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鈞雅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消債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債務清理之保全處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10號 債 務 人 趙翊博即趙士浦 代 理 人 宋錦武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㈠債務人財產之保全 處分;㈡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之限 制;㈢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㈣受益人或轉得 人財產之保全處分;㈤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固定有明文,惟消債條 例第48條第2項及第69條後段亦規定,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 程序後,除有擔保及有優先權之債權外,對於債務人不得開 始或繼續訴訟及強制執行程序,更生程序終結時,不得繼續 之強制執行視為終結。是於法院裁定准予更生程序前,除別 有緊急或必要情形致更生目的無法達成外,債權人依法得訴 訟及為強制執行之權利均應不受影響。又消債條例第19條第 1項所定保全處分,其目的係為防杜債務人財產減少,維持 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並使債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斷非 做為債務人延期償付債務之手段,有礙於法院裁准更生或清 算後相關法定程序之進行,因此法院是否為消債條例第19條 第1項之保全處分,自應本諸上開立法目的及相關規定,依 債務人之財產狀況,就保全處分對債務人更生或清算目的達 成之促進,及保全處分實施對相關利害關係人所生影響,兼 顧債權人權益,避免債務人惡意利用保全處分,阻礙債權人 行使權利,或作為延期償付手段之可能性,綜合比較斟酌, 決定有無以裁定為保全處分之必要,非謂一經利害關係人聲 請,即應裁定准予保全處分。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業向本院聲請更生,惟債權人力興資 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現對聲請人為要保人之第三人國泰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給付、解約金或保單價值準備金債 權聲請強制執行及扣押在案(案號: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3 6838號),聲請人因年事已高,聲請人之保單攸關其受醫療 保險照顧暨理賠之權,實有急迫須立即處理之必要,爰依法 聲請保全處分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已向本院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4年度消債更 字第116號更生事件受理,業據本院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 。又以聲請人為要保人投保之保險契約,經債權人聲請強制 執行,現由上開執行事件受理中,有聲請人所提本院民事執 行處執行命令可稽。惟按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2項規定,債 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 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不得為強制執 行(如為繼續性給付之債權則參考強制執行法第115條之1第2 項規定)。故聲請人對第三人之保險給付、解約金或保單價 值準備金債權,本即限於非聲請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 所必需者,始得強制執行,此部分已考慮聲請人自身需要, 不致造成聲請人無法維持基本生活,亦不致阻礙其聲請更生 或清算以重建更生之機會,倘聲請人認強制執行結果仍影響 其基本生活需要,自應依強制執行法規定向執行法院聲明異 議,而非依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保全處分,以免混淆保全處 分之目的與功能。再者,聲請人雖稱其健康狀況漸差,保單 若遭強制執行終止並解約,將嚴重影響聲請人之醫療照顧暨 理賠權益,惟聲請人目前健康情形與其是否有何緊急或必要 情形會導致將來更生目的無法達成係屬二事,自難憑此逕認 目前有何具體緊急或必要情形致將來更生目的無法達成,須 停止對債務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況更生程序係以債務人於 程序開始後之薪資或其他收入作為償債來源,並依更生方案 按期清償、分配予各無擔保債權之債權人,而非如清算程序 ,係以債務人既有財產為清算財團以分配予各債權人之清算 型制度,是以在本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前,聲請人之債權人 倘對聲請人開啟執行程序,並無礙於嗣後聲請人更生程序之 進行與更生目的之達成。從而,聲請人聲請保全處分,於法 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25

TNDV-114-消債全-10-20250325-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44號 債 務 人 温詩萍 代 理 人 周于舜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1,400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温詩萍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事件, 郵務送達費經核定約需2,400元,扣除聲請人已繳納聲請費1 ,000元外,尚應徵收1,400元,未據聲請人繳納,茲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24

TNDV-114-消債更-144-2025032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45號 債 務 人 王俊豪 代 理 人 許哲嘉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2,000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王俊豪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事件, 郵務送達費經核定約需3,000元,扣除聲請人已繳納聲請費1 ,000元外,尚應徵收2,000元,未據聲請人繳納,茲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24

TNDV-114-消債更-145-2025032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39號 債 務 人 張容綺 代 理 人 莊信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7,000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張容綺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事件, 郵務送達費經核定約需8,000元,扣除聲請人已繳納聲請費1 ,000元外,尚應徵收7,000元,未據聲請人繳納,茲依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24

TNDV-114-消債更-139-20250324-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字第403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楊珮沄發支付命令 ,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 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300,000 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9.13 計算之利息,暨自113年12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六個 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息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 內部分,按上開利息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則加計起訴前1 日即114年2月18日前之利息及違約金總額為7,692元,與上開本 金合計307,692元,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307,692元,應繳裁判 費4,23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3,730 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24

TNEV-114-南簡-403-20250324-1

消債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25號 債 務 人 黃翎瑄即黃貴琴 代 理 人 陳昭成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預納更生程序費用新臺幣2,500 元,逾期未預納,即駁回更生之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 6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聲請人即債務人黃翎瑄即黃貴琴向本院聲請更生程 序事件,郵務送達費經核定約需3,500元,扣除聲請人已繳 納聲請費1,000元外,尚應徵收2,500元,未據聲請人繳納, 茲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之規定,限該聲請人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19

TNDV-114-消債更-125-20250319-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96號 原 告 維尼斯藍芽眼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溪州 上列原告與被告沃通科技有限公司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原告訴請被告返還開發費用合計新臺 幣(下同)823,725元,是訴訟標的金額為823,725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10,9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19

TNDV-114-補-296-20250319-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512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龍國仁發支付命令 ,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 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1,109,35 2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則加計起訴前1日即114年2月9日前 之利息為38,522元(詳如附表,元以下4捨5入),與上開本金合計 1,147,874元,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1,147,874元,應繳裁判費 14,955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14,455 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 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附表: 編號 計算本金 計息起算日 計息止日 年息 給付總額 1 1,036,746元 113年3月9日 至清償日止 3.99% 38,306元 2 50,608元 114年1月15日 至清償日止 6% 216元 小計 38,522元

2025-03-19

TNDV-114-訴-512-20250319-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1753號 原 告 高俊仁 被 告 吉宗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東榮 訴訟代理人 李橋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600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0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6月14日工地施工堵住暗溝、排 水溝,造成臺南市中西區觀亭街當日因大雨淹水高達50公分 ,致原告坐落臺南市○○區○○街00號1樓店面(下稱系爭店面 )淹水,原告所有車牌號碼0000-00號汽車(下稱系爭汽車 )亦因泡水無法修繕,因此受有系爭店面財物損害10,600元 及系爭汽車全損之損害110,000元(下稱系爭事件),爰依 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20,600元。 二、被告則以:否認因被告施工造成淹水,沒有侵權行為;系爭 汽車我有看到原告將它開來法院,並非無法修繕;伊願意以 系爭汽車未淹水前之市價110,000元向原告購買系爭汽車, 並一併負擔原告店面損失10,600元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或 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訟法第 279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 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 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 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184條亦有明文。查原告主張因被告施工造成淹水等語 ,雖為被告所否認,惟被告對其為施工單位,系爭店面及汽 車因被告行為受有損害乙節,均不予爭執(見本院卷第22至 23頁、第56至57頁),則原告主張被告之施工行為致系爭店 面及汽車淹水而受有損害等情,堪予採信。揆諸上揭法律規 定,被告自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㈡再按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 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又負損害賠償責任者,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 之原狀,民法第216條第1項、第213條第1項亦有明文。查被 告對於原告請求系爭店面財物損害10,600元部分,並無爭執 (見本院卷第56頁),堪認原告請求被告賠償10,600元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原告復主張系爭汽車因淹水已無法修繕云 云,為被告所否認,經查,系爭汽車經修繕後尚能使用,並 沒有要報廢乙節,為原告所自承(見本院卷第56頁),自難 謂原告受有系爭汽車全損之損害,則原告主張應以系爭汽車 淹水前之市價計算其所受損害,要屬無據。又原告自承其已 支出系爭汽車修繕費用2,000元,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 卷第56至57頁),則原告請求被告賠償系爭汽車損害2,000 元,應為有據,逾此部分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㈢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共為12,600元【計算式:1 0,600元+2,000元=12,600元】,逾此範圍之請求,不應准許 。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2,600 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核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本件係適用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 部分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就原告 勝訴部分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19

TNEV-113-南簡-1753-20250319-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1443號 原 告 邱政男 被 告 高國訓 訴訟代理人 陳淑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南市○○區 ○○路000巷0○0號)應予變賣分割,所得價金按兩造各2分之1比例 分配。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2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 訴訟無影響,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被告 於本案審理中之民國113年8月29日移轉其所有坐落臺南市○○ 區○○段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南市○○區○○路000巷0○0號、 下稱系爭建物)應有部分2分之1予訴外人高威,並經本院對 高威告知訴訟(見本院卷第49至51頁),揆之前揭規定,於 本件訴訟無影響,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系爭建物為兩造共有,各持有應有部分2分之1, 系爭建物無不能分割之協議,亦無因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 形,惟兩造無法就系爭建物分割方法達成協議,故依民法第 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2項第2款規定請求裁判分割等語。 並聲明:請求將兩造共有系爭房屋,如88年6月24日臺南市 臺南地政事務所建物測量成果圖(見調字卷第17頁)所示地 下一層、第一層部分(面積共77.38平方公尺)分歸由原告 單獨取得;如上開測量圖所示第二層、第三層、屋頂突出物 部分(面積共133.55平方公尺)分歸由被告單獨取得,分得 建物價值較高者應補償他造。另如無法按前開方案分割系爭 建物,原告願意以金錢補償被告,取得系爭建物全部所有權 。 二、被告則以:兩造雖曾欲互相承買各自之應有部分,然均無法 於價錢上達成合意,被告亦無意再與原告保持共有狀態,且 系爭建物所坐落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係屬被告家族所有,被告家族有意將系爭土地與周遭 鄰地一起開發,無法讓原告取得被告之應有部分,故請求變 價分割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又共有物之分割,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依任何 共有人之聲請,為裁判分割。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建物於起訴時係由兩造共有, 應有部分各2分之1等情,有系爭建物第一類登記謄本影本1 份在卷可稽(見調字卷第19頁),堪以認定。又兩造就系爭 建物未定有不分割之特約,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 情事,復不能達成分割協議,則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裁判分 割系爭建物,洵屬正當,應予准許。  ㈡次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 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 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 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 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 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 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 有人。民法第824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分割共有 物,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配其價金,法院固有自由裁量之 權,不受共有人主張之拘束,但仍應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 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利益等,公平裁量。如 分配原物有困難時,則應予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71號、98年度台上字第2058號民事 判決意旨參照)。  ㈢經查,系爭建物為三層樓鋼筋水泥造建物,並有地下室,一 樓設有2道大門,面對系爭建物左手邊大門通往一樓客廳; 面對系爭建物右手邊大門進入後為樓梯,經由該樓梯可至二 樓、三樓、屋頂平台,該樓梯有2道門可以出入,一道即一 樓外部大門,另一道通往一樓客廳;系爭建物一樓有客廳、 廚房、衛浴、1間房間;二、三樓均有2間房間、廚房、衛浴 ;四樓為屋頂平台,系爭建物目前無人居住之事實,業經本 院勘驗現場屬實,並有本院113年12月24日現場測量筆錄1份 、現場照片28張、臺南市臺南地政事務所88年6月16日測字 第1738號建物測量成果圖影本、系爭房屋平面、立面、基礎 樑版配置竣工圖影本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5至73頁 、第93頁、調字卷第17頁)。系爭建物雖有二獨立出入口, 並得以一樓樓梯間為界,將系爭建物二樓以上與一樓以下區 隔為獨立使用之空間,惟系爭建物之一樓樓梯間於構造上仍 難與一樓建物分離,分得二、三樓之共有人仍需使用一樓樓 梯出入;又屋頂平台具有逃生避難功能,應為區分所有建物 所有人所共有,不得單獨分予其中一造,是如以原物分割之 方法,兩造即須就特定空間成立共有、約定使用或其他方式 之法律關係,不僅減少各共有人得有效利用之空間,徒生法 律關係複雜化,並減損共有物之經濟價值。又因系爭土地係 屬訴外人高勝景所有,有系爭土地第三類土地登記謄本影本 1份附卷可參(見調字卷第27頁),若將系爭建物全部分配 予原告,恐將衍生後續拆屋還地訴訟,徒生紛爭,對系爭建 物之經濟使用價值亦屬不利。況系爭建物應由何共有人分配 取得完整之所有權,及應補償他造因未受分配之金額為若干 等,兩造並無共識,若由兩造中之其一共有人分配取得系爭 建物之所有權,再以金錢補償未受分配之他共有人為分割方 法,亦難令全體共有人折服。參以採行變價分割之方式,透 過執行法院經由鑑價、詢價程序後,再定出最低拍賣價格拍 賣之執行程序,於「自由市場競爭」之情形下,將系爭建物 所有權歸一,除可發揮更大之經濟效用,且系爭建物如值高 價,自有應買人競相出價,而得以對共有人最大利益之價格 賣出,則兩造所受分配之金額隨之增加,反較有利於各共有 人,且兩造亦均可於變賣時參與買受,並於第三人買受時主 張共有人之優先承買權,經由良性公平競價之結果,可使系 爭建物之市場價值極大化,各共有人能分配之金額增加,反 較有利各共有人,且兩造或其他第三人參與競標,就當事人 而言,能享受之利益更大,並可發揮系爭建物最大之經濟效 用。從而,本院斟酌系爭建物之型態、建築結構及使用情形 、整體利用之經濟利益、各共有人之利益及兩造之意願等一 切情狀,認為系爭建物之分割方法,應以變賣系爭建物後將 所得價金按應有部分之比例分配於兩造之方式較為適當,亦 符合公平分配之原則。 四、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涉訟,由敗 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 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又分割共有物本質上並無訟爭性,由本院斟酌何種分割方案 較能增進共有物之經濟效益,並兼顧兩造之利益,以決定適 當之分割方法,故兩造本可互換地位,由任一共有人起訴請 求分割,均無不可,實質上並無所謂何造勝訴敗訴之問題, 故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兩造按應有部分比例即兩造各分擔2分 之1,始屬公允。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核均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李姝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鈞雅

2025-03-19

TNEV-113-南簡-1443-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