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家庭寄養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31-240 筆)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247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周春米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A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詳附件對照表) 法定代理人 D (真實姓名及住居所詳附件對照表)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兒童A准予延長安置叁個月,至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止 。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兒童A為聲請人保護個案,與案母B及案 外祖父C同住,由案母B、案外祖父C共同照顧。聲請人於民 國110 年2 月9 日發現案母B將兒童A獨留家中,遂於110 年 2 月9 日上午10時30分緊急安置兒童A於寄養家庭,並經法 院准予繼續、延長安置,期限至113年11月11日。安置期間 ,案母B未能配合聲請人相關處遇,親職照顧功能難以提昇 改善,評估不適合監護及照顧兒童A,故聲請人依法向本院 聲請停止案母B親權,於112年1月11日業經本院裁定確定, 並選任案父D擔任兒童A之監護人。兒童A於寄養家庭可聽從 寄養家庭的規範、在校學習狀況佳,返家團聚與案父D親子 互動佳,並多次表達期待返案父D家共同生活。原   案父D具照顧意願,但未讓案祖母E接納兒童A,又因案父D工 作繁忙、刻意斷絕與社工聯繫,並多次表達無照顧兒童A之 意願,致家庭處遇進行困難,現案父D轉換貨車司機工作、 租賃套房居住穩定,能維持與兒童A親情維繫,經聲請人於1 13年8月29日召開TDM團隊決策會議,案父D及案祖母E始正視 兒童A長期安置之況,表達對兒童A安置狀態之不捨,有積極 將兒童A接返照顧之意願,並提出未來照顧計畫,聲請人為 積極建立兒童A與案家親情,於今年10月起,   每週協助兒童A返回案父D家中團聚,關於兒童A返家接受   照顧及案家照顧意願穩定度,尚需進行家庭處遇及評估。綜 上,案母B經法院裁定停止親權,案父D及案祖母E甫決定積 極接返兒童A,關於案父D照顧兒童A意願之穩定度及兒童A返 家接受照顧狀況,均仍需時間進行家庭處遇工作,以評估案 父D照顧意願、強化其照顧資源,故評估兒童A暫不適合返家 ,為保障兒童A最佳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法第57條規定,聲請予以延長安置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必 要之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為前項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 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 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 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定有明文。又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 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 、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 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 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 ;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 ,亦為同法第57條第1 、2 項所明定。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67   號民事裁定、本院111年度家親聲字第162號民事裁定暨確定 證明書、屏東縣政府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 會屏東分事務所兒童少年家庭處遇評估報告、屏東縣政府委 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屏東分事務所兒童少 年家庭寄養服務評估報告、本院兒童與少年安置事件陳述意 見單、本院「兒童及少年安置事件」法定代理人陳述意見單 等件為證,爰審酌案母B之親職功能不彰,業經本院裁定停 止對兒童A之親權,而關於案父D照顧兒童A意願之穩定度及 兒童A返家接受照顧狀況,均仍需時間進行家庭處遇工作, 以評估案父D照顧意願、強化其照顧資源等情,兒童A仍宜由 寄養家庭代為照顧。為維護兒童A之人身安全與健全發展, 自有延長安置之必要。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聲請延長安 置,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羅森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郭松菊                                                                                                                        附件 身分資料對照表(113年度護字第247號) A 甲○○ 民國0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市○○○街000號 (現安置中)        送達代收人 黃○○ (送達處所保密) B 江○○ 民國00年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市○○○街000號        居屏東縣○○鄉○○村○○路0000號 C 江○○ 民國00年0 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街00巷0弄0號 D 乙○○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市○○街000號 E 王○○ 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屏東縣○○市○○街000號

2024-10-16

PTDV-113-護-247-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7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陳浡聖 受安置人即 兒 童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起延長安置 於聲請人委託之寄養家庭三個月。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即兒童甲○○(真實姓名、年籍 及住所均詳卷)與其母丙○○(下稱丙母)同住,其父乙○○( 下稱乙父)居於案家附近,不定時返家同住。受安置人疑遭 乙父家內性猥褻,受安置人於學校、醫院內皆陳述一致,且 能清楚表達事件發生經過,然丙母為主要照顧者,雖知悉此 事卻未阻止,評估受安置人父母照顧上明顯不周,聲請人乃 於110年00月00日19時許緊急安置受安置人,並經本院以111 年度護字第87號、112年度護字第35號、112年度護字第66號 、第99號、第129號、113年度護字第24號、113年度護字第5 5號裁定准予延長繼續安置在案。本案於111年00月00日由檢 方提請公訴,尚待司法程序審理,經聲請人評估受安置人暫 不宜返回原生家庭,仍有繼續安置之要求,為維護受安置人 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延長繼續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 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是、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 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 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 置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是、縣( 市)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 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 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 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 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護 字第55號裁定、司法個案報告書各1份在卷可稽,自堪信為 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年幼,無自我保護能力,其身上有 不明傷勢,並經受安置人指示係遭乙父、丙母所為,顯見受 安置人在家中未能受到妥善照顧及保護。又本案已進入司法 程序,尚待司法單位調查及釐清,為免影響司法審理,現階 段受安置人自不宜返家,參以受安置人到庭表示對於本件延 長安置沒有意見等語(見本院113年10月1日訊問筆錄),是 考量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及最佳利益,認本件確實有延長繼 續安置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延長繼續安置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永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家如

2024-10-16

KLDV-113-護-87-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5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謝遄飛 受安置人即 兒 童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起繼續安置 於聲請人委託之寄養家庭三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屬社會處家防中心於民國113 年9月00日接獲本市長庚醫院通報受安置人甲○○(下稱受安 置人)由部立○○醫院轉診入院就醫,初步診斷為急性呼吸衰 竭,立即轉入小兒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受安置人母丙○○(下 稱丙母)主訴113年9月00日晚上發現受安置人父乙○○(下稱 乙父)趴在受安置人身上睡著叫不醒,受安置人意識改變臉 色發白故送醫治療,因丙母對事發經過說明不符合邏輯且說 詞反覆,受安置人臨床表現疑似藥物反應,故院方對受安置 人進行採檢,驗出嗎啡反應大於2000。聲請人所屬社工於同 日至受安置人家進行訪視,受安置人父母對於受安置人情況 無法做出合理說明,為維護兒於少之最佳利益,聲請人已於 113年9月00日緊急保護安置受安置人,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個月,以維護 受安置人之安全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兒少保護案 件通報表1份、提審權利告知書送達證明、基隆市政府處理 兒童及少年個案緊急安置通知單為證,經核與其主張相符, 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為年僅4個月之嬰幼兒, 無自我保護能力,體內竟呈現嗎啡反應,且有急性呼吸衰竭 危及生命等情,而受安置人父母均未能提出合理說明,顯見 受安置人未能受到妥善照顧,足見乙父、丙母現均無法提供 受安置人妥善之生活照顧與人身安全維護,復無其他親屬得 以協助照顧受安置人,故考量受安置人之安全及最佳利益, 認本件確實有繼續安置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永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家如

2024-10-16

KLDV-113-護-85-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95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袁明駿 受安置人即 少 年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現安置在基隆市政府所委託之安置處所) 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現安置在基隆市政府所委託之安置處所)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丙○○自民國113年10月4日起延長繼續安置於 聲請人委託之安置處所三個月。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即少年甲○○、丙○○(真實姓名 、年籍及住居所均詳卷,下稱受安置人)平日與其父乙○○( 下稱乙○○)同寢室睡覺,因遭乙○○不當性對待,致其等身心 受創,聲請人乃於民國113年4月1日17時將受安置人緊急安 置,考量受安置人目前無可提供適切照顧之人,乙○○之親職 照顧能力尚待提升,評估受安置人暫不宜返家並認有繼續安 置之必要,經本院以000年度護字第00號延長安置至113年7 月3日,考量現階段尚在司法訴訟程序中且監護人親職與照 顧功能仍未提升,應持續評估監護人之親職照顧能力,為維 護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個月,以維護受 安置人之最佳利益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000年度護 字第00號民事裁定、司法個案報告書為證,堪信其主張為真 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年幼亟需他人之保護及照顧,惟乙○○ 對受安置人有多次不當性對待紀錄,致受安置人身心受創, 足見受安置人在家中不能受到妥善照顧及保護,乙○○之親職 能力亟待提升,後續尚待司法調查釐清相關事實,故為受安 置人之最大利益考量,且為使受安置人受到適當照顧及顧及 其生命安全,本件確實有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之必要。從而 ,聲請人聲請延長繼續安置,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何怡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台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陳怡文

2024-10-16

KLDV-113-護-95-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8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謝遄飛 受安置人即 少 年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起繼續安置 於聲請人委託之寄養家庭三個月。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即少年甲○○(真實姓名、年籍 及住居所均詳卷,下稱受安置人)之父母離異,由其父乙○○ (下稱乙父)單獨行使其與受安置人弟之親權。於民國108 年11月,乙父再婚,婚後生下一未成年子女,加上乙父配偶 (下稱受安置人繼母)婚前所生一子,故受安置人家庭共有 4名未成年人。乙父平日忙於工作,幾乎將4名未成年人交由 受安置人繼母處理。又受安置人主領有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雖已年滿14歲,但生活自理及學習發展能力有限,亟需接受 特殊教育。於112年8月,受安置人準備進入國中就讀,由特 教中心鑑輔會安置於○○○○特教班,惟受安置人9月入學後, 僅就學數日,乙父即以○○○○離家太遠為由,未令受安置人正 常到校上課,且主張受安置人於資源班就讀即可,無需接受 特教。於112年9月中旬特教中心鑑輔會再次開會,仍認為受 安置人應進入特教班就讀為宜,遭乙父、受安置人繼母反對 ,並於10月初將受安置人轉學至資源班就讀,乙父、受安置 人繼母之作為明顯損及受安置人就學權益,且令渠之學習處 於較不利之條件。於113年3月底,受安置人學校通報受安置 人經常數日未洗澡,身穿髒汙腐臭衣服到校上學,身上亦不 時出現疑似遭體罰之傷痕,建請聲請人提供相關之家庭處遇 服務,惟社工與○聯繫家訪事宜時,乙父先稱與受安置人繼 母二人平日忙於工作,無暇接受關懷訪視,又陳述受安置人 生性懶散、善於說謊,指責學校及社工不應聽信受安置人。 於113年6月中旬,受安置人左手掌背出現燙傷傷口,受安置 人陳述因在家偷錢,遭受安置人繼母以菸頭燙傷。數日後, 受安置人右臉頰出現數道紅痕,受安置人稱因週末假日未制 止其弟在受安置人繼母床鋪上玩耍,遭受安置人繼母徒手掌 摑及掐捏。社工再次聯繫乙父釐清受安置人傷勢成因,乙父 先稱是受安置人自己拿菸頭燙傷渠左手掌背、又稱渠自打臉 頰、並以指甲自殘,再稱受安置人喜與弟弟們打架,或者與 家貓玩,其臉上傷勢皆為弟弟或家貓所抓傷等,堅持受安置 人繼母未曾對受安置人施暴。經社工提供受安置人相關傷勢 照片予台大兒保中心初步判讀,該中心認為受安置人傷勢較 似照顧者施虐所致,受安置人自傷之可能性小。綜上所述, 乙父、受安置人繼母曾阻礙受安置人正常就學及接受適當之 特教資源,且平日對受安置人便有疏忽照顧之情形,又渠身 上經常出現不明傷痕,乙父、受安置人繼母不僅否認對受安 置人有不當管教情形,且對受安置人近日臉頰、四肢等處之 傷勢,皆稱為受安置人自傷,並指受安置人有偷竊、說謊等 偏差行為,渠所指控均不足採信。聲請人評估,乙父、受安 置人繼母長期高估受安置人之智商及能力,未給予適切之受 教及照顧資源,且推諉受安置人身上傷勢為渠自傷,種種行 為及反應令受安置人處於極不安全之高風險狀態,為確保受 安置人之人身安全,聲請人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規定,於113年00月00日16時0分緊急安置受安 置人,並依同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 個月,以維護受安置人之最佳利益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護 字第60號民事裁定、司法個案報告書為證,自堪信為真實。 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為中度智能障礙之人,有受接受特殊教育 之必要,卻遭乙父、受安置人繼母反對,並於10月初將受安 置人轉學至資源班就讀,明顯損及受安置人就學權益。又受 安置人疑似遭不當管教及施虐,身體多處著傷,乙父卻以受 安置人自殘、與弟弟們打架,或者與家貓玩所致,顯見受安 置人亟需受到妥適保護及照顧,參以受安置人定庭陳述對於 繼續安置沒有意見(見本院113年10月1日訊問筆錄),復無 其他親屬可提供受安置人適當之保護及照顧,故為受安置人 之最大利益考量,且為使受安置人受到適當照顧及顧,本件 確實有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繼續 安置,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永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家如

2024-10-16

KLDV-113-護-88-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9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謝遄飛 受安置人即 兒 童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起繼續安置 於聲請人委託之寄養家庭三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屬社會處家防中心於民國113 年9月00日接獲本市長庚醫院通報受安置人甲○○(下稱受安 置人)弟急性呼吸衰竭。受安置人母丙○○(下稱丙母)主訴 113年9月00日晚上發現受安置人父乙○○(下稱乙父)趴在受 安置人身上睡著叫不醒,受安置人意識改變臉色發白故送醫 治療,因丙母對事發經過說明不符合邏輯且說詞反覆,受安 置人臨床表現疑似藥物反應,故院方對受安置人進行採檢, 驗出嗎啡反應大於2000。故聲請人已於113年9月00日緊急保 護安置受安置人弟,並依同法第57條第2項規定向鈞院聲請 自113年9月00日起繼續安置受安置人弟3個月,合先敘明。 聲請人業於113年9月00日偕同受安置人父母、受安置人至○○ ○○醫院進行尿液採檢,經確認,受安置人體内鴉片類檢驗值 為13、安非他命類檢驗值為253,嬰幼兒藥物檢驗值應不於 得檢出,受安置人父母對於受安置人情況無法做出合理說明 ,為維護兒於少之最佳利益,聲請人已於113年9月00日緊急 保護安置受安置人,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57條第2項規 定,聲請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個月,以維護受安置人之安全 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兒少保護案 件通報表1份、提審權利告知書送達證明、基隆市政府處理 兒童及少年個案緊急安置通知單為證,經核與其主張相符, 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為年僅2歲餘之幼兒,無 自我保護能力,體內竟呈現鴉片類檢驗值為13、安非他命類 檢驗值為253反應等情,而受安置人父母均未能提出合理說 明,顯見受安置人未能受到妥善照顧,足見乙父、丙母現均 無法提供受安置人妥善之生活照顧與人身安全維護,復無其 他親屬得以協助照顧受安置人,故考量受安置人之安全及最 佳利益,認本件確實有繼續安置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 繼續安置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永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家如

2024-10-16

KLDV-113-護-89-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90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代 理 人 謝遄飛 受安置人即 兒 童 甲○○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丙○○ 姓名及年籍、住所資料均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起繼續安置 於聲請人委託之寄養家庭三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所屬社會處家防中心於民國113 年9月00日進行受安置人甲○○(下稱受安置人)大伯一家兒 少保護案件調查時獲知受安置人一家與其同住,因受安置人 年紀幼小且受安置人家出入複雜、受安置人父乙○○(下稱乙 父)疑似有吸食海洛因情事,社工邀請乙父偕同受安置人至 ○○○○醫院採驗尿液然乙父並未同意。聲請人所屬社工評估受 安置人家環境複雜,照顧者疑似有吸食毒品之行為且無法配 合本府之安全計畫,為維護兒於少之最佳利益,聲請人已於 113年9月00日緊急保護安置受安置人,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個月,以維護 受安置人之安全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提審權利告 知書送達證明、基隆市政府處理兒童及少年個案緊急安置通 知單為證,經核與其主張相符,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 安置人為年僅10個月之嬰幼兒,無自我保護能力,乙父疑似 有吸食海洛因情事,且拒絕至○○○○醫院採驗尿液,受安置人 家環境複雜,照顧者疑似有吸食毒品之行為且無法配合聲請 人之安全計畫,顯見受安置人未能受到妥善照顧,足見受安 置人原生家庭無法提供受安置人妥善之生活照顧與人身安全 維護,復無其他親屬得以協助照顧受安置人,故考量受安置 人之安全及最佳利益,認本件確實有繼續安置之必要。從而 ,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永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家如

2024-10-16

KLDV-113-護-90-20241016-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7號 聲 請 人 宜蘭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林姿妙 非訟代理人 林昱嘉 受安置人 童○恩 (真實姓名地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童張○○ (真實姓名地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童○恩(姓名年籍詳附件所示)自民國113年10月14 日15時起繼續安置參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9月16日接獲通報稱 :受安置人由其父親於同年9月15日帶至陽明交通大學附設 醫院(下稱陽大醫院)急診室診療,受安置人父表示受安置 人玩水龍頭不慎開到熱水燙傷雙小腿及腳背,受安置人父發 現後見受安置人的雙腳只有紅,僅自行塗抹牙膏並未送醫, 至9月15日發現其雙腳起水泡及破皮,故將其帶往就醫。受 安置人經醫師診斷為心跳快、燙傷及泌尿道感染,於同日下 午辦理住院手續,然醫護人員評估受安置人父照顧技巧不佳 ,且發現受安置人額頭血腫,懷疑受安置人受身體不當對待 ,故調整照護及治療策略,將受安置人收治於加護病房治療 中。急診醫師診視傷勢,會診小兒科醫師及整形外科醫師觀 察受安置人右腳燙傷範圍約2%,但不是新的燙傷,並將水泡 刺破,左腳燙傷範圍約4%,左足背處疑似三度新舊燙傷,雙 大腿發紅處為燙傷癒合中的狀態,燙傷部位傷痕新舊雜陳, 懷疑受安置人遭受身體不當對待。另受安置人為脊柱裂患者 ,下半身癱軟無知覺、無行走能力且需導尿,僅上半身有功 能,口語能力僅能用簡單字彙及疊字陳述。聲請人評估受安 置人為領有重度身心障礙證明(第一、六、七類)且因脊柱 裂導致下半身癱瘓、無力無知覺,照顧上顯需提高警覺,然 受安置人父於照顧上未能注意,顯有疏忽照顧之情形,且對 於傷勢之造成尚需進行鑑定。又受安置人父現因毒品案件待 司法審理通知,受安置人祖母雖為法定代理人,然其年邁重 聽、現罹患癌症二期需治療,而受安置人經陽大醫院評估診 療結束後於113年10月11日辦理出院,其傷勢仍需照顧護理 ,受安置人父及祖母尚無法提供合適照顧,現亦無其他親友 可提供協助,考量受安置人身體限制、年齡及能力,評估其 自身無法獨立於社會中生存,為維護其身心發展及安全,應 予以安置保護,因72小時不足以保護與照顧受安置人及提供 相關處遇,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 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3個月。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童及少年福 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緊急安置不得超過 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 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項、第57條第1項前 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安置人係於113年10月11日15時起經聲請人評估後 進行緊急安置,聲請人嗣於113年10月14日11時15分向本院 聲請裁定繼續安置,此見宜蘭縣政府113年10月14日府社工 字第1130173475號函上本院收文章即明,故本件聲請尚未逾 72小時。另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真實姓名對照表、 相關戶籍資料、本案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SDM安全評估表 及受安置人傷勢照片等件為證,堪信屬實。本院審酌受安置 人為領有重度身心障礙證明(第一、六、七類),且因脊柱 裂導致下半身癱瘓、無力無知覺,照顧上顯需提高警覺,然 受安置人父卻輕忽照護受安置人,致其受有前開傷勢,而受 安置人祖母復因年邁且患有癌症,亦不適合照料甫出院需要 特別照護之受安置人,現復無適當替代親屬可協助照顧,受 安置人亦無足夠自我保護能力,堪認受安置人未受適當之養 育或照顧,非立即安置受安置人即難有效保護受安置人,並 為提供受安置人穩定之基本生活環境,藉以維護受安置人之 最佳利益,實有將受安置人交由聲請人繼續安置保護之必要 。是本件聲請人聲請核與首揭法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所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游欣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詹玉惠

2024-10-16

ILDV-113-護-87-20241016-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82號 聲 請 人 基隆市政府 設基隆市○○區○○路0號 法定代理人 謝國樑 受安置人即 兒 童 陳○○ 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陳△△ 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徐○○ 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陳○○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十五時十三分 起延長繼續安置於聲請人委託之安置處所三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112年9月14日接獲兒少保護通 報,受安置人陳○○(姓名、年籍詳卷,下稱受安置人)手足 四肢及身體皆有明顯新舊傷,經受安置人之父陳△△(姓名、 年籍詳卷,下稱陳父)自述因受安置人手足互吐口水、生活 狀況不佳等問題,遂於112年9月11日晚間使用雞毛撢子責打 受安置人手足,造成受安置人胞姊手臂、背部及受安置人四 肢、腰部皆有明顯傷痕及瘀青。而受安置人之母徐母○○(姓 名、年籍詳卷,下稱徐母)曾因經濟及生活問題與陳父發生 爭執,其情緒不佳,而出現使用洗髮精幫受安置人手足刷牙 ,故意不當對待受安置人手足之情形。考量陳父恐有持續傷 害受安置人手足之情事,徐母難以提供受安置人手足保護, 復無其他親屬資源可協助照顧受安置人手足,聲請人乃於11 2年9月13日15時13分起緊急安置受安置人手足,並經本院以 112年度護字第100號、第125號、113年度護字第18號、第50 號裁定准予繼續、延長安置受安置人在案。綜上評估,陳父 為受安置人及其胞姊主要照顧者,持續配合社工處遇,然案 家之親職功能仍需提升,目前案家照顧量能尚無法同時照顧 受安置人及其胞姊,評估受安置人仍不適合返家,為此爰依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裁定准予延長繼 續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 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 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4項、第57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000年度護 字第00號民事裁定、司法個案報告書各1份為證,自堪信為 真實。本院審酌陳父對受安置人及其胞姊前有多次不當管教 紀錄,致受安置人及其胞姊之四肢、背部、腰部受有多處明 顯傷痕及瘀青,顯見受安置人於家中未能受到妥善照顧。又 受安置人年幼,無自我保護能力,然受安置人父母前已因不 當管教行為,經社工多次進行會談及告知調整管教方式,並 進行親職教育課程後,仍發生本件陳父對受安置人為不當管 教行為,顯見其等之親職能力亟待提升。而受安置人經安置 後,雖受安置人父母之強制性親職教育課程均已完成,惟親 職功能仍待持續提升,且徐母於000年0月中旬甫開始從事物 流工作,陳父則自000年0月起開始擔任基隆港保全,工作尚 未穩定,故受安置人家庭之經濟狀況、照顧量能仍待評估, 參以受安置人亦需持續進行職能及語言治療,以穩定其身心 狀況,故由現況觀之,受安置人尚不適合返家,為維護受安 置人之安全及最佳利益,認本件確實有延長繼續安置之必要 。從而,聲請人聲請延長繼續安置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王美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胤竹

2024-10-14

KLDV-113-護-82-202410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護字第245號 聲 請 人 屏東縣政府 設屏東縣○○市○○路000號 法定代理人 周春米 受 安置 人 A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法定代理人 B (詳身分資料對照表)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少年A應延長安置3個月,至民國000年0月00日止。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置 :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應 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置 、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為前二項保護、安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 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經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評估第一項各款兒童及少年之生命、身體或自由有 立即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應移送當地司法警察機關報請檢 察機關處理。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 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定有明文。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 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 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 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 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 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亦為同法第57 條第1、2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案家為單親家庭,僅有少年A與案母B同 住,由案母B單獨照顧少年A,A○○○○○○○○○○,B則經醫院通報 有○○○○○;聲請人於民國000年0月00日接獲通報,A於同年月 00日由B帶至屏東○○○醫院就診,A因○○○○○○○,伴有○○○○,加 上身上有近00處新舊傷勢,傷勢為○○○○、○○○○、○○○○○○○○○○ ○、○○○○○○○、○○○○○○○、○○○○○○○○○及○○、○○○○○○○○○、○○○○○ ○○及○○○○、○○○○○○○、○○○○○○○,就診當日下午轉診至○○○○○○ 醫院,轉診當晚A意識不清已進入加護病房;A意識不清且有 非意外之傷勢,顯示B未能提供適當之照顧及教養,評估實 際照顧者B無法維護A之權益與安全,聲請人乃於000年0月00 日下午00時00分啟動緊急安置,並經本院000年度護字第00 號裁定繼續安置、000年度護字第00號及000年度護字第000 號延長安置至000年00月00日止。少年A受安置期間適應狀況 良好,由寄養家庭協助飲食控制且增加日常活動,少年A體 重已有下降,寄養家庭也協助讓少年A認知其○○○之照護;案 母B自身生活及就業穩定性皆有提升,親職觀念也積極配合 親職教育課程學習;案外祖父母雖有意願照顧少年A,然案 外祖父母對少年A疾病照護知能不足,仍有待提升,過往亦 無直接照顧少年A之經驗,經評估後續將規劃漸進式返家提 升案家實際照顧能力,為維護少年A之最佳利益,並提供少 年A特殊照護,有延長安置之必要,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57條,聲請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護其權 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000年度護字第000 號民事裁定、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屏東分事 務所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服務評估報告、屏東縣兒童少年保護 個案法庭報告書、本院「兒童及少年安置事件」法定代理人 陳述意見單、本院兒童與少年安置事件陳述意見單等件為證 。生母B雖不同意少年A延長安置,表示其情緒及經濟能力已 逐漸穩定,希望少年A能返家等語。惟本院審酌少年A年幼, 自我照護能力不足,且有特殊照護需求,生母B雖已完成親 職教育,但親職能力是否明顯提升仍需觀察,另少年A之外 祖父母雖有意願照顧少年A,然少年A之外祖父母已年邁,且 對少年A之疾病照護知能仍待補強,目前無法提供少年A適當 照顧、保護之生活環境,是本件家庭整體生活穩定度尚待觀 察,為維護其安全,即有延長安置之必要。依前揭法條規定 ,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家事庭 法 官 王致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鄭珮瑩 身分資料對照表 113年度護字第245號 A 甲○○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民國000年00月00日 住屏東縣○○市○○巷0○0號        (現安置中) B 乙○○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出生年月日:00年0月00日 住屏東縣○○市○○巷0○0號

2024-10-11

PTDV-113-護-245-202410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