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程序違背規定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01-210 筆)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44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邱明全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詐欺等案件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明全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再審 理由及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具 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係指 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 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 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邱明全(下稱聲請人)所 提出之「再審書狀」,並未載明係對何案件聲請再審,亦未 附具原確定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法院調取原確定判決繕本 之正當理由,且未具體敘明究竟有何刑事訴訟法第420條或 第421條所列舉之再審原因及具體事實,及附具任何足以證 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揆諸上開規定,本件聲請再審之程 序顯然違背規定,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爰命聲 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並敘明 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予補正,即依法駁回其聲請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珊                 法 官 葉明松                 法 官 黃玉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冠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CHM-114-聲再-44-20250305-1

聲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5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游寶生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詐欺案件,對於本院110年度金訴字第4 03號刑事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意旨略以:1.本案與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10年度金 訴字第87號為同一辦公室連續姊妹詐欺案件(帳戶被上層盜 用)。2.110年度金訴字第87號案件目前因臺灣士林地方法 院士林111年度金訴字第384號上訴,發現新證據(臺灣高等 法院109年度重上更一字第111號民事判決),目前經臺灣高 等法院及最高法院通過再審。綜上,被告對本院110年度金 訴字第403號案件亦聲請再審。 二、按聲請再審,由判決之原審法院管轄;法院認為聲請再審之 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刑事訴訟法第426條第1項 、第433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原審法院,係指最後事 實審之法院而言。又再審係對確定判決認定事實錯誤而設之 救濟程序,應以確定判決為聲請再審之客體,方為適法。倘 第一審判決曾經上訴之程序救濟,嗣於上訴審就事實已為實 體審判並駁回上訴而告確定,則應以該第二審確定判決為聲 請再審之對象,並向該第二審法院提出(最高法院104年度 台抗字第440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游寶生因詐欺案件,經本院以110 年度金訴字第40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年4月,聲請人不服 提起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實體審理,於民國111年11月8 日以111年度上訴字第3199號判決駁回上訴,嗣聲請人不服 復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以112年度台上第1002號判決上訴 駁回確定,有上開刑事判決、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 卷可稽。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對上開詐欺案件之有罪 確定判決聲請再審,自應以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訴字第3 199號第二審確定判決為之,並向最後事實審法院即臺灣高 等法院聲請,始為合法,聲請人誤以本院110年度金訴字第4 03號第一審刑事判決向本院聲請再審,聲請程序自屬違背規 定,應予駁回。又本件聲請既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且無從補 正,自無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後段規定定期間先命補正之 必要,亦無再依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2規定通知聲請人到場 ,並聽取檢察官及聲請人意見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俞秀美                              法 官 簡方毅                              法 官 許品逸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翊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5

PCDM-114-聲再-5-20250305-1

聲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號 聲 請 人 即 受判決人 謝清彥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妨害公務案件,對於本院111年度簡上 字第41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補正&程序律師申請狀(下稱 上開書狀)」所載。 二、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 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 ,係指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 事由,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 事由不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法定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 ,均應認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 字第1749號裁定理由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謝清彥聲請本件再審之聲請,然並 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本院調取之正當理由,亦未 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理由,並提出足以證明該等再 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本院遂於民國114年1月23日以114年度 聲再字第1號裁定,命其應於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前開 法律上程式;該裁定業於114年2月6日合法送達聲請人等節 ,有本院補正裁定、本院刑事庭囑託送達文件表(稿)、法 務部○○○○○○○簡復表、本院送達證書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 卷第19至25頁)。又聲請人雖已釋明其在監執行請求本院調 取原判決繕本,然綜觀其所出具之上開書狀,仍未具體敘明 其提起再審所據之法定再審事由、原因事實,亦未提出相關 證據資料或釋明聲請調查證據內容及其必要性,以為補正。 故聲請人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經核顯與法律規定相違,復未 能補正,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本文規定裁定駁回聲請人 本件再審之聲請。又聲請人本件再審之聲請既屬程序上顯然 不合法,亦經命補正無果如前,自無再依刑事訴訟法第429 條之2前段規定,通知聲請人到場併聽取其意見之必要,以 免徒然浪費司法資源。 四、聲請人固主張其為精障患者應受律師及法扶保障。刑事訴訟 法第31條第1 項第3 款雖規定有「被告因身心障礙,致無法 為完全之陳述」,於審判中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應指 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辯護,然本件係聲請再審並無準 用上揭規定,是聲請人此部分請求,揆諸上開說明,自屬無 據,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本文,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貴蘭                   法 官 藍得榮                   法 官 林涵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鄭筑安

2025-03-05

TTDM-114-聲再-1-20250305-2

聲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3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陳志添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對 於本院96年度訴字第329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陳志添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 本院調取之正當理由,並補正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補 正者,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陳志添聲請再審,然未附具請求再 審案件之原判決之繕本,亦未提出聲請再審所由之證據,尚 無從認定聲請人已具體敘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及 提出足以證明前開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是揆諸前開規定及 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即與法律規定不符,爰命 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為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即裁定駁 回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貴蘭                   法  官 林涵雯                   法  官 藍得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邱仲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TDM-114-聲再-3-20250305-1

審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易字第258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明吉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4年度毒偵字第69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改依通常程序審理(原案號:114年度簡字第257號),判決如 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莊明吉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之犯意,於民國113年9月17日13時許,在高雄市○鎮區○○○ 路000巷00○0號居所房間內,以玻璃球燒烤方式,施用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因認被告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嫌等語(詳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二、按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定 有明文。另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施用毒品罪者,檢 察官應聲請法院裁定令被告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其期間 不得逾2月;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 年內再犯前揭施用毒品罪者,檢察官應依法追訴;3年後再 犯者,則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1至2項關於觀察、 勒戒及強制戒治之規定,不因其間是否另犯該罪經檢察官為 附命完成戒癮治療之緩起訴處分,或經起訴、判刑而受影響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1至2項、第23條第2項、最高 法院109年度台非字第105號判決、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9 年度台上大字第3826號裁定意旨參考)。是如若檢察官就非 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 施用毒品罪者,提起公訴或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其訴追條 件即尚有欠缺,當屬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應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 三、經查:   被告除最近1次於113年12月9日因施用毒品,經觀察、勒戒 執行完畢釋放外,查無其他因施用毒品而受觀察、勒戒執行 之前案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紀錄表、法院前案紀 錄表在卷可查。是被告本案被訴上揭於同年9月17日13時許 施用第二級毒品之行為,顯非經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 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之者,依上說明,聲請人本案 訴追條件即尚有欠缺,當屬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爰不經言 詞辯論而依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軒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蔡靜雯 附件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毒偵字第69號   被   告 莊明吉 (年籍資料詳卷)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述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明吉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法院裁定送勒戒處所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傾向,於民國113年12月9日釋放出所 ,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1649號、113年度撤緩 毒偵字第1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其明知甲基安非他命係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公告列管之第二級毒品 ,不得持有、施用,竟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 犯意,於同年9月17日13時前某時許,至高雄市○○區○○○路00 號3樓向劉明禕(另案偵辦中)以新臺幣500元購買甲基安非他 命1包,復於同年9月17日13時許,在高雄市○鎮區○○○路000 巷00○0號居所房間內,以玻璃球燒烤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警於同年9月19日9時15分許,在高雄 市○鎮區○○○路000巷00號前偵辦他案時,發覺莊明吉形跡可 疑,經莊明吉主動交付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前淨 重0.338公克,驗後淨重0.084公克),而經警執行附帶搜索 而將上開毒品1包及OPPO手機1支扣押在案。嗣經警持本署核 發鑑定許可書,而於同年9月19日11時35分許,在高雄市○○ 區○○路000號,對其採尿送驗,呈安非他命與甲基安非他命 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被告莊明吉於警詢之自白。 (二)被告與另案被告劉明禕之LINE對話紀錄截圖1份。 (三)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113年10月16日邊號R00-0 000-000號尿液檢驗報告(原始編號:0000000U0030號)、 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檢體編號:000000 0U0030號)各1份。 (四)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查獲涉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案毒品初步檢驗報告單暨照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13年11 月12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7735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各1 份。 (五)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前淨重0.338公克,驗後淨 重0.084公克) (六)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 目錄表1份。 (七)現場照片1份。 (八)被告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矯 正簡表各1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二級毒品罪嫌。又其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為其施用 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扣案之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 段規定宣告沒收併銷燬之;扣案之手機1支,為被告日常所 使用之物,與本案無關,爰不聲請沒收。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   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檢 察 官 董秀菁                檢 察 官 潘映陸

2025-03-05

KSDM-114-審易-258-20250305-1

台抗
最高法院

偽造有價證券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251號 抗 告 人 蘇詠堯 上列抗告人因偽造有價證券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 3年11月1日駁回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度聲再字第438號),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有罪之判決確定後,「原判決所憑之證言、鑑定或通譯已 證明其為虛偽」,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刑事訴 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2款固有明文。但前揭情形,須證明已 經判決確定,或其刑事訴訟不能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者 為限,此觀同條第2項之規定甚明。是以,若未符上揭要件 ,自不得據以聲請再審。又同條項第6款規定:「有罪判決 確定後,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 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 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 。所稱之新事實、新證據,仍須於單獨觀察,或與先前之證 據綜合判斷後,得以合理相信其足以或相當可能動搖原確定 之有罪判決,使受有罪判決之人改為無罪、免訴、免刑或輕 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即「確實性」或「合理相信性 」),始足當之。是聲請再審所舉之事實或證據,倘不具有 「新規性」或「確實性」,因與上揭法定聲請再審事由不符 ,原審法院應認聲請再審為無理由,依同法第434條第1項規 定裁定駁回,且依同條第3項規定,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 再審,否則即屬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而應依同法第43 3條前段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本件抗告人蘇詠堯因偽造有價證券案件,對於原審法院110 年度上訴字第1104號判決(下稱原判決,抗告人就該判決提 起第三審上訴,經本院以111年度台上字第2645號判決從程 序上駁回),引據原裁定理由㈠至㈣所載內容,以原判決判 處其偽造有價證券罪刑,係依憑告訴人戴國亦、證人蔡豪及 李宣德所證,然其等均屬串證、偽證,且保管條係抗告人遭 脅迫、抄立等,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2款、第6款規 定聲請再審等語。 三、原裁定則以抗告人始終未據提出告訴人及證人蔡豪、李宣德 因本案被判處偽證罪確定之證明文件,以及其刑事訴訟不能 開始或續行非因證據不足所致之證明,自不符刑事訴訟法第 420條第1項第2款及第2項聲請再審之要件,及聲請意旨㈡、㈣ 部分再審事由,前已執相同事由向原法院聲請再審,亦經該 院以111年度聲再字第582號裁定、112年度聲再字第316號, 已自實體上判斷審酌後,認無再審理由,而駁回其再審之聲 請,其對上揭582號裁定所提抗告,亦經本院駁回確定(本 院112年度台抗字第342號),是抗告人提起本件再審之聲請 ,亦與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3項規定有違,至其餘聲請意旨 均係就原判決採證認事用法之職權行使,徒憑己意,為相異 評價,難認係屬新事實及新證據等情。已記明憑以判斷之理 由,因認本件再審聲請於法不合,予以駁回,併敘明抗告人 聲請傳喚調查所指之相關證人及監視器影像,均無動搖原確 定判決事實之可能,當無客觀上調查之必要,核與刑事訴訟 法第429條之3第1項、第2項規定不合。經核尚無違誤。 四、抗告意旨並未指摘原裁定究有如何違法或不當之情形,無視 原裁定明確之論斷及說明,仍執其向原審聲請再審之主張暨 陳詞,漫謂其在本案支票所為發票日及金額之記載,告訴人 知悉並蓋用大小章後交付,應不構成偽造有價證券等語,而 任意指摘原裁定違誤,應認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梁宏哲 法 官 周盈文 法 官 劉方慈 法 官 陳德民 法 官 楊力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齡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5

TPSM-114-台抗-251-20250305-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259號 抗 告 人 吳聰龍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 院中華民國113年12月30日駁回其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度聲再 字第55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有罪判決確定後,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固得依刑事訴訟法 第420條第1項各款之規定聲請再審,惟法院認為無再審理由 而以裁定予以駁回者,不得更以同一原因聲請再審;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且無可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3項、第1項、第433條分別定有明 文。 二、本件原裁定略以:抗告人吳聰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 件,對本院95年度台上字第5833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 決),聲請再審。其聲請再審意旨略稱:原確定判決認為適 用抗告人行為時之肅清煙毒條例第5條第1項,相較於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規定為輕,有所違誤,並有情輕法重 之情形,參照司法院釋字第263號解釋意旨,應有刑法第59 條規定情堪憫恕之情,應予酌量減輕其刑。又抗告人始終自 白犯行,並供出毒品來源為綽號「華哥」之人,因此查獲共 犯黃明福,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第2項所規 定得「減輕或免除其刑」、「減輕其刑」之事由,亦有憲法 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主文意旨之情形,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4款規定,聲請再審。經查:㈠抗告人所 提證據(即聲證一至五)為原確定判決或司法院會議決議書 、憲法法庭裁定等,非屬證據方法或證據資料。至聲請意旨 雖以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主文意旨,聲請再審 。惟此並非原確定判決所憑之裁判,不合刑事訴訟法第420 條第1項第4款之再審要件。況原確定判決既已確定,不在憲 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之適用範疇。抗告人任意解 讀該判決主文意旨,執為聲請再審之依據,已顯非有據。㈡ 抗告人已數次執相同之事由或證據,聲請再審,分別經原審 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05號、112年度聲再字第425號裁定, 均認其再審聲請為無理由或不合法,予以駁回,並經本院11 3年度台抗字第896號、113年度台抗字第40號裁定駁回其抗 告而確定,有各該裁定書附卷可憑。抗告人執與先前聲請再 審時相同原因事實聲請再審,違反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3項 規定,其聲請再審程序顯然違背規定,聲請不合法。綜上, 抗告人再審之聲請,部分為不合法,部分為無理由,均應予 駁回等語。經核於法尚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仍執聲請再審之相同說詞,或對於原裁定已詳為論 斷說明之事項,再事爭論,或漫指:其聲請再審符合刑事訴 訟法第420條第4款規定,洵非有據。本件抗告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李錦樑 法 官 周政達 法 官 洪于智 法 官 林婷立 法 官 蘇素娥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君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5

TPSM-114-台抗-259-20250305-1

台聲
最高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53號 聲 請 人 張嘉明 上列聲請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案件,對於本院中 華民國113年8月22日第三審判決(113年度台上字第2972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向本院聲請再審,依刑事訴訟法第426條 第3項規定,限於對本院之確定實體判決,以參與該判決之 本院法官因該案件犯職務上之罪已經證明者,或因該案件違 法失職已受懲戒處分,足以影響原判決者,始得為之。 二、本件聲請人張嘉明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案件, 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3年度原上訴字第3號科刑判決 ,向本院提起第三審上訴,經本院以其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 式或未敘述上訴理由,依刑事訴訟法第395條規定,從程序 上予以駁回確定。聲請人對本院上開程序判決,以判決有   證據調查未盡之違背法令為由,向本院聲請再審,核與上開 規定不合,其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應予駁回。本件聲 請再審既顯不合法,即無依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2之規定通 知聲請人到場聽取其意見之必要,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洪兆隆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許辰舟 法 官 汪梅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珈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2025-03-05

TPSM-114-台聲-53-20250305-1

台聲
最高法院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52號 聲 請 人 蔣啟忠 上列聲請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案件,對於本院中 華民國114年1月22日第三審判決(114年度台上字第86號),聲 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再審程序係就確定判決事實錯誤所設之救濟方法,除有刑 事訴訟法第426條第3項所定情形外,由判決之原審法院管轄 。是聲請再審應對確定之實體判決為之。下級審法院之實體 判決,經上級審法院以上訴不合法或不合法律上之程式為由 ,從程序上駁回上訴而確定者,聲請再審之對象為該下級審 法院之實體判決,並向下級審法院為之,而非向上級審法院 對其所為之程序判決,聲請再審。若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 定,法院應裁定予以駁回。 二、本件再審聲請人蔣啓忠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 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3年度上訴字第520號之 實體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因其上訴不合法律上程式,而 經本院113年度台上字第86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有本院判 決書在卷可稽。聲請人向本院對前揭程序判決聲請再審,揆 諸首揭說明,顯不合法,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又本件聲 請再審既屬程序上不合法而應逕予駁回,自無依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之2規定通知聲請人等人到場聽取其等意見之必要, 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李錦樑 法 官 周政達 法 官 洪于智 法 官 林婷立 法 官 蘇素娥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君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5

TPSM-114-台聲-52-2025030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19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藍銘陽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追加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851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追加起訴意旨略以:被告藍銘陽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 於竊盜之犯意,分別於民國113年3月13日中午12時07分許、 12時56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前往 桃園市○○區○○路0段000○0號之夯BBQ串燒店(下稱本案餐廳 ),以不詳方式開啟本案餐廳側門喇叭鎖後,入內竊取如附 表所示告訴人謝兆威所管領之財物。因認被告係犯刑法第32 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二、按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定 有明文。又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檢察官得就與本案相牽連 之犯罪或本罪之誣告罪,追加起訴,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 項亦有明文。此係就與已經起訴之案件並無單一性不可分關 係之相牽連犯罪,在原起訴案件第一審辯論終結前,追加獨 立之新訴,藉與本案之程序合併進行以求訴訟經濟,故追加 起訴限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為之,始得有效達此目的,此為 其訴訟合法之要件。檢察官既捨一般起訴方式而選擇以追加 起訴之方式為之,自應受此時間要件之拘束,違反上開規定 而追加起訴,其追加起訴之程式違背規定,應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非字第71號判決意旨參照)。是 以,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後,始就與本案相牽連之他罪追 加起訴,於法顯屬不合,應依上開法律規定,從程序上諭知 追加部分不受理判決,方為適法。 三、經查,檢察官以被告藍銘陽所涉犯追加起訴書所載罪嫌,因 被告藍銘陽前已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以113年度偵字第40434號提起公訴,由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 713號案件(下稱前案)審理中,本案與前案具有刑事訴訟 法第7條第1款一人犯數罪之相牽連關係,因而追加起訴,惟 前案經本院審理後,業於114年2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有前 案之審理筆錄在卷可稽。而本件追加起訴案件於114年2月20 日始繫屬於本院,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4年2月19日函上 之本院收狀戳章在卷足憑,是本件追加起訴案件顯係於前案 言詞辯論終結後始繫屬於本院,依上開說明,應由檢察官另 行起訴,而非追加起訴,其追加起訴程序於法有違,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正傑追加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其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昀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單位 金額(新臺幣) 1 飲料 數 罐 3,500元 2 食材 數 袋 3,500元 3 現金 - - 3,000元 4 洋酒 3 支 7,000元 5 手機 1 臺 1萬元 6 藍芽喇叭 3 顆 8,970元 7 平板 1 臺 6,000元 總計41,970元

2025-03-05

TYDM-114-易-194-202503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