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手提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簡字第2945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金玉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357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金玉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柒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張金玉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爰審 酌被告徒手竊取告訴人邱○乾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 實欄所載之財物,實有不該,惟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且 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返還所竊得之物,有和解書1紙(見偵 卷第59頁)附卷可考,所生損害已顯著降低,兼衡其犯罪動 機、目的、手段、暨其自述教育程度、職業及家庭經濟狀況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 標準。 三、被告竊得之現金新臺幣500元、手機架、充電線、手提袋、 行照及汽車鑰匙等物,固為其犯罪所得,然均已返還告訴人 ,業如上述,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 四、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 由(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廖晟哲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廖奕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吳怡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3573號   被   告 張金玉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金玉於民國113年8月6日上午7時30分許,在桃園市○○區○○ 路0段000號前,趁邱○乾停放於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 用小客車疏未上鎖之際,徒手開啟車門,竊取邱○乾所有置於 車內之零錢約新臺幣500元、手機架、充電線、手提袋、行 照及汽車鑰匙,得手後,隨即離去。嗣經邱○乾發覺遭竊,報 警處理,而悉上情。 二、案經邱○乾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龜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惟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張金玉於警詢及本署偵查中坦承 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人邱○乾於警詢中之證述情節大致相符 ,並有現場照片3張、監視器截圖4張及監視器光碟1片在卷 可稽,是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張金玉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另 雙方已和解,且被告已將竊得之財物全數返還予告訴人而無 犯罪所得乙節,有和解書1紙在卷可考,爰參酌刑法第38條之 2第2項規定,為免過苛,不另聲請宣告沒收或追徵其價額, 併予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檢 察 官 廖晟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 記 官 陳建寧

2024-12-20

TYDM-113-桃簡-2945-20241220-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06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順萬 籍設宜蘭縣○○鄉○○路0段0號(宜蘭○○○○○○○○○)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7076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 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裁定依簡式審 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楊順萬犯踰越窗戶侵入住宅竊盜罪,累犯,處有期徒刑捌月。 未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犯罪所得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楊順萬於本院 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所載 (詳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2款之踰越 窗戶侵入住宅竊盜罪。 (二)被告以一竊盜行為,同時侵害告訴人鍾國勤、王宥媛、陳 品姍3人之財產法益,為同種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 條規定,從一重之踰越窗戶侵入住宅竊盜罪處斷。 (三)被告曾有如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所載之犯罪科刑執行情形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可按,其受徒刑之 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而參照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為 避免發生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法院就該個案依該解釋意旨 ,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審酌被告上開前案係竊盜案件 ,與本件罪質相同,足徵其刑罰反應力薄弱,認適用刑法 第47條累犯加重之規定並無罪刑不相當之情事,爰依刑法 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四)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式獲取財物,竟圖不勞而獲,侵 入他人住處為本件竊盜犯行,顯然欠缺對他人居住安寧及 財產權之尊重,應予非難,惟念被告始終坦承犯行,態度 良好,兼衡以被告素行、家庭生活及經濟狀況、年紀及智 識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沒收:   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 ,依其規定;前開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分別 定有明文。被告竊得如附表所示之物均為違法行為所得,又 既已入於被告實力支配、管領之下,對各該物自皆擁具事實 上處分權,復未扣案且未實際合法發還予告訴人等,均應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諭知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至扣案之採樣棉棒1件,非被告所用或所有之物,亦非違禁 物,且未檢出可資作為證據之資料,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雅竹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許自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趙于萱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 條 犯前條第1 項、第2 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1 現金新臺幣(下同)1萬1,800元 2 黑色手提袋1個 3 黃金項鍊1條 4 灰色床單1條 5 現金250元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7076號   被   告 楊順萬 男 65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籍設宜蘭○○○○○○○○○             居桃園市○○區○○0街00○0號7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敘述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順萬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8 月、11月,定應執行刑1年4月確定,於民國110年5月29日執 行完畢。詎其仍不知悔改,竟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加 重竊盜之犯意,於113年3月23日晚間7時21分許,自鍾國勤 、王宥媛、陳品姍所共同居住位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 巷00號3樓建物後牆攀爬鐵窗後進入上址窗戶(侵入住宅部 分未據告訴),徒手拉開窗戶進入屋內,竊取屋內鍾國勤所 有之現金新臺幣(下同)約1萬1,800元、黑色手提袋1個( 價值150元)、王宥媛所有之黃金項鍊(價值約3萬元)、陳 品姍所有之灰色床單1條(價值1,000元)、現金250元等物 ,得手後旋即徒步逃逸。嗣經鍾國勤、王宥媛、陳品姍發覺 後報警調閱監視器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鍾國勤、王宥媛、陳品姍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 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楊順萬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之供述 坦承於上開時、地竊取財物之事實 2 告訴人鍾國勤、王宥媛、陳品姍於警詢中之指述 全部犯罪事實。 3 監視錄影畫面截圖及現場照片數紙 佐證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第2款之加重竊 盜等罪嫌。又查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 行情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在卷可參,於有期徒刑執行 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請參照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 之規定,審酌依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之犯罪所得, 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 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 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   日                檢察官 劉 玉 書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4   日                書記官 林 敬 展 附錄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 1 項、第 2 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6 月以 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50 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2-20

TYDM-113-審易-3060-20241220-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基簡字第1399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進生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586 號),惟被告於本院113年12月17日準備程序時自白坦認犯行, 而本院認本件事證明確(113年度易字第887號),宜適用簡易程 序,乃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規定,逕改依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基簡字第1399號),茲判決如下:   主 文 李進生犯侵占離本人持有物罪,處罰金新臺幣貳仟元,如易服勞 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之臺灣 基隆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7586號檢察官起訴書【下稱 :起訴書】之記載內容,並另補充、更正記載如下:  ㈠起訴書之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2行:「在基隆市○○區○○路000 號台鐵八堵車站第2月台」,應更正記載為「在基隆市火車 站內」。   ㈡起訴書之犯罪事實欄一、第6至7行:「返回車站內尋找,並 使用搜尋功能,而確認耳機充電盒在李進生所持之袋內」, 應更正記載為「以手機搜尋定位功能,發現該耳機充電盒, 在基隆市○○區○○路000號台鐵八堵車站第2月台內,乃返回該 八堵車站第2月台,並使用搜尋定位功能,而確認耳機充電 盒在李進生所持之袋內」。  ㈢被告李進生於本院113年12月17日準備程序時自白坦述:「{ 調解情形如何?}一、調解不成立。因為告訴人張瀧澤沒有 到。二、我有帶錢來準備要賠償給告訴人。」、「{對於檢 察官起訴書所載之犯罪事實,有何意見?(提示並告   以要旨)}(經被告詳細閱覽後回答)一、我有收到並看過 起訴書。二、對起訴書所載犯罪事實,我有撿到充電盒,我 撿到是在基隆火車站而不是八堵,他當時是坐到基隆,我一 開始撿到是在基隆,因為我那時手機到基隆愛三路維修,我 後來繞回去,我在八堵那邊等往宜蘭方向的火車,那個手機 盒裡面沒有耳機,只是一個空盒子,我拿了也沒有用,筆錄 內容裡面確實只是一個空盒子,裡面沒有耳機,我拿那個也 沒有用。且最後我也有還給他了。對本案我認罪。三、請改 依簡易判決處刑程序進行,請求從輕量刑,給我一個自新的 機會。希望法官可以給我一次機會。」、「同意改以簡易判 決處刑。」、「請從輕量刑,給我一次自新的機會。」、「 {家庭狀況、經濟狀況、教育程度?}我跟我小孩同住,經濟 狀況清寒,教育程度為國中畢業。」、「希望法官可以給我 判輕一點,讓我有一個自新的機會。」等語明確,並有上開 筆錄、調解送達證書等在卷可佐【見本院113年度易字第887 號卷,第45至49頁、第53至59頁】。  ㈣此外,亦有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臺北分局刑案現場照片 :監視器畫面截圖、遺失之耳機盒等在卷可徵【見臺灣基隆 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7586號卷,第19至26頁】。  ㈤按刑法第337條所謂離本人所持有之物,係指物之離其持有, 非出於本人之意思者而言,故除遺失物、漂流物外,凡非基 於持有人之意思,一時脫離其本人所持有之物,均屬離本人 所持有之物(最高法院50年度台上字第2031號、臺灣高等法 院109年度上易字第908號判決意旨參照)。爰核被告所為, 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離本人持有物罪。 二、爰審酌被告因一時興起貪念致生本案漠視他人財產權之情, 實有可議,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且已有賠償告訴人損失 之悔意,然告訴人迭經本院合法寄存送達而未到庭調解開庭 ,亦有上開筆錄、調解送達證書等在卷可稽【見本院113年 度易字第887號卷,第45至49頁、第53至59頁】,是其犯後 態度尚屬非劣,兼衡本件犯行之動機、手段、被告生活狀況 (前有同罪質犯罪科刑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憑)、年紀、國中畢業之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 貧寒等一切情狀,乃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依刑法第42條 第3項前段規定,諭知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用啓被告內 心生起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勿背理而行、勿非義而動,減 人自益,危人自安,包貯險心,取其財寶,以窮人用,貪冒 於財,貪婪無厭,欺罔自己良心,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 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勿心存僥倖,自己可以事先要 求自己勿貪心,不必等事後警方發現自己貪財,才苦苦求別 人原諒,這時候,才發現自己上開所做所為是那麼可笑之不 值得,且走不進的監獄世界就不要硬擠了。因此,自己宜早 日覺悟,亦莫輕貪婪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歷久不亡,小過不改,積足滅身,自己日後不再心存僥倖 、不欺騙自己良心,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自己安住自己清 淨良心,平安吉祥喜樂多給自己一些,貪婪歹路勿再染犯, 才是對自己好、大家好的人生,則日日平安喜樂,永不嫌晚 。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刑法第337條、第42條第3項前段,刑法施行法 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 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本 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 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五、本案經檢察官李國瑋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施添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敘述上訴理由,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 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謝慕凡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7586號   被   告 李進生 男 5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李進生於民國000年0月00日22時12分許,在基隆市○○區○○路 000號台鐵八堵車站第2月台,見張瀧澤所有之AirPods Pro 第2代耳機充電盒(下稱本案充電盒)遺落在長椅上,竟意 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侵占離本人持有物之犯意,將該耳 機充電盒撿起並放入手提袋內,而逕予以侵占入己。嗣張瀧 澤因察覺本案充電盒遺落,返回車站內尋找,並使用搜尋功 能,而確認耳機充電盒在李進生所持之袋內,李進生方取出 本案充電盒交還給張瀧澤,張瀧澤再報警處理,始悉上情。 二、案經張瀧澤訴由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臺北分局報告偵辦 。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李進生於警詢及偵訊中之供述。 證明被告有於上開時、地,撿拾本案充電盒之事實。 2 告訴人張瀧澤於警詢之指訴。 證明本案充電盒於上揭時間,遺落在上址,並遭被告拾取之事實。 3 監視器影像擷圖11張、本案充電盒照片1張、被告當日照片1張。 佐證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離本人持有物罪嫌。 至被告所侵占之本案充電盒1個,業已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 ,經告訴人自陳在卷,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定,不 予聲請宣告沒收或追徵。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1  日              檢 察 官 李國瑋     本件正本證明於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 記 官 何喬莉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2024-12-20

KLDM-113-基簡-1399-20241220-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73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淑芬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3751 號),本院受理後(113年度審易字第2594號),經被告自白犯 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黃淑芬犯竊盜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增列「被告黃淑芬於本院 準備程序及訊問時之自白」外,其餘均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相同,茲引用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黃淑芬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式獲取 財物,竟圖不勞而獲,恣意為本案竊盜犯行,顯然欠缺對 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惟念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與告訴人 遠百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達成調解並已依調解條 件賠償告訴人之損害,有本院113年度附民移調字第1861 號調解筆錄附卷可查(見本院審簡字卷第13頁),兼衡被告 之犯罪動機、本案之情節、所生危害暨其生活及經濟狀況 、素行、年紀、智識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末查,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憑,其因一時失 慮致罹刑章,且犯後與告訴人達成調解並已依調解條件賠 償告訴人之損害,業如上述,本院寧信被告經此偵審程序 及刑之宣告後,應能知所警惕而無再犯之虞,認其所受刑 之宣告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 定,併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三、沒收部分   按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亦有明文。被告就本案竊得之梳子1 把、帆立貝1包、老菜脯1包、冷藏烏魚子1包、有機酸白菜1 包、火鍋料3包、蘋果1顆,已實際合法發還予告訴代理人許 銘哲,有贓物領據1紙在卷可查(見偵字第23751號卷第37頁 ),被告均已未保有犯罪所得,依上開規定,爰不予宣告沒 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項、第454 條第2 項( 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逕以簡易 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附錄本判決論罪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3751號   被   告 黃淑芬 女 51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淑芬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2月1日下午3時36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00號之愛買 大賣場內,以徒手方式竊取梳子1把、帆立貝1包、老菜脯1 包、冷藏烏魚子1包、有機酸白菜1包、火鍋料3包、蘋果1顆 (共計新臺幣【下同】2023元,已發還),並將之放置在隨 身攜帶之黑色手提袋內。嗣因黃淑芬自該賣場之入口離去時 觸動警報器,始為該賣場之保全人員孔玲芝攔阻,並訴警究 辦。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黃淑芬固坦承有拿取上開商品,惟矢口否認涉有竊 盜犯行,辯稱:伊走錯結帳口,伊有跟保全人員說伊要結帳 ,保全人員不讓伊結帳,伊還有帶1000多元現金,也有帶信 用卡在身上等語。經查,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證人孔玲芝於 警詢中證述歷歷,並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扣押筆錄 、扣押物品目錄表、贓物領據、監視器翻拍照片4張在卷可 參,雖被告以前詞置辯,然被告為一成年人士,身心俱為健 全並無疾病,是被告主觀上對於該賣場內何處為入口、何處 為出口應有正確之認知,被告將賣場內之眾多商品裝入隨身 攜帶之手提袋內後,既未結帳,以正常人之認知,必先尋找 結帳之櫃臺而結清商品款項後離去,然被告離去之地點係為 該賣場之入口,參以卷附照片可知十分空曠,根本未設置任 何結帳櫃臺,本無誤認為結帳出口之可能,被告攜帶眾多商 品未結帳而逕自欲從賣場入口離去,顯見被告本無付款之真 意,主觀上確有竊盜之不法所有意圖,至被告於觸發警報遭 保全人員攔阻後方改稱走錯出口且身有現金、信用卡可以結 帳等語,均係卸責之詞不足採信,被告之犯嫌已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9  日                檢 察 官 李 家 豪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7  日                書 記 官 吳 儀 萱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2-18

TYDM-113-審簡-1738-20241218-1

單聲沒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智慧財產案件)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聲沒字第74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湘婷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商標法案件(112年度偵字第954號),聲 請單獨宣告沒收(113年度執聲沒字第12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侵害商標權之物品及犯罪所得新臺幣貳萬陸仟參 佰零貳元,均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鄭湘婷所涉違反商標法案件,經聲請人 以112年度偵字第954號為緩起訴處分,期間並已屆滿,爰依 法就扣案物及犯罪所得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等語。 二、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2項 定有明文。又侵害商標權、證明標章權或團體商標權之物品 或文書,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商標法第98條 亦有明文。 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檢察官依第253條 或第253條之1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38條第 2項、第3項之物及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得 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刑事訴 訟法第259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四、被告因違反商標法案件,經聲請人以112年度偵字第954號為 緩起訴處分確定,緩起訴期間自民國112年11月30日起至113 年11月29日止,嗣緩起訴期間屆滿而未經撤銷該緩起訴處分 等情,有該緩起訴處分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稽,並經本院核閱偵查卷宗無訛。又扣案如附表所示之 物均屬侵害商標權之物品,有如附表所示之商標單筆詳細報 表、國際影視有限公司鑑定報告書、萬國法律事務所受被害 人日商三麗鷗股份有限公司委任出具之侵害商標權真仿品比 對報告等在卷可稽,依前揭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均應依商標法第98條之規定宣告沒收,且屬刑法第40條第 2項規定之專科沒收之物。另扣案之新臺幣2萬6,302元,為 被告犯非法販賣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罪所得之財物,業經其於 偵訊時坦認在卷(見112年度偵字第954號卷第58頁),並經 被告於偵查中自行繳回犯罪所得,有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當 事人自行繳回犯罪所得通知單、贓證物款收據各1紙附卷可 憑(見同上卷第60頁正、反面),依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 規定,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自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從而,聲請人就上開扣案物聲請單 獨宣告沒收,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至被告雖已於指定期間向公庫支付3萬元,惟依附負擔之緩 起訴處分對受處分人產生之法律效果,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 第253條之2第2項規定為緩起訴處分,課以被告向公庫支付 一定金額、向公益團體捐款或提供義務勞務者,被告係履行 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命令,此等處分名義上雖非刑罰,但仍 是一種特殊的處遇措施,造成被告之財產減少或義務增加, 性質上亦屬干預人民自由之處分,與刑事制裁無異,實質上 則為刑事處罰,並非屬填補損害或歸還不當得利之性質(臺 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9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37號結 論同此意旨)。是本案之緩起訴處分雖命令被告向公庫支付 3萬元,惟依前揭說明,其性質應屬刑事處罰,係為檢察官 於緩起訴處分依職權諭知之範疇,與法院審酌犯罪所得之認 定無涉(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7年度抗字第948號刑事裁 定同此意旨),附此敘明。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第259條之1,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附表: 編號 商標權人 商標名稱 及圖樣 商標註冊審定號 扣得品項及數量 1 日商雙業社股份有限公司(不提告) 蠟筆小新 00000000 地墊7件 00000000 襪子14件 00000000 皮包15件 00000000 塑膠製盒5個 00000000 筆袋2個 00000000 水壺1個 Doraemon 00000000 地毯15個 00000000 水壺9個 00000000 畫紙12個 00000000 拼圖8個 00000000 碗3個 00000000 錢包10個 手提袋1個(警方採證物) 00000000 吊牌6個 筆袋2個 00000000 塑膠製盒1個 2 日商三麗鷗股份有限公司(不提告) Cinnamoroll 00000000 踏墊20個 00000000 筆袋2個 00000000 錢袋3個 鑰匙包3個 00000000 筆盒9個 Bad Badtz Maru 00000000 名牌套5個 筆盒17個 Pochacco 00000000 踏墊1個 Little Twin Stars 000000000 零錢包26個 踏墊26個 筆盒1個 筆袋4個 鑰匙包1個 My Melody 00000000 地墊27個 背包1個 筆袋3個 名牌套4個 零錢包62個 Hello Kitty 00000000 碗8個 00000000 拼圖11個 00000000 踏墊88個 00000000 砂畫64個 筆袋2個 00000000 手提袋3個 零錢包222個 Hello Kitty等商標(詳卷)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筆盒12個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名牌套11個

2024-12-16

MLDM-113-單聲沒-74-20241216-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57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沈妍希 (另案羈押於法務部○○○○○○○○○○)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308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沈妍希犯竊盜罪,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未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犯罪所得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除被告沈妍希竊取物品 之名稱應更正如附表「物品名稱」欄所示,並補充各該物品 之價值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獲取所需, 任意竊取他人財物,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所為 顯不足取。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態度良好,且其前無因竊 盜案件,經法院判處刑罰之紀錄,有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可按(本院卷第11頁至第13頁),兼衡被告之犯 罪動機為肚子餓、以徒手犯案之手段、犯罪過程亦尚屬平和 、所竊得財物之種類與價值,暨被告自陳之智識程度、職業 、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末查被告所竊得如附表所示之物,均為其犯罪所得,既未扣 案,被告迄今亦未返還或賠償告訴人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書送達後2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起 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劉玉書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李佳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金湘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價值 1 PALDO八道韓國乾拌麵 1包 39元 2 米大師湯泡飯-菠菜蛋花 1包 59元 3 OTTOGI韓國不倒翁拉麵 1包 58元 4 米大師湯泡飯-川香麻辣牛肉 1包 69元 5 KORMOSA龍蝦海鮮湯麵 1包 39元 6 PALDO八道火山辣雞鐵板炒麵 1包 55元 價值共計:新臺幣319元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3082號   被   告 沈妍希 女 4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籍設桃園○○○○○○○○○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沈妍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7月25日上午10時11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寶 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寶雅中壢中華店,徒手竊取店內貨架上 之八道韓國乾拌麵、米師傅湯泡飯-菠菜蛋花、韓國不倒翁 拉麵、米師傅湯泡飯-川香麻辣、龍蝦海鮮湯麵、八道火山 辣雞鐵板炒麵各1包(價值共計新臺幣319元),得手後藏放 在隨身手提袋內,未結帳即離開該店。嗣經張崇武報警處理 後,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 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沈妍希於警詢時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代理人張崇武於警詢中之指述情節相符,並有遭竊物品清 單及監視器錄影翻拍照片4張在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至未扣案 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 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檢察官 劉 玉 書

2024-12-16

TYDM-113-壢簡-2570-20241216-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占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簡字第249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集良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130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集良犯侵占遺失物罪,處罰金新臺幣捌仟元,如易服勞役,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張集良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爰 審酌被告發現被害人鄭秀玲遺留之手提袋1只,不思報警處 理,竟擅自拿取並據為己有,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法治觀 念,所為實非可取;惟念及被害人業已取回該手提袋,有贓 物認領保管單在卷可查(見偵卷第57頁);再考量犯罪之動 機、目的、手段、侵占物品之價值,暨被告於警詢時自陳大 專畢業之智識程度、職業工、家庭經濟狀況小康(見偵卷第 17頁)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按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定有明文。查本案被告侵占之物品 ,已發還予被害人,如前所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 定,爰不予以宣告沒收。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挺宏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呂宜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黃心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1301號   被   告 張集良 男 59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臺中市西區三民市○0巷0弄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侵占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集良於民國113年7月8日上午11時30分許,在桃園市○○區○ ○○路0號之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B2美食街塔塔小熊站 舖外坐位區,見鄭秀玲遺留在該處坐位區上之星巴克手提袋 1個(內容物詳如附表),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 侵占遺失物之犯意,拿走上開手提袋後,將之侵占入己。嗣 經鄭秀玲至該處查看,驚覺上開物品遺失,調閱監視器畫面 ,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張集良於偵查中辯稱:伊當時坐在附近,確認沒有人之 後,看到桌上有2個空袋紙跟1杯飲料,伊看桌上食物已經吃 掉,伊覺得應該是人走了,手提袋掉在該處,伊想說自己的 物品怕太重,所以才拿走袋子等語。惟查,上揭犯罪事實, 業據被害人鄭秀玲於警詢中證述明確,復有內政部警政署航 空警察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監視器檔案光碟1片 、查獲照片及監視器畫面翻拍照片8張在卷可稽,又觀諸被 害人擺放手提袋之處,並非專供丟棄垃圾之區域,且袋中亦 有小零錢包等私人貴重物品,則被告拿取之手提袋自不可能 是他人丟棄之無主物,是被告所辯,顯為事後卸責之詞,不 足採信,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7條之侵占遺失物罪嫌。至被害 人所遺失之物品,均已領回,是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 定,不聲請宣告沒收。 三、至報告意旨認被告涉有竊盜犯嫌,然按竊盜之客體係指行為 人以平和方式破壞物之所有權人、持有權人對物品持有支配 關係,而重新建立新之支配管領力;而侵占遺失物,乃指行 為人本於所有之意思,就權利人無拋棄之意思所偶爾遺留失 去持有之物,或非出於本人之意思脫離持有之物,以所有人 意思占有使用而言,故遺失物及離本人持有之物均係以該物 原所有、持有權人先已自行喪失對物品之持有支配,該物處 於權利人之管領支配欠缺之狀態。至物品之持有支配關係存 在與否,仍應以物品離開權利人之原因、物品之性質及所處 之客觀環境是否公開、開放程度及權利人與物品間空間距離 等各項因素,以社會通念及一般人生活經驗予以綜合判斷。 經查,被告行為時,手提袋非在被害人身側,難認被告可認 知手提袋為被害人所持有,依上說明,自不構成竊盜罪嫌, 惟此部分倘成立犯罪,核與前揭聲請簡易判決處刑部分為同 一社會事實,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8  日                檢察官 楊挺宏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昆翰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37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 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物品 1 小零錢包1個 2 雨傘1把 3 個人藥物1批 4 小美工刀1把 5 貓咪吊飾1個 6 護手霜1個 7 糖果1包 8 濕紙巾2包 9 面紙1包 10 冷萃茶1瓶

2024-12-12

TYDM-113-桃簡-2493-20241212-1

單禁沒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沒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110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不詳 上列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963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不詳之人涉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案件,因查無犯罪行為人,經檢察官簽請報結在案,而扣 案之手槍3支,屬違禁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 2項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定有明文。次按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4條第1項第2款 所列之槍枝,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運 輸、轉讓、出租、出借、持有、寄藏或陳列,為同條例第5 條所明定。從而,未經許可而持有之前揭槍枝,自屬不受法 律保護之違禁物。 三、經查: ㈠、民眾李文怡於民國111年7月17日6時許,在桃園市八德區東培 有限公司後門協對面之桃園大圳機車便道橋墩下方,拾獲1 只黑色手提袋(內含手槍4支、彈匣4個、子彈17顆、手銬2 副),及在旁手槍1支等物,於同日18時在上址再度拾獲手 機2支、長彈匣1個等物,惟經員警至現場確認後,該處為監 視器死角,且拾獲之槍彈等物均腐蝕生鏽,研判已棄置許久 無從追查,故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 官以上揭理由於112年2月28日以112年度他字第936號報請簽 結等情,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扣押筆錄、扣押 物品目錄表、桃園市政府刑事警察大隊111年11月28日桃警 刑大一字第1110033902號函、桃園地檢署檢察官112年2月28 日之簽呈等件在卷為憑。 ㈡、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經送鑑定結果,均具有殺傷力等節, 有附表所示之鑑定書在卷可佐,為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 列管之槍枝,均屬不受法律保護之違禁物,且未曾經被告所 涉相關案件判決諭知沒收,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不 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皆予宣告沒收。從而,檢察官聲請 單獨宣告沒收,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法第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三庭 法 官 侯景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佳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備註 1 手槍(無彈匣,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 1支 ①鑑定結果:非制式手槍,由仿手槍外型製造之槍枝,組裝已貫通之金屬槍管而成,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適用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②鑑定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1年11月14日刑鑑字第1110091924號鑑定書(見他卷第73頁)。 2 手槍(無彈匣,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 1支 ①鑑定結果:非制式手槍,由仿手槍外型製造之槍枝,組裝已貫通之金屬槍管而成,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適用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②鑑定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1年11月14日刑鑑字第1110091924號鑑定書(見他卷第73頁)。 3 手槍(有彈匣,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號) 1支 ①鑑定結果:非制式手槍,由仿手槍外型製造之槍枝,組裝已貫通之金屬槍管而成,擊發功能正常,可供擊發適用子彈使用,認具殺傷力。 ②鑑定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1年11月14日刑鑑字第1110091924號鑑定書(見他卷第73頁)。

2024-12-10

TYDM-113-單禁沒-1109-20241210-1

桃原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原簡字第2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俊煇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119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楊俊煇犯竊盜罪,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 仟元折算1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二刪除「簡淑華訴由」 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詳如附件) 。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楊俊煇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㈡爰審酌被告因一時貪念,率而竊取他人財物,顯然欠缺尊重 他人財產權之觀念,造成他人損失,破壞社會治安,所為不 可取。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再審酌被告其犯 罪之動機、行竊之手段、竊取之財物價值,又其所竊得之物 ,均已返還被害人簡淑華,有認領保管單1紙在卷可考(見 偵卷第47頁)及其於警詢時自陳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 標準。 三、未扣案之伸縮鋁棍,雖為被告供本案竊盜犯罪所用之物,然 並無證據足資認定係被告所有,亦非違禁物,依法自不得併 予宣告沒收;至於所竊得之皮卡丘手提袋3個及置物盒1個, 均已發還予被害人,業如前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 ,爰不予宣告沒收,末此敘明。 四、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挺宏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鄭朝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鄧弘易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1191號   被   告 楊俊煇 男 4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巷0弄0號             居桃園市○○區○○路0段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楊俊煇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6月24日凌晨0時2分許,至簡淑華經營之桃園市○○區○○街 00號娃娃機選物店,以客觀非為兇器之伸縮鋁棍搗入娃娃機 檯洞口,將商品勾入洞口後,竊取機檯內之皮卡丘手提袋3 個及置物盒1個後離去。嗣經簡淑華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 視器畫面,始悉上情。 二、案經簡淑華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大溪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楊俊煇於警詢及檢察事務官詢問時 坦承不諱,核與證人簡淑華於警詢中之證述相符,且有桃園 市政府警察局大溪分局圳頂派出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 表、贓物認領保管單、監視器畫面光碟1片、監視器畫面翻 拍照片及查獲照片共12張在卷可稽,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被告竊 取之上開物品,業經告訴人領回,是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 之規定,不聲請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6  日                檢察官 楊挺宏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林昆翰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4-12-04

TYDM-113-桃原簡-244-20241204-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03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岳宏俊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69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岳宏俊共同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行李箱壹個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補充下述理由外,其餘均引用檢察 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訊據被告固坦承於113年3月24日晚間9時23分許,有請同行 之女性友人(即綽號「小美」之女子)將放在超商轉角處之 行李箱及手提包拿到機車上之事實,惟矢口否認有何竊盜之 犯行,並辯稱:當時我與女性友人於中壢興廣店之全家超商 買飲料及香菸時,出來時發現有一行李箱及手提包放在超商 轉角處,因為進去前也有看到,以為是別人不要的,我們就 拿走了云云。經查:  ㈠被告雖否認犯行,並以前開情詞置辯。惟查,告訴人劉翌賢 於警詢中證稱:我在113年3月24日21時許至中壢區新中北路 二段489號的全家超商消費,因為我的行李箱較大,我擔心 拿進超商會撞到別人,所以就將行李箱及一個咖啡色的公事 包放在超商門口外之公共電話旁後,便走進超商店內吃東西 ,吃完之後大約21時50分左右出來就發現我的行李箱及包包 不見等語(見偵卷第24頁),足徵告訴人僅是將其行李箱及 咖啡色手提包短暫放置於超商門口外之公共電話旁,時間不 超過1小時;且被告所竊取之咖啡色手提袋內有平板電腦1臺 、充電線及耳機各1組,均屬高單價之電子產品,殊難想像 係隨意棄置而無人要之無主物或遺失物。況本案被告亦自承 其在唆使同行之女性友人拿走上開行李箱及咖啡色手提袋時 ,並未詢問周遭民眾上開物品為何人所有(見偵卷第8頁) 。是被告上開所辯,並不足為被告有利之認定,被告主觀上 具有竊盜之故意及不法所有之意圖至明,本件依卷內事證已 足認定被告犯罪之事實,被告所辯核屬事後卸責之詞,不足 採信。  ㈡綜上所述,被告之犯行堪予認定,被告有如簡易判決處刑書 所載之犯罪事實,應依法論罪科刑。      三、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被告與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錯號「小美」之女子間就本案犯行,具有犯意 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 四、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憑己力賺取金錢, 反恣意竊取他人財物,欠缺對他人財產權之尊重,所為實有 不該;再衡以被告犯後否認之態度,尚未賠償告訴人,前有 加重竊盜之前案紀錄(見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暨其自陳國中畢業之教育程度、職業工及家境經濟狀況勉持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 五、沒收部分:按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及第5項規定:犯 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 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查被告為本案犯行竊得 之行李箱1個(內有衣物),如前所述,無事證可認被告已 將之返還或賠償被害人所受損失,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 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至被告所竊得之咖啡色手提袋( 內有平板電腦1臺、充電線及耳機各1組)等物已返還予被害 人,此有贓物認領保管單一紙(見偵卷第43頁)在卷可證, 依上揭規定,爰不另為宣告沒收或追徵。 六、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6939號   被   告 岳宏俊 男 35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0號1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岳宏俊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小美」之女子於民國113 年3月24日晚間9時23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全 家便利超商中壢興廣店前,見劉翌賢所有放置該處之行李箱 1個(內有衣物)及咖啡色手提袋1個(內有平板電腦1台、 充電線1組及耳機1組,已還)無人看顧,竟共同意圖為自己 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聯絡,由綽號「小美」之女子 徒手竊取上開物品得手後,置於岳宏俊所騎乘之車牌號碼00 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上,一同騎乘該機車離去。嗣經劉翌 賢發覺遭竊,報警處理而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被告岳宏俊經傳喚未到,而其於警詢時矢口否認有何竊盜犯 行,辯稱:伊騎乘機車載綽號「小美」之女子行經上開超商 買飲料及香菸,出來時發現上開物品放在超商轉角處,因進 去超商前也有看到,以為是別人不要的,就請綽號「小美」 之女子把上開物品拿到機車上等語。惟查,上揭犯罪事實, 業據證人即被害人劉翌賢於警詢時證述甚詳,並有車輛詳細 資料報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仁愛派出所扣押筆錄 、扣押物品目錄表、贓物認領保管單各1份、現場及監視器錄 影翻拍照片共8張在卷可稽,是被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與綽 號「小美」之女子就所犯前開竊盜罪嫌,具有犯意聯絡及行 為分擔,為共同正犯。至未扣案之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 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09  月  12  日                檢 察 官 李 允 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09  月  13  日                書 記 官 葉 芷 妍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4-12-02

TYDM-113-壢簡-2030-202412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