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淑卿

共找到 184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預告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881號 原 告 侯進興 被 告 侯冠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預告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提起民 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之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查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院業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裁 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該裁定已於114年3 月2日送達原告,有本院民事裁定書、送達證書附卷為憑。 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亦有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答詢表 在卷可稽,其訴自難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須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6

PCDV-113-訴-2881-20250326-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8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愔予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維斌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 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30,000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2,2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6

PCDV-113-訴-888-20250326-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2號 聲 請 人 卓北巡 相 對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肆拾伍萬柒仟捌佰伍拾柒元後,本院一一四 年度司執字第一九六七號清償債務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 一一四年度訴字第七七九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和解 或撤回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之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 (執行案號: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1967號,下稱系爭執行 事件),業經聲請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爰依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2項規定,請求裁定准予供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程序 等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按法院依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2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係 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 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 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 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據(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請人就系爭執行事件業已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繫屬本院1 14年度訴字第779號審理,且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尚未 終結等情,業據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無誤 ,是聲請人聲請供擔保請准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 行程序,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㈡為確保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強制執行不當可能遭受之損 害得獲賠償,並兼顧兩造之權益,聲請人供擔保之金額,自 應以相對人因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停止,未能即時受償 所受之損害為準。而相對人就系爭執行事件請求內容為「新 臺幣(下同)587,426元,及其中528,948元自民國101年12 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2.22計算之利息,暨 自101年12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月計付1,000元之違約金 」,則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損害,自為其遲延收取期間 內,無法收取前開金錢予以使用收益之損害。茲審酌:   ⒈本院114年度訴字第779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訴訟標的 價額經核定為1,526,190元,應適用民事通常程序,且為 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則依據司法院頒布之各級法院辦案 期限實施要點所定民事通常程序辦案期限第一審為2年、 第二審為2年6個月、第三審為1年6個月計算,上開債務人 異議之訴事件審理期間可推定為6年,此亦為相對人遲延 收取之期間。   ⒉又相對人無法收取前開金錢之損害,應為上開金額之利息 ,且依法定利率週年利率5%計算,較不受利率波動之影響 ,較為客觀妥適。   ⒊準此,相對人因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因而未能 即時受償而可能造成之損失額為457,857元【計算式:( 前開金錢每年利息1,526,190元×5%)×遲延收取期間6年=4 57,857元】,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自應提供上開金額以 供擔保為適當。 四、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收受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4

PCDV-114-聲-72-202503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88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吳維斌 訴訟代理人 康皓智律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林愔予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 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570,000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11,41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1

PCDV-113-訴-888-20250321-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60號 原 告 許錫隍 被 告 蘇鈺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 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第1項、第77條之2第2項定有明文。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567,192元【計算式:本金1,500,000元 +自民國113年4月21日起至起訴前即114年3月13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67,19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1,567,192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9,86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0

PCDV-114-補-560-202503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租金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791號 原 告 張福安 訴訟代理人 周仕傑律師 被 告 朱珈瑩 訴訟代理人 張麗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等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承租原告所有新北市○○區○○段00地號土地(承租面積63.21 平方公尺)之每月租金,自民國113年12月10日起,調整為「按 該土地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7%÷12計算」。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88,923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3日起至清 償日之前一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23%,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二項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25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88,92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新北市○○區○○段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為 原告所有,而被告所有之同段1724建號建物(門牌號碼新北 市○○區○○路00號,下稱系爭房屋)則坐落在系爭土地上。系 爭房屋原為訴外人即被告之父朱全淋所有,原告前以朱全淋 無權占有系爭土地為由,向本院訴請朱全淋拆屋還地,然經 本院以88年度重訴字第257號判決認定原告與朱全淋間存有 租賃關係,而否准原告之請求;原告遂再依民法第425條之1 第2項規定,請求法院核定租金。系爭土地於民國96年之申 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32,032元、113年之申 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46,880元,漲幅超過30%,顯見系爭土 地之價值已有明顯上昇,爰依民法第442條及租賃關係,請 求本院以系爭土地於113年之申報地價年息10%為標準,增加 租金為每月25,194元(計算式:系爭土地面積64.49平方公 尺×申報地價46,880元/平方公尺×10%÷12≒25,194元。整數以 下四捨五入,下同),並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自109年3月1 日至113年12月31日之租金計1,436,058元(計算式:25,194 元×57個月=1,436,058元)等語,並聲明:  ㈠系爭房屋使用系爭土地之租金核定為每月25,194元。  ㈡被告應給付原告1,436,05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之前一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抗辯:原告前已向系爭房屋之前手朱全淋提起給付租金 訴訟,業經臺灣高等法院以95年度上易字第40號判決認定應 以系爭房屋面積63.21平方公尺、系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7% 計算租金確定,是本件訴訟亦應以該標準計算租金等語,並 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經查,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而坐落其上之系爭房屋原為朱 全淋所有,嗣於98年3月24日以贈與為原因,由被告取得所 有。又原告前於88年間向本院訴請朱全淋拆屋還地,經本院 以88年度重訴字第257號、臺灣高等法院以89年度重上字第5 01號判決認定原告與朱全淋間存有租賃關係(系爭土地與系 爭房屋原同屬訴外人張龍一人所有,嗣分別贈與原告、訴外 人即被告之母張麗英,張麗英再將系爭房屋贈與朱全淋,核 屬「土地及房屋同屬一人,而將土地及房屋分開同時或先後 出讓」之情形),而否准原告之請求;原告遂於94年間,依 民法第425條之1第2項規定,請求法院核定租金,經臺灣高 等法院以95年度上易字第40號判決核定自89年7月1日起每月 租金11,811元,該判決業於95年7月18日確定等情,有上開 判決書、系爭建物登記謄本及異動索引在卷可按(見本院卷 第55至65、175至207頁),復為兩造所不爭執,應堪認定。 四、原告主張系爭土地價值已明顯上昇,請求本院依民法第442 條規定增加租金為每月25,194元,併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自 109年3月1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之租金計1,436,058元等節 ,為被告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㈠就原告請求增加租金為每月25,194元部分:   ⒈按租賃物為不動產者,因其價值之昇降,當事人得聲請法 院增減其租金,民法第442條前段定有明文;所謂價值之 昇降,係指租賃物本身之價值,於租賃契約成立後有昇降 者而言。又土地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及申報地價之漲跌幅 度雖非即等同於土地市值漲跌幅度,惟土地價值如有漲跌 ,通常會影響公告現值、公告地價及申報地價漲跌,故土 地之公告現值、公告地價或申報地價如有昇漲,應可認為 土地價值已有昇漲。本院審酌系爭土地於89年7月之公告 現值為每平方公尺114,400元,於原告起訴時之公告現值 (113年1月公布)為每平方公尺293,000元,已調漲156% ,此有系爭土地歷年公告現值查詢資料可按(見本院卷第 227至228頁),足認系爭土地價值自臺灣高等法院95年度 上易字第40號判決核定自89年7月1日起每月租金11,811元 後,確有顯著提昇。故而,原告依民法第442條前段規定 ,請求本院增加系爭土地租金,應屬有據。   ⒉再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 總價年息10%為限,此於租用基地建築房屋準用之,土地 法第97條第1項、第105條亦有明定。本院審酌系爭土地位 在城市地區,鄰近捷運南勢角站(步行5分鐘)、景平站 (步行7分鐘)、景安站(步行11分鐘),以及台64線快 速道路;且周圍商家林立,又有國民小學、社會住宅、地 政事務所等公共設施(見本院卷第69至71、231頁),交 通及生活機能均屬便利,爰調整被告承租系爭土地之每月 租金「按該土地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7%÷12計算」,以符 合法定限制並兼顧兩造間利益及公平,更可彈性因應土地 價值將來昇降之可能。   ⒊另兩造爭執租金計算標準應以系爭土地面積64.49平方公尺 ,抑或以系爭房屋登記面積63.21平方公尺為定。本院審 酌兩造前於本院88年度訴字第1048號拆屋還地等事件中, 曾至現場勘驗並經新北市中和地政事務所測量系爭房屋占 用系爭土地面積為63.21平方公尺,核與系爭房屋建物謄 本所載面積相同(見本院卷第37、61頁);又系爭房屋前 於83年間進行地籍重測,依當時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88 條規定:「建物平面圖測繪邊界依左列規定辦理:…二、 兩建物共用之牆壁,以牆壁之所有權範圍為界」,是兩造 所陳稱系爭土地已無其餘空地存在乙情(見本院卷第76至 77頁),應係相鄰建物共用牆壁之故,尚難概由系爭房屋 所有人承擔給付使用對價之責。況且,臺灣高等法院105 年度上易字第40號確定判決同以63.21平方公尺核定租金 (見本院卷第195頁),而原告亦以該計算標準向被告請 求自100年1月9日起至109年2月29日止之租金(見本院卷 第213至225頁之本院104年度訴字第2548號、109年度訴字 第588號判決),益徵以63.21平方公尺定為被告承租系爭 土地範圍可採。   ⒋本院斟酌上情,認原告得依民法第442條前段規定,請求增 加被告承租系爭土地(承租面積63.21平方公尺)之租金 ,且每月租金應改「按該土地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7%÷12 計算」為公允。附帶言,系爭土地於114年公告地價為每 平方公尺58,600元(見本院卷第229頁),依土地法施行 法第25條、土地法第148條、平均地權條例第16條等規定 ,如土地所有權人未於公告期間申報地價者,則以公告地 價80%為其申報地價。據此計算,被告承租系爭土地於114 年之每月租金應為17,286元(計算式:58,600元/平方公 尺×80%×63.21平方公尺×7%÷12≒17,286元)。  ㈡就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9年3月1日至113年12月31日之租金計1 ,436,058元部分:   ⒈按房屋或土地出租人,依民法第442條提起請求增加租金之訴,如起訴前之租金並未按原約定租額付清,則法院准許增加之判決,得自出租人為調整租金之意思表示時起算。故起訴前未為此項意思表示者,即不得溯及請求調整(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1364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被告雖不爭執其尚未給付原告109年3月1日至113年12月31 日之租金,且本院准許增加租金如前。然原告係於113年1 2月10日始向本院求為調整租金之判決(見本院卷第9頁之 民事起訴狀上本院收狀戳章),迄至言詞辯論終結,並未 舉證證明其於起訴前曾向被告為此調整租金之意思表示, 揆諸前揭說明,即不得溯及請求調整起訴前之租金。職是 之故,被告承租系爭土地自109年3月1日起至113年12月9 日止之租金,仍應以原定租金即每月11,811元計算,計67 6,656元(計算式:11,811元/月×(57+9/31)月=676,656 元);自113年12月10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之租金,則 以本院所調整之「按該土地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7%÷12」 計算,計12,267元(計算式:系爭土地113年申報地價即 公告地價之80%:58,600元/平方公尺×80%=46,880元;46, 880元×63.21平方公尺×7%÷12×(22/31)月≒12,267元)。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442條前段之規定,請求調整被告 承租系爭土地(承租面積63.21平方公尺)之每月租金,自1 13年12月10日起,改「按該土地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7%÷12 計算」;併依租賃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自109年3月1 日起至113年12月9日止之租金676,656元、自113年12月10日 起至113年12月31日止之租金12,267元,合計688,923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1月3日(見本院卷第47頁) 起至清償日之前一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無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經核 主文第2項部分合於法律規定,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 宣告之;至主文第1項為形成判決,核其性質不適於強制執 行,故原告就此部分之假執行聲請即應駁回。 八、末按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 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 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民事訴訟法第79條定有明文。本院 審酌原告訴請調整系爭土地租金部分,訴訟利益歸於原告, 若令被告再負擔該部分之訴訟費用,恐有失公平,爰依上開 規定諭知如主文第4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0

PCDV-113-訴-3791-20250320-1

消債職聲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免責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32號 聲 請 人 葉以琳 代 理 人 何乃隆律師 相 對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桔誠 相 對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賴怡真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 對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增昌 代 理 人 陳怡君 相 對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龐德明 相 對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 對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平川秀一郎 相 對 人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潘代鼎 相 對 人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代 理 人 鍾文瑞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葉以琳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為終止或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後,除別有規定外 ,應以裁定免除債務人之債務;又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 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 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 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 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 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另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 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 者,不在此限:㈠於7年內曾依破產法或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規定受免責;㈡故意隱匿、毀損應屬清算 財團之財產,或為其他不利於債權人之處分,致債權人受有 損害;㈢捏造債務或承認不真實之債務;㈣聲請清算前2年內 ,因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所負債務 之總額逾聲請清算時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務之半數,而生開 始清算之原因;㈤於清算聲請前1年內,已有清算之原因,而 隱瞞其事實,使他人與之為交易致生損害;㈥明知已有清算 原因之事實,非基於本人之義務,而以特別利於債權人中之 一人或數人為目的,提供擔保或消滅債務;㈦隱匿、毀棄、 偽造或變造帳簿或其他會計文件之全部或一部,致其財產之 狀況不真確;㈧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之記載 ,或有其他故意違反消債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致債權人受 有損害,或重大延滯程序,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33條、第 134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在於使陷於 經濟上困境之消費者,得分別情形依該條例所定重建型債務 清理程序(更生)或清算型債務清理程序(清算)清理債務 ,藉以妥適調整其與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利義務關 係,保障債權人之公平受償,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 機會,從而健全社會經濟發展;消費者依清算程序清理債務 ,於程序終止或終結後,為使其在經濟上得以復甦,以保障 其生存權,除另有上述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規定不 予免責之情形外,就債務人未清償之債務採免責主義(消債 條例第1條、第132條立法目的參照)。 二、本件聲請人前於民國110年12月30日(依消債條例第153條之 1第2項規定以調解之聲請視為清算之聲請)向本院具狀聲請 清算,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清字第163號裁定自112年1月7 日上午10時起開始清算程序,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以112年 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3號進行清算程序,並於113年8月19日裁 定終結清算程序且確定在案等情,業據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 債務清理事件相關卷宗核閱屬實。茲依消債條例第132條規 定,本院今以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32號聲請免責事件進 行聲請人應否免責之審理。 三、本院為審酌聲請人是否有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定應 不予免責之情事,已分別發函通知聲請人及全體債權人就本 院應否裁定聲請人免責表示意見,並於113年12月5日到庭陳 述意見。茲將聲請人及債權人之意見分述如下:  ㈠聲請人略陳: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清算前2年及自本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起迄今,均係於早餐店擔任店員,每月平均薪資為 新臺幣(下同)17,000元,以現金支領;另於112年度尚有 平均每月1,333元之講師兼職收入;並無領取任何社會福利 津貼。每月必要支出均依新北市政府所公告當年度新北市最 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是聲請人並無構成消債條例第133條 情事,亦無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不應免責之情形,請 法院裁定准予免責等語。  ㈡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略陳:於本件清算程序中,分配金額 為37,677元,分配比率為6.8504%,未達債權總額20%,故不 同意聲請人免責等語。  ㈢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略陳:無意見,由法院裁量等語。  ㈣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請本院 詳察聲請人是否有消債條例第133條及第134條各款不免責事 由,諸如查詢聲請人出入境資料以確認其是否有奢侈浪費或 隱匿財產之行為,以昭司法公信等語。  ㈤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請本院 查察聲請人是否有構成消債條例第133條及第134條各款不免 責之事由,裁定聲請人不予免責,俾維各債權人權益等語。  ㈥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窺其立 法意旨,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債務人應否免責之要件」 之檢核點在於「債務人是否藉提出較前二年『更形惡化之固 定收入及財務狀況』聲請清算、脫免債務」。債權人因無法 藉電子閘門獲悉聲請人近年來所得及財產變化之軌跡,進而 掌握其是否惡意操弄之蹊蹺。工商社會中,為求一時融通而 向金融機構借貸本無可厚非,惟衡酌聲請人之信用卡消費明 細資料,負債原因係為其密集使用信用卡於「高冠旅行社」 及「預借現金」等一系列消費借款舉債之情事,是類消費借 款容難認為與維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相當;倘聲請人所為僅是 為因應日常生活開銷而舉債度日,卻又累積此債務,實令人 難以置信,足見其確有浪費、奢侈之情事。是可議者乃聲請 人並未因經濟情事不盡理想,而為撙節開支、踏實自勵,反 是仍以信用卡再為交易。倘聲請人同時亦使用其他債權人信 用卡消費、現金卡提領現金或再為申辦貸款,則其既明知未 來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卻仍是濫為信用擴張以謀利益,如 此未能考量支付能力之行為,終致其債台高築並難以負擔, 進而評價其具有高度道德非難性,實不為過。倘聲請人確有 解決債務之意,尚可與各債權人個別洽談還款方案,用以清 償債務並減輕還款壓力,惟聲請人卻未積極處理債務,顯已 有消債條例第134條第8款之事由,實難認同其還款誠意。依 消債條例之債務清理程序,債權人於不得已之情況下已蒙受 相當損失,請本院詳審消債條例第133條前段及第134條第8 款之規定,對聲請人所發生之債務裁定不予免責等語。  ㈦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請本院 依職權查調聲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迄今有無出國搭乘國內外 航線至外、離島旅遊等相關資訊,俾利判斷聲請人是否有消 債條例第134條第4款之適用。聲請人有消債條例不免責之事 由,至為明甚,請為聲請人不得免責之裁定,以符法制等語 。  ㈧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請本院 鑒察聲請人是否有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聲請人聲請清 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 生活費用之數額之情事,是否有不符消債條例第133條之情 形。請本院鑒核為不免責之裁定,以符法治等語  ㈨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請本院依職權裁 定聲請人是否符合消債條例規定不免責或裁量免責之事由等 語。  ㈩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聲請人有1張台灣 人壽保單及2張國泰人壽保單解約金共計458,266元,是否均 曾被質借而減損價值?除請本院向該2家保險公司調查各該 保單質借之時點及金額外,並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 公會函查聲請人有無以自己為要保人或嗣後變更要保人或質 借未償還之商業保險保單?如有,則與保單有關之一切金額 ,均應全數加入清算財團供分配,且構成消債條例第134條 第2、8款之不免責事由,應裁定不免責等語。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本院應 依消債條例第1條所定之立法宗旨衡平債權債務雙方之利益 及各別應負擔之義務與責任,並依消債條例第136條規定職 權為公平、合理、有效且迅速之調查,確保清算免責程序審 理之公正。請本院依職權逕為調查聲請人有無構成消債條例 第133條及第134條各款所定之不免責事由。本院依前開規定 裁定聲請人不免責並確定後,聲請人依消債條例第141條、 第142條規定清償至一定數額,仍得向法院聲請免責,依法 仍可再行救濟,並非日後全無再為聲請免責之機會及管道, 故請本院裁定聲請人不免責,以維權益等語。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倘本案本院 查有消債條例第133條或第134條各款應為不免責之情形,及 應予不免責之裁定等語。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略陳:不同意免責。消費者依清 算程序清理債務,債權人已因之蒙受相當損失,其程序之進 行應秉持公正與誠信,如債務人對於清算之原因有可歸責性 ,或有虛偽不實、違反誠信、違反該條例所定義務之行為, 致害及債權人之權益,或影響清算程序之進行,自不宜予以 免責。請本院綜合各債權人提供之聲請人消費明細,審查其 是否有消債條例第133條或第134條所禁止情事,倘確涉及有 上述之開銷或有其他不當之情事,請本院裁定聲請人為不免 責,以維債權人之權益等語。  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則未就本院應否裁定聲請人免責 表示意見。 四、經查:  ㈠聲請人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不予免責之情事:   ⒈聲請人是否有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不予免責之情形,即 應審認其是否合於「於清算程序開始後債務人有薪資、執 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 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及「普通債權人之 分配總額低於債務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 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此兩要 件,此觀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自明。   ⒉聲請人自陳其自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即112年1月7日起迄 今,均係於早餐店擔任店員,每月平均薪資為17,000元, 以現金支領;另於112年度尚有平均每月1,333元之講師兼 職收入;並無領取任何社會福利津貼等語,業據其提出切 結書、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等件為憑( 見本院卷第49至51頁),並有新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1 月6日新北社助字第1132193464號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 13年11月8日保國四字第11310029250號函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31、35頁),應可採信。   ⒊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支出依新北市政府所公告之當年度 新北市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經核符合消債條例第64 條之2第1項規定;且依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 規定,聲請人若表明以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布之最低生活 費1.2倍計算必要支出,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 文件,是聲請人上開主張應為可採。而新北市政府所公告 之112年、113年新北市最低生活費每人每月分別為16,000 元、16,400元,從而聲請人112年、113年每月必要支出應 分別以19,200元、19,680元為定。   ⒋準此,聲請人於清算程序開始後迄今,薪資、執行業務所 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用後,已無餘額,與 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於清算程序開始後,債務人有薪 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 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之要件即有 未合,是該條所定「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是否低於債務 人聲請清算前二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 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之要件,自無庸再予審酌 ,從而聲請人無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應不予免責之情形 ,應堪認定。  ㈡聲請人無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應不予免責之情事:   依消債條例關於清算程序係以免責主義為原則,不免責為例 外,倘債權人主張債務人有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所定不免 責之情事,即應由債權人就債務人有合於上開各款要件之事 實,提出相當之事證證明之。惟相對人既未具體說明或提出 相當事證證明,且經本院依職權查悉聲請人自108年迄今均 無出入境紀錄,有其出入境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限閱卷) ,本院依現有之證卷資料復查無聲請人有何符合消債條例第 134條各款所規定之事由,自難認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4條 所定應不免責之情事。 五、據上論結,聲請人既經法院為終結清算程序之裁定確定,復 無消債條例第133條、第134條所定之不應免責情形存在,揆 諸首揭說明,應以裁定免除聲請人之債務,是本件聲請人應 予免責,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0

PCDV-113-消債職聲免-132-202503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37號 聲 請 人 巫琨瑞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9第4項第10款規定,應徵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5-03-20

PCDV-114-補-537-202503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779號 原 告 卓北巡 被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 項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 ,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 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 字第748號、108年度台抗字第959號裁定意旨參照);另債權人 聲請強制執行之範圍若包含本金及利息、違約金,該本金及利息 、違約金均應包含在原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內。查原 告訴之聲明係請求撤銷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1967號清償債務事 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原告基於債務人之 異議權,而得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又被告聲請強制執 行之範圍包含本金及利息、違約金,計至原告起訴前即民國114 年3月11日止合計為新臺幣(下同)1,526,190元(詳如附表所示 ),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526,19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19,401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按月給付金額 給付總額 本金 587,426元 1 利息 528,948元 101年12月11日 114年3月11日 (12+91/365) 12.22% - 791,764元 2 違約金 587,426元 101年12月11日 114年3月11日 147 - 1,000元 147,000元 小計 938,764元 合計 1,526,190元

2025-03-18

PCDV-114-訴-779-20250318-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478號 上 訴 人 寰固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嘉煌 訴訟代理人 吳秋樵律師 被上訴人 吳國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9月 15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1年度板簡字第74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經本院於114年2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持有上訴人所簽發如附表所示支票 3紙(下合稱系爭支票),屆期提示後因存款不足或為拒絕 往來戶而遭退票,迭經催討未為清償,爰依票據之法律關係 提起本訴,求為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下同)3,86 2,425元,及其中1,266,825元自民國110年12月27日起,及 其中1,321,530元自110年12月20日起,及其中1,274,070元 自111年1月20日起,均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 利息之判決。 二、上訴人抗辯:上訴人係於83年6月24日由法定代理人劉嘉煌 (下逕稱其姓名)所創立。嗣於98年起,劉嘉煌受僱於訴外 人黃中孚(下逕稱其姓名)並於每月領取固定薪資,上訴人 斯時起即未再對外經營業務,幾無使用支票之必要。因劉嘉 煌信賴黃中孚,故劉嘉煌將上訴人之臺灣土地銀行支票本( 約自98年開始)、彰化商業銀行支票本(約自109年10月開 始)放在上班處所即黃中孚所經營、設在新北市○○區○○路0 段00巷00弄0號2樓之明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郁公司 );並將上訴人之公司大小章(同為臺灣土地銀行、彰化商 業銀行支票印鑑章)交付黃中孚,用以辦理機具融資貸款。 詎料,黃中孚竟利用此機會,未經上訴人同意而擅自簽發系 爭支票,並持之向被上訴人借款,上訴人自無須負發票人之 責任。況且,從系爭支票之形式上觀察,未經黃中孚或他人 背書,故兩造為系爭支票之直接前後手,因上訴人自始未自 被上訴人處取得任何借款,亦無其他債權債務關係,上訴人 亦得依票據法第13條前段規定以原因關係為抗辯,拒絕給付 票款等語。 三、原審判命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3,862,425元,及其中1,266 ,825元自110年12月27日起,及其中1,321,530元自110年12 月20日起,及其中1,274,070元自111年1月20日起,均至清 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上訴人不服,提起上 訴並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 訴人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上訴人未能證明系爭支票為黃中孚盜用印章而簽發:   ⒈按盜用他人印章為發票行為,即屬票據之偽造。被盜用印 章者,因非其在票據上簽名為發票行為,固不負發票人之 責任(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3309號判決意旨參照)。 然發票人欄之印章如為真正,即應推定該支票亦屬真正。 申言之,得據以判斷該支票係為發票人作成。倘主張其印 章係被盜用時,則被盜用之事實,按諸舉證責任分配之原 則,轉應由為此主張者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0年度台 上字第2518號判決意旨參照)。上訴人既不爭執系爭支票 發票人欄「寰固工程有限公司」、「劉嘉煌」印文之真正 ,僅抗辯印章係遭黃中孚所盜用,自應由上訴人就其印章 被盜用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⒉經查,證人黃中孚業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到庭結證稱:我和 劉嘉煌是合夥關係,合夥經營明郁公司,所以劉嘉煌提供 上訴人的支票、印鑑章給我,授權我可以簽發上訴人的支 票去付款或借錢周轉;上訴人以前是明郁公司的下包,我 和劉嘉煌合夥後,上訴人名下機器也撥給明郁公司使用, 明郁公司每個月都會固定發薪水給劉嘉煌,這算是保底的 利潤分配,也會額外為劉嘉煌支付其個人費用;我和劉嘉 煌間的合夥,沒有簽立書面的合夥契約,不過有很多證人 可以證明等語(見本院卷第100至104頁),否認上訴人前 開所辯情詞。再者,上訴人前向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 稱新北地檢署)對黃中孚提出偽造有價證券罪嫌告訴(新 北地檢署111年度調偵字第1724號),經新北地檢署檢察 官函詢臺灣土地銀行華江分行,據覆略稱:「本分行客戶 寰固工程有限公司自98年間起迄今共領取8本支票簿,…」 等語(見附於新北地檢署111年度他字第808號卷第130頁 之臺灣土地銀行華江分行111年3月24日華江字第11100007 63號函),可見黃中孚使用上訴人之臺灣土地銀行支票已 逾10年且次數非少,期間並無任令上訴人跳票之情,亦與 一般偽造票據之情形殊異。此外,上訴人亦未提出任何具 體事證以實其說,是其抗辯系爭支票為黃中孚盜用印章而 簽發一節,自難採信。  ㈡兩造並非系爭支票之直接前後手,上訴人不得以原因關係所 生抗辯事由拒絕給付票款:   ⒈依票據法第13條本文規定:「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 票人或執票人之前手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之反 面解釋,票據債務人固可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之抗辯事 由對抗執票人,然仍僅於票據債務人之直接前後手間,始 得以原因關係作為拒絕給付票款之抗辯。   ⒉系爭支票為無記名票據(見本院卷第107至111頁),依票 據法第144條準用同法第30條第1項後段規定,僅得依交付 轉讓之,先予指明。再者,依證人黃中孚所證:系爭支票 是我拿去跟被上訴人周轉,我是跟被上訴人說明郁公司要 借錢,所以拿系爭支票來周轉、系爭支票可以當作客票, 加強擔保信用;我是要幫明郁公司借錢,才拿系爭支票當 擔保,借款可能是匯到我個人或是明郁公司的帳戶內;我 和被上訴人已經配合好幾次了,所以被上訴人利息沒有收 很高等語明確(見本院卷第100至102頁);加之被上訴人 所提出之個人存摺內頁,確實有多筆轉帳至明郁公司帳戶 之交易紀錄,且轉帳金額動輒上百萬元(見本院卷第123 至139頁),二者相符一致。是以,系爭支票乃係上訴人 法定代理人劉嘉煌授權黃中孚得以簽發、使用,而黃中孚 再以明郁公司代理人身分,持向被上訴人借款,應堪認定 。故而,兩造並非系爭支票之前後手(被上訴人取得系爭 支票之前手,應係明郁公司),上訴人僅以系爭支票未有 黃中孚或他人背書而辯稱伊得以原因關係所生之抗辯(即 上訴人未收受被上訴人之借款,或兩造間無債權債務關係 )對抗被上訴人,於法不合,難認有據。  ㈢被上訴人得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支票票 款及遲延利息:   按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又發票人應照支票 文義擔保支票之支付;執票人向支票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 得請求自為付款提示日起之利息,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利 6釐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1項、第126條、第133條定有明文 。被上訴人現仍持有系爭支票,業據其提出系爭支票正本為 憑(見本院卷第107至111頁),上訴人既為系爭支票發票人 ,自應依系爭支票所載文義負給付票款責任。從而,被上訴 人依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支票票款及自付 款提示日起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遲延利息,應屬有據。  ㈣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主張其遵期提示系爭支票遭拒,依票據 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支票票款3,862,425元,及 其中1,266,825元自110年12月27日起,及其中1,321,530元 自110年12月20日起,及其中1,274,070元自111年1月20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原審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併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於法並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 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若美                             法 官 張智超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以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理由,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同時表明 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十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並經本院許可後方得上訴最高法院。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 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附表 編 號 支票號碼 ---------- 付款人 發票人 票面金額 (新臺幣) 發票日 (民國) 提示日 (民國) 1 CF0000000 ---------- 彰化商業銀行江翠分行 寰固工程有限公司 1,321,530元 110年12月20日 110年12月20日 2 CF0000000 ---------- 彰化商業銀行江翠分行 寰固工程有限公司 1,266,825元 110年12月25日 110年12月27日 3 CF0000000 ---------- 彰化商業銀行江翠分行 寰固工程有限公司 1,274,070元 111年1月20日 111年1月20日

2025-03-17

PCDV-112-簡上-478-202503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