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號 抗 告 人 郭建志 相 對 人 張育騏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 1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裁定(113年度司拍字第147號)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台幣1,5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以抗告狀表明對於原裁定不服之程度及應如 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應表明抗告之理由,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1條第1項、第444條之1第1項、第48 8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揭規定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 ,於對拍賣抵押物裁定提起抗告者準用之。 二、查抗告人不服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拍字第147號裁 定,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抗告,惟未於抗告狀載明抗告聲明及 抗告理由,抗告之程式顯有欠缺,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 日命抗告人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抗告聲明及理由,經 合法送達抗告人後,抗告人迄未補正,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及 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可稽,依前揭法條規定,其抗告為 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黃佩韻                            法 官 張佐榕                                    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雪鈴

2025-03-26

CYDV-114-抗-7-20250326-2

家聲抗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抗字第3號 抗 告 人 吳O堂 關 係 人 蕭O月 吳O惠 蕭O粉 吳O帆 上 一 人 非訟代理人 蕭芳芳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監護宣告事件,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2月24日113年 度監宣字第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114年4月7日前,補正抗告理由書,並按對造人數提 出繕本或影本。   理 由 一、提起抗告,應以抗告狀表明對於原裁定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 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應表明抗告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95 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1條第1項、第488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抗告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495條 之1第1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所明定。而上開規定,依非訟事 件法第46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 之。如抗告人未依上開期限提出抗告理由書,抗告法院得準 用同法第447條規定不斟酌當事人其後提出之理由,或於裁 定時斟酌全意旨而為不利於抗告人之論斷。 二、經查,本件抗告人吳O堂於113年12月30日提起抗告,經本院 於114年2月17日分案,並於114年2月20日以東院節家圓114 家聲抗3字第1140003071號函命抗告人於114年3月7日前以書 狀提出抗告理由(見本院卷第27頁),上開函文於114年2月 25日合法送達(見本院卷第31頁),抗告人另於114年3月10 日透過電話向本院表示:抗告理由部分我會儘速陳報等語( 見本院卷第37頁),然迄今仍未向本院陳報,爰依前開規定 ,定期間命抗告人補正,並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如 未依上開期限提出抗告理由書,本院得不斟酌當事人其後提 出之理由,或於裁定時斟酌全意旨而為不利於抗告人之論斷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范乃中                    法 官 康文毅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5-03-26

TTDV-114-家聲抗-3-202503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亘渝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清 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五日內,補正上訴聲明,並繳 納上訴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以裁定駁回第二審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法院上訴,應依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並   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 變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第3款 分別定有明文。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自 明。 二、查上訴人就本院民國114年2月25日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惟 上訴狀內未載明其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 棄或變更聲明,亦未據繳納裁判費,上訴程式尚有不備。茲 依上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上訴聲 明,並表明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 、第77條之27、修正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 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規定,補繳上訴裁判 費(如係就敗訴部分全部上訴,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77萬0,986元【見本院卷第37頁】,應徵第二審裁判費 3萬3,489元,如非全部上訴,請自行核算),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3-25

TPDV-114-訴-89-20250325-2

家財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財訴字第4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何○勤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高○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等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民 國114年3月7日所為第一審判決而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繳納上訴第二審費用新臺 幣78,433元。 二、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4日內,補正上訴理由。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 、第二節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提起 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應如何 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及上訴理由;而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 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為民事訴訟法第44 1條、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並為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所準用。 二、本件上訴人何○勤與被上訴人高○如間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等事件,上訴人對本院112年度家財訴字第42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訴費用,查,本件夫妻剩餘財產分 配部分,係因財產權而起訴,其第二審訴訟標的金額應以上 訴人聲明不服之範圍,即以新臺幣(下同)4,165,378元定 之,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 條之16第1項、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 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規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75,433元 ;關於酌定子女扶養費部分,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 事件法第17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 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規定,應徵抗告費1,500元;關於 返還代墊扶養費部分,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 第17條、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 提高徵收額數標準規定,應徵抗告費1,500元;上訴人合計 應繳78,433元,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 2條第2項之規定,定相當期間命上訴人補繳第二審裁判費如 主文所示,逾期不繳納,即依法駁回其上訴。又上訴人提出 之上訴狀中,未見敘明上訴理由,同屬上訴不合程式,併命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4日內補正上訴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周靖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紹寧

2025-03-25

PCDV-112-家財訴-42-20250325-2

湖簡
內湖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湖簡字第177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鄭孝美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梁馨予即江梁瑞良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 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具狀補正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 之程度,及應為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依上訴聲明補繳第二 審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簡易訴訟程序第二審上訴,應依訴訟標的金額繳納裁 判費,並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 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 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又上訴不 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 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 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查,上訴人提出之上訴狀,並未載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 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裁判費。茲依上 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3日內,補正上訴聲明,並 按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之規定, 補繳第二審裁判費。如其就敗訴部分全部上訴,訴訟標的金 額即為新臺幣(下同)252,1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370 元,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3-25

NHEV-113-湖簡-1779-20250325-3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上億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李佳芳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邱昭陽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張元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7日 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繳納裁判費, 並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 或變更之聲明;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 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 第3款及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4,74 2元,復未於上訴狀內載明對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 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裁定命於 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年3月5日送達上訴人 上億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李佳芳,及於同年月4日送達上訴 人邱昭陽,有送達證書可憑(本院卷第55、57頁)。惟上訴 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繳費資料明細、本院答詢表在卷可 稽(本院卷第59、61頁),故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景裕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珓銘

2025-03-25

CTDV-114-訴-61-20250325-3

小上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9號 上 訴 人 李修民 被 上訴 人 黃劭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29日本院鳳山簡易庭113年度鳳小字第610號判決提起上訴,並 提起反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之上訴及反訴均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意旨略以:伊係受騙而將華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 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帳戶)之提款卡及密碼提供予自稱 「柯瑞平」之人,伊遭被上訴人提告詐欺之刑案,業經臺灣 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37266號為不起訴處 分。系爭帳戶警示解除後,伊發現被上訴人受詐騙而匯入之 新臺幣(下同)10萬元,已遭詐騙集團車手領取,原審認定 伊有過失、應賠償被上訴人10萬元,係遭被上訴人誤導而誤 判等語。 二、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聲明(即對於第一 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民事訴 訟法第441條第1 項第3款定有明文,該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 訴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亦有明文。次按對於 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 項:⒈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⒉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 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依 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 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而有民事訴訟法第 469 條第1 款至第5 款所列情形之一者。準此,對小額訴訟 程序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應表明上訴聲明,並應以第一 審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始得為之,且應具體指摘表明該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 ,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 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意旨,則應揭示該判解之字號或其內 容,如以同法第469條第1 款至第5 款所列情形為理由時, 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小額程序第一審判 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再按上 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36 條之 32第2 項準用第444 條第1 項前段亦有明定。 三、經查,本件上訴人對小額事件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於民事上 訴理由狀內正確表明上訴聲明,經原審裁定限上訴人於送達 後5日內補正上訴聲明,該裁定業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送達 上訴人,有送達證書為證,然上訴人僅具狀補充上訴理由及 另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5萬555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迄未補正 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又 核其上訴理由,僅針對原判決認定上訴人應負過失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責任再為爭執、就原審證據取捨及認定事實之職權 行使,指摘為不當,及補充攻擊防禦方法,並未具體指明原 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或民事訴訟法第469 條第1 款至第5 款所稱當然違背法令之情事,或依訴訟資料 合於違背法令及符合該條款要件之具體事實,自難認已合法 表明上訴聲明及上訴理由。揆諸上開說明,本件上訴不合法 ,應予駁回。至上訴人於第二審程序提出臺灣高雄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37266號不起訴處分書、系爭帳戶之 交易明細,及聲請證人蘇坤煌、葉勝文作證,違反民事訴訟 法第436條之28前段規定,且其上訴既非合法,本院即無庸 予以審酌,亦無從依所請調查證據。 四、再上訴人為原審被告,於上訴時方對被上訴人聲明請求賠償   15萬5550元,及自書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應屬提起反訴,惟按當事人於小額訴訟 第二審程序不得提起反訴,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7定有明 文,故上訴人提起之反訴顯非合法,應併予駁回。   五、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19第1 項、第436 條   之32第1 項規定甚明。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為1,500 元,應   由上訴人負擔,爰併為確定如主文第2 項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反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32第1 項、第2 項、第436 條之19第1 項、第444 條第 1 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楊儭華                  法 官 郭任昇                  法 官 陳筱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何秀玲

2025-03-25

KSDV-114-小上-9-20250325-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報酬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40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何睿彥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被告吉富不動產仲介經紀有限公司、危 挺山間請求給付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7日本院第 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上訴聲明,並依上訴聲明繳 納第二審裁判費,並具狀補正上訴理由。逾期未繳納第二審裁判 費,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 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 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 項第3款、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向第二審或第 三審法院上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 費10分之5。同法第77條之16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即原告對於民國114年2月17日本院第一審 判決提起上訴,觀其民事聲明上訴狀謹記載「依法聲明上訴 」,惟未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以及應如何廢棄或 變更之聲明,上訴範圍即屬有疑,應再行確認,且上訴亦未 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茲依首揭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 定7日內補正上訴聲明(即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 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按補正後之上訴聲明,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逾期即駁回 其上訴。因第一審判決係判決上訴人即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 聲請均駁回,而上訴人起訴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1180 萬5264元,如上訴人就敗訴部分全部上訴,其上訴利益為11 80萬5264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0萬1642元,應如數補繳( 如非就敗訴部分全部上訴,請自行依聲明不服之程度核算並 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又本件上訴人未於上訴狀表明上訴理 由,併命於上開期間內補正,特此裁定。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丁俞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禕行

2025-03-25

TYDV-112-重訴-406-20250325-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225號 原 告 吳文杞 訴訟代理人 劉雅榛律師 被 告 裴翠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31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20,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一、兩造於民國91年2月7日結婚,並育有2名未成年子女,於113 年8月底,原告發現被告行為舉止異常,在原告追問下,被 告坦承與訴外人即被告菲律賓籍男同事卡里(音譯)交往且 發生多次性行為,並於113年9月8日簽立「悔過切結書」( 下稱系爭切結書),除承認上情外,並承諾如日後再與卡里 有以電話、通信、電子軟體或見面等方式聯絡或往來,或與 卡里或其他第三人有親密性行為,願意按次給付原告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懲罰性違約金。不料,被告於簽立系爭切 結書後,仍與卡里持續往來,而於113年9月底、10月初,於 兩造對話間承認與第三人發生性關係,被告侵害原告配偶權 情節顯然重大,致原告精神上受有極大創傷,爰依民法第18 4條第1項及第195條規定、系爭切結書,擇一請求被告賠償 給付等語。 二、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則以: 一、被告雖有於簽立系爭切結書約2個月前,與卡里發生不當行 為,並簽立原告所擬定之系爭切結書。然原告明知被告為越 南新住民,中文識字能力有限,應逐字說明切結書內容或由 第三人在場協助被告,讓被告明白了解內容;且其中所載被 告積欠原告18萬元,並非事實。被告於簽立系爭切結書後, 已無再與卡里有任何交往,原告主張被告違反系爭切結書, 並無明確證據證明;又原告曾口頭告知只要被告簽立系爭切 結書,即同意原諒被告一切不當行為且不再對被告提告。是 原告之請求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 二、答辯聲明: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聲請均駁回。 參、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91年2月7日結婚迄今,並育有2名未成年子 女等情,業據原告提出兩造現戶全戶戶籍謄本為證(本院卷 第17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當堪信為真實。 二、原告主張被告與其結婚後,於簽立系爭切結書前曾與卡里發 生不當行為因而簽立系爭切結書,保證不再與卡里來往乙節 ,業據被告於答辯狀及言詞辯論時自認(本院卷第73、78-7 9頁),原告此部分主張自堪信屬實。至原告雖另主張被告 於簽立系爭切結書後,仍與卡里持續往來,而於113年9月底 、10月初,於兩造對話間承認與之發生性關係,已違反系爭 切結書之約定等語,並提出錄音光碟及其譯文為證(本院卷 第49-51頁)。查上開錄音雖經本院當庭勘驗與譯文相符( 本院卷第79頁),而得認被告曾於對話中表示曾與第三人有 不當關係。惟姑不論被告已爭執系爭切結書對其之拘束力, 被告既否認有於系爭切結書後再與第三人發生性關係,而錄 音中兩造之對話並未提及時間,原告亦未證明上開對話確係 發生於被告簽立系爭切結書之後,自難認被告於簽立系爭切 結書後,確有違反系爭切結書之行為。故原告以被告違反系 爭切結書為由,依系爭切結書,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懲罰性違 約金100萬元,自屬無據。 三、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2項規定,於不法 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份法益而情節 重大者,準用之。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婚姻與家庭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 礎,受憲法制度性保障(司法院釋字第362號、第552號、第 696號解釋意旨參照)。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雖認刑法第 239條規定對憲法第22條所保障性自主權之限制,與憲法第2 3條比例原則不符而應其失效力,惟並未同時宣示受損害人 不得依前開規定請求民事賠償。且依憲法第22條規定,性行 為及一般行為等自由,仍應於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之前 提下,始受保障,亦即在目前社會環境下,個人性行為及一 般行為自由,仍應受婚姻與家庭制度之制約。是如有配偶之 人故意與第三人交往,其互動方式依社會一般通念,已足認 係不法侵害其配偶基於配偶關係之身份法益而情節重大者, 在目前社會環境下,尚仍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查   被告於與原告結婚後簽立系爭切結書前,曾與卡里發生性行 為乙情,業據前述。依目前社會通念,被告之行為已逾越普 通一般人或同事間正常社交往來之行為,堪認已屬不法侵害 原告基於配偶關係之身份法益而情節重大。又原告主張其因 被告上開行為,精神受有痛苦,亦有其提出其於彰化基督教 醫療財團法人漢銘基督教醫院之診斷書為證(本院卷第21頁 ),則原告依前開侵權行為規定,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 損害,當屬有據。至被告雖辯稱於其簽立系爭切結書時,原 告已口頭告知若被告簽立系爭切結書,即同意原諒被告一切 不當行為,且不再對被告提告等語。惟對此原告已否認之, 且被告並未舉證證明,復觀之系爭切結書上之文字為「本人 (按即被告)……已深表悔意,蒙甲○○先生大諒,暫保留法律 追訴權」等語,則從其文義觀之,堪認原告僅係暫時保留法 律追訴權,而無拋棄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意,被告上 開所辯,自無足採。 五、按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 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 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 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民事判決先例意旨 參照)。又所謂「相當」,應以實際加害情形與其名譽影響 是否重大及被害人之身分、地位與加害人之經濟情況等關係 定之(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7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查原告自陳為國中畢業,目前擔任電纜線技工工作,月薪 約5萬元,需扶養母親及兩造所生之2名未成年子女等情(本 院卷第47頁);被告自陳國中未畢業,現在在工廠工作,月 薪約3萬元,無不動產等情(本院卷第79頁);且有本院調 取之兩造財產所得資料在卷可稽。因之,本院斟酌兩造之身 分地位、教育程度、經濟能力、被告加害情形及原告精神所 受痛苦之程度等情,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100萬元,尚屬 過高,應以20萬元為屬適當。 六、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 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 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 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債權,係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 ,經原告提起本件事件,而起訴狀繕本已於113年12月30日 送達被告(本院卷第69頁),並據被告不爭執(本院卷第78 頁)。因之,原告併請求自113年12月31日起,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核無不合,亦應准許。 肆、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於兩造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 第三人有逾越男女之情之不當交往情事,應負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責任,應屬有據。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及第 195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及自113年12月3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伍、原告固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然就原告勝訴部分 ,係所命給付金額未逾50萬元之判決,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就此部 分所為宣告假執行之聲請,僅在促使法院為此職權之行使, 本院自不受其拘束,仍應逕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本院並依同 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 失所依附,不應准許,併予駁回。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 柒、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一)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二)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 第441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2025-03-25

CHDV-113-訴-1225-20250325-1

重家繼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家繼訴字第3號 上 訴 人 茹紹紐 被 上訴人 李素華 訴訟代理人 李漢中律師 葉曉宜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1月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㈠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㈡第一審判決及對於該判決上訴之陳述。㈢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㈣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而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所明定。前揭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二、查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經上訴人提起 上訴到院,然其上訴狀既欠缺前述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 第2、3、4款事項,且未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2月24日通知上訴人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補正,此通 知已於同年月26日送達,惟上訴人迄今猶未補正,有上開通 知、送達證書、收狀(文)資料查詢清單、收費答詢表等件 在卷可稽。從而,上訴人既於收受通知後逾期未補正程式及 裁判費,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周玉琦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 記 官 黃郁庭

2025-03-25

TPDV-112-重家繼訴-3-2025032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