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刑法第320條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9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千豈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590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邱千豈犯竊盜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之犯罪事實欄第1列至第2列所載之「邱千豈意圖為自己 不法之所有,於民國113年7月31日12時45分許」,更正為「 邱千豈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7月31日12時45分許」。  ㈡附件之犯罪事實欄第3列至第12列所載之事實,更正為「徒手 竊取店長賴炳文所管領、置於商品架上之如附表所示之商品 ,放入自身攜帶之花色購物袋與黑色背包內」。  ㈢補充「告訴人賴炳文113年11月19日陳報狀」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邱千豈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又被 告於密接時間,在同一地點,竊取告訴人管領如附表所示之 商品,各行為之獨立性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 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 接續實施,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論以 接續犯,僅成立一竊盜罪。  ㈡按被告是否構成累犯,性質上係屬刑罰加重事實(準犯罪構 成事實),除與其被訴之犯罪事實不同,無刑事訴訟法第26 7條規定之適用外,亦與起訴效力及於與該犯罪事實相關之 法律效果(諸如沒收、保安處分等)有別,自應由檢察官於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內加以記載,法院始得就累犯加重事項 予以審究,方符合控訴原則。經查,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內,並無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依上揭說明,被 告可能構成累犯之事實,既未經檢察官控訴,本院自無從審 究是否構成累犯,乃至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之規定 加重其刑。至被告可能構成累犯之前科及其餘前科紀錄等素 行資料,仍得列為刑法第57條第5款所定「犯罪行為人之品 行」之科刑審酌事項,以充分評價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附 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財 物,任意竊取告訴人管領如附表所示之商品,顯然欠缺尊重 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訴人遭竊之前開 商品,價值為新臺幣2,796元,犯罪所生之損害非輕;併考 量被告於警詢時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及告訴人於偵查中具 狀表示:已與被告達成共識,不再追究法律責任,並認被告 有意悔改等意見(見偵卷第35頁);復斟酌被告近6年屢因 竊盜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及本院判決處拘役50日、55 日、10日、10日,有期徒刑3月確定等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 (見本院卷〈法院前案紀錄表〉),暨被告為碩士畢業之智識 程度,未婚,職業為瑜珈老師,家庭經濟狀況為勉持,因施 用毒品案件,受緩起訴之處分確定,現仍於緩起訴期間之生 活狀況(見偵卷第9頁,本院卷〈個人戶籍資料〉、〈法院前案 紀錄表〉)等一切情狀,本院綜合被告上揭各該犯情事由、 個人情狀事由,雖認仍不宜從輕量刑,惟為免影響被告前開 緩起訴處分之處遇,爰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關於宣告沒收之說明: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第 1項及第2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及第4項 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竊得如附表所示之商品,雖未據扣案 ,惟屬被告之違法行為所得;又上開商品均遭被告使用完畢 等情,為被告於警詢時所自承(見偵卷第11頁),是被告迄 今仍未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依上開規定,應宣告沒收之, 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阮卓群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得上訴(20日內)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誤。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商品及數量 價值(新臺幣) ⒈ 光泉午后時光-重乳茉莉綠奶茶2罐 62元 ⒉ 義美酸梅湯2罐 54元 ⒊ Crest專業鑽白漱口水1瓶 249元 ⒋ 旅行家抗菌防臭3/4中性休閒襪2雙 370元 ⒌ 立得清抗病毒地板溼拖巾2個 120元 ⒍ 鬍鬚張黃金粹魯252G-得福成品1包 350元 ⒎ 逢國台灣杏仁桃酥2盒 198元 ⒏ 飲冰室茶集紅奶茶1瓶 21元 ⒐ 義美奶茶400毫升裝1罐 54元 ⒑ 康寶奶油風味獨享杯玉米54G獨享杯4個 200元 ⒒ 毛寶洗衣槽專用去污劑2瓶 210元 ⒓ 碧菲絲特毛孔即淨卸妝棉2組 386元 ⒔ 夏日蜜蘋果酒-柑橘百香果2瓶 138元 ⒕ 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PET850毫升裝2瓶 44元 ⒖ 魔爪能量碳酸飲料2瓶 104元 ⒗ 菜市仔嬤鮮肉餛飩-冷凍2盒 236元 合計 2,796元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5902號   被   告 邱千豈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邱千豈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於民國113年7月31日12時45 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家樂福超市土城學府店內 ,徒手竊取店長賴炳文所管領、置於商品架上之光泉午後時 光-重乳茉莉綠奶茶2罐、義美酸梅湯2罐、Crest專業鑽白漱 口水1瓶、旅行家抗菌防臭3/4中性休閒襪2雙、立得清抗病 毒地板溼拖巾2個、鬍鬚張黃金粹魯252G-得福成品1包、逢 國台灣杏仁桃酥2盒、飲冰室茶集紅奶茶1瓶、義美奶茶1罐 、康寶奶油風味獨享杯玉米54G獨享杯4個、毛寶洗衣槽專用 去污劑2瓶、碧菲絲特毛孔極淨卸妝棉2組、夏日蜜蘋果酒- 柑橘百香果2瓶、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2瓶、魔爪能量碳酸飲 料2瓶、菜市仔嬤鮮肉餛飩-冷凍2盒(總計價值新臺幣2796 元)放入自身攜帶之花色購物袋與黑色背包內,未經結帳即 步出超商大門。嗣經賴炳文發覺有異,調取監視錄影畫面後 報警處理,始悉上情。 二、案經賴炳文訴請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邱千豈於警詢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賴炳文於警詢時之證述情節相符,復有遭竊物品價格標 籤截圖、現場與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數張等附卷可佐,足認 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未扣案之 上開商品,為被告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請依刑法第38條 之1第1項之規定宣告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時,請依 同條第3項之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檢 察 官 阮卓群

2025-02-04

PCDM-114-簡-98-202502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21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凌進忠 居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0 號0樓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緝字第11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凌進忠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伍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價值新臺幣伍佰貳拾元之羊肉爐料理包壹包沒 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本院審酌被告凌進忠正值青壯之年,並非無謀生的能力,竟 不思以正途獲取所需,任意竊取他人財物,顯見其對他人財 產權益之不尊重,且法治觀念薄弱,所應予非難。且其有多 次前科,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查,素行不佳 ,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徒手竊取之手段、所竊財物價 值、對告訴人所生危害程度,另考量被告為高職畢業之智識 程度(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在卷),暨其 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㈠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查:被告為本件犯行竊取價值新臺幣520元之羊肉爐料理包1 包,為其本案之犯罪所得,已為被告食用殆盡(113年度偵 字第23219號偵查卷〈下稱第23219號偵卷〉第5頁),爰依上 開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㈢另被告所竊得之快速爐1個,固亦為其犯罪所得,惟經警扣案 並發還告訴人魏愷曄,此有贓物認領保管單1份在卷可佐( 第23219號偵卷第13頁),揆諸前揭規定,毋庸再予宣告沒 收或追徵,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儀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法 官 潘 長 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廖 郁 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緝字第116號   被   告 凌進忠 男 48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號             居新北市○○區○○路0段00號6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凌進忠於民國113年3月2日8時20分許,騎乘電動自行車行經 新北市○○區○○街00號玖肴處前,見該店無人看管,竟意圖為 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徒手竊取魏愷曄所有放 置在該店店內門口工作台下方之之快速爐1個(價值新臺幣 【下同】1,980元,已發還)及冰箱內之羊肉爐料理包1包( 價值520元),得手後騎乘電動自行車逃逸離去。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凌進忠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被害人魏愷曄於警詢中之陳述情節大致相符,並有周 邊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4張、被告、電動自行車及上揭快速 爐照片各1張、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扣押筆錄、扣押 物品目錄表、贓物認領保管單各1份在卷可稽,堪認被告上 揭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所竊 得之料理包1個,業據被告食用殆盡,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 1項、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並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檢 察 官  陳 儀 芳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 記 官  尤 映 柔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2-04

PCDM-114-簡-219-20250204-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293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國鐘 籍設新北市○○區○○○道0段0號0樓 (新北○○○○○○○○)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7638 號),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審理案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531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國鐘竊盜,處罰金新臺幣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張國鐘之犯罪所得腳踏車壹台沒收,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暨應適用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2行 「17時20分」,更正為「22時28分」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 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爰依刑法第57條規定,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 思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企圖不勞而獲,而為本件竊行,顯 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被害人所 受財物損害程度,以及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 財物之種類、價值高低、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及領有身 心障礙證明,以及其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而被告竊得腳踏車1台 ,為其犯罪所得,未據扣案,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 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 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依據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 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黎錦福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有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7638號   被   告 張國鐘 男 56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道0段0號6樓(             新北○○○○○○○○)             居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3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國鐘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3月4日17時20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0○0號「捷運輔 大站」2號出口旁之腳踏車停車場內,徒手竊取杜氏清草所 有放置於該處之腳踏車1台(價值新臺幣【下同】2000元) ,得手後隨即騎乘離去。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張國鐘於警詢之自白。 證明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竊取上開腳踏車等事實。 2 被害人杜氏清草於警詢中之指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監視器影像擷取照片、現場照片。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4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刑事案件報告書。 證明被告於113年3月26日亦在同址行竊腳踏車,遭警移送偵辦等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又被告竊得 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規 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0  日                檢 察 官 吳姿函

2025-02-03

PCDM-113-審簡-1293-20250203-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69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馥璟 住○○市○○區○○○路0段00巷0弄0號 0樓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第396 4號),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審理案 號:113年度審易字第3321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楊馥璟竊盜,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暨應適用法條,除證據部分,補充「被 告於本院113年12月3日113年度審易字第3321號準備程序筆 錄之自白(參本院113年度審易字第3321號卷附當日筆錄) 」為證據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爰依刑法第57條規定,並參酌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 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就累犯構成要件的事實,以及加重 其刑與否的事項所為關於檢察官對累犯應否就加重事項為舉 證相應議題的意見,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 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企圖不勞而獲,復為本件竊行,顯欠 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告訴人所受 財物損害程度,已因賠償新臺幣(下同)7,500元而十足減 輕(本院本案審簡卷附雙方113年12月6日書立之和解書參照 ),以及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財物之種類、 價值高低、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其犯後態度,告 訴人請求從輕量刑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至被告竊得之如起訴所指物件,固 為其犯罪所得,然因被告事後已完足加大賠償告訴人,若再 就其本案犯罪所得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價額,自屬過苛,是依 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依據 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黎錦福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有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3964號   被   告 楊馥璟 女 4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馥璟於民國112年4月21日19時13分許,在址設新北市○○區 ○○○路00號之寶雅三重正義店內,乘店員未及注意之際,意 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盜犯意,徒手自貨架上竊取寶雅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媚比琳清透嫩全效8合1粉餅升級版 02中間膚色、凱婷零瑕肌密柔霧粉底液-粉調明亮色06、Za 潮色微醺腮紅-05粉紅香檳、艾杜紗高機能毛孔保水精華20g 各1件(價值總計新臺幣1,400元,下稱本案遭竊物品),得 手後未經結帳即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離去 。 二、案經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 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馥璟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全部犯罪事實。 2 證人即告訴代理人簡信慧於警詢中之證述 本案遭竊物品於上開時地遭人竊取之事實。 3 證人即被告配偶陳秋祥於警詢中之證述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為被告使用之事實。 4 本案遭竊物品之商品條碼標籤、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各1份、監視錄影畫面擷取照片7張 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前後 竊取本案遭竊物品之行為,係於密切接近之時間、地點實施 ,各行為之獨立性尚屬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空 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是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 之陸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評價較為合理,請論以接續 犯。至被告竊得之本案遭竊物品,均為其犯罪所得,請依刑 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2  日              檢 察 官 陳佳伶

2025-02-03

PCDM-113-審簡-1695-20250203-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69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健榮 籍設新北市○○區○○○道0段0號0樓 (新北○○○○○○○○)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第444 8、4449號),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 審理案號:113年度審易字第3157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健榮犯如附表編號1、2宣告刑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編號1 、2宣告刑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陸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陳健榮如附表編號1、2宣告刑欄所 示之犯罪所得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暨應適用法條,除證據部分,補充「被 告於本院113年12月3日113年度審易字第3157號準備程序筆 錄之自白(參本院113年度審易字第3157號卷附當日筆錄) 」為證據外,餘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爰依刑法第57條規定,並參酌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 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就累犯構成要件的事實,以及加重 其刑與否的事項所為關於檢察官對累犯應否就加重事項為舉 證相應議題的意見,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 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企圖不勞而獲,而為本件2次竊行, 顯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告訴人 2人所受財物損害程度,以及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所竊財物之種類、價值高低、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 以及其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暨定 應執行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而被告如附表 編號1、2宣告刑欄所示竊得之物,均為其犯罪所得,未據扣 案,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 額。另被告各次竊得之身分證、駕照、存摺、鑰匙、健保卡 等物,未據扣案,惟其客觀上價值甚微,遺失後得掛失重新 申辦或重刻,顯無財產價值或換價可能而欠缺刑法上重要性 ,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至被告附表編 號2竊得之HTC手機1支,已由告訴人立據領回,應不予宣告 沒收,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依據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 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黎錦福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有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表: 編號 犯 罪 事 實 宣    告   刑 1 即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㈠ 陳健榮竊盜,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陳健榮之犯罪所得黑色工作包壹個、零錢新臺幣壹佰元、藍芽耳機壹組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即附件犯罪事實欄一、㈡ 陳健榮竊盜,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陳健榮之犯罪所得側背包壹個、皮夾壹個、新臺幣肆佰元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4448號                   113年度偵緝字第4449號   被   告 陳健榮 男 4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新北市○○區○○○道0段0號6樓(新北○○○○○○○○)             現居新北市○○區○○街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健榮分別為下列犯行:  ㈠陳健榮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3 年4月6日11時6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0號前,趁李彥 誌裝卸貨物而不注意之際,徒手開啟李彥誌所有之車牌號碼 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未上鎖之駕駛座車門,竊取放置在車 內之黑色工作包1個【內含身分證1張、駕照1張、存摺1本、 鑰匙1串、零錢約新臺幣(下同)100元、藍芽耳機1組,價 值共約2,000元】,得手後旋即步行離去。  ㈡陳健榮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05 月15日7時45分許,在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與陽明街口 ,趁丁國庭卸貨而不注意之際,徒手開啟丁國庭所有之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未上鎖之副駕駛座車門,竊取放 置在車內之側背包1個(內含皮夾1個、健保卡1張、身分證1 張、現金400元、HTC手機1支,共價值約5,400元,手機已發 還),得手後旋即步行離去。 二、案經李彥誌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丁國庭訴由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陳健榮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全部犯罪事實。 2 告訴人李彥誌於警詢中之指訴 犯罪事實一、㈠部分,證明告訴人李彥誌將內含身分證件、存摺1本、鑰匙1串、零錢100元、藍芽耳機1組之黑色工作包放置在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內,並於113年4月6日13時許,發覺該工作包遭竊之事實。 3 告訴人丁國庭於警詢中之指訴 犯罪事實一、㈡部分,證明告訴人丁國庭將內含皮夾1個、健保卡1張、身分證1張、現金400元、HTC手機1支之側背包放在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副駕駛座上,並於113年5月15日9時許,發覺該側背包遭竊之事實。 4 113年度偵字第33323號卷附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5張 證明被告於113年4月6日11時6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0號前,開啟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駕駛座車門行竊後步行離去之事實。 5 113年度偵字第35528號卷附監視器錄影畫面截圖6張 證明被告於113年05月15日7時45分許,在新北市板橋區四維路137巷與陽明街口,開啟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副駕駛座車門行竊後步行離去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所 為上開2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異,請予分論併罰。 三、被告所竊得告訴人丁國庭之HTC手機1隻,業已發還,有贓物 認領保管單1張在卷可稽,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 另聲請沒收。至被告竊得之其他物品,為其未扣案之犯罪所 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如全 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亦請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9  日                檢 察 官 陳君彌

2025-02-03

PCDM-113-審簡-1694-202502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90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英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調偵字第205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莊英森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壹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時間更正為「 民國113年7月15日上午2時32分」;證據部分另補充「新北 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扣押筆錄1份」、「新北市政府警察 局蘆洲分局扣押物品目錄表1份」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 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莊英森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告訴人蔡明珠種植之花朵,顯然欠缺尊 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其國中畢業之智 識程度、生活狀況小康,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 竊取之財物價值,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至被告所竊得之花朵,業已返還告訴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 1份在卷可稽,故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黃筱文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調偵字第2055號   被   告 莊英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英森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7 月15日3時32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巷00號前,徒手拔 走蔡明珠所有,置放於該處花盆內之日日春花朵植株1株( 價值共計新臺幣100元),得手後隨即離去。 二、案經蔡明珠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被告莊英森於警詢及偵訊中之自白; (二)告訴人蔡明珠於警詢及偵訊中之指訴; (三)監視錄影光碟暨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1份、贓物認領保 管單1紙。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檢察官 黃筱文

2025-02-03

PCDM-113-簡-5909-202502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梅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梅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53日,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梅因竊盜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1條第6款,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 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宣告多數拘役者,比照前款定其刑期,但不得 逾120日,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一)受刑人因竊盜等案件,經法院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確定 在案,此有如附表所示刑事簡易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在卷可稽。經核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係於編號1所示 案件判決確定前所犯,是附表所示2罪,皆合刑法第51條有 關數罪併罰之規定,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 定其應執行刑,洵屬正當,應予准許。 (二)本院定本案應執行刑,應於刑法第51條第6款所定之外部界 限即於各刑中之最長期即編號1之宣告刑即拘役40日以上, 各刑之合併刑期即編號1至2之宣告刑總和即拘役60日以下酌 定之,復考量如附表所示2罪之犯罪時間、類型、情節及關 聯性、罪質、侵害法益、對社會危害情形及人格特性,就如 附表所示2罪為整體非難評價後,依限制加重規定,於法律 拘束之外部界限加以裁量,裁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刑,並依 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至 受刑人於本院訊問時就定應執行刑之刑度係供稱沒有意見, 附此敘明(見本院114年度聲字第144號卷第32頁)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施建榮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姿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恐嚇危害安全罪 竊盜罪 宣告刑 拘役4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拘役2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所犯法條 刑法第305條 刑法第320條第1項 犯罪日期 112年10月9日 113年3月11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及案號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1144號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35284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簡字第1679號 113年度簡字第3611號 判決日期 113年4月24日 113年8月23日 確定 判決 法 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簡字第1679號 113年度簡字第3611號 確定日期 113年6月4日 113年10月1日 備 註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0337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5681號

2025-02-03

PCDM-114-聲-144-20250203-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72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國鐘 籍設新北市○○區○○○道0段0號0樓 (新北○○○○○○○○)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0221 號),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審理案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2618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國鐘竊盜,處罰金新臺幣貳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張國鐘之犯罪所得腳踏車壹台沒收,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暨應適用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 訴書之記載。 二、爰依刑法第57條規定,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 思循正當途徑獲取財物,企圖不勞而獲,而為本件竊行,顯 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告訴人所 受財物損害程度,以及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 財物之種類、價值高低、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其 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 役之折算標準。而被告竊得腳踏車1台,為其犯罪所得,未 據扣案,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 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第450 條第1項(依據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逕 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黎錦福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有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0221號   被   告 張國鐘 男 56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道0段0號6樓             (新北○○○○○○○○)             居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3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國鐘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3月14日0時19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號「八方雲集」 前,徒手竊取王麗芬所有放置於該處之腳踏車1台(價值新 臺幣【下同】18000元),得手後隨即騎乘離去。 二、案經王麗芬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張國鐘於警詢之自白。 證明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竊取上開腳踏車等事實。 2 告訴人王麗芬於警詢中之指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監視器影像擷取照片、告訴人提供之腳踏車照片。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4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刑事案件報告書。 證明被告於113年3月4日、同年月26日亦在新莊捷運站行竊腳踏車,遭警移送偵辦等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又被告竊得 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規 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4  日                檢 察 官 吳姿函

2025-02-03

PCDM-113-審簡-1724-20250203-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審簡字第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伯凱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8623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受理案號 :113年度審易字第4269號),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陳伯凱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證據部分補充「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113年7月4日新北警鑑字第1131312997號鑑 驗書」、「被告陳伯凱於本院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外,餘均 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獲取所需,竟恣意竊取他人財物,欠 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其犯罪動機、目的及手段均無可 取,所為應予非難;兼衡被告之素行(見卷附法院前案紀錄 表)、智識程度(見本院審易字卷附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 )、自陳之家庭生活與經濟狀況(見本院準備程序筆錄第2 頁)、所竊取財物之價值、本件失竊之機車業經員警尋獲後 發還告訴人吳宗翰,告訴人所受損害已獲減輕,及被告犯後 坦承犯行,告訴人於偵查中已表明不予追究之意(見偵字卷 第39至40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二項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 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宣告前二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 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 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 條之2第2項亦有明文規定。查:被告為本案犯行所竊得之車 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1台(含機車鑰匙1副),固 屬其犯罪所得,惟上開機車業經員警尋獲後發還告訴人,有 贓物認領保管單1紙(見偵字卷第17頁)在卷可參,另機車 鑰匙1副,則於告訴人更新機車發動鎖後,即失去原有功用 ,單獨存在不具刑法上之非難性,且不宣告沒收,亦不致於 對社會危害或再供犯罪使用產生實質重大影響,並衡酌避免 徒增執行沒收困難,認沒收欠缺刑法重要性,爰分別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5項、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 徵,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本件 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五庭 法 官 白光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蘇 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8623號   被   告 陳伯凱 男 3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伯凱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   113年5月25日18、19時許,在新北市○○區○○街00○0號前,見 吳宗翰所有交付其母吳林阿邁使用之車牌號碼000-   000普通重型機車鑰匙尚未拔取,即以該鑰匙發動上開機車 電門之方式,竊取該機車得手。嗣吳宗翰於同日20時許發現 上情報警處理,為警於113年5月26日0時12分許,在新北市 蘆洲區信義路34巷37弄口查獲上開機車(已發還吳宗翰),始 查獲上情。 二、案經吳宗翰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㈠ 被告陳伯凱於警詢時之自白 ⒈被告於上開時間、地點見上開機車鑰匙尚未拔取,即發動機車騎乘離開,並騎至新北市蘆洲區信義路34巷37弄口之事實。 ⒉被告已將上開機車鑰匙丟棄之事實。 ㈡ 證人即告訴人吳宗翰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被告於上開時間、地點竊取上開機車及機車鑰匙之事實。 ㈢ 監視器截取畫面3張、現場照片1張、被告遭查獲照片1張 被告於上開時間、地點騎乘上開機車離開,並騎至新北市蘆洲區信義路34巷37弄口之事實。 ㈣ 贓物認領保管單1紙 上開機車已發還告訴人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所竊 取之上開機車鑰匙,雖未扣案,仍為被告犯罪所得,倘於裁 判前未能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本 文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又上開機車已發還告 訴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1份在卷可佐,請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5項規定無庸宣告沒收或追徵。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26  日              檢 察 官 潘鈺柔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   日              書 記 官 卓喬茵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2-03

PCDM-114-審簡-7-202502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90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進嘉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速偵字第162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進嘉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壹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第1 至3行「於113年12月7日12時2分許,在新北市三重區疏洪16 路之跳蚤市場服務處內」更正為「於民國113年12月7日12時 2分許,在新北市三重區疏洪十六路之跳蚤市場第81至85號 攤位內」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林進嘉不思循正當途徑 獲取財物,任意竊取被害人洪祥栢於市場內販售之商品,顯 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殊非可取;兼衡其智識 程度、生活狀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竊取之 財物價值甚微,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至被告所竊得之湯匙,業已返還被害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 1份在卷可稽,故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周欣蓓、陳禹潔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溫家緯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筱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1627號   被   告 林進嘉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進嘉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113年1 2月7日12時2分許,在新北市三重區疏洪16路之跳蚤市場服 務處內,乘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該攤位負責人攤商洪祥 栢所管領、陳列於攤位上之湯匙1支(價值新臺幣50元)得 手,未經結帳即欲離去,旋為洪祥栢發現,報警將其當場逮 捕,並起獲上開遭竊物品(已發還洪祥栢),而悉上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進嘉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被害人洪祥栢於警詢時指訴之情節相符,並有新北市 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贓物認領 保管單、現場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及扣案物品照片等附卷 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林進嘉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檢 察 官 周欣蓓                      陳禹潔

2025-02-03

PCDM-113-簡-5905-202502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