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沈蓉佳

共找到 170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選派清算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2號 聲 請 人 潘正屏律師即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之清算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展延清算期間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清算人應於就任後15日內,將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就任 日期,向法院聲報;清算人就任後,應即檢查公司財產情形 ,造具資產負債表及財產目錄,送交各股東查閱;清算人應 於6個月內完結清算;不能於6個月內完結清算時,清算人得 申敘理由,向法院聲請展期,公司法第83條第1項、第87條 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規定於有限公司之清算 準用之,公司法第113條亦規定甚明。是以清算期間原則上 自清算人就任之日起算6個月即告屆滿,清算人如認無法如 期完成清算,自應向法院聲請延展,以利主管機關為監督上 必要之檢查及管理,並保障股東及公司債權人之權益。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9月6日經本院選派 為育鋐開發工程有限公司(下稱育鋐公司)之清算人,嗣即 陸續接獲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屏東分署之 欠繳稅款、勞健保費用等通知。另聲請人已於113年11月間 向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聲請育鋐公司之解散登記,於114年2月 獲經濟部函准核備在案,再據以聲請育鋐公司之稅籍註銷及 同時申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因恐主管機關作業時間 ,致未能於法定期間內完結清算事宜,為此請求展延清算期 限等語。 三、經查,本院前雖於113年9月6日以113年度司字第2號裁定選 派聲請人為育鋐公司之清算人,然聲請人於113年9月13日收 受該裁定後,迄未為同意就任之承諾,亦未依法提出相關資 料,向本院聲報就任清算人及就任日期等情,經本院電知, 迄今仍未依法補正,參諸前開說明,尚不能認為聲請人係合 法之育鋐公司清算人,自無從起算6個月之清算期限,故聲 請人為前揭清算展期之聲請,自屬無據,不應准許,應予駁 回。本件如有違反公司法第113條準用同法第83條第1項、第 87條第3項等規定,得裁處罰鍰,附此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10

PTDV-113-司-2-20250310-4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08號 原 告 顏利昌 被 告 顏春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 定之日起7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補正下 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 ;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共有人基於共有人之 地位,依民法第821條規定,請求回復共有物,乃為全體共 有人之利益,非僅為自己利益而為請求,該排除侵害訴訟所 得受之利益,應以回復共有物之全部價額為計算基準,而非 以原告就該共有物之應有部分價額為依據(最高法院106年 度台抗字第1230號民事裁定參照)。又按請求拆屋還地之訴 ,係以土地返還請求權為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起 訴時土地之交易價額即市價為準。土地倘無實際交易價額, 得以原告起訴時土地當期公告現值為交易價額,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409號裁定意旨參照) 。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㈠被告應將坐落於屏東縣○○市○○段○ 000地號(下稱系爭土地),面積約1,228.28平方公尺及坐 落其上之工寮一座之地上物拆除後,將土地交還予原告及其 他共有人;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50,000元等語 。參酌系爭土地於民國114年1月之土地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 尺3,800元,有系爭土地登記第二類謄本附卷可稽。暫依原 告主張遭占用之面積1,228.28平方公尺計算,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核定為4,817,464元【計算式:1,228.28×3,800+150,00 0=4,817,464】,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7,894元。 二、原告應提出系爭土地之最新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應含地號 全部、他項權利部,姓名欄勿遮隱)。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不 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4-補-108-20250307-1

簡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上字第2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武月明 訴訟代理人 何明諺律師(法扶律師)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葉碧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 年12月19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上訴人上訴利 益核定為新臺幣(下同)50萬3,525元(起訴後之利息部分屬附 帶請求,不併算訴訟標的價額),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830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惟上訴人聲請訴訟救助,業經本院以114年度 救字第9號裁定准許,即可暫免繳納裁判費,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怡先 法 官 劉佳燕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命補繳裁 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4-簡上-27-2025030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47號 原 告 徐翰匡 被 告 有限責任屏東縣愛三倍照顧勞動合作社附設屏東縣 私立愛三倍居家長照機構 兼法定代理 人 周維玲 被 告 周維玲 胡卉妍 王俊凱 潘彥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 0月16日裁定命其於該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 費新臺幣7,380元,該裁定業於113年10月21日送達原告,有 送達證書可稽。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 查詢清單、本院答詢表在卷可佐,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 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4-訴-147-2025030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46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被 告 陳淇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經查,本件原告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曾聲請對被告發支 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 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而原告起訴,扣除前已繳交聲請 支付命令裁判費新臺幣(下同)500元後,尚應補繳第一審 裁判費6,990元,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6日裁定命其於該 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繳,該裁定業於113年11月11日送達 原告,有送達證書可稽。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多元化案件 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本院答詢表在卷可佐,其訴顯難認為合 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4-訴-146-2025030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9號 聲 請 人 武月明 訴訟代理人 何明諺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葉碧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114年度簡上字 第27號),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經 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 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 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 有明定。 二、查,聲請人以其原為越南籍人士,現已歸化取得我國國籍, 係經濟弱勢之低收入戶,且需照護罹有紅斑性狼瘡而在高雄 長庚醫院住院治療之長女,臺東、高雄兩地奔波致無法工作 ,生活拮据,無資力支出第二審裁判費,前已經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屏東分會審查決定准予全部扶助等情,業據其 提出專用委任狀、住院照片、該分會申請人資料審查詢問表 及准予扶助證明書等件以資釋明。又核閱本案訴訟之卷附資 料,聲請人上訴有無理由,尚待本院調查認定,並非顯無理 由。依上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應予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怡先                   法 官 劉佳燕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4-救-9-2025030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確認買賣契約不存在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1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陳進賢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李亞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買賣契約不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 民國114年1月2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第二審裁 判費。按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 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 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 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 、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 下同)606,51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2,195元。茲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後7日內逕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7

PTDV-113-訴-51-20250307-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6號 原 告 湯麗勤 湯枝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梁家豪律師 原 告 湯枝漢 被 告 湯麗汶 楊湯麗葉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田杰弘律師 張桐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原告湯麗勤、湯枝煌固 已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2,880元。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 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 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湯麗勤、湯枝煌於 訴狀送達後,追加原告湯枝漢,並變更聲明為:被告應將兩造公 同共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均1 分之1,下合稱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應移轉登記予原告湯麗勤( 權利範圍130分之15)、原告湯枝煌(權利範圍130分之65)及原 告湯枝漢(權利範圍130分之50)分別共有等語(見本院卷第351 至355頁)。又系爭土地面積均為237.37平方公尺,且起訴時之 民國112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均為每平方公尺4,100元,有系爭土 地登記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29頁),是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應核定為1,946,434元【計算式:(237.37+237.37)×4,100 ×(15/130+65/130+50/130)=1,946,434】,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 0,305元,扣除原告已繳納之裁判費12,880元,原告仍應補繳裁 判費7,42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上開變更 追加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補繳裁 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2025-03-06

PTDV-113-訴-96-20250306-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764號 原 告 莊玉慧 訴訟代理人 涂逸凡 潘惠香 被 告 潘綉芳 潘盛得 潘昱璋 潘昱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共有坐落屏東縣○○鄉○○段○○段000地號土地(面積3,407 平方公尺)及同小段177-2地號土地(面積2,164平方公尺) 應依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法予以合併分割: ㈠編號177部分(面積3,134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潘昱達、潘 昱璋共有,應有部分各2分之1。 ㈢編號177(1)、177-2(1)部分(面積各273、1,120平方公尺) ,分歸被告潘盛得獨所有。 ㈣編號177-2部分(面積696平方公尺),分歸原告單獨所有。 ㈤編號177-2(2)部分(面積348平方公尺),分歸被告潘綉芳單 獨所有。 二、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三「訴訟費用比例」欄所示比例負擔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坐落萬巒鄉赤山段一小段177、177-2地號土 地(下合稱系爭土地;如單指其一,則以其地號稱之)為兩 造共有,應有部分比例、面積各如附表一所示。因系爭土地 共有人相同得為合併分割,且均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依 其使用目的或法令應無不能分割之情事,兩造間亦未訂有不 分割之約定,惟分割之方法迄不能協議決定。依系爭土地現 況,其上有1間地上物及農作物等,為兩造各自所有使用。 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訴 請被系爭土地應合併分割如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民國114 年2月8日屏潮地二字第1140000547號函檢附土地複丈成果圖 (下稱附圖)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部分:  ㈠被告潘綉芳則以:同意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等語。  ㈡被告潘盛得則以:同意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等語。  ㈢被告潘昱璋、潘昱達則以:系爭土地沒有定有分管契約或不 分割之約定,且同意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等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耕地,指依區域 計畫法劃定為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及森 林區之農牧用地;每宗耕地分割後每人所有面積未達0.25公 頃者,不得分割。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三、本 條例89年1月4日修正施行後所繼承之耕地,得分割為單獨所 有。四、本條例89年1月4日修正施行前之共有耕地,得分割 為單獨所有;前項第3款及第4款所定共有耕地,辦理分割為 單獨所有者,應先取得共有人之協議或法院確定判決,其分 割後之宗數,不得超過共有人人數,農業發展條例(下稱農 發條例)第3條第11款、第16條第1項第3款、第4款及第2項 亦有明文。又按依本條例第16條第1項第4款規定申辦分割之 共有耕地,部分共有人於本條例修正後,移轉持分土地,其 共有關係未曾終止或消滅,且分割後之宗數未超過修正前共 有人數者,得申請分割。依前項規定申請分割,其共有人人 數少於本條例修正前共有人數者,分割後之宗數,不得超過 申請分割時共有人人數,內政部訂定發布之耕地分割執行要 點第11條所明定。查,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各共有人、 面積及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一所示。依系爭土地登記謄本所 示,系爭土地之使用分區及使用地類別均為特定農業區、農 牧用地,有土地登記公務用謄本在卷可按(見本院卷第433 至435、451至453頁),核屬農發條例第3條第11款所規定耕 地。系爭土地係農發條例89年1月4日修正前已共有之耕地, 而潘昱璋、潘昱達均係分別於103、104年間因贈與取得系爭 土地應有部分,有系爭土地異動索引可據(見本院卷第446 至447、466至467頁)。且依原告提出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 案,係將系爭土地分割為4筆土地,且潘昱璋、潘昱達共有1 筆,應合於農發條例第16條規定,有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 112年9月12日屏潮地二字第11230722200號函、113年12月24 日屏潮地二字第1130505272號函可稽(見本院卷第129至130 、329至331頁)。是系爭土地自無因物之使用目的有不能分 割情形,兩造間亦無不分割之協議,且被告同意將系爭土地 合併分割(見本院卷第257至258、429、477至479頁),另 兩造迄今不能協議決定分割之方法,原告依上開民法規定訴 請合併分割系爭土地,自屬有據。  ㈡次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 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 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 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 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 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 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 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 其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 因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 持共有;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共有 人得請求合併分割,民法第824條第1項至第5項分別定有明 文。且按請求共有物之分割,應由法院依民法第824條命為 適當之分配,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至於究以原物分割, 或變價分割為適當,法院應斟酌當事人意願、共有物之使用 情形、物之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情形而為適當分 割,不受共有人所主張分割方法之拘束(最高法院87年度台 上字第1402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系爭土地共有人均相 同,此觀卷附系爭土地地籍圖謄本、土地登記公務用謄本即 明(見本院卷第433至435、451至453頁)。又系爭土地應分 歸何人所有或共有,又分割面積若干,是本院即應審酌分割 方案之優劣、系爭土地之性質、目前使用現況、經濟效用、 共有人之意願及公平原則作為比較。經查:  ⒈系爭土地地勢平坦,以沿山路2段(即沿山公路,同段177-1 地號土地)相隔。177-2地號東邊與沿山公路相臨,由北到 南依序有莊玉慧、潘綉芳種植之檳榔、潘盛得所有之未辦理 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鐵皮1樓建物1間(門牌號碼同鄉東 山路20號)、潘昱璋及潘昱達出租予第三人種植之鳳梨;17 7地號西邊與沿山公路相臨,由北到南依序為莊玉慧及潘綉 芳種植之檳榔、潘盛得所占有使用之空地、潘昱璋及潘昱達 出租予第三人種植之鳳梨;周遭地上物多為磚造平房及農地 ,交通便利及繁榮程度普通乙情,有本院履勘測量筆錄、現 場照片、空照圖等件可佐(見本院卷第165至170、195至199 、469至471頁),復經本院會同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到場 履勘測量屬實,且有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114年2月8日屏 潮地二字第1140000547號函檢附土地複丈成果圖佐卷可考( 即附圖,見本院卷第481至483頁)。  ⒉審酌原告提出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為被告同意之方案( 見本院卷第257至258、429、477至479頁);該分割方案各 宗土地形狀堪稱方整,且均與沿山公路相臨,對外交通均無 不便等節。綜合考量上情,原告提出如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案 ,為全體共有人所同意,使具有一定親誼關係者均分配至相 鄰位置或維持共有關係,各分配形狀儘量方整,避免過於曲 折,兼顧共有人間公平、系爭土地分割後之整體利用價值、 經濟效益、共有人對共有物感情上之依存關係及兩造利益等 因素,認附圖所示之分割方法應屬妥適、公平。又上開分割 方案既已使兩造按應有部分取得原物,且兩造同意此情況下 互不找補(見本院卷第257至258、429、477至479、576頁) ,是兩造間無庸再以金錢補償。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之規定,請 求合併分割系爭土地,於法有據。本院斟酌共有人分割意願 、土地現況、整體土地經濟效用、全體共有人利益及避免法 律關係複雜化等具體情狀,認系爭土地應予分割,如附圖所 示之分割方法,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五、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查本件分割共有物之訴,核其性質屬形式之形成訴訟,法 院本不受原告聲明分割方案之拘束,如准予裁判分割,原告 之訴即為有理由,並無敗訴與否之問題,況兩造本可互換地 位,原告起訴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 不然,兩造均因本件裁判分割而均蒙其利。是由兩造依附表 三所示「訴訟費用比例」欄分擔訴訟費用,始為公平,爰諭 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另按共有人自共有物分割之效力發生時起,取得分得部分之 所有權;應有部分有抵押權或質權者,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 分割而受影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權利移存於抵押人 或出質人所分得之部分:一、權利人同意分割。二、權利人 已參加共有物分割訴訟。三、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 參加,民法第824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原共有人潘盛堂前將其對177-2地號應有部分4分之1設定抵 押權予受告知人劉美玲,有177-2地號公務用謄本在卷可考 (見本院卷第453頁)。經本院依職權對劉美玲為訴訟告知 ,該通知業於112年9月6日送達劉美玲,有本院送達證書在 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27頁),惟劉美玲迄本件言詞辯論終 結前並未聲明參加訴訟,揆諸前開規定,劉美玲就177-2地 號之抵押權,於本件分割共有物判決確定後,應移存於抵押 人所分得之部分,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0條之1、第8 5條第1項後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附表一:坐落屏東縣○○鄉○○段○○段000○00000地號土地 土地地號 177 177-2 面積 (平方公尺) 3,407 2,164 編號 共有人 權利範圍 權利範圍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權利範圍面積(平方公尺) 1 原告莊玉慧 16分之2 425.9 16分之2 270.5 2 被告潘綉芳 16分之1 212.9 16分之1 135.3 3 被告潘盛得 4分之1 851.8 4分之1 541 4 被告潘昱璋 32分之9 958.2 32分之9 608.6 5 被告潘昱達 32分之9 958.2 32分之9 608.6 合計 1 3,407 1 2,164 附表二:共有人分割前後面積增減表(即附圖之分割方案) 編號 共有人 分割前持分總面積 (平方公尺) 附圖之分配位置 分割後應有部分比例 分割後各區土地面積 (平方公尺) 面積增減(平方公尺) 1 原告莊玉慧 696.4 177-2 全部 696 -0.4 2 被告潘綉芳 348.2 177-2(2) 全部 348 -0.2 3 被告潘盛得 1,392.8 177-2(1) 全部 1,393 +0.2 177(1) 全部 4 被告潘昱璋 1,566.8 177 各2分之1 3,134 +0.4 5 被告潘昱達 1,566.8 附表三:訴訟費用負擔 編號 所有權人 應有部分比例 訴訟費用比例 1 原告莊玉慧 16分之2 16分之2 2 被告潘綉芳 16分之1 16分之1 3 被告潘盛得 4分之1 4分之1 4 被告潘昱璋 32分之9 32分之9 5 被告潘昱達 32分之9 32分之9 合計 1 1 附圖(即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114年2月8日屏潮地二字第11400 00547號函檢附土地複丈成果圖):

2025-03-06

PTDV-112-訴-764-2025030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97號 原 告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訴訟代理人 黃靖雯 被 告 王松柏 王國隆 陳宛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 日內,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補正下列事項,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一、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 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 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查原告前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案列本院113年 度司促字第12360號),惟被告王松柏、陳宛琳已於法定期 間內對該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因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者乃連帶債務,衡諸其等異議事由為 對原告請求數項債權尚存糾葛或原告所述非實等語,故是否 基於個人關係之抗辯,尚欠明瞭,應認被告王松柏、陳宛琳 之異議效力及於全體連帶債務人。原告於民國113年11月15 日聲請本件支付命令,以斯時視為起訴,其聲明請求被告應 連帶給付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等語,依前揭規 定,應併算本件起訴前一日即113年11月14日止之利息、違 約金等,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985,304元【計算 式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701元,扣除原告前已 繳納之裁判費500元,尚須補繳20,201元【計算式:20,701- 500=20,201元】。 二、提出具完整訴之聲明、事實及理由(並附證據)之準備書狀 1件,並依被告人數提出繕本。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沈蓉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鄒秀珍 附表: (元以下4捨5入)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週年利率 給付總額 1 本金 1,084,878元 利息 1,084,878元 113年6月14日 113年10月20日 (129/365) 2.295% 8,800元 利息 1,084,878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4.295% 3,191元 違約金 1,084,878元 113年7月14日 113年10月20日 (99/365) 0.2295% 675元 違約金 1,084,878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0.4295% 319元 2 本金 43,401元 利息 43,401元 113年8月10日 113年10月20日 (72/365) 2.295% 196元 利息 43,401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3.295% 98元 違約金 43,401元 113年9月10日 113年10月20日 (41/365) 0.2295% 11元 違約金 43,401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0.3295% 10元 3 本金 834,138元 利息 834,138元 113年6月10日 113年10月20日 (133/365) 2.295% 6,976元 利息 834,138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3.295% 1,883元 違約金 834,138元 113年7月10日 113年10月20日 (103/365) 0.2295% 540元 違約金 834,138元 113年10月21日 113年11月14日 (25/365) 0.3295% 188元 合計 1,985,304元

2025-03-04

PTDV-114-補-97-202503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