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法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撤銷遺產分割登記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字第764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王裕程 被 告 孫黃員目 孫繼偉 孫繼昌 孫繼邦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遺產分割登記事件,原告起訴主張其債務人即 被告孫繼邦與其餘被告間所為遺產分割協議屬無償行為,害及原 告之債權,依民法第244條規定提起撤銷詐害行為之訴。依原告 提出之本院104年度司促字第9503號支付命令,其對於被告孫繼 邦之債權額,截至民國113年9月3日即本件繫屬前1日止計算之本 金、利息、督促程序費用,合計新臺幣(下同)303,352元(計 算式如卷內試算表);依卷附遺產稅免稅證明書,被告孫繼邦按 遺產法定應繼分4分之1可得價額為649,867元(計算式:2,599,4 70*1/4≒649,867,元以下不計)。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較低 之前者核定為303,352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3,310元,原告僅繳納1,550元,起訴不合程式。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繳1,76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4-10-09

CYEV-113-嘉簡-764-20241009-2

司繼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227號 聲 請 人 劉宗展 劉子甄 住臺東縣○○市○○路000巷0弄0號1樓 劉 周品辰 住○○市○○區○○街0號 劉周品妤 高津虹 高德成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此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為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 事件法第30條之1所明定。次按繼承人拋棄其繼承權,應於 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3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 4條第1項、第2項前段雖定有明文,惟此項拋棄繼承屬無相 對人之單獨行為,需繼承人以書面向法院為繼承權拋棄之意 思表示,該意思表示並應憑表示拋棄繼承人之真意為之。再 按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 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 先,民法第1174條第1項、第1138條、第1139條分別定有明 文。是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權之前提,必須聲請人係應繼承 人而於聲明時業已取得繼承權。倘聲請人並非應繼承人而未 取得繼承權,當不得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 二、查聲請人劉宗展(下逕稱姓名)雖主張其為被繼承人高月桃之 合法繼承人,被繼承人於民國(下同)113年6月17日死亡,其 自願拋棄繼承權,並提出被繼承人除戶謄本、繼承系統表、 繼承權拋棄書、聲請人戶籍謄本、印鑑證明等為證。然查所 提出之聲請狀及繼承權拋棄書皆未蓋用劉宗展印鑑章,致本 院難以判斷其是否確有拋棄繼承之真意,經本院於113年9月 5日通知補正後,聲請人僅於同年月16日具狀表示略以:原 聲請人劉宗展因故暫停拋棄繼承手續,改為繼承被繼承人之 遺產等語,此有申請拋棄繼承補正資料在卷可稽。是劉宗展 既未補正蓋用印鑑章之聲請狀、繼承權拋棄書,則其是否確 有拋棄繼承之意思,本院無從認定,拋棄繼承之聲請自難准 許,應予駁回。從而繼承順序後於劉宗展之聲請人劉子甄、 劉周品辰、劉周品妤、高津虹、高德成自未取得繼承權,其 拋棄繼承之聲明,同屬於法不合,應併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2024-10-09

TTDV-113-司繼-227-20241009-1

監宣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許可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之不動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5號 聲 請 人 陳○晨 相 對 人 金○鴻 上列聲請人聲請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不動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許可聲請人代為處分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不動產。處分所得之 價金應全部存入相對人名下之金融機構帳戶中。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陳○晨為相對人即受監護宣告人金○鴻 之監護人,為籌措相對人之生活費用,擬出售相對人所有如 附表所示不動產以換取價金支應,爰聲請准予代為處分等語 。 二、按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非為受監護人之利益,不得 使用、代為或同意處分。監護人代理受監護人處分不動產, 非經法院許可,不生效力。此於成年人之監護準用之,民法 第1113條、第1101條第1項、第2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準 此,監護人代為處分受監護宣告人之財產,應經法院許可, 並基於對於受監護人之利益為審酌。 三、本院112年度輔宣字第7號裁定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並選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等情,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卷宗核 閱無誤,並有該裁定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自得為相對人 之利益聲請法院裁定許可代為處分相對人之不動產。 四、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戶籍謄本、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之 第一類謄本及相對人之存摺等為證,足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 實。又聲請人於本院調查中陳稱:因為叔叔願意購買如附表 所示之不動產,賣得之價金會作為相對人之生活所需,且日 後蓋房子也會保留相對人的部分等語。審酌相對人所有如附 表所示之不動產各為應有部分3分之1及15分之1,而非完整 之所有權,不易單獨出售應有部分,且又如附表所示之不動 產均為土地,非供相對人住居使用,據此,聲請人代為處分 相對人之不動產,符合相對人之利益,本件聲請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末監護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監護職務;監護人於 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 應負賠償之責。且法院於必要時,得命監護人提出監護事務 之報告、財產清冊或結算書,檢查監護事務或受監護人之財 產狀況。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100條、第1109條第1項 、第1103條第2項規定。準此,聲請人處分相對人不動產所 得之價金,應全部存入相對人名下之金融機構帳戶中並妥適 管理,使用於相對人醫療照護所需等費用,併予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馬培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鄭志釩 附表: 編號 土地 權利範圍 1 臺東縣○○市○○段000地號 15分之1 2 臺東縣○○市○○段00000地號 3分之1

2024-10-09

TTDV-113-監宣-45-20241009-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725號 原 告 游育禎 被 告 盧鈺玲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經本院刑事庭113年度附民字第334號裁定移送,本院於民國 113年9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99,242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 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職權由原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原告減縮後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99,242元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陳述:被告基於幫助詐欺、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 112年4月21日將其子申辦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000-000000 00000000號帳戶(下稱郵局帳戶)、中國信託商業銀行000-00 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銀行帳戶)之提款卡連同密碼,寄送 予自稱「鄧品慈」指定之人,嗣詐欺集團成員意圖為自己不法 之所有,共同基於詐欺、洗錢之犯意聯絡,於112年4月23日假 冒「愛美家」電商客服人員,向原告佯稱需依指示操作以解除 錯誤會員設定云云,致原告陷於錯誤,依指示於112年4月23日 匯款98,131元、49,989元至郵局帳戶,及匯款51,123元至銀行 帳戶,再於112年4月24日匯款99,999元至郵局帳戶,合計299, 242元,旋遭提領一空,嗣後始知受騙。被告因故意共同不法 侵害原告之權利,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為此依侵權行為法律關 係,請求判決如聲明所示。 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前段規定「當事人對於他 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當事 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 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 規定」;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 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第185條規定「數人共 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 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經 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調取刑事庭113年度金訴字第4 03號案件卷宗提示辯論,被告經合法通知,於言詞辯論期日不 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 段、第1項前段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從而原 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99,242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就原告勝訴部分,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本件判決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判決結果 無影響,不另論述。 原告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且未支出其他訴訟費 用,毋庸為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按應送達於他造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及繳納第二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4-10-09

CYEV-113-嘉簡-725-20241009-1

司繼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92號 聲 請 人 陳淑惠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陳翊堂之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被繼承人陳翊堂(下稱被繼 承人)共有宜蘭市○○○段000地號土地,因被繼承人死亡後, 有無繼承人不明,為前揭土地之開發,爰依法聲請選任被繼 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二、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1 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民 法第1177條、第1178條定有明文。此所謂繼承開始時,繼承 人之有無不明,係指有無配偶及民法第1138條各款血親不明 之謂,如確有繼承人生存,即不得謂繼承人有無不明(最高 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1330號裁判意旨參照)。     三、經查,被繼承人於民國110年5月20日死亡,其繼承人尚有母 親黃招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此有本院110年度繼字290號 裁定在卷可憑。從而,被繼承人於繼承開始時,既尚有繼承 人生存,即不符合繼承人有無不明之情形,揆諸首揭說明, 聲請人聲請為被繼承人選任其遺產管理人,於法自有未合, 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

2024-10-09

TTDV-113-司繼-192-20241009-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8號 聲 明 人 黃○德 黃○恩 黃○生 黃○偉 黃○琪 莊○隆 莊○福 莊○菊 黃○碩 黃○碩 上兩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吳○婷 黃○生 聲 明 人 陳○辰 法定代理人 陳○吉 黃○恩 聲 明 人 黃○捷 黃○菱 上兩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黃○琪 朱○芳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0月31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12,000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1,000元,非訟 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 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 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酌其立法 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均係關 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併規定之 ,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訴訟法關 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不僅並不 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分關係訴 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例意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戊○○、己○○、丁○○、壬○○、庚○○ 、午○○、癸○○、巳○○、辰○○、子○○、丑○○、卯○○、寅○○等13 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 務主體,於程序上聲明拋棄對於被繼承人丙○○之繼承權,自 屬不同之程序標的。從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依 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自 應按聲明人之人數分別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元( 合計共13,000元)。因聲明人僅共同繳納1,000元(見本院 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收據),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0 月31日前繳納12,000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又 聲明人原所繳納費用並未敘明係為何人繳納,故除聲明人另 行共同具狀敘明外,上開費用將認為係聲明人所共同繳納, 附此敘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四、聲明人庚○○之法定代理人辛○○、壬○○;聲明人癸○○、巳○○及 其2人之法定代理人乙○○、午○○;聲明人卯○○、寅○○及其2人 法定代理人丑○○、甲○○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論或佐證其係 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主要 目的而允許或代理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以決定是否繳 納聲明人庚○○、癸○○、巳○○、卯○○、寅○○拋棄繼承之費用:  ㈠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允許拋棄繼承權若係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 主要目的或不符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原則,就代理拋棄 繼承權之行為應屬無權代理,不生效力;就允許未成年子女 拋棄繼承權之行為,其允許及未成年子女拋棄繼承權之行為 均無效。  ㈡聲明人庚○○(000年0月00日生)、癸○○(000年0月00日生) 、巳○○(000年0月0日生)、卯○○(00年0月0日生)、寅○○ (000年0月00日生)分別為滿7歲及未滿7歲之未成年人(見 本院卷附戶籍謄本),並分別得上開法定代理人允許及由其 法定代理拋棄繼承權。惟上開聲明人之法定代理人僅具狀泛 稱:茲為未成年子女利益之最佳考量,聲明人同意代理/同 意子女向臺灣臺東地方法院聲請辦理被繼承人丙○○之拋棄繼 承等語(見本院卷附法定代理人之拋棄繼承權聲明書),並 未提出任何可供法院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代理或允許 上開聲明人拋棄繼承權,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 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主要目的。  ㈣故聲明人庚○○之法定代理人辛○○、壬○○;聲明人癸○○、巳○○ 及其2人之法定代理人乙○○、午○○;聲明人卯○○、寅○○及其2 人法定代理人丑○○、甲○○自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論或佐證 其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 主要目的而代理或允許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以決定是 否繳納聲明人聲明人庚○○、癸○○、巳○○、卯○○、寅○○拋棄繼 承之費用,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0-09

TTDV-113-繼-18-20241009-1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小字第661號 原 告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伯龍 訴訟代理人 楊鵬遠律師 被 告 黃瑛凡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5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022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百分之90,其餘由原告負擔。並 確定被告應給付原告的訴訟費用額為900元,及應於判決確定的 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年息百分之5計算的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可以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吳芙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柑杏 註1:原告的訴之聲明及其原因事實要旨   被告騎乘車牌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在民國111年10月12 日10時43分左右,7在嘉義市民權路與文化路口,闖越紅燈 ,撞擊由原告所承保車牌000-0000號自小客車(下稱本件車 輛),導致本件車輛受損。本件車輛經修復後,費用合計新 臺幣(下同)22,307元(其中包含烤漆工資6,731元、鈑金 拆裝工資5,293元、零件10,283元)。原告已經依照保險契 約約定理賠被保險人,而依據保險法第53條第1項的規定取 得代位求償權。因此,依據民法第191條之2及保險法第53條 第1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2,307 元,以及從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的次日起到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5計算利息。 註2:依平均法計算零件折舊之計算式(元以下四捨五入) (一)零件殘價=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1,714元【計算 式:10,283÷(5+1)≒1,714】。 (二)折舊額=(取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 ),即2,285元【計算式:(10,283-1,714) ×1/5×(1+4/ 12)≒2,285】。 (三)零件扣除折舊後之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7, 998元【計算式:10,283-2,285=7,998】。 註3:得請求賠償車輛修繕費用    烤漆工資6,731元+鈑金拆裝工資5,293元+零件扣除折舊後 之價值7,998元=20,022元。

2024-10-09

CYEV-113-嘉小-661-20241009-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723號 原 告 甲(個人資料詳卷) 被 告 楊秉坤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經本院刑事庭113年度附民字第173號裁定移送,本院於民國 113年9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0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 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職權由原告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原告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00,00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陳述 : ㈠原告為有配偶之人,兩造交往期間,被告於民國110年1月至5 月間某日,以手機接收原告傳送之裸露胸部照片2張(下稱 照片A、B),另於某日以手機與原告視訊時,在原告未同意 且不知情之情形下,擷取原告裸露胸部及陰部照片1張(下 稱照片C)。 ㈡被告嗣因不滿原告分手提議,竟自112年8月21日起至112年8 月31日止,以手機將附表所示訊息傳送原告,恫稱將傳送照 片A、B、C予他人,致原告心生畏懼,足以生危害於原告( 下稱甲行為)。 ㈢被告為求與原告復合,竟未經原告之同意,於112年8月31日 ,將儲存在手機內之照片A、B、C,傳送至另一手機,再以 網際網路在臉書網站上冒用原告名義註冊帳號,並刊登原告 之非公開活動照片及個人資料,使人誤認該帳號為原告本人 使用,又以該帳號訊息功能,將照片A、B、C傳送至原告配 偶使用之臉書帳號(下稱乙行為)。 ㈣原告大學畢業,擔任計時制勞工,每月收入約10,000元。被 告實行之甲行為、乙行為,係因故意不法侵害原告之自由、 隱私,原告精神痛苦不堪,受有非財產上損害300,000元。 為此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判決如聲明所示。 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1項前段、第3項前段規定「當事人對於他 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當事 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 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第1項之 規定」;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 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 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經查: ㈠原告主張之事實,業經本院調取刑事庭113年度訴字第30號、 113年度易字第267號案件卷宗提示辯論,被告經合法通知, 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第1項前段規定,視同自認,堪信 原告之主張為真。 ㈡爰審酌被告係因故意不法侵害原告之自由、隱私,造成原告 精神恐懼、痛苦,惟原告為有配偶之人,任意提供性影像予 被告,亦有不該,幸該等性影像僅轉傳原告配偶,未散布予 不特定人,並衡量原告之學歷、職業與經濟狀況,認原告主 張之甲行為、乙行為非財產上損害即慰撫金,分別以60,000 元、60,000元合計120,000元為適當;逾此部分,尚非可採 。 ㈢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20,000元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 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就原告勝訴部分,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本件判決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判決結果 無影響,不另論述。 原告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且未支出其他訴訟費 用,毋庸為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按應送達於他造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及繳納第二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附表 編號 日期 內容 1 112年8月21日 反正我只要看到你按時還錢就好...否則就算要傷害妳我也已經無所謂了...妳現在的死火跟我沒半點關係 2 112年8月28日 妳如果覺得妳的照片出現在他的親朋好友的手機上...還有妳小孩同學的家長手機上都無所謂那妳就不用處理沒關係、小孩會不會沒有媽媽那是妳的事...管我屁事嗎、如果我做不到...我可以把妳的照片賣給她...畢竟她恨死妳了...、如果妳不處理...就等著妳的小孩上課被取笑吧...讓大家知道妳的小孩有一個這麼厲害的媽媽...、所以妳現在也覺得那些照片對妳都沒差了...沒錯吧...那等我這二天忙完...我會先傳給他...然後在一個一個傳給他的親朋好友 3 112年8月29日 妳的照片我會傳給他的所有好友...看大家怎麼看他...還會傳給他媽看會不會氣死...我會用妳的名字去申請一個臉書帳號...把照片直接放上去...然後加入OO國小...妳小孩班級社團...OO所有社團...讓妳們夫妻一次就很紅...然後我在看看他會怎麼好好對妳...順便連妳上班的地方都留上...好讓大家可以去公司看看妳,還能留下妳小孩在那讀書...他在那上班...家裡的車號都能留上...讓全OO的都能好好認識妳們... 4 112年8月30日 好好期待妳那些漂亮照片外流吧...、那些準備外流的照片妳想看我能先傳給妳看看、差不多有二十張耶... 5 112年8月31日 一直檢舉我的帳號...這麼怕嗎?...那下次我申請好就把妳的照片全留出去...

2024-10-09

CYEV-113-嘉簡-723-20241009-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6號 聲 明 人 乙○○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0月25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1,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 (二)至於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然規定:「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惟:  ⒈參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 定,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 合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  ⒉顯見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 之規定,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 形(如身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本件聲明人乙○○與同案聲明人甲○○等2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 ,因其二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 明拋棄對於被繼承人丙○○之繼承權,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 從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 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按其人數分別徵收 費用1,000元(合計共2,000元)【註1】。因本件僅同案聲 明人甲○○繳納費用1,000元(見本院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 收據),聲明人並未繳納,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 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13年1 0月25日前繳納費用1,000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 三、至於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列之無資力者 (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註2】。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簡大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程序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程序費用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書記官 高竹瑩 【註1】 至於或有見解認為因法院就拋棄繼承事件僅須形式上審查是否符 合非訟程序上要件,並未於實體上逐一認定各繼承人拋棄繼承之 效力,且對於合於程序要件之拋棄繼承僅做備查之通知,並無實 體認定之效力,關於其費用之徵收,應不論聲明人之人數,而僅 以聲明之「件數」—即書狀之數目—計算應徵收之費用即可(參臺 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7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35號審查 意見)。惟: 一、非訟事件亦係以「程序標的」做為價額核定及費用徵收之計 算基礎: (一)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按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以新臺幣 依下列標準徵收費用:未滿十萬元者,五百元。十萬元以 上未滿一百萬元者,一千元。一百萬元以上未滿一千萬元 者,二千元。一千萬元以上未滿五千萬元者,三千元。五 千萬元以上未滿一億元者,四千元。一億元以上者,五千 元。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一千元,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關於非訟 事件標的金額或價額之計算及費用之徵收,本法未規定者, 準用民事訴訟費用有關之規定,非訟事件法第19條定有明文 。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 非訟事件。 (二)綜觀上開非訟事件法之規定,顯見非訟事件與訴訟事件相同 ,均係以程序標的及訴訟標的—亦即聲請人與原告在程序上 欲請求法院審判之對象—做為價額核定與費用徵收之計算基 礎。 (三)從而,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 件,既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 得拋棄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 有繼承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 體)之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例意 旨),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 棄繼承權之意思表示。 (四)準此,上開見解不論聲明人之人數,而僅以聲明之件數—即 聲請狀之數目—計算拋棄繼承事件應徵收之費用,不僅顯然 悖離非訟事件法之規定,且法院對於拋棄繼承之意思表示除 應就是否合於非訟程序上之要件為審查外,亦須一併就拋棄 繼承是否合於實體法上之要件(如是否未逾法定期間、受輔 助宣告之是否經輔助人之同意、父母同意或代理未成年女拋 棄繼承是否合於子女最佳利益、甚至具狀後主張係遭詐欺脅 迫而撤銷拋棄繼承之意思表示等),絕非上開見解所稱法院 僅須形式上審查是否符合非訟程序上要件即可,更遑論為上 開見解立論基礎之「形式審查說」,早為審判實務所不採( 參司法院75年10月22日〈75〉廳民一字第1633號函),且上開 見解以法院對於合法之拋棄繼承僅作備查通知一事做為其立 論基礎,更明顯忽略法院對於不合法之拋棄繼承應為駁回之 裁定(參法院家事事件法第132條第3項之規定),以致於無 法解決駁回部分拋棄繼承之裁定,應如何依家事事件法第97 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項之規定確定程序費用額及其 負擔之諭知(詳如後述)。 (五)至於不論聲明人之人數,而僅以聲明之「件數」計算應徵收 之費用,更是無視聲明人數多寡在拋棄繼承審查實務上之影 響,以致於將一人與多數人之拋棄繼承審查等同視之。 二、僅以聲明之「件數」計算應徵收之費用將衍生下列問題: (一)如依上開見解之立論基礎,將造成縱然無任何關連性之拋棄 繼承案件,亦得以聲明之「件數」—即書狀之數目—計算應徵 收之費用。換言之,以一狀聲明對不同之被繼承人拋棄繼承 ,以上開見解之立論基礎而言,因法院均僅僅須形式上審查 是否符合非訟程序上要件,且對於合於程序要件之拋棄繼承 僅做備查之通知,不因是否拋棄同一被繼承人之繼承權而有 不同,此時是否亦僅徵收費用1,000元?如認應按被繼承人 之不同而分別徵收,其規範基礎及立論依據又何在? (二)不合理之差別待遇: ⒈對於同一被繼承人,法院同時或尚未就前聲明拋棄繼承為准 予備查或駁回前,收受複數拋棄繼承之書狀時,若依上開見 解之結論,即應按書狀之數目另徵收費用。然而,此時與複 數繼承人同時具狀聲明之情形有何不同?得為差別待遇之正 當依據為何?此時如仍以聲明之「件數」計算應徵收之費用 ,是否根本是懲罰不團結、感情不睦或不知悉上開見解以致 於無法共同具狀之各順位繼承人? ⒉若認法院在准予備查或駁回前聲明拋棄繼承仍可共計為「一 件」,則在法院就前案聲明為處置後(不論是准予備查或裁 定駁回)之聲明應另外徵收費用及其差別待遇之正當依據為 何?換言之,得否「按件計費」將完全取決於法院何時為處 置之不確定事實,而此種計算方式並無法在民事訴訟法及非 訟事件法中尋得立論依據。 (三)駁回部分拋棄繼承之裁定無法確定程序費用額及其負擔之諭 知,亦無法計算部分聲明人抗告應徵收之費用: ⒈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人負擔時,應 一併確定其數額。前項情形,法院於裁定前,得命關係人提 出費用計算書及釋明費用額之證書,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 、2項定有明文。又對於非訟事件之裁定提起抗告者,徵收 費用新臺幣一千元;再抗告者亦同,同法第17條另定有明文 。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 非訟事件。 ⒉故在複數繼承人共同具狀拋棄繼承時,依上開見解僅需徵收 費用1,000元,此時如法院經審查後認為部分拋棄繼承不合 法,此時應如何確定程序費用額?應全數由被駁回之聲明人 負擔抑或按應繼分比例計算?若按應繼分比例計算,其依據 為何?若根本無法計算應繼分(如以另有先順位之繼承人而 駁回後順位繼承人之拋棄繼承),又該如何確定?又遭法院 駁回之部分繼承人如有意提起抗告,應如何徵收抗告費用? 若分別提起抗告,抗告費之徵收有無不同? ⒊換言之,上開見解僅著眼於法院處置前之費用徵收程序,忽 略應一併將裁定駁回後之確定程序費用額及其負擔與後續抗 告費用之徵收等程序為整體觀察,以致於衍生上開難解(甚 至無解)之問題。 三、綜上所述,上開見解不僅於法無據,做為其立論基礎之「形 式審查說」亦為審判實務所不採,更可能衍生上開諸多難題 ,自為本院所不採。故在最高法院尚未統一法律見解前,本 院基於對現行非訟事件法規定之解釋,認仍應以程序標的— 即拋棄繼承之意思表示—做為價額核定及費用徵收之計算基 礎。而本件既有複數聲明人為拋棄繼承之意思表示,自應按 其人數分別徵收費用,並據以做為後續確定程序費用額及其 負擔與抗告費用徵收之基礎。 【註2】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規定:「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第110條規定: 「(第1項)准予訴訟救助,於訴訟終結前,有下列各款之效力 :暫免裁判費及其他應預納之訴訟費用(後略)。」又法律扶 助法第63條規定:「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 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 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又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件並 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且非訟 程序之關係人(主要為聲請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 如非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目的 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事件。況 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得 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顯見立法者已肯定 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相同結 論,參最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至於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規定固然僅見「訴訟救助」一語,惟參 酌同條前段係規定「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顯見該條規定未見 「非訟救助」一語應係立法疏漏,換言之,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 規定亦應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事件。

2024-10-08

TTDV-113-繼-6-20241008-2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小調字第1272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中國信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承斌 訴訟代理人 周品言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吳承峰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第6條定有明 文。次按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 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民事訴訟法第40條 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亦有明定。準此,原告或被告於 起訴前死亡者,因喪失權利能力,自無訴訟上之當事人能力 ,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裁定駁 回原告之訴,且無補正或承受訴訟之問題。至民事訴訟法第 168條規定,因當事人死亡而聲明承受訴訟者,必以訴訟程 序進行中之當事人死亡為限,如當事人於起訴前即已死亡, 則為自始欠缺當事人能力,無上開承受訴訟規定之適用。 二、經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3年9月12日對被告吳承峰提起本件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訴訟而繫屬本院,有本院收文戳章 在卷可稽,惟被告吳承峰已於本件訴訟繫屬前之112年1月2 日死亡,有個人基本資料存卷可按。則原告對無當事人能力 之被告提起訴訟,且其情形無從補正,依前開說明,本件起 訴自非合法,應予裁定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陳劭宇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 明抗告理由及檢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書記官 阮玟瑄

2024-10-08

CYEV-113-嘉小調-1272-202410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