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針筒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2645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咸義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2935號),被告就被訴事實為罪陳述,本院裁定 改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乙○○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捌月。 扣案之針筒壹支、分裝袋壹個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除附件犯罪事實欄第2至6行之「又因 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 向,於112年9月25日執行完畢,由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 偵緝字第894、895、896、897、898、899、900、901、902 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應更正為「又因施用毒品案 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2年度毒聲字第257號裁定送觀 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112年9月25日執 行完畢,由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894、895、896 、897、898、899、900、901、902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證據部分增列「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之 自白」外,其餘均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相同,茲引用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 0條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 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 項定有明文。查被告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 2年度毒聲字第257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 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2年9月25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由臺灣 桃園地方檢查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894、895、8 96、897、898、899、900、901、90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則被告於 觀察勒戒執行完畢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罪,依上開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處刑,合先敘明。 (二)查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別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 第2項第1款、第2款所定之第一、二級毒品。核被告乙○○ 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一級 毒品罪及同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其施 用前持有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之低度行為,應分別為施 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又被告以一行為同時 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 定,從一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三)被告前因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桃簡字第259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確定,②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 109年度桃簡字第35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上開① 、②案件再經本院以110年度聲字第92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 期徒刑9月確定,於110年4月3日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其於5年內故意再犯有期徒 刑以上之本罪,均為累犯。又司法院大法官於108年2月22 日就累犯規定是否違憲乙事,作成釋字第775號解釋:「 有關累犯加重本刑部分,不生違反憲法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之問題。惟其不分情節,基於累犯者有其特別惡性及對刑 罰反應力薄弱等立法理由,一律加重最低本刑,於不符合 刑法第59條所定要件之情形下,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 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個案,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苛之侵 害部分,對人民受憲法第8條保障之人身自由所為限制, 不符憲法罪刑相當原則,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 本院審酌被告所犯前案與本案為罪質相同之施用毒品案件 ,被告顯未能記取前案科刑之教訓謹慎行事,漠視法紀, 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未因此產生警惕作用,爰參照上 開解釋意旨,均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觀察、勒戒後, 猶未戒除施用毒品,足徵其沾染毒癮頗深;惟其犯後坦承 犯行,兼衡本案犯行所生危害、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素行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 三、沒收部分   扣案之針筒1支、分裝袋1個,均為被告所有,且為供本案施 用毒品所用之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宣告沒收之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 條之2 、第454 條第2 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 引述程序法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宜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2935號   被   告 乙○○ 男 53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籍設桃園市○○區○○○街000號             (桃園○○○○○○○○)             居桃園市○○區○○街00號6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法院合併判處有期徒 刑9月確定,甫於民國110年4月3日執行完畢,又因施用毒品 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11 2年9月25日執行完畢,由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8 94、895、896、897、898、899、900、901、902號案件為不 起訴處分確定。 二、詎仍不知悔改,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 復基於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4月17日晚 間10時許,在桃園市○○區○○街00號2樓樓梯間,以針筒注射 方式同時施用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4月18 日下午2時13分許,為警持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核發 之拘票,在桃園市○○區○○街00號6樓前執行拘提到案,始悉 上情。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乙○○於警詢之供述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同時施 用第一、二級毒品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1次。 2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及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各1紙 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嗎啡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佐證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3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 一級毒品及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等罪嫌。被告係同 時施用第一級及第二級毒品,屬一行為觸犯數罪名之想像競 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 。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 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0  日                檢察官 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5   日                書記官 張嘉娥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24

TYDM-113-審易-2645-2025022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21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徐佩玲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緝字第293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 之陳述,經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徐佩玲犯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伍 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執行有期徒刑玖 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徐佩玲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於民國112年10月28日 下午3時50分許,在新竹縣○○鎮○○街000號之友人住處內,以 針筒注射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另基於施用第 二級毒品之犯意,於同日下午4時許,在同一地點,以將甲 基安非他命置於玻璃球內燒烤後吸食其煙霧之方式,施用第 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經警於112年10月28日下午4時 35分許,徵得其同意採集其尿液檢體送驗,結果呈嗎啡、可 待因、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新埔分局報告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 條之罪者,檢察官應依法追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 2項定有明文。查被告徐佩玲前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經 本院以111年度毒聲字第241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施以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111年11月14日執行完 畢釋放,並經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緝 字第611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按,是被告於上揭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之3 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依上開規定,自應依 法追訴。又本件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3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之罪,其於 準備程序進行中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 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及被告之意見後,依刑事訴 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規定,裁定改行簡式審判程序,是依 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本件之證據調查,不受同法第 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 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合先敘明。 二、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偵查中、本院準備程序及 審理時均坦承不諱(見毒偵卷第4頁反面、毒偵緝卷第21頁、 本院易字卷第96-97、100、102頁),且有被告自願受採尿同 意書、採尿室毒品人口到場採尿名冊、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 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0009)、台灣檢 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112年11月13日濫 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報告編號:UL/2023/B0000000;檢體 編號:0000000U0009)(見毒偵卷第6-9頁)附卷可稽,足認 被告上開任意性之自白核與事實相符,而堪採信。綜上所述 ,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均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 一級毒品罪及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被告為施用 而持有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各為其施用第一級 、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又被告所犯 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不同,應予分論併罰。爰以行 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有偽造有價證券、公共危險 、竊盜、施用毒品等犯罪前科,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素行非佳,其明知毒品戕害身心健康、危害社會秩序及治 安,仍無視國家對於杜絕毒品犯罪之禁令,而為本案施用第 一、二級毒品犯行,實屬不該,惟念及施用毒品固戕害個人 身心至鉅,惟未直接加害他人,施用毒品者對毒品具相當依 賴心理,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事犯罪之本質並不相同,行為 本質反社會性程度較低等情,復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 度尚稱良好,暨其自述學歷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現從事 服務業、與母親同住、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本院易 字卷第103頁)等一切情狀,就被告所犯上開2罪,分別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復審酌被 告本案所犯上開2罪之犯罪類型及侵害法益性質相同、行為 時間及空間之密接程度甚高等因素,依各該罪合併後之不法 內涵、罪責原則及合併刑罰所生效果等,定其應執行之刑如 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芊伃提起公訴,檢察官李芳瑜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24

SCDM-113-易-1217-20250224-1

桃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交簡字第189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承恩(原名呂鳴峰)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4687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呂承恩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4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所犯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審酌被告呂承恩①在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 基安非他命(非本案審理範圍)後,竟仍於不能安全駕駛之狀 態下,在民國113年9月12日凌晨騎車上路,實屬不該;②為 警在桃園市蘆竹區攔查並採尿,送驗檢出高濃度之上開毒品 陽性反應;③犯後坦承犯行,態度良好而可從輕量刑。兼衡 被告為本案犯罪之動機、暨被告之不佳品行(卷附前案紀錄 表參照)、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馬鴻驊、陳韋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徐漢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政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6879號   被   告 呂承恩 男 5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號6樓之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呂承恩基於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犯意,於民國113年9月9 日上午11時45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號桃園火車站前站 之廁所內,將海洛因粉末摻水稀釋後再以針筒注射,復將甲 基安非他命置於玻璃球燒烤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 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所涉施用第一、二級 毒品等罪嫌,另由本署檢察官以113年毒偵字第5191號偵辦 ,不在本案起訴範圍)各1次後,明知施用海洛因、甲基安 非他命已達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程度,竟仍基於施 用毒品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113年9月12日上午2 時1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路,行 經桃園市○○區○○路0段00號前為警攔查,復經其同意採集尿 液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可待因、嗎啡陽 性反應,檢出濃度值分別為1186 ng/mL、00000 ng/mL、000 00 ng/mL、000000 ng/mL,均超過行政院公告之濃度值,始 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呂承恩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復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 物品收據、自願採尿同意書、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 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查 獲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毒品」初步鑑驗報告單、113年10月7 日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實驗室濫用藥物尿液 檢驗報告各1份及扣押物品、尿液檢體照片3張在卷可佐,是 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公共危險罪 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0  日              檢 察 官 馬鴻驊              檢 察 官 陳韋廷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邱均安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五十四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 緩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一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三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 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

2025-02-21

TYDM-113-桃交簡-1897-20250221-1

單禁沒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沒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12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俊鋼 上列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案件(114年度聲沒字第90 號、112年度毒偵字第139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如附表編號2、3所示之 物沒收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俊鋼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確定,緩起訴期 間為1年6月,並已於民國(下同)114年1月9日期滿。惟扣 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係違禁物,爰聲請裁定沒收銷燬 ;如附表編號2、3所示之物,為供犯罪所用之物,聲請沒收 等語。 二、按查獲之第一級毒品、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沒 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次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供犯罪所 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 沒收之;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第38條第 2項、第3項之物、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因 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 者,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2項前段、第40 條第2項、第3項亦分別定有明文。又按檢察官依第253條或 第253條之1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38條第2 項、第3項之物及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得單 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法院認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有理由者 ,應為准許之裁定,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第455條之36 第2項復分別著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陳俊鋼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桃 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1394號為緩起訴處 分確定,並於114年1月9日緩起訴期間屆滿未經撤銷等情, 有前揭緩起訴處分書、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並經本院 核閱屬實。該案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經送鑑定後, 檢出均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有毒品成分鑑 定書1紙可憑(112年度毒偵字第1394號卷第141頁),堪認 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扣案物為查獲之第二級毒品無訛,依前 開規定,應予宣告沒收銷燬之。另扣案如附表編號2、3所示 之物,係被告所有供其犯罪所用之物,自應依刑法第38條第 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林述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羽恩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 成份 備註 1 白色或透明晶體3包(見112年度毒偵字第1394號卷第141頁) 均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㈠鑑驗用罄部分,既已驗畢滅失,自無庸再予宣告沒收。 ㈡盛裝毒品之包裝袋3紙,會有極微量毒品殘留,故上述包裝袋應整體視為查獲毒品,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2 注射針筒1支 無。 未送毒品成分鑑定。 3 削尖吸管1支 無。 未送毒品成分鑑定。

2025-02-21

TYDM-114-單禁沒-123-20250221-1

單禁沒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沒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7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彭淑萍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毒偵字第4699號、114年度聲沒字第31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2包(驗餘淨重共2.54公克),沒收銷 燬。扣案之針筒9支沒收。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如附件聲請書所示。 二、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   人者,得沒收之;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   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   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38   條第2 項前段、第40條第2 項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   1 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前揭聲請意旨,有卷附不起訴處分書影本、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法務部調查局濫用藥物實驗室鑑定書 、扣押物品清單附卷可查,該扣案之海洛因2包,應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前段規定沒收銷燬。又以現今所採行之 鑑驗方式,包裝袋仍會殘留微量毒品而無法將之完全析離, 應整體視為查獲毒品,一併宣告沒收銷燬,至因鑑驗而耗用 部分,既已滅失,毋庸再為沒收銷燬之諭知。扣案之針筒9 支為被告犯罪所用之物,併予宣告沒收。綜上所述,本件聲 請於法相符,爰裁定如主文。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第259 條之1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附件:

2025-02-20

TYDM-114-單禁沒-73-20250220-1

簡上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5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尚孝忠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犯竊盜等案件,不服本院基隆簡易庭中華民 國113年10月4日113年度基簡字第1113號第一審簡易判決(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案號:113年度偵字第6728、6673號),提起上 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本案審判範圍:  ㈠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其立法理由為:「為尊重當 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許上訴 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表明上 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是科 刑事項已可不隨同其犯罪事實而單獨成為上訴之標的,且上 訴人明示僅就科刑事項上訴時,第二審法院即不再就原審法 院所認定之犯罪事實為審查,而應以原審法院所認定之犯罪 事實,作為論認原審量刑妥適與否之判斷基礎。又上開規定 ,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規定,於簡易判決之上訴 亦準用之。  ㈡本案依上訴人即被告尚孝忠於本院審理時陳述:希望考量我 是第1次毒駕,公共危險罪給我判輕一點,竊盜部分也希望 判輕一點,上訴範圍只針對量刑,犯罪事實及適用法律都不 部爭執等語,顯見上訴人僅就量刑部分不服,請求本院第二 審再為輕判,是本件審理範圍僅限於原判決之量刑部分,不 及於原判決所認定之犯罪事實、所犯法條(論罪)等其他部 分。 二、被告所為本案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罪名)部分,既非屬本 院審理範圍,業如前述,故就本案犯罪事實、所犯法條(罪 名)部分之記載均引用原審判決書所記載之事實、證據及理 由(如附件判決書)。 三、本院維持原判決裁量之刑度,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量刑之輕重,係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茍已 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不得遽指 為違法;又刑罰之量定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但仍應 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由及一切情狀,為酌量輕重之標 準,並非漫無限制,在同一犯罪事實與情節,如別無其他加 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法院量定之刑,亦無過重或失輕之 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職權行使,原則上 應予尊重(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446號判決意旨參照) 。  ㈡原審審酌刑法第57條所列各情後,在法定刑範圍內對被告量 處如前所示之刑,併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所作刑罰 裁量權之行使實無違法不當可言,量刑尚屬妥適,殊難恣意 爭執其存有違誤,亦不能任意指摘為違法。況本案所犯之罪 法定刑分別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原審 量處有期徒刑3月、5月已屬低度量刑,且僅定應執行刑6月 ,被告執前詞上訴請求本院撤銷原判決並重新量處較輕之刑 ,經核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 條 、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周啟勇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曾淑婷                   法 官 李謀榮                   法 官 鄭富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彥端 【附件判決書】: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基簡字第1113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尚孝忠 男 (民國00年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路00巷00弄00號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6728號、第667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尚孝忠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 折算1日;又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 項及濃度值以上,處有期徒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 折算1日。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 算1日。 未扣案如附件一所示之犯罪所得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更正、補充如下,其餘均引用檢察 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下稱聲請書)之記載,如附件二。 (一)聲請書犯罪事實二、第3行所載「竟仍騎乘NJQ-6810號重 機車」更正並補充為「竟仍基於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 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二)證據補充: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3年8月26日刑生字 第1136104678號鑑定書。    二、法律適用方面 (一)就聲請書犯罪事實一、部分    核被告此部分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二)就聲請書犯罪事實二、部分    按行政院民國113年3月29日院臺法字第1135005739號公告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項第三款尿液確 認檢驗判定檢出毒品品項及濃度值」規定,一、安非他命 類藥物:(一)安非他命:500ng/mL。(二)甲基安非他 命:甲基安非他命500ng/mL,且其代謝物安非他命之濃度 在100ng/mL以上。...二、海洛因、鴉片代謝物:(一) 嗎啡:300ng/mL。(二)可待因:300ng/mL,即成立犯罪 。經查,本案被告經採尿送驗,確呈安非他命(濃度1300 ng/mL)、甲基安非他命(濃度7430ng/mL)、嗎啡(濃度 80840ng/mL)、可待因(濃度6680ng/mL)陽性反應等情 ,有基隆市警察局第四分局偵辦毒品案件尿液檢體對照表 (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號)、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 股份有限公司113年6月25日濫用藥物檢驗報告等件在卷可 稽,已逾前述公告規定濃度。是核被告此部分所為,係犯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尿液所含 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罪。 (三)被告所犯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 罰。 (四)聲請書既未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亦未請求對被告本 案犯行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大 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爰不依職權調查、認定被告於本案 是否構成累犯,而依刑法第57條第5款之規定,將被告之 前科、素行資料列為量刑審酌事項。 (五)爰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生活所需,妄想以竊盜手 段不勞而獲,又明知毒品對人之精神及意識能力具有不良 影響,仍漠視自身安危及罔顧公眾安全,於施用毒品後駕 車上路,法紀觀念顯有偏差,所為顯非可取,且於本案行 為前之最近5年內,曾因施用毒品等案件經法院論罪科刑 及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可參; 然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全部犯行,犯後態度尚 佳;兼衡酌被告之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得財物之 價值、對被害人財產法益侵害之程度、毒品濃度之超標程 度及本次幸未釀成任何具體實害結果之犯罪危害程度等情 節,暨被告於警詢時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業工而家 境勉持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併審酌被告各次犯行時間之間隔、行為態樣及罪質、侵 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加重、減輕效益、整體犯罪非 難評價等一切情狀,定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及均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一)被告所竊得如聲請書犯罪事實一、所示之筆電包1個及內 含之MAC筆記型電腦1臺、錢包1只及內含之悠遊卡1張、現 金新臺幣(下同)1千元、ANKER手機充電器2顆、MAC筆記 型電腦變壓器1顆,均為被告竊盜犯行之犯罪所得,雖未 據扣案,仍均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並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 規定追徵其價額。至錢包內之身分證件、健保卡、提款卡 、信用卡等物,均屬可掛失補辦之物,欠缺刑法上重要性 ,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均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 (二)扣案之海洛因1包、注射針頭2支,經聲請書載明被告此部 分另涉嫌施用、持有毒品犯行由檢察官另案偵辦,故就扣 得之海洛因1包、注射針頭2支,均不於本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 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藍君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敘述上訴理由,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張晏甄 附錄論罪法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附件一(被告行竊所得之物): 筆電包1個、MAC筆記型電腦1臺、錢包1只、悠遊卡1張、現金新 臺幣1千元、ANKER手機充電器2顆、MAC筆記型電腦變壓器1顆。 附件二: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6728號                    113年度偵字第6673號   被   告 尚孝忠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巷00弄00號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尚孝忠於民國113年5月30日13時許,在基隆市中山區湖海路 海興游泳池旁停車場,見楊傳信所有車號0000-00號自小客 車副駕駛座置有筆電包,且該車車窗、門鎖均未關閉,竟意 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開啟車門後徒手竊取該筆電包1個得 手後逃逸,內有價值約新臺幣(下同)10萬元之MAC筆記型電 腦1臺、錢包1只(內含身分證件、健保卡、提款卡、信用卡 、悠遊卡及現金約1000元)、價值約5000元ANKER手機充電器 2顆、價值約4000元MAC筆記型電腦變壓器1顆等物。嗣經楊 傳信發現遭竊後報警,經警在其車內採得尚孝忠指紋而查獲 上情。 二、尚孝忠另於113年6月9日22時許,在基隆市中山區中華路7-1 1便利商店廁所內,以針筒注射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 洛因及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後,竟仍騎乘NJQ-6810號重機車 返回基隆市○○區○○路00巷00弄00號住處,再接續於翌日18時 許,騎乘上開機車前往基隆市南榮路,於同日20時20分許, 其騎乘上開機車返回住處,嗣其行經基隆市中山區中山二路8 9巷對面時,因遭本署通緝為警逮捕,並在其隨身攜帶之香 菸盒中搜獲注射針頭2支、海洛因1包(毛重0.84公克)等物 ,嗣尚孝忠為警採集之尿液送驗後安非他命、甲基安他命、 嗎啡、可待因均呈陽性反應,且其濃度分別為1300ng/mL、7 430ng/mL、80840ng/mL、6680ng/mL,均大於行政院公告「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尿液確認檢驗判定檢出 毒品品項及濃度值」所定之標準值而查獲上情(尚孝忠涉嫌 施用、持有毒品部分犯行另案偵辦)。 三、案經基隆市警察局第四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犯罪事實一竊盜部分:   訊據被告尚孝忠坦承上情不諱,核與被害人楊傳信指述情節 相符,且有現場照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3年6月13 日刑紋字第1136070384號鑑定書在卷可稽,被告犯行堪以認 定。 二、犯罪事實二公共危險部分:   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迭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並有 搜索扣押筆錄、照片、臺灣尖端先進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 藥物檢驗報告、尿液檢體編號對照表、行政院113年3月29日 院臺法字第1135005739號函附「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 1項第3款尿液確認檢驗判定檢出毒品品項及濃度值」、測試 觀察紀錄表附卷及事實欄所述之注射針頭、海洛因等物扣案 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三、核被告就犯罪事實一所為,係犯有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 罪嫌,被告所竊得之物,為被告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 之1第1項、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就犯罪事實二所為,則 係犯有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公共危險罪嫌。扣案之 注射針頭、海洛因,請依法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2  日                檢 察 官 周啟勇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5  日                書 記 官 魯婷芳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2-19

KLDM-113-簡上-155-20250219-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69號                   114年度審簡字第7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尚益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分別提起公訴 (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第5161號),本院受理後(113年度 審易字第3192號、第3823號),經被告自白犯罪,認宜改以簡易 判決處刑,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甲○○施用第一級毒品,共貳罪,各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 ,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施用第二級毒品,共貳罪,各 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 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共參包均沒收銷燬。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及補充外,其餘均引用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一、二)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之補充及更正:  ⒈附件一、二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5行甲○○毒品處遇之記載, 應補充更正為「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42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 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 第1519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因戒治成效經評 定為合格,於民國111年4月8日停止戒治依法釋放,此次施 用毒品犯行,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號、 第33號、第34號、第35號、第36號、第37號、第38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  ⒉附件一犯罪事實欄二、㈡、第5至6行「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8公克)」之記載,應更正為「並扣得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92公克)」。  ⒊附件二犯罪事實欄一、第9行「同時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1次」之記載,應補充更正為「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1次」。  ㈡證據部分增列「被告甲○○於本院訊問及準備程序中之自白」 。    二、論罪科刑:  ㈠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 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 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查被告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毒聲 字第42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 ,再經本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519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 以強制戒治,因戒治成效經評定為合格,於民國111年4月8 日停止戒治依法釋放,此次施用毒品犯行,並經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號、第33號、第34 號、第35號、第36號、第37號、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則被告於強制 戒治執行完畢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罪,依 上開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處刑,合先敘明。  ㈡查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 第1、2款所定之第一、二級毒品,核被告就附件一、二犯罪 事實欄一、所為,均分別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 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共2罪)及同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共2罪)。其分別持有海洛因、甲基安非 他命進而施用,各該持有之低度行為,應各為施用之高度行 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㈢被告所犯施用第一級毒品罪2罪、施用第二級毒品罪2罪,共4 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強制戒治後,猶未 戒除施用毒品,足徵其沾染毒癮頗深;再衡以被告始終坦承 犯行,兼衡以本案犯行所生危害、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及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定其應執行之刑,及就各宣告刑與 所定應執行刑,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   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案如附表所示 之物,經送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鑑定後,確 檢出如附表「檢出成分」欄所示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此有附表「鑑驗報告」欄所示檢驗報告在卷可考。又 該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係被告如附件一所示該次 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剩餘,業經被告於偵訊中供陳明確( 見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卷第162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 ,均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銷燬之;而包裹前開甲基安非他命之包裝袋,依現行檢驗方 式乃係以刮除方式為之,該包裝袋上仍會摻殘若干毒品無法 分離,自應一體視為毒品部分,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予以沒收銷燬 之。至於鑑驗用罄之毒品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另為沒收 銷燬之宣告。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 項、第45 0條第1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引述程序法條),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犯罪事實 扣案物品外觀 數量 檢出成分及用途 鑑驗報告 附件一犯罪事實二、㈡ 白色透明結晶 3包(驗前毛重合計3.92公克、驗餘毛重合計3.916公克)。 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被告施用為警查獲之毒品。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見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卷第183頁)。 附件一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   被   告 甲○○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 毒品之傾向,復經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因執行強制 戒治6個月以上,認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於民國111年4月 8日停止戒治釋放,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 號至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二、詎其不知悔改,猶於上揭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 復基於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犯意,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6月14日上午7時6分為警 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許,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  ㈡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6月12日下午4、5時許, 在桃園市○○區○○○街00號4樓住處內,以燒烤玻璃球吸食煙霧 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6月14日 上午5時30分許,在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與壽山路162巷口處 為警查獲,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8 公克),復經警徵得其同意後採集其尿液送驗,結果呈可待因 、嗎啡、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查悉上情。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施用第二級毒品之事實。 2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證明被告於113年6月14日為 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 為D-0000000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1份(檢體編號D-0000000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 嗎啡、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足證被告有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事實。 4 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武陵派出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各1份 證明被告於上開時、地為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佐證被告確有施用毒品之事實。 5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 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 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 各1份 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 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 施用第一級與第二級毒品罪嫌,被告所犯上開2罪間,犯意 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1包,請依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諭知銷 燬。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 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30  日                檢 察 官 吳靜怡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潔怡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二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5161號   被   告 甲○○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 毒品之傾向,復經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因執行強制 戒治6個月以上,認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於民國111年4月 8日停止戒治釋放,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 號至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制 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又基於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 品之犯意,分別於113年8月10日上午10時許,在桃園市○○區 ○○○街00號4樓之住所,以燃燒玻璃球吸食方式,同時施用第 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又於113年8月12日晚間10時為 警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以針筒注射方式,施用第一級 毒品海洛因1次。嗣於113年8月12日下午9時30分許,為警在 桃園市○○區○○路000號前查獲。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及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1、被告坦承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2、辯稱:我是於113年8月10日上午10時許,以燃燒玻璃球吸食方式,同實施用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等語。 2 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1紙 被告於113年8月12日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D-0000000號。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D-0000000號)1 紙 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雅片類及安非他命類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4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被告於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 一級毒品及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等罪嫌。而被告所 犯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 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檢 察 官 乙○○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19

TYDM-114-審簡-70-20250219-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69號                   114年度審簡字第7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尚益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分別提起公訴 (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第5161號),本院受理後(113年度 審易字第3192號、第3823號),經被告自白犯罪,認宜改以簡易 判決處刑,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乙○○施用第一級毒品,共貳罪,各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 ,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施用第二級毒品,共貳罪,各 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應 執行有期徒刑壹年,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共參包均沒收銷燬。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及補充外,其餘均引用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一、二)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之補充及更正:  ⒈附件一、二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5行乙○○毒品處遇之記載, 應補充更正為「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42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 施用毒品之傾向,再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0年度毒聲字 第1519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因戒治成效經評 定為合格,於民國111年4月8日停止戒治依法釋放,此次施 用毒品犯行,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號、 第33號、第34號、第35號、第36號、第37號、第38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  ⒉附件一犯罪事實欄二、㈡、第5至6行「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8公克)」之記載,應更正為「並扣得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92公克)」。  ⒊附件二犯罪事實欄一、第9行「同時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1次」之記載,應補充更正為「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1次」。  ㈡證據部分增列「被告乙○○於本院訊問及準備程序中之自白」 。    二、論罪科刑:  ㈠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 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 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查被告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毒聲 字第42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 ,再經本院以110年度毒聲字第1519號裁定令入戒治處所施 以強制戒治,因戒治成效經評定為合格,於民國111年4月8 日停止戒治依法釋放,此次施用毒品犯行,並經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號、第33號、第34 號、第35號、第36號、第37號、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則被告於強制 戒治執行完畢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罪,依 上開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處刑,合先敘明。  ㈡查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 第1、2款所定之第一、二級毒品,核被告就附件一、二犯罪 事實欄一、所為,均分別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 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共2罪)及同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共2罪)。其分別持有海洛因、甲基安非 他命進而施用,各該持有之低度行為,應各為施用之高度行 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㈢被告所犯施用第一級毒品罪2罪、施用第二級毒品罪2罪,共4 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強制戒治後,猶未 戒除施用毒品,足徵其沾染毒癮頗深;再衡以被告始終坦承 犯行,兼衡以本案犯行所生危害、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及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定其應執行之刑,及就各宣告刑與 所定應執行刑,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   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案如附表所示 之物,經送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鑑定後,確 檢出如附表「檢出成分」欄所示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成分,此有附表「鑑驗報告」欄所示檢驗報告在卷可考。又 該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係被告如附件一所示該次 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剩餘,業經被告於偵訊中供陳明確( 見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卷第162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 ,均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銷燬之;而包裹前開甲基安非他命之包裝袋,依現行檢驗方 式乃係以刮除方式為之,該包裝袋上仍會摻殘若干毒品無法 分離,自應一體視為毒品部分,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予以沒收銷燬 之。至於鑑驗用罄之毒品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另為沒收 銷燬之宣告。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 項、第45 0條第1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引述程序法條),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犯罪事實 扣案物品外觀 數量 檢出成分及用途 鑑驗報告 附件一犯罪事實二、㈡ 白色透明結晶 3包(驗前毛重合計3.92公克、驗餘毛重合計3.916公克)。 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被告施用為警查獲之毒品。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見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卷第183頁)。 附件一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3344號   被   告 乙○○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 毒品之傾向,復經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因執行強制 戒治6個月以上,認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於民國111年4月 8日停止戒治釋放,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 號至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二、詎其不知悔改,猶於上揭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 復基於施用第一、二級毒品犯意,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基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6月14日上午7時6分為警 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許,在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  ㈡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6月12日下午4、5時許, 在桃園市○○區○○○街00號4樓住處內,以燒烤玻璃球吸食煙霧 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6月14日 上午5時30分許,在桃園市龜山區萬壽路與壽山路162巷口處 為警查獲,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毛重共3.8 公克),復經警徵得其同意後採集其尿液送驗,結果呈可待因 、嗎啡、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而查悉上情。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0 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施用第二級毒品之事實。 0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 證明被告於113年6月14日為 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 為D-0000000號之事實。 0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1份(檢體編號D-0000000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 嗎啡、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足證被告有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事實。 0 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武陵派出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各1份 證明被告於上開時、地為警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3包,佐證被告確有施用毒品之事實。 0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 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 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 各1份 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 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 施用第一級與第二級毒品罪嫌,被告所犯上開2罪間,犯意 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 命1包,請依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諭知銷 燬。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 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30  日                檢 察 官 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2  日                書 記 官 林潔怡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二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5161號   被   告 乙○○ 男 4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4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 毒品之傾向,復經令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嗣因執行強制 戒治6個月以上,認無繼續強制戒治之必要,於民國111年4月 8日停止戒治釋放,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戒毒偵字第32 號至第3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不知悔改,於上開強制 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又基於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 品之犯意,分別於113年8月10日上午10時許,在桃園市○○區 ○○○街00號4樓之住所,以燃燒玻璃球吸食方式,同時施用第 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又於113年8月12日晚間10時為 警採尿起回溯26小時內某時,以針筒注射方式,施用第一級 毒品海洛因1次。嗣於113年8月12日下午9時30分許,為警在 桃園市○○區○○路000號前查獲。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0 被告乙○○於警詢及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1、被告坦承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2、辯稱:我是於113年8月10日上午10時許,以燃燒玻璃球吸食方式,同實施用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等語。 0 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1紙 被告於113年8月12日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D-0000000號。 0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D-0000000號)1 紙 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雅片類及安非他命類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0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被告於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 一級毒品及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等罪嫌。而被告所 犯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併罰。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 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檢 察 官 許炳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19

TYDM-114-審簡-69-20250219-1

單禁沒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沒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1121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慶平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戒毒偵 字第355號),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1206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注射針筒貳支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謝慶平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業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 以1 13年度戒毒偵字第355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而該案件 所查扣之注射針筒2支,係被告所有,且為其施用毒品所用 之物,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刑法第38條第1 項及第40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沒收並銷燬之等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 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 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 段亦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裁 定觀察、勒戒後,認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再經本院裁定令 入戒治處所施以強制戒治,於113年10月16日停止處分執行 出監,並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戒毒偵字第355號為 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有該不起訴處分書、法院前案紀錄表 附卷可憑,並經本院核閱相關卷宗屬實。  ㈡扣案之注射針筒2支,均為被告所有,且係供其施用毒品所用 之物,業據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供承在卷,並經警以檢驗試 劑檢測,鑑驗結果亦均呈第一級毒品海洛因陽性反應等情, 此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清單(桃 園地檢署贓物庫收件)、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查獲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毒品」初步鑑驗報告單及證物照片在卷可稽,足認 上揭扣案物確含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款所規 定之第一級毒品,而屬違禁物無訛。是以,上揭扣案物既係 用於盛裝、分取毒品使用,於沾染毒品後即有極微量毒品殘 留,因其上所沾黏之毒品量微而無從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 與必要,應與所盛裝、分取之毒品視為整體,爰均應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  ㈢綜上,聲請人聲請宣告單獨沒收銷燬,經核並無不合,應予 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莊劍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渝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2025-02-17

TYDM-113-單禁沒-1121-20250217-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1165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43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淑媛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分別提起公訴 (113年度毒偵字第615號、第2277號),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 之陳述,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合併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甲○○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又施用第二級毒 品,累犯,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又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前開各罪所處之刑,得易科罰金部 分,應執行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驗餘毛重零點伍陸玖公克) 沒收銷燬。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及補充外,其餘均引用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一、二)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之補充及更正:附件一、二犯罪事實欄一、第6至 9行「另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裁定送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112年6月15日執行完 畢釋放,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 字第54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之記載,應均補充更正為「 另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1年度毒聲字 第1126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抗告後由臺灣高等法院以11 年度毒抗字第949號駁回抗告確定),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 ,於112年6月15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54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㈡證據部分增列「被告甲○○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之自白」 。       二、論罪科刑:  ㈠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 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 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查被告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 111年度毒聲字第1126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抗告後由臺灣 高等法院以11年度毒抗字第949號駁回抗告確定),認無繼續 施用毒品傾向,於112年6月15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經臺灣新 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548號為不起訴處 分確定,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則被 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一、二級 毒品罪,依上開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處刑,合先敘明。  ㈡查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 第1、2款所定之第一、二級毒品,核被告就附件一犯罪事實 欄一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施 用第一級毒品罪、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就附件二犯罪事實欄 一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 毒品罪。其分別持有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進而施用,各該 持有之低度行為,應各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 罪。  ㈢被告所犯上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1罪、施用第二級毒品罪2罪 ,共3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㈣被告前於因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3年度 訴字第1093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4月確定;②施用 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4年度審訴字第127號判 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0月、4月確定;③施用毒品案件,經臺 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4年度訴字第429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 刑8月、5月確定;④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4年度審訴字 第49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月確定;⑤施用毒品等案件,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4年度審訴字第1599號判決分別判處 有期徒刑11月、6月確定,上開①至④案件,嗣經本院以105年 度聲字第505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3年10月確定,與上 開⑤案件接續執行,於民國109年1月8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 付保護管束,迄109年4月28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 ,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參,是其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 內故意再犯附件一、二所示有期徒刑以上之3罪,均為累犯 ,循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所揭櫫「應秉個案情節裁量是 否加重最低本刑,俾免人身自由遭受過苛侵害」之旨,審酌 被告前案與本案所犯之均為施用毒品案件,所侵害之法益種 類、罪質均相同,足見被告有其特別惡性,前罪之徒刑執行 無成效,其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本案依累犯規定加 重最低本刑,並不致使被告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之罪 責,亦不會造成其人身自由遭受過苛之侵害,無違憲法罪刑 相當原則及比例原則,爰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之規定及司法 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就附件一、二所示施用第 一、二級毒品犯行各加重其刑。  ㈤被告於附件二所載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後,為警盤查之際 ,隨即於警發覺前,主動交付甲基安非他命1包,並坦承施 用第二級毒品之犯行,有被告113年4月18日警詢筆錄及桃園 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 形紀錄表等在卷可稽(見毒偵字第2277號卷第12至13頁、第 55頁),足認被告確有自首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而受裁判, 爰依法減輕其刑,並依法先加後減之。  ㈥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觀察、勒戒後,猶 未戒除施用毒品,足徵其沾染毒癮頗深;再衡以被告坦承犯 行,兼衡以本案犯行所生危害、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及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就所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2罪,均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及就其得易科罰金部分,定其應執 行之刑暨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被告如欲就得易 科罰金與不得易科罰金之部分合併定應執行刑,得於案件確 定後向執行檢察官提出聲請)。 三、末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 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案之甲基安 非他命1包(驗餘毛重0.569公克),經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 藥股份有限公司鑑定後,認含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 (見毒偵字第2277號卷第115頁)。又上開扣案毒品,均係被 告本案施用毒品所剩餘,業經被告於偵訊中供陳明確(見毒 偵字第2277號卷第100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應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而包 裹前開甲基安非他命之包裝袋,依現行檢驗方式乃係以刮除 方式為之,包裝袋上仍會摻殘若干毒品無法分離,自應一體 視為毒品部分,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宣告沒收銷燬之。至於鑑驗用 罄之毒品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另為沒收銷燬之宣告。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 條之2 、第454 條第2 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 引述程序法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宜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一: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615號   被   告 甲○○ 女 4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新北市○○區○○街0段000號             (新北○○○○○○○○)             居新北市○○區○○街0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法院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在案,該等案件所示之罪刑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5 年度聲字第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確定,於民國 109年1月8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付保護管束,迄109年4月2 8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 行論。另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裁定送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112年6月15日執行完 畢釋放,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 字第54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其仍不知悔改,於前開觀察 、勒戒執行完畢後3年內,基於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犯意, 於113年1月8日上午7時30分許,在桃園市蘆竹區長興路3段 之某公廁內,以將海洛因置入針筒摻水注射之方式,施用第 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復以將安非他命摻入玻璃球內,燒烤 後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次。嗣經警 於113年1月8日上午10時30分許,持搜索票至桃園市○○區○○路 0段0000巷00號其友人住處執行搜索,當場扣得其所有之大 麻1包(毛重0.72公克,所涉持有第二級毒品之犯行,另行 簽分偵案辦理),復經其同意採尿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 甲基安非他命、可待因、嗎啡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以上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之事實。 2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偵查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1紙 證明被告於113年1月8日上午11時25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R000-000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R000-000)0紙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可待因、嗎啡命陽性反應,堪認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之事實。 4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證明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第2項之 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等罪嫌。其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 品之行為,犯意個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另查被告 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 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憑,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 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大法 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審 酌依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29  日                檢 察 官 乙 ○ ○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8   日                書 記 官 劉 伯 雄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二: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2277號   被   告 甲○○ 女 4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新北市○○區○○街0段000號             (新北○○○○○○○○)             居桃園市○○區○○路0段0000巷00              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法院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在案,該等案件所示之罪刑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5 年度聲字第50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確定,於民國 109年1月8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付保護管束,迄109年4月2 8日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其未執行之刑,以已執 行論。另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裁定送觀察 、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於112年6月15日執行完 畢釋放,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 字第54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其仍不知悔改,於前開觀察 、勒戒執行完畢後3年內,又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 113年4月18日上午10時許,在其桃園市○○區○○路0段0000巷0 0號2樓居所內,以將安非他命摻入玻璃球內,燒烤後吸食煙 霧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次。嗣於同日下午3時 50分許,其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行經桃園 市○○區○○路000○0號前,因交通違規為警攔檢時,主動交付 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包(毛重0.6公克),復經其同意採尿 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時及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以上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之事實。 2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1紙 證明被告於113年4月18日下午4時5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326號、毒品檢體編號為D113偵-0220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0000000U0326)1紙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堪認被告有施用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之事實。 4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檢體編號D113偵-0220)各1份 證明扣案之白色透明結晶1包內含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事實。 5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證明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之事實。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嫌。其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毒品之高 度行為所吸收,請不另論罪。另查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 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 可憑,其於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 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 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審酌依累犯之規定加重 其刑。至扣案之安非他命1包,請依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 規定,宣告沒收並銷燬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8  日                檢 察 官 乙 ○ ○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0  日                書 記 官 劉 伯 雄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17

TYDM-113-審易-1165-20250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