函催告龍韜公 司給付系爭車台與砧板、修補系爭瑕疵,但其逾期仍未給付 及修補,伊已於112年12月14日、113年4月26日擇一依民法 第254條、第363條第1項、第494條規定,就如附件編號4、1 0、12、14、17等5台車台,及34片砧板部分,對龍韜公司為 一部解除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系爭契約既經伊一部解除, 龍韜公司持有系爭支票,自屬無法律上之原因,爰擇一依民 法第259條第1款、第179條規定,請求返還系爭支票。並聲 明:1.龍韜公司應將系爭支票返還生活美公司。2.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反訴辯以:除引用本訴之主張外,因龍韜公司所製作之車台 設計不良,致伊商譽受損等語。並聲明:㈠龍韜公司之反訴 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貳、龍韜公司本訴答辯與反訴主張: 一、本訴辯以:伊否認有遲延交付系爭車台與砧板,亦否認有系 爭瑕疵存在。兩造係約定生活美公司購買之15台車台,每台 車台配備1片大砧板,並未約定每台車台配備4片砧板,且伊 已將依約交付至其指定地點,並經其驗收通過,並無瑕疵。 其餘2台車台係伊應生活美公司要求,暫放伊工廠,嗣經多 次要求生活美公司取走,其置之不理,此部分應屬其受領遲 延,並非可歸責於伊。因生活美公司所為一部解除系爭契約 ,並不合法,伊持有系爭支票,有法律上之原因,故其請求 返還系爭支票,為無理由等語。並聲明:㈠生活美公司之訴 及假執行之聲請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 為假執行。 二、反訴主張:生活美公司簽發之系爭支票經伊提示後,已遭退 票,爰依票據法第126條、第5條第1項規定,請求給付73萬6 125元,及各自如附表編號2、3所示之發票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下稱73萬6125元本息) 。並聲明:㈠生活美公司應給付龍韜公司73萬6125元本息。㈡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參、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13、314、403頁): 一、生活美公司向龍韜公司購買17台車台,龍韜公司於112年10 月25日提供報價單(下稱0000000報價單)與生活美公司, 兩造於112年11月6日合意買賣價金為209萬2125元。 二、0000000報價單其上規格描述記載:厚度1.00mm及應符合不 鏽鋼型號304之標準。另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下稱畜產會 )函文均無厚度記載及符合不鏽鋼編號304書面文件。 三、生活美公司法定代理人於112年11月6日在0000000報價單上 簽名,並手寫記載「貨已交清確認無誤,剩兩台待」之文字 。 四、生活美公司於112年11月6日「前」,給付龍韜公司95萬6000 元,並於同日給付龍韜公司現金10萬元,另交付如附表所示 面額合計103萬6125元之3張支票。嗣附表編號1所示面額30 萬元之支票已兌現。 五、龍韜公司已交付如附表編號1至13、15、16所示合計15台車 台,至生活美公司指定之豬肉攤商。 六、龍韜公司依生活家公司指示交付如附件編號4、10、12所示 之車台,業分經訴外人(即豬肉攤商)柯志偉、關坤育、黃 志杰(下稱柯志偉等3人)持以向畜產會,申請核發補助款1 5萬元獲准,並已請領完畢。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生活美公司於112年12月14日、113年4月26日所為一部解除 系爭契約,不生效力:    ㈠生活美公司主張:龍韜公司遲延交付如附件編號14、17所示 之2台車台,及34片砧板云云,為龍韜公司所否認,辯稱: 兩造約定生活美公司向伊購買之17台車台,每台車台備配1 片大砧板,並未約定每台車台配備4片砧板等語。查:   ⒈生活美公司向龍韜公司購買如附表所示17台車台,雖龍韜 公司於112年10月25日提供0000000報價單(報價為220萬3 425元)與生活美公司,惟兩造於112年11月6日合意買賣 價金為209萬2125元。龍韜公司已交付如附表編號1至13、 15、16所示合計15台車台,至生活美公司指定之豬肉攤商 。生活美公司於112年11月6日「前」,已給付龍韜公司95 萬6000元,遂於同日給付龍韜公司現金10萬元,並交付如 附表所示面額合計103萬6125元之3張支票(嗣如附表編號 1面額30萬元所示之支票已兌現)。生活美公司法定代理 人並於同日在0000000報價單上簽名,並手寫記載「貨已 交清確認無誤,剩兩台待」之文字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 (參上述參、兩造不爭執事項:一、三至五),並有0000 000報價單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71頁),此部分堪認屬 實。   ⒉準此,倘生活美公司主張:龍韜公司遲延交付系爭車台與 砧板一節屬實,其法定代理人於112年11月6日在0000000 報價單上,理應手寫記載「尚有系爭車台與砧板未交付」 之文字,又豈僅手寫記載「貨已交清確認無誤,剩兩台待 」之文字,並同意於同日給付龍韜公司現金10萬元,另交 付如附表所示面額合計103萬6125元3紙支票?足見生活美 公司上開主張,除核與0000000報價單由其法定代理人手 寫之上開文字,明顯有違外,亦與常情有悖,實難憑採, 自應以龍韜公司上開所辯為可取。是生活美公司於112年1 2月14日以龍韜公司遲延交付系爭車台與砧板,經催告仍 未給付為由,所為一部解除系爭契約,於法無據,並不生 效力。  ㈡又生活美公司主張:龍韜公司經其催告,拒絕修繕如附件編 號4、10、12所示3台車台之系爭瑕疵云云,為龍韜公司所否 認,辯稱:否認上開3台車台有系爭瑕疵存在等語。查:   ⒈龍韜公司依生活家公司指示交付如附件編號4、10、12所示 之車台,業分經豬肉攤商柯志偉、關坤育、黃志杰持以向 畜產會,申請核發補助款15萬元獲准,並已請領完畢等情 ,為兩造所不爭執(參上述參、兩造不爭執事項:六), 並有該會113年5月23日函檢附之驗收文件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253至287頁),此部分堪認屬實。   ⒉再參以如附件編號4所示之車台經龍韜公司依生活家公司指 示,交付柯志緯後,柯志緯已將購買該車台之款項支付生 活家公司法定代理人李冠嘉,但該車台嗣由李冠嘉載走。 另如附件編號10、12所示之車台經龍韜公司依生活家公司 指示,交付關坤育、黃志杰後,該等車台仍為該2人正常 使用,且該2人已將購買車台之款項支付生活家公司法定 代理人李冠嘉等情,有柯志偉等3人於113年4月23日各自 出具之聲明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239至243頁)。倘生活 家主張:如附件編號4、10、12所示3台車台有系爭瑕疵一 節屬實,柯志偉等3人應無可能會同意給付生活家公司購 買上開車台之價金,並持以向畜產會,申請核發並請領補 助款15萬元,且未向生活家公司反應並求償?足徵生活家 公司上開主張,核與常情有違,應無可取。因關坤育、黃 志杰已給付如附件編號10、12所示2台車台之價金與生活 家公司法定代理人李冠嘉,且未曾向生活家公司反應上開 機台有系爭瑕疵存在,故其聲請訊問證人關坤育、黃志杰 ,鑑定上開車台設備外觀金屬厚度是否僅1.00mm,不足1. 2mm?是否符合不鏽鋼型號304之標準?(見本院卷第436 、305、306頁),核無調查之必要,附予敘明。    ⒊基上,因生活家公司並未舉證證明如附表編號4、10、12所 示之車台有系爭瑕疵存在,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自難信 其上開主張屬實。是其於113年4月26日以龍韜公司經催告 仍拒不修繕系爭瑕疵為由,所為一部解除系爭契約,於法 不合,並不生效力。   二、綜上所述,生活美公司一部解除系爭契約,既不生效力,則 其本訴依民法第259條第1款、第179條規定,請求龍韜公司 返還系爭支票,自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其訴既經駁回, 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另系爭支票經 龍韜公司提示後,業經退票(見本院卷第347至353頁所附系 爭支票暨退票理由單),故其反訴依票據法第126條、第5條 第1項及第133條規定,請求生活美公司給付73萬6125元本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聲請、職權,各為准、免假執 行之宣告。 三、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述。 伍、據上論結,本件生活美公司之本訴為無理由,龍韜公司之反 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據號碼 付款銀行 票據金額 發票人 1 112年11月20日 AI0000000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西屯分行 30萬元 生活美行銷有限公司  2 112年12月20日 AI0000000 同上 30萬元 同上 3 113年1月20日 AI0000000 同上 43萬6125元 同上

2025-03-27

TCDV-113-訴-357-202503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41號 原 告 甲女(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男(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丙女(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訴訟代理人 趙仕傑律師 被 告 丁男(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兼法定代理人 戊男(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己女(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朱從龍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8萬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8萬元為原告供擔保 後,得免為假執行。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15分之2;餘由原告負擔。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甲女主張:伊與被告丁男於民國111、112年間為庚國民 中學(真實名稱詳卷,下稱庚國中)之同班同學。伊因遭受 丁男自111年4月15日起至112年5月18日止,在校連續5次以 如附表一編號1至5所示之言語、行為,辱罵、霸凌,致受莫 大精神痛苦,被迫於112年5月23日轉學。爰依民法第184條 第1項前段、第187條第1項前段,及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 ,暫就如附表一編號1至5所示部分,請求丁男與被告即其父 母戊男、己女連帶給付新臺幣(下同)60萬元,及其法定遲 延利息(其餘霸凌情形如附表二、三所載)。並聲明:㈠被 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則以:伊否認甲女之主張,且甲女遲於113年2月29日起 訴請求,已罹於2年時效。況兩造於111年4月15日在庚國中 會談時,丁男已向甲女道歉,兩造已達成日後不提出賠償請 求之共識。另戊男、己女已盡監督及管教丁男之責。故原告 之訴並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 請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484、359、267頁):   丁男於111年4月15日就其與甲女在校之衝突,經其家長勸誡 後,有向甲女道歉(見本院卷第249頁)。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甲女主張:丁男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時地,以「飛機杯」辱 罵其;於附表一編號4所示時地,以「婊子、飛機杯」辱罵 其部分,堪信屬實:  ㈠甲女主張:丁男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時地,以「飛機杯」辱罵 其之事實,固為被告所否認。惟查:   ⒈依甲女所提庚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下稱性平會)於1 12年9月18日就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時地之性平事件所為之 調查報告所載(見本院卷第221至227頁),丁男於性平會 調查時,已承認於上課、下課時,在公眾場合、班上,對 甲女罵「飛機杯」,旁邊有人聽到。又訴外人B老師、E學 生亦對性平會表示:聽過丁男對甲女罵「飛機杯」。性平 會乃一致認定丁男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時地之行為,對甲 女構成性騷擾(見本院卷第225、226頁)。   ⒉本院經綜合審酌上情及兩造所為辯論意旨後,認甲女主張 :丁男於附表一編號1所示時地,以「飛機杯」辱罵其一 節,堪信屬實。被告徒言否認,尚無可取。  ㈡甲女主張:丁男於附表一編號4所示時地,以「婊子、飛機杯 」辱罵其之事實,雖為被告所否認。然查:   ⒈依甲女所提庚國中防制霸凌因應小組(下稱因應小組)於1 13年1月10日就於附表一編號4所示之校園霸淩事件所為之 調查報告所載(見本院卷第181至219頁),丁男於因應小 組調查時,承認曾在甲女在場時,有講過「婊子、飛機杯 」,但是對空氣講,不是指名或對著甲女罵。惟訴外人c 、f學生向因有聽過丁男對甲女講「婊子」,故因應小組 遂一致認定丁男於附表一編號4所示時地,對甲女之行為 ,霸凌成立(見本院卷第190至192、207、212頁)。   ⒉本院經綜酌上情,再參以證人即甲女、丁男之學校導師辛 女(真實姓名詳卷)於本院結稱:其曾聽聞丁男罵甲女「 婊子」之類,其會制止丁男等語(見本院卷第310頁), 及兩造所為辯論意旨後,認甲女主張:丁男於附表一編號 4所示時地,以「婊子、飛機杯」辱罵其一節,堪信屬實 。被告徒言否認,並無可採。 二、除上開一所示部分外,甲女其餘主張部分,難信屬實:   甲女主張:除上開一所示部分外,丁男尚有如附表所示之對 其辱罵、霸凌行為云云,為被告所否認。查甲女就其上開主 張部分,僅據提出其於性平會、因應小組所為之個人陳述為 證(參附表一所憑證據欄),並未提出其他有利之事證供本 院審酌。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自難信其此部分主張為真實 可採。   三、另被告辯稱:甲女提起本訴,已罹於2年時效云云,為甲女 所否認。查甲女係於113年2月29日就丁男先後於111年4月15 日、112年5月16日(即附表一編號1、4所示時間),對其所 為辱罵、霸凌行為,對被告起訴請求(見本院卷第9頁), 顯未逾民法第197條所定2年時效期間。被告上開所辯,並無 可取。 四、又被告辯稱:兩造於111年4月15日在庚國中會談時,丁男經 其家長勸誡後,有向甲女道歉,兩造除達成日後不提出賠償 請求之共識外,並可認丁男之父母戊男、己女已盡相當程度 之管教及監督云云,為甲女所否認。查證人即庚國中當日與 兩造會談之壬老師(真實姓名詳卷)於本院證稱:當日雙方 家長並未談到日後不再追究等語(見本院卷第303頁)。準 此,尚難徒憑丁男於111年4月15日就其與甲女之衝突,經其 家長勸誡後,有向甲女道歉(參上述參、兩造不爭執事項) ,遽認被告上開所辯屬實。此外,被告就其上開所辯,並未 提出其他有利之事證,依舉證責任分配法則,自難認其上開 所辯為可採。  五、甲女請求被告連帶賠償8萬元部分,應屬有據;逾此部分之 請求,則屬無據:   ㈠如前所述,丁男先後於附表一編號1、4所示時地,以「飛機 杯」、「婊子、飛機杯」辱罵甲女,且戊男、己女並未舉證 明其等對丁男之監督並未疏懈,或縱加以相當之監督,而仍 不免發生丁男之上開行為。故甲女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87條第1項前段,及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 連帶賠償非財產損害(慰藉金),應屬有據。  ㈡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 必要,其核給之標準應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 他各種情形(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裁判先例參照) 。  ㈢甲女請求被告連帶賠償60萬元非財產損害,為被告所否認。 查甲女為98年生,國中畢業,名下查無報稅、財產資料。丁 男為97年生,國中畢業,名下查無報稅、財產資料。戊男為 67年生,高中畢業,從事製造業,每月薪資4萬5千元。其名 下有1部現值為0元之自用小客車,110年度有薪資72萬8530 元、其他1900元、利息1601元等3筆所得,111年度有薪資57 萬2800元、3萬7000元、10萬783元、其他8200元、利息1932 元等5筆所得。己女為65年生,專科畢業,從事製造業,每 月薪資約2萬7、8千元。名下有現值為8萬8714元、38萬4000 元、3000元、8571元等4筆土地。110年度有薪資60萬4787元 、利息7410元等2筆所得,111年度有薪資57萬6253元、利息 7467元、1264元等3筆所得等情,為兩造所自陳,並有個人 戶籍資料、稅務電子閘門資料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07頁 、限閱卷第3至34頁)。本院經綜合審酌上述之兩造身分、 地位、經濟資力,與甲女所受系爭傷害程度,且不能排除丁 男所為上開侵權行為與其他情感、同儕因素均同為甲女於11 2年4、5月間自傷行為之原因(見本院卷第215、237、239頁 ),暨甲女於同年5月12日曾至醫院心身科就診,並於同年 月23日申請轉學(見本院卷第229、251頁),及丁男所為上 開侵權行為情節之輕重等一切情狀後,認甲女得向被告請求 連帶賠償之非財產損害應以8萬元為適當。其逾此部分之請 求,尚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甲女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7條第1項前 段,及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8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7日,見本院卷第43 、45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部 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職權、聲請,各為准、免假 執行之宣告。其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 其此部分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述。 伍、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附表一(見本院卷第273、275頁):  編號 時間/原因事實 所憑證據 請求金額 (新臺幣) 1 丁男於111年4月15日自庚國中學務處回教室後,在全班面前罵甲女「飛機杯」約2、3次以上。 庚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0000000號性平事件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25頁) 12萬元 2 丁男於112年4月13日罵甲女「渣女」(導致其自傷,經調查小組認定,此事件與情感因素皆同為致使甲女自殘之原因)。 庚國中校安通報序號0000000校園霸凌事件防治霸凌因應小組調查報告(下稱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85、215頁) 12萬元 3 丁男於112年5月5日罵甲女「渣女」,刻意不收甲女的考卷(導致甲女自傷,經調查小組認定,此事件與情感因素皆同為致使甲女自殘之原因)。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85頁) 12萬元 4 丁男於112年5月16日,在804教室罵甲女「死婊子、飛機杯、沒有人要跟她換座位」。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83、191、207、212頁) 12萬元 5 丁男於112年5月18日,在生科教室與訴外人i以言語隱射、嘲弄甲女。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83頁) 12萬元                       合計 60萬元 附表二(見本院卷第279、281頁): 編號 原因事實 所憑證據 1 訴外人a、b、c、d、e、f、h皆證實曾聽聞丁男罵甲女「婊子」、「渣女」、「破麻」、「飛機杯」,次數至少超過5次,並且在討論時皆會以眼神瞥向甲女,即使遭老師制止後仍繼續議論,訴外人f及h亦表示丁男為班上帶頭霸凌甲女之人。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88、191、192、193、195、206、207、209、211頁) 2 訴外人c證實丁男及訴外人g對甲女不友善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193頁) 3 訴外人(老師)A證實丁男是班上帶頭說不雅言語、排擠同學等負面行為之主導者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00頁) 4 訴外人(老師)B證實丁男特別不喜歡甲女,有罵她渣、婊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05頁) 5 訴外人f證實丁男霸凌甲女時,甲女偶爾會講想不開的話,且被排擠後會躲起來自殘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07頁) 6 訴外人h證實丁男聯合同儕孤立甲女,且要求甲女當時的男友即訴外人h跟甲女分手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11頁) 7 訴外人(老師)C及性平報告調查結果皆證實丁男有以「飛機杯」稱呼甲女,且會刻意模仿甲女講話,使甲女感到不適,並表示:導致甲女出現自傷行為甚至輕生念頭的因素,不能排除係因遭丁男以不雅言詞、綽號攻擊而產生之孤立感所致。 因應小組調查報告(見本院卷第214、216頁) 附表三(見本院卷第457、459頁):      編號 時間/原因事實 所憑證據 1 證人辛女曾於111年3月24日告知己女:丁男有罵甲女「婊子」。 被證2第8頁(本院卷第414頁)

2025-03-27

TCDV-113-訴-641-202503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減少價金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2728號 原 告 潘雪珍 訴訟代理人 郭怡均律師 被 告 李英昌 訴訟代理人 劉錦興 被 告 林聖傑 凱撒生活園邸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鄧智 訴訟代理人 陳昭全律師 複 代理 人 陳葛耘律師 被 告 群雄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麗華 訴訟代理人 王培庭 謝秉詳 高挺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減少價金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林聖傑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萬7638元,及自民國112年10 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林聖傑負擔20分之3,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林聖傑以新臺幣3萬7638元為 原告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部分: 壹、被告李英昌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被告凱撒生活園邸管理委員會(下稱凱撒管委會)法定代理 人原為廖乙臻,嗣變更為鄧智,其於民國113年8月15日具狀 聲明承受訴訟(見本院卷第261-265頁),於法無不合,應 予准許。 乙、實體部分:   壹、原告主張: 一、伊於111年12月25日經被告群雄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下稱 群雄公司)居間仲介,以新臺幣(下同)738萬元向李英昌 購買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8樓之2房屋(下稱 系爭房屋)暨其坐落基地。伊於112年1月5日登記取得系爭 房屋所有權後,李英昌於同年月7日將系爭房屋點交予伊。 嗣伊於同年5月30日發現系爭房屋之主臥室窗戶上方天花板 有滲漏水現象,致天花板及牆面產生壁癌,且主臥室外陽台 花台亦有積水之瑕疵(下稱系爭瑕疵)。李英昌明知系爭房 屋有系爭瑕疵,刻意隱瞞,致伊以不相當之對價購買系爭房 屋,並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359條規定,請求減少價金, 並擇一依民法第179條、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規 定,李英昌給付如附表編號1至8所示之系爭房屋價格減損8 萬5777元與瑕疵修補費用16萬3275元,合計24萬9052元。 二、又因群雄公司居間仲介伊與李英昌訂立系爭房屋之不動產買 賣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未盡系爭房屋有漏水之告知與 調查之義務,致伊誤信系爭房屋未漏水而買受,爰擇一依民 法第184條第2項、第544條、第227條第1項、第2項、不動產 經紀業管理條例(下稱不動產條例)第26條第1、2項規定, 請求群雄公司給付24萬9052元。 三、另被告林聖傑為系爭房屋樓上(下稱系爭樓上房屋)之所有 權人,系爭樓上房屋主臥室窗外花台有滲漏水往下延伸,致 伊所有系爭房屋受到滲漏水損害,爰擇一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1條第1項規定,請求林聖傑給付24萬9052元。 四、再者,系爭房屋之社區大樓共用外牆面部分,係由凱撒管委 會負責管理、維繕,因其疏於維護、修繕大樓共用外牆面, 致伊所有系爭房屋主臥室窗戶旁之室內牆面滲漏水,外牆面 亦多處馬賽克剝落及裂縫處,致外牆面含水,造成室內墻面 壁癌。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凱撒管委會給 付24萬9052元。 五、基上,爰聲明:㈠李英昌應給付原告24萬9052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下稱24萬9052元本息)。㈡林聖傑應給付原告24萬905 2元本息。㈢凱撒管委會應給付原告24萬9052元本息。㈣群雄 公司應給付原告24萬9052元本息。㈤第1至4項聲明部分,若 其一被告已為給付者,在該給付範圍內,其他被告免給付之 義務。㈥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367、306 頁)。 貳、被告部分: 一、李英昌辯以:兩造簽訂之系爭契約第17條第2項已載明伊僅 就系爭房屋裝修裝潢部分,於交屋日起負6個月瑕疵擔保之 責,未修整部分,依現況點交,不負瑕疵擔保之責。且伊於 簽約時,即告知原告系爭樓上房屋外牆曾有漏水,造成系爭 房屋主臥室牆壁及天花板有滲漏現象,但經凱撒管委會協調 ,該漏水已修繕完成,若日後再有漏水情形,即非由伊負責 。故伊就112年1月7日現況交屋「後」之系爭瑕疵,並不負 瑕疵擔保責任。原告請求給付24萬9052元,並無理由。 二、林聖傑辯以:系爭房屋大樓外牆面及系爭樓上房屋主臥室窗 外花台滲水屋外部分,應由凱撒管委會負責修繕,不應由伊 負責。原告請求給付24萬9052元,為無理由。 三、凱撒管委會辯以:原告請求伊就系爭房屋漏水情形,負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並無理由。又系爭房屋滲漏水部分既可 修復根治,自無造成交易價值減損之虞,該鑑定報告卻推估 系爭房屋於修復滲漏水後,仍造成交易價值減損,該部分鑑 定自非可採。況本件各被告應負之損害賠償責任有別,並非 屬同一目的,原告主張伊與其他被告需負不真正連帶責任, 給付24萬9052元,實無理由。 四、群雄公司辯以:伊居間仲介系爭房屋交易時,已善盡注意與 調查義務,且伊未向原告保證系爭房屋並無漏水。又李英昌 已據實告知原告系爭樓上房屋花台曾有滲漏水,業經凱撒管 委會協調修繕完畢,若日後有問題,可商請凱撒管委會協助 。原告請求伊給付24萬9052元,並無理由。 五、被告均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駁回。㈡如受不利判 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18、319、307、308、289頁 ): 一、原告於111年12月25日以總價738萬元,向李英昌購買系爭房 屋暨其坐落基地,於112年1月5日登記為所有權人後,李英 昌於同年月7日將系爭房屋點交予原告。 二、李英昌在系爭契約之現況說明書,對於系爭房屋現況是否有 滲漏水之情形,勾選「否」。 三、林聖傑為系爭樓上房屋所有權人,與原告所有系爭房屋為同 棟大樓之上下樓層。 四、凱撒管委會於85年12月19日經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下稱公寓 條例)所定主管機關准予備查。 五、原告與李英昌係由群雄公司居間仲介,就系爭房屋簽立系爭 契約。             六、原告發現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後,於112年6月27日寄發臺中 樹仔腳郵局第000146號存證信函予李英昌及群雄公司。 七、系爭房屋之滲漏水原因經本院送請財團法人臺中市土地技師 公會(下稱技師公會)鑑定,其各項修補費用、責任方及減 損金額等詳如附表所示。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請求李英昌、群雄公司給付24萬9052元,應屬無據:  ㈠原告主張:李英昌明知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刻意隱瞞,且 群雄公司未盡告知與調查之義務,致其以不相當之對價購買 系爭房屋,並受有損害,其得減少價金,並請求李英昌、群 雄公司給付24萬9052元云云,為李英昌、群雄公司所否認, 各以前詞置辯。    ㈡按以特約免除或限制出賣人關於權利或物之瑕疵擔保義務者 ,如出賣人故意不告知其瑕疵,其特約為無效。民法第366 條定有明文。查:   ⒈系爭房屋之滲漏水原因經本院送請技師公會鑑定,結果無 法判斷發生時間為112年1月7日以前或以後等情,為兩造 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18頁),有該公會113年9月20日 函檢送之鑑定報告書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75頁、外放 鑑定報告書第9頁)。準此,難認原告主張:李英昌於112 年1月7日將系爭房屋交予原告「以前」,系爭瑕疵即已存 在,並為李英昌所明知及刻意隱瞞,且群雄公司未盡告知 與調查之義務,致其以不相當之對價購買系爭房屋一節屬 實。   ⒉況原告與李英昌已於系爭契約第17條第2項,以手寫方式, 特別約定:「本出售標的(即系爭房屋)賣方(即李英昌 )裝修裝潢部分,於交屋日起負6個月瑕疵擔保之責,未 整修部分,依現況點交,賣方不負瑕疵擔保之責。」(見 本院卷第39頁),足見原告與李英昌有以特約免除李英昌 就系爭房屋裝修裝潢以外部分之瑕疵擔保義務。因系爭瑕 疵係屬系爭房屋裝修裝潢以外部分,故李英昌依該特別約 定,自無需對原告負瑕疵擔保之責。至李英昌固在系爭契 約之現說明書,對於系爭房屋現況漏水之情形勾選「否」 (見本院卷第51頁),然此李英昌就系爭房屋於112年1月 7日點交時,表示系爭房屋之現況並無滲漏水,尚難據此 排除系爭契約第17條第2項之特別約定,是原告主張:兩 造並未以特約免除李英昌就系爭房屋之系爭瑕疵之擔保責 任云云,並無可取。   ⒊基上,原告既無法就李英昌於112年1月7日將系爭房屋交予 其「以前」,系爭瑕疵即已存在,並為李英昌所明知及刻 意隱瞞。且其與李英昌並未以特約免除李英昌就系爭房屋 裝修裝潢以外之系爭瑕疵之擔保義務,又群雄公司未盡告 知與調查之義務等有利於己之事實,盡舉證之責。則其各 依民法第179條、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第184 條第2項、第544條、第227條第1、2項及不動產條例第26 條第1、2項規定,請求李英昌、群雄公司給付24萬9052元 ,均屬無據。 二、原告請求林聖傑給付3萬7638元部分,應屬有據;逾此部分 之請求,則屬無據:  ㈠按土地上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所致他人權利之損害,由工 作物之所有人負賠償責任。但其對於設置或保管並無欠缺, 或損害非因設置或保管有欠缺,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 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91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 以,除非工作物所有人能舉證證明上開法條但書所示之情形 存在,得免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外,因土地上之工作物 造成他人之損害,即依法推定工作物所有人有過失,而應負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489號判 決參照)。準此,建築物或工作物之所有人抗辯不負賠償責 任,應就其對於設置或保管並無欠缺,或損害非因設置或保 管有欠缺,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等事實, 應負舉證之責。  ㈡查經本院送技師公會鑑定,結果認系爭房屋有如附表編號1至 3部分之滲漏水係由林聖傑專有系爭樓上房屋所致,故責任 方為林聖傑,此部分之修補費用與減損金額合計3萬7638元 (1萬6016+8008+1萬3614)。至其餘部分之滲漏水,分由系 爭房屋、社區住戶共有之大樓外牆所致,故責任方分為李英 昌(如附表編號4、5、8)、凱撒管委會(如附表編號6、7 )等情,為原告與林聖傑所不爭執(參上述參、兩造不爭執 事項:七),並有鑑定報告書附卷可憑(見該報告書第11頁 ),此部分堪認屬實。  ㈢因林聖傑並未舉證證明其對於系爭樓上房屋之設置或保管並 無欠缺,或系爭房屋所受上開損害非因設置或保管系爭樓上 房屋有欠缺,或其對於防止上開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 意,揆之上開說明,原告依民法第191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 求林聖傑給付3萬7638元部分,自屬有據;其逾此部分之請 求,則屬無據。 三、原告請求凱撒管委會給付24萬9052元,應屬無據:  ㈠按因公寓大廈共有外牆面屬共用部分,而共用部分之管理、 維護,應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此參公寓條例第 3條第4款、第8條第1項、第10條第2項規定自明。惟社區大 樓之外牆面是否有產生裂縫,進而發生內牆滲水之情事,社 區管理委員會並無法輕易得知,亦難以預測,因此,除非有 社區住戶反應其專有部分,有自外牆滲水至內牆之情形,再 由社區管理委員會依個案狀況處理、修繕,且為免住戶隱私 權受損,不應責令社區管理委員會需定期經由住戶之內牆, 憑以主動發覺有社區大樓有自外牆滲水至內牆之情形。倘社 區管委會有定期為一般外牆之外觀管理、維護、修繕行為, 自應推定其已盡管理維護之責。準此,原告就其主張系爭房 屋發生如附表編號6、7所示之內牆面滲水,係凱撒管委會有 疏於維護、修繕大樓共用外牆面之過失行為所致一節,應由 其負舉證之責。  ㈡查:   ⒈如前所述,經本院送請技師公會鑑定,結果認系爭房屋有 系爭瑕疵原因,並無法判斷發生時間為112年1月7日以前 或以後。且如附表編號6、7所示之內牆面滲漏水部分,屬 社區住戶共有之大樓外牆所致,故責任方為凱撒管委會; 其餘部分之滲漏人係由社區住戶專有部分所致,故責任方 分為林聖傑(如附表編號1至3)、李英昌(如附表編號4 、5、8,見鑑定報告書第11頁)。準此,就如附表編號1 至3、4、5、8所示之瑕疵部分,自難認係凱撒管委會有疏 於維護、修繕大樓共用外牆面之過失行為所致。   ⒉因李英昌於112年1月7日以前,並未發現有系爭瑕疵,自未 要求凱撒管委會修繕,雖原告於同年5月30日發現系爭瑕 疵後,有向凱撒管委會反應修繕,惟因其認為該部分內牆 滲漏水,係由林聖傑所有系爭樓上房屋所致,致未修繕外 牆面(見本院內第16、17頁),然經送技師公會鑑定後, 凱撒管委會已就如附表編號6、7所示之修補費用8萬9250 元、1萬8900元,表示無意見(見本院卷第341頁),此部 分應另由原告依公寓條例第10條第2項規定,請求凱撒管 委會修繕,尚不得徒以上情,遽認系爭房屋發生如附表編 號6、7所示之內牆面滲漏水,係凱撒管委會有疏於維護、 修繕大樓共用外牆面之過失行為所致。惟凱撒管委會經原 告請求後,如仍有拒絕修繕之行為,自需負侵權行為之損 害賠償責任。  ㈢基上,原告並未舉證證明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係凱撒管委 會有疏於維護、修繕大樓共用外牆面之過失行為所致,則其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凱撒管委會給付24萬90 52元,應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91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林聖傑 給付3萬763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0月13 日,見本院卷第103頁)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職權、聲請各為 准、免假執行之宣告。其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且其此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 回。又原告各依民法第179條、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1 項),第184條第2項、第544條、第227條第1、2項、不動產 條例第26條第1、2項,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 李英昌、群雄公司及凱撒管委會給付24萬9052元部分,均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且其該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述。 伍、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附表(見鑑定報告第11頁): 位置 編號 工項名稱 修補費用/新臺幣 (含稅)(A) 責任方 修補費用占總金額之比例 各項瑕疵之減損金額/新臺幣(B) 各項應負擔之損害賠償額/新臺幣(C=A+B) 主臥室樑、頂板及窗簾盒 1 9F花台防水重新施作 1萬500元 林聖傑 6.431% 5516元 1萬6016元 2 9F花台排水管線檢修 5250元 林聖傑 3.215% 2758元 8008元 3 木作窗簾盒更換 8925元 林聖傑 5.466% 4689元 1萬3614元 4 採光罩矽利康填補 6300元 李英昌 3.859% 3310元 9610元 5 窗框周邊防水施作 8400元 李英昌 5.145% 4413元 1萬2813元 主臥室窗戶旁牆面 6 外牆防水彈性漆塗佈 8萬9250元 凱撒管委會 54.662% 4萬6887元 13萬6137元 7 內牆止漏灌注(對應外牆裂縫處) 1萬8900元 凱撒管委會 11.576% 9930元 2萬8830元 主臥室窗台下牆面 8 花台防水重作及排水引孔 1萬5750元 李英昌 9.646% 8274元 2萬4024元 總計 16萬3275元(SA) 100% 8萬5777元 (SC-SA) 24萬9052元 (SC)

2025-03-27

TCDV-112-訴-2728-202503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800號 原 告 廖麗華 劉金華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勝安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廖宏儒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起訴僅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8000元(3000+5000)。查本件訴訟標 的金額為3578萬4000元(530萬5000+3047萬9000),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32萬6952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31萬8952元(32萬0 000-0000)。如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3-26

TCDV-114-補-800-20250326-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615號 上 訴 人 韋慶霖即鑫偉企業行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張允翰、峻泰汽車貨運有限公司間請求侵 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本 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一)繳納第 三審裁判費新臺幣32,787元;(二)委任狀(應委任律師或具律 師資格而符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規定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 ),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對於第二審判決上 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 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 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 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 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 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 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 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 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亦有適用, 此觀同法第436條之2第2項規定即明。再者,對於簡易訴訟 程序之第二審裁判,提起第三審上訴或抗告,僅得以其適用 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且須經原裁判法院之許可;前項許可 ,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者為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第1項、第436條之3第1項亦定有明 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三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 委任律師為第三審訴訟程序之訴訟代理人,且其上訴狀中復 未載明原判決有適用法規錯誤之具體理由,難認其上訴已具 備合法程式。又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1,739,515元,應徵第三審裁判費32,787元。茲 依前開規定,命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 繳納前開第三審裁判費,並補提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而符 合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規定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 狀,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三、爰依上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李婉玉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25

TCDV-113-簡上-615-20250325-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74號 原 告 陳奎兆 兼 法定代理人 陳寬圖 張藝馨 上列原告與被告高翌睿、高鼎騰、林潔玫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定有明文。又起訴,應以訴狀表 明當事人之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亦為同法第244條第1項、第 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121條第1項分別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表明被告之住所或居所,嗣經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20日以114年度補字第392號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 5日內補正被告最新戶籍謄本,該裁定已於同年月25日合法 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查。原告逾期迄未補正,亦有 本院收狀收文查詢清單附卷可稽,其訴難認合法,應予駁回 。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 萱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25

TCDV-114-訴-874-20250325-1

聲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7號 抗 告 人 蔣敏洲 上列當事人聲請再審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本院 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再為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前段與臺灣 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 標準徵收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 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 2條第2項規定甚明。前開規定於抗告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9 5條之1第1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抗告程式自有 未合,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4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 後5日內補正前開程式之欠缺,該項裁定業於114年2月7日寄 存送達抗告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抗告人逾期未補正裁 判費,有本院收費答詢表及查詢清單在卷可稽,其抗告自非 合法,應予駁回其抗告。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442條第2項、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萱                   法 官 劉承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許宏谷

2025-03-24

TCDV-113-聲再-57-20250324-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