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白光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01-210 筆)

審交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171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翁旻君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4 330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稱:被告翁旻君於民國113年6月18日,在位於新 北市○○區○○路000號之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加盟站-四十張 站(下稱本案加油站)任職,於113年6月18日6時53分許,騎 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欲前往設置在本案加 油站內之停車場,而在本案加油站內沿加油島左側加油車道 ,欲右轉行經加油島右側加油車道前方,而駛入上揭停車場 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而依 當時天候晴、日間自然光線,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 注意及此,即貿然右轉,適有吳美慧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欲離去本案加油站,而在本案加油站內, 沿加油島右側加油車道,左轉駛入加油島左側加油車道前, 見狀煞避不及,兩車因而發生碰撞,吳美慧因而人車撞擊放 置於本案加油站內鐵架,並受有下背挫傷、右前臂挫傷、右 小腿挫傷、頸部挫傷等傷害。案經吳美慧提出告訴,因認被 告涉有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云云。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告訴人吳美慧告訴被告過失傷害案件,公訴意旨認被告 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具狀撤回其告訴,有刑事 撤回告訴狀1紙在卷可稽,揆諸首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 ,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PCDM-113-審交易-1712-20250120-1

審交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173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柯志霖 朱慶倫 上列被告等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23986、5228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稱:被告柯志霖於民國112年12月8日21時29分許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新北市三重區後 竹圍街175巷往國道路1段方向行駛,行經新北市三重區後竹 圍街175巷與國道路1段之交岔路口處(下稱案發地),本應 注意支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又被告朱慶倫駕駛林 宜貞(另為不起訴之處分)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 小客車行至案發地時,亦本應注意汽車駕駛人停車時,不得 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而依當時天氣晴、夜間有照明、 市區道路、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而 無其他不能注意之情事,被告柯志霖、朱慶倫竟疏未注意及 此,被告柯志霖在支線道行駛而未禮讓幹線道車輛先行,即 貿然駛入案發地,而被告朱慶倫則於在新北市三重區國道路 1段之禁止臨時停車線處臨時停車,影響被告柯志霖行車視 距,適陳彥啓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 三重區國道路1段往後竹圍街175巷方向駛至案發地,遭被告 柯志霖駕駛之上開車輛撞擊而人車倒地,致陳彥啓受有右側 膝部擦傷合併挫傷之傷害。案經陳彥啓提起告訴,因認被告 等均涉有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云云。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告訴人陳彥啓告訴被告柯志霖、朱慶倫過失傷害案件, 公訴意旨認被告等均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具 狀撤回其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1紙在卷可稽,揆諸首開 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PCDM-113-審交易-1736-20250120-1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3129號 原 告 張君蘭 被 告 張智盛 上列被告張智盛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 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 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黃耀賢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附民-3129-20250117-1

審交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交附民字第1100號 原 告 熊紹勛 被 告 謝鎮加 上列被告謝鎮加因過失傷害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 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 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 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黃耀賢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交附民-1100-20250117-1

審交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149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鎮加 選任辯護人 楊蕙謙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8280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告 知被告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及辯護人之意見後,經 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謝鎮加汽車駕駛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而犯過失傷害罪,處 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查本案被告謝鎮加所犯係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 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且非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之案件, 其於準備程序中就前揭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 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及辯護人之意見後 ,經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則本案證據之調查,依刑 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自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 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 之限制,合先敘明。 二、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事項應予更正、補充外,餘均 引用附件即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一)起訴書犯罪事實一倒數第3行「右側近端脛骨骨折」之記載 ,應更正為「左側近端脛骨骨折」。 (二)證據部分補充「被告謝鎮加於本院準備程序、審理時之自白 」。    三、論罪科刑:   (一)罪名: 1、按汽車駕駛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 ,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道路交通 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該條項規定係就 刑法基本犯罪類型,於加害人為汽車駕駛人,於從事駕駛汽 車之特定行為時,因而致人傷亡之特殊行為要件予以加重處 罰,已就刑法各罪犯罪類型變更之個別犯罪行為予以加重, 而成另一獨立之罪名,自屬刑法分則加重之性質。查被告未 考領小型車普通駕駛執照,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 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駕籍查詢結果各1紙在卷可佐(見 偵字卷第43至45頁),其仍駕車上路,因而肇事致告訴人受 傷,是核其所為,係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 第1款、刑法第284條前段之汽車駕駛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 車而犯過失傷害罪。 2、公訴意旨雖認被告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惟 起訴書亦載明被告無駕駛執照駕車致人成傷,應依道路交通 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之旨,是應認公訴 意旨就被告所犯法條已記載明確,僅係罪名有誤,尚無變更 起訴法條之問題,附此敘明。 (二)刑之加重及減輕: 1、被告汽車駕駛人,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即貿然駕車上路, 因而致人受傷,漠視駕駛執照之考驗制度及他人安全,且加 重其法定最低本刑亦無致生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 ,或使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侵害之虞,與罪刑相當原則 、比例原則尚無牴觸,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第 1項第1款規定加重其刑。 2、被告案發後於有偵查權限之機關及公務員發覺其犯罪前,向 前往現場處理之警員表明其為肇事人等情,有道路交通事故 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1紙在卷可考(見偵字卷第39頁), 故被告於犯罪未發覺之前即自首承認肇事,其後並接受裁判 ,合於自首之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3、被告之刑同時有加重及減輕之情形,並依法先加後減之。 (三)量刑:   爰審酌被告並無汽車駕駛執照,竟不顧公眾安危而駕車上路 ,且未能遵守交通安全規則,謹慎操控,以維自身及其他用 路人之安全,竟疏未注意汽車迴車前應暫停、看清有無來往 車輛,始得迴轉,即貿然迴轉,因而肇致本件事故,致告訴 人受有如起訴書所載之傷勢,所為應予非難;兼衡被告前無 因犯罪經法院判處罪刑紀錄之素行(見卷附法院前案紀錄表 )、智識程度(見本院卷附之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 、於本院審理時自陳之家庭生活與經濟狀況(詳見本院簡式 審判筆錄第5頁)及身心健康狀況(見本院卷附診斷證明書 )、過失情節之程度、告訴人所受傷勢情形,及被告犯後坦 承犯行,然因雙方就賠償方案無法達成共識,以致未能與告 訴人和解賠償損害或取得諒解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第1項第1款,刑法第11條前段、第284條前段、第62條前段、第4 1條第1項前段,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楊景舜偵查起訴,檢察官陳冠穎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由 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上 級法院」。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條 汽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因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 事責任者,得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一、未領有駕駛執照駕車。 二、駕駛執照經吊銷、註銷或吊扣期間駕車。 三、酒醉駕車。 四、吸食毒品、迷幻藥、麻醉藥品或其相類似之管制藥品駕車。 五、行駛人行道、行近行人穿越道或其他依法可供行人穿越之交 岔路口不依規定讓行人優先通行。 六、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四十公里以上。 七、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或其他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 。 八、非遇突發狀況,在行駛途中任意驟然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 暫停。 九、二輛以上之汽車在道路上競駛、競技。 十、連續闖紅燈併有超速行為。 汽車駕駛人,在快車道依規定駕車行駛,因行人或慢車不依規定 ,擅自進入快車道,而致人受傷或死亡,依法應負刑事責任者, 減輕其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8280號   被   告 謝鎮加 男 76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0弄              00號4樓             居新北市○○區○○路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謝鎮加於民國112年12月26日12時17分許,無照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貨車,在新北市○○區○○街○○○○○00號前 起駛,欲向左迴轉至對向車道時,本應注意汽車起駛及迴車 前,應禮讓行進中之車輛優先通行,並看清無來往車輛,始 得迴轉,而依當時狀況,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 此,即貿然起駛並迴轉,適熊紹勛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 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市樹林區八德街往山佳方向行駛至此 ,見狀閃避不及,兩車遂發生碰撞,熊紹勛因而受有右側近 端脛骨骨折及右側遠端橈骨骨折等傷害。嗣謝鎮加於肇事後 ,於處理人員前往現場處理時在場,並當場承認為肇事人, 而自首接受裁判。 二、案經熊紹勛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樹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謝鎮加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與告訴人熊紹勛騎乘之上開機車發生碰撞之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人熊紹勛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證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各1份、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2份、現場及車損照片共14張、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4張、監視器錄影畫面光碟1片 證明本件交通事故發生經過、現場及車輛狀況之事實。 4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新北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新北車鑑字第0000000號鑑定意見書各1份 證明被告無照駕駛自小客貨車,由路邊停車格起駛迴轉未看清來往車輛,為肇事原因;告訴人駕駛普通重型機車無肇事因素之事實。 5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1紙 證明被告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機車或小型車之事實。 6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診斷證明書1份 證明告訴人因本件車禍受有事實欄所述之傷害。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被告 無駕駛執照駕車致人成傷,請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6 條第1項第1款規定加重其刑。被告於肇事後,犯罪偵查機關 未發覺前,坦承犯行接受裁判,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 形記錄表1份在卷可參,為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接受裁判 ,爰請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斟酌減輕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3   日                檢 察 官 楊景舜 本件正本證明於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3   日                書 記 官 龔哲宏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0 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0 萬元以下 罰金。

2025-01-17

PCDM-113-審交易-1490-20250117-1

審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98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彥宏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追加起訴(113年度偵字第331 23號、第4795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劉彥宏被訴部分,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劉彥宏於民國112年7月間之某日起,加 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TELEGRAM暱稱「希特勒」、 「日耀天地」、「無旡」等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所組成之 三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之具有持續性及牟利性之有結 構性犯罪組織(下稱詐欺集團);李宥葶(由本院另行審結 )則自112年7月16日起,加入由劉彥宏、通訊軟體LINE(下 稱LINE)暱稱「陳言俊貸款顧問」、「劉志偉」等三人以上 詐欺集團。劉彥宏、李宥葶與詐欺集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 己不法之所有及為掩飾或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來源,基於3人 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先由李宥葶提供其 名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第一商業銀行 帳號00000000000號、台新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等帳戶予該詐欺集 團作為詐欺暨洗錢之人頭帳戶,再由該集團不詳成員於112 年7月31日10時30分許,自稱為吳英之弟媳,致電向吳英佯 稱:欲借款新臺幣(下同)35萬元云云,致吳英陷於錯誤,因 而於112年7月31日11時25分許,將35萬元匯入李宥葶名下國 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內,並據李宥葶於 附表所示時、地接續提領一空,李宥葶再於112年7月31日12 時36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號前將款項交付予劉彥宏 ,劉彥宏再於不詳地點上交予「無旡」,藉此製造金流斷點 ,以此方式掩飾或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來源及去向。因認被 告所為,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 欺取財罪嫌、修正後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19條第1項之一般 洗錢罪嫌等語。 二、按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重行起訴者,應 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 303條第2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同一案件,係 指被告相同,犯罪事實亦相同者,包括事實上一罪,及法律 上一罪之實質上一罪(如接續犯、繼續犯、集合犯、結合犯 、吸收犯、加重結果犯等屬之),及裁判上一罪(如想像競 合犯)方屬當之(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874號判決意 旨參照)。 三、經查: (一)被告因參與詐欺集團,由該集團不詳成員於上開公訴意旨所 指之時間,以上開公訴意旨所指之方式詐騙告訴人吳英,並 由李宥葶於附表所示之提領時間、地點,提領告訴人吳英受 騙後匯入其帳戶內之款項,並將領得之贓款交與被告繳回上 游不詳詐欺集團成員,以此方法掩飾特定犯罪所得之本質、來 源及去向等犯罪事實,業據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 3年度偵字第30841號向本院提起公訴,於113年9月5日繫屬 本院,經本院以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737號判處罪刑(尚未 確定;下稱前案)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前案起訴書、前案本院刑事卷宗封面影本暨檢察署函文上本 院收狀戳章、前案判決書列印資料及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各 1份在卷可稽。     (二)經核上開公訴意旨所指犯罪事實與前案判決所載有關被告參 與告訴人吳英部分之犯罪事實可知,被告於二案中參與詐騙 之對象均為同一告訴人吳英,且實施詐騙之時間、手法均屬 相同,告訴人吳英受詐騙後匯款之金額及匯入帳戶、嗣後由 李宥葶提領款項之時間、金額,再由被告悉數取得李宥葶交 付之款項後,將贓款轉交上游不詳詐欺集團成員等情,亦均 為相同,足認本案上開公訴意旨所指被告犯行部分,應與前 案為相同犯罪事實之同一案件。  (三)本案經檢察官追加起訴後,係於113年9月27日繫屬本院,有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9月27日新北檢貞福113偵33123字 第1139124845號函上本院收狀戳章日期可憑,是本案上開公 訴意旨就被告被訴部分,係就同一案件重複起訴,且本案繫 屬時間在前案繫屬時間(113年9月5日)之後,揆諸前開法 律規定及最高法院判決意旨,爰不經言詞辯論,就被告被訴 有關告訴人吳英部分,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2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由 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上 級法院」。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表(李宥葶提領時、地): 編號 提領時間、數額 提領地點 1 112年7月31日12時10分,提領295000元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正義分行(新北市○○區○○路0段0號1、2樓) 2 112年7月31日12時26分,提領20000元 萊爾富超商北縣重盈店(新北市○○區○○○路00號) 3 112年7月31日12時28分,提領35000元

2025-01-17

PCDM-113-審金訴-2982-20250117-2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3252號 原 告 許義興 被 告 張智盛 上列被告張智盛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 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 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黃耀賢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附民-3252-20250117-1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性騷擾防治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3251號 原 告 甲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乙○○因性騷擾防治法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 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 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黃耀賢 法 官 白光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2025-01-17

PCDM-113-審附民-3251-20250117-1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668號 原 告 王雅伶 被 告 張家琳 上列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審金簡字第239號 ),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 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 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白光華 法 官 黃耀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汪承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2025-01-15

PCDM-113-審附民-2668-20250115-1

審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附民字第44號 原 告 睿能數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編號:00000000號 法定代理人 曾達夢 訴訟代理人 林毓婷 被 告 許文豪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 ,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審判長法 官 徐蘭萍 法 官 白光華 法 官 黃耀賢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汪承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2025-01-15

PCDM-114-審附民-44-202501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