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遺產所在地

共找到 108 筆結果(第 11-20 筆)

家繼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遺產協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簡字第64號 原 告 羅彩汶 代 理 人 賴皆穎律師 被 告 羅文鴻 羅佳茹 當事人間履行遺產協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 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下列法院管轄:一 、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 所者,其在國內居所地之法院。二、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 。家事事件之管轄,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有 關管轄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 管轄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70條及第5 條分別定有明文。又 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有 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履行遺產協議,而本件被繼承人羅 志雄於111年1月1日繼承開始時之住所地,在南投縣○○鄉○○ 村○○路000○0號,有原告所提出戶籍謄本在本院卷第17頁可 參,又依據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被繼承人 所遺主要財產(不動產)均在南投縣(第71~73頁),堪認本院 並無管轄權,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起本件訴訟,應不合 法,本院於113年7月29日命原告於文到5日內,陳報本院有 管轄權之理由(第89頁),原告於113年8月2日收文後,迄今 未陳報(第93頁送達證書、第99~101頁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 單),爰依職權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1

TCDV-113-家繼簡-64-20250311-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6號 原 告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俞宇琦 訴訟代理人 劉義雄 被 告 陳秀蓉 陳春珍 陳秀味 陳秀蓮 陳玉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法所定家事事件由少年及家事法院處理之;因繼 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其他繼 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為家事丙類事件;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 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家事事件法第2條 前段、第3條第3項第6款、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 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 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 住所地之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法院管轄,家事事件 法第70條亦有明定。又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定某類事 件專屬一定法院管轄之謂,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得由一定 法院管轄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字樣,仍不失其 專屬管轄之性質。而家事事件法第2條規定係依事件之性質 而定其管轄誰屬之事務管轄,具有專屬、強制性質,少年及 家事法院對於家事事件之管轄,相較於普通法院,性質上屬 專屬管轄。另債權人依民法第242條規定提起代位訴訟,僅 係當事人適格及法定訴訟擔當之明文,與訴訟標的之認定無 關,故代位分割遺產訴訟,所涉者同屬繼承人間之遺產分割 訴訟,其本質仍為丙類事件,應屬家事事件。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代位人即被告甲○○積欠其債務未償,被 告等所繼承坐落高雄市○○區○○段0000○0000地號、岡山區嘉 潭段278地號、岡山區嘉旺段470、471、472、473、510-4、 521地號土地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號建物(下合稱 系爭遺產)應予分割。而被代位人怠於行使遺產分割請求權 ,致原告無從就系爭遺產取償,爰依民法第242條、第1164 條規定,代位被代位人請求分割系爭遺產,核屬家事事件法 第3條第3項第6款所規定之家事事件,揆諸前揭說明,應專 屬家事法院管轄。又系爭遺產所在地均位於高雄市,故本件 應由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管轄,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 管轄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2條、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審查庭法 官 朱玲瑤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瑩萍

2025-03-07

CTDV-114-補-186-20250307-1

家補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繼承權不存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79號                    114年度家救字第 9號 原 告 徐海萍 被 告 鄭姜金蘭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 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因繼承回復 、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 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下列法院管轄:一、繼承開始時 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所者,其在國 內居所地之法院。二、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家事事件法 第70條亦有明文。 二、原告起訴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核屬家事事件法第3 條規定之丙類事件,依同法第70條規定,應由被繼承人之住 所地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為管轄法院。查被繼承人陳 朝瑞死亡時住所地為臺北市○○區○○路0巷0號10樓之1,主要 遺產為前開萬華區國興路房地、郵局存款等情,有被繼承人 陳朝瑞之個人基本資料、財政部臺北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 書等件在卷可稽,依上說明,本件管轄法院應為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有誤會,爰依職 權裁定移送予該管轄法院。 三、另原告起訴時聲請訴訟救助事件(本院114年度家救字第9號 ),因本案既經移轉管轄,故就其訴訟救助部分一併移由本 案管轄法院一併處理,附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高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威全

2025-03-07

SLDV-114-家補-79-20250307-1

家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79號                    114年度家救字第 9號 原 告 徐海萍 被 告 鄭姜金蘭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 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因繼承回復 、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 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下列法院管轄:一、繼承開始時 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所者,其在國 內居所地之法院。二、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家事事件法 第70條亦有明文。 二、原告起訴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核屬家事事件法第3 條規定之丙類事件,依同法第70條規定,應由被繼承人之住 所地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為管轄法院。查被繼承人陳 朝瑞死亡時住所地為臺北市○○區○○路0巷0號10樓之1,主要 遺產為前開萬華區國興路房地、郵局存款等情,有被繼承人 陳朝瑞之個人基本資料、財政部臺北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 書等件在卷可稽,依上說明,本件管轄法院應為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有誤會,爰依職 權裁定移送予該管轄法院。 三、另原告起訴時聲請訴訟救助事件(本院114年度家救字第9號 ),因本案既經移轉管轄,故就其訴訟救助部分一併移由本 案管轄法院一併處理,附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高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威全

2025-03-07

SLDV-114-家救-9-20250307-1

重家繼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71號 原 告 A01 訴訟代理人 蕭盛文律師 複 代理人 江蘊生律師 被 告 A02 訴訟代理人 陳傑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 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遺產分割事 件,得由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 地之法院管轄,家事事件法第70條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係 以:因遺產分割等所生之繼承訴訟事件,由與被繼承人關係 最密切之法院即被繼承人之住所地,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較便於證據調查及有助於訴訟程序之進行。又按家 事事件之管轄,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有關管 轄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管轄 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5條亦有明文,該規定使遺產分割等 繼承訴訟事件,亦得準用非訟事件法第7條關於普通審判籍 之規定,而由關係人住所地、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財產 所在地、履行地或行為地之法管轄,惟在管轄競合之處理時 ,仍有非訟事件法第3條但書規定之準用,得由受理在先之 管轄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將事件移送於認為適當之 其他管轄法院(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640號裁定意旨參 照)。 二、經查,原告主張兩造為被繼承人甲○○之全體繼承人,並請求 分割被繼承人之遺產,係家事事件法第70條所定分割遺產事 件,而原告起訴時雖陳報被告居所位在新北市○○區○○路0段0 00巷00弄00號1樓,屬本院轄區,而被繼承人遺有址設新北 市○○區○○○路0段0號9樓之9之不動產,有遺產稅繳清證明書 在卷可參,依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7條規定, 本院似有一般管轄權。惟查,本件起訴時被告之戶籍地位在 臺中市○區○○○路000號18樓之2,此有戶籍謄本、個人戶籍資 料查詢結果附卷可參,又依兩造另案刑事案件中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7月24日112年度調院偵字第1157號不 起訴處分書及113年5月3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聲自字 第211號刑事裁定所載,被告之居所位在桃園市○○區○○○街00 號9樓之1,是被告之住居所實際上均非本院轄區甚明。又被 繼承人甲○○死亡時之住所地在臺北市○○區,其遺產清單中之 主要遺產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外部存款13,308,442元,該分 行址設臺北市○○區等情,此有被繼承人之除戶戶籍謄本、財 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兆豐商業銀行國外部分 行資訊查詢結果在卷可憑,足見臺北市○○區、○○區為被繼承 人主要財產所在地,且與被繼承人過世前之關連性甚為密切 。是基於證據調查效率與便利之考量,本院應非有利於訴訟 程序進行之法院,本件應由被繼承人生活關係密切之生前住 所地,又為主要遺產所在地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方屬 適當,且經本院詢以兩造,亦對於本件移送該院管轄均無意 見。揆諸首揭說明,依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3 條但書之規定,依職權裁定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家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美燕                                法 官 謝茵絜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3-06

PCDV-113-重家繼訴-71-20250306-1

鳳補
鳳山簡易庭

變價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鳳補字第37號 原 告 李若琦 被 告 黃李素卿 趙紘驊 上列當事人間變價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次按家事事件法所定家事事件由少年及家事法院 處理之;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 真偽或其他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為丙類事件;因繼承回復 、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 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 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法院管轄,家事事件法第2條前 段、第3條第3項第6款、第70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變價分割兩造共同繼承之高雄市○○區○○○ 段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公同共有10000分之18)及其 上同段7747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3樓之 1房屋(權利範圍公同共有1分之1)(下合稱系爭遺產), 核屬家事事件法第3條第3項第6款所規定之丙類事件之「遺 產分割」事件之家事事件,且分割遺產訴訟係以被繼承人之 繼承人定各該繼承人之應繼分比例,及調查各該被繼承人之 全部遺產狀況後,確定被繼承人之遺產應如何分配為主要爭 點,核與分割共有物性質上為處分行為,普通法院受理裁判 分割共有物訴訟,其審理重點係在尋求對物之共有人適當、 公允之方法,依原物分配、變價分配,或以原物之一部分配 予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俾解消物 之共有狀態,使其分歸各共有人單獨所有者,顯然有別,揆 諸前引規定及說明,自屬家事事件法所稱丙類事件,應專屬 系爭遺產所在高雄地區所設之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管轄 。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 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茆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劉企萍

2025-03-05

FSEV-114-鳳補-37-20250305-1

家繼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遺產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47號 原 告 A01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A02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張 煜律師 江曉俊律師 被 告 A04 A05 A06 A07 A08 A09 A10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遺產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之類型廣泛,有關管轄之一般事項,除家事事件 法有特別規定外,應依各該事件之性質及所應適用之程序法 理,先準用非訟事件法相關規定,於非訟事件法未規定時, 再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之規定。家事事件法有鑑於此,乃於 第5條明定:「家事事件之管轄,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 非訟事件法有關管轄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 事訴訟法有關管轄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70條規定,因遺 產分割、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㈠繼承開 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所者,其 在國內居所地之法院;或㈡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考 其立法意旨,乃基於證據調查便利及有助訴訟程序進行之考 量,所設特別審判籍之規定,雖未排除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 用非訟事件法第7條所規定之普通審判籍,惟在「管轄競合 」之處理時,仍有非訟事件法第3條但書規定之準用,得由 受理在先之管轄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將事件移送於 認為適當之其他管轄法院(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640號 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A01、A02主張兩造為被繼承人甲○○之全體繼承人 ,請求被告A04返還其無法律上原因占有被繼承人甲○○出售 新竹市○○街00巷00弄00號0樓房地所得分配款新臺幣(下同 )3,673,730元予全體繼承人,並請求分割被繼承人甲○○之 遺產,係家事事件法第70條所定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 求及分割遺產事件,雖因繼承人A04之住所地在本院轄區, 依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7條規定,本院固有一 般管轄權,惟查,被繼承人甲○○逝世時之住所地位在新竹縣 ○○鎮,其遺產清單內1,009,141元存款之開戶銀行為址設新 竹市東區之臺灣銀行新竹分行,而依原告起訴狀所載,被繼 承人遭占有之分配款係出售新竹市○○街00巷00弄00號0樓房 地所得,有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在卷可憑,足見新竹市為被繼 承人主要遺產所在地,且與被繼承人過世前之關連性甚為密 切,基於證據調查效率與便利之考量,本院顯非有利於訴訟 程序進行之法院,而應由被繼承人生活關係密切之生前住所 地且為主要遺產所在地之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管轄,方屬適當 。揆諸首揭說明,依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3條 但書之規定,依職權裁定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家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美燕                                     法 官 謝茵絜                              法 官 俞兆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曾羽薇

2025-03-05

PCDV-113-家繼訴-47-20250305-1

審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審訴字第52號 原 告 王紹先 訴訟代理人 謝明智律師 曾偉哲律師 被 告 李聖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 有明文。次按所謂專屬管轄,係指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專屬一 定法院管轄之謂。凡法律規定某類事件僅得由一定法院管轄 者,縱未以法文明定「專屬管轄」字樣,仍不失其專屬管轄 之性質。又本法所定家事事件由少年及家事法院處理之;未 設少年及家事法院地區,由地方法院家事法庭處理之,家事 事件法第2 條定有明文;而此條規定之立法理由謂:為貫徹 家事事件(包括家事訴訟事件、家事非訟事件及家事調解事 件)專業處理之精神,爰於本條明定家事事件之事務管轄法 院。準此,該規定係依事件之性質而定其管轄誰屬之事務管 轄,具有專屬、強制性質,少年及家事法院對於家事事件之 管轄,相較於普通法院,性質上屬專屬管轄。復按親屬間之 扶養事件,包含共同扶養義務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扶養費者, 屬家事非訟事件,觀諸家事事件法第3條第5項第12款、家事 事件審理細則第128條第1項第4款自明(最高法院103年度台 聲字第1136號裁定意旨參照)。另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 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其他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 為家事事件之丙類事件,家事事件法第3 條第3 項第6 款定 有明文。而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 囑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繼承開始 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或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家事事件法第70條第1 款前段、第2款亦有明定。對照民事 訴訟法第18條於民國102年5月8日修正之立法理由謂:家事 事件法第3 條第3 項第6 款將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 分、遺贈、確認遺囑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承所生事件列為家 事事件,並於第70條明定其管轄法院,依該法第196 條規定 應優先適用,現行條文關於上開事件管轄法院之規定應予刪 除等語。是關於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之管轄法 院,應依家事事件法第70條規定定之,如被繼承人住所地或 主要遺產所在地設有少年及家事法院,即應專屬該少年及家 事法院管轄,不得由普通法院管轄,方無違家事事件法基於 家事事件專業處理之精神所定之管轄(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 院105年度上易字第337號判決意旨參照)。另專屬管轄事件 與非專屬管轄事件,如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者,不宜割裂由 不同法院管轄(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96號判決意旨參 照)。 二、本件原告起訴以兩造均為被繼承人王孫碧珍(民國113年7月 30日死亡、生前住所高雄市○○區○○街00號6樓之1)之繼承人 ,因王孫碧珍死亡時遺有附表所示遺產,其中編號3、4土地 及建物實際上為原告於98年9月間購買,後借名登記在王孫 碧珍名下,借名登記契約已因王孫碧珍死亡而消滅,如未消 滅,則以起訴狀繕本向被告終止借名登記契約,另王孫碧珍 死亡前係由原告扶養,原告有為被告代墊其應負擔之扶養費 新臺幣(下同)909,720元,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及 依民法第1164條第1項、第179條等規定,訴之聲明第1項請 求分割附表編號1、2所示存款;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偕同原 告將附表編號3、4所示土地及建物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 告;聲明第3項請求被告給付909,72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查聲明第1 項核屬家事事件法第3 條第3 項第6 款所定之家事事件,聲 明第3項則屬家事事件法第3條第5項第12款所定之家事事件 ,至於聲明第2項涉及附表編號3、4土地及建物,現登記外 觀屬王孫碧珍之遺產,實際上是否存在原告主張之借名登記 法律關係,而得請求被告配合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與聲明 第1項係基於同一原因事實,且不宜割裂由不同法院管轄。 又本件繼承開始時,王孫碧珍之住所地位在高雄市鹽埕區, 有戶籍謄本在卷可查,應由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管轄。 揆諸上開說明,本院無管轄權,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管轄 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展榮 附表: 編號 遺產標的 1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港都分行存款新臺幣72,411元及其利息。 2 中華郵政鼓山郵局存款新臺幣476,865元及其利息。 3 高雄市○○區○○段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0000分之212) 4 高雄市○○區○○段000○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門牌:高雄市○○區○○街00號6樓之1)

2025-03-03

KSDV-114-審訴-52-20250303-1

家繼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繼簡字第11號 原 告 陳亨鳴 被 告 陳瓊如 陳淑芬 訴訟代理人 葉嘉樂 被 告 陳順天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人   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   院;復按因繼承回復、遺產分割、特留分、遺贈、確認遺囑   真偽或繼承人間因繼承關係所生請求事件,得由下列法院管   轄:㈠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   無住所者,其在國內居所地之法院。㈡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   院,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第70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具狀向本院提起分割遺產之訴,經核為家事事事件 法第70條規定之事件,稽之本件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陳光 照之住所地為屏東縣○○鄉○○00號之17,有原告提出之被繼承 人陳光照之除戶謄本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1頁),佐以原告主 張系爭被繼承人陳光照所留之遺產,係屏東枋山地區農會存 款(本院卷第8頁反面),又被繼承人陳光照之其他遺產即不 動產均坐落在屏東縣枋山鄉,有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 稅證明書可佐(本院卷第85頁),可認主要遺產所在地亦在屏 東縣,揆諸前揭規定,本件分割遺產事件自應由臺灣屏東地 方法院管轄,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 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管轄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5-03-03

TCDV-114-家繼簡-11-20250303-1

家抗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分割遺產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抗字第5號 抗 告 人 葉義祥 相 對 人 葉春福 葉貴蓮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間分割遺產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24日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03號所為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之類型廣泛,有關管轄之一般事項,除家事事件 法有特別規定外,應依各該事件之性質及所應適用之程序法 理,先準用非訟事件法相關規定,於非訟事件法未規定時, 再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之規定。家事事件法有鑑於此,乃於 第5條明定:「家事事件之管轄,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準用 非訟事件法有關管轄之規定;非訟事件法未規定者,準用民 事訴訟法有關管轄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70條規定,因遺 產分割所生請求之訴訟事件,得由㈠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住 所地之法院;被繼承人於國內無住所者,其在國內居所地之 法院;或㈡主要遺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此乃基於證據調查 便利及有助訴訟程序進行之考量,所設特別審判籍之規定, 並未排除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7條所規定之普 通審判籍,故該事件關係人住所地、事務所或營業所所在地 、財產所在地、履行地或行為地之法院,就該事件亦有管轄 權。又關於管轄競合之處理,則應準用非訟事件法第3條規 定,即「數法院俱有管轄權者,由受理在先之法院管轄之。 但該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將事件移送於認為適當 之其他管轄法院」,而無民事訴訟法第20條但書規定之適用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640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二、本件抗告意旨略以:兩造之被繼承人蔡阿在於民國111年8月 25日死亡,其所遺之所有存款及現金(現金部分已於起訴前 存放位於臺南市南區夏林路之第一銀行金城分行,下合稱系 爭遺產)均在臺南市,系爭遺產所在地在臺南市,抗告人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原法院)訴請分割遺產,應屬合法 ,原裁定以原法院無管轄權為由,將本件移送臺灣宜蘭地方 法院(下稱宜蘭地院)管轄,尚有未洽,爰請求廢棄原裁定 等語。 三、查本件抗告人向原法院起訴請求分割兩造被繼承人蔡阿在之 遺產(見原審調字卷一第7至11頁),為家事事件法第3條第 3項第6款所定之丙類家事訴訟事件,相對人葉春福之住所地 為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有戶役政資訊網站-個人戶籍 資料查詢在卷可稽(見原審家繼訴字卷第11頁);參以蔡阿 在所遺之郵局存款係在臺南市一情,有抗告人提出之財政部 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在卷可佐(原審調字卷一第11 頁),是依前開說明,原法院即有管轄權。抗告人向原法院 起訴(見原審調字卷一第7頁),依家事事件法第5條準用非 訟事件法第3條前段規定,並無不合。此外,原裁定以相對 人即被告聲請而裁定移轉管轄,然遍查卷內並無相對人聲請 移轉管轄之書狀或陳述資料。基此,原法院以其無管轄權, 裁定移轉宜蘭地院管轄,自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 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並發回 原法院為適法之處理。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瑪玲                     法 官 郭貞秀                    法 官 黃聖涵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再抗 告,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提起再抗告應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 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徐振玉 【附註】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466條之1第1、2項規定 : ⑴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 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⑵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 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2第1項: 上訴人無資力委任訴訟代理人者,得依訴訟救助之規定,聲請第三審法院為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

2025-02-27

TNHV-114-家抗-5-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