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泊欣

共找到 55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2號 聲 請 人 陳賢容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爆料公社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事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556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 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交付聲請人本院一一三年度訴字第四五五六號請求侵權行為 損害賠償事件民國一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及民國一一三年十二月 二十三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 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 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而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 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院受理 前項聲請,如認符合聲請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就 所主張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定 外,應予許可,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 、第2項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認為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556號請求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之法官於民國113年11 月11日言詞辯論期日之心證與後續判決差異過大,且因當日 筆錄謹記載要旨,庭後復未交由兩造確認簽名,又伊於113 年12月23日因病無法到庭為言詞辯論,不知該日庭期狀況, 為作為上訴之證據,爰聲請交付上開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 音光碟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為系爭事件之當事人,並敘明聲請交付法庭錄 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核與前揭規定尚無不合,應 予准許,並由聲請人自行負擔費用。另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4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4項規定 ,諭知聲請人就取得之錄音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 為非正當目的使用,以促其注意遵守。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10

TPDV-114-聲-122-20250310-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571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厚生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正青 被上訴人即 被 告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湯期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22日 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本院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 幣壹拾陸萬伍仟壹佰壹拾肆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第二審裁判 費,應按上訴聲明範圍內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計算及徵收。又按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 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對本院112年度重訴字第571號請求給付貨款事 件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金額為 新臺幣(下同)927萬8,062元,依上開規定,應徵收第二審 裁判費16萬5,114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10

TPDV-112-重訴-571-20250310-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修復漏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9號 原 告 燕萍 訴訟代理人 施凱升 蘇三榮律師 被 告 御庭大廈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謝文娟 訴訟代理人 黃鈺媖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本院繳納裁判費新臺幣貳萬零 玖佰玖拾捌元,逾期未補正,以裁定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提起民事訴訟,應繳納第一 審裁判費;第一審裁判費,應按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以下規定計算及徵收,訴訟標的之價 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 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容忍修繕之訴應屬財產權訴訟,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 所受利益即修繕完成避免減少房屋價額為準,故應以預估修 繕費用之價額核定之。末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 形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如不於期間內 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原告聲明請求被告應 將御庭大廈A、B、C棟屋頂平台(下稱系爭屋頂平台)修繕 至不漏水之狀態,並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5萬5,32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之法定利息。次查系爭屋頂平 台之預估修繕費用為115萬7,900元,此據原告提出工程估價 單為證,依上開說明,原告請求被告修繕系爭屋頂平台部分 之訴訟標的價額應為前揭預估修繕費用額,加計原告請求被 告賠償之85萬5,320元,本件訴訟標的金額合計為201萬3,22 0元(計算式:1,157,900元+855,320元=2,013,22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2萬0,998元。茲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繳,逾期未補正,以裁定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10

TPDV-114-補-209-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解散清算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王南堯 代 理 人 鍾秉憲律師 相 對 人 實力機械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正幸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解散清算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五日內補繳聲請費用新臺幣貳仟元,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解散清算事件性質上屬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之非訟事件, 應按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徵收聲請費用,由聲請人預納,如未 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 聲請,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 查,依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記載相對人實力機械五金股 份有限公司之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是 本件標的價額核定為1,000萬元,應徵聲請費用3,000元,扣 除聲請人已僅繳納之1,000元,尚應補繳2,000元,茲命聲請 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聲 請。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7

TPDV-113-司-114-2025030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358號 原 告 宏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家榮 訴訟代理人 林育生律師 複代理人 林姍霓律師 被 告 傑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熊仕傑 訴訟代理人 黃子修 林育竹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訴訟之全 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 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8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是當事人間以書面約定就其等因契約爭執涉訟時 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者,當事人及法院均應受其拘束,非 當事人單方所得片面捨棄或變更,除專屬管轄外,得排斥其 他審判籍優先適用。如原告向非合意之管轄法院即被告住所 地法院起訴,即違反兩造合意管轄之約定,法院認其無管轄 權,自得依職權以裁定移送該合意之管轄法院。 二、查本件原告依與被告所簽立之設備買賣合約(下稱系爭契約 )請求被告給付買賣價金新臺幣129萬8,165元,依系爭契約 第11條約定:「雙方合意因本合約所生之一切法律關係,以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司促字卷第13 頁),兩造顯已約定因系爭契約涉訟時,以臺灣新竹地方法 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又本件並非專屬管轄之訴訟,兩造復 已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揆諸前開說明,本件訴訟應受兩 造前開合意管轄之拘束,由臺灣新竹地方法院管轄,原告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 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7

TPDV-114-訴-1358-2025030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455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陳賢容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爆料公社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昌圳 訴訟代理人 黃春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 年1月1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本院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 幣肆萬陸仟肆佰柒拾陸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繳納第二審裁判費;第二審裁判 費,應按上訴聲明範圍內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計算及徵收。又按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 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對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556號請求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事件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並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其上訴聲明為:原判決全部撤銷廢棄。被上訴人應給付 上訴人本案訴訟標的金額即新臺幣(下同)220萬0,548元, 並自民國111年5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核其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價額為251萬1,338元【計 算式:本金2,200,548元+自111年5月1日起至114年2月25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310,79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2,51 1,338元】,依上開規定,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4萬6,476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7

TPDV-113-訴-4556-20250307-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112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訴訟代理人 張恆誌 孫宏譯 葉雲仁 被 告 張文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零伍萬伍仟陸佰伍拾肆元,及自民國 一百一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點零 三計算之利息,暨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 逾期超過六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每次 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九期。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定之卡友貸款借款契約書 (一次撥付型通用,下稱系爭契約書)其他契約條款第8條 約定,兩造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4頁 ),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2月2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 )153萬元,約定借款期間為110年2月2日起至117年2月2日 止,利息自撥款日起按伊行3個月定儲利率指數(自112年11 月21日至113年2月20日為1.60%)加碼9.23%機動計算(現為 年息10.83%,僅依10.03%為請求);如逾期還本或付息,除 應按上開利率給付遲延利息外,其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另加計違 約金,每次連續收取違約金期數以9期為上限。詎被告自112 年12月1日起未依約清償,依系爭契約書其他契約條款第4條 第2項約定,被告喪失期限利益,所有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扣除伊於113年6月3日收回之2萬3,951元後,被告迄今尚欠 本金105萬5,654元、利息及違約金未為給付。為此,依消費 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 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我確實有向原告借款,剩餘款項因每月匯款故無 法統計,請原告提供收款明細證明所欠尾款等語,資為抗辯 。 三、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8條前段定有明文。又依同 法第233條第1項規定,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上開事實,業 提出系爭契約書、交易明細查詢、債權計算書、(歷史)放 款利率查詢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19頁、第35頁),內 容互核相符,堪信為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5

TPDV-113-訴-7112-20250305-1

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31號 上 訴 人 施秉森 被上訴人 林憲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6日 本院臺北簡易庭113年度北小字第2681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貳佰伍拾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 事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 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 4第2項、第436條之25定有明文。是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 之第一審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提起上訴時,就原判決如何不 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 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 ,亦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暨具體指摘所憑藉之訴訟資料; 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各款事由提起上 訴者,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若小額 訴訟程序上訴人之上訴狀或理由書未依上述方法表明者,自 難認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即不合法 (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參照)。又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 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 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 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 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再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 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之上訴法律審(第三審)之規 定,小額訴訟程序之上訴人若未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如 上所述之合法上訴理由書於第二審法院,第二審法院無庸命 其補正,即得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本件上訴意旨略以:被上訴人明確主張係對伊請求損害賠償 金,原審判決未說明理由即認定被上訴人非依侵權行為而為 請求。又原審判決認定伊提出之備忘錄不拘束被上訴人,若 然,被上訴人憑什麼主張船隻使用費,且被上訴人因犯強制 罪遭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以113年度訴字第82號刑事判決判處 有期徒刑在案,該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下同)2萬6,800元 即為伊之損失,伊主張折抵,原審判決不予採納,一味替被 上訴人開脫。此外,伊於原審已充分證明被上訴人提出之承 諾書自始無效,原審不調查伊抗辯之事實證據及提出之抵充 事實理由,即草率結案,顯有判決不備理由及理由矛盾之違 誤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上開上訴之內容僅係就原審法官取捨證據、認 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未具體說明原審判決有 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情形,亦未揭示該法規之條 項或其內容,及何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 所列各款之事實,自難認對該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 之指摘,揆諸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上訴費用為2,25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 32第1項準用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本件上訴之 訴訟費用額如上所示金額。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19第1項、第 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蔡世芳                   法 官 宣玉華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5

TPDV-114-小上-31-20250305-1

跟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跟蹤騷擾保護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跟護字第3號 聲 請 人 AW000-K112086(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相 對 人 楊佳蓉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跟蹤騷擾保護令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監視、觀察、跟蹤或知悉聲請人行蹤。 二、相對人不得以盯梢、守候、尾隨或其他類似方式接近聲請人 如附件所示之住居所及工作場所。 三、相對人不得以電話、電子通訊、網際網路設備,對聲請人進 行干擾。 四、相對人不得對聲請人要求約會、聯絡或為其他追求行為。 五、相對人應遠離聲請人如附件所示之住居所及工作場所至少五 百公尺。 六、禁止相對人查閱聲請人戶籍資料。 七、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   理 由 一、按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 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 分之資訊,跟蹤騷擾防制法(下稱跟騷法)第10條第7項定 有明文。為保護本案被害人即聲請人,本件聲請人之姓名應 以代號為之,並避免揭露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合先敘明 。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因於民國112年2月中旬至4月9日間 ,對聲請人為跟蹤騷擾行為,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 於112年4月20日對相對人核發書面告誡。相對人竟於收受書 面告誡後2年內之113年12月11日、13日、21日、23日至25日 及114年1月13日、18日、19日,再反覆撥打電話予聲請人, 以此方式對聲請人為干擾等違反聲請人意願且與性或性別有 關之跟蹤騷擾行為。爰依跟騷法第5條第1項規定,聲請核發 跟蹤騷擾保護令等語。 三、相對人經本院限期命其陳述意見,並未提出書狀或陳述(見 本院卷第67至69頁)。 四、按警察機關受理跟蹤騷擾行為案件,經調查有跟蹤騷擾行為 之犯罪嫌疑者,應依職權或被害人之請求,核發書面告誡予 行為人;行為人經警察機關為書面告誡後2年內,再為跟蹤 騷擾行為者,被害人得向法院聲請保護令,跟騷法第4條第1 項前段、第2項前段、第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復按 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跟蹤騷擾行為之事實且有必要者, 應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保護令:一、 禁止相對人為第3條第1項各款行為之一,並得命相對人遠離 特定場所一定距離。二、禁止相對人查閱被害人戶籍資料。 保護令有效期間最長為2年,自核發時起生效,跟騷法第12 條第1項第1、2款、第13條第1項亦有明文。末按法院核發跟 騷保護令之內容與聲請人聲請之具體措施不同時,無須於主 文為駁回該部分聲請之諭知(法院辦理跟蹤騷擾保護令事件 應行注意事項第10點第2項規定參照)。 五、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於警察機關核發書面告誡2年內,再於113 年12月至114年1月間多次以電話聯絡聲請人進行干擾等情, 業據其提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安分局書面告誡、跟蹤騷擾 通報表、通話紀錄截圖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29頁), 堪認為真實。次查相對人前已因以電話、通訊軟體聯繫且至 聲請人住處附近對聲請人為不當追求之跟蹤騷擾行為,經核 發書面告誡,理應與聲請人保持距離,竟仍持續、密集以前 開方式使聲請人明顯感受不安或恐懼,足認聲請人確有繼續 遭相對人為跟蹤騷擾行為之危險,核與跟騷法第5條第1項前 段規定相符,則聲請人聲請核發跟蹤騷擾保護令,應屬有據 。本院審酌相對人所為前述跟蹤騷擾型態、情節輕重、聲請 人受侵害之程度,及其他一切情形,認核發如主文第1至6項 所示之保護令為適當,並定有效期間為2年,以拘束相對人 之行為,保護聲請人免遭受相對人之侵害。  ㈡另聲請意旨有關請求相對人遠離聲請人之住居所(地址詳卷 )部分,考量相對人原係在聲請人工作場所接觸聲請人,尚 無從得知聲請人之住居所,如於保護令中揭示上開地址並命 相對人遠離,反而有使相對人得悉聲請人更多個人資料或隱 私之虞,爰徵得聲請人同意後(見本院卷第75頁),以不揭 露聲請人住居所門牌號碼、樓層之方式為之。至聲請人請求 命相對人完成精神治療之處遇計畫部分,本院認相對人雖有 侵害聲請人之行為,惟聲請人並未提出任何資料佐證相對人 有完成治療性處遇計畫之必要,難認此部分之聲請有理由, 並毋庸為該部分聲請駁回之諭知。 六、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效,相對人如違反本保護令,依跟騷 法第19條之規定,得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 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併此指明。 七、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附件: 地點 地址 住居所 臺北市○○區○○路0段0巷0弄 工作場所 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

2025-03-04

TPDV-114-跟護-3-2025030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40號 聲 請 人 歐陽裕國 代 理 人 劉志賢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相 對 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智能 相 對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114 年度重訴字第241號),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 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 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復為法 律扶助法第63條前段所明定。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確認債權不存在等事件 ,主張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 會台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等情,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台北分會之准予扶助證明書及專用委任狀以為 釋明。又聲請人本件起訴狀所載內容及所提出之證據,經形 式審查後亦難認顯無理由,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聲請訴訟 救助,核屬有據,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2025-03-03

TPDV-114-救-40-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