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提存事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發還擔保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684號 聲 請 人 黃湘芙 代 理 人 李後政律師 相 對 人 吳文通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百零八年度存字第三一九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 之擔保金新臺幣貳拾壹萬捌仟參佰參拾參元,准予發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準用第104 條之規定 ,須符合:⑴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⑵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 利益人同意返還者;⑶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 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 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得裁定 返還擔保金。次按,因停止執行所供之擔保,係為擔保受擔 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執行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債 權人之聲請實施執行,債務人若已就停止執行之請求提起本 案訴訟,則在該本案訴訟終結前,受擔保利益人是否受有損 害,尚未確定,受擔保利益人仍有可能繼續發生損害,其損 害額亦尚未能確定,自不能強令受擔保利益人行使其權利, 故在債權人已聲請強制執行,並有提起本案訴訟之情形下, 供擔保停止執行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準用第104 條第 1 項第3 款規定,聲請裁定返還提存物時,必待本案訴訟已 終結,始得謂與該條款所定之「訴訟終結」相當。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第三人異議之訴事件 ,聲請人前遵鈞院108年度聲字第27號民事裁定,為供擔保 聲請停止執行,曾提存新臺幣(下同)218,333元,並以鈞 院108年度存字第319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之訴 訟業經合意停止訴訟視為撤回,聲請人並定20日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爰聲請發還擔 保金等語。 三、經調閱本院108年度存字第319號、108年度聲字第27號及107 年度司執字第44978號等相關卷宗審核,兩造間之第三人異 議之訴業經合意停止訴訟視為撤回,按諸上開說明,應認已 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所定之「訴訟終結」 情形。又聲請人亦於民國113年7月17日以台北古亭郵局第68 2號存證信函定21日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相對人收 受後迄未行使權利,復有存證信函暨回執正本及本院民事紀 錄科查詢表附卷足憑,從而,聲請人聲請發還本件擔保金, 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司法事務官 李思賢

2025-03-11

PCDV-113-司聲-684-20250311-2

司聲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9號 聲 請 人 邱德生 相 對 人 徐進鴻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   定有明文。次按供擔保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規   定聲請返還提存物或保證書者,應向命供擔保之法院為之,   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55號裁定可資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 年度全字 第141號假處分裁定,提供新臺幣(下同)9萬元之擔保金,以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905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訴訟終結 ,為此聲請裁定准予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既係依上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供擔保   為假處分,則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之擔保物,自應向命供擔   保之法院即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為之,其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   請,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四、依民事訴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11

SCDV-114-司聲-89-20250311-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96號 聲 請 人 陳梅蘭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洪忠義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之規定, 須符合:(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二)供擔保人證明受 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 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 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 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 得裁定返還擔保金。又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依最高法院 53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判之意旨,應係指受擔保利益人並 無損害發生,或供擔保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就所生之損害已 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遵本院112年度司裁全字第736號民 事裁定,為聲請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10萬元之擔保金,並以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28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供擔 保之原因業已消滅,爰依法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未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 是聲請人於合法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且相對人逾期未行使權 利前,即逕行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於法自有未合。聲請人 復未釋明本件相對人並無損害發生、或債權人本案勝訴確定 、或就所生之損害已經賠償,而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之情, 或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之情形,從而,本件 聲請與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所定返還擔保金之要件不符 ,自不能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3-11

TCDV-114-司聲-296-20250311-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89號 聲 請 人 黃佩珊 相 對 人 林美慧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3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42,500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因 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受 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和 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10 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字 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因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2年度中簡聲字第100號民事裁定,為停止執行曾 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並以本院112年度存字第1737號擔 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本案訴訟(本院112年度中簡字 第3054號)業經判決確定而告終結,聲請人並已通知催告相 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 為此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本院112年度中簡字第3054號債務人異議之訴 事件,業經本院於113年1月29日判決聲請人敗訴,嗣聲請人 不服提起上訴,復又撤回上訴而告確定,本案訴訟已終結, 此業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核實無訛。又聲請人已於訴訟終結 後復聲請法院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此 有本院113年司聲字第1511號函文影本為憑。再查,相對人 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 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亦有本院民事庭查詢表 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與 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至於訴訟費用之分擔,本件認依 前揭異議之訴判決之諭知,認應由聲請人負擔,附此敍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11

TCDV-114-司聲-289-20250311-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42號 聲 請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陳珮芳 相 對 人 張峻銘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41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甲類第一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100,000 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 項第2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 保者準用之,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聲請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404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 押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2241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因 相對人同意聲請人取回上開提存物,爰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404 號裁定影本、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241號提存書影本、同意 書、印鑑證明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審核屬實。是依 前揭規定,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3-11

TCDV-114-司聲-342-20250311-1

司聲更一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更一字第1號 聲 請 人 朱忻忠 相 對 人 金賜福實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芷儀 相 對 人 張王明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本院102年度存字第321號提存事件所提存而經強制執行 後所剩餘之擔保金新臺幣5,502,361元准予發還。   理 由 一、按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或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 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 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 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 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上開規定於其他依 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 1、3款、第106條定有明文。所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係指擔保受擔保利益人權利及所受損害之必要性消滅,如確 無損害發生,或另已提供賠償之擔保,或其損害已受賠償, 或供擔保人之本案勝訴確定等情形,供擔保之原因即屬消滅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265號裁定要旨參照)。所謂「 訴訟終結」,係指受擔保利益人因供擔保之原因訴訟終結, 其所受損害已往後確定不再發生,損害可得確定,並得據以 行使權利請求賠償者(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52號裁定 要旨參照)。所謂「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係指向法院 起訴或為與起訴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而言(最高法院80年台 抗字第413號判例參照)。蓋受擔保利益人在訴訟終結後, 勝敗已定,本得隨時對供擔保人之擔保物行使權利,如遲不 行使,權利義務關係久懸不決,實非所宜,為簡便發還擔保 物程序,減少供擔保人損失,故規定受擔保利益人經催告後 逾期不行使權利,即喪失擔保利益,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 請,以裁定命返還擔保物,倘受擔保利益人逾期始行使其權 利者,仍應認未在期間內行使,法院不得以其嗣後已行使權 利為由,駁回供擔保人之聲請(最高法院72年台抗字第181 號判例、91年度台抗字第245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對相對人訴請拆屋還地訴訟, 經本院以100年度訴字第366號判決勝訴部分,業經聲請人提 供新臺幣(下同)6,007,490元擔保金聲請為假執行,該案 嗣經判決確定後,聲請人前已於106年間向本院聲請通知相 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經本院以106年度司聲字第211號裁定相 對人應於該裁定送達後21日內向聲請人行使權利。嗣相對人 以其受有假執行之損害為由另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經本院10 6年度重訴字第97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重上字第17 3號判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663號裁定確定,該案 確定後,相對人業已聲請於該判決所示之債權範圍扣押本件 擔保金,而就其餘擔保金部分,其供擔保之原因暨已消滅, 爰依法請求准予發還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對相對人訴請拆屋還地訴訟,經本院以100 年度訴字第366號判決勝訴部分,業經聲請人提供6,007,490 元擔保金(本院102年度存字第321號)聲請為假執行,惟聲 請人該部分拆屋還地之請求及假執行之聲請嗣經臺灣高等法 院、最高法院裁判駁回確定,此有聲請人所提出本院110年 度訴字第36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重上字第806號 判決、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第1501號裁定及本院102年度存 字第321號提存書等在卷可憑。嗣聲請人於106年間向本院聲 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經本院於106年9月13日以106 年度司聲字第211號裁定相對人應於該裁定送達後21日內向 異議人行使權利,該裁定已於同年月30日送達相對人,經本 院依職權調取該案卷宗核閱屬實,是堪認法院業已依供擔保 人即聲請人之聲請,於兩造間之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之 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嗣相對人以其受 有假執行之損害為由向聲請人提起損害賠償訴訟,經本院10 6年度重訴字第97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重上字第17 3號判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663號裁定確定,該案 確定後,相對人業已聲請於該裁判所示之債權範圍扣押本件 擔保金,嗣經本院民事執行處核發移轉命令而清償完畢,經 本院依職權調取提存案件、領取提存物案件等卷宗核閱屬實 。是就相對人以其受有假執行之損害為由向聲請人提起損害 賠償訴訟並經判決確定部分,業經相對人自本件擔保金執行 而取償並經執行完畢,堪以認定。而就其餘擔保金之部分, 自應認供擔保之原因業已消滅。至相對人雖又於陳報因發現 新事證,除上述業已確定之判決外,又另行起訴請求聲請人 負損害賠償責任,然此新訴訟之提起已逾越本院106年度司 聲字第211號裁定所定行使權利之期限,且係於聲請人聲請 發還擔保金後所為,應認相對人未在期限內行使權利。綜上 ,本件聲請人聲請返還經強制執行後剩餘之擔保金依法有據 ,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楊佳琪

2025-03-11

ILDV-114-司聲更一-1-2025031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清償提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號 異 議 人 高淑娟 相 對 人 陳銘達 上列異議人對於本院提存所以民國114年1月9日士院鳴(113)存 字第1283號函所為撤銷准予提存並命取回提存物之處分,聲明異 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所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提存法第24條、第25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異議人於民國114年1月16日具狀對 本院提存所於同年月9日以士院鳴(113)存字第1283號函撤 銷准予提存並命取回提存物之處分(下稱原處分)提出異議 ,未逾10日之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該異議無理由,添 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核與首揭規定並無不符,先予敘明 。 二、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前係以「新北市○○區○○路00000號6樓 」之地址(下稱系爭淡水地址),向本院聲請確認訴訟費用 額,經本院於113年3月7日以113年度司聲字第57號裁定(下 稱系爭裁定)命伊賠償相對人新臺幣(下同)7萬2,478元, 及自裁定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可見相對人已向本院及伊表示本件債務之清償地係 在系爭淡水地址,則伊依提存法第4條第1項規定,向本院辦 理清償提存,應屬合法,爰提起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等語 。 三、按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314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 辦理之;提存所接到提存書後,認為應予提存者,應於提存 書載明准予提存之旨,一份留存,一份交還提存人。如係清 償提存,並應將提存通知書送達受取權人。認為程式不合規 定或不應提存者,應限期命提存人取回。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其逾十年不取回者,提存物歸屬國 庫。提存所於准許提存後,發現有程式不合規定或不應提存 者,亦同,提存法第4條第1項、第10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清償地,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 慣,或得依債之性質或其他情形決定者外,以給付特定物為 標的者,於訂約時,其物所在地為之,其他之債,於債權人 之住所地為之,此觀民法第314條規定自明。又按民法第20 條第1項規定,依一定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 之地域者,即為設定其住所於該地。顯見我國民法關於住所 之設定,兼採主觀主義及客觀主義之精神,如當事人主觀上 有久住一定地域之意思,客觀上亦有住於一定地域之事實, 該一定之地域即為其住所(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635號 判決意旨參照)。再按提存事件係非訟事件,法院提存所審 查提存事件僅得就形式上之程式為審查,無庸就實體法上之 事項為審究(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478號裁定意旨參照 )。 四、經查: ㈠、相對人前因兩造間返還借名登記不動產事件,向本院聲請確 定訴訟費用額,經本院於113年3月7日以系爭裁定確定聲請 人應賠償相對人之訴訟費用額為7萬2,478元,及自裁定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聲 請人執系爭裁定,於113年12月30日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清償 提存,經本院提存所於同日以113年度存字第1283號清償提 存事件准予提存等情,業經本院職權調取113年度存字第128 3號卷宗確認無訛,首堪認定為真實。 ㈡、又系爭裁定上所載相對人之住所地為系爭淡水地址等情,固 有系爭裁定可稽【見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283號卷(下稱存 字卷)第5、6頁】,惟聲請人遲於113年12月30日,始就上 開債務,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清償提存,斯時相對人之戶籍地 乃在新北市新店區德正街27巷29弄48號4樓,有其個人基本 資料足參(見存字卷第17頁);再本院提存所以異議人於提 存書上記載相對人之住居所即系爭淡水地址送達提存通知書 ,經系爭淡水地址之大樓管理員表示該址無此人而退回等情 ,有本院送達證書、公文信封可考(見存字卷第14、15頁) ,足徵相對人斯時客觀上已無居住在系爭淡水地址之事實, 是系爭淡水地址在異議人辦理本件清償提存時,顯非相對人 之住所地,自難認系爭淡水地址為上開債務之清償地。至異 議人主張相對人向本院聲請作成系爭裁定之際,有以系爭淡 水地址作為本件債務清償地之意思云云,核屬實體爭執事項 ,尚非受理提存事件之法院所得審酌,附此敘明。 ㈢、從而,原處分依提存法第10條第3項規定,以相對人之住所地 即本件債務之清償地不在本院管轄之範圍,與同法第4條第1 項規定不符為由,撤銷原准予提存之處分並命異議人取回提 存物,核無違誤,異議人以前詞指摘原處分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筠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品瑄

2025-03-11

SLDV-114-聲-28-20250311-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33號 聲 請 人 楊雅惠 相 對 人 吳文超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二七八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陸拾貳萬伍仟柒佰零肆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定有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 之,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又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 押或假處分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 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 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執 行程序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 既未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 執行程序已撤銷,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 字第357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事件,聲請人前依本院113年度全字第18號民事裁定,提供 新臺幣625,704元為擔保金,並經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78號 提存事件提存後,聲請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09號執行假 處分相對人之財產在案。茲因上開假處分執行事件之本案訴 訟業經調解成立在案,聲請人並已具狀撤回假處分執行程序 ,訴訟可謂終結。且聲請人曾以台南地方法院郵局第001627 號存證信函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文到20日內行使權 利,相對人收受後,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為此依法聲請本院 裁定准予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78號提 存書、本院113年度移調字第93號調解筆錄、民事撤回假處 分執行狀、存證信函、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影本為證,本院 並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全字第18號假處分卷、113年度存 字第278號擔保提存卷、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09號假處分執 行卷、113年度移調字第93號民事卷、113年度訴字第1447號 民事卷等卷宗審核無訛,堪信為真實。茲因本案訴訟經調解 成立,該假處分執行事件亦經聲請人撤回,且不動產查封登 記已塗銷,訴訟可謂終結。聲請人以存證信函通知相對人限 期行使權利,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此有本院民事 紀錄科查詢表各1份存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 金,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洪瑞珠

2025-03-11

TNDV-114-司聲-33-20250311-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87號 聲 請 人 潤泰創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滄圳 代 理 人 郭哲華律師 相 對 人 吳世章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七0七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臺灣土 地銀行敦化分行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單面額新臺幣壹仟萬元存單 貳張(存單號碼:TLB542616、TLB542617)、面額新臺幣壹佰萬元 存單肆張(存單號碼:TLB143571、TLB143572、TLB143573、TLB1 43574)、面額新臺幣伍拾萬元存單乙張(存單號碼:TLB206879) 及現金新臺幣參萬元,共計新臺幣貳仟肆佰伍拾參萬元,准予返 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此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 6條亦定有明文;又因假扣押所供之擔保,係為擔保受擔保 利益人因不當假扣押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 裁定債權人之聲請實施假扣押執行,債權人並已就假扣押所 保全之請求提起本案訴訟,則在該本案訴訟終結前,受擔保 利益人是否受有損害,尚未確定,在假扣押裁定撤銷及假扣 押執行撤回前,受擔保利益人仍有可能繼續發生損害,其損 害額亦尚未能確定,自不能強令受擔保利益人行使其權利。 故在假扣押債權人已聲請假扣押執行,並已提起本案訴訟之 情形下,債權人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第1項第3 款規定,聲請裁定返還提存物時,必待本案訴訟已終結,並 已撤銷假扣押裁定及撤回假扣押執行,始得謂與該條款所定 之「訴訟終結」相當(最高法院96年度台抗字第753號裁定 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鈞院99年度司裁全字第522號民事假扣押裁定主文第一 項,提供面額共計新臺幣(下同)24,500,000元之臺灣土地 銀行敦化分行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單及現金30,000元為擔保 金,經鈞院99年度存字第617號提存事件提存,並由鈞院99 年度司執全字第438號假扣押執行事件受理實施執行處分, 嗣經相對人依前開主文第二項提供反擔保撤銷假扣押執行在 案。爾後聲請人多次辦理變換提存物,現以鈞院113年度存 字第707號提存書供擔保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與相對人間 之本案訴訟已確定,且聲請人已撤回前述假扣押執行之聲請 ,訴訟可謂終結。聲請人復聲請鈞院命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 ,經鈞院以113年度司聲字第724號限期行使權利事件通知相 對人在案,而前述相對人逾期未提出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 明,為此聲請發還本件擔保金等語,並提出本院99年度司裁 全字第522號民事假扣押裁定、99年度存字第617號提存書、 113年度存字第707號提存書、司法院裁判書系統列印之民事 判決(含本院99年度重訴字第106號、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 院100年度重上字第64號、101年度重上更㈠字第15號、103年 度重上更㈡字第3號、106年度重上更㈢字第9號、107年度重上 更四字第15號、111年度重上更五字第25號、最高法院101年 度台上字第1187號、102年度台上字第2356號、106年度台上 字第7號、107年度台上字第1971號、110年度台上字第110號 、113年度台上字第1359號)暨民事判決確定證明書、99司 執全字第438號民事執行處函、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724號 民事裁定及其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前揭陳述,業經承辦司法事務官調閱本院99年 度司裁全字第522號假扣押卷、99年度執全字第438號執行卷 、99年度存字第617號、100年度存字第886號、101年度存字 第795號、102年度存字第1452號、104年度存字第313號、10 5年度存字第935號、107年度存字第190號、108年度存字第6 45號、109年度存字第1005號、111年度存字第156號、112年 度存字第339號、113年度存字第707號擔保提存卷、113年度 司聲字第205號變換提存物卷、99年度重訴字第106號卷宗及 其歷審卷宗、113年度司聲字第724號卷宗查核屬實。而依前 述卷宗資料,聲請人與相對人間之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 而原假扣押之執行處分因相對人供反擔保而由本院予以撤銷 ,聲請人復已撤回假扣押執行,經執行法院准予備查在案; 至聲請人雖未撤銷上開假扣押裁定,惟其收受上開假扣押裁 定已逾30日,依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之規定,聲請人亦 不得再聲請執行,故可謂訴訟終結。且本院其後作成之113 年度司聲字第724號通知限期行使權利民事裁定,已於113年 12月19日由郵務人員分別轉交相對人戶址及居住地所在之派 出所以為送達,則依民事訴訟法第138條第1、2項關於寄存 送達之規定,至遲均於113年12月29日即對相對人發生送達 效力,惟相對人逾期迄今仍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民 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4年2月20日北院信文 查字第1149042471號函在卷可稽。是聲請人本件之聲請,經 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9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 出異議,並應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2025-03-11

TNDV-114-司聲-87-20250311-1

司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6號 聲 請 人 廣大照明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侑麟 相 對 人 普維得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秉浩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 命返還其提存物;此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 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明 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件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給付貨款事件,聲請 人前依本院民國(下同)108年度訴字第1530號民事判決, 為擔保對相對人財產之假執行所受之損害而提供新臺幣(下 同)35萬元為擔保金,於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12年度存字第4 6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之本案訴訟業經判 決確定(本院108 年度訴字第1530號、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 院111年度上字第127號),訴訟已屬終結,且聲請人於訴訟 終結後,依首揭規定聲請本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 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1043 號裁定),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於受本院催告行使權利後,業已於113年1 2月18日向本院起訴,請求聲請人賠償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 假執行所受之損害,有相對人民事起訴狀影本在卷可稽,是 相對人經聲請人催告行使權利,既已起訴請求而行使權利, 是以,本件聲請人聲請返還擔保金,自與首揭法定要件不合 ,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第106 條,裁定如主 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李曜崇

2025-03-10

KSDV-114-司聲-236-20250310-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