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洪忠改

共找到 247 筆結果(第 21-30 筆)

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08號 債 務 人 潘中吉 代 理 人 林立捷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潘中吉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二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清算程 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 段、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 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 程序,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各有明定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向本 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未經法院 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依法聲請清算等 語。 三、經查: (一)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金融機構存摺影本及交 易明細(見本院卷第34-42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執 行處民國113年3月8日士院鳴113司執慎字第20271號函(見 本院卷第48-49頁)、111年至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見本院卷第50、130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52-53頁)、土地登記謄本(見本院 卷第54-62頁)、汽、機車行車執照(見本院卷第66頁)、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 料查詢結果表(見本院卷第70-73頁)、配偶林秋沿勞保/職 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本院卷第74-77)、110年 至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78-82頁)、郵局及銀行存摺影 本及交易明細(見本院卷第84-97頁)、薪資明細(見本院 卷第98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已領老年給付證明(見本院 卷第120-121頁)、戶口名簿(見本院卷第127頁)、財團法 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 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見本院卷第128-129頁)、機車估 價收據(見本院卷第152頁)、汽車估價網頁資料(見本院 卷第154頁及其背面)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 見本院卷第30頁)、合作金庫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 2月27日合壽行字第1137197號書函(見本院卷第55頁)可稽 。 (二)參酌債務人現年54歲,居住在新北市淡水區,自陳患有慢性 B行肝炎併肝功能異常、關節炎及糖尿病等疾病,因體力不 堪負荷故無固定工作收入,每月薪資收入約新臺幣(下同) 19,002元(見本院卷第134頁),核與前述事證大致相符, 並依114年度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6,900元之1.2倍即 20,280元,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每月收入實已不敷支出, 尚無餘額可供還款,且其名下財產為保單預估解約金58,377 元、價值5,000元之機車1輛、估價68,000元之汽車1輛(見 本院卷第117、152、154頁)及已遭強制執行辦理查封登記 之土地、分別共有土地共9筆,其公告現值共計706,363元, 但共有人數眾多(見本院卷第52-53頁),換價後債務人所 分得價值諒屬有限,相較所陳報債務總額已達618,155元( 見本院卷第22頁),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 ,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 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 ,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有據。依前開說明,應予開始清算 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2

SLDV-113-消債清-108-20250312-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573號 上 訴 人 高景鴻 送達代收人 高瑞陽 被 上訴人 高兩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抵押債權不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 114年1月16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貳拾伍 萬陸仟玖佰伍拾元,逾期未補正,即以裁定駁回上訴。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       理 由 一、按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應依訴訟標的金額繳納裁判 費。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 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 定駁回之。此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第442條 第2項規定甚明。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 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 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債權 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 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 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第77條之6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上訴人原審起訴聲明為:㈠請求確認上訴人就原審判決附 表一所示之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原審判決附表二所示之 建物(下稱系爭建物,與系爭土地合稱系爭不動產),於民 國93年9月1日所設定字號為北投字第198170號之本金最高限 額新臺幣(下同)1,600萬元之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 及其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㈡上訴人應將系爭不動產之系爭 抵押權予以塗銷;㈢請求確認上訴人就系爭不動產,於93年8 月31日所設定字號為北投字第198180號預告登記事項(下稱 系爭預告登記)所稱請求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債權不存在 ;㈣上訴人應將系爭不動產之系爭預告登記予以塗銷。經原 審判決被上訴人全部勝訴,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上訴聲 明:原判決廢棄。 三、被上訴人前開聲明第1、2項應以擔保債權額或抵押物價值中 較低者核定訴訟標的價額,查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為 1,600萬元。又被上訴人所有系爭土地部分之交易價額為80 萬7,350元(計算式詳如附表);另系爭建物部分,本院依 臺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物價額試算結果核定為1萬5,028元( 見113年度士司補字第132號卷第109頁),是系爭不動產交 易總額為82萬2,378元(計算式:807,350+15,028=822,378 )。聲明第3、4項請求上訴人應將系爭不動產之系爭預告登 記予以塗銷,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不動產交易價額為斷 ,核定為82萬2,378元。則上訴人前述各項聲明訴訟標的固 然各不相同,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則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但書規定,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 額最高者定之。 四、綜上,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600萬元,應徵第二審裁 判費25萬6,95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又上 訴人所提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補正 。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附表:系爭土地之交易價額 編號 地號土地 面積(平方公尺) 113年度公告現值 原告權利範圍 權利價值 1 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 259.08 4,700元 1/4 4,700×259.08×1/4=304,419元 2 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 398.72 4,700元 1/4 4,700×398.72×1/4=468,496元 3 臺北市○○區○○段0○段000地號土地 1059.55 2,600元 1/80 2,600×1059.55×1/80=34,435,元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 807,350元

2025-03-12

SLDV-113-訴-1573-20250312-2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49號 債 務 人 林茂喜 代 理 人 陳展誌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茂喜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二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程 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 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 請更生;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 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第 75條第2項規定,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 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3個月低於更生方案應 清償之金額者,推定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於前項但書情 形準用之;本條例施行前,債務人依金融主管機關協調成立 之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 商機制與金融機構成立之協商,準用前2項之規定,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15 1條第7項至第9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 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 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各有明定 。又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在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謀求消 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及社會經濟之健全發展。消債條例第15 1條第7項但書規定所稱「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 困難」情形,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 ,即為已足,至於該情形究係於何時發生,法無明文規定, 即不應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不以協商或調解成立後始發生 者為限,並與債務人於協商或調解時能否預見無關,以貫徹 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前依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與最大債權銀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成立,每月應還款46,344元,惟所須還款金額過高,勉強答應後根本無力負擔,致無法按期還款,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且係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難以履行協商方案而毀諾。又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全戶戶籍謄本(見113 年司消債調字第260號卷【下稱調解卷】第15頁)、台灣自 來水股份有限公司轉帳代繳(代收)水費繳費憑證(見調解 卷第16頁及其反面)、台灣電力公司繳費憑證 (見調解卷 第17頁及其反面)、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 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見調解 卷第18-29頁反面)、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 調解卷第30頁)、111至112年度綜合所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見調解卷第31-32頁)、郵局、銀行存摺交易明細(見調 解卷第33頁,本院卷第49-101頁)、老年、勞保/職保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調解卷第34-36頁)、中華民國 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 果表(見本院卷第102-103頁)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 證明書(見調解卷第76頁)可稽。 (二)參酌債務人現年63歲,居住在新北市淡水區,自陳目前於國 昀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擔任保全,每月薪資收入35,152元(見 本院卷第48頁),並依114年度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 6,900元之1.2倍即20,280元,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每月僅 於14,872元可供還款,衡以其收入無明顯偏低情形,難以期 待短期內提高收入,尚不足以繼續履行每月還款46,344元之 協商方案,堪認債務人係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難以履 行協商方案,依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規定,自仍得聲 請更生。又以債務人上述每月還款能力,且其除有保單預估 解約金共241,138元外(見本院卷第105頁),名下別無其他 財產(見調解卷第30頁),相較所陳報債務總額已達4,376, 056元(見調解卷第5頁),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及勞力 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本件復查無消 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 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更生,即屬有據。依前開說明,應予開 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2

SLDV-113-消債更-249-20250312-1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97號 債 務 人 董玉梅即董梅玉 代 理 人 李易撰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董玉梅即董梅玉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二日下午五時起開 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0,000 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 請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 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 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 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 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 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 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 更生或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 亦規定甚明。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向本 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0,000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一)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 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 人清冊(見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24號卷【下稱調解卷 】第12-18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調解 卷第19頁)、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見調解卷第19頁反面、第20頁)、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 資料表含明細(見調解卷第21-24頁)、全戶戶籍謄本(見 調解卷第25頁)、郵局存摺影本(見調解卷第26-29頁反面 )、車牌號碼00-0000汽車行車執照(見調解卷第30頁及其 反面)、收入切結書(見本院卷第24-25頁)、中華民國人 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 表(見本院卷第26-27頁)、房屋租賃契約書(見本院卷第2 8頁及其反面)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見調解 卷第81頁)、台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4年2月17日 台新人壽字第11400002064號函(見本院卷第30-31頁)可稽 。 (二)參酌債務人現年64歲,居住在臺北市北投區,自陳111年7月 起之工作為在家照顧母親,胞弟每月給付35,000元作為母親 生活費與照顧母親之酬勞(見本院卷第24-25頁),核與前 述事證大致相符,並依114年度臺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2 萬379元之1.2倍即24,45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計算其必 要生活費用,每月僅餘10,545元可供還款,且其除有保單預 估解約金4,805元(見本院卷第31頁)及汽車1輛(89年出廠 )外,名下別無其他財產(見調解卷第19頁),相較所陳報 債務總額已達2,908,464元(見調解卷第9頁),經綜合評估 其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 情事。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 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更生,即屬有據。 依前開說明,應予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 更生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2

SLDV-113-消債更-297-2025031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13號 原 告 林仲訓 被 告 劉文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11月8日下午7時11分,於通訊 軟體LINE(下稱LINE)中以「操你媽逼」字眼(下稱系爭文 字)辱罵伊,致伊身心、精神上感到壓力與痛苦,並於同年 12月25日調解時,被告仍表示「要告去告、盡量告」等語。 爰依民法第18條、第184條及第195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 新臺幣(下同)100萬元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等語。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 二、被告則以:原告於113年11月8日以LINE傳送訊息予伊(下稱 系爭對話紀錄),問及3年前原告與他人過往之紛擾情事, 因訊息內容與伊無關,伊已告知原告,待伊返台再聯絡,原 告竟以「無須聯絡」、「不重要」、「以後沒幫助的事別做 」等辱罵字眼,已有損伊之人格,伊才回系爭文字,該文字 僅是伊表示情緒之語助詞彙,伊並無侵害原告名譽權等人格 權之意思或故意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經查,被告有於113年11月8日傳送系爭文字與原告乙節,為 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8頁),且有LINE對話擷圖可憑 (見本院卷第18頁),此部分之事實,首堪認定。 四、被告係以上開情詞置辯,故本件爭點則為,原告之名譽權有 無因被告所傳送之系爭文字而受到損害?茲分述如下: (一)按名譽有無受損害,應以社會上對個人評價是否貶損作為判 斷之依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398號判決意旨可資 參照)。 (二)經查,觀諸系爭對話紀錄,為兩造私人間之對話,且僅有兩 造2人,為2人私人之對話,並無第3人參與或得以見聞等情 ,為原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7頁),可見被告雖有對原 告辱罵系爭文字,然並無任何第三人在場可得知悉,亦查無 被告有何對外散布系爭文字或向第三人辱罵原告之舉,堪認 原告在社會上之評價,並不會因被告於系爭對話紀錄辱罵原 告系爭文字而受到貶損,難認原告之名譽權會因而受損。 (三)綜上,原告之名譽權既未因被告所傳送之系爭文字而受到損 害,則其依照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 之非財產上損害賠償,即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第18 條等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 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自無一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1

SLDV-114-訴-113-20250311-1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15號 抗 告 人 李少萁即李怡然即陳怡然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更生事件,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本院113年 度消債更字第21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五日內補繳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 ,逾期不補正,駁回抗告。     理 由 一、按關於更生或清算之程序,除本條例別有規定外,準用民事 訴訟法之規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條定有明文。又抗 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前 段亦有規定。 二、查抗告人不服原裁定提起抗告,未依前開規定,繳納抗告費 ,爰依法裁定限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 繳,駁回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0

SLDV-113-消債更-215-20250310-2

重訴更一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更一字第2號 抗 告 人 K2 Management A/S 丹麥商凱得股份有限公司台灣 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瑋克 訴訟代理人 曾增銘律師 徐宗聖律師 抗 告 人 K2 Management A/S 丹麥商凱得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Carsten Nilesen 訴訟代理人 黃立漢律師 林子超律師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劉立恩律師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廣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廖良彬、吳玉成、 蔡宏杰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本院 112年度重訴更一字第2號裁定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應徵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茲限抗 告人於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未繳,即駁回其 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10

SLDV-112-重訴更一-2-20250310-3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96號 原 告 江順吉 被 告 李賢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11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請求分割其與被告共有之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原告權利範圍1/2);又系爭土地面積為14,349. 79平方公尺,以113年度之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新臺幣(下同 )1,100元(見113年度士司補字第235號卷第14頁),於起訴時 之交易價額為1,578萬4,769元(計算式:14,349.79×1,100=15,7 84,769)。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789萬2,385元(計算式: 15,784,769×1/2=7,892,385,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7萬9,2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3-05

SLDV-114-補-96-20250305-1

消債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復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聲字第16號 聲 請 人 鄭美玲 代 理 人 羅文謹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清算事件聲請復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鄭美玲准予復權。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受免責之裁定確定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消 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4條第2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清理債 務,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22號裁定免責確定, 依法聲請復權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有本院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2 2號裁定暨確定證明書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相關卷宗 核閱無誤,堪認屬實。準此,聲請人既已受免責之裁定確定 ,其向本院聲請復權,自屬有據,應予准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2-27

SLDV-114-消債聲-16-2025022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97號 原 告 張明樹即張水樹 上列原告與被告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訴之聲明具體內容,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 244條第1項第3款有明文。又所謂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 原告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如原告獲勝訴判決,該 聲明即為判決主文,故該聲明之記載亦應具體、明確,且適 於執行,方屬依法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上開事項屬起 訴必備之程式。再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經查,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又原告起訴狀訴之聲明未記 載其請求之具體內容,其聲明不明確,致本院無從核定本件 訴訟標的價額及裁判費,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訴之聲明之具體內 容,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林哲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洪忠改

2025-02-27

SLDV-114-補-197-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