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蘇哲男

共找到 62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1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黃偲齊 許哲泓 被 告 宋淑君 黃桾祐(原名黃承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消費借貸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568,571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1 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17%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 113年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 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6,28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 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宋淑君於民國110年5月19日邀同被告黃桾祐 為連帶保證人與原告簽訂借款契約,借款新臺幣(下同)1, 000,000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0年5月19日起至116年5月19 日止,利息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二年期存款額度未達5, 000,000元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年利率0.575%計收(現為2.1 7%),並按月平均攤還本息;遲延給付時,除依上開利率計 息外,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 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自113年1月19日 起即未再依約攤還本金,屢經催討,並未履行,依兩造簽訂 之借款契約共通條款第3條約定,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 欠原告本金568,571元及其利息、違約金未能清償,被告應 負連帶清償債務之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借款契約、放款相關 貸放及保證資料查詢單、通知函、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 證基金債權管理部函、查訪照片等件為證;又被告對於原告 主張之事實,均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 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 ,綜合上開證據調查結果,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 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1

PCDV-113-訴-691-202412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登記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09年度訴字第822號 原 告 吳秀娟 訴訟代理人 王青娥律師 被 告 曾怡雯 兼 訴訟代理人 林文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登記等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12 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林文濱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14,500元,及自民國112年4月2 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林文濱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680,000元為被告林文濱 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林文濱如以新臺幣2,014,500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因情事 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 第255條第1項第4款定有明文;又所謂「因情事變更而以他 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係指原告之訴於起訴後因兩造間法 律關係或事實狀態變動,非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不能 達訴訟之目的者而言。原告起訴時原以林文濱、曾怡雯、丁 宇帥、陳楚鵬為被告,並聲明:㈠被告曾怡雯就新北市○○區○ ○段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及坐落其上同段258建 號建物(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5樓,下稱系爭房屋 )應有部分1/3,於民國106年11月20日以買賣為原因之所有 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回復登記為原告所有。㈡被告林 文濱、曾怡雯應自系爭房屋遷出並返還原告。㈢先位聲明: 被告丁宇帥、陳楚鵬就上開應有部分之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 登記(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11月6日登記,重莊登字 第061440號)及預告登記(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11 月5日登記,重莊登字第061450號),應予塗銷。備位聲明 :被告林文濱、曾怡雯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25 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㈣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於訴 狀達後,因上開應有部分業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09年度司 執字第95082號拍賣並核發權利移轉證明書予他人,原告遂 變更聲明如後。經核原告係因上開應有部分業經移轉他人之 客觀事實狀態變動,須變更聲明以代原聲明,始能達其訴訟 目的,是其訴之變更合於前開規定,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與訴外人吳志翔、吳芳怡共同繼承被繼承人吳岺銘名下 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192/30000,及坐落 其上同段258建號建物即系爭房屋(下合稱系爭房地),三 人權利範圍各1/3(即三人各有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建 物應有部分1/3),因原告、吳志翔積欠南山人壽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房屋貸款,原告對此困擾不已。  ㈡106年10月間,被告林文濱趁機佯稱伊為銀行經理,可辦理貸 款清償,並說服原告、吳志翔進行合作,由被告林文濱出錢 將系爭房屋裝潢後再行出租,類似公司分股等等,騙取原告 、吳志翔交付系爭房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以及房屋使用 同意書、讓渡書等件;再於106年11月20日擅自移轉系爭房 地權利範圍2/3部分(即原告、吳志翔就系爭房地之權利範 圍部分,共計土地應有部分128/30000、建物應有部分2/3) 登記於被告曾怡雯。被告曾怡雯則於108年11月6日將系爭房 地權利範圍2/3部分,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預告登記於其 債權人丁宇帥、陳楚鵬。嗣丁宇帥、陳楚鵬聲請對被告曾怡 雯為強制執行,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 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拍賣登記於被告曾怡雯名下之系 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拍定金額為4,029,000元。  ㈢因被告林文濱係使用詐術並偽造文書,將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 /3部分變更為被告曾怡雯所有,最終使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 有權,二人共同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而受有利益,並致原告 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79條 等規定,擇一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拍定金額半數之損害賠償 或不當得利。  ㈣聲明:被告林文濱、曾怡雯應連帶給付原告2,014,5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均辯稱:被告林文濱係以300餘萬元向原告、吳志翔購 買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再借名登記於被告曾怡雯, 被告林文濱已依約給付價金(含代償房屋貸款)及搬遷費, 並無不法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房地原為原告、吳志翔、吳芳怡所共有,權利範圍各1/3 (即三人各有土地應有部分64/30000、建物應有部分1/3) 。嗣於106年11月20日,原告、吳志翔以買賣為原因,移轉 所有權登記於被告曾怡雯(登記字號:106年店莊登字第700 00號);被告曾怡雯再於108年11月6日,就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予丁宇帥、陳楚鵬(登記字 號: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108年重莊登字第061440號,擔 保債權總金額2,500,000元)。其後,丁宇帥於109年7月28 日以本院109年度司票字第4149號本票裁定(准就被告曾怡 雯於108年12月2所簽發票面金額250,000元之本票,得為強 制執行),聲請就登記於被告曾怡雯名下之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為強制執行,而於110年11月15日為他人以4,029, 000元得標拍定並繳足價金,經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1年4月1 2日核發權利移轉證書等情,業據本院調取新北市新店地政 事務所106年店莊登第70000號申請登記案卷、本院民事執行 處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案卷核閱無訛 ,首堪認定。 ㈡原告主張伊與吳志翔係遭被告林文濱以可解決房貸問題、整 修系爭房屋以出租收益等語詐騙,陷於錯誤而交付所有權狀 、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件;被告林文濱再 未經伊與吳志翔同意,擅自移轉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 予被告曾怡雯,致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遭被告曾怡雯 之債權人丁宇帥、陳楚鵬聲請強制執行而為他人拍定等節, 雖為被告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⒈被告林文濱曾於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訴字第1338號偽造 文書等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中供承確有向原告、吳 志翔表示可以先替其等清償積欠之貸款,並透過將系爭房 屋重新整修裝潢隔成分租套房,以出租他人收取租金來繳 納房貸之方式,替原告等人處理房貸問題,但須原告、吳 志翔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至自己名下,並要求原告 、吳志翔等人交付所有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 及讓渡書等情不諱(見本院卷第531、556至557頁))。 是以,被告林文濱辯稱其係以價金300餘萬元向原告、吳 志翔購得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已非可採。   ⒉又原告、吳志翔於107年2月間搬出系爭房屋後,被告林文 濱除僅清理系爭房屋雜物並粉刷整理牆面外,並無支出其 他室內裝修之前置費用乙情,亦經被告林文濱於系爭刑事 案件中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534、559至560頁)。本院 審酌倘被告林文濱確實有為原告等人裝修系爭房屋供日後 出租並以租賃收入作為分享利益,償還代墊房貸費用支出 之合作真意,其既已著手清理屋內雜物並粉刷整理牆面, 衡情更應積極進行室內裝修、討論系爭房屋隔間出租等管 理收益。然被告林文濱卻捨此不為,迄至系爭刑事案件之 最後事實審言詞辯論期日,閒置系爭房屋長達近2年期間 ,實難認被告林文濱主觀上有實行其所稱合作模式之意思 。   ⒊況且,被告林文濱另指示被告曾怡雯,以系爭房地權利範 圍2/3部分為擔保,向丁宇帥、陳楚鵬借款,而該款項又 由被告林文濱所使用;嗣被告曾怡雯未依約清償債務,經 丁宇帥、陳楚鵬通知被告林文濱即將聲請強制執行後,被 告林文濱卻仍置之不理(見本院卷第536至537、561至562 頁),益徵被告林文濱應僅為自己不法所有之意圖,訛稱 不實合作模式,使原告、吳志翔陷於錯誤而為交付所有權 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最終致原告、 吳志翔喪失系爭房地之所有。   ⒋從而,原告主張伊受被告林文濱詐欺,交付系爭房地所有 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被告林文濱 再擅自移轉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登記於被告曾怡雯 而受有損害,應為可採。  ㈢原告另主張被告曾怡雯明知被告林文濱上開不法,配合被告 林文濱登記為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人,並持 之向丁宇帥、陳楚鵬借款等節。惟借名登記為我國實務所承 認之無名契約,縱借名登記關係之一方存有不法(如本件被 告林文濱係以詐術取得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 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在無其他客 觀事實得為積極認定外,實難遽認他方必為共同侵權行為人 。而原告就其此部分之主張,僅以被告曾怡雯為被告林文濱 女友之情為其論據,並未提出其他客觀事證以實其說;況且 ,原告曾以相同原因事實對被告曾怡雯提出偽造文書、詐欺 等刑事告訴,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09年度偵 字第24091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見本院卷第305至308頁) 。是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 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之舉證責任分配法則,即難 認原告此部分主張為真實。  ㈣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負損害賠償責任者,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 之原狀;不能回復原狀或回復顯有重大困難者,應以金錢賠 償其損害,亦為民法第213條第1項、第215條所明定。經查 ,被告林文濱對原告施以詐術,使原告陷於錯誤並交付系爭 房地所有權狀、印鑑證明、房屋使用同意書、讓渡書等件, 最終使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有權(權利範圍1/3部分)等事 實,業經本院認定如前,是核被告林文濱所為乃係故意不法 侵害原告之財產權且已不能回復原狀,則原告依前揭侵權行 為損害賠償之法律規定,請求被告林文濱以金錢賠償其損害 ,應屬有據。又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經本院民事執 行處公開拍賣,於110年11月15日以總價4,029,000元為他人 拍定,從而原告主張其所受損害即喪失系爭房地權利範圍1/ 3部分以4,029,000元之半數即2,014,500元為定,亦為可採 。  ㈤再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為民 法第179條所明定。又所謂不當得利係指無法律上之原因而 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而言,故受利益之一方,其受利益 須無法律上之原因,且其受利益與他方受損害間應有因果關 係存在,始可成立不當得利。原告雖另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林文濱、曾怡雯連帶給付2,014,500元。惟查 :   ⒈就被告林文濱部分,本院已採納原告主張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之請求權基礎而准許原告對被告林文濱之請求,自 無庸審酌不當得利請求權有無理由。   ⒉就被告曾怡雯部分,被告曾怡雯固因登記為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之所有權人,使系爭房地權利範圍2/3部分形式上為其責任財產,最終經其債權人聲請為強制執行而受有債務消滅、餘款分配之利益(見本院卷第451至456頁之本院民事執行處109年度司執字第9508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分配表)。然被告曾怡雯取得系爭房地權利2/3範圍部分之所有權登記,乃係因其與被告林文濱間合法之借名登記契約,此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09年度偵字第24091號不起訴處分書所認定,非無法律上之原因;且原告喪失系爭房地所有權之原因,乃係被告林文濱前開不法行為,與被告曾怡雯獲得利益非基於同一原因事實,難認二者間有因果關係。揆諸前揭說明,原告尚無從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曾怡雯返還所受利益。  ㈥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原告請求被告林文濱給付前開損害賠償, 未定有給付期限,則被告林文濱應於原告催告而未為給付, 自受催告時起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而原告係 以112年3月8日民事訴之聲請變更狀為請求,該書狀於112年 4月21日送達被告林文濱(見本院卷第459頁),則原告請求 被告給付自112年4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之遲延利息,亦屬有 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前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規定,請求 被告林文濱給付2,014,500元,及自112年4月2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及免為假執行,經核原告勝 訴部分合於法律規定,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 至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之依據,不予准 許。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1

PCDV-109-訴-822-20241231-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659號 聲 請 人 張家豪 訴訟代理人 蘇奕全律師 複代理人 湯竣羽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證券無效。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有如附表所示證券不慎遺失,業經 本院113年度司催字第300號裁定公示催告在案。茲因申報權 利期限已經屆滿,又無任何人依法主張權利,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545條第1項規定,聲請為除權判決等語。 二、按公示催告,聲請人得於申報權利之期間已滿後3個月內, 聲請為除權判決,民事訴訟法第54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經查,如附表所示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300號裁 定准予公示催告,本院亦依聲請人之聲請,於民國113年5月 9日公告該裁定於法院網站等情,此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 公示催告卷宗核閱屬實。因本件公示催告程序所定申報權利 期間為3個月,業於113年8月9日屆滿,迄今均無人申報權利 及提出原證券,是聲請人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附表 編號 發 票 人 發 票 日 到 期 日 金 額 (新臺幣) 本票號碼 001 陳劍暉 110年3月20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5,000,000元 TH209600 002 陳劍暉 110年6月18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6,500,000元 TH208090 003 陳劍暉 110年10月12日 未載到期日, 視為見票即付 3,000,000元 TH6848196

2024-12-31

PCDV-113-除-659-202412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88號 原 告 涂小玉 訴訟代理人 吳弘鵬律師 複代理人 王威皓律師 被 告 洪敏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0號2樓房屋騰空遷讓返 還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9,70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23日 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 21,000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五、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於原告以新臺幣542,000元為被告供 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624,238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原告於民國112年10月1日與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契約書(下稱 系爭租約),約定由原告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0號2 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出租予被告,租期1年,自112年10 月1日至113年9月30日,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21,000元 ,並約定於每月1日給付之。另水、電、瓦斯及管理等費用 ,均由被告自行負擔。  ㈡詎被告除押租金42,000元外,僅再交付112年10月、11月、12 月及113年1月之租金,自113年2月1日後各期之租金均未支 付。原告業以本件起訴狀繕本之送達為催告及終止系爭租約 之意思表示,惟被告迄未清償欠租及遷讓返還系爭房屋。  ㈢系爭租約業已終止,被告卻仍繼續居住於系爭房屋,即屬無 權占有,爰依民法第767條條規定,請求被告遷讓系爭房屋 返還予原告。又被告自113年2月1日起至113年8月22日止積 欠之租金,於扣除押租金42,000元,共計尚欠98,700元,復 依系爭租約第6條第2項約定,被告應給付原告違約金21,000 元及律師費用50,000元,是再依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176,000元;另被告無權占用系爭房屋,受有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併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 自113年8月23日起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㈣聲明:   ⒈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予原告。   ⒉被告應給付原告176,000元,及自113年8月23日起至騰空遷 讓返還第一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1,000元。   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租約業於113年8月22日終止,原告得請求被告遷讓返還 系爭房屋:   ⒈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承租人應依約定 日期,支付租金;承租人租金支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 相當期限,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 為支付,出租人得終止契約;租賃物為房屋者,遲付租金 之總額,非達2個月之租額,不得依前開規定,終止契約 。其租金約定於每期開始時支付者,並應於遲延給付逾2 個月時,始得終止契約;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 還租賃物,民法第439條第1項前段、第440條第1項、第2 項、第455條前段亦有明定。   ⒉兩造就系爭房屋訂有系爭租約,約定租金每月21,000元, 然被告自113年2月1日起即未給付租金,已積欠原告超過2 個月以上租額,且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日止,被告仍未 清償欠租並繼續占有系爭房屋等情,業據原告提出系爭租 約、郵局存證信函、兩造LINE對話紀錄截圖及照片為證( 見本院卷第17至37、119頁)。又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 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 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綜 合上開證據調查結果,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   ⒊被告既未依約按期支付租金,且已積欠原告超過2個月以上 租額,原告自得定相當期限,催告被告支付租金及終止租 約,是原告主張以本件起訴狀繕本之送達為催告及終止系 爭租約之意思表示,即屬有據,而起訴狀繕本已於113年8 月22日送達被告(見本院卷第93、95頁之送達證書),則 系爭租約應已於113年8月22日終止,原告依前揭規定請求 被告遷讓返還系爭房屋,洵屬有據。  ㈡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欠租98,700元、違約金21,000元及律師 費用50,000元:   ⒈欠租部分:    按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民法第439條前段定 有明文。又押租金之主要目的在於擔保承租人履行租賃債 務 ,故租賃關係消滅後,承租人如有欠租或其他債務不 履行時,其所交付之押租金,發生當然抵充之效力(最高 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569號判決意旨參照)。系爭租約 已於113年8月22日終止,業經本院認定如前,然系爭租約 雖經終止,被告仍應支付系爭租約存續期間之欠租,又被 告自113年2月1日起即未給付租金,迄至113年8月22日止 ,以押租金42,000元抵充後,共計尚欠租金98,903元【計 算式:〔21,000×(6+22/31)〕-42,000=98,903】,原告僅 請求被告給付98,700元,未逾法之所許範圍,即應准許。   ⒉違約金及律師費用部分:    依系爭租約第6條第2項約定:「乙方於終止租約或租賃期 滿不交還住宅,即應支付違約金新臺幣貳萬壹仟元整,如 訴訟時其訴訟費用、律師費用一切歸乙方負責支付。」( 見本院卷第19頁)。系爭租約既已於113年8月22日終止, 而被告迄未返還系爭房屋於原告,業如前述,而被告因本 件訴訟支付律師費用50,000元,亦有存根收據可稽(見本 院卷第39頁),則原告依前開約定請求被告給付違約金21 ,000元、律師費用50,000元,當屬有據。  ㈢原告得請求被告返還自113年8月23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 之日止每月21,000元之不當得利:     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 法第179條定有明文。又無法律上原因占有他人之房屋,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並致房屋所有權人受有同額 之損害,此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房屋所有權人自得依不當 得利之法則,請求占有人返還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最高法 院61年度台上字第1695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系爭租約既已於113年8月22日終止,被告即無占有系爭房 屋之合法權源,然其仍未返還於原告,自屬無權占有,原 告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還自113年8月23日 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之不當得利,當屬法之所許 。   ⒊又被告原以每月21,000元承租系爭房屋,則原告主張以每 月21,000元計算被告占有系爭房屋之不當得利數額,應為 可採。準此,原告請求被告自113年8月23日起至遷讓返還 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1,000元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亦屬有據。   ㈣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遷 讓返還系爭房屋;再依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欠租98,700元、違約金21,000元、律師費用50,000元,共計 169,700元;併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應自113年8月 23日起至遷讓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1,000元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均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範圍之 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其勝訴部分合於 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並就被告部分依 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免為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 ,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1

PCDV-113-訴-2088-2024123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684號 原 告 詹瑞明 被 告 吳漢卿 訴訟代理人 林光彥律師 黃靖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前於民國79年10月18日(起訴狀誤載10月8 日)以新臺幣(下同)41萬8千元,向被告買受坐落當時臺 北縣三重市碧華街216巷末端碧華公園運動場邊之鐵架石棉 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乙棟,兩造簽立鐵架石棉瓦房屋使用 權利移轉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當時因路面狹小,被 告擔任總經理之第三人順昌倉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昌公 司)貨櫃車裝卸不便,經原告同意拆除石棉瓦拖坪(屋簷之 意),使道路加寬一倍,雙方約定被告放棄使用地上權利, 由原告負責處理,原告有使用該處土地之權利。惟原告於11 3年8月9日發現該處有賣菜攤販占用,原告便持系爭協議書 報警備案,被告置之不理,故原告為爭回路權,爰依系爭協 議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500萬元。並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500萬元。 二、被告則抗辯稱:  ㈠原告於訴之聲明原記載「自吳漢卿(即被告)打掉石棉瓦有 利順昌倉儲股份有限公司對詹瑞明(即原告)有好處嗎,公 司轉讓後又對余有益嗎?…… 」、補正狀載明「順昌公司轉 移新土地所有權狀人……」等語,可知實係欲就順昌公司轉讓 土地予第三人乙事,提起本件訴訟,自與被告無涉。此由原 告於歷次書狀強調「吳漢卿順昌公司總經理」 、「公司在 使用(拓寬後共同使用地面)而後異主他人」 等文字可證 ,故原告既係以順昌公司未經同意而轉讓土地予第三人,造 成原告受有損害為由提起本件訴訟,應以順昌公司為被告。 故原告對被告提起本件訴訟,不具當事人適格,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規定駁回。  ㈡被告雖不爭執曾與原告簽立系爭協議書,但該協議書是被告 基於順昌公司總經理身分與原告簽訂,基於隱名代理,系爭 協議書乃成立於順昌公司與原告之間;縱認系爭房屋是被告 向訴外人顏國慶購買後,再出售予原告,系爭協議書亦只有 系爭房屋使用權利移轉,並未涉及路權。  ㈢本件原告係以順昌公司移轉土地予第三人造成原告受有損害 為由,提起本件訴訟,自與被告無關,且順昌公司已於94年 6月30日結束營業,同年7月26日為解散登記。縱使被告因任 職順昌公司期間之行為,需就順昌公司移轉土地予第三人乙 事負賠償責任(假設語氣,並非事實),至遲應於被告94年 8月30日自順昌公司退休後15年內即109年8月30日前提起, 原告遲至113年8月12日提起本件訴訟,依民法第215條之規 定原告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原告之請求係屬無據。  ㈣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按所謂「當事人適格」,係指具體訴訟可為當事人之資格, 得受本案之判決而言。此種資格,稱為訴訟實施權或訴訟行 為權。判斷當事人是否適格,應就該具體之訴訟,依當事人 與特定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定之。一般而言,訴訟標的之主 體通常為適格之當事人。雖非訴訟標的之主體,但就該訴訟 標的之權利或法律關係有管理或處分權者,亦為適格之當事 人。又在給付之訴,只須原告主張對被告有給付請求權者, 其為原告之當事人適格即無欠缺(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 1780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主張伊與被告簽立系爭協議書 ,並依該協議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並給付 原告500萬元,依上開說明,原告本件訴訟當事人適格並無 欠缺,被告抗辯原告提起本件訴訟當事人適格有欠缺,應依 民事訴訟法第429條第2項第1款規定判決駁回云云,於法無 據。 四、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 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又當 事人所負之舉證責任,必須達於使法院得有確信之程度,始 得謂已盡其舉證責任,故如未達於使法院得有確信之程度, 其不利益應由負舉證責任之人負擔。另損害賠償之債,以實 際上確有損害發生及有責任原因存在,並二者之間有相當因 果關係為其成立要件,且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該 損害賠償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2年度台 上字第1309號判決要旨參照)。本件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500萬元,揆諸上開說明,自應由原告 舉證證明被告履行系爭協議書致原告受有損害,被告就其損 害之發生有責任原因存在,並二者之間有相當因果關 等損 害賠償構成要件之事實,先負舉證責任,合先敘明。 四、原告主張伊與被告前於79年10月18日簽立系爭協議書,並提 出被告亦不爭執其真實性之協議書為證(見本院卷第31頁參 照)。依系爭協議書內容前段雙方約定,原告以41萬8千元 之價格,向被告購買伊前以相同價格自訴外人顏國慶買入之 系爭房屋,並自79年10月20日起將系爭房屋一切使用權移轉 讓與原告使用,被告已將系爭房屋交付予原告,並由原告將 其亡妻神主牌位放置其中,亦為原告陳述在卷(見本院卷第 64頁、第100頁言詞辯論筆錄),顯見被告已依系爭協議書 之約定將系爭房屋之使用權移轉交付原告占有使用。 五、又依系爭協議書後段內容約定:「惟前段靠路邊伸出部分拖 坪同意拆除,使道路拓寬闊,俾共同使用地面,由此吳漢卿 (即被告)放棄一切主張,其所有一切權利義務由詹瑞明( 即原告)負責處理,與吳漢卿無涉。特此聲明經雙方協議同 意之。」等語,兩造依上開約定,原告同意被告將系爭房屋 前段靠路邊之伸出部分拖坪(即屋簷)拆除,使道路拓寬, 被告放棄一切主張,關於「所有一切權利義務由原告負責處 理,與被告無涉」等語,顯見依系爭協議書之約定,關於拆 除系爭房屋屋簷使道路拓寬後,被告放棄一切主張,而由原 告負責處理,並未約定被告有積極義務必須將拆除屋簷後之 道路使用權交付予原告管理使用,而係要求被告消極放棄一 切主張,由原告全權負責處理,與被告無涉等情,且該處既 供道路使用,亦無法點交予原告單獨使用,自難認被告有何 損害賠償之歸責事由甚明。另依原告民事起訴狀、補正狀主 張各節,均已明知系爭房屋屋簷拆除拓寬之道路,係供順昌 公司貨櫃裝卸方便,且該道路土地之權利亦為順昌公司所有 ,嗣順昌公司於94年間將廠房及所有土地出售他人後,結束 營業並為公司解散登記等情,核與本院依職權調閱順昌公司 相關登記資料相符(見本院卷第67頁至第85頁參照),難認 原告本件損害賠償之請求與被告簽立系爭協議書間有何相當 因果關係存在。 六、另原告主張受有500萬元之損害乙節,雖據陳稱113年8月9日 契約約定拆除系爭房屋拖坪後之道路,因有其他攤販占用致 受損害,惟該攤敗占用之土地是否為相同處所,迄未據原告 提出相關證據證明,誠屬有疑。又因道路坐落之土地既遭順 昌公司轉賣,被告雖曾為順昌公司之總經理,亦與被告個人 無涉,原告關於受有500萬元之損害,亦未提出任何證明以 實其說,故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負損害賠 償責任,誠屬無據。至於被告抗辯原告損害賠償請求權已罹 時效等語,因本院認定原告對於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並不 存在,此部分之抗辯即無再予論斷之必要,附此敘明。 七、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系爭協議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500萬元,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為之其他主張、陳述並所提之證 據,經審酌後,認均與本件之結論無礙,不再一一論述,併 予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紫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30

PCDV-113-訴-2684-2024123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446號 原 告 陳佳鴻 被 告 黃意森律師即群宸國際法律事務所 方道樞律師即詠御國際法律事務所 邱叙綸律師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意森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3年11月28 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前受訴外人孔婕安詐騙新臺幣(下同)200萬元,詎孔婕 安因不滿其詐欺犯行被揭,竟趁機竊取另一詐欺受害人即訴 外人王宗霖之手機,再將手機內王宗霖與原告自民國110年7 月底至110年8月間之訊息對話、截圖(下合稱系爭對話紀錄 ),傳送至訴外人姚宣宇(即孔婕安之前夫)的電子信箱, 以便日後不法利用。嗣孔婕安、姚宣宇委任被告為代理人, 除於原告訴請孔婕安返還200萬元之訴訟(即臺灣臺南地方 法院110年度訴字第1161號案件)中在答辯書中無故公開系 爭對話紀錄外,更以系爭對話紀錄為證據(甚至加以複製、 編輯、散布),對原告、王宗霖提出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訴訟以及刑事妨害自由、妨害名譽、散布猥褻物、違反個人 資料保護法等告訴。  ㈡原告為竹科知名科技公司研發人員,被詐鉅款又因系爭對話 紀錄被孔婕安、姚宣宇及被告等人非法使用,不斷奔波於臺 南、新竹、新北等地方檢察署、地方法院之間。被告身為律 師,明知系爭對話紀錄乃孔婕安、姚宣宇不法取得,竟仍受 孔婕安、姚宣宇委託,無視律師倫理規範第23條(應為第24 條之誤)規定,實屬故意不法共同侵害原告之名譽權、隱私 權、自由人格法益、工作權、著作權,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後段、第185條、第195條第1項等規定,提起本件 訴訟。  ㈢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 後一位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抗辯:  ㈠孔婕安與姚宣宇已婚多年,但合意分居並約定對彼此之生活 、交友、工作等事項互不干涉。孔婕安與姚宣宇分居後,孔 婕安於109年12月底使用交友軟體認識王宗霖,二人進而交 往同居,嗣孔婕安發現王宗霖施用毒品且情緒起伏甚鉅,遂 向王宗霖提出分手,亦係於此時,孔婕安透過交友軟體認識 原告,原告則隱瞞其已婚有家室之身份與孔婕安交往。  ㈡詎料,王宗霖因不滿孔婕安與其分手,於110年5月間發現孔 婕安與原告在交往,循線找到原告並與其聯絡,王宗霖、原 告認為孔婕安與彼等交往時間有所重疊,且發現孔婕安與姚 宣宇仍有婚姻關係,因此懷恨在心,二人自110年5月3日起 至110年8月間,以LINE共謀散布孔婕安與姚宣宇的個人資料 、張貼妨害孔婕安與姚宣宇名譽之不實貼文;原告更將孔婕 安與姚宣宇的戶籍謄本影本寄給王宗霖、將孔婕安正面裸體 照片以LINE提供王宗霖,王宗霖再依原告指示將該正面裸體 照片張貼在LINE之公開貼文串。王宗霖雖對孔婕安有很多不 滿且做出很多報復行為(除上開所述外,王宗霖自110年6月 起,頻繁以手機訊息、LINE訊息、FACEBOOK等方式,恐嚇、 辱罵孔婕安),但王宗霖彼時仍不時對孔婕安釋出復合意圖 ,甚至於110年8月16日主張提供系爭對話紀錄作為懺悔,以 再次搏得孔婕安歡心及對伊之信任。孔婕安當下被王宗霖有 所感動,二人曾短暫於110年8月間復合,但孔婕安仍對原告 與王宗霖二人之共謀對話、犯行,覺得悲痛,並想起原告與 王宗霖在網路上張貼裸照、妨害名譽貼文,更覺痛苦,故保 存系爭對話紀錄作為證據,以備將來對原告提告。又因孔婕 安之手機過去曾有多次因王宗霖暴力行為而遭毀損之情形, 孔婕安為保全備份系爭對話紀錄,始將系爭對話紀錄透過LI NE轉傳姚宣宇,姚宣宇再轉寄到自己的電子信箱以為保存。  ㈢而後,孔婕安因王宗霖仍不時暴力相向,遂決心與王宗霖分 道揚鑣,此舉又再度惹怒王宗霖。原告深知王宗霖不滿情緒 無處發洩,乃利用王宗霖與之聯手誣指系爭對話紀錄係孔婕 安竊取而來,二人自111年間開始多次以「孔婕安竊取系爭 對話紀錄」為由,對孔婕安、姚宣宇提出妨害秘密之刑事告 訴,均案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 調查後確認無此事而為不起訴處分;而原告日前再以相同事 由,對被告提起妨害秘密之刑事告訴,同樣案經新北地檢署 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  ㈣實則,孔婕安及姚宣宇係覺權利受損,乃委託被告擔任代理 人對原告、王宗霖提出妨害自由、散布猥褻物品、違反個人 資料保護法等刑事告訴(經新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1年度偵 字第11067號提起公訴後,再經本院判處罪刑、臺灣高等法 院駁回上訴而確定)以及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訴訟(經本 院以112年度訴字第1108號判命原告、王宗霖應賠償孔婕安 、姚宣宇精神慰撫金),被告以書狀提出系爭對話紀錄作為 孔婕安、姚宣宇權利主張之舉證,並非散布,亦未侵害原告 任何權利。被告受當事人委託,忠實執行職務,且無任何違 法亂紀之情事,原告竟挾怨報復,以濫訴、檢舉方式騷擾被 告,令人無法接受。  ㈤被告受孔婕安、姚宣宇委託,對原告提出之刑事告訴並非誣 告,提出民事求償亦屬有據,何來侵害原告名譽、隱私、人 身自由?更無涉原告之工作權、著作權。此外,原告於另案 新北地檢署112年度偵字第55801號妨害秘密案件(該案告訴 人為原告、被告為孔婕安與姚宣宇)偵查中自陳孔婕安與姚 宣宇最早於110年9月22日在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 第1161號案件提出系爭對話紀錄、孔婕安與姚宣宇自110年9 月間開始以系爭對話紀錄對原告提出民刑事訴訟等情,故原 告早於110年9月間即已知道孔婕安與姚宣宇以系爭對話紀錄 對其提出民刑事訴訟;而被告係從110年8月起受孔婕安與姚 宣宇委託對原告提起訴訟,是原告最遲於110年9月間已知悉 其所指稱被告之侵權行為,卻遲至113年5月始提出本件訴訟 ,顯已超過侵權行為2年請求權時效。  ㈥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 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定有明文。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 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亦為民事訴訟法第277 條前段所明定,是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 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 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 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㈡原告主張被告明知系爭對話紀錄乃孔婕安與姚宣宇不法取得 ,仍接受孔婕安與姚宣宇之委任,以系爭對話紀錄為證據, 代理孔婕安與姚宣宇對原告提出多件刑事告訴及民事訴訟, 屬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之故意侵權行為乙節,為被 告所否認,揆諸前揭規定,自應由原告就系爭對話紀錄乃孔 婕安與姚宣宇不法取得、被告明知系爭對話紀錄為不法取得 者而仍於訴訟中使用等事實,負舉證責任。原告固以王宗霖 親筆信、新北地檢署檢察官112年度偵續一字第26號不起訴 處分書、姚宣宇接收系爭對話紀錄之影片檔、新北地檢署11 3年度偵字第19846號不起訴處分書等件,為其主張之論據( 見本院卷一第49至55頁;卷二第333至339、369、373頁)。 惟查:   ⒈王宗霖雖曾以書信向新北地檢署檢察官表示:「我願替同 屬受害者甲○○做證,…,孔婕安行為卑劣、滿口謊言,一 再用感情利用,要取回先前替甲○○做證的聲明書,在我不 知情的情況下,從我手機取得我與甲○○的對話紀錄,…」 、「當我發現被告孔婕安在網路到處約炮騙錢,選擇原諒 她、相信她會改過,一再利用感情欺騙,竊取我手機資料 並刪除與她的相關對話,取得我與原告甲○○對話紀錄,混 淆她詐騙錢財的事實,我對甲○○深感抱歉。…」等語(見 本院卷一第49、51頁),惟本院審酌王宗霖與孔婕安間有 感情、財產糾葛,迭有訟爭(如:新北地檢署110年度偵 字第45531號王宗霖告訴孔婕安詐欺案件、111年度偵字第 11067號孔婕安告訴王宗霖妨害自由等案件、111年度偵字 第16203號王宗霖告訴孔婕安詐欺案件、111年度偵字第27 818號王宗霖告訴孔婕安竊盜等案件、113年度偵字第2912 1號王宗霖告訴孔婕安等人共同妨害秘密案件、113年度偵 字第32532號王宗霖告訴孔婕安等人共同妨害秘密案件、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108號孔婕安請求王宗霖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事件,見本院卷二第201至264、269至271、279至2 85、309至314頁),彼此怨懟甚深,在無其他可佐信其所 述之事證外,尚難遽採。   ⒉又新北地檢署檢察官112年度偵續一字第26號不起訴處分書 所據理由雖論及:「…。然同案被告(即王宗霖)供稱告 訴人(即孔婕安)當時還住伊家,有伊手機密碼,所以告 訴人是從伊手機偷這些對話紀錄傳出去等語,…。佐以隱 匿自己之犯罪證據乃人之常情,同案被告無由將自己之犯 罪過程提供他人致自證己罪,被告(即本件原告)所疑堪 信為真,是以告訴人所提出告訴人與同案被告之通訊軟體 對話紀錄(即系爭對話紀錄)乃非法取得。…,經權衡告 訴人所訴究之刑法第235條散布猥褻物品罪與告訴人可能 涉犯之刑法第358條入侵電腦或相關設備罪、同法第359條 無故取得他人電磁紀錄罪,…,權衡之下當以後者為重, 是以無由以同案被告與被告之通訊軟體對話內容作為認定 犯罪事實之證據事項」(見本院卷二第333至335頁),然 此乃本於罪疑惟輕、有疑惟利被告之刑事訴訟原則,尚難 據此反推孔婕安確實係非法取得系爭對話紀錄。   ⒊至原告所提新北地檢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19846號不起 訴處分書,告訴事實(孔婕安竊取原告於110年8月11日寄 予王宗霖之信件)與本件起訴原因事實無涉;而姚宣宇接 收系爭對話紀錄之影片檔,則無法證明系爭對話紀錄乃係 孔婕安所竊錄,均無從佐證原告主張事實為真。   ⒋此外,縱認系爭對話紀錄確係孔婕安、姚宣宇不法取得, 原告亦未提出任何具體事證得以證明被告明知或可得而知 該情仍濫用系爭對話紀錄,自難遽令被告擔負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責任。  ㈢綜上所述,原告所舉事證均不能使本院就其主張事實存在達 到確信之程度,舉證不足之不利益自應由原告承擔,是原告 主張被告明知系爭對話紀錄為孔婕安、姚宣宇不法取得而仍 於訴訟中使用乙節,尚難憑採。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84條 第1項前段、後段、第185條、第195條第1項等規定,請求被 告應連帶給付原告2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最後一位 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遲延利息,尚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所為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 一併駁回之。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26

PCDV-113-訴-1446-20241226-1

訴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聲字第24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永和店仔街福德宮 法定代理人 陳伯鈞 代 理 人 邱柏青律師 相 對 人 楊政信 陳茂己 許燦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物事件(本院111年度重訴字第4 85號),聲請人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返還借名登記物事件 ,業經本院以111年度重訴字第485號受理在案(下稱本案訴 訟),聲請人為如附表所示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所有權 人,基於物權關係請求被告變更登記系爭土地所有權,於事 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為使第三人知悉訟爭情事,以便阻卻 其因信賴登記而善意取得系爭土地所有權,及避免確定判決 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受不測之損害,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 第5項規定,聲請許可就系爭土地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等 語。 二、按訴訟標的基於物權關係,且其權利或標的物之取得、設定 、喪失或變更,依法應登記者,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原告得聲請受訴法院以裁定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民 事訴訟法第254條第5項定有明文。準此,原告起訴主張為訴 訟標的之權利,其得、喪、設定、變更無須登記者,縱使其 聲明之內容或請求給付之「標的物」為得、喪、設定、變更 依法應經登記者(例如不動產),因與上開規定之要件不符 ,自不能發給已起訴之證明。又借名登記財產於借名關係存 續中,乃登記為出名人之名義,在該財產回復登記為借名人 名義以前,借名人尚無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可資行使(最高法 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10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提起本案訴訟主張兩造間就系爭土地有借名登 記關係,其為系爭土地之真正所有權人,業向相對人為終止 借名登記關係之意思表示,並本於終止借名登記法律關係類 推適用民法關於委任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相對人將系爭土 地回復登記於參加人財團法人新北市永和店仔街福德宮福德 基金會等語,此有本案訴訟卷宗可稽。聲請人雖依民法第76 7條規定為請求,然依聲請人所述,系爭土地目前仍借名登 記於相對人名下,則聲請人現既非系爭土地之登記所有權人 ,自無從就系爭土地對相對人行使民法第767條所有權人之 物上請求權,故聲請人縱列民法第767條為訴訟標的,亦不 足採為本件審酌許可訴訟繫屬登記之理由。從而,聲請人聲 請許可就系爭土地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核與民事訴訟法 第254條第5項規定之要件不符,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附表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平方公尺) 權 利 範 圍 登記 名義人 縣市 鄉鎮 市區 段 地號 1 新北市 永和區 水源段 187 74.41 1/2 陳茂己 3/10 楊政信 2 新北市 永和區 水源段 188 18.05 1/2 陳茂己 3/10 楊政信

2024-12-24

PCDV-113-訴聲-24-202412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61號 聲 請 人 王仁熙(GARAND PIERRE) 上列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繳納費用後,准予交付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46號請求侵 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 音光碟;聲請人就前開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 ,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46號請求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之被告,為明瞭當日開庭陳述內容,爰依 法聲請交付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 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 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 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 定,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及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 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46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事件之被告,復已敘明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可認 其聲請係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所必要,且本件並無得不 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等應保密之事 項,經核與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規定尚無不合,應予准 許。 四、末按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法庭錄 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 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 存辦法第8條第3項規定甚明,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並定有 行政罰鍰之規定,是聲請人取得上開法庭錄音光碟,其使用 自應注意不得違反上開規定,附此敘明。 五、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 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20

PCDV-113-聲-361-20241220-1

消債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復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字第135號 聲 請 人 蕭瑞添 代 理 人 汪哲論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復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蕭瑞添准予復權。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業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 4號裁定准予免責確定在案,爰依法聲請復權等語。 二、按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依清償或其他方法解免全部債務;受免責之裁定確定;於清 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3年內,未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 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46條或第147條之規定受刑之宣告確 定;自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滿5年,消債條例第144 條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113年度 消債職聲免字第94號聲請免責事件卷宗查明屬實,應堪信為 真實。本件既有聲請人已受免責裁定之確定事由,合於前揭 消債條例規定,聲請人據以向本院聲請復權,應堪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20

PCDV-113-消債聲-135-202412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503號 原 告 欣煜營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創成 訴訟代理人 房樹貴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新北市板橋區公所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587,076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6,3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雅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蘇哲男

2024-12-20

PCDV-113-補-2503-20241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