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賴淑萍

共找到 195 筆結果(第 21-30 筆)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重訴字第49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敏森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淑琴 訴訟代理人 魏翠亭律師 陳恩民律師 陳弈宏律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銘鱗國際有限公司間請求損害賠償 等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民國114年1月23日所為之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未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經查,本件上訴利益為828萬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4萬7,56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 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聲明 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上開規定命上訴人於上開期間內補 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3-04

TPDV-110-重訴-499-20250304-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解任董事職務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6年度金字第9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永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惠青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何壽川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 法定代理人 張心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解任董事職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日所為之裁定均應予撤銷。 本件上訴利益核定為新臺幣壹佰陸拾伍萬元,應繳納第二審裁判 費新臺幣參萬壹仟貳佰零柒元。   理 由 一、按原法院或審判長認抗告為有理由者,應撤銷或變更原裁定 ,民事訴訟法第490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解任董事職務事件,上訴人分別對於民國 113年12月2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查,上訴人永 豐餘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豐餘公司)114年1月22 日所提民事聲明上訴狀所載上訴聲明雖為原判決廢棄,然查 永豐餘公司應僅能就上訴人何壽川擔任永豐餘公司董事職務 應予解任部分提起上訴,不能就同案被告邱秀瑩擔任同案被 告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職務應予解任部分上訴。 又因何壽川亦提起上訴,而本件核屬因財產權涉訟事件,且 屬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之情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2規定,以新臺幣(下同)165萬元為訴訟標的之價額, 是本件上訴利益應按該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65萬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3萬1,207元,並由上訴人共同繳納。是本院於 114年2月10日所為命永豐餘公司及何壽川分別繳納第二審裁 判費6萬165元及3萬1,207元之裁定,自均屬有誤,永豐餘公 司聲請更正,自有理由,原裁定均應予撤銷,並裁定如主文   所示。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90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3-03

TPDV-106-金-98-20250303-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20號 聲 請 人 陸儀千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24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3日屆滿(因末日為 假日順延),迄今無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320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鼎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00000-0 1 1000

2025-02-27

TPDV-114-除-320-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470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徐子傑 被 告 鄭宇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 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拾捌萬玖仟捌佰玖拾肆元,及如附表二 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貳拾陸萬肆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被告住所地雖非屬本院管轄 ,然依原告與被告簽訂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8條、個人信用 貸款約定書特別約定條款第10條第2項約定,合意以本院為 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35頁、第161頁),揆諸前開 規定,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於民國111年8月31日向伊請領如附表一所示之信用卡使 用,依約被告即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應於當期繳款截 止日前繳付當期帳單所載之應付帳款或最低應繳金額以上之 帳款,剩餘未付款則自各筆帳款入帳日起按當期適用之循環 信用利率計付利息。詎被告截至113年9月1日止,累計尚有 消費記帳共新臺幣(下同)4萬4,369元【其中4萬962元為消 費款、1,896元為循環利息、1,511元為依約得計收之其他費 用(如:逾期手續費、預借現金手續費、年費、及調閱簽單 手續費等費用)】未給付,依約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 視為全部到期,是其依約除應給付上開消費款項外,另應給 付如附表二編號1所示之利息。 (二)被告另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200.72.102)於112 年8月2日向伊申請借款80萬元,借款期間自112年8月2日起 至119年8月2日止,利息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6.99%按日 計息,每月為1期,共分84期,並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 息,每月2日為還款日。伊並於當日將該筆款項撥入被告設 立於伊公司之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詎被告繳納利息至 113年2月6日後即未再依約清償本息,尚欠74萬5,525元,依 約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全部視為到期,是其依約除應 給付上開款項外,並應給付如附表二編號2所示之利息。 (三)為此,爰依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㈠如主文第1項所示。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信用卡線上申請專用申 請書、信用卡用卡須知、信用卡約定條款、持卡人計息查詢 、繳款利息減免查詢、客戶消費明細表、個人信用貸款申請 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撥款資訊、產品利率查詢、放款 帳戶利率查詢及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影本為證(見本 院卷第19頁至第169頁),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堪認 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故原告依據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 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一:(金額幣別均為新臺幣) 編號 信用卡卡號 消費記帳 消費款 循環利息 其他費用 1 0000000000000000 2萬6,128元 2萬4,731元 1,086元 311元 2 0000000000000000 1萬8,241元 1萬6,231元 810元 1,200元 合計 4萬4,369元 4萬962元 1,896元 1,511元 附表二:(金額幣別均為新臺幣,日期紀元均為民國) 編號 產品 類型 卡號/ 帳號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週年 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如附表一所示 4萬4,369元 3萬6,649元 12.2% 自113年9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4,313元 15% 2 一般分期型信貸 00000-000000-0 74萬5,525元 74萬5,525元 8.6% 自113年2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 總計 78萬9,894元

2025-02-27

TPDV-113-訴-6470-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費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046號 原 告 郭承達 訴訟代理人 李翰承律師 吳羿璋律師 被 告 黃雅慧 訴訟代理人 廖瑞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其請求被告給付 之金額共為新臺幣(下同)92萬9,659元(計算式:42萬160 元+1萬9,499元+48萬4,000元+3,000元+3,000元=92萬9,659 元,見本院卷第11頁)。嗣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以言詞及 民事訴之聲明變更暨準備狀變更請求金額共為64萬7,499元 (計算式:40萬5,499元+24萬2,000元=64萬7,499元,見本 院卷第89頁),變更後訴之聲明如後述,核屬減縮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揆諸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原為男女朋友,於111年10月至113年8月同 居,事後因被告與伊等共同友人發生性行為而分手。交往期 間被告曾向伊告知有醫美隆乳之需求,伊遂表示願意借貸如 附表編號1所示之38萬元予被告,惟念在兩造斯時為男女朋 友,關係親密,且被告尚有一未成年子女須照料,故伊一直 未向被告催討該款項,而兩造分手後被告亦知悉其有返還義 務,未反駁伊要求返還款項一事,足認兩造間就附表編號1 之款項確實存在借貸關係,自應依民法第478條規定負返還 責任。又兩造同居期間伊向被告表示可與其共同合租當時承 租之房屋,兩人各負擔1/2之房租,減輕被告生活負擔,惟 被告允諾並搬入租屋處後,因經常未外出工作、收入不穩, 無力支付約定之半數租金,便由伊代為支付,被告無法律上 原因受有免予支付租金之利益,致伊受有損害,自應依民法 第179條規定返還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租金24萬2,000元。另 被告於113年8月間搬離兩造共同租屋處後,伊發現家中電視 出現黑直條、藍斑致報廢無法觀看,沙發、電毯、地毯有汙 損、破壞之情況,致伊須另外花費清潔,上開損害於兩造未 分手前從未發生,可推論係被告分手後有所不甘刻意所為, 自應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就附表編號3至5共2萬5 ,499元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法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40萬5,49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後1 個月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被 告應給付原告24萬2,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兩造於111年6月間認識,嗣於112年5月30日伊臨 時遭當時租屋處房東要求搬遷,而原告有意追求,遂向伊表 示伊與伊未成年子女可一同搬至原告租屋處,且無庸負擔任 何房租,伊為減輕生活上負擔遂應允,同住期間伊亦會負擔 原告部分生活費用,照顧原告生活起居,作為寄人籬下之報 答。嗣原告為取得伊之芳心,遂向伊表示可無償贊助伊進行 醫美手術,並於112年2月9日自願簽署長鴻國際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之分期付款買賣申請書暨約定書、商品(或服務、課 程)收取確認書,自願為伊負擔醫美手術費用。惟原告於兩 造同住期間對伊未成年子女偶有欺凌情事,且時常因精神狀 況不佳而須伊照顧,伊心力交瘁,為保護伊未成年子女,遂 於113年8月7日連夜搬離原告住處,後結識其他友人交往。 詎原告竟自113年8月起不斷向伊索討自願無償為伊負擔之費 用,更汙衊伊損壞家具、傳送騷擾訊息至今,更曾公告有損 伊名譽之言論於伊任職公司之粉絲專頁,復無端提起本件訴 訟,使伊不堪其擾。附表編號1、2之費用均屬原告為追求伊 而自願無償支出,屬贈與性質,原告自不得因兩造未繼續同 住交往,事後再向伊請求。又原告請求附表編號3至5,並未 提出任何證據證明該損害與伊有何因果關係,應予駁回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 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依民法第478條請求被告給付附表編號1費用部分: 1、按主張法律關係存在之當事人,須就該法律關係發生所須具 備之特別要件,負舉證責任。又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 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是以消費借貸,因交付金錢之 原因多端,除有金錢之交付外,尚須本於借貸之意思而為交 付,方克成立。倘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 ,自應就該借貸意思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 負舉證之責任(最高法院83年台上字第2775號、98年台上字 第1045號判決參照)。  2、原告主張附表編號1之醫美費用38萬元與被告成立消費借貸 關係等語,雖提出LINE對話紀錄及分期付款買賣申請書暨約 定書為據(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23頁、第97頁至第103頁), 然為被告所否認。觀之兩造間之LINE對話紀錄,原告雖曾向 被告稱「繳款單丟桌上就是沒有要還錢的意思嗎?」、被告 答:「放回去沒丟」、「等你冷靜再說吧」,原告回覆:「我 很冷靜」、「我只是想確認你有沒有要還」、「因為妳都沒 有要還錢的樣子」,被告則答覆:「生活上的支出都是在還 你」、「你覺得我沒有做到罷了」,原告則稱「一碼歸一碼 ,我只是問你自己的商品代有沒有要還」,被告回應「你答 應付出的」、「我也跟你說了,就是這樣子,該給你會給你 」,原告則一再詢問「所以是沒有要還?」、「我直接問了 ,什麼時候開始還?」、「四十萬」、「胸部整型的錢」、 「妳要怎麼擠生活費出來是妳的事情,但我這裡不是慈善旅 館,讓妳做生意」、「妳要還人情也是妳的事,但是欠我的 錢還是要還,如果阿威還要再幫妳回話敷衍我,我們就社會 事處理」、「所以我說什麼時候開始還?」,被告回應「當 初要答應你出這筆費用的對吧?別一直強迫我回答你」,原 告則回應:「妳還在我身邊是我的女朋友,我會幫你付,但 如今你跟阿威上床被我看到了,情理上妳已經不是我女朋友 了,為什麼我還要幫妳付?改自己負擔的自己處理」、「搞 消失搞封鎖,就不用還錢了嗎?」等語(見本院卷第97頁至第 103頁)。從上開對話內容可知,原告雖一再向被告要求還錢 ,但原告係表示當初因兩造交往,故願意支付附表編號1之 費用,之後因被告分手,故而要求被告應償還此部分費用, 被告則稱有給付生活上之支出、且是原告當初答應要付出的 等語,可知兩造並未就附表編號1之款項,達成任何消費借 貸之合意,原告亦未舉證證明兩造曾約定若分手後被告即需 償還附表編號1之費用,或提出任何其他證據足以證明兩造 就附表編號1之款項有成立消費借貸契約,原告主張,難認 有理,應予駁回。 (二)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請求被告返還附表編號2費用部分: 1、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條定有明文。又不當得利依其類型可區分為「給付型之 不當得利」與「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前者係基於受損人有 目的及有意識之給付而發生之不當得利,後者乃由於給付以 外之行為(受損人、受益人、第三人之行為)或法律規定或 事件所成立之不當得利。在「給付型之不當得利」應由主張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人(受損人),就不當得利成立要件中 之「無法律上之原因」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 字第21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2、原告主張曾與被告協議共同合租房屋,因被告經常未外出工 作、收入不穩,故由伊代墊被告應負擔之房租共24萬2,000 元等語,雖提出網路查詢租金行情資料為據(見本院卷第37 頁)。然此部分原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確有為被告給 付房租24萬2,000元,以及證明有給付欠缺法律上原因、或 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等情,自難僅憑原告所 提網路租金行情資料及片面指述,即認被告應負不當得利返 還之責。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請求被告給付附表編 號2之款項24萬2,000元等語,洵無所據,難認有理。 (三)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告賠償附表編號3-5 費用部分: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 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 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 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 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故主張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 證責任。 2、原告主張被告有損害電視、因而受有附表編號3-5所示電視 毀損1萬9,499元、清理沙發及地毯髒污之費用各3,000元之 損害等語,雖提出照片及相關清理資料為據(見本院卷第25 頁至第35頁、第39頁至第47頁、第107頁至第117頁)。然此 部分僅能證明有電視毀損、沙發及地毯髒污等情事,並無法 證明係被告所為。原告雖稱平日不會使用電視,都是被告在 使,故是被告損壞等語,惟此部分未見原告提出任何證據以 實其說,空言主張,自難認有理。是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請求被告賠償附表編號3-5之費用,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綜上所述,原告未舉證證明與被告間就附表編號1之款項成 立消費借貸契約、編號2部分成立不當得利,亦未舉證證明 被告有何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附表編號3-5之損害等情,從 而,原告主張依民法第478條、第179條及第184條第1項前段 ,請求被告給付40萬5,499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後1個月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另被告應 給付原告24萬2,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等語,均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併予 駁回,併此敘明。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 編號 項目 金額 (新臺幣) 請求權基礎 證據出處 (本院卷) 1 醫美費用 38萬元 民法第478條 第17頁至第23頁、第97頁至第103頁 2 交往期間半數租金 24萬2,000元(計算式:2萬2,000元/月×同居期間22個月÷2=24萬2,000元) 民法第179條 第37頁 3 電視 1萬9,499元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31頁至第33頁、第111頁至第115頁 4 沙發清潔費用 3,000元 第25頁至第29頁、第35頁、第45頁、第107頁至第109頁 5 地毯清潔費用 3,000元 第25頁至第29頁、第39頁至第43頁、第107頁至第109頁、第117頁 合計 64萬7,499元

2025-02-27

TPDV-113-訴-6046-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43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陳天翔 被 告 陳慧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柒萬陸仟貳佰壹拾肆元,及自民國九 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一點五 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被告住所地雖非屬本院管轄 ,然依兩造簽訂之通信貸款約定書第4條第3項,兩造合意以 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5頁),揆諸前開規定 ,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2年10月9日向伊申請通信貸款,核 發額度為新臺幣(下同)30萬元,並約定貸款期限為5年, 約定貸款利率自撥款日起依週年利率11.5%計算,按期繳納 月付金,被告並應於每月2日繳款。詎被告申辦貸款後即未 依約繳納帳款,截至113年12月16日止,累計54萬7,417元( 其中包含本金17萬6,214元、利息37萬1,203元)及其利息未 清償,依通信貸款應行注意事項第1條約定,被告已喪失期 限利益,債務視同全部到期,被告依約應清償所積欠之款項 及利息。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通信貸款申請書暨 約定書、通信貸款應行注意事項、帳務查詢明細等件影本為 證(見本院卷第15頁至第25頁),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 ,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故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2-27

TPDV-114-訴-43-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票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69號 聲 請 人 賴韋儒 代 理 人 王瑛雪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票據)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721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269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1 和益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鄭經訓 華南商業銀行民生分行 113年7月25日 8,433元 SD0000000

2025-02-27

TPDV-114-除-269-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449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彭若鈞律師 被 告 鄒湧亦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伍萬肆仟肆佰捌拾柒元,及如附表所 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原告依企業併購法規定,於民國112年8月12日受讓訴外人花 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花旗銀行)之消費 金融業務及相關資產與負債,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以111年12月22日金管銀外字第11101491841號函核准在案( 見本院卷第93頁至第94頁),故花旗銀行之權利義務關係, 應由原告概括承受,合先敘明。 二、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被告住所地雖非屬本院管轄 ,然依花旗銀行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8條、個人信用貸款約定 書第23條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 19頁、第25頁),揆諸前開規定,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 權,合先敘明。 三、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 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 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請求金額 為新臺幣(下同)65萬5,661元,嗣於民國114年2月13日以 民事陳報狀變更請求金額為65萬4,487元(見本院卷第113頁 ),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前揭規定,應予准 許。 四、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於111年8月8日向伊申請信用卡,依約被告得持信用卡 至特約商店記帳消費、於自動提款機預借現金或為其他信用 卡消費行為,但應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繳付最低應繳金額 以上之金額,若被告未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付清當期最低應 繳金額或遲誤繳款期限,應依原約定利率計付循環信用利息 (被告適用利率為週年利率14.99%),另延滯繳款時逾期滯 納金新臺幣(下同)300元,連續二期延滯繳款時,第二期 逾期滯納金400元,連續三期延滯繳款時,第三期逾期滯納 金500元,最高連續收取期數不得超過三期。詎被告截至113 年3月13日止,累計尚有應繳款項共10萬1,134元【包含本金 8萬2,656元、已結算未受償利息1萬7,275元(第一段期前已 結算未受償利息即前次繳款日算至最近一期帳單結帳日113 年3月13日止6,990元+最新一期帳單起息日113年3月14日起 至本件起訴日止已結算未受償利息1萬285元=1萬7,275元) ,及已結算未受償費用1,203元未給付】,依約被告已喪失 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是其依約除應給付上開消費 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 (二)被告又於112年3月20日向伊申請卡友滿福貸信用貸款,借款 52萬3,000元,借款期間自112年3月20日起至117年3月20日 止,利息按週年利率13.99%固定計算,每月為1期,共分84 期,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伊並於當日將該筆款項撥 入被告指定其設立於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松德分 行(帳號:00000000000000)。依約被告應按月清償借款金 額,如被告未依約清償時,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如債務到期 或視為全部到期而遲延給付時,自到期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到期日借款本金餘額依約定之借款利率計算遲延利息,伊並 得向被告收取最高連續3期之違約金。詎被告逾期未為繳款 結算至114年1月10日止,迄今尚欠55萬3,353元【含本金46 萬2,738元、已結算未受償利息8萬9,415元(計算式:第一 段期前已結算未受償利息即前次繳款日算至最近一期帳單結 帳日113年3月13日止3萬5,675元+最新一期帳單起算日113年 3月14日起至本件起訴日止已結算未受償利息5萬3,740元=8 萬9,415元),及已結算未受償違約金1,200元】,暨如附表 編號2所示之利息未清償,依約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 視為全部到期,是其依約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另應給付如 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 (三)為此,爰依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 用卡約定條款、卡友滿福貸申請書暨約定書、信用卡帳單、 信用卡帳單彙總表、信用貸款月結單、卡友貸款撥款明細表 、卡友貸款年金試算表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11年12月22 日金管銀外字第11101491841號函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卷 第11頁至第62頁、第65頁至第94頁、第113頁至第139頁), 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 原告依據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金額幣別均為新臺幣,日期紀元均為民國) 編號 產品 類型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週年 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10萬1,134元 8萬2,656元 14.99% 自114年1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 2 貸款 55萬3,353元 46萬2,738元 13.99% 自114年1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 總計 65萬4,487元

2025-02-27

TPDV-114-訴-449-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66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龔書鳳 龔書泉 龔思栗 龔小芬 視同上訴人 即 被 告 莊秋敏 龔書聖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蔡妹桂 高朝國 一、按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共同訴訟 中一人之行為,有利益於共同訴訟人者,其效力及於全體, 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所謂共同訴訟人中 一人之行為,有利益於共同訴訟人或不利益於共同訴訟人, 係指於行為當時就形式上觀之,有利或不利於共同訴訟人而 言,非指經法院審理結果有利者其效力及於共同訴訟人,不 利者其效力不及於共同訴訟人而言,故共同訴訟人中之一人 ,對於下級法院之判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在上訴審法院未 就其內容為審判之前,難謂其提起上訴之行為對於他共同訴 訟人不利,其效力應及於共同訴訟人全體,即應視其上訴為 共同訴訟人全體所為(最高法院52年度台上字第1930號判決 同此見解)。經查,本件起訴係被上訴人以莊秋敏、龔書泉 、龔書鳳、龔思栗、龔小芬、龔書聖為被告,向本院提起分 割共有物訴訟,故本件訴訟標的對於上開被告須合一確定, 從而,本件固僅有龔書鳳、龔書泉、龔思栗、龔小芬提起上 訴,惟形式上既有利於其他共同被告,其上訴效力自應及於 未提起上訴之其餘共同被告,爰併列莊秋敏、龔書聖為視同 上訴人,合先敘明。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未據繳納裁判費。按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1定有明文。是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時,其訴訟標的價額及上訴利益額,均應以原告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不因被告或原告提起上訴而有所歧異,亦不因上訴人之應有部分價額而不同(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691號裁定意旨參照)。是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應以被上訴人即原告在第一審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計算之,即新臺幣(下同)325萬6,128元(見本院卷一第17頁),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萬9,46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又龔書泉、龔思栗、龔小芬所提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上開規定命龔書泉、龔思栗、龔小芬於上開期間內補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2-27

TPDV-112-訴-2663-20250227-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44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徐子傑 被 告 莊愉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 4年2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萬壹仟壹佰陸拾貳元,及如附表二所 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貳拾萬壹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依原告與被告簽訂之信用卡 約定條款第28條、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特別約定條款第10條 第2項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33 頁、第91頁、第109頁),揆諸前開規定,本院就本件訴訟 自有管轄權。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於民國111年4月8日向伊請領卡號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號之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即得於特約商 店記帳消費,但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繳付當期帳單所載之 應付帳款或最低應繳金額以上之帳款,剩餘未付款則自各筆 帳款入帳日起按當期適用之循環信用利率計付利息。詎被告 截至113年6月23日止,累計尚有消費記帳共新臺幣(下同) 3萬5,163元【其中3萬2,354元為消費款、1,609元為循環利 息、1,200元為依約得計收之其他費用(如:逾期手續費、 預借現金手續費、年費、及調閱簽單手續費等費用)】未給 付,依約被告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是其依 約除應給付上開消費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二編號1所示 之利息。 (二)被告另分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於如附表一所示之時間向伊申 請如附表一所示之2筆貸款,借款共62萬元,IP資訊、雙方 約定之借款期間、借款利率、還本付息日均如附表一所示, 2筆款項伊均於借款當日即撥入被告指定設立於伊公司之帳 戶(帳號:0000000000000000),還本付息方式皆自實際撥 款日起,以1個月為1期,並皆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 詎被告就2筆貸款僅繳納利息至如附表二編號2、3所示最後 繳款日止即未再如期給付,尚欠款共56萬5,999元(計算式:4 9萬2,929元+7萬3,070元=56萬5,999元),依約被告已喪失期 限利益,債務全部視為到期,其依約除應給付上開全部款項 外,並應給付如附表二編號2、3所示之利息。 (三)為此,爰依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等語。並聲明:㈠如主文第1項所示。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信用卡線上申請專用申 請書、信用卡用卡須知、信用卡約定條款、持卡人計息查詢 、繳款利息減免查詢、客戶消費明細表、個人信用貸款申請 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撥款資訊、產品利率查詢、放款 帳戶利率查詢及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影本為證(見本 院卷第19頁至第117頁),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堪認 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故原告依據信用卡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又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 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附表一:(金額幣別均為新臺幣,日期紀元均為民國) 編號 IP資訊 帳號 借款 日期 借款 金額 借款期間 借款利息 計收方式 每月 還款日 1 00.00.000.000 00000-000000-0 111年12月28日 54萬元 111年12月29日起至118年12月29日止,共84期。 採二段計息:自撥貸日起前1個月按固定年利率0.01%,自第2個月起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13.42%按日計息。 29日 2 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 112年2月7日 8萬元 112年2月8日起至119年2月8日止,共84期。 採二段計息:自撥貸日起前1個月按固定年利率0.01%,自第2個月起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利率13.62%按日計息。 8日 總計 62萬元 附表二:(金額幣別均為新臺幣,日期紀元均為民國) 編號 產品 類型 卡號/ 帳號 最後繳納利息日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週年 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3年6月23日 3萬5,163元 3萬2,354元 15% 自113年6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2 一般分期型信貸 00000-000000-0 113年1月10日 49萬2,929元 49萬2,929元 15.03% 自113年1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 3 一般分期型信貸 00000-000000-0 113年2月14日 7萬3,070元 7萬3,070元 15.23% 自113年2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總計 60萬1,162元

2025-02-27

TPDV-114-訴-344-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