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第二審上訴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71號 上 訴 人 林駿宏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被 上訴人 傅俊傑 訴訟代理人 鍾明諭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5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正上訴聲明,並依上訴聲 明繳納第二審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裁定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民 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提起民事第二審上 訴,應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第二審裁判費,應按上訴聲明範 圍內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 項規定計算及徵收。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 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 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提出民事上訴狀聲明上訴,然未載明對於第一 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裁 判費,是其上訴不符法定程式。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補正上訴聲明( 即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並按上訴人補正後之上訴聲明不服之程度,依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6規定,補繳第二審裁判費。如上訴人對原審判 決全部不服,則本件上訴利益即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335萬5,98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萬1,218元;如非就 原審全部上訴,則請自行核算第二審裁判費並如數繳納,逾 期未補正及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即駁回其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徐奇川                   法 官 曾瓊瑤                   法 官 魏睿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張堯振

2025-03-31

NTDV-112-訴-271-20250331-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97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劉奕嫻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6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劉奕嫻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各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柒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劉奕嫻因竊盜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及第51條第5款,定 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 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五、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30年。數罪併罰,有2裁判以上者,依第51 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 條第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另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 第2項、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 定有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 ,倘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 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 最高法院103年第14次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考);基此, 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 所處刑期或所定應執行刑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 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最高法院93年度台非 字第192號判決意旨亦可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而本院為附表之各罪 中,最終事實審判決日期最後者(即附表編號2)之法院, 且附表所示各罪均為最早判決確定案件(即附表編號1)於 民國113年9月30日判決確定前所犯,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前 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從而,檢察官就附表所示各編號之罪向 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核無不合。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 編號2所示之罪,曾經本院以113年度苗簡字第1171號判決定 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 日確定等情,有上開判決、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參照 前揭最高法院決議、判決意旨,本院就附表所示各罪定其應 執行刑,即不得重於前開判決針對附表編號2所示各罪所定 之應執行刑,加計附表編號1所示各罪宣告刑之總和即有期 徒刑9月(有期徒刑6月+3月=9月)。  ㈡本院審酌受刑人前經本院以函詢方式賦予陳述意見之機會後 ,受刑人表示沒有意見等情,有本院意見調查表在卷可稽( 見本院卷第33頁)。並考量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均為 竊盜罪,犯罪類型、手法與侵害法益均相類,犯罪時間則集 中於113年2月14日至同年4月22日間,相距非遠;末再兼衡 受刑人個人之應刑罰性與對於社會之整體危害程度及罪責原 則、合併刑罰所生之效果等一切情狀,復考量在不逾越法律 之外部性界限,即在如附表所犯各罪宣告刑最長期即有期徒 刑3月以上,且不得重於附表所示各罪之總和,並應受內部 性界限拘束,即不重於上開判決所定之執行刑加總其他判決 所處刑期之總和之範圍內,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 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 條、第51條第5款、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得抗告(10日) 附表:受刑人劉奕嫻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28

MLDM-114-聲-97-20250328-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37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古陳秀鳳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0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古陳秀鳳所犯如附件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罰金新臺幣柒仟 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古陳秀鳳因犯如附件所示之罪,先後 經判決確定如附件,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7款,定其 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 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 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0條第1項前 段、第53條、第51條第7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 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而分 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之情形,倘數罪之刑 ,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應執行刑時 ,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亦即,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宣 告之刑之總和,此為最高法院一致之見解。     四、受刑人因犯如附件所示之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件所示之 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稽。茲聲請人以本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 就附件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酌受刑人 所犯如附件所示各罪既皆係受刑人於如附件編號1所示案件 判決確定前所違犯者,依前揭說明,自應併合處罰之,是聲 請人本件聲請核屬正當,應予准許。本院發函予受刑人以書 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後,審酌受刑人就附件各編號所犯均為竊 盜罪,其透過各罪所顯示之人格面並無不同,並考量其犯罪 時間間隔、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程 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另參以 如附件編號2所示部分所處之罰金刑,前經本院以113年度苗 簡字第1393號判決定應執行罰金新臺幣(下同)5,000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000元折算1日確定等情,對受刑人所 犯各罪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併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另本件附件除「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欄予以刪除外,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時所附 之受刑人古陳秀鳳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之記載,併此敘明 。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得抗告

2025-03-28

MLDM-114-聲-137-20250328-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字第9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A女 姓名及住居所詳卷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許嘉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 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4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 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0萬元,應徵第二審 裁判費4,20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 第3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逕向本庭如數補繳,逾期不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謝其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黃意雯

2025-03-28

CYEV-114-嘉簡-96-20250328-2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字第422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方吉祥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劉復盛 五穀王廟 法定代理人 劉萬重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張彩娥 劉建宏 劉奕廷 劉蕭春欄 劉麗玉 方吉堂 方瑞騰 方貴弘 陳達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3月5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按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 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1定有明文 。又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時,其訴訟標的價額及上訴利益額 ,均應以原告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不因被告 或原告提起上訴而有所歧異(最高法院72年第2次民事庭會議決 議參照)。查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78 ,272元(計算式:土地公告現值8,800元/㎡×829.68㎡×原告起訴時 應有部分比例92/10000+土地公告現值8,800元/㎡×175.2㎡×原告起 訴時應有部分比例72/10000=78,272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 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500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5-03-28

CYEV-113-嘉簡-422-20250328-2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維修費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小字第48號 上 訴 人 廖若雅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艾楨間請求給付維修費事件,上訴人對 於民國114年3月5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 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8,49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 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第442條 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蘇正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林容淑

2025-03-28

TNEV-114-南小-48-20250328-2

板小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板小字第3138號 原 告 林榮華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郭榮敏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1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 上訴,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100,000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第436條之32第2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庭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時瑋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詹昕容

2025-03-28

PCEV-113-板小-3138-20250328-2

小上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6號 上 訴 人 李彥霆 被 上訴人 楊登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4日 本院南投簡易庭113年度投小字第54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 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 436條之25)。是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第一審判決違背 法令為理由提起上訴時,就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 規不當,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 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 旨趣;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各款事由 提起上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 若小額訴訟程序上訴人之上訴狀或理由書未依上述方法表明 者,自難認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即 不合法。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2 第2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被上訴人與訴外人李育蓁間之互動似為夫妻 關係,致上訴人之代理人李夢雄誤認被上訴人所有之挖土機 (下稱系爭挖土機)為李育蓁所有而執行查封;李夢雄亦未 就被上訴人詢問系爭挖土機保管地點之事置之不理,是上訴 人就被上訴人之損害並無故意或過失,其損失應由李育蓁負 責,為此提起上訴,請求原判決就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 )31,000元之部分廢棄等語。然上訴人主張上開事由,係就 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有所指摘,非表明原審 判決所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及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自難認對原審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 摘。依上開說明,應認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 駁回。 三、本件第二審上訴裁判費為2,25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確 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鄭順福                   法 官 葛耀陽                   法 官 鄭煜霖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2025-03-28

NTDV-114-小上-6-20250328-1

聲更一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更一字第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高雄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保羊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651號),經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本院更為 裁定如下:   主 文 林保羊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分別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柒年肆月。   理 由 一、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 ,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 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 ,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 。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2項、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 、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 倘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 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亦 即基於有利被告之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分屬不同案件之數 罪併罰定執行刑,原定執行刑拘束新定執行刑上限,自不得 較重於「原定執行刑加計新宣告刑之總和」(最高法院108 年度抗字第436號、111年度台抗字第1167號裁定意旨參照) ,即在定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 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拘束。 二、又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刑法第50條第1項前 段定有明文。上開所謂裁判確定,乃指「首先確定」之科刑 判決而言。亦即以該首先判刑確定之日作為基準,在該日期 之前所犯各罪,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經查:本件聲請意旨係以聲請書附表編號1(即 本裁定附表編號2)所示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下稱高雄地 院)113年度簡字第1510號簡易判決,於民國113年6月13日 確定,作為首先確定之科刑判決。然聲請書附表編號6(即 本裁定附表編號1) 所示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係由高雄地 院112年度訴字第178號判決判處受刑人林保羊罪刑,受刑人 不服提起上訴後,於113年5月20日撤回上訴而於當日確定, 有本院113年度上訴字第291號案件準備程序筆錄及撤回上訴 狀在卷可查。因此,聲請書附表所示之科刑判決,首先判刑 確定之案件應為113年5月20日確定之附表編號6之罪(即本 裁定附表編號1),應先敘明並更正如本裁定附表所示(編 號亦均更正)。 三、本件受刑人因施用毒品、販賣毒品等罪,分別經高雄地院、 本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亦均確定在案,有判決書、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憑。其中受刑人所犯如本裁定附表編 號1至4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得易科罰金,編號5、6之罪則不得 易科罰金,原不得合併定應執行刑,然受刑人業已請求檢察 官就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受刑人 民國113年12月4日之調查表在卷足憑,合於刑法第50條第2 項之規定,檢察官就附表各罪向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即 本院(本裁定附表編號5、6所示)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審酌受刑人所犯本裁定編號5、6均為販賣第二級毒品罪,時 間係於111年8月22日及24日,較為密接,且其行為態樣、手 段、動機均相同,販毒不法所得共計新臺幣400元;編號1至 4之罪則均為施用毒品案件,時間介於111年11月至112年11 月間,亦屬於毒品犯罪,與販賣毒品罪可為相同評價,亦均 非侵犯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之個人法益,即於併合 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更高,可酌定較低之應執行 刑;又附表編號2至4、編號5至6之罪曾各經裁判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9月、6年6月,而本院就附表所示6罪,再為定應執行 刑之裁定時,自應受前開裁判所為定應執行刑內部界限之拘 束,即不得重於附表編號1之宣告刑加計前述定應執行刑之 總和(計算式:3月+9月+6年6月=7年6月)。是綜合犯罪行 為時間之密接程度,所犯數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加重效益綜 合判斷,刑罰效果自應予遞減,始符合比例原則、責罰相當 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則為內涵之內部性界限,兼衡受刑人 之意見等節,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施柏宏                    法 官 黃宗揚                    法 官 林青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呂姿穎 【附表】受刑人林保羊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罪名 宣告刑 犯罪日期(民國)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備註 法院 案號 判決日期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 1(聲請書附表編號6) 施用第二級毒品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1年11月28日16時25分許採尿回溯120小時內某時 高雄地院112年度訴字第178號 113年1月31日 同左 113年5月20日 ※二審審理時撤回上訴 聲請書附表記載有誤,予以更正 2(聲請書附表編號1)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2年11月5日0時20分許採尿回溯72小時內某時 高雄地院113年度簡字第1510號 113年4月26日 同左 113年6月13日 編號2至4曾經高雄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778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月確定 3(聲請書附表編號2)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2年9月9日12時19分許採尿回溯72小時內某時 高雄地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26、130號 113年7月2日 同左 113年7月2日 4(聲請書附表編號3)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112年5月18日20時18分許採尿回溯72小時內某時 高雄地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26、130號 113年7月2日 同左 113年7月2日 5(聲請書附表編號4) 販賣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6年2月 111年8月22日 雄高分院113年度上訴字第291號 113年7月31日 同左 113年9月11日 編號5、6經該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6月確定 6(聲請書附表編號5) 販賣第二級毒品罪 有期徒刑6年2月 111年8月24日 雄高分院113年度上訴字第291號 113年7月31日 同左 113年9月11日

2025-03-28

KSHM-114-聲更一-2-2025032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06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高柏鈞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37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高柏鈞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陸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開受刑人因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得易科罰金之罪與 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不在此限。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 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之;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宣告多數罰金者,於 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 法第50條第1項、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各定 有明文。 三、另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 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 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之情形,倘數罪 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 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亦即,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 宣告之刑之總和。而法院於裁量另定應執行之刑時,祇須在 不逸脫上開範圍內為衡酌,而無全然喪失權衡意義或其裁量 行使顯然有違比例原則之裁量權濫用之例外情形,並不悖於 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者,即無違裁量權之內部性界限(最 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10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案件,業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且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案件經臺灣新 竹地方法院以109年度金訴字第104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 2年4月、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09 年度訴字第1135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4月、如附表編 號5所示之案件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金訴字第239 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如附表編號6所示之案件 經本院以110年度金訴字第38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0 月,爾後附表編號1至編號7之案件復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 112年度聲字第1117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均確定在 案,且本院為最後事實審法院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及如附表所示判決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附表編 號1所示之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民國109年11月18日,而附 表編號2至8所示之罪,其犯罪日期則均在上開確定日期之前 ,是聲請人聲請就如附表所示之罪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 核聲請人所附相關事證,認其聲請應屬正當。  ㈡經本院寄送意見調查表予受刑人,向受刑人詢問其對於本案 定應執行之刑有無意見,並請其遵期回覆,該函文已於民國 114年1月17日合法送達,受刑人業已回復請求從輕量刑,因 在報假釋,懇請鈞長准予等情,有本院送達證書、受刑人意 見表附卷可查(見本院卷第35至37頁)。  ㈢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編號7所示之罪,前經臺灣士林 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1117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年 確定在案有上開裁定存卷可查。然本件聲請人係就附表所示 之罪聲請定應執行刑,揆諸前揭說明,前定之應執行刑當然 失效,仍應以其各罪之刑為基礎,並於符合法律之內外部界 限內,定應執行之刑。爰依前揭法條規定,本於罪責相當原 則之要求,考量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附表編號7所示之 罪曾經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6年,並衡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 所示各罪均為加重詐欺取財罪,犯罪類型相似,犯罪時間相 距非遠,且所侵害之法益並非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 之個人法益,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暨各罪之犯罪情節 、態樣、所反映之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 必要性、犯罪預防等情狀,為整體非難之評價,再參諸受刑 人對本件定應執行刑表示之意見,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 示。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連弘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葉嫚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得抗告。 附表:受刑人高柏鈞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28

TYDM-114-聲-106-2025032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