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許映鈞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小上字第162號 上 訴 人 莊惠婷 被 上訴 人 莊育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5月17日本院三重簡易庭113年度重小字第679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下同)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關於請求給付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或有價證券之訴訟,其標 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10萬元以下者,適用本章所定之小額 程序;當事人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除當事人合意 繼續適用小額程序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外,僅得於第436條 之8第1項之範圍內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第4 36條之15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又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第一審 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提起上訴時,就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法規不當,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 5款所列各款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 於該條款之事實,若小額訴訟程序上訴人之上訴狀或理由書 未依上述方法表明者,自難認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 之指摘,其上訴即不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裁 判意旨參照)。末按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 之。 二、本件上訴意旨略以:  ㈠上訴人為辦理貸款,與網路上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LIN E暱稱「謝先生」聯絡,依其指示於民國112年6月17日19時3 4分許,將其申辦之郵局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國泰世銀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富邦商業銀行帳號 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提款卡,放置於 1號出口附近325櫃18門處之置物箱內,並以LINE告知謝先生 置物箱櫃號及密碼。謝先生請上訴人先將提款卡內款提領出 來避免糾紛,並要求提供提款卡密碼供財務審核用,嗣於6 月18日晚上告知上訴人已審核完畢可以撥款,惟需提出4萬 元給稅務。待上訴人付款後,復於6月19日再以多種理由要 求再重新至超商以條碼付款,並要上訴人先向友人借款,因 上訴人因已前後付款30幾萬元,表示再無法借到錢並要求退 回款項及卡片,並向謝先生稱可能涉及欺詐,後來才驚覺不 對表示要提告。  ㈡詎料,謝先生等人所屬詐騙集團於112年6月18日19時58分許 ,假冒新光影城網路客服向被上訴人佯稱:先前購置電影票 因訂單錯誤,需依指示操作網路匯款取消訂單云云,致被上 訴人陷於錯誤,遂依指示分別於112年6月18日21時10分許、 21時13分許、21時17分許,各匯款49,989元、7,123元及985 元(共計為58,097元)至系爭帳戶內,旋即遭人提領一空, 致被上訴人受有損害,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向上訴人提起訴 訟,並經原判決認定上訴人構成違反注意保管帳戶義務之過 失侵權行為。  ㈢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保 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 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 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 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85條 定有明文。但主張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損害賠償之人, 必須就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包括:其權利被侵害、該侵害 具不法性、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權利被侵害者受有損害、 損害與侵權行為間有因果關係等節負舉證之責。縱數人共同 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各行為人各自所為加害行為,亦同。 上訴人並不認識被上訴人,未因本案獲取任何利益,尚同遭 詐騙而受有財産損害30幾萬元,經檢察官偵查後認為:上訴 人因資金需求,未察覺詐欺集團之詐欺手法,而順應對方之 要求交付帳戶資料,或有思慮不周之處,惟尚未悖於常情。 且上訴人確有向LINE暱稱謝先生之人申辦貸款,而依指示交 付帳戶資料,亦查無上訴人因交付系爭帳戶而自對方獲取任 何赧酬,或與詐欺集團成員間有何犯意聯絡,足認上訴人係 因急於申辦貸款而受騙,致將帳戶資料交出,實無幫助詐欺 及洗錢之主觀犯意,而獲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之不起 訴處分。  ㈣就歸責事由而言,無論行為人因作為或不作為而生之侵權責 任,均以行為人負有注意義務為前提,在當事人間無一定之 特殊關係(如當事人間為不相識之陌生人)之情形下,行為 人對於他人並不負一般防範損害之注意義務(最高法院100 年台上字第328號判決意旨參照)。兩造為不相識之陌生人 ,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並不負有一般防範損害之注意義務,上 訴人因詐欺集團成員引誘而陷於錯誤進而交付財物,則上訴 人因相同原因陷於錯誤而提供銀行帳戶等資料,誠非難以想 像,自不能以事後先見之明,認上訴人必具有相同警覺程度 、對其銀行帳戶資料將遭詐欺集團利用之事實必有預見。被 上訴人就上訴人將系爭帳戶交予他人使用,對被上訴人有何 注意義務之違反並未舉證,是上訴人提供系爭帳戶予詐騙集 團之行為,難認有何違反注意義務之過失可言。再者,被上 訴人之金錢損失(即匯入系爭帳戶之58,097元)係遭詐騙集 團成員之詐欺行為所致,與上訴人被詐騙因而交付系爭帳戶 提款卡之行為,應無相當因果關係存在。又上訴人提供系爭 帳戶之行為並無構成犯罪,被上訴人亦未舉證有何其他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情事,且提供帳戶亦難認係違反善良風俗, 故亦不構成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侵權行為。故 被上訴人主張依民法第184條請求上訴人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並無理由。  ㈤原判決違背民法第184條及第185條,且認事用法有違經驗及論理法則等違背法令情事,爰依法提起上訴,請求原判決廢棄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所執上訴理由,均係其就紛爭之事實上主張, 並未表明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處,僅就原審對事實之認定 及對證據之調查及採認有所爭執,此乃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 據、認定事實之職權範圍,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辯論意旨及 調查證據之結果判斷之。又刑事判決所為事實之認定,於獨 立民事訴訟之裁判時本不受拘束,故縱行為人於刑事部分中 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但民事法院仍得自行判斷,不受拘 束,自難據此認為有何判決違背法令之情形。況民法上之侵 權行為以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為構成要件 ,與刑事詐欺、洗錢犯罪中被告需有犯罪故意之情形並非等 同。是本件上訴人並未具體指摘原審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或 適用不當之情形,或有其他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所列各款之事實,其上訴難認合法。從而,上訴人提 起本件上訴,與法律規定不合,應由第二審法院以裁定駁回 之。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同法第436條之19條第1項確定為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第471條第1項、第436條之1 9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陳宏璋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8

PCDV-113-小上-162-20241008-1

執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25號 異 議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莊正暐 相 對 人 胡岑誌(原名:胡惟甯)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 官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10日所為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156920號 裁定,提起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效 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 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 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一項之異 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 文、第2項、第3項規定甚明。經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 113年5月10日以110年度司執字第156920號民事裁定(下稱 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聲請,異議人於收受該處分送達後10 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 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合,合先敘明。 二、次按拍賣不動產,應由執行法院先期公告;前項公告,應載 明下列事項不動產之所在地、種類、實際狀況、占有使用情 形、調查所得之海砂屋、輻射屋、地震受創、嚴重漏水、火 災受損、建物內有非自然死亡或其他足以影響交易之特殊情 事及其應記明之事項;拍賣之不動產已有負擔,或債務人之 權利受有限制,或他人對之有優先承買權利等情形,亦應於 拍賣公告載明,強制執行法第81條第1項、第2項第1款及辦 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43點第6款定有明文。復按 強制執行法上之拍賣仍應解為買賣之一種,並以拍定人為買 受人,以拍賣機關代債務人為出賣人。而拍賣物買受人依強 制執行法第69條、第113條規定,就物之瑕疪無擔保請求權 ,故就上開足以影響應買人承買意願之重大資訊,執行法院 應依同法第77條之1規定詳為調查不動產現況,於拍賣公告 上為詳實之記載,充分揭露資訊使應買人知悉、注意,以利 其決定是否應買或願出之價額,俾維債權人、債務人之權益 ,確保拍賣之正當性及實效性(最高法院109年台抗字第136 2號裁定意旨參照)。又強制執行法第81條第2項第1款所指 應記明事項,係指執行法院依通常調查之方法,查明執行標 的物之情形後,應將調查所得記載於拍賣公告而言。執行法 院於實施強制執行拍賣不動產時,應就拍賣標的物當時之客 觀狀態、占用狀況,依形式觀察或通常之調查方法所得,併 就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於拍賣實施前所陳報之事項加以記載 於拍賣公告,逾此範圍或通常之調查方法所能得知之事實, 而為執行法院所不知者,則不在執行法院應予公告之範圍( 最高法院105年台抗字第27號裁定參照)。末按強制執行事 件屬非訟事件性質,執行法院僅得為形式上審究,無權調查 審認當事人實體上權利義務之爭執。故於強制執行程序中, 當事人就實體上之權利有爭執時,應另提起訴訟,非僅依強 制執行法第12條聲明異議所能救濟(最高法院104年台抗字 第564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本件異議意旨略以:  ㈠預告登記保全之請求權為債權性質,不具物權效力  ⒈土地法第79條之l第3項規定:「預告登記,對於因徵收、法 院判決或強制執行而為新登記,無排除之效力」,其立法理 由為:「國家基於強制權力所為之徵收、徵用、法院判決、 或強制執行而為之新登記,倘亦予排拒,則顯有礙公益,並 易起弊端,與創設預告登記之原旨有悖。有鑑於原有土地法 缺乏相關明文規定,實有增列預告登記與徵收、徵用、法院 判決、或強制執行相競合時效力條文之必要」。  ⒉預告登記在於公示預告登記請求權人與登記名義人間債之關 係,使大眾知悉決定要否再與登記名義人為交易,又預告登 記請求權係在保全對登記名義人土地移轉之私法上請求權, 並非真正取得土地之所有權,故預告登記保全之請求權係為 債權非屬物權性質,是預告登記僅能拘束預告登記請求權人 與原登記名義人,尚無拘束第三人之效力(臺北高等行政法 院99年度訴字第1947號判決參照)。  ⒊又預告登記係對於他人之土地權利,為保全其請求權而預先 所為之登記,為限制登記之一,亦屬保全登記,其目的在於 限制土地登記名義人對其土地有妨害保全之請求權之處分。 而預告登記保全之請求權係為債權非屬物權性質,與查封、 假扣押等其他限制登記所保全債權之請求權同(臺灣臺南地 方法院94年訴字第558號判決參照)。  ⒋按預告登記,既不具有物權效力,即無物權之追及效力,則 預告登記只為公示預告登記請求權人與登記名義人間債之關 係,其拘束效力,不及於繼受取得其物之人。故拍定人依強 制執行法規定取得不動產,不待登記即已取得不動產物權, 其原存在之預告登記之內容,對拍定人已無任何拘束力,拍 定人並不繼受該預告登記之限制。是已依土地法第79條之1 第1項第3款規定辦理預告登記之建物經法院拍賣後,囑託登 記機關辨理塗銷查封登記時,登記機關應同時塗銷預告登記 ,並於登記完畢後通知原囑託機關及原申請人(內政部95年 3月28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50724996號函參見)。又依土地 法第79條之l第1項之規定觀之,預告登記所欲保全之請求權 種類及內容繁多,似不宜一蓋而論,惟依物權法定主義(民 法第757條參照),預告登記之內容應不具物權效力(法務 部94年11月29日法律決字第0940040644號函參見)。  ⒌依上開土地法、法院判決及行政函釋,足認內政部國土管理 署就本案執行標的不動産所為預告登記保全之請求權(亦即 不動産移轉請求權),不論型態為何,抑不論登記請求權人 係私人或公法人,均僅為債權性質非屬物權,預告登記非物 權登記,係登記權利人與登記名義人間之私法行為,其效力 僅及於雙方當事人間,不具物權效力,自無從創設具物權效 力之優先承買權。  ㈡預告登記無排除強制執行效力:本案不動産經鈞院110年司執 字第156920號強制執行在案,依上開土地法、法院判決及行 政函釋,不動産之預告登記業因強制執行而中斷效力,不動 産拍定後,原存在之預告登記內容,對拍定人無任何拘束力 ,拍定人不繼受該預告登記之限制,執行法院囑託登記機關 塗銷查封登記時,登記機關應同時塗銷預告登記,從而於強 制執行程序中,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之不動産移轉請求權依法 已不得行使,殊屬無疑。  ㈢不動産預告登記之「出售」,不包含強制執行拍賣: 本案不動産謄本記載之預告登記內容為:「請求權人:中華 民國,管理機關:內政部營建署,本筆合宜住宅房地,願自 取得所有權登記之日起十年內,除繼承或依法強制信託外 ,不得出售、出典、贈與、交換或信託移轉予他人,如有違 反前述事項,願以承購房地原價85%之價格,移轉予請求權 人。依上開預告登記意旨,所稱「出售」,係指債務人胡岑 誌(原名:胡惟甯)於閉鎖期內「自行意定出售」,始可能 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行使移轉請求權,倘係遭強制執行拍賣 ,因非出於「自行意定出售」,債務人根本無從將不動產移 轉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所有,從而本案不動產遭強制執行拍賣 者,非屬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得行使移轉請求權之類型,質言 之,該預告登記僅能拘束一登記名義人所為處分,無拘束第 三人(即抵押權人或執行債權人)之效力。  ㈣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訴請以預告登記價格優先承買本案不動產 之訴訟,業經鈞院111年重訴字第645號判決駁回並確定在案 。  ㈤鈞院民事執行處原核定之拍賣條件於法不合:  ⒈鈞院民事執行處原定111年12月5日之第一次拍賣公告(已停 拍),其拍賣條件記載:「本件拍賣標的係屬板橋浮洲合宜 住宅之房地,依不動產登記謄本所載,債務人願自取得所有 權登記之日起十年內,除繼承或依法強制信記外,不得出售 、出典、贈與、交換或信託移轉予他人,如有違反前述事項 ,願以承購房地原價85%之價格,移轉予請求權人中華民國 (管理機關:內政部營建署),並辦妥預告登記。又內政部 署已於民國110年12月2日,依監察院同年10月19日110內調0 038案號調查報告,以營署管字第1101238913號來函,表示 將行使買回合宜住宅之權利,並於111年7月l5,函復本院買 回之價格為新臺幣(下同)6,615,716元。故本件拍定後將 通知內政部營建署是否行使買回權利;嗣該署未於本院通知 期限內行使買回權利時,本件再通知拍定人繳交尾款並核發 權利移轉證書,如該署行使買回權確定後(若有爭執而涉訟 ,需經訴訟程序確定),拍定人所繳之保證金無息退還。惟 就買回權利有所爭執時,非聲明異議程序所得審究,應尋訴 訟途徑以資解決。應買人應於投標前審慎評估內政部營建署 於拍定後,將以前開價額(6,615,716元)行使買回權,評 估後決定是否參與投標應買,若得標後不得以前開情形為由 異議而主張拍賣無效或主張撤銷拍賣程序或向本院請求損害 賠償,如有不同意者,請慎重考慮勿投標,投標應買視為同 意此拍賣條件」。  ⒉上開拍賣條件既經鈞院111年重訴字第為45號判決確認內政部 國土管理署於本案強制執行程序不得行使優先承購權,預告 登記內容對拍定人無任何拘束力,準此,不動産一旦拍定繳 足價金,執行法院即應核發權利移轉證書,並囑託登記機關 塗銷查封登記,登記機關並應同時塗銷預告登記,凡不動產 有預告登記者,執行實務均如是處理,惟本案卻反其道而行 ,從而上開拍賣條件實已全然牴觸土地法第79條之l第3項規 定,違法創設法律所無之拍賣取得所有權障礙,嚴重損及參 標人及各債權人、債務人權益甚明。  ㈥爰依法提出異議,就原裁定駁回聲請人於111年9月2日及同年 12月l日、ll2年ll月17日、113年l月24日及同年3月29日就 鈞院公開拍賣程序所定之拍賣條件聲請變更、除去暨聲明異 議之裁定廢棄等語。 四、經查:  ㈠原裁定附表所示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之建物、土地登 記謄本所有權部之其他登記事項,經利害關係人國土管理署 請求預告登記登載:「本筆合宜住宅房地,願自取得所有權 登記之日十年內,…如有違反…,願以承購房地原價85%之價 格,移轉於請求權人…」,執行法院於進行第一次拍賣程序 前發函詢問國土管理署陳述意見,嗣經該署具狀表明若此標 的拍定時,將行使買回權,並陳明其依監察院函文意見請求 執行法院於拍賣公告中應載明此一事實,俾以避免「假弱勢 購屋、真轉售套利」情事發生。是執行法院認國土管理署若 於系爭不動產拍定時行使買回權,定會影響應買人之應買意 願及出價,且足以影響拍定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及債權人受 償額度,又該買回權之存否係屬實體爭議訴訟,非執行法院 得以異議程序予以審究,且實體訴訟曠日廢時,如此重大訊 息應予揭露始符法制,故駁回異議人請求撤銷、變更及除去 111年12月5日第一次拍賣公告「使用情形欄」第八點記載。  ㈡本院認執行法院於進行拍賣程序前發函詢問國土管理署陳述 意見,而於111年12月5日第一次拍賣公告使用情形欄第八點 載明:「……故本件拍定後將通知內政部營建署是否行使買回 權利;嗣該署未於本院通知期限內行使買回權利時,本件再 通知拍定人繳交尾款並核發權利移轉證書,如該署行使買回 權確定後(若有爭執而涉訟,需經訴訟程序確定),拍定人 所繳之保證金無息退還。惟就買回權利有所爭執時,非聲明 異議程序所得審究,應尋訴訟途徑以資解決……」等情,是原 審依通常調查之方法查得上開拍賣標的之使用情形,並記明 於拍賣公告上,執行程序並無違誤可言。依我國社會就不動 產交易之一般情狀,不動產上是否有設定負擔,是否有預告 登記之情形,涉及該不動產之移轉、使用會不會發生麻煩, 這會影響買受人承買之意願及願意支出之價格,可認係屬足 以影響交易之重大資訊。依前揭說明,自應於拍賣公告上為 詳實之記載,充分揭露資訊使應買人知悉,以保障拍賣雙方 之合法權益。是以,本件異議人提起異議所主張之前述理由 ,與我國法制保障交易安全之精神顯相違背,自難認有理。 從而,本院司法事務官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強制執行之聲請 ,並無不合。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收受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7

PCDV-113-執事聲-25-20241007-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426號 上 訴 人 昱金生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啓綸 訴訟代理人 李育昇律師 複 代理 人 張愷芯律師 被 上訴 人 張永鴻即長雨鋼鐵工程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未繳納足額裁判費。 依上訴人民國113年9月12日準備程序筆錄追加後聲明所載,本件 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938,571元(計算式:438,000元 +500,571元=938,571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5,360元,扣除上 訴人前已繳納7,110元後,應再補繳8,2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442條第2項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陳宏璋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7

PCDV-113-簡上-426-20241007-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款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訴字第355號 上 訴 人 廖立竣(原名廖逸豪) 被 上訴 人 廖逸凱 廖依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款等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 依民事聲明上訴狀所載之上訴聲明,其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為新 臺幣(下同)17,000,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42,400元,未 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 訴。又上訴人未於民事聲明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併命上訴人於 上開期間內一併補正,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4

PCDV-111-重訴-355-20241004-2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70號 上 訴 人 義翔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傅家森 上 訴 人 義翔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傅家森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蔡柏雄 被上訴人 文林清境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劭吾 訴訟代理人 廖彩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月26 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2年度板簡字第282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上訴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被上訴人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按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至第172條關於訴訟程序當然停止之規 定,於有訴訟代理人時不適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73條定有 明文。本件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原為廖彩鳳,於民國113 年3月24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選任劉家立為法定代理人,復 於113年8月7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選任張劭吾為法定代理人 ,有新北市樹林區公所113年4月10日新北樹工字第11324794 71號准予備查函、113年8月13日新北樹工字第1132492550號 准予備查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33至135頁、第259至263 頁),而新任法定代理人雖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均未具狀 聲明承受訴訟,然因被上訴人前已出具委任書,委任廖彩鳳 為訴訟代理人並賦予特別代理權進行訴訟(本院卷第223至2 24頁),依上開說明,訴訟程序不當然停止,本院仍得進行 言詞辯論及裁判。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起訴時主張主張:  ㈠上訴人義翔保全股份有限公司、義翔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 有限公司(下合稱上訴人,各稱義翔保全公司、義翔公寓管 理公司)於111年7月21日分別與被上訴人簽立駐衛保全服務 合約書(下稱系爭保全合約)、管理維護服務合約書(下稱 系爭管理合約),保全服務期間自111年7月31日18時起至11 2年7月31日18時止、管理維護服務則自111年8月1日13時起 至112年7月31日21時止,駐衛保全費用為每月220,500元、 管理服務費用則為每月127,470元。系爭保全合約、系爭管 理合約雖均於112年7月31日屆期,惟被上訴人未依系爭保全 合約第16條,於合約期滿前1個月以書面通知義翔保全公司 不再續約;亦未依系爭管理合約第4條第3、4款規定於1個月 前以書面通知義翔公寓管理公司解約事宜,造成上訴人損失 。被上訴人依據系爭保全合約第14條之約定,應賠償義翔保 全公司違約金即1個月服務費220,500元;又參酌系爭保全合 約之違約金約定及民法第250條規定,被上訴人未提前通知 解約,應賠償義翔公寓管理公司違約金即1個月服務費用即1 27,470元;又依系爭保全合約第5條及系爭管理合約第4條第 2項規定,系爭保全合約、系爭管理合約不續約時,被上訴 人自應返還義翔保全公司履約保證金10萬元、義翔公寓管理 公司履約保證金5萬元。爰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4條、系爭管 理合約第5條之約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二、被上訴人於原審及上訴審之答辯略以:   被上訴人已於112年5月20日邀請上訴人公司之副總蔡柏雄至 被上訴人管理社區協議清潔用品代墊款,斯時已告知將重新 招標保全物業及清潔公司。被上訴人並訂112年6月3日公開 招標,且同年月5日義翔保全公司總幹事王乾鑑(下稱王乾 鑑)有貼文公告,被上訴人並請王乾鑑發文與上訴人。嗣義 翔保全公司未得標,係由勤讚保全得標,被上訴人於會議中 已告知王乾鑑合約到期後因配合回饋金及電話回饋金入帳, 須待8月16日後才退還義翔保全公司履約保證金,是系爭保 全合約係屆期終止,被上訴人並無違約,且112年7月2日上 訴人蔡副總通知準備撤哨,並於112年7月31日與下一任勤讚 保全公司完成交接,不得以未書面通知不續約為由請求違約 金等語置辯,並聲明:駁回上訴人之訴。 三、原審為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即命被上訴人給 付義翔保全公司10萬元(即履約保證金部分)、給付義翔公寓 管理公司5萬元(即履約保證金部分),及均自112年9月2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並職權為假執行之宣 告,並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被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並未 上訴,已告確定。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聲明不服,而就事實 之陳述及所用證據,除與原判決記載者相同,予以引用外, 上訴人並補充:被上訴人公開招標並不代表「書面通知」及 「告知解約」。又112年5月20日上訴人之副總蔡柏雄與被上 訴人協商清潔費事宜,斯時有提漲價後之報價單,被上訴人 覺得太高,蔡柏雄表示可以議價,被上訴人則表示要開會討 論,當天主任委任廖彩鳳有允諾蔡柏雄說如將清潔費用退還 就會續約。嗣上訴人於112年6月初收到總幹事通知被上訴人 要公開招標的訊息,因被上訴人背信,上訴人才參與投標, 並於112年7月2日由蔡柏雄提出報價單至現場簡報等語。並 上訴聲明:㈠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 被上訴人應再給付義翔保全公司220,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 人應再給付義翔公寓管理公司127,47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 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上訴人主張義翔保全公司、義翔公寓管理公司前於111年7月 21日分別與被上訴人簽立系爭保全合約、系爭管理合約,保 全服務期間自111年7月31日18時起至112年7月31日18時止、 管理維護服務則自111年8月1日13時起至112年7月31日21時 止,駐衛保全費用為每月220,500元、管理服務費用則為每 月127,470元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保全合約、系爭管理合 約等證據為證(見112年度板簡字第2827號卷【下稱原審卷 】第57至87頁),且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此部分事實,自 堪信為真實。 五、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未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6條規定,於合約 期滿前1個月以書面通知不續約,以及未依系爭管理合約第4 條規定,於合約期滿1個月前書面通知解約事宜,須賠償上 訴人各1個月之服務費作為違約金等語,為被上訴人所否認 ,並以前開情詞置辯,是本件爭點厥為:㈠上訴人義翔保全 公司請求被上訴人賠償1個月服務費220,500元作為違約金, 有無理由?㈡上訴人義翔公寓管理公司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義1 個月服務費127,470元作為違約金,有無理由?  ㈠上訴人義翔保全公司請求被上訴人賠償1個月服務費220,500 元作為違約金,有無理由?   ⒈依系爭保全合約第5條約定:「保全服務期間:本合約保全服 務期間自111年7月31日18時00分開始,至112年7月31日18時 00分止,不因甲、乙雙方負責人之變更而失效。」;第14條 第1項明定:「合約履行甲方(即被上訴人)無正當理由而終 止本合約者,應賠償乙方(即義翔保全公司)服務費1個月(不 得逾一年應收保全費用與終止前已收費用之差額)」;第16 條約定:「本合約期滿一個月前,甲乙雙方未以書面通知他 方不續約者,本合約繼續有效,自動延長一年,以後亦同。 」,依此可知,系爭保全合約定有明確期間,被上訴人如於 契約期間內無正當理由終止契約,依約須賠償服務費,而於 期間屆至,若雙方中一方並無續約之意願下,系爭保全契約 ,當無由依據上揭約定延長1年,乃為契約解釋之當然。  ⒉查,被上訴人於112年6月3日公開招標,上訴人則於同年7月2 日提出報價,並到場簡報乙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而上訴人 於本院自承:112年5月20日我至系爭社區商討清潔費用負擔 乙事,當日我有提出次一年度之漲價報價單,但被上訴人覺 得漲價的費用過高,必須考慮,我便回應可以議價,後續我 就回去等消息,112年6月初王總幹事便告知我被上訴人要公 開招標之消息,7月2日我便提出報價單並到現場簡報等語( 見本院卷第115至117頁),並有被上訴人112年6月3日公開招 標須知、義翔保全公司112年7月2日報價單附卷可參(見本院 卷第141、145頁),是被上訴人於112年6月3日已決定系爭保 全合約於112年7月31日到期之後,系爭社區之保全契約將以 辦理系爭社區保全暨物業公司招標遴選定之,而義翔保全公 司與被上訴人之窗口即蔡副理自述其於112年6月間知悉被上 訴人欲公開招標等語(見本院卷第116頁),可知義翔保全公 司於112年6月已得知被上訴人於系爭保全合約屆期後,關於 保全公司之係採重新招標遴選,顯已無依循原系爭保全合約 第16條之約定,使系爭保全合約延長執行1年之意。且義翔 保全公司於此認知下仍然參與招標遴選之投標,足見義翔保 全公司已無再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6條約定,以書面通知不續 約,使保全合約延長執行1年之合意。基此,可知義翔保全 公司至遲於112年6月3日以前,應已知悉被上訴人不續約之 意思,且在義翔保全公司領標並參與投標之際,已有不再依 系爭保全合約第16條約定,雙方未以書面通知不續約,使系 爭保全合約繼續有效延長1年合意。則義翔保全公司與被上 訴人間自無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6條約定,使系爭保全合約自 動延長執行1年之效力。是系爭保全合約並未延長1年,當於 112年7月31日期滿,被上訴人即無期間終止系爭保全合約情 形,當無系爭保全合約第14條第1項約定適用之可能。則義 翔保全公司主張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4條第1項約定,以被上 訴人在合約期間終止系爭保全合約為由,請求1個月服務費 用之賠償,並無理由。  ㈡上訴人義翔公寓管理公司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義1個月服務費12 7,470元作為違約金,有無理由?  ⒈按解釋契約,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除契約文字已表 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外,應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 立契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 料,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從契約之主要目的及經濟價 值作全盤之觀察,以為其判斷之基礎。  ⒉依系爭管理維護合約第4條第3項約定:「本約屆滿前一個月 ,甲方得安排乙方於管理委員會議簡報續期(含議價)事宜, 雙方若達成共識則合約得以延續續約一年。」,依此文義得 知,於系爭管理維護合約屆滿前一個月,義翔公寓管理公司 得經被上訴人同意後優先具有提案續約、議價等權利,且於 契約雙方均無異議時,契約始續約。而系爭管理維護契約既 訂有明確服務期間,且在契約屆期前義翔公寓管理公司仍需 再次簡報,其目的在於契約期間屆滿後是否繼續續約,應視 當年度服務結果以及再次簡報內容、報價而定,且系爭管理 維護契約亦訂明「於契約雙方達成共識」契約始續約,足認 系爭管理維護契約之雙方當事人原則上均得於當期屆滿時, 視義翔公寓管理公司提供之保全及管理務狀況,以及可否與 被上訴人及社區住戶妥適配合之情況決定是否續約,始合於 前開約定之目的。是系爭管理維護合約屆期並非當然續約, 被上訴人亦無負有以書面通知不續約或解約之義務,故義翔 公寓管理公司以此主張被上訴人有違約之情事,自屬無據。 從而,其請求被上訴人應比照系爭管理維護合約第5條給付1 個月服務費作為違約金,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六、綜上所述,義翔保全公司依系爭保全合約第16條、第14條之 約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違約金220,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暨義翔公 寓管理公司依系爭管理維護合約第4條、第5條約定請求被上 訴人給付違約金127,47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均無理由。原判決為 上訴人敗訴之判決,經核於法並無不合,從而,上訴意旨指 摘原判決不當,難認為理由,自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攻擊防禦方法,經本院斟 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以一一論述,附此敘 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許映鈞                    法 官 陳幽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4-10-04

PCDV-113-簡上-270-202410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1434號 原 告 游彩筠 訴訟代理人 黃繼岳律師 陳怡欣律師 被 告 馬秀華 法定代理人 白崇廷 訴訟代理人 曹孟哲律師 追加被告 白崇廷 白皓宇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於被告白皓宇在中國安徽省○○監獄第○監區行刑期期滿釋放 前,停止訴訟程序。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於戰時服兵役,有停止訴訟程序之必要,或因天災 、戰事或其他不可避之事故與法院交通隔絕者,法院得在障 礙消滅前,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民事訴訟法第181條定有明 文。考其立法理由乃以當事人因不可避之事由,以致無法到 庭應訊,對其權利之攻擊或防禦造成障礙,此對於當事人為 憲法所保障之合法聽審請求權有所妨礙,因而設此規定。據 此,若當事人有因天災、戰事以外之事由,以致不能到庭參 與訴訟者,法院依其情形若有必要,即應考慮適用或類推適 用前開規定以裁定停止訴訟以維當事人之訴訟權。 二、經查,本件被告白皓宇因於中國境內犯「開設賭場罪」,經 判處有期徒刑3年8月確定,現於中國安徽省○○市○○○區○○○路 00號○○○○第○監區)服刑中,刑期自民國110年7月21日至114 年3月20日,此有原告提出之法務部書函(見本院卷第313頁 )及本院囑託送達之回證(見本院卷第321頁)在卷可按。 雖民事訴訟法對於在監被告另有可據以合法送達之相關規定 ,但如其是在國內服刑,為保障其聽審權,法院仍應依法提 解被告到庭應訊,或使其利用視訊方式參與開庭,以保障其 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充當訴訟主體而為憲法所保障之程序權。 然本件被告白皓宇現於中國之監獄服刑,依目前之現實狀況 ,本院並無提訊被告到庭應訊或使其以視訊開庭等相關機制 可供運用。如此,其情形即與民事訴訟法第181條之情形類 似。且審酌本件被告白皓宇前開刑之執行預定於114年3月20 日即可執行完畢,應不甚妨害本件其他當事人之程序利益。 為此,本院認為本件應適用或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81條 之規定,有裁定停止訴訟之必要。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4

PCDV-111-訴-1434-20241004-2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289號 上 訴 人 蔡涵聿 被上訴人 陳紹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3 月22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2年度板簡字第270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超過新臺幣(下同)123,790元, 及該部份假執行之宣告,暨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 駁回。 三、其餘上訴駁回。 四、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五分之四,餘由被上訴人 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   兩造於民國111年10月13日訂立住宅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 約),約定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承租其所有之新北市○○區○○街 00巷0弄0號後半部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租期自111年10 月15日起至113年10月14日止,每月租金新臺幣(下同)17, 500元,押金35,000元,惟上訴人自112年3月15日起即未支 付租金,經被上訴人以112年12月12日以陳報狀定5日期限催 告上訴人支付欠租,逾期不支付,則同時以該書狀終止系爭 租約,上訴人逾期仍未支付欠租,系爭租約已終止,爰本於 所有權、系爭租約、租賃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㈠上訴人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被上 訴人。㈡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122,500元。㈢上訴人應自112 年12月15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於每月 15日前給付被上訴人17,500元。 二、上訴人於原審答辯則以:   上訴人自112年3月15日起不支付租金,係因被上訴人表示地 目有問題,希望上訴人提前搬走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被 上訴人之訴駁回。 三、原審為被上訴人一部勝訴(即112年3月15日至113年1月3間共 計133,790元部分之租金與不當得利部分),一部敗訴(即遷 讓返還系爭房屋及逾133,790元之不當得利部分)之判決,即 命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133,790元,及職權為假執行之宣告 暨訴訟費用負擔之諭知,並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被上訴 人就其敗訴部分並未上訴,已告確定。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 聲明不服,而就事實之陳述及所用證據,除與原判決記載者 相同,予以引用外,上訴人並補充:上訴人係因被上訴人提 前終止租約,故要求被上訴人必須給付違約金及搬遷費,然 被上訴人始終敷衍以對,上訴人始決定暫時不將系爭房屋內 之物品搬離,而被上訴人於112年12月間兩造尚未點交系爭 房屋前,即自行進屋並將上訴人物品丟棄(包含文具、衣物 、棉被、電子產品等物品),則被上訴人自行進屋侵犯上訴 人之隱私權,擅自丟棄上訴人物品則侵害上訴人財產權,被 上訴人自應分別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賠償上訴人隱私權之損 害15萬元、依民法第184條賠償上訴人財產損害5萬元。是縱 認上訴人應支付被上訴人租金,則上訴人即依民法第334條 規定主張以前揭賠償金共20萬元予以抵銷。並上訴聲明:㈠ 原判決不利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駁回被上訴 人之訴。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11年10月13日訂立系爭租約,約定由 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承租之系爭房屋,租期自111年10月15日 起至113年10月14日止,每月租金17,500元,押金35,000元 ;上訴人自112年3月15日起未給付租金;被上訴人於112年5 月19日以存證信函向上訴人為終止租約之意思表示,上訴人 於5月23日收受上開終止租約之意思表示之事實,業據其提 出系爭租約、存證信函及收件回執、系爭房屋建物謄本可稽 (見112年度板簡字第2702號【下稱原審卷】第13至22頁、 第37頁),此部分事實,堪信為真實。  五、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應給付112年3月15日至113年1月3日間 之租金及不當得利等情,為上訴人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 辯,是本件爭點厥為:㈠被上訴人請求上開期間之租金及不 當得利,有無理由?㈡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於未點交前自行進 屋並將上訴人物品丟棄,致上訴人隱私權、財產權受損害共 計20萬元,以此主張抵銷,有無理由?  ㈠被上訴人請求上開期間之租金及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⒈按承租人租金支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承 租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出租人得終 止契約;租賃物為房屋者,遲付租金之總額,非達2個月之 租額,不得依前項之規定,終止契約;其租金約定於每期開 始時支付者,並應於遲延給付逾2個月時,始得終止契約; 民法第440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土地法第100條第 3款規定:「出租人非因左列情形之一,不得收回房屋:…三 、承租人積欠租金額,除擔保金抵償外,達2個月以上時。 」,上開規定在有期限之租賃具有同一之法律理由,自應類 推適用(參照最高法院44年台上字第516號判例意旨)。關 於擔保金抵償租金之規定,係法律上為保護經濟上之弱者即 承租人而設,以調和出租人與承租人間權利義務之衡平,並 貫徹保護承租人之立法政策,核其性質,應屬民法第71條所 稱之強制規定(參照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283號裁判意 旨),且應類推適用於定期之租賃關係,此為最高法院現在 所持見解(參照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833號、95年度台 簡上字第2號、95年度台上字第206號、91年度台簡上字第16 號裁判意旨)。又土地法為民法之特別法,則就積欠租金額 是否已達2個月以上之認定,自應以經扣抵擔保金後所積欠 之租金額為要件,而不適用民法第440條第2項僅以積欠租金 達2個月即得終止之規定,其理自明。經查,系爭租約之租 期自111年10月15日起至113年10月14日止,每月租金17,500 元,押金35,000元,已如前開認定,是上訴人負有依系爭租 約條件按月給付原告租金17,500元之義務,而上訴人自112 年3月15日起未給付租金乙情,亦為兩造所不爭執,然斯時 迄至同年5月19日被上訴人寄發上開存證信函與上訴人時, 上訴人積欠之租金扣除押租保證金,其積欠之數額尚未達二 個月以上,依前開說明,被上訴人不得於此時單方解除契約 ,是被上訴人以前開存證信函之寄發對上訴人為終止租約之 意思表示,自不生合法終止之效力。  ⒉惟按出租人終止租約,依民法第263條準用第258條規定,應 向他方當事人以意思表示為之,業如前述。又所謂調解、起 訴,均有催告通知終止契約之效力,係指調解聲請書或起訴 書有催告或終止契約之意思表示者,於調解聲請書或起訴書 之繕本送達對方時,有催告或止約之效力而言(參照最高法 院56年台上字第2009號判例意旨)。查,上訴人自112年3月 15日迄至本件起訴即112年9月8日止,扣除押租保證金後, 積欠之租金已達二個月以上,而被上訴人既已寄發前開存證 信函催請上訴人給付積欠之租金,並於起訴狀中表明因上訴 人積欠逾2個月以上租金而終止租約之意旨,則參照前開說 明,被上訴人此部分所為終止契約之意思表示,應屬合法有 效。足見兩造之系爭租約業於起訴狀繕本送達上訴人之日即 112年9月28日(見板簡卷第45頁送達回證)已發生終止之效 力。  ⒊再上訴人自112年3月15日起即未依約交付租金,而系爭租約 已於112年9月28日終止,已如前述,則被上訴人自得請求上 訴人自112年3月15日起至112年9月28日止所積欠之租金。另 按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民法第179 條定有明文。查,兩造已於113年1月3日 點交乙情,有點交具結書為證(見板簡卷第137頁),且為上 訴人所不爭執,是上訴人係自113 年1 月3日以後並無繼續 占有使用系爭房屋。故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自112年9月28 日終止租約起至返還房屋之日即113年1月3日止,屬無權占 有系爭房屋,上訴人因此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致被上訴 人受有損害,故而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自112年9月29日起至 113年1月3日止,應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自屬有理 。基此,被上訴人請求自112年3月15日起至113年1月3日止 之租金及不當得利共計133,790元(計算式:17,500元7+17 ,500元20/31=122,500元+11,29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㈡上訴人以被上訴人於未點交前自行進屋並將上訴人物品丟棄 ,致上訴人隱私權、財產權受損害共計20萬元,以此主張抵 銷,有無理由?  ⒈按2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 得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民法第334條定有 明文。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 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亦有明定,又同法第400條第2項 對經裁判之抵銷數額,復明定有既判力,則主張抵銷之當事 人就其主張抵銷之債權及數額確實存在之事實自負有舉證責 任(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3398號判決意旨參照)。準此 ,上訴人自應先就其所主張抵銷之債權及數額確實存在之事 實,負舉證責任。  ⒉隱私權部分:  ⑴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又數人共同不法 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 條第 1 項及第195 條第1 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不法侵害他人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如其情節重大,被害 人非不得依民法第195 條第1 項規定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64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占有乃 對於物有事實上管領力之一種狀態,如對於物已有確定及繼 續之支配關係,或者已立於得排除他人干涉之狀態者,均可 謂對於物已有事實上之管領力( 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1124 號判決意旨參照) 。承租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 物;所謂返還租賃物,係指依債務本旨,向出租人移轉租賃 物之占有,承租人移轉占有後,即喪失其對於物之事實上管 理力而消滅占有,此觀民法第455 條前段、第946 條第1 項 規定即明。查,上訴人於上訴理由稱:因可歸責於被上訴人 事由而提前終止租約,被上訴人應給付搬遷費卻遲未給付, 故尚未搬遷等語,可知兩造就系爭租約終止與否、搬遷時點 ,顯有歧見,被上訴人倘欲收回房屋,自應循訴訟途徑解決 ,則被上訴人於未經法院判決確認系爭租約是否有合法終止 之事由時,自行進入系爭房屋,即有未洽。退而言之,縱認 系爭租約業經合法終止,上訴人固有依期限搬離系爭房屋之 義務,然於上訴人自行離去或經法院強制執行解除承租人占 有以前,系爭房屋仍為上訴人占有狀況,除經上訴人同意, 被上訴人不得擅自進入,而被上訴人未經上訴人許可擅自進 入系爭房屋,核已不法侵害上訴人之隱私,造成上訴人對隱 私期待喪失,已對上訴人之住宅隱私造成破壞且情節重大, 上訴人自得依上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相當之金額。  ⑵次按慰藉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 之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是否相當, 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 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460 號判決意旨參照)。本院考量本件係因上訴人屢次積欠租金 ,經出租人催討多次,均未主動與出租人聯繫溝通欠費及返 還房屋事宜所致,及上訴人自承:我於112年6、7月便將系 爭房屋內大多數東西均清空,僅剩餘大型家具、做生意之用 具等語(見板簡卷第135頁),其因系爭房屋之隱私受影響程 度並非甚鉅等一切情狀,認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慰 撫金以10,000元為適當,逾此部分之請求,尚屬無據。  ⒊財產損害部分:   上訴人主張其受有財物損害5萬元等情,未據提出任何具體 事證以資證明確有前開損害及金額,準此,尚難認上訴人就 此部分之主張已善盡舉證之責,故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應給 付5萬元損害賠償,即無理由,不應准許。  ⒋基此,上訴人對於被上訴人所負之租金返還債務133,790元, 與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應負之賠償金10,000元債務,均已屆清 償期,且給付種類相同,並無不適於抵銷情狀,準此,上訴 人主張以其損害賠償債權,與前述被上訴人經准許之租金債 權133,790元抵銷,於抵銷範圍內,被上訴人得請求金額餘1 23,790元,可以認定。  六、從而,本件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123,790元,於法有據 ,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於法無據,不應准許。原審 判命上訴人給付逾上開應准許部分,尚有未洽,上訴意旨求 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由本院予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二 項所示。至於上訴人其餘上訴部分,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 決,核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 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此部分之上訴。 七、本案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核 於本院認定之事實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駁,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許映鈞                    法 官 陳幽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李淑卿

2024-10-04

PCDV-113-簡上-289-202410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820號 原 告 詹俊傑 被 告 黎育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住所地係在新北市○○區○○路0號0樓,依民事訴訟第 1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其住所地所在之法院即臺灣台北地 方法院管轄。玆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 三、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4-10-04

PCDV-113-訴-2820-202410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896號 原 告 曾景煌 訴訟代理人 吳秀菊律師 被 告 游家鵬 林廖海 黃仁溪 張裕銘 張裕能 游永豐 游振元 游三郎 游明山 游春好 游清波 游秀蓮 游燕平 游燕飛 游娟姑 游舜姬 劉佳鋒 劉永棋 劉麗玉 呂碧月 游守勤 游秀蓮 游應明 游應賢 劉泰逸 賴伯男 游廷旭 石宏裕 陳世璋 游梅 游倩美 游月秀 游榮隆 游榮發 葉游麗微 游麗真 游麗惠 周耿民 游陳麗貞 游千慧 游玉如 游清舜 游博文 莊蓮嬌 劉銘智 游明珠 曾綉娟 陳世騰 游張紅桃 張志誠(信託人游美玉) 游麗靜 游淑敏 游博盛 游喻婞 游菘豊 陳香樺 陳正哲 陳建榮 陳淑貞 莊建章 莊秉達(原名:莊閔超) 莊洛妘 游文榮 張志誠(信託人姚勇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 利益為準。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依職權調查證據;分 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第1至3項及第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書狀不合 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 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 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將兩造 共有如附表所示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予以變價分割,並將所得 價金按兩造持有比例分配,是本件訴訟標的即原告所得利益即其 持分之系爭土地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484,048元(計 算式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5,651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補繳 ,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附表: 一、系爭土地 編號 地號 總面積 (平方公尺) 113年公告土地現值(元/平方公尺) 原告權利範圍 1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 524.84 98,300 52/1,080 二、原告因分割所受之利益: 524.84平方公尺×113年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98,300元×原告權利範圍52/1,080=2,484,04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2024-10-01

PCDV-113-補-1896-2024100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931號 原 告 莊琦慧 訴訟代理人 莊欣婷律師 劉曜暉律師 被 告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醒吾高級中學 法定代理人 薛明里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 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是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 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2,059,387元 (計算式:本金21,900,384元+利息159,002.79元=22,059,387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6,128元 ,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後,尚應補繳205,628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附表:

2024-10-01

PCDV-113-補-1931-202410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