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汪郁棨

共找到 139 筆結果(第 11-20 筆)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花簡字第230號 原 告 林筱薇 訴訟代理人 朱筆煌 被 告 王○庭(民國000年0月間出生) 兼法定代理人 王新忠 陳麗珍 共同訴訟代理人 林其鴻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連帶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04,655元,及自民國113 年5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10分之7,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304,655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697,891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5月24日(卷75、77頁)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主張:原告於112年1月10日下午4時44分許騎乘車號000-000 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系爭機車;106年9月出廠),沿花蓮 縣吉安鄉南海一街西往東向行駛,因同向右側被告王○庭騎 乘電動輔助自行車突然欲左轉往南海一街156巷,原告因而 閃避不及人車倒地,受有左側顏面挫傷併上頜骨及顴骨及顴 骨弓多處粉碎性骨折及眶下神經壓迫、創傷性顱內出血、左 側膝部及小腿及足踝多處深層擦傷、左側胸部挫傷及左手挫 傷扭傷等傷害,經鑑定結果王○庭為肇事主因,應負7成責任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前段侵權行為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如附表。被告答辯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 訴;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辯稱:王○庭就事故發 生並無過失;退步言之縱有過失,對原告各項賠償之請求意 見如附表「被告意見」欄。 二、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騎乘機車與王○庭於112年1月10日下午4時44分許在花蓮 縣吉安鄉南海一街與南海一街156巷口發生車禍事故,致原 告受傷等情,有原告提出事故資料、診斷證明書(卷19至23 頁)、花蓮縣警察局吉安分局函檢附系爭道路交通事故卷宗 、事故彩色照片(卷51至69、225至238頁)為憑,並為被告所 不爭,堪信屬實。系爭事故之肇事原因,係因王○庭騎乘電 動輔助自行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左轉時未注意與左側 來車之並行間隔(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24條第5項)貿然左轉 ,致原告騎乘機車閃避不及受傷,王○庭顯有過失,且與原 告所受傷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王○庭為肇事主因,應負 主要肇事責任;而原告騎乘機車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未減 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3條第1項 第2款),為肇事次因,亦與有過失。經審酌全部卷證資料, 認王○庭、原告應各負百分之70、百分之30之肇事責任。被 告辯稱王○庭無過失云云為無可採。  ㈡王○庭為000年0月間出生,事故發生時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應 有識別能力,王新忠、陳麗珍為其法定代理人,就王○庭因 過失侵權行為所致原告之損害,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第187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及債權讓與( 機車維修費部分)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如下。 原告得請求之金額 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1.醫藥費用35,733元 原告主張其因傷支出醫藥費用共計67,353元,提出醫療費用收據、診斷證明書為證(卷23至33頁);惟其中112年1月10日至112年1月14日、112年1月25日至112年2月7日住院支出之病房費差額6,000元、23,400元合計29,400元(卷25、31頁),係原告入住雙床病房所增加之差額費用,然原告就依其受傷情形醫療所需而有入住雙床病房之必要,既未舉證證明,即難認此病房費差額為醫療上必要之支出。又原告在前開住院期間尚支出膳食費各為540元、1,680元(合計2,220元),此屬原告每日三餐膳食費用之支出,難認與系爭事故有相當因果關係,不得為請求,被告辯稱應扣除病房費差額29,400元、膳食費2,220元應屬有據。經扣除後,原告得請求醫療上必要費用為35,733元(00000-00000-0000=35733)。 2.看護費 135,000元 1.原告因系爭事故受有如其主張之傷勢,於112年1月10日至花蓮慈濟醫院急診住院入住神經外科病房治療,於112年1月13日出院,於112年1月16日在整形外科門診就醫複診,112年1月25日入院,於112年1月27日接受左側顏面上頜骨及顴骨骨折處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及顴骨弓手術復位,於112年2月7日出院,住院期間須專人照顧,出院仍宜須休養3個月及專人看護,有診斷證明書記載可憑(卷23頁)。依原告傷勢部位及手術情況,其在需要專人看護3個月期間,應有全日看護照顧其生活起居之必要。 2.原告雖未能證明有看護費之支出,惟其親屬代為照顧其起居,固係基於親情,但親屬看護所付出之勞力,不能加惠於加害人,故由親屬看護時雖無現實看護費之支付,仍應認原告受有相當於看護費之損害,得向被告請求賠償。審酌原告所受傷勢及後續治療情形,及親屬看護費用雖可參考專業看護費用但金額不能等同計之,認其以每日看護費用1,500元計算為適當,得請求看護費135,000元(90日×1500元=135000元)。 3.不能工作損失 79,200元 原告主張在事故發生前經營早餐店,以投保薪資26,400元計休養3個月,受有不能工作損失79,200元,提出勞保投保資料、國稅局營業稅核定稅額繳款書、早餐吧食品登錄、FB早餐店粉絲團截圖等為憑(卷35至39、167至173頁),堪信屬實。原告因系爭事故受傷須休養3個月既需專人照護,其請求該段期間無法工作之損失79,200元(原告投保薪資26,400元×3個月=79200元),自屬有據 4.機車維修費35,288元 系爭機車維修費用如原告前述主張之金額,其中零件費用40,056元,依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㈠,以新零件更換舊零件之零件折舊部分非屬必要費用,應予扣除。系爭機車自106年9月出廠(卷69、175頁)至車禍發生日已逾機車耐用年數3年,依定率遞減法計算零件扣除折舊後為4,006元(40056×0.1=4006;計算式均元以下四捨五入),加上修復該車之工資費用,該車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為35,288元(4006+31282=35288)。 5.精神慰撫金15萬元 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應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例意旨參照)。原告因王○庭上開過失傷害行為受傷並手術治療,精神上自受有相當之痛苦。爰審酌兩造學歷、工作等如前述,暨雙方之身分、地位、收入、王○庭過失程度、原告所受傷害、精神上痛苦的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15萬元為適當。 結論 綜上合計原告所受損害為435,221元(35733+135000+79200+35288+150000=435221),再依民法第217條第1項與有過失之規定,按過失比例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後,被告應賠償304,655元(435221×70%=304655)。 三、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 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3款及被告聲請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逾此部 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併原告假執行之聲請予以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附表】 原告請求項目 原告主張之理由 被告意見 1.醫藥費用67,353元 花蓮慈濟醫院就醫醫療費(原證4)。 病房費差額29,400元非醫療之必要費用,膳食費2,220元難認屬醫療費用。其餘35,733元不爭執。 2.看護費18萬元 原告住院及返家後皆由家人看護期間3個月,以每日2,000元計算共18萬元(原證3)。 對原告須專人看護期間3個月不爭執。原告請求看護費應以外籍家庭看護工每月薪資27,470元之半數計為41,205元(此金額被告不爭執)。 3.不能工作損失79,200元 原告在事故發生前經營早餐店,以投保薪資26,400元計休養3個月請求79,200元(原證5)。 對原告宜休養3個月不爭執。原告應提出證據證明經營早餐店之收入,僅提出勞保投保資料無法證明原告確實有經營早餐店工作之損失。 4.機車維修費71,338元 零件費40,056元、工資31,282元,共計71,338元(原證6),機車車主朱筆煌(原告配偶)已將請求權讓與原告。 對朱筆煌將機車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原告,沒有意見。估價單縱可證明系爭機車之修繕費用,就更新零件部分應按機車車用年限計算折舊。 5.精神慰撫金30萬元 原告因事故頭部受創甚深,遺留頭痛後遺症,被告事發至今毫不關心原告傷勢,甚至將責任推諉於原告,原告因此受到極大的身心痛苦。原告為大專畢業。請求精神慰撫金30萬元。 王○庭為學生無收入無財產;王新忠高中畢業,從事油漆工,月收入約3至4萬元,名下無財產;陳麗珍高中肄業,受雇擔任檳榔店店員,月收入約25,000元,名下僅有2部出廠逾10年之汽車。審酌王○庭之過失程度及兩造身分、經濟能力,原告請求慰撫金30萬元實屬過高,請酌減至適當之數額。 以上合計697,891元。 退步言,原告就本件事故亦與有過失,請依民法第217條第1項規定減免被告之賠償金額。

2025-03-28

HLEV-113-花簡-230-20250328-2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清償借款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花簡字第11號 原 告 吳貴秋 訴訟代理人 吳順龍律師 被 告 張智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民國109年5月2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5,400元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場,依原告聲請為一造辯論判決。 二、原告訴之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0萬元,及自107年8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主張:被 告與訴外人陳玉梅(均為美樂家建設公司前董事)於105年11 月2日向原告各借款50萬元,105年11月3日被告再向原告借 款70萬元,原告已經交付借款。到107年8月10日兩人均未還 款,被告就簽立原證1協議書給原告,約定被告欠原告120 萬元,且同意在花蓮縣○○鄉○○○○街000巷0號售出後加計年利 率百分之5清償,後來被告簽發面額70萬元之本票給原告並 未兌現,原告向鈞院聲請本票裁定核准後現在強制執行程序 中(鈞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7723號),為避免重複請求,本件 請求被告積欠原告120萬元扣除70萬元本票金額(尚未清償在 強制執行中)後不足的50萬元。被告並未到場亦未為何聲明 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據其提出協議書、存摺內 頁、代收票據存入憑條、本院109年度花簡字第232號民事判 決為證,而被告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通知(非公示送達),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庭,亦未提出 準備書狀爭執,應視同自認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參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第1項規定),復依上開證物,應認原告 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如主文 第1項所示(原告稱原證1協議書記載慶豐十二街000巷0號售 出日為109年5月1日,「售出後」即自109年5月2日起加計遲 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 1項第3款規定宣告假執行,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暨核定訴訟費用為第一審裁判費5,4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須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8

HLEV-114-花簡-11-20250328-1

消債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94號 聲請人即債務人 林淑珍 代 理 人 温鍇丞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淑珍自民國114年3月24日下午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法律依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 6條第1項、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債務總額新臺幣(下同)3,822,31 6元。聲請人名下無財產,目前擔任房仲業務專員,每月收 入約27,470元,月必要支出為17,076元並需負擔母親扶養費 每月6,000元,在與債權人前置調解時,最大債權銀行中國 信託銀行並未提出調解方案而調解不成立。聲請人母親自10 6年1月起迄今每月領有國保老年年金2,009元、自112年8月 起迄今每月領有補助款每月4,164元。聲請人預計每月還款 金額4,300元,還款期限6年,預計總還款金額309,600元, 聲請人若經鈞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將以薪資所得作為每月 應繳納金額及必要生活費用。爰聲請更生。 三、本院之判斷:經調閱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28號卷宗(下稱 消債調卷),依聲請人提出其財產等資料及本院依職權查得 之事證(卷15至17、55至64、73至91、163至165頁;消債調 卷15至47頁),暨聲請人債權人陳報之債權額可知:  ㈠聲請人債務總額為8,839,090元(卷107頁;消債調卷127至131 頁)。聲請人名下無財產,目前任職於謙誠不動產有限公司 擔任業務專員,其自承每月收入約27,470元(卷13頁),名下 有保單為中國人壽新康健終身防癌健康保險(已未繳費;卷6 9頁)、友邦人壽友全保終身保險(契約生效日108年4月23日 ;已未繳費;卷69、81頁)、全球人壽健康保險(000年0月00 日生效)、台灣人壽終身健康保險(契約生效日108年3月11日 ,保單價值準備金為0;卷167、171頁),應無保單價值準備 金。此外別無財產可供清償。  ㈡聲請人陳報個人每月必要支出為17,076元,其另主張尚須負 擔母親扶養費6,000元,合計23,076元(卷13、87、163至165 頁、消債調卷18、21頁),尚屬合理。是以聲請人每月收入2 7,470元,扣除個人生活費與扶養費後,剩餘4,394元。聲請 人為00年00月間出生(卷87頁),自113年7月29日聲請更生至 133年11月法定強制退休年齡65歲時期間為20年,而前開債 務仍須另行累計利息及違約金,聲請人尚待支付之債務總額 應屬更高,其還款年限顯然更長,實有違消債條例協助債務 人重建更生之立法本意。是本院審酌聲請人之財產、信用、 勞力及生活費用支出等狀況,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 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而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 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聲請人主張其有 不能清償債務情事,當屬實在。 四、綜上,聲請人於聲請更生前已向本院聲請協商不成立,此外 ,聲請人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 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有 據,並依上開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爰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消債法庭法 官 楊碧惠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4

HLDV-113-消債更-94-20250324-3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給付電信費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花小字第750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馨妮 被 告 黃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4,844元,及其中9,343元自 民國114年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 二、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1

HLEV-113-花小-750-20250321-1

花原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排除侵害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花原簡字第79號 原 告 江約亞 訴訟代理人 林其鴻律師 被 告 杜隆盛 訴訟代理人 魏辰州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5月7日上午9時10分 行言詞辯論。 二、原告應具狀說明訴之聲明請求返還之土地範圍,係地上物所 占用之土地,或係花蓮縣○○鄉○○○段000地號土地整筆返還。 (如係請求花蓮縣○○鄉○○○段000地號土地整筆返還,本件應 改行通常訴訟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1

HLEV-112-花原簡-79-20250321-4

簡上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4號 上 訴 人 曾金枝 訴訟代理人 湯文章律師(兼送達代收人) 被上訴人 顏宏叡 訴訟代理人 萬鴻均律師 上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5月23日本 院玉里簡易庭113年度玉簡字第30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 於114年3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原審原告)起訴主張其為位在花蓮縣○里鎮○○路000號 西側後方之鐵皮房屋、做為工寮使用、懸掛花蓮縣○里鎮○○○ 街0○0號門牌之未辦保存登記建物(下稱系爭工寮)之所有人 ,然系爭工寮遭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換鎖占用及破壞,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新臺幣(下同) 50萬元。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 兩造之聲明、陳述及證據如附件所示。 二、兩造不爭執之事實(本院卷110頁):系爭工寮於113年10月31 日因颱風,主要結構已吹毀。 三、本院之判斷:依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 引用第一審判決所載之理由,並補充: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 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於其所主張之起 訴原因,不能為相當之證明,而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已有相 當之反證者,當然駁回原告之請求。未辦保存登記房屋,出 資興建即原始取得所有權之人並未就該屋辦理所有權登記, 既無登記之公示資料可憑認定該屋所有權人或其後受讓該屋 事實上處分權之人為何人,仍應依實體法之相關法規予以認 定,及就房屋占有情形、戶籍設定、房屋稅籍登記及其他足 以表彰權利之各類書證為據綜合判斷。  ㈡上訴人主張其為系爭工寮之所有權人,被上訴人未經上訴人 同意,擅自將工寮內上訴人之物品搬出、更換門鎖、改建工 寮及裝設監視器等,致上訴人受有損害等情,惟被上訴人否 認系爭工寮為上訴人所有。依據前述說明,上訴人應先舉證 證明其為工寮之所有權人或事實上處分權人,始得就該工寮 之損害請求賠償。系爭工寮為未辦保存登記建物,無登記之 公示資料足以確定該屋坐落位置及面積,依上訴人起訴時所 提書狀上之描述、提出之照片,及原審法官調閱偵查卷(花 檢署112年度偵字第7432號,為上訴人之配偶李順益對被上 訴人提告毀損案件)內資料核對後,經兩造確認系爭工寮為 坐落花蓮縣○里鎮○○段00000地號土地上最西側(原審卷272頁 )、懸掛花蓮縣○里鎮○○○街0○0號門牌(原審卷43頁)之木造鐵 皮建物。  ㈢上訴人主張系爭工寮為其公公李添登出資興建後贈與上訴人 等情,提出工寮照片、玉里鎮中華路000號門牌證明書、玉 里鎮中華路000號房屋稅籍證明書、玉里鎮中華路000號台電 用電證明、玉里鎮中華路000號自來水裝設證明、估價單、 切結書、國有基地租賃契約書、國有土地使用補償金繳納通 知書、土地複丈成果圖、玉里鎮永昌里地圖、存證信函、財 產資料、證明書等為憑(原審卷43至53、65至89、107頁、本 院卷71至75頁)。查:  ⒈上訴人在原審所提出之前開事證,係證明①玉里鎮中華路000 號房屋為上訴人所有(原審卷107頁),該屋原門牌為玉里鎮 中華路000之2號(原審卷45頁),於58年5月1日裝表供電(原 審卷49頁),63年間裝設自來水(原審卷51頁),及上訴人曾 於105年8月間就「玉里鎮中華路000號後方工寮」請鋁門窗 行估價(原審卷53頁)。②連程於105年5月24日出具切結書表 明占用上訴人玉里鎮中華路000號後面房屋及土地限2個月內 遷離歸還(原審卷65頁)。③上訴人向國產署承租玉里鎮玉昌 段000-5、000-16、000地號土地(註:均非系爭工寮坐落之 土地),坐落「永昌里中華路000號磚木造平房及後院(增改 建)鋼筋混凝土造平房、永昌里中華路000號後鋼筋混凝土造 平房、永昌里中華路000號加強磚造鐵皮平房」,租期自110 年7月1日起至116年12月31日,國產署並通知上訴人繳納土 地使用補償金(原審卷67至73頁)。④上訴人配偶李順益發存 證信函給被上訴人(原審卷85至87頁)。顯然均無法作為上訴 人所主張系爭工寮係其公公出資興建,其後贈與上訴人等情 之有利證明。  ⒉上訴人提起上訴另提出連程之切結書上載其歸還玉里鎮中華 路000號西側後方工寮係李添登於82年7月21日以前出資興建 (本院卷71頁),連程之證明書上載新昌一街0之0號確實被拆 除(本院卷73頁),邱友熙等人之證明書上載玉里鎮中華路00 0號西側後方工寮係李添登於82年7月21日以前出資興建(本 院卷75頁)等,均為私文書,依民事訴訟法第357條規定,上 訴人應先證其真正,然上訴人就此並未舉證,且亦無法僅憑 上開切結書、證明書之內容即足以佐證上訴人所主張之事實 為真。是綜合上訴人所舉之前開事證,均無從證明其為系爭 工寮之所有權人或事實上處分權人。  ㈣被上訴人辯稱其為系爭工寮之事實上處分權人,已據其提出 土地所有權狀等事證(原審卷229至255頁),足以證明①被上 訴人於112年1月1日向系爭工寮坐落土地(玉昌段000-2地號) 之所有權人陳淑姬承租土地,期間自112年1月1日起至117年 1月1日止(原審卷229至239頁),陳淑姬於112年1月17日向宋 榮華購買玉昌段000-2地號土地上之鐵皮屋(即系爭工寮;原 審卷243頁)後,將系爭工寮(玉里鎮新昌一街0之0號未辦保 存登記房屋)贈與被上訴人並繳納契稅(原審卷241頁),被上 訴人為系爭工寮之房屋稅納稅義務人(原審卷245頁),被上 訴人並繳納系爭工寮之電費(原審卷253、255頁)。從被上訴 人提出之反證足以證明其辯詞為真;上訴人固陳稱宋榮華除 稅籍登記外,並未有任何興建或出資之證據,其於偵訊時之 陳述亦與客觀事證不符等語(本院卷65頁),然本件上訴人就 其主張之起訴原因,既不能為相當之證明,而被上訴人就其 抗辯事實已有相當之反證者,縱其所提證據尚有疵累,依據 前述說明,本院仍應駁回上訴人之請求。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主張其為系爭工寮之所有權人或事實上處 分權人,難認屬實,則其因被上訴人改裝工寮認受有損害, 請求系爭工寮遭被上訴人毀損、回復原狀費用、精神慰撫金 、農作物及土壤損害、律師費等賠償(原審卷195頁、本院卷 101頁),均屬無據。從而,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故意、過失侵權行為規定)、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上訴 人給付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為上 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不合,上訴人仍執前詞,指摘原判決 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上訴。本件事證已 明,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均無礙勝負判斷,爰不 一一論列,在此說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官 陳雅敏                法   官 沈培錚                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 記 官 汪郁棨 【附件】 上訴人 被上訴人 上訴聲明:原判決廢棄。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爭點: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故意、過失侵權行為規定)、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如其上訴聲明,是否有理? 主張:引用原審判決所載。補充: 1.宋榮華於花檢署112年度偵字第7432號陳稱係由其向劉姓榮民購買並允許連文秀居住。然依上訴人提出連文秀之子連程之105年5月24日切結書可見,系爭工寮實際上係由上訴人所有並無償提供連文秀居住,且參酌鄰居邱友熙、邱秀慧、呂玉珠、張錦驎之證明書亦可證明系爭工寮係上訴人之公公李添登所建,宋榮華並非系爭工寮之所有權人。宋榮華除稅籍登記外,並未有任何興建或出資之證據,其於偵訊時之陳述亦與客觀事證不符。 2.系爭工寮為李添登於82年7月21日前出資興建,原有3間房間(門牌號碼花蓮縣○里鎮○○○街0○0○0○0○0○0號),嗣因東部鐵路電氣化拓寬工程將系爭工寮旁之房屋拆除,僅餘系爭工寮,李添登於90年間將系爭工寮贈與上訴人,且自105年連程歸還後均由上訴人使用,此由宋榮華於偵訊證述「所以我有跟李順益說你東西搬出來,我工寮要還給人家」為證,被上訴人與宋榮華間,將系爭工寮辦理稅籍登記移轉後,即將上訴人放置在系爭工寮內之物品全數搬出、更換門鎖,無視上訴人寄發存證信函警告,益證被上訴人明白系爭工寮實非宋榮華所有,故被上訴人顯係故意侵害上訴人就系爭工寮之事實上處分權,上訴人得請求賠償。若鈞院認為被上訴人並無侵權行為之故意,被上訴人未詳加查證即破壞更換門鎖,貿然在系爭工寮進行改建修復申請電源電表裝設監視器等,亦屬過失侵害上訴人對系爭工寮之事實上處分權。 3.非財產上損害賠償方面,因被上訴人在該處任意堆置廢棄物致環境惡臭孳生蚊蟲、躲藏大量之蛇類、蜜蜂等生物,影響上訴人身體健康,現已罹患失眠症,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 答辯:引用原審判決所載。補充: 1.系爭工寮於113年10月31日遭颱風吹毀而滅失,失去遮風蔽雨、獨立之經濟利用功能,上訴人主張對系爭工寮有事實上處分權已無理由。 2.上訴人提出上證1第2頁由連程出具之證明書第1至3行記載「連程與其父親連文秀係向宋榮華承租系爭工寮」,可見系爭工寮確實是宋榮華所有,陳淑姬向宋榮華購買後,贈與並交付被上訴人占有,被上訴人為事實上處分權人。 3.上訴人提出上證1第1頁連程出具之切結書左側文字中所稱「花蓮縣○里鎮○○路○○里0鄰000號西側後方工寮」究指何建物,是否為系爭工寮已有疑義。且連程在上證1第1頁先稱工寮是李添登於82年7月21日出資興建,但第2頁證明書卻記載連程與其父親連文秀於90至96年向宋榮華承租,可見李添登出資興建之工寮,與連程向宋榮華承租之新昌一街2之3號並不相同。上訴人提出之上證1、上證2切結書、證明書均無法證明系爭工寮為李添登出資興建,亦無法證明李添登於90年間將系爭工寮贈與上訴人,上訴人主張取得系爭工寮之事實上處分權並無可採。 證據: 上證1.切結書、證明書(71-73頁) 上證2.證明書(75頁) 上證3.診斷證明書(77頁) 證據: 被上證1.系爭工寮因颱風毀損照片(91-97頁)

2025-03-21

HLDV-113-簡上-34-20250321-1

重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18號 原 告 陳慧真 訴訟代理人 張秉正律師(兼送達代收人) 複代理人 陳映亘律師 被 告 沈正爵 訴訟代理人 王怡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及自民國112年12 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1,004萬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5分之4,餘由原告負擔。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730萬元供擔保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2,204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訴之聲明(卷247頁):①如主文第1項。②被告應給付原告 1,904萬元。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主張:被告於102 年9月15日簽立借款契約書向原告借款1,200萬元,並有利息 每月18萬元(即年息18%)之約定。原告已依約交付借款1,200 萬元予被告,惟被告僅償還利息至103年間即未再支付任何 款項。依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第179條規定(擇一 勝訴即可)請求本金1,200萬元及自103年起之利息1,904萬元 。被告答辯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 假執行。兩造陳述及證據如附件所示。 二、兩造不爭執之事實(卷358頁):  ㈠原證2-1第1頁借款契約書(卷167頁)上「沈正爵」及身分證字 號、沈正爵之印文,為真正。  ㈡被告於102年9月間,以其所有花蓮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 及坐落其上同段3775建號建物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1,200萬 元之普通抵押權予原告,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債務人 沈正爵對抵押權人於102年9月15日所立金錢借貸契約發生之 債務,清償日期、利息(率)、遲延利息(率):無。(卷185至 201頁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參照)。  ㈢原告於102年9月17日無摺存款950萬元至台新銀行和平分行被 告之銀行帳戶。  ㈣被告於104年7月14日、112年6月12日各給付18萬元給原告。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 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 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為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所明定。是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 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原告主張被告於102年9 月間向其借款1,200萬元,並有利息即年息18%之約定,原告 已經交付1,200萬元予被告等情,為被告所否認,依據前述 說明,應由原告有交付借款及係本於借貸之意思表示合致所 為,負舉證責任。原告就此,提出借款契約書、本票、抵押 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兩造LINE對話紀錄等為據 。查:  ⒈原證2-1第1頁借款契約書(卷167頁;經原告提出原本核對無 誤如卷357頁)內容略為:甲方(原告)貸與乙方(被告)1,200 萬元,於訂立本約之10個工作日內給付予乙方;借貸期間為 自102年9月15日起1年;利息每月18萬元應於每月15日給付 ;契約約定期間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提供名下土地做抵押設定 ;借款時乙方簽定本票1,200萬元(本金)加216萬元(利息)2 張本票付給甲方,如日後乙方無法履行還款之義務,甲方得 就本票進行強制執行。簽約日期102年9月15日。  ⒉原證2-1第1頁借款契約書(卷167頁)上「沈正爵」及身分證字 號、沈正爵之印文為真正,此為被告所不爭(如前述兩造不 爭執之事實)。按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私文書經本 人或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或有法院或公證人之認證 者,推定為真正。民事訴訟法第357條前段、第358條第1項 定有明文。再按「被上訴人否認上訴人簽名時,借據金額欄 為空白之事實,而依通常情形,借貸之當事人應先就借貸之 金額、利息等必要之點,互相表示意思一致,始書立借據並 交付借款,其未先談妥借貸金額即書立金額欄空白之借據, 乃例外之事實,上訴人就此有利於己之例外事實,依民事訴 訟法第277條規定,應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 字第1346號民事判決意旨可參)。原證2-1借款契約書為私文 書,其上「沈正爵」之簽名及印文為真正,可推定該契約書 為真正。被告辯稱簽借款契約書時其餘部分為空白內容云云 (卷305頁),依據前述說明,應就此例外事實舉證證明,然 被告並未舉證以實其說,其前開辯詞即難採信,仍應認系爭 借款契約書為真正。  ⒊原告提出附表2所示本票2張(卷169頁)確為被告所簽發(被告 自承;卷306頁),且本票票面金額1,200萬元、216萬元之大 寫、小寫均無遭變造痕跡,已經鑑定確認無誤。(被告雖於 本件及其提告原告詐欺之刑事案件即花檢署113年度偵字第6 452號中辯稱本票金額遭塗改變造,然經花檢署送請法務部 調查局鑑定結果認「未發現有遭塗抹、洗改、刮擦等變造痕 跡」;卷437至449頁),此兩張本票為被告簽發交付予原告 ,與原證2-1借款契約書約定內容相符。又被告有提供其所 有不動產設定抵押權擔保金額1,200萬元予原告,抵押權登 記日期為102年9月25日,以擔保「債務人(被告)對抵押權人 (原告)於102年9月15日所立金錢借貸契約發生之債務」,亦 為兩造所不爭(兩造不爭執之事實㈡),此亦與原證2-1借款契 約書約定內容相符。基上原告提出之事證足以證明,原告主 張兩造於102年9月15日簽立借款1,200萬元之契約,有消費 借貸意思表示合致,堪信為真實。  ⒋按當事人在訴訟外或他案件之陳述,雖不得視為本案之自認 ,倘經調查證據程序認與事實相符者,得作為法院認定本案 事實之根據(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709號判決意旨參照 )。被告在其提告原告詐欺之案件即花檢署113年度偵字第64 52號(經調得該卷宗核閱並經提示予兩造表示意見,得為本 件認定事實之證據;卷379、454頁)中,檢察事務官於113年 5月31日詢問時,被告自承於102年間向原告借款950萬元, 並稱「到現在為止本金(950萬元)沒有還,只有給過4次利息 ,每次利息18萬元。事實上我當初是向他們借款1,200萬元 ,但是他們實際上只有匯款950萬元給我,當初約定每個月 給一次利息18萬元,每年216萬元利息,我實際上給了4次18 萬元乘4次等於72萬元利息,後來就沒有給了。」(卷419至4 25頁),佐以「原告於102年9月17日無摺存款950萬元至台新 銀行和平分行被告之銀行帳戶」,為被告所不爭,可證原告 已交付借款950萬元予被告。被告在本件辯稱原告交付之950 萬元為供養被告之供養金等語,與被告前開陳述不符,難以 採信。  ⒌被告固否認收到原告剩餘借款250萬元云云。按當事人之主張 或抗辯是否真實,法院應綜合調查證據之結果,並斟酌全辯 論意旨為判斷,不得違背論理、經驗法則。又當事人主張有 利於己之事實,固應就該有利事實負舉證責任。惟證明應證 事實之證據資料,並不以可單獨證明之直接證據為限,如能 以間接證據證明間接事實,且綜合諸間接事實,得以在符合 論理及經驗法則下,推認待證事實為真實者,亦無不可,非 必以直接證明要件事實為必要,亦不得將各證據為割裂觀察 。原告主張交付借款1,200萬元之方式如附表1,其中附表1 編號1之款項交付有存入憑條可證(卷175頁),附表1編號2、 4、5均為現金交付,原告就此雖無法提出直接證據,惟參酌 被告在偵查中自承依原證2-1借款契約書付過4次、每次18萬 元之利息(如前述),且原告所舉借款證據(借款契約書、本 票、他項權利證明書)等借款金額均為1,200萬元,另本院依 原告聲請調閱抵押權設定資料(花蓮地政事務所113年12月11 日函檢附;卷381至395頁),土地登記申請書記載抵押權申 辦日為102年9月24日,原告與被告親自到場辦理設定(被告 自承;卷459頁),復核原告催繳借款過程原告之回覆訊息內 容(卷251至297頁),在原告112年6月3日以LINE訊息請求被 告給付利息時,被告同意並於112年6月12日支付利息18萬元 (卷256至259、459頁),綜合前開諸多間接事實調查證據之 結果,本於論理、經驗法則,應可推認原告確已如數交付借 款1,200萬元予被告。則原告(貸與人)與被告(借用人)於102 年9月15日有消費借貸1,200萬元之意思表示合致及原告已交 付金錢之事實,原告已經舉證證明,堪信屬實。  ㈡按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數量 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人亦 得定一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為民法第478條所 明定。系爭借款約定借貸期限為1年至103年9月14日止(卷16 7頁),借款返還期限已經屆至,原告自得依民法第478條規 定請求被告給付1,200萬元。又兩造就系爭借款確實有利息 之約定(為年息18%,180000×12÷00000000=0.18),被告並曾 有給付利息之事實,既如前述,故原告依借款契約書約定請 求約定利息自112年12月15日起算,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 算之利息(如主文第1項),於法有據。被告執抵押權設定登 記內容即物權契約之約定記載「利息無」否認兩造間有借款 利息之約定,難認有理。 ㈢按利息、紅利、租金、贍養費、退職金及其他一年或不及一 年之定期給付債權,其各期給付請求權,因五年間不行使而 消滅。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時效完成後,債 務人得拒絕給付。民法第126條、第128條前段、第144條第1 項定有明文。依上開規定利息請求權之時效為5年,原告請 求被告給付自103年4月起至112年11月止之利息1,904萬元( 計算方式如卷413至417頁),經被告提出時效抗辯,而原告 係於113年1月15日起訴請求(卷15頁),則原告僅得請求起訴 前5年即自108年1月16日起之利息,自108年1月至110年6月( 30個月)每月18萬元、自110年7月起至112年11月止(29個月) 為每月16萬元,合計1,004萬元(30×180000+29×160000=0000 0000)。 四、從而,原告依民法第478條規定請求如主文第1、2項所示,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依兩造聲請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 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併原 告假執行之聲請予以駁回。本件事證已明,被告尚聲請傳喚 證人林巖、鄭蕙(卷341頁),核無必要(理由如卷359頁筆錄) ,暨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與舉證,均無礙勝負判斷,爰不 一一論列,在此說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楊碧惠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應 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 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 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附件】 爭點:原告依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第179條規定(擇一勝訴即可)請求如訴之聲明第1、2項,是否有理?被告就原告請求利息超過5年部分主張時效抗辯,是否有理? 原告主張 被告答辯 被告於102年9月15日與原告簽訂借款契約書,向原告借款1,200萬元,用以解決被告擔任住持之永天聖道寶禪院土地購買的貸款問題,原告已交付1,200萬元予被告(給付方式如附表1),約定借款期間自102年9月15日至103年9月14日止,借款利息每月18萬元(即年息18%),按月於15日前支付。被告簽約時並簽發同面額本票、利息本票各1張(如附表2)交予原告,作為借款擔保,及提供其所有花蓮縣○○鄉○○段0000號地及其上3775建號建物之所有權狀,於102年9月24日與原告一同至花蓮地政事務所辦理普通抵押權1,200萬元設定登記(登記日期102年9月25日)。後被告每月僅償還利息18萬元至103年12月,此後未再支付任何款項,尚積欠本金1,200萬元及利息1,904萬元(103年4月16日起至112年12月15日止合計利息2,030萬元,扣抵法會等費用,尚欠1,904萬元;計算方式如附件3即卷413至417頁),本件借貸關係確實存在,原告得依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消費借貸關係請求。退步言,縱認兩造間無消費借貸關係存在(僅假設語,原告否認),被告收受前揭款項,屬無法律上原因之不當得利,原告亦得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1,200萬元之利益。 1.否認有向原告借款。否認原告有交付被告借款1,200萬元。兩造雖有簽原證2借款契約書,但原告並未交付1,200萬元,借貸契約未成立,被告簽借款契約書時其餘部分是空白內容。被告簽立本票時金額為空白發票未完成。原證2-1借款契約書第3條雖有記載約定利息,但之後於102年9月24日登記抵押權時改約定為利息「無」。 2.原證5第2頁102年9月17日匯款被告的950萬元係供養被告之供養金,並非原告主張1,200萬元借款的一部分金錢。 3.原證10之對話紀錄第6頁顯示112年6月3日起原告才要求被告付利息;被告在112年6月12日匯款18萬元係因原告以其孩子讀書需款,被告始為匯款應原告之急需。退步言之,如有利息之約定,就超過5年部分主張時效抗辯。 證據: 原證1:存證信函、兩造LINE對話截圖(23-27頁) 原證2:借款契約書、本票(29-33頁) 原證2-1:借款契約書、本票(167-169頁) 原證3-1: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171-173頁) 原證4:還款明細(41-45頁) 原證5:存入憑條(175-179頁) 原證6: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狀(181-183頁) 原證7: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185-201頁) 原證8:兩造LINE對話截圖(203-208頁) 原證9:原告第一銀行帳戶歷史交易明細、存摺內頁(209-211頁) 原證10:兩造LINE對話(原證8完整版;251-297頁) 原證11:利息計算(299頁) 原證12:原告親友LINE截圖(353頁) 原證13:花檢署113年度偵字第6452號不起訴處分書(367-370頁) 原證14:詢問筆錄(419-427頁) 原證15:兩造手機對話螢幕錄影光碟(429頁,置證件袋) 原證16:法務部調查局函及鑑定報告書(431-449頁) 附件1:被告於花檢署113年度他字第583號提出之兩造112年10月18日對話截圖(409頁) 附件2:兩造於112年10月18日對話截圖(411頁) 附件3:原告請求利息計算表(413-417頁) 證據: 被證1、2:最高法院裁判(135-136、227-229頁) 被證3:花蓮縣寺廟登記證(永天聖道寶禪院;231頁) 被證4:原告之妹陳利凡在傳道院弟子李瀞的LINE訊息(233頁) 被證5:傳票(235-237頁) 被證6:原告夫妻參加寶禪院102至108年活動照片(463-510頁) 被證7:捐助活動之照片與資料(511-532頁) 被證8:感謝狀(533-558頁) 【附表1】原告主張交付借款1,200萬元予被告之方式及金額 日期 給付金額 方式 地點 備註 1 102年8月29日 30萬元 無摺存款 台新銀行和平分行 2 102年9月15日 80萬元 現金交付 原告公司辦公室 簽約日 3 102年9月17日 950萬元 無摺存款 台新銀行和平分行 4 102年9月17日 40萬元 現金交付 台新銀行復興分行 5 102年9月24日 100萬元 現金交付 花蓮地政 登記送件日 【附表2】被告交付予原告之本票(卷169頁) 發票日期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受款人 發票人 票號 1 102年9月15日 1,200萬元 103年9月14日 陳慧真 沈正爵 000000 2 102年9月15日 216萬元 103年9月14日 陳慧真 沈正爵 000000

2025-03-21

HLDV-113-重訴-18-20250321-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給付電信費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花小字第728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馨妮 被 告 陳雅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1,106元,及其中8,361元自 民國114年1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二、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1

HLEV-113-花小-728-20250321-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給付電信費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花小字第746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馨妮 被 告 林慧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718元,及其中19,441元自 民國114年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 二、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1

HLEV-113-花小-746-20250321-1

花小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給付電信費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花小字第725號 原 告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訴訟代理人 林馨妮 被 告 傅朝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3,509元,及其中3,889元自 民國114年1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 二、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花蓮簡易庭法 官 楊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上訴狀 應表明上訴理由)並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 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對 造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亦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汪郁棨

2025-03-21

HLEV-113-花小-725-202503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