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志華

共找到 32 筆結果(第 21-30 筆)

重再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再字第40號 抗 告 人 陳志華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子洋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再審 之訴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5日本院113年度重再字第40 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抗告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 如未依限補正,即裁定駁回抗告。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繳而未繳裁判費者,法院 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者,即為抗告不合法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準用同法第 44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15日本院113年度重再字第40號 裁定提起抗告,未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茲限抗 告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 抗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進柳               法 官 林祐宸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永中

2024-12-10

TPHV-113-重再-40-20241210-3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665號 原 告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訴訟代理人 林易鋒 被 告 山利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及下一人 訴訟代理人 陳志華 被 告 王秀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仟零肆拾壹萬肆仟柒佰捌拾肆元元 ,及如附表二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參佰肆拾柒萬貳仟元或同額之中央政府建 設公債一百零二年度甲類第三期債票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授信約定書一般共通 條款第14條、連帶保證書約定,兩造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 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5、27、29、31頁),故本院自有管轄 權,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 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 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原為:被 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41元萬4,784元,及如附表 一所示之利息、違約金(見本院卷第7、11頁)。嗣變更聲 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041元萬4,784元,及如附表二所示 之利息、違約金(見本院卷第105頁)。核原告所為上開聲 明之變更,為擴張、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前揭規 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山利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利公司)於民國109年7 月10日邀同被告陳志華、王秀圩為連帶保證人,與伊簽訂借 據、授信約定書、連帶保證書,約定於新臺幣(下同)1,30 0萬元限額內願負連帶清償之責。山利公司於是日向伊借款5 0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為109年7月10日起至112年7月10日止 ,自109年7月10日起至110年7月10日止,依年息0%固定計息 並按月付息,自110年7月10日起至112年7月10日止,依中華 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年期定期儲金利率(自112年3月29日至1 13年3月26日為1.595%)加碼年息1.005%(現為年息2.6%) 機動計息,並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逾期還本或付息, 自逾期日起,除依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 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 ,另加計違約金。被告嗣於110年12月27日、111年9月22日 、12月29日與伊簽立變更借款契約(紓困專用),將還款方 式改為自110年12月10日起至112年12月10日止按月付息,另 自112年12月10日起至113年7月10日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 (下稱系爭借款A)。 ㈡山利公司並於109年7月10日向伊借款20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 為109年7月10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自109年7月10日起至 110年3月27日止,按年息1%固定計息,自110年3月27日起至 114年7月10日止,依伊行定儲指數月指標利率(自112年4月 17日至113年4月14日為1.593%)加碼1.005%(現為年息2.59 8%)機動計算,並約定自109年7月10日起至111年7月10日止 ,按月付息,自111年7月10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依年金 法按月攤還本息;如逾期還本或付息,自逾期日起,除依約 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另加計違約金。被告 嗣於111年9月22日、112年10月6日與伊簽立變更借款契約( 紓困專用),將借款期間改為自109年7月10日起至115年7月 10日止,並將還款方式改為自112年7月27日起至113年7月27 日止按月付息,另自113年7月27日起至115年7月10日止依年 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下稱系爭借款B)。 ㈢山利公司又於109年7月10日向伊借款10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 為109年7月10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自109年7月10日起至 110年3月27日止,按年息1.5%固定計息,自110年3月27日起 至114年7月10日止,依伊行定儲指數月指標利率(自112年4 月17日至113年4月14日為1.593%)加碼1.005%(現為年息2. 598%)機動計算,並約定自109年7月10日起至111年7月10日 止,按月付息,自111年7月10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依年 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逾期還本或付息,自逾期日起,除依 原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 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另加計違約金 。被告嗣於111年9月22日、112年10月6日與伊簽立變更借款 契約(紓困專用),將借款期間改為自109年7月10日起至11 5年7月10日止,並將還款方式改為自112年7月27日起至113 年7月27日止按月付息,另自113年7月27日起至115年7月10 日止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下稱系爭借款C)。 ㈣山利公司再於109年11月18日向伊借款500萬元,約定借款期 間為109年11月18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自109年11月18日 起至110年3月27日止,按年息1.5%固定計息,自110年3月27 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依伊行定儲指數月指標利率(自11 2年4月17日至113年4月14日為1.593%)加碼1.005%(現為年 息2.598%)機動計算,並約定自109年11月18日起至111年7 月10日止,按月付息,自111年7月10日起至114年7月10日止 ,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逾期還本或付息,自逾期日起 ,除依約定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另加計違 約金。被告嗣於111年9月22日、112年10月6日與伊簽立變更 借款契約(紓困專用),將借款期間改為自109年11月18日 起至115年7月10日止,並將還款方式改為自109年11月18日 起至113年7月27日止按月付息,另自113年7月27日起至115 年7月10日止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下稱系爭借款D)。 ㈣詎山利公司自113年2月10日後即未依約繳納上開借款本息, 經多次催繳仍置之不理,依授信約定書一般共通條款第5條 第1項第1款約定,山利公司喪失期限利益,所有債務視為全 部到期。山利公司迄就系爭借款A尚欠284萬4,283元及利息 、違約金;就系爭借款B尚欠190萬9,384元及利息、違約金 ;就系爭借款C尚欠93萬9,388元及利息、違約金;就系爭借 款D尚欠472萬1,729及利息、違約金,共計尚欠1,041萬4,78 4元及如附表二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清償。陳志華、王秀 圩為上開借款之連帶保證人,自應與山利公司負連帶清償責 任等語。為此,爰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如主文第1項所示。㈡如獲勝訴判決 ,願以中央政府建設公債102年度甲類第3期債票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對原告主張之借款及欠款均不爭執,伊等有跟原 告提出希望分期清償,但原告沒有回應等語,資為抗辯。 四、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又依同 法第233條第1項規定,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上開事實,業 提出借據、授信約定書、連帶保證書、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 件回執、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信用資訊查詢、台灣票 據交換所第一類票據信用資料查覆單、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定 儲指數指標利率查詢表、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2年期定期 儲金利率查詢表、合作金庫銀行放款相關貸放及保證資料查 詢單、變更借款契約(紓困專用)、經濟部(特殊傳染性肺 炎)紓困振興貸款增補契約(舊有貸款)等件為證(見本院 卷第17至至54頁、第57至61頁、第107至135頁),內容互核 相符,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05頁),堪認原告 之主張為真實。至被告辯稱有向原告提出分期清償之請求等 語,既未經原告允諾,兩造間約定之還款內容即未變更,被 告仍應依原定約定內容履行還款義務,是被告此部分辯詞要 無從解免渠等之契約義務。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連帶保 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 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予宣告假執行。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 2項、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劉茵綺 附表一: 編號 計息本金金額 (新臺幣) 利息 違約金 1 284萬4,283元 自113年2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5%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3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 17萬9,537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3 172萬9,847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4 18萬3,911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5 75萬5,477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6 94萬4,344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7 377萬7,385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723%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附表二: 編號 計息本金金額 (新臺幣) 利息 違約金 1 284萬4,283元 自113年2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6%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3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 17萬9,537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3 172萬9,847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4 18萬3,911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5 75萬5,477元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7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6 94萬4,344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7 377萬7,385元 自113年5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2.598%計算之利息。 自113年6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左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左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2024-11-29

TPDV-113-重訴-665-20241129-1

重再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再字第40號 再 審原告 陳志華 再 審被告 陳子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再審之訴事件,再審原 告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29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3號確定判 決,提起再審之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再審之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之17條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乃必須具備之程式。再審原告未繳納裁判費, 法院定期間命補正後,逾期仍未補正者,其再審之訴即屬不 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 規定即明。 二、本件再審原告對於民國113年5月29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 3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萬0,2 52元,經本院於113年11月1日以裁定限期命其於5日內補正 ,該裁定於113年11月5日送達再審原告住所處,由受僱人盛 發三民大廈管理委員會人員收受,有送達證書存卷可按(見 本院卷第69頁)。茲再審原告迄未依限補正上開裁判費,亦 有本院答詢表、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考 (見同上卷第75-85頁),依上開說明,本件再審之訴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5  日          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進柳               法 官 林祐宸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永中

2024-11-15

TPHV-113-重再-40-20241115-2

重再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再字第40號 再審原告 陳志華 上列再審原告與再審被告陳子洋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 件,再審原告就民國113年5月29日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3號確 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經核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665萬,是本件應徵再審裁判費10萬0,252元,因未據再審原告繳 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505條、第444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再審 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到院,逾期即依同法第502 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再審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進柳 法 官 林祐宸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張永中

2024-11-01

TPHV-113-重再-40-2024110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102號 抗 告 人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興廷 0000000000000000 送達代收人 粘毅群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中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假扣押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12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全事聲 字第2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111年5月20日向伊借款 新臺幣(下同)2000萬元,另積欠伊應收票據8萬1831元、 自111年6月起至112年2月間加工費3349萬5192元、自112年1 1月28日起至112年12月20日間應收帳款3萬5945元,合計536 1萬2968元,應依消費借貸、票據、加工費契約及不當得利 法律關係,如數償還。而伊對相對人之債權5361萬2968元高 於相對人資本額2800萬元,相對人前將供生產製造之CNC沖 床設備(下稱系爭設備)出售並交付予第三人大陸地區濰坊 中傳拉鍊配件有限公司(下稱濰坊公司),變價為易於流動 之金錢,致其日後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之假扣押 原因,惟原法院司法事務官113年度司裁全字第564號裁定( 下稱原處分)以伊未盡釋明之責,駁回伊之假扣押聲請,原 法院復以113年度全事聲字第23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 伊之異議,顯有違誤,爰求為廢棄原裁定及原處分,准對相 對人之財產於5361萬2968元範圍內為假扣押,並願供擔保以 補釋明不足等語。 二、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假 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 ;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 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 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 第523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項規定即明。是債權人 聲請假扣押,應先就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盡釋明之責。若 債權人就其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有一項未予釋明,縱其陳明 願供擔保,仍不得認該擔保已補釋明之欠缺,而准其假扣押 之聲請。 三、經查: ㈠、抗告人主張相對人積欠借款債務及應收票據、加工費、應收 帳款迄未清償,依消費借貸、票據、加工費契約及不當得利 法律關係,請求相對人給付5361萬2968元本息,並提出伊自 製之應收票據及帳款明細製表、公司現金狀況表簡報照片、 第一銀行龍潭分行存摺存款客戶歷史交易明細表、伊向相對 人催告給付還款之律師函及回執、自製之應收票據與應收帳 款附表、發票2張及財政部北區國稅局函暨所附營業稅進銷 項憑證資料在卷為證(見司裁全字卷第7至27頁),堪認其 就假扣押之請求已為釋明。 ㈡、關於假扣押之原因部分,抗告人主張相對人為新加坡公司Rap haello Pte. Ltd.(下稱Raphaello公司)百分之百持股之 僑外資公司,股權結構複雜,而濰坊公司雖為林於寶生前主 導設立,然現今79%股份為大陸地區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偉星公司)收購,相對人與濰坊公司間舊設 備之交易實由偉星公司主導,相對人員工陳志華曾向抗告人 董事邱顯煌表示相對人與偉星公司計畫將系爭設備售予濰坊 公司後,主要設備及產能將轉移大陸地區,相對人僅保留最 低足以應付現有訂單設備,而Raphaello公司由新加坡公司B ETENSH PTE. LTD.、香港公司SHENG-YU INTERNATIONAL HOL DING LIMITED分別持有股份,定當利用海外帳戶收受系爭設 備價金,減損相對人之償債能力,另相對人公司資本額僅28 00萬元,與伊向相對人主張債權5361萬2968元相去甚遠,恐 相對人有償債能力不足之虞,並提出濰坊公司簡介、陳志華 與邱顯煌間電話錄音光碟及譯文、相對人將設備包裝入海運 公司貨櫃之裝箱錄影光碟及截圖照片、相對人出貨運送物品 清單、相對人公司登記資料、Raphaello公司登記資料查詢 、濰坊公司網路新聞報導、偉星公司108年度報告節本、濰 坊公司員工微信紀錄、照片、授權轉帳指示、匯款申請書、 律師函文、兩造間廠房租賃契約書等文件附卷可查(見司裁 全字卷第29至44頁、全事聲字卷第19至31、45至64頁、本院 卷第31至37頁)。然觀諸相對人公司基本資料及稅務T-Road 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見司裁全字卷第35頁、本院卷第45 、49頁),相對人112年度有利息所得,名下尚有數輛自用 貨車,按該年度利息所得18萬0945元、5萬8615元,姑以定 存利率年息1%推算,該公司存款金額應尚有1809萬4500元、 586萬1500元,又其資本總額為2800萬元,現仍營業中,抗 告人亦自承相對人目前仍保留相當設備以應付現有訂單(見 本院卷第21頁),堪認相對人現今仍有相當資產,且持續正 常營運中,縱有處分系爭設備行為,亦屬其經營管理、營運 成本計算而調整產能之商業規劃,尚難逕以其出售系爭設備 行為,即謂其隱匿或處分財產致無償債能力之虞。況兩造本 係同一負責人林於寶創立之關係企業,嗣因林於寶死亡後, 因股權爭議分立,而生糾葛,有本院113年度抗字第929號裁 定可參,自不得因此分立前遺緒爭議,相對人一時拒絕給付 ,即謂有假扣押原因。抗告人復未提出其他事證釋明相對人 有使財產減少、增加負擔之行為,或就財產為不利益處分, 或如何有瀕臨無資力或其既有財產與相對人之債權相差懸殊 ,將無法或不足清償滿足該債權情事,而有假扣押之原因, 縱其陳明願供擔保,亦未能補釋明之欠缺,其假扣押之聲請 ,自屬不能准許。原處分駁回抗告人假扣押之聲請,原裁定 維持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核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及原處分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耀平 法 官 王唯怡 法 官 湯千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陳奕伃

2024-10-30

TPHV-113-抗-1102-20241030-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31155號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務 人 陳志華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玖萬柒仟壹佰捌拾貳元,及自 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八點九四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八月二十五 日起至清償日止,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 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百 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 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緣債務人與債權人成立貸款契約書,於自民國110年9月 24日向債權人借款200,000元,借款利率依年利率8.94%計算 ,債務人若未依約按期繳款時,除喪失期限利益外,另本金 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 個月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二十,按期計收違約金,每次 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債務人未依約繳款, 現仍積欠債權人借款97,182元及相關之利息及違約金未償付 。另債務人與債權人成立之貸款契約書,因係透過電子及通 訊設備向債權人申請所成立,其內容需透過科技設備始能呈 現,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63第2項規定提出呈現其申請內容之 書面,併予陳明。二、茲債權人屢次催討無效,實有督促其 履行之必要,特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零八條規定,狀請 鈞院迅賜對債務人核發支付命令,實感法便。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吳宛珊

2024-10-30

PCDV-113-司促-31155-2024103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706號 原 告 黃元榆 訴訟代理人 楊擴擧律師 複代理人 王子芸律師 原告與被告呂柏勳等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追加蕭清龍、林瑋彤、李紘錥為被告部分駁回。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當事人 能力既指為民事訴訟當事人而起訴或被訴之能力,乃訴訟成 立要件,則無論訴訟進行至如何之程度,法院均應依職權調 查之;如發現有欠缺且屬不能補正之情形,即應依法以裁定 駁回其訴。次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民法 第6條定有明文。又有權利能力者,始有當事人能力,民事 訴訟法第40條第1項規定甚明。是以當事人若於起訴前死亡 ,即因喪失權利能力,而無訴訟上之當事人能力,自不能再 為訴訟之當事人,他造亦不能對於已死亡之人提起訴訟。又 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書狀應記載當 事人住所或居所;當事人有法定代理人者,書狀應記載其姓 名、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116條 第1項第1款前段、第2款分別有明文。再按書狀不合程式或 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原告之訴,有起 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121條 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2年6月6日提出民事準備㈢狀,追加「簡 世鐘、許俊傑、林泰明、黃建和、高俊偉、方志明、謝劍錞 、高文欽、謝雅典、劉正村、高明富、林麗美、卓佳珮、吳 桂香、林冠宇、高世昌、張毅珍、吳慧君、林秋月、陳淑慧 、陳志華、方志和、蘇慧真、陳智詳、蔡旭明、蔡澤明、陳 信宏、林香吟、王姝蘋、王怡雯、陳淑敏、范俊賢、蔡玉蓮 、葉翔宇、楊孫孝、王巧玲、蔡秉辰、蔡秉儒、鄭美珠、蔡 炯明、呂芯純、施火木、劉宏基、劉陳幼、郭宏哲、甘繼宗 、林瑋彤、吳天才、陳建名、潘安祥、高瑾婷、林映玫、蘇 毓晴、陳建圳、施世偉、謝建宏、王智偉、陳仕原、黃怡樺 、許愛琳、林芷瑩、朱克青、康德輝、林照男、胡梓絃、蕭 清龍、楊佩茵、李紘錥、王毅鈞、練育辰、周長金、陳寶明 、王俊雄、彭郁祐、陳燈科、徐添福、潘木樹」等77人為被 告(見本院卷一第364頁至386頁)。然其中追加被告蕭清龍 於原告追加起訴前,已於112年3月3日死亡,原告以死亡之 人為被告,即欠缺當事人能力。另原告僅陳報追加被告林瑋 彤、李紘錥之地址,而無其他可資辨別年籍之資料,經本院 依所陳報址送達文書,遭「無此人」及「無此址」退件,致 無從確認林瑋彤、李紘錥年籍資料。是以原告所為追加被告 蕭清龍、林瑋彤、李紘錥部分,有上開欠缺當事人能力或年 籍不詳之情形而與前述規定不合,經本院於112年10月17日 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30日內補正(見本院卷二第178頁 ),該裁定於同年月24日送達,然原告迄未補正,該部分之 訴即不合法,應駁回其此部分追加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銘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書記官 陳怡文

2024-10-22

SLDV-111-訴-706-20241022-3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7843號 債 權 人 張芯彤 債 務 人 陳志華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台幣120,000元,及自支付命令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 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 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 ,應僅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定 有明文。次按支付命令之聲請,應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 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1項第3款 、第2項亦設有明文。本件債權人以債務人積欠借款為由, 聲請對其發支付命令,請求債務人給付新台幣(下同)121,60 0元及其利息。嗣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21日命債權人於7日內 提出得請求債務人返還借款121,600元及其利息之債權釋明 文件,上開裁定已於同年9月6日送達債權人,然其所提出之 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擷圖,僅得釋明兩造間有120,000元之消 費借貸契約存在,有送達證書、債權人113年9月3日補正狀 、收文及收狀資料查詢清單附卷可稽。是債權人請求債務人 給付超過120,000元及其利息部分,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債權人如不服本裁定駁回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 書狀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五、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受送達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 六、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4-10-11

PTDV-113-司促-7843-20241011-2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塗銷土地抵押權登記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18號 原 告 凱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木源 被 告 林茂榮 謝美瑤 陳志華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陳蕙婷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陳靜茹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陳寬輝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陳立忠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陳美琳即林玉英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查原告起訴聲明請求確認被告林茂榮如起訴狀所載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上設定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並請求被 告等塗銷該等抵押權設定登記。又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 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6,000,000元,系爭土地價值經鑑價後 所核定之最低拍賣價額為3,525,320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核定為3,525,32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5,947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4日內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 1,0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併受抗告法院 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書記官 胡旭玫

2024-10-11

HLDV-113-補-218-20241011-1

臺灣高等法院

假扣押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929號 抗 告 人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興廷 送達代收人 粘毅群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中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假扣押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9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全字第15 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伊以所有桃園市○○區○○里○○路000號 、000號廠房及土地(下稱系爭廠房)出租予相對人,約定 租期自民國111年4月1日起至121年3月31日止,惟相對人早 自110年12月起即占有使用系爭廠房,而兩造前共同代表人 即第三人林於寶(已故)以伊之第一銀行龍潭分行帳號0000 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作為扣款繳納系爭廠房水 電費之帳戶,故伊已為相對人代墊電費新臺幣(下同)2509 萬3678元、水費32萬5438元,合計2541萬9116元本息,相對 人應依無因管理、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返還代墊費用(案列原 法院113年度重訴字第297號,下稱本案)。而相對人將其供 生產製造之CNC沖床設備(下稱系爭設備)出售予林於寶另 設立之第三人大陸地區濰坊中傳拉鍊配件有限公司(下稱濰 坊公司),擬將產能移往大陸,有積極隱匿財產,致日後不 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之假扣押原因,應准予假扣押, 然原法院113年度全字第150號裁定(下稱原裁定)以伊未盡 釋明責任,駁回伊之假扣押聲請,顯有違誤,爰求為廢棄原 裁定,准對相對人之財產於2541萬9116元範圍內為假扣押, 並願供擔保以補釋明不足等語。 二、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假 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 ;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之;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 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 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 第523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項規定即明。是債權人 聲請假扣押,應先就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盡釋明之責。若 債權人就其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有一項未予釋明,縱其陳明 願供擔保,仍不得認該擔保已補釋明之欠缺,而准其假扣押 之聲請。 三、經查: ㈠、抗告人主張其以系爭帳戶扣款方式代墊相對人自110年12月起 租用系爭廠房期間之水電費,依無因管理、不當得利法律關 係,請求相對人償還水電費2541萬9116元本息,已提起本案 訴訟,並提出各期水電費用明細、系爭廠房租賃契約書及附 加合約、系爭帳戶歷史交易明細、存摺存款客戶歷史交易明 細表、台灣電力公司桃園區營業處113年5月27日函文、抗告 人催告相對人返還代墊費用之存證信函及回執在卷為證(見 原法院卷第11至59頁),並經本院職權調閱本案訴訟之卷宗 核閱無訛,堪認其就假扣押之請求已為釋明。 ㈡、關於假扣押之原因部分,抗告人主張相對人為新加坡公司Rap haello Pte. Ltd.百分之百持股之僑外資公司,股權結構複 雜,而濰坊公司雖為林於寶生前主導設立,然現今79%股份 為大陸地區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偉星公司 )收購,相對人與濰坊公司間舊設備之交易實由偉星公司主 導,相對人員工陳志華曾向抗告人董事邱顯煌表示相對人與 偉星公司計畫將系爭設備售予濰坊公司後,主要設備及產能 將轉移大陸地區,相對人僅保留最低足以應付現有訂單設備 ,恐有償債能力不足之虞,雖提出相對人公司登記資料、相 對人法人董事長之公司資料、濰坊公司簡介、相對人將設備 包裝入海運公司貨櫃之裝箱錄影光碟及截圖照片、濰坊公司 網路新聞報導、偉星公司107年度報告、相對人出貨運送物 品清單、濰坊公司員工微信紀錄、裝櫃照片、授權轉帳指示 、匯款申請書、律師函文、抗告人公司變更登記表等件(見 原法院卷第61至76頁、本院卷第21至33、41至60、81至87頁 ),然觀諸相對人公司基本資料及稅務T-Road資訊連結作業 查詢結果(見原法院卷第67頁、本院卷第63至65頁),相對 人112年度有利息所得,名下尚有數輛自用貨車,按該年度 利息所得18萬0945元、5萬8615元,姑以定存利率年息1%推 算,該公司存款金額應尚有1809萬4500元、586萬1500元, 又其資本總額為2800萬元,現仍營業中,抗告人亦自承相對 人目前仍保留相當設備以應付現有訂單(見本院卷第17頁) ,堪認相對人現今仍有相當資產,且持續正常營運中,縱有 處分系爭設備行為,亦屬其經營管理、營運成本計算而調整 產能之商業規劃,尚難逕以其出售系爭設備行為,即謂其隱 匿或處分財產致無償債能力之虞。況兩造本為同一負責人林 於寶之關係企業,林於寶始以系爭帳戶扣繳承租廠房水電費 ,嗣因林於寶死亡後,因股權爭議分立,始生本件糾葛,本 待兩造協商解決分立前之遺緒爭議(見本案影本卷第75至79 頁),自不得因相對人一時拒絕給付,即謂有假扣押之原因 。此外,抗告人並未提出其他事證釋明相對人有浪費財產、 增加負擔或就財產為不利益處分等情事,或如何有瀕臨無資 力或其既有財產與相對人之債權相差懸殊,將無法或不足清 償滿足該債權情事,致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 ,尚難認其對假扣押之原因已為釋明。抗告人對假扣押之原 因,既未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使法院得信其主張大致為 適當,縱其陳明願供擔保以補釋明之不足,仍不應准許假扣 押之聲請。原法院駁回其假扣押之聲請,於法並無不合。從 而,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8   日 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耀平 法 官 王唯怡 法 官 湯千慧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陳奕伃

2024-10-08

TPHV-113-抗-929-202410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