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士林地檢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59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蘇東陽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480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蘇東陽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拾壹年肆月 。   理 由 一、按法院對於定應執行刑之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 外,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3項定有明文。本院業已向受刑人蘇東陽 (下稱受刑人)函詢,予受刑人就本件定應執行之刑有以書 面方式陳述意見之機會,合先敘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強制猥褻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1項、第 2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聲請裁定等語。 三、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若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刑期以 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 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同 法第53條亦定有明文。次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 之,但有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之情形,受刑 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 第50條第1項但書第1款、第2項定有明文。另數罪併罰中之 一罪,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併合 處罰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之刑,自亦 無庸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144號、 第679號解釋意旨參照)。再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 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 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 更定執行刑之情形,倘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 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 拘束。是以,另定之執行刑,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 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告之刑之總和(最高法院113 年度台抗字第556號裁定參照)。又依刑事訴訟法第348條規 定,於第一審判決後,倘當事人明示僅就量刑部分上訴,第 二審法院應以第一審認定之犯罪事實為量刑妥適與否之審查 ,並為實體判決,且法院對被告為具體科刑時,關於被告有 無刑罰加重、減輕或免除法定刑之具體事由,刑法第57條各 款所列屬有關行為屬性事由及行為人屬性事由暨其他影響量 刑之因素,俱屬法院對被告科刑時應予調查、辯論及審酌之 事項及範圍,因此第二審法院關於「刑」之審判範圍,尚非 僅限與犯罪事實無關之一般個人情狀事由,仍包括與犯罪構 成要件事實攸關及其他有特殊犯罪情狀而依法予以加重、減 輕或免除其刑處遇等科刑事由之判斷,依此所為實體判決, 自宜為相同解釋,同認係最後審理事實並從實體上諭知判決 之法院,申言之,所謂「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亦包 括「最後審理科刑事實並諭知實體判決之法院」(最高法院 112年度台抗字第256號裁定參照) 四、經查:受刑人因強制猥褻等案件,先後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及本院判決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且各罪俱係於附表編 號1所示判決確定日期(民國112年6月12日)前所為,又本 件如附表編號11部分經第一審判決後,雖受刑人僅就量刑部 分上訴,惟本院所為之第二審判決仍援引第一審認定之犯罪 事實為量刑基礎予以審酌,有本院113年度侵上訴字第146號 判決在卷可稽(本院卷第69至74頁),自應認本院仍為「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或「最後事實審法院」。本院就附 表編號1至11所示案件再為定應執行刑之裁判時,自應受前 開判決所為定應執行刑內部界限之拘束,而應在上開已定應 執行刑部分加計未定應執行刑之總和即有期徒刑12年7月範 圍內定應執行刑。復查,如附表編號3、6所示之罪得易科罰 金、附表編號1、2、4、5、7至9、11所示之罪不得易科罰金 、附表編號10所示之罪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屬 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情形,依同條第2項規定,須經受刑 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刑,始得依同法第51條規定定 之。茲受刑人已表示請求檢察官就如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合 併定應執行刑,此有受刑人簽名之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調查 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憑(本院卷第9頁 )。茲聲請人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以本院為 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就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 定應執行之刑,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經考量受 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2、5至8所示之罪為罪質相同之施用 毒品案件,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為僭行公務員職權案件,附 表編號4所示之罪為幫助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案件,附表 編號9所示之罪為販賣第二級毒品案件,附表編號10所示之 罪為轉讓禁藥案件,附表編號11所示之罪為對未滿14歲之女 子犯強制猥褻案件;又衡以附表編號1至11之犯罪時間均在1 11年1月間至112年2月間,犯罪時間尚屬密切;再參以附表 編號1、2、5至8所示施用毒品案件為係自戕身心、具有「病 患性犯人」之成癮特質,附表編號3、4、11所示案件未與被 害人達成和解等節,暨其所犯之不法內涵及侵害法益程度等 情,並權衡其行為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等因 素;再參酌受刑人於本院函詢時就定應執刑所為無意見之表 示(本院卷第131頁),爰裁定如主文所示之應執行刑。另 本件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3、6之罪雖經法院判處得易科罰金 之刑,但因與附表編號1、2、4、5、7至11所示不得易科罰 金之刑合併定應執行刑,依上揭說明,自無庸再為易科罰金 折算標準之諭知,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第50條第1項但書、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邱滋杉                    法 官 邱瓊瑩                    法 官 劉兆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謝崴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妨害秩序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年10月21日 111年6月16日 111年7月2日 偵查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113、302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113、302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069、18075、18843、19173、21218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175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175號 111年度訴字第484號 判決日期 112年5月16日 112年5月16日 112年3月28日 確定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175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175號 111年度訴字第484號 確定日期 112年6月12日 112年6月12日 112年9月12日 (撤回上訴) 得否易科罰金 否 否 是 備註 ⑴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217號 ⑵編號1、2曾經士林地院112年度審訴字第175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確定 ⑶編號1犯罪日期誤載為「111年10月21日9時51分許為警採尿前回溯26小時內某時」、編號1、2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302號」,均應更正如上 ⑴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239號 ⑵編號3、4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069、18843、19173、21218號」,應更正如上 ⑴士林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629號(原誤載為「112年度執更字第1137」,應予更正) ⑵編號1至10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20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5月確定 編號 4 5 6 罪名 詐欺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1年7月2日 111年5月30日 111年1月8日 偵查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069、18075、18843、19173、21218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1611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1349、135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第484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633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730號 判決日期 112年3月28日 112年6月1日 112年6月2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第484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633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730號 確定日期 112年9月12日 (撤回上訴) 112年7月4日 112年7月19日 得否易科罰金 否 否 是 備註 ⑴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240號 ⑵編號3、4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069、18843、19173、21218號」,應更正如上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助字第1308號 ⑴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4062號 ⑵編號6、7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1350號」,應更正如上 ⑴士林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629號(原誤載為「112年度執更字第1137」,應予更正) ⑵編號1至10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20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5月確定 編號 7 8 9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5年 犯罪日期 111年3月8日15時16分為警採尿前回溯26小時內某時 112年2月13日 111年12月16日 偵查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1349、1350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708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685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730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313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179號 判決日期 112年6月21日 112年6月21日 113年2月29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2年度上訴字第1730號 112年度審訴字第313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179號 確定日期 112年7月19日 112年7月25日 113年3月27日 得否易科罰金 否 否 否 備註 ⑴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4063號 ⑵編號6、7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1350號」,應更正如上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4987號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937號 ⑴士林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629號(原誤載為「112年度執更字第1137」,應予更正) ⑵編號1至10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20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5月確定 編號 10 11 (以下空白) 罪名 藥事法 強制猥褻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年10月,2罪 犯罪日期 111年12月22日 111年8月29日 偵查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685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4037、24661號、112年度偵字第208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179號 113年度侵上訴字第146號 判決日期 113年2月29日 113年11月12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05號判決以受刑人上訴違背法律上之程式駁回本院113年度侵上訴字第146號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179號 確定日期 113年3月27日 114年2月12日 得否易科罰金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937號 ⑴士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10號 ⑵編號11曾經本院113年度侵上訴字第146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2月,經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05號判決上訴駁回確定 ⑶編號11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漏載「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4661號、112年度偵字第2080號」,應更正如上 ⑴士林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629號(原誤載為「112年度執更字第1137」,應予更正) ⑵編號1至10曾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20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5月確定

2025-03-31

TPHM-114-聲-759-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7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娟娟 (原名:王珽) 住○○市○○區○○街00號0樓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0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9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娟娟就附表所示罪刑之宣告,應執行拘役柒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娟娟因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 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 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 條第1項前段及第53條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王娟娟因竊盜等案件,經法院各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且已確定在案,而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時間,均在 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日前,本院則為各該犯罪事實最後 判決之法院,有上開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茲檢察官聲請就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定其應 執行之刑,其中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已於民國112年5月4 日執行完畢,惟與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仍合於數罪併罰之要 件,且該罪尚未執行完畢,仍應就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 合併定應執行刑,是本院審核後認聲請為正當,爰綜合考量 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及數罪間之關係、所侵害法益之異同、各 該數罪之罪質、非難程度、所犯數罪之時間、空間密接程度 ,並權衡其行為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等因素 ,以及受刑人於113年3月21日經本院合法送達聲請書繕本及 陳述意見狀後迄未於5日內回覆表示意見等情,定其應執行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 條第6款、第41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惠立                    法 官 戴嘉清                    法 官 楊仲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秀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過失傷害 竊盜 宣告刑 拘役5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拘役59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0年6月2日 110年7月6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5301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174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交易字第153號 112年度上易字第1195號 判決 日期 111年12月8日 113年12月25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交易字第153號 112年度上易字第1195號 確定 日期 112年1月18日 113年12月25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876號(已執畢)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43號

2025-03-31

TPHM-114-聲-487-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9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江德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4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江德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數罪,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聲請書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 請裁定。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 裁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 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 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 文。又數罪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其應執行之刑逾6月 者,亦適用易科罰金之規定,刑法第41條第8項規定甚明。 至數罪併罰中有已執行完畢之部分,嗣後與他罪合併定應執 行刑者,僅係確定後由檢察官換發執行指揮書執行應執行刑 ,其前已執行之有期徒刑部分如何扣除之問題,非謂即不符 數罪併罰要件(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532 號裁定意旨 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數罪,先後經判決 確定如附表所示之刑,且各該罪均係在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 判決確定前所犯,並以本院為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如 附表編號2所示,即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經第一審判決後,雖 受刑人僅就量刑上訴,惟本院所為之第二審判決既須以第一 審認定之犯罪事實為基礎,於量刑時一併予以審酌,自應寬 認本院仍係「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或「最後事實審法 院」)。又附表所示各罪均得易科罰金,參照前揭規定,縱 定應執行刑逾6個月,亦得易科罰金。 四、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前揭各罪之犯罪類型、動機、犯罪時間間 隔、行為態樣、罪質、侵害法益是否具專屬性或同一性、行 為次數等一切情狀,並參酌本院以院高刑往114聲696字第11 40002068號函函請陳述意見,分別於114年3月21日送達上開 住所、114年3月25日送達於上開居所(遭退件),受刑人復 未在監在押,然其迄未回覆,有上開函(稿)、送達證書、 本院收狀及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本院出入監簡列表附卷可稽 等情(見本院卷第57至75頁),經整體評價受刑人應受矯治 之程度,兼衡責罰相當與刑罰經濟之原則,在不逾越外部性 界限之範圍內,合併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前 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41條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法 官                    法 官 不得抗告。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6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08月25日 113年03月20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2574號 士林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658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2512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2146號 判決日期 113年02月29日 114年01月07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2年度審簡字第2512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214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04月02日 114年01月0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已執畢 空白

2025-03-31

TPHM-114-聲-696-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純華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291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吳純華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拾壹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純華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1項第 1款、第2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按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 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 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 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 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 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 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 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本院復為附表所示案 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所示各罪均於附表編號 1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為,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其中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10、12至15所示 之罪所處之刑不得易科罰金、附表編號11、16所示之罪所處 之刑得易科罰金,原不得合併定應執行刑,因受刑人業已請 求檢察官就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依修正刑法第50條受刑人是否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聲請狀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7頁),合於 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從而,檢察官依受刑人聲請就附 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10、12(其中9罪)、14所示 之罪,均係犯販賣第二級毒品罪,犯罪時間係民國109年4月 至10月間、111年12月12日、112年1月14日,編號11所示之 罪,則係於111年7月21日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編 號12(其餘2罪)所示則於109年10月間,犯意圖販賣而持有 第二級毒品罪及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罪,編 號15所示之罪係於111年4月8日犯轉讓禁藥罪,上揭各罪均 為與毒品相關之犯罪,侵害之法益、罪質及犯罪動機均相近 ,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倘以實質累 加方式執行,刑責恐將偏重過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刑罰 之社會功能;編號13所示之罪係犯幫助洗錢罪,犯罪時間為 112年3月9日,編號16所示之罪,係於111年12月4日偽以葡 萄糖冒充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出售而犯詐欺取財罪,並考量受 刑人犯罪所反映之人格特質、定刑之外部性界限(各宣告刑 中刑期最長之有期徒刑5年8月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逾有期 徒刑30年,以30年計算)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附表編號 1至12所示之罪,前經本院以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其應 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編號14、15所示之罪,前經臺灣基 隆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59號判決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 3年10月,加計附表編號13、16所示之罪之宣告刑,合計刑 期為22年8月)等應遵守之內部界限、刑罰經濟及恤刑之目 的、受刑人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 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及其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因 素,復參酌受刑人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為「無意見」 (本院卷第337頁陳述意見狀),本於罪責相當性之要求與 公平、比例等原則,合併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㈢至於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1、16所示之罪雖處得易科罰金之 刑,然因與附表編號1至10、12至15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刑 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記載,附此 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3年9月 有期徒刑3年10月 犯罪日期 109.04.16 109.05.02 109.05.30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聲請書誤載為111年度上訴字第1174號應予更正)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4 5 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3年8月 有期徒刑3年8月 犯罪日期 109.06.25 109.07.11 109.07.13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7 8 9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犯罪日期 109.09.08 109.10.17 109.10.21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10 11 12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施用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5年4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5年3月 有期徒刑5年5月 有期徒刑5年8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5年3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09.10.03 111.07.21 109.06.27 109.07.18 109.07.19 109.07.22 109.07.24 109.07.29 109.08.27 109.09.04 109.09.06 109.10.28 109.10.27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2241號 基隆地檢109年度偵字第623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9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991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2/05/01 112/06/21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9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991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5/30 112/08/2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424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062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13 14 15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藥事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2年8月 (2罪)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2.03.09 111.12.12 112.01.14 111.04.08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406號等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基隆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金訴字 第44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日期 113/04/12 113/08/27 113/08/2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基隆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金訴字 第44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5/13 113/12/05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5145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3/12/05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5145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444號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7號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7號 編號14、15所示之罪前經基隆地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59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 編 號 1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12.04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日期 113/08/2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8/2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註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8號

2025-03-31

TPHM-114-聲-464-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5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天辰 (原名:林誌宏)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4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天辰就附表所示罪刑之宣告,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壹 年;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貳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天辰因詐欺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之罪刑,應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同條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定其應執行刑,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者,應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同法 第50條、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準此,合於數罪併罰之數罪 ,其中有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以及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須經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始得依刑法第51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 三、經查: (一)受刑人林天辰因詐欺等案件,經法院各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 ,且已確定在案,而附表編號2至6所示各罪之犯罪時間,均 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日前,本院則為各該犯罪事實最 後判決之法院,有上開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 稽,核先敘明。 (二)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與所犯如附表編號2至6所示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而受刑 人業以書面請求檢察官為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等情,有受刑 人於民國114年2月20日所簽具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依102 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 刑調查表1份在卷可按,是本院審核後認聲請為正當,爰綜 合考量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及數罪間之關係、所侵害法益之異 同、各該數罪之罪質、非難程度、所犯數罪之時間、空間密 接程度,及權衡其行為責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 等因素,同時考量受刑人於114年3月21日陳述意見狀表示無 意見等情,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53 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惠立                    法 官 戴嘉清                    法 官 楊仲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彭秀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侵占 詐欺 洗錢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2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2月3日 111年3月1日 112年3月23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2250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691號、112年度調偵緝字第67號、112年度偵字第7741、34210、37479、43715號、113年度偵字第27083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691號、112年度調偵緝字第67號、112年度偵字第7741、34210、37479、43715號、113年度偵字第27083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325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判決 日期 113年4月24日 113年12月4日 113年12月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3年度審簡字第325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確定 日期 113年5月22日 114年1月7日 114年1月7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880號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94號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94號 編號 4 5 6 罪名 洗錢 洗錢 洗錢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0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4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7月3日 112年7月8日 112年6月7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691號、112年度調偵緝字第67號、112年度偵字第7741、34210、37479、43715號、113年度偵字第27083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691號、112年度調偵緝字第67號、112年度偵字第7741、34210、37479、43715號、113年度偵字第27083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緝字第1691號、112年度調偵緝字第67號、112年度偵字第7741、34210、37479、43715號、113年度偵字第27083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判決 日期 113年12月4日 113年12月4日 113年12月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3898號 確定 日期 114年1月7日 114年1月7日 114年1月7日 是否為得 易科罰金 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94號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94號 臺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494號

2025-03-31

TPHM-114-聲-658-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59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敏俊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5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敏俊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其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 徒刑貳年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敏俊(下稱受刑人)因違反洗錢防 制法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 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應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 53條、第51條第5款亦有明文。又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事項 ,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及內部界 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適當裁判 ,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時,應考 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裁量之內部 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數罪併罰而 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 ,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 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187號及94年度台非字 第2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及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且本件聲請定 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有附表所示之各 該判決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稽,是檢察官聲 請定其應執行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如附表編號2所 示之罪,其宣告刑雖有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之諭知且聲請 意旨並未敘明僅就有期徒刑部分聲請定應執行之刑,然觀之 聲請書僅引用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為聲請定刑之依據 ,並未敘及同條第51條第7款關於罰金刑之定刑規定,顯見 其真意應係就附表所示之罪關於有期徒刑部分為聲請,並不 及於罰金部分,僅因疏漏而未記載上開意旨,附此敘明)。 爰審酌本件內部性及外部性界限,及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 各罪之犯罪類型、動機、態樣、危害情況、侵害法益、行為 次數等情狀,復就其所犯之罪整體評價其應受非難及矯治之 程度,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受刑人就本件定 應執行刑表示無意見(見本院卷第59頁)等情,定其應執行 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柏泓                    法 官 葉乃瑋                    法 官 錢衍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筱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受刑人陳敏俊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詐欺    洗錢防制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1年6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犯罪日期 110年11月29日 110年12月28日至 111年1月19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1794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065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90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280號 判決日期 112/03/24 113/11/26 (聲請書附表誤載為113/11/27,應予更正) 確定 判決 法院 桃園地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11年度審訴字第908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280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2/04/26 114/01/03 得  否 易科罰金 否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943號 士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964號

2025-03-31

TPHM-114-聲-559-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18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全世明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竊盜等案件,對於臺灣新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民國114年1月6日新北檢貞鞠113執聲他57 21、6112字第1139162350號函)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  ㈠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全世明(下稱聲請人)因竊盜等案件, 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聲請定應 執行刑,分別經本院107年度聲字第657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 刑18年確定(下稱A裁定)、109年度聲字第2623號裁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9年6月確定(下稱B裁定)。A裁定附表編號1至5 之最先判決確定日期為105年6月13日,即應將A裁定附表編 號1至5先定為一案;又A裁定附表編號6之最先判決確定日期 為105年12月1日,即應將A裁定附表編號6至26、B裁定所示 各罪定為一案,上開分組方式對聲請人較為有利,並可避免 接續執行所受不利益之長刑期,且2裁定所示之罪犯罪時間 相近,甚至B裁定附表編號1①所示竊盜罪之犯罪日期為104年 9月25日,係在A裁定最先判決確定日期105年6月13日前所犯 ,如能透過重新組合更能達到法之公平,亦不違反一事不再 理原則。若未將A裁定附表編號1至5之罪先定為一案,另就A 裁定附表編號6至26、B裁定所示各罪定為一案,上開分組方 式對聲請人較為有利,並可避免接續執行所受不利益之長刑 期,且上開2裁定所定之刑接續執行長達有期徒刑27年6月, 恐以產生責罰顯不相當特殊情形。  ㈡參諸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268號裁定、本院112年度聲 字第513號、111年度抗字第962號裁定意旨均有相同見解, 聲請人所犯多為竊盜及施用毒品罪,若以聲請人所提方式定 應執行刑,透過重新組合更能達到法之公平,亦不違反一事 不再理原則,對聲請人較為有利,更能避免過度評價,應執 行刑應達有期徒刑15年左右,而聲請人所犯前開2裁定若接 續執行,刑期長達27年6月之久,已有明顯罪責不相當,輕 重罪失衡及違反比例原則之情形。懇請准予聲請人所請重新 定應執行刑。 二、按受刑人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 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 條定有明文。而此所稱「 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就刑之執行或其方法違背法 令,或雖非違法而因處置失當,致受刑人蒙受重大不利益者 而言。而是否屬檢察官執行之指揮,得為聲明異議之標的, 應從檢察官所為之實質內容觀察,不應侷限於已核發執行指 揮書之情形(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209號裁定意旨參照 )。次按得併合處罰之實質競合數罪案件,於定其應執行刑 之實體裁判確定後,即生實質確定力,除符合刑法第50條第 1項前段關於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規定,且因增 加經另案判決確定合於數罪併罰規定之其他犯罪,或原定應 執行刑之部分罪刑,經赦免、減刑或因非常上訴或再審程序 撤銷改判,致原裁判所定應執行刑之基礎變動,或有其他客 觀上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形,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利益, 而有另行更定其應執行刑必要之情形外,依一事不再理原則 ,不得再就其中部分宣告刑裁定更定其應執行刑。又上開「 數罪併罰」規定所稱「裁判確定(前)」之「裁判」,係指 所犯數罪中判決確定日期最早者而言,該裁判之確定日期並 為決定數罪所處之刑得否列入併合處罰範圍之基準日,亦即 其他各罪之犯罪日期必須在該基準日之前始得併合處罰,並 據以劃分其定應執行刑群組範圍,而由法院以裁判酌定其應 執行之刑。此與於裁判確定基準日之「後」復犯他罪經判決 確定,除有另符合數罪併罰規定者,仍得依前開方式處理外 ,否則即應分別或接續予以執行而累加處罰之「數罪累罰」 事例有異,司法院釋字第98號及第202號解釋意旨闡釋甚明 。而多個「數罪併罰」或「數罪累罰」分別或接續執行導致 刑期極長,本即受刑人依法應承受之刑罰,刑法已設有假釋 機制緩和其苛酷性,要無不當侵害受刑人合法權益之問題, 更與責罰是否顯不相當無涉。否則,凡經裁判確定應執行徒 刑30年(94年2月2日修正前為20年)者,即令一再觸犯本刑 為有期徒刑之罪,而猶得享無庸執行之寬典,有違上揭「數 罪併罰」與「數罪累罰」有別之原則,對於公私法益之保障 及社會秩序之維護,顯有未周,且與公平正義之旨相違。又 得併合處罰之實質競合數罪所處刑罰之全部或一部,不論係 初定應執行刑,抑更定應執行刑,其實體法之依據及標準, 均為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 罰之」之規定,故併罰數罪之全部或一部曾經裁判酌定其應 執行刑確定後,原則上須在不變動全部相關罪刑中判決確定 日期最早之定應執行刑基準日(即絕對最早判決確定基準日 ),而得併合處罰之前提下,存有就其中部分宣告刑拆分重 組出對受刑人較有利併罰刑度之可能,且曾經裁判確定之應 執行刑,呈現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而過苛之特殊情形者, 始例外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則之限制,而准許重新拆分組合以 更定其應執行刑,否則即與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關於數罪 併罰之規定有違,而非屬前揭所指一事不再理原則之例外情 形。申言之,曾經裁判應執行刑確定之部分宣告刑,其據以 併合處罰之基準日,相對於全部宣告刑而言,若非最早判決 確定者,亦即其僅係侷限在其中部分宣告刑範圍內相對最早 判決確定者(即相對最早判決確定基準日),則事後僅得以 絕對最早判決確定日作為基準,拆組於該絕對最早判決確定 基準日前所犯數罪所處之宣告刑,且在滿足原定應執行刑裁 判所酌定之應執行刑於客觀上有責罰顯不相當之特殊情況條 件下,方能另行裁定更定其應執行刑,以回歸刑法第50條第 1項前段關於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規定之宗旨(最 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381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人因竊盜等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聲字第657號裁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18年(即A裁定),嗣經最高法院以107年度台 抗字第376號裁定抗告駁回確定;復因竊盜等案件,經本院 以109年度聲字第2623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6月確定( 即B裁定)等情,有前開裁定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而上開2裁定業已確定,具實質之確定力,且其等所 包含之案件並無因非常上訴、再審程序而撤銷改判,或有赦 免、減刑,更定其刑等情形,致原執行刑確定裁判之基礎變 動而有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則檢察官依上開具有實質確定 力之裁定指揮執行,要無不當可言,且因定刑裁定後,並無 增加經另案判決確定合於數罪併罰之其他犯罪,亦無上開有 另定應執行刑之必要,檢察官自無從再就原已經確定之定應 執行刑裁定,重新再為聲請定刑。   ㈡綜觀A、B二裁定附表所示各罪,其首先判決確定者為A裁定附 表編號1之竊盜罪,確定日期為105年6月13日(即絕對最早 判決確定基準日),而B裁定附表編號1之①的加重竊盜罪雖 係於104年9月25日所犯,然因與同附表編號1之②及2所示2罪 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 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分別判處罪刑,並定應執行刑 為有期徒刑1年10月確定,檢察官因受該判決實質確定力之 拘束,故未將上開1之①的加重竊盜罪單獨抽離,併與A裁定 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刑,尚難謂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又B 裁定所示之罪(除附表編號1之①外),犯罪日期在105年8月 4日至105年10月18日,與「裁判確定前犯數罪」之數罪併罰 要件未合,是檢察官就聲請人所犯前開2裁定之數罪,分別 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其分組方式符合刑法第50條第1項 前段「裁判確定前犯數罪」之定刑要件,自屬合法。  ㈢聲明異議意旨固援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268號、本院 112年度聲字第513號、111年度抗字第962號裁定,指稱上開 2裁定所定執行刑接續執行顯有責罰不相當之情形云云,惟 上開2裁定所定執行刑各為18年、9年6月,二者接續執行結 果,合計刑期為27年6月,並未逾刑法第51條第5款但書所定 之30年,核與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268號、本院112年 度聲字第513號、111年度抗字第962號裁定之個案情形不同 ,尚難比附援引,而無該裁定所指之「為維護極重要之公共 利益,而有另定應執行刑必要」情形,難認上開2裁定接續 執行在客觀上屬過度不利評價,致對聲請人責罰顯不相當。 又A、B裁定所示之罪,於定應執行刑時,均已經為聲請人調 降相當刑度,並無對聲請人更不利之違反不利益變更禁止情 事,形式上觀察,聲請人亦未因上開2裁定而遭受顯不相當 責罰之特殊情形,致陷於悖離恤刑目的之內部界限,而有另 定應執行刑以資救濟之必要。  ㈣聲明異議意旨雖主張將A裁定附表編號1至5所示之罪為另一定 刑裁定,並將A裁定附表編號6至26之罪與B裁定全部之罪予 以另定應執行之刑云云,然A、B裁定所列各罪,既分別經裁 定定其應執行刑確定,已具有實質確定力,實無許聲請人任 擇各罪合併重定其應執行刑,如此不僅會造成法院於定應執 行刑裁定確定後,一再因聲請人犯他罪而較晚判決確定,以 致不斷與前曾定應執行刑之罪再次定刑,除違反一事不再理 原則外,更將造成定應執行刑之裁定內容懸而未決,違反法 之安定性,顯非適當。  ㈤綜上所述,聲請人任憑己意,主張應以聲明異議意旨所示方 式分割、合併,請求檢察官重新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難認於法有據,是檢察官以上開函文否准聲請人之請求,尚 難認此部分之執行指揮有何違誤或不當。聲請人仍執前詞向 本院聲明異議,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商啟泰                    法 官 許文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柏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A裁定附表(即本院107年度聲字第657號) 編號 1 2 3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8月(共3罪,確定判決附表編號2、4、6) 有期徒刑9月(確定判決附表編號5) 犯罪日期 104年12月24日 104年9月10日、104年9月24日、104年10月13日 104年10月5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700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6、170號、105年度偵字第534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6、170號、105年度偵字第534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772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判決日期 105年5月4日 105年10月12日 105年10月12日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易第1114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5年6月13日 105年10月12日 105年10月12日 備註 臺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5388號(已執行在案) 新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18644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18644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4 5 6 罪名 竊盜 竊盜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共2罪,確定判決附表編號1、3) 有期徒刑3月(確定判決附表編號7)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04年8月27日、104年9月15日 104年11月6日 104年8月2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6、170號、105年度偵字第534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6、170號、105年度偵字第534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毒偵字第6397號、105年度偵字第497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審訴字第379號 判決日期 105年10月12日 105年10月12日 105年4月13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上易字第1308號 105年度審訴字第37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5年10月12日 105年10月12日 105年12月1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18644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18645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執字第19400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7 8 9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10月 犯罪日期 104年11月4日 104年12月27日 104年10月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1380號、105年度毒偵緝字第48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7060號 桃園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385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913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723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2218號 判決日期 105年10月26日 106年1月24日 105年12月29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1913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723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2218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1月3日 106年3月1日 106年2月2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536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4096號 桃園地檢106年度執字第3632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10 11 12 罪名 竊盜 傷害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04年7月23日 104年6月20日 104年7月1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偵字第18139、23102、26145號、104年度毒偵字第6511、6902、7636號、105年度毒偵字第619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偵字第18139、23102、26145號、104年度毒偵字第6511、6902、7636號、105年度毒偵字第619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偵字第18139、23102、26145號、104年度毒偵字第6511、6902、7636號、105年度毒偵字第61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2192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判決日期 106年3月22日 105年7月1日 105年7月1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上訴字第2192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3月22日 105年12月29日 105年12月29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7281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7282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7282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13 14 15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10月 犯罪日期 104年7月24日 104年10月6日 104年10月21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偵字第18139、23102、26145號、104年度毒偵字第6511、6902、7636號、105年度毒偵字第619號 新北地檢104年度偵字第18139、23102、26145號、104年度毒偵字第6511、6902、7636號、105年度毒偵字第619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09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356號 判決日期 105年7月1日 105年7月1日 106年4月13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4年度訴字第1073號、105年度訴字第199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35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5年12月29日 105年12月29日 106年4月13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7282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7282號 士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2806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16 17 18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10月(共3次)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04年10月23日 104年6月18日、104年10月19日、104 年12月8日 104年7月17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987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2347號、105年度偵緝字第172、173、174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8號、105年度偵字第4833、750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311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1536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007 號 判決日期 106年3月24日 105年12月30日 106年7月27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311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1536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007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5月1日 106年3月23日 106年7月27日 備註 士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2865號 士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3776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3661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19 20 21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0月(共2罪,確定判決附表編號4、5 ) 有期徒刑8月(確定判決附表編號3) 有期徒刑7月(共2罪,確定判決附表編號1、2) 犯罪日期 104年11月11日、104年11月17日 104年10月14日 104年9月12日、104年9月17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8號、105年度偵字第207、3193、4114、4155、4833、7501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8號、105年度偵字第207、3193、4114、4155、4833、7501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8號、105年度偵字第207、3193、4114、4155、4833、750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判決日期 106年3月24日 106年3月24日 106年3月24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105年度易字第786、787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6月12日 106年6月12日 106年6月12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3663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3663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3663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22 23 24 罪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11月 有期徒刑10月(共4罪,確定判決附表一編號1、2、6、8) 有期徒刑1年(共4罪,確定判決附表一編號5、7、9、10) 犯罪日期 104年11月30日 104年8月26日、104年9月3日、104年11月26日、104年12月20日 104年10月30日、104年12月4日、104年12月23日、104年12月29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緝字第168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531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531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007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 判決日期 106年7月27日 106年3月13日 106年3月13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007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7月27日 106年4月24日 106年4月24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13662 號(不得易科罰金,聲請書誤載為得易科罰金,應予更正)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2108號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2108號 編號1至22前經本院以106年度聲字第281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7年(新北地檢106年執更字第4932號) 編號 25 26 (以下空白) 罪名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5月(確定判決附表一編號4) 犯罪日期 104年9月28日 104年10月5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531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531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744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附表一編號4) 判決日期 106年12月14日 106年3月13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1744號 105年度易字第1347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12月14日 106年4月24日 備註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2108號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2109號 B裁定附表(即本院109年度聲字第2623號) 編號 1 2 3 罪名 加重竊盜罪 竊盜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9月(共2罪)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5月(共2罪) 犯罪日期 ①104年9月25日 ②105年9月1日 105年9月27日 ①105年8月26日 ②105年9月7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0442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0442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0442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判決日期 106年3月14日 106年3月14日 106年3月14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4月10日 106年4月10日 106年4月10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是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6926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6926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6927號 編號1、2前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5年審易字第4885號等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0月 編號3、4前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5年審易字第4885號等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編號1至6前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6年度聲字第132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 編號 4 5 6 罪名 持有第一級毒品罪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1年 犯罪日期 105年10月18日 105年10月16日 105年9月14日下午為警採尿回溯120小時內某時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0442號等 新北地檢105年度毒偵字第9111號 士林地檢106年度毒偵緝字第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241號 106年度審訴字第125號 判決日期 106年3月14日 106年3月17日 106年3月20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05年度審易字第4885、4889號、106年度審易字第48、714、716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241號 106年度審訴字第12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4月10日 106年4月11日 106年4月21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6927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8108號 士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2448號 編號3、4前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5年審易字第4885號等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 編號1至6前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6年度聲字第132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 編號 7 8 9 罪名 加重竊盜罪 竊盜罪 加重竊盜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10月 犯罪日期 105年10月5日 105年8月4日 105年9月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06年度偵字第3418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偵字第433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3404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2043號 106年度易字第956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2359號 判決日期 106年10月25日 106年12月20日 106年12月27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審易字第2043號 106年度易字第956號 106年度上易字第2359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6年11月28日 107年1月15日 106年12月2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06年度執字第6508號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5708號 士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1052號 編號 10 11 12 罪名 竊盜罪 竊盜罪 傷害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2年 犯罪日期 105年9月3日 105年10月9日 105年10月18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2587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1431號 新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3143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訴字第234號 106年度訴字第256號 107年度上訴字第45號 判決日期 106年12月28日 106年11月23日 107年3月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6年度訴字第234號 106年度訴字第256號 107年度上訴字第45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7年1月29日 107年1月22日 107年3月20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1566號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6426號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6425號 編號 13 14 15 罪名 竊盜罪 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加重竊盜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 犯罪日期 105年9月4日 105年9月8日 105年9月下旬某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4654號等 士林地檢105年度偵字第14654號等 士林地檢106年度偵字第5595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59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59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207號 判決日期 107年3月19日 107年3月19日 107年8月21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案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59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59號 107年度審簡字第207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7年4月19日 107年4月19日 107年9月1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3048號 士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3048號 士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6228號 編號13、14前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7年度審簡字第59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 編號 16 以下空白 罪名 加重竊盜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05年9月2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06年度偵字第2836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7年度上易字第1596號 判決日期 107年10月3日 確定判決 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案號 107年度上易字第159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07年10月3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07年度執字第16719號

2025-03-28

TPHM-114-聲-618-2025032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62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趙文誠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114年度執聲字第23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所犯如附表所示之拾肆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 有期徒刑陸年拾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因犯妨害秩序等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規 定,就附表所示之罪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 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 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 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 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 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 ,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 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 ,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 91年度台非字第32號及92年度台非字第187 號判決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等罪,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 ,並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確定,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1份、各法院刑事判決在卷可稽。又如附表所示罪刑有 得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之情,受刑人復具狀依刑法第50條第 2項規定,請求檢察官聲請如附表所示各罪定應執行刑,有 受刑人定刑聲請切結書1份(執行卷第5頁)在卷可憑,故依 上開規定,檢察官聲請併就如附表所示各罪定其應執行之刑 即屬正當。本院審核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最早判決 確定者,為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 度審簡字第432號判決,而附表各罪確皆是受刑人於該判決 確定日(即民國110年9月8日)以前所犯,檢察官聲請定應 執行之刑,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另受刑人所犯如附表 編號1至13所示之罪,曾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聲字 第1452號裁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6年4月,嗣經抗告駁回確 定,是本院定其應執行刑,不得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 法律之外部界限,即不得重於如附表所示14罪宣告刑之總和 (即有期徒刑8年3月),亦應受內部界限之拘束,即不得重 於如附表編號14所示之罪,加計如附表編號1至13所示之罪 原所定應執行刑之總和(即有期徒刑7年)。準此,爰就受 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審酌各罪間之犯罪情節、行為動 機、行為態樣、危害情況、侵害法益及整體犯罪非難評價, 暨經本院函詢關於本次定應執行刑之意見後,受刑人表示沒 有意見等各項情狀,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王榆富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翊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附表: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09/11/17 109/11/18 109/04/29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403號、第404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403號、第404號 士林地檢109年度偵字第7196號、第9586號、第10075號、第1239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432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432號 111年度簡字第1號 判決日期 110/08/09 110/08/09 111/01/13 確定 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432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432號 111年度簡字第1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0/09/08 110/09/08 111/02/2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4262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4262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875號 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4 5 6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09/12/03 109/12/14 110/01/09 109/11/05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4588號、第6588號、第8340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4588號、第6588號、第8340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調偵字第108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740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740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267號 判決日期 110/12/03 110/12/03 111/07/14 確定 判決 法院 士林地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740號 110年度審簡字第740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267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1/01/04 111/01/04 111/08/16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1639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1639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4740號 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7 8 9 罪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09/12/30 110/01/14 110/03/11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4104、4105號及110年度偵字第23930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4104、4105號及110年度偵字第23930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1720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388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388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142號 判決日期 111/07/27 111/07/27 111/11/11 確定 判決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388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388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142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1/08/31 111/08/31 111/12/14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882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882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896號 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0 11 12 罪名 詐欺 詐欺 妨害秩序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6月 犯罪日期 110/08/31 110/09/02 109/05/23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2209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2209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3229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358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358號 112年度訴字第666號 判決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2/10/12 確定 判決 法院 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358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1358號 112年度訴字第666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2/02/01 112/02/01 112/11/14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150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150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7892號 受刑人甲○○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3 14 罪名 強制性交 妨害秩序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6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0/08/09 110/08/08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695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1160號、第32055號、第40841號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灣高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2年度侵上訴字第150號 111年度訴字第398號 判決日期 112/10/05 113/08/21 確定 判決 法院 最高法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239號 111年度訴字第398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3/04/11 113/10/0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5177號 新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361號

2025-03-28

PCDM-114-聲-362-2025032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87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鈺潔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00樓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5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鈺潔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玖月,併科罰金新臺幣陸萬伍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鈺潔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7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 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 裁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 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 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 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 條第5款、第7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律上屬於自 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 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 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 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 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 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 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 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1年度台非字第32號、92年 度台非字第187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黃鈺潔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之刑,且各該罪均係在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判 決確定前所犯,附表2、3所示之罪並以本院為其犯罪事實最 後判決法院,是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本院審核認其聲請 為正當。再者,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2、3所示之罪,前經本 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判決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5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25,000元,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附卷可稽,則參照前揭說明,本院就附表所示各罪再定應執 行刑時,自應受上開裁判所定應執行刑總和之內部界限所拘 束。  ㈡受刑人就本件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表示:因目前臺灣士林 地方法院的案子已在南港環保局施作社會勞動,所以想把臺 灣新北地方法院的案子合併到南港環保局一起執行,家中有 小小孩要照顧,加上交通不方便,懇請合併執行,使受刑人 得以到南港環保局執行,對於刑之範圍、內容無意見等語( 見受刑人114年1月23日定應執行刑意見陳述書)。 四、綜上,依前揭法條規定及實務見解,並參酌上開各罪宣告刑 總和上限、各刑中最長期,審酌受刑人犯罪情節、行為次數 及表示之意見,就其所犯前揭各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定如主 文所示之應執行刑,並諭知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 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刑事第十ㄧ庭 法 官 廣于霙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魏妏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併科新臺幣5萬元 有期徒刑4月 併科新臺幣2萬元 有期徒刑2月 併科新臺幣1萬元 犯罪日期 110年10月16至同年月17日 110年8月12日 110年8月12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1620號、第12418號、第12419號、第16062號、第17191號、第18061號、臺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0251號、第24508號、第25866號、112年度偵字第12101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7181號、第18455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7181號、第18455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 號 111年度金訴字第683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 判 決日 期 113年3月20日 113年10月22日 113年10月22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 號 111年度金訴字第683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 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 判 決 確 定日 期 113年4月16日 113年12月4日 113年12月4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得易服社會勞動 否,得易服社會勞動 否,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068號 ⒈編號2、3之所示之罪,經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241號判決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5月,併科罰金新臺幣25,000元。 ⒉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5977號

2025-03-27

PCDM-114-聲-187-20250327-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發還扣押物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99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人 陳永謙 上列抗告人即聲請人因聲請發還扣押物案件,不服臺灣士林地方 法院中華民國114年2月13日裁定(114年度聲字第91號),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抗告人(下稱抗告人)陳永謙所 涉詐欺等案件,經原審法院於民國109年7月31日以106年度 金重訴字第5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最終經本院以112 年度上重更一字第4號判決,並於113年6月26日確定等情, 有前案紀錄表可稽,上開案件既已脫離原審法院繫屬且判決 確定,有關本案扣押物發還事宜,法院即無從辦理,應另由 執行檢察官依個案具體情形審酌處理。從而,抗告人聲請發 還扣案物,即非適法,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二、抗告意旨略以:㈠抗告人涉犯112年度上重更一字第4號案件 已三審定讞,歷審判決均認定抗告人持有之扣押物「無證據 證明與本案犯行有直接關連,且非違禁物或犯罪所得,爰不 予宣告沒收」。㈡扣押物現金新臺幣200萬1,000元部分,並 非自抗告人戶頭或抗告人公司戶頭所扣押,抗告人是持有人 ,抗告人公司係從事不動產買賣、裝潢及維修業務,扣押之 款項是抗告人公司客戶委託本公司裝修而交付之款項,用以 供本公司發放工人之薪資及材料費,案發當日無端遭扣押, 拖欠已逾10年。㈢歷審法官均查無證據證明該扣押之款項與 本案有關,均未宣告沒收,今日判決已確定,臺灣士林地方 檢察署(下稱士林地檢)未遵照判決結果指揮執行,拒不發還 ,原審裁定也諸多搪塞,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准予發還扣押 物,並敦請士林地檢依法行事等語。 三、按確定裁判之執行,以檢察官指揮執行為原則,如案件經判 決確定,該確定判決之執行含案內扣押物之發還,應由檢察 官依法辦理,非由已脫離訴訟繫屬之法院或審判長、受命法 官、受託法官為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202號裁定意 旨參照)。另確定裁判之執行,非僅限於刑罰之執行,尚包 括保安處分、罰鍰、保證金沒入及扣押物之發還等。是法院 審理案件時,扣押物有無繼續扣押必要,固應由審理法院依 個案認定之;惟案件如已判決確定而脫離法院繫屬,則有關 扣押物有無留存必要、是否發還、沒收物之處分等事項,應 由執行檢察官依個案具體情形予以審酌。   四、經查:  ㈠抗告人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審法院以106年金重訴字第5號判 處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抗告人提起上訴,經本院以109年上 重訴字第62號判決駁回抗告人上訴,抗告人提起上訴,最高 法院以112年台上字第1957號判決撤銷原判決發回本院,經 本院以112年上重更一字第4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6月, 並經最高法院於113年6月26日以113年台上字第2430號判決 駁回被告上訴確定,由士林地檢於113年7月15日以113年度 執字第3489號執行結案等情,有前案紀錄表可稽(見本院卷 第33至39頁)。  ㈡本案既經判決確定,全案卷證並已移送檢察官分案執行,如 前所述,則本案已脫離原審法院繫屬,關於該裁判之後續執 行,包含案內扣押物之發還,即無再由原審法院辦理之餘地 。依前開說明,本案前經扣押之現金,有無留存之必要,或 是否發還,應由執行檢察官依個案具體情形予以審酌處理, 抗告人應向執行檢察官聲請發還,方為正辦。是抗告人向原 審聲請發還系爭扣案之現金,原審以上開理由認其聲請並非 適法,而裁定駁回其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抗告人仍執前詞 提起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廖建瑜                    法 官 林呈樵                    法 官 文家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翁伶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2025-03-27

TPHM-114-抗-599-202503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