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偏頗之虞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171號 被 告 彭俊文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本院113年度交訴緝字第3號肇事遺棄罪等案 件,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彭俊文因肇事遺棄等案件 ,現於本院113年度交訴緝字第3號案件(下稱原案件)繫屬 中。承審該案之法官高健祐於民國113年12月4日準備程序中 ,要求聲請人放棄調查被告所聲請調查之法務部○○○○○○○舍 房監視器錄影畫面及錄音,並稱此舉乃浪費國家資源,並稱 如堅持要聲請調查,會將此部分納入量刑考量之依據,且其 態度不佳,原案件承審法官有違公正審判,爰聲請原案件承 審法官迴避等語。 二、按司法審判,必須獨立,為避免行政權等外力干涉或介入, 設有法官法定原則;復為期審判能夠客觀、公正,創有法官 迴避制度。而當事人聲請法官迴避,以有刑事訴訟法第18條 第1款、第2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限,亦即,法官須有刑事訴 訟法第17條各款所列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之情形而不 自行迴避;或除該等情形以外,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者,當事人始得聲請法官迴避;又依同法第19條第2項規定 ,以足認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聲請法官迴避,如當事 人已就該案件有所聲明或陳述後,不得聲請迴避,但聲請迴 避之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其立法理由係 因迴避原因之有無,許多情形,於訴訟開始前,已甚為明白 ,且為避免當事人濫用聲請權,妨害訴訟進行起見,如當事 人已就案件實體為聲明或陳述,應認其已默認願受該法官之 實體審判,原則上,即不許聲請法官迴避。唯如聲請迴避之 原因,發生在後,或於聲明或陳述後,始知悉其原因,才不 受此限制。而所稱「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係指 法官與訴訟關係人具有故舊、恩怨等關係,其審判恐有不公 平而言,一般係以通常之人所具有之客觀、合理觀點,對於 該承辦法官是否能為公平的裁判,足以產生懷疑,作為判斷 標準,而非僅依當事人片面、主觀作判斷。具體而言,若僅 以己意揣測,或對法官訊問方式不滿,尚不得據為聲請迴避 的理由。至於訴訟上的指揮,乃專屬於法院之職權,當事人 之主張、聲請,只供法院判斷參考,不生法院不採納其主張 或否准其聲請,即謂有偏頗之虞,並進而以此憑為聲請法官 迴避的依據(最高法院107年台抗字第87號裁定意旨參照) 。次按刑事訴訟法第273條規定:「法院得於第一次審判期 日前,傳喚被告或其代理人,並通知檢察官、辯護人、輔佐 人到庭,行準備程序,為下列各款事項之處理:一、起訴效 力所及之範圍與有無應變更檢察官所引應適用法條之情形。 二、訊問被告、代理人及辯護人對檢察官起訴事實是否為認 罪之答辯,及決定可否適用簡式審判程序或簡易程序。三、 案件及證據之重要爭點。四、有關證據能力之意見。五、曉 諭為證據調查之聲請。六、證據調查之範圍、次序及方法。 七、命提出證物或可為證據之文書。八、其他與審判有關之 事項。」立法意旨乃在於透過受命法官之訊問,可以釐清兩 造關於事實、證據及法律適用之爭點,暨起訴效力所及範圍 之意見,以供合議庭參考,俾集中審理,妥速審結(最高法 院111年度台上字第5428號判決意旨參照)。換言之,受命 法官係負責主導訴訟中的準備程序,於開庭時確認被告對檢 察官起訴事實是否為認罪之答辯,令檢察官、被告所提出證 據之證據能力為意見表示,並就案件兩造爭執及不爭執事項 為確認,復確認雙方有無聲請調查證據,並就證據調查之方 式、範圍、待證事實及必要性予以說明,再彙整雙方之意見 擬定審理期間應予調查證據之範圍、次序、方法等項。 三、本件聲請人因肇事遺棄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後,現由 本院以113年度交訴緝字第3號審理中,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卷 宗核閱無訛。聲請人固以前詞主張原案件承審法官執行職務 有偏頗之虞。惟查,本院調取113年12月4日之法庭錄音結果 ,原案件承審法官於詢問聲請人是否還有證人或證據請求調 查後,聲請人表示:「沒有」等語,原案件承審法官即主動 表示:「那你之前說要調那些光碟,我們是有幫你調,但是 那些光碟都沒有聲音這樣子,也沒有聽到你上次說你去開庭 的時候,那個、那個其他證人有叫你把這件擔、擔起來的這 個話這樣子」、「啊我就、我們有去,前一個法官有去調, 但是沒有錄到這個、這個東西的樣子啊」、「應該是說沒有 聲音啦」、「那這部分監視器的部分,其他證據都不要... 還有要聲請傳喚嗎?還是就不要聲請傳喚了?就不要再聲請 了,就我們就全部就捨棄掉?」、「沒有啊,沒有聲音啊。 我在辦公室才有聽,等下我沒有、我沒有聽到聲音,那個影 像,而且那個時間很長,我沒有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講幾段 」、「可是就是沒有啊!還是你要自己、自己當庭聽一下? 」、「可是、可是就是沒有啊!然後而且剛剛也播給你聽了 都是雜訊,基本上聽不清楚啊!那你這樣還要調嗎?」、「 彭俊文你要調我是沒意見,但是你要先想一下你這件事情的 後果。第一你為什麼今天把事情搞成這樣,你說你這件頂罪 ,然後你身上都沒有留、任何留下你自己可以自保的東西這 樣子,然後把這些事情,把自己把他、把自己東西逼成這樣 子,然後我跟你很坦白的講,最後合議庭如果三個法官評議 ,認為說你有罪的話,你如果每一項,想要調查或是想要傳 喚的證人,如果都沒辦法證明你是清白的這件事情,最後你 所浪費的司法資源都會評價在你的、最後,我不是說你一定 有罪,或是無罪怎麼樣,我只是最後萬一啊,三個法官評議 出來,最後說你是有罪的話,你在過程中你耗費的任何一項 司法資源,都會反應在你的刑度上這樣子,你懂我的意思嗎 ?啊你這個東西剛也播給你聽了,那個就是雜訊就很...很 重這樣子,我再給你聽一次,欸不好意思,那個郁芬可以再 給他聽一下嗎?這個基本上聽不太到對話啦」、「你要調沒 關係我還是可以幫你調,只是我說最後如果萬一這個證據沒 辦法判你無罪,最後法官還是認為你有犯錯的話,你所有任 何調查或者是耗費司法資源的任何一項證據的話,之後都會 反應在你的量刑上,你不能說你今天為了賺三萬塊,然後你 沒有留下自保的東西,然後你今天,啊錢是你在收,然後最 後說我是頂、我是頂罪的,然後結果最後、最後也沒提出任 何有利的東西,然後法官們幫你調東調西調得要死。」、「 我可以幫你調沒關係,但是我只是跟你說因為我這案子我有 稍微跟審判長討論了一下,審判長意思說OK如果你要調,那 當然我們都是、我們都是可以幫你調這樣,只是我是先跟你 講如果萬一,你最後調出來的證據沒辦法證明你是無罪的話 ,最後就是會、這些東西就會反應在你的量刑上,我只是先 跟你講清楚而已,啊如果你堅持要調,沒關係我還是可以幫 你調,這樣子」等語,並當庭播放上開監獄舍房錄音檔予聲 請人聆聽,有勘驗筆錄在卷可稽。依上開勘驗內容以觀,原 案件承審法官僅係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先行就聲請人是否仍 要聲請調查監獄錄音等證據進行討論,並善意提醒聲請人調 取之相關證據內容有不清晰之情形,確定是否有聲請調查證 據之必要性,且一再表明如聲請人堅持聲請調查亦無不可, 甚至當庭播放已調閱之相關證據供聲請人聆聽,並額外闡明 聲請人應注意刑法第57條第10款犯後態度之量刑事由,難謂 有聲請意旨所稱阻止聲請人聲請調閱證據之權利。此外,經 本院勘驗開庭錄音光碟,原案件承審法官態度懇切、平緩, 並無聲請意旨所稱「心不甘情不願」、「酸言酸語」等情, 此部分顯係聲請人主觀上之臆測,咸與刑事訴訟法第18條規 定不符,本件不構成法官迴避事由。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所舉事由,僅係其個人主觀之感受與判斷 ,在客觀上難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聲請人既未能釋明 客觀上原案件承審法官有足使人合理懷疑不能公平裁判之情 形,其之聲請即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品潔                              法 官 吳宜珍                              法 官 高世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渝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2025-03-25

TYDM-113-聲-4171-20250325-1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5269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黃柏翔 關 係 人 趙予邡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劉炎鐘之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趙予邡為被繼承人劉炎鐘(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新北市○○區○○路000 號27樓之2,民國113年5月13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劉炎鐘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劉炎鐘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劉炎鐘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劉炎鐘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六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項、第1176 條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劉炎鐘於民國113年5月13日死 亡,聲請人為被繼承人劉炎鐘之債權人,因其繼承人均已拋 棄繼承或死亡,且其親屬會議並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 人,致聲請人無法對被繼承人劉炎鐘之遺產行使權利,爰聲 請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除戶謄本、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債權證明文件、本院公告等件為證,堪信聲請 人之主張為真實,是以,本件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 選任被繼承人劉炎鐘之遺產管理人,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 。關於本件遺產管理人之人選,聲請人表示業已得到關係人 趙予邡同意而推薦其為遺產管理人,有同意書在卷可參。經 核趙予邡乃職司地政士,有卷附地政士開業執照影本為證, 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甚熟稔,並就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 ,有所助益,且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致有利害偏頗之虞,為 保障聲請人之利益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聲請 人請求選任關係人趙予邡為本件之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並 限期命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爰裁定如主文。至被 繼承人劉炎鐘之繼承人既均拋棄繼承,其遺產依民法第1176 條第6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是依民法第1185條 規定,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應歸屬國庫 ,附此敘明。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方佩文

2025-03-25

PCDV-113-司繼-5269-20250325-1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263號 聲 請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關 係 人 王國棟地政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黃鉅穎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選任王國棟地政士為被繼承人黃鉅穎(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新北市○○區○○ 路0號8樓,民國111年10月8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黃鉅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黃鉅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黃鉅穎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黃鉅穎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六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 項、第1176 條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被繼承人黃鉅穎之債權人,然 被繼承人於民國111年10月8日死亡,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或死亡,且其親屬會議並未選定遺產管理人,致聲請人無法 對被繼承人之遺產行使權利,為確保聲請人權利,爰依民法 第1178條第2項規定請求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個人貸款申請書(勞工 紓困貸款)、家事事件(全部)公告查詢結果、被繼承人繼 承系統表、除戶謄本、其法定繼承人戶籍資料等件為證,並 經本院查核屬實。是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 承人之遺產管理人,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 四、關於本件遺產管理人之人選,關係人王國棟地政士業經本院 徵詢而同意擔任本件遺產管理人,並有王國棟地政士之同意 書、桃園市地政士開業執照等件影本在卷可稽。經核王國棟 地政士乃職司地政士,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有瞭解,並就 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身為律師,應會秉公 辦理,要不致有利害偏頗之虞,為保障聲請人之利益及期程 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以選任關係人王國棟地政士為 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並限期命繼承人為承認繼 承之公示催告。至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既均拋棄繼承,其遺產 依民法第1176條第6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是依 民法第1185 條規定,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 餘,應歸屬國庫,附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李依玲

2025-03-25

PCDV-114-司繼-263-20250325-1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259號 聲 請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關 係 人 王耀星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陳宏典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王耀星律師為被繼承人陳宏典(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新北市○○區○○○路 ○段000巷00號、民國111年2月28日發現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陳宏典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陳宏典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陳宏典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陳宏典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 項、第1176 條第6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陳宏典之債權人,然 被繼承人於民國111年2月28日發現死亡,其繼承人均已拋棄 繼承或死亡,為利後續訴訟等程序進行,爰依利害關係人之 身分,依法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查聲請人之主張,業據提出被繼承人戶籍資料、繼承系統表 、繼承人戶籍資料、個人貸款約定書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 院向新北○○○○○○○○○函查關於被繼承人親屬之戶籍資料及本 院索引卡查詢資料在卷可參,核閱屬實,堪信聲請人之主張 為真實。是以,本件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 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關於本件遺產 管理人之人選,聲請人表示業已得到關係人王耀星律師同意 而推薦其為遺產管理人,有同意書在卷可稽。經核王耀星乃 現職律師,有卷附律師證影本為證,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 有瞭解,並就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身為律 師,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致有利害偏頗之虞,為保障聲請人 之利益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聲請人請求選任 關係人王耀星律師為本件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並限期命繼 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玉川

2025-03-25

PCDV-114-司繼-259-20250325-1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280號 聲 請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陳依靈 關 係 人 詹連財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黎峻宇之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詹連財律師為被繼承人黎峻宇(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籍設︰新北市○○區○○ 路000號8樓,民國113年6月11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黎峻宇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黎峻宇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黎峻宇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繼承人黎峻宇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六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項、第1176 條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黎峻宇於民國113年6月11日死 亡,聲請人為被繼承人黎峻宇之債權人,因其繼承人均已拋 棄繼承或死亡,且其親屬會議並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 人,致聲請人無法對被繼承人黎峻宇之遺產行使權利,爰聲 請選任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除戶謄本、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債權證明文件、本院公告等件為證,復經本院 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3141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 核閱屬實,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是以,本件聲請人以 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黎峻宇之遺產管理人,核 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關於本件遺產管理人之人選,聲請人 表示業已得到關係人詹連財律師同意而推薦其為遺產管理人 ,有同意書在卷可參。經核詹連財乃現職律師,有卷附律師 證書影本為證,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甚熟稔,並就遺產管 理人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致有利 害偏頗之虞,為保障聲請人之利益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 見,本院認聲請人請求選任關係人詹連財律師為本件之遺產 管理人應屬適當,並限期命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爰裁定如主文。至被繼承人黎峻宇之繼承人既均拋棄繼承, 其遺產依民法第1176條第6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 ,是依民法第1185條規定,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 有賸餘,應歸屬國庫,附此敘明。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方佩文

2025-03-25

PCDV-114-司繼-280-20250325-1

司繼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1054號 聲 請 人 馬文龍 關 係 人 楊正評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馬炳清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選任楊正評律師(營業處所:臺北市○○區○○○路○段000號3樓)為 被繼承人馬炳清(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民國95年10月23日死亡,生前最後住所:基隆市○ ○區○○路00巷00號)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馬炳清之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馬炳清大陸地區以外之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認 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馬炳清之 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剩餘即歸屬國庫。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馬炳清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六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項、第1176 條第6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因聲請人與被繼承人馬炳清尚有源自祖父翁 池之遺產,須辦理再轉繼承登記,惟被繼承人馬炳清於民國 (下同)95年10月23日死亡,其合法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亦未有親屬會議為其選定遺產管理人而無法辦理再轉繼承, 聲請人爰依法聲請選任被繼承人馬炳清之遺產管理人等語云 云。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被繼承人馬炳清與其有不動產尚待辦理繼 承登記,被繼承人復於95年10月23日日死亡,其全數繼承人 均已死亡或拋棄繼承等情,業據其提出臺北市古亭地政事務 所函影本、繼承系統表、本院家事庭通知函影本、基隆市中 正戶政事務所函影本等件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95年度 繼字第640號拋棄繼承卷宗核閱無誤,堪信為真。從而,聲 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核 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另經本院函詢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表示 意見,已據該署北區分署基隆辦事處以113年12月5日台財產 北基一字第11305080510號函覆稱無擔任本件遺產管理人之 意願,並檢送基隆律師公會願擔任該分署遺產管理人名冊一 份。復經本院函詢社團法人基隆律師公會願任遺產管理人之 名冊律師之意願,其中楊正評律師具狀陳明同意擔任被繼承 人馬炳清之遺產管理人,並提出同意書、律師證書、身分證 件(以上均影本)等件為證。本院審酌楊正評律師具備法律 專業知識及能力,就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應有所助益,且 身為律師,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至有利害偏頗之虞,為保障 聲請人之權利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以選任  律師為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應屬妥適,爰選任楊正評律師 為被繼承人馬炳清之遺產管理人,並依法為公示催告內容之 諭知。至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既均拋棄繼承,其遺產依民法第 1176條第6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依同法第1185 條規定,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應歸屬國 庫,附予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4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司法事務官

2025-03-25

KLDV-113-司繼-1054-20250325-1

勞聲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鄭新添 相 對 人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趙建華 共同代理人 林晉源律師 郭銘濬律師 沈以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 ),聲請人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民事事件,當事人得聲請法官迴避者,係以法官有民事訴 訟法第32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或法官有該條所定以 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為要件,民事訴訟 法第33條第1項規定甚明。又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 規定法官有應自行迴避而不自行迴避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 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據而聲請法官迴避者,應以法官對於訴 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 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為其 原因事實;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或認法官行使闡明權 或指揮訴訟欠當,或法官就當事人聲明之證據不為調查,則 不得謂其有偏頗之虞(最高法院69年度台抗字第457號裁定 意旨參照)。再依同法第34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聲請 法官迴避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67號請求損害賠償等 事件(下稱本案訴訟)訴訟承審法官趙彥強於民國112年10 月3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諭知下次庭期言詞辯論終結,然承 審法官於10月3日庭期訖未依法進行不爭執事項與爭點整理 ,其為掩飾此一事實(違法行為),乃於10月3日庭期後與 相對人訴訟代理人共謀在日期為112年8月15日之審理單及民 事庭函,「竄改或假造」交辦事項內容,增加第1項第2款、 第3款及第4款之內容,以取代原來通知「相對人之調解函」 ,並僅通知相對人之訴訟代理人,未通知聲請人,以合理化 其違法行為。另聲請人書狀並未記載相對人法定代理人趙建 華位於「臺北市○○區○○街000號」地址或住所,然趙法官卻 如數家珍。由上開「趙法官」所為諸般,足見其與相對人法 定代理人「趙建華」有非比尋常之關係,難期承審法官保持 空白心證再參與本件之審理,為免不當侵害聲請人受憲法保 障公平審判之權利,承審法官應迴避本案之審理。為此,依 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聲請法官迴避等語。 三、經查,本案訴訟承審法官於112年8月15日批示審理單,書記 官依批示內容於同年月16日電話詢問相對人訴訟代理人可否 開庭、發函通知聲請人調解意願(於同年月22日送達聲請人 本人)、發函通知相對人於「文到7日內」提出答辯狀及其 他供證明或釋明用之相關證據到院,並應敘明對聲請人書狀 所載事實爭執及不爭執,如有爭執,應敘明其理由,及應敘 明本件事實、證據及法律上之爭點(於同年月21日送達相對 人代理人),並將送達回證依時間順序逐一附卷等情,有本 案訴訟卷可佐(見本案訴訟卷第160頁至174頁)。可認本案 訴訟承審法官確實於112年8月15日為審理單之批示。聲請人 以相對人於112年8月28日提出之答辯狀,完全無上開法院所 命應敘明之事項,以及相對人係於112年10月17日始提出答 辯二狀敘明上開法院指定之事項,而推論「112年8月15日審 理單之批示內容第1項第2款至第4款」顯然係事後竄改或假 造(否則相對人於112年8月28日提出之答辯狀內容為何完全 未按112年8月15日審理單之批示內容第1項第2款,遲至同年 10月17日始提出?),並推論承審法官所為之目的就是為了 掩飾其於10月3日庭期並未進行不爭執事項與爭點整理之違 法行為。聲請人所為推論,無非係其個人主觀上認為承審法 官未於112年10月3日言詞辯論期日進行其所認為的「兩造爭 執及不爭執事項整理」訴訟程序而為個人臆測,難認可採。 另相對人提出委任狀已載明相對人及法定代理人趙建華住居 所或營業所位於「臺北市○○區○○街000號」(見本案訴訟卷 第106頁)。聲請人徒以其並未向法院提出上開地址,法院 卻知悉該地址之事由,而認承審法官「趙法官」與相對人法 定代理人「趙建華」有非比尋常之關係,以此主張承審法官 難再保持空白心證審理本案訴訟云云,顯屬臆測之詞,亦難 認可採。此外,聲請人復無提出任何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 釋明本案訴訟承審法官有何應自行迴避之事由,或對於訴訟 結果有何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何交誼或嫌怨 等情,徒憑主觀臆測而質疑本案訴訟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 頗之虞,進而聲請法官迴避,核與上揭規定不合。況本案訴 訟已辯論終結,並於114年1月10日宣判,業據本院調取本案 訴訟卷宗核閱無誤,是承審法官已無應執行之職務,聲請人 自不得再聲請承審法官迴避。從而,聲請人本件聲請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謝佳純                   法 官 絲鈺雲                   法 官 林銘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姵勻

2025-03-24

SLDV-113-勞聲-7-20250324-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64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羅文斌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本院113年度上易字2370號 )聲請法官迴避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羅文斌(下稱被告)以本院合 議庭3名法官包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法官及楊梅分局副分局長,聲請法官迴避。其不去開 庭原因是本院查清楚此事件來龍去脈,且其此舉顯示檢察官 、法官包庇警察、社工、教育局人員、議員犯罪事實,且不 查、不辦、不敢開庭,何來犯罪之說,而檢察官、法官陷害 被告之事實,皆有證據在光碟片內,檢察官及法官犯罪憑什 麼承辦此案件,於法不合等語。 二、按當事人聲請法官迴避,以有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1款、第2 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限,亦即須法官有刑事訴訟法第17條各 款所列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或 除該等情形以外,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當事人始 得聲請法官迴避。又所稱「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係指法官與訴訟關係人具有故舊、恩怨等關係,其審判恐 有不公平而言,一般係以通常的人所具有的客觀、合理觀點 ,對於該承辦法官是否能為公平的裁判,足以產生懷疑,作 為判斷標準,而非僅依當事人片面、主觀作判斷,具體而言 ,若僅以己意揣測,尚不得據為聲請迴避的理由。又聲請迴 避之原因,應釋明之,刑事訴訟法第20條第2項亦定有明文 。 三、經查:  ㈠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以113年度易字第932號判決判處無罪,檢察官不服提起上 訴,現由本院以113年度上易字第2370號案件(下稱本案) 審理中,此有卷附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本院卷第19頁)及 本院依職權調閱之本案電子卷證可稽。  ㈡聲請意旨固稱:本案合議庭3名法官包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法官及楊梅分局副分局長,聲請 法官迴避云云,惟本案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繫屬於本院後 ,僅訂於114年3月26日行本案審判程序,有本院刑事案件審 理單(亥股)(113年度上易字第2370號卷第29頁)在卷可 佐,是本案尚未進行審判程序,且依上開聲請意旨所指理由 整體以觀,難謂本案合議庭法官之審判有何顯現出對聲請人 偏頗、敵意的表徵,尚難認已達一般通常之人所具有的合理 觀點,對於本案合議庭法官能否為公平審判,足以產生懷疑 的程度。此外,本件聲請人復未就合議庭法官有何刑事訴訟 法第17條各款應自行迴避事由,或審理本案有何足認執行職 務有偏頗之虞之「具體事實」予以指摘、釋明。是其本件聲 請,難認有據。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迄未舉出具體事證釋明本案合議庭法官, 有何應自行迴避而未迴避,或「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之情形;或對於能否為公平裁判產生懷疑之程度,是認本 件聲請核與刑事訴訟法第18條規定要件不符,其聲請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許泰誠                    法 官 魏俊明                    法 官 鍾雅蘭           得抗告

2025-03-24

TPHM-114-聲-664-20250324-1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104號 聲 請 人 吳靖宇 關 係 人 林盟仁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被繼承人蘇火城之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主 文 選任林盟仁律師為被繼承人蘇火城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蘇火城之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蘇火城之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裁定揭示之日起8 個月內承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 人蘇火城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 屬國庫。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繼承人蘇火城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向彰化縣彰化地政申辦土地買 賣登記案件時,發現被繼承人蘇火城(男,民國00年00月0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 東縣○○市○○里00鄰○○街00號五樓之1)同為彰化縣○○市○○段○ ○○段00000地號土地之公同共有人,惟被繼承人蘇火城已於1 10年5月22日死亡,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亦無召開親屬 會議,故親屬會議未於法定期間內選任遺產管理人,致聲請 人無法續行買賣登記。為確保聲請人之權利,爰依法聲請本 院為被繼承人蘇火城選任遺產管理人。 二、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1個月 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由 ,向法院報明。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限內 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選任 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規定為公示催告,民法第1177條、 第1178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此為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 定。又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 繼承,其次順序繼承人有無不明或第4 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 其繼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6條 第6項亦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家事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 狀、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土地登記案件補正通知書、被繼 承人除戶戶籍謄本、彰化縣○○市○○段○○○段00000地號土地登 記第三類謄本、本院准予備查公告影本、繼承系統表、家事 聲明狀2份等件為證。嗣本院職權調取110年度司繼字第1388 號、111年度司繼字第137號、第304號、第419號卷宗及被繼 承人之親等關聯表,查核被繼承人蘇火城死亡當時配偶已歿 ,其當時存在之第一及第三順位繼承人均已聲明拋棄繼承, 並經本院准予備查核閱在卷,第二及第四順位繼承人則均先 於被繼承人死亡,被繼承人已查無其他法定繼承人;而被繼 承人尚留有聲請人所指公同共有之土地,且無遺產稅申報紀 錄,亦有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屏東分局114年1月17日南區國稅 屏東營所字第1142300838號函檢附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在卷可佐,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且有選任遺 產管理人之必要,揆諸上開規定,本件自應準用關於無人承 認繼承之規定。而被繼承人之親屬會議,並未於被繼承人死 亡發生之日起1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陳報法院,聲請人欲 申請土地買賣登記,主張被繼承人蘇火城為系爭土地之公同 共有人,係利害關係人,依前開規定,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 ,於法即無不合。本院審酌林盟仁律師為社團法人臺中律師 公會成員,本於其專業,足認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有所瞭 解,且與聲請人及被繼承人間要無利害關係,應會秉公辦理 ,不致有利害衝突、偏頗之虞,而能勝任遺產管理人一職, 並徵得林盟仁律師之同意,有本院114年3月19日電話紀錄附 卷為憑,爰選任林盟仁律師為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27條、141條、143條,裁定如主文。 五、若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3-24

PTDV-114-司繼-104-20250324-1

司繼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197號 聲 請 人 一如永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泰昌 關 係 人 張立筠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張太郎選任遺產管理人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張立筠律師為被繼承人張太郎(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新北市○○區○○ 路○段0巷00號3樓、民國110年4月12日死亡)之遺產管理人。 准對被繼承人張太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 告。 被繼承人張太郎之大陸地區以外繼承人,應自前項公示催告最後 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之日起,壹年內承 認繼承。上述期限屆滿,無繼承人承認繼承時,被繼承人張太郎 之遺產,於清償債權並交付遺贈物後,如有賸餘即歸屬國庫。 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被繼承人張太郎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而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 議未於一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 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定6 個月以上之期限,公告繼承人,命其於期限內承認繼承;又 被繼承人之所有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亦準用關於無人 承認繼承之規定,民法第1177條、第1178條第2項、第1176 條第6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被繼承人張太郎為臺北市○○區 ○○段○○段000○000地號之土地共有人,現擬分割共有物,然 被繼承人於民國110年4月12日死亡,其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 或死亡,為利後續訴訟及執行等程序進行,爰依利害關係人 之身分,依法聲請選任被繼承人之遺產管理人等語。 三、查聲請人之主張,業據提出被繼承人戶籍資料、繼承系統表 、繼承人戶籍資料、臺北市○○區○○段○○段000○000地號謄本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等件影本為證,復經本院向 新北○○○○○○○○○函查關於被繼承人親屬之戶籍資料及本院索 引卡查詢資料在卷可參,核閱屬實,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 實。是以,本件聲請人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被繼承人 之遺產管理人,核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關於本件遺產管理 人之人選,聲請人表示業已得到關係人張立筠律師同意而推 薦其為遺產管理人,有同意書在卷可稽。經核張立筠乃現職 律師,有卷附律師證書影本為證,其對於遺產管理事件應有 瞭解,並就遺產管理人職務之遂行,有所助益,且身為律師 ,應會秉公辦理,要不致有利害偏頗之虞,為保障聲請人之 利益及期程序之公正、公信起見,本院認聲請人請求選任關 係人張立筠律師為本件遺產管理人應屬適當,並限期命繼承 人為承認繼承之公示催告,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劉玉川

2025-03-21

PCDV-114-司繼-197-202503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