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梁夢迪

共找到 125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號 異 議 人 吳世璿(原名:吳正明) 陳靖婷(即陳茂源之繼承人) 陳靖文(即陳茂源之繼承人) 陳靖淇(即陳茂源之繼承人)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再審之訴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4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526號裁定,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依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2項、第3項規定,抗告法院之裁 定,以抗告不合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向原法院 提出異議;前項異議,準用同法第484條第2項及第3項之規 定,且受訴法院就異議所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又依同 法第495條規定,應提出異議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出異 議。本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本院認抗告不合法 而駁回其等抗告之113年度抗字第1526號裁定具狀聲明不服 ,依上開規定,應視為提出異議,合先敘明。 二、次按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3條亦定有明文。再按提起民事訴訟,應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而就法院核定訴訟標的 價額之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4項之規定固得為抗 告,惟依反面解釋,如其訴訟標的金額明確,不涉及訴訟標 的價額之核定,則關於法院限期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因屬 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依前揭規定,自不得抗告。 三、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涉及訴訟標的價額核定,原裁定竟未予 當事人陳述意見機會,復於當事人欄未記載相對人名稱,亦 未將裁定書面送達相對人,顯有不當,再原裁定對異議人併 就命補繳裁判費抗告部分未同為裁判,亦有漏判之違誤等語 。 四、經查,異議人與相對人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95年合 併更名前為臺北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清償借 款等事件,經原法院以93年度訴字第1417號(下稱第1417號 )判決命異議人連帶給付相對人新臺幣(下同)201萬5,307 元本息及違約金確定。異議人於113年10月17日對第1417號 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案列113年度再字第11號,下稱第1 1號),未依法於起訴時繳納裁判費,原法院依第1417號事 件之訴訟標的金額(即201萬5,307元),以同年11月5日第1 1號裁定命異議人於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2萬0,998元,此 為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且不涉及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 依前開說明,自不得抗告。是異議人對第11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認其抗告為不合法,以113年12月24日113年度抗字第 1526號裁定予以駁回(下稱原裁定),於法並無不合。異議 人仍執本件涉及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由,指摘原裁定未予當 事人陳述意見機會、未就命繳裁判費部分之抗告同為裁判云 云,自無理由。又民事訴訟法並無規定裁定應具備如何之法 定程式,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39條未準用同法第226條規定自 明,且原裁定業已送達相對人(見原裁定卷第45頁),則異 議人指稱:原裁定未於當事人欄記載相對人名稱且未送達相 對人,均屬違法而有重大瑕疵云云,亦屬無據。本件異議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藍家偉               法 官 梁夢迪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蕭英傑

2025-01-17

TPHV-114-聲-21-20250117-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31號 抗 告 人 呂莉萍 林志陳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余建華間確定訴訟費用額聲明異議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6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事聲字第2 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以其與抗告人及陳建華、徐仁清(下稱陳建華等 2人)間拆屋還地事件(案列:原法院108年度重訴字第368 號、本院110年度重上字第25號、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 1926號,下稱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為由,聲請確定訴訟 費用額。原法院司法事務官以民國113年2月20日113年度司 聲字第22號裁定確定抗告人及陳建華等2人應給付相對人之 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下同)190萬9,615元本息(下稱原處 分)。抗告人以其等與陳建華等2人占用面積各有不同,應 按占用比例分別計算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由,對原處分提 出異議,原裁定認其異議無理由,予以駁回。抗告人不服, 對之提起抗告,求為廢棄原裁定。 二、按第一審受訴法院確定訴訟費用額,因其效力與應負擔之金 額及於全體訴訟當事人,對全體訴訟當事人必須合一確定, 自應對全體訴訟當事人為之。倘當事人中任一人對於確定訴 訟費用額之裁定合法提起抗告,其效力自應及於同造之全體 訴訟當事人(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460號、112年度台 抗字第962號裁定意旨參照)。查相對人所提本案訴訟,經 判決抗告人及陳建華等2人敗訴確定,應負擔訴訟費用。相 對人向原法院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原處分確定抗告人及陳 建華等2人應給付之訴訟費用額後,雖僅抗告人對之提出異 議,然訴訟費用額對全體訴訟當事人須合一確定,抗告人異 議之效力應及於陳建華等2人。原裁定未併列陳建華等2人為 異議人,即有未合。抗告意旨雖未指摘及此,惟原裁定既有 前述之違法,仍應予廢棄,發回原法院另為適當之處理。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藍家偉               法 官 梁夢迪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蕭英傑

2025-01-16

TPHV-114-抗-31-20250116-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6號 抗 告 人 林幸蓉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返 還不當得利事件,聲請法官迴避,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17日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328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法官有民事訴訟法第33條所定情事,當事人固得聲請法官迴 避,使該當法官就當事人之具體訴訟事件不得執行審判職務 。然應以其訴訟事件仍繫屬於法院,尚由該法官審理為要件。 倘該事件已終結,不再繫屬於管轄之法院,或已非由當事人所 指之法官所審理,即不得聲請該法官迴避。查本件抗告人與相 對人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 (案列原法院113年度訴字第1479號,下稱第1479號),業經 抗告人於民國113年6月3日該事件言詞辯論期日當庭以言詞撤 回起訴,並獲相對人同意,已由本院調閱第1479號卷宗核閱無 訛(本院卷第45頁、第1479號卷第134頁)。是抗告人於同年 月11日以吳宛亭法官承審第1479號事件拒絕調查關鍵證據,即 於同年月3日擬言詞辯論終結,有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 款之事由,聲請該法官迴避。原法院認該事件訴訟程序業已終 結,承審法官已無應執行之職務,抗告人不再行聲請迴避,以 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依前說明,即無不合。抗告論旨指 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2025-01-14

TPHV-114-抗-16-20250114-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拆屋還地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5號 聲 請 人 黃群群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劉永宜等間請求拆屋還地再審之訴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30日本院112年度再字第45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1條第1 項第4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 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理由之 具體情事,始為相當,若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 具體情事者,尚難謂已合法表明再審理由。又當事人聲請再 審,雖聲明係對某裁定為再審,但審查其再審訴狀理由,實 為指摘前訴訟程序之裁判如何違法,而對該聲明不服之裁定 ,則未指明有如何法定再審理由,此種情形,可認為未合法 表明再審理由,應逕以其再審為不合法駁回之(最高法院11 2年度台抗字第321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本院112年度再字第45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係 以聲請人已逾不變期間及追加不合法為由,駁回其再審及追 加之訴。聲請人雖主張其於民國114年1月2日閱覽另案卷宗 時,始知悉原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所 定事由,而於不變期間內對之聲請再審,惟核其聲請狀所陳 分管契約未經登記不生效力、共有人間無默示分管契約存在 等節,均係對前訴訟程序裁判不服之理由,而與原確定裁定 之內容無涉,聲請人並未敘明原確定裁定有何合於民事訴訟 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難謂已合法表 明再審理由,依前揭說明,其聲請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審聲請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藍家偉               法 官 梁夢迪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蕭英傑

2025-01-14

TPHV-114-聲再-5-20250114-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電信費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062號 上 訴 人 李訓岳 訴訟代理人 葉建偉律師 黃靖雯律師 被上訴人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訴訟代理人 張簡勵如律師 林若榆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4 月22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20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藉由線上白金會員申租管道,向伊租用 用戶代碼「0000000000」號雲端運算服務,然自民國112年7月 起至同年9月止,共積欠雲端連線費用新臺幣72萬1,922元,爰 依前開雲端運算服務電信設備租用之法律關係,求為命上訴人 如數給付,並加計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原審以上訴人經合法 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而准被上訴人聲請,一造辯論 而為上訴人全部敗訴之判決)。 上訴人則以:伊於原審程序中已向法院陳明指定葉建偉為伊之 送達代收人,但原審113年4月10日言詞辯論期日通知書卻未向 伊所陳明之送達代收人為送達,致伊未合法受通知而於言詞辯 論期日未到場,原審未查即依被上訴人聲請准予一造辯論,並 為伊敗訴判決,屬訴訟程序有重大瑕疵,爰請求廢棄原判決, 發回原法院審理等語。 按第一審之訴訟程序有重大之瑕疵者,第二審法院得不經言詞 辯論,廢棄原判決,而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但以因維持審級 制度認為必要時為限,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第453條定 有明文。又所謂因維持審級制度之必要,係指當事人因在第一 審之審級利益被剝奪,致受不利之判決,須發回原法院以回復 其審級利益而言。次按,當事人經指定送達代收人,向受訴法 院陳明者,依民事訴訟法第133條第1項規定,應向該代收人為 送達,但如向當事人為送達,而於該當事人並無不利時,尚非 法所不許。經查:上訴人在原審訴訟程序中,因慮及其常因工 作外出,恐漏未收受訴訟文書,曾於113年1月10日向原審具狀 載明送達代收人為葉建偉及其處所為臺北市○○區○○○路0段000 號17樓,惟原審嗣後所寄發之同年4月10日言詞辯論期日通知 書,並未依該址送達,仍按上訴人戶籍址即桃園市○○區○○路00 號寄存送達,其未實際領取,致上訴人於該期日未到場等情, 有民事陳報狀、送達證書、同年4月10日民事報到單、言詞辯 論筆錄及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同年12月11日函檢送司法 文書領取名冊可稽(見原審卷第54、70、80至83頁及本院卷第2 1、129至131頁),堪認原審向上訴人為送達,而未依其陳報 之代收人為送達,對於上訴人而言確有不利益,是其於113年4 月10日言詞辯論期日已受合法通知而未到庭,乃有正當理由, 原審不察,逕認上訴人於該言詞辯論期日已受合法通知而無正 當理由未到庭,准被上訴人一造辯論並為上訴人敗訴判決,其 訴訟程序自有重大瑕疵,且已影響上訴人之審級利益。 綜上所述,原判決訴訟程序既有重大瑕疵,上訴人復不同意由 本院就該事件自為實體之裁判,以補正上開訴訟程序之瑕疵( 本院卷第150頁),為維持審級制度,自有將本事件發回原法 院更為裁判之必要。爰不經言詞辯論,由本院將原判決廢棄, 發回原審法院更為裁判,俾維審級利益。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2025-01-13

TPHV-113-上易-1062-20250113-1

金上更三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金上更三字第2號 上 訴 人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 法 定代理 人 張心悌 訴 訟代理 人 古鎮華律師 李致葳律師 被 上 訴 人 東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廖尚文 被 上 訴 人 王令麟 王令一 許忠明 李友江 邱兆鑫 達嘉麟 張樹森 潘凌雲 洪淵源 蕭國和 蔡政達(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蔡東龍(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蔡松蒼(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蔡宜秀(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蔡明娟(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陳林慧嬪(即陳維讓之承受訴訟人) 陳珮華(即陳維讓之承受訴訟人) 陳珮真(即陳維讓之承受訴訟人) 陳清吉 黃鳴棟 蔡高明 上 列 23 人 共 同 訴 訟代理 人 謝協昌律師 被 上 訴 人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原名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法 定代理 人 傅文芳 訴 訟代理 人 洪珮琪律師 廖正幃律師 被 上 訴 人 黃敏全 阮呂艷 何志儒 鄭戊水 共 同 訴 訟代理 人 方鳴濤律師 被 上 訴 人 鄭金貴(即蔡阿田之承受訴訟人) 鄭志宏(即鄭江河之承受訴訟人) 蕭惠瑛(即蕭俊郎之承受訴訟人) 蕭俊傑(即蕭俊郎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蕭惠瑛、蕭俊傑為被上訴人蕭俊郎之承受訴訟人,續行 訴訟。   理 由 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 以前當然停止;前開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 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 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 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及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又訴訟程 序於判決送達後提起上訴前,發生當然停止之原因者,依民事 訴訟法第177條第3項規定,當事人承受訴訟之聲明,既應由為 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則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甚至言詞辯 論終結前,發生當然停止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更應由 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自屬當然之解釋(最高法院76年度第 10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經查,本件被上訴人蕭俊郎於本院民國113年7月2日言詞辯論終 結前之000年0月0日死亡,繼承人為其父蕭火綿、母蕭蔡阿桂 ,而蕭蔡阿桂於000年0月0日死亡,繼承人為蕭火綿及子女蕭 惠瑛、蕭俊傑(下稱蕭惠瑛等2人),另蕭火綿業於000年0月0 日死亡,繼承人為蕭惠瑛等2人,且均未向法院聲明拋棄繼承 ,有個人除戶資料、戶籍謄本及家事事件(繼承事件)公告查 詢結果(本院限閱卷第137至159頁)可稽。是本件自應由蕭惠 瑛等2人承受訴訟,並據上訴人及蕭惠瑛等2人具狀由蕭惠瑛等 2人聲明承受訴訟,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2025-01-13

TPHV-111-金上更三-2-20250113-2

臺灣高等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61號 聲 請 人 段嘉惠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世紀長虹管理委員會間請求交付資料等事 件(113年度上字第1017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聲請交付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3096號請求交 付資料等事件之法庭錄音錄影光碟部分,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   理 由 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 明文。此項移轉管轄之規定,於同法規定聲請事件亦應適用。 再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亦為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所明文。又司法院訂頒之法院辦理聲請交付法庭錄音 錄影內容應行注意事項(下稱注意事項)第3條規定:交付法 庭錄音、錄影內容之聲請事件,應由錄音、錄影之法院裁定之 。但錄音、錄影之法院與錄音、錄影內容所屬事件卷證所在之 法院不同者,該卷證所在之法院,認有必要者,亦得裁定之; 認無必要者,得將該聲請事件裁定移送錄音、錄影之法院。 聲請人聲請交付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112年度訴 字第3096號事件全部期日之法庭錄音錄影光碟,係由新北地院 錄音及保存,且本件核無注意事項第3條但書前段之情事,揆 諸前揭說明,自應由新北地院受理為宜。爰依職權將此部分聲 請裁定移送新北地院。至聲請人聲請交付本院法庭錄音錄影光 碟部分,則由本院另為裁定,附此敘明。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2025-01-03

TPHV-113-聲-461-20250103-3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179號 抗 告 人 李鴻源 送達代收人 張家榛律師             梁曉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30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 聲字第27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理 由 本件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前持原法院98年度司執字第89807號 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執行名義),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 執行法院)聲請對抗告人為強制執行,執行伊如附表編號1至3 所示之保單(下合稱系爭保單),執行法院以113年度司執字 第26954號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後,於民國113 年3月14日就系爭保單核發扣押命令(下稱系爭執行命令), 惟原裁定未具體審查及說明系爭保單予以強制執行是否符合狹 義比例原則,有理由不備之嫌,且僅衡量保單解約金與系爭債 權之數額,顯有重大違誤,更有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 第897號裁定意旨;伊屆一定年齡,已有嚴重腫瘤並手術治療 ,據此申請保險理賠,可預見伊將隨年齡增長,有更多身體問 題,可能需再次治療腫瘤,若伊喪失保險權益者,無法僅自健 保制度獲得相當保障,將影響伊生存權,故保單當屬於伊及其 共同生活親屬之生活所必需等語。 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 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 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有理由 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 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項 分別定有明文,此為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所準用。經查,相 對人持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對抗告人就系爭保單為強制執行,執 行法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後,於113年3月14日就系爭保單核 發系爭執行命令等情,業經本院核閱系爭執行事件卷宗無訛, 堪認屬實。然遍觀該案卷宗,僅可見同案執行債務人即抗告人 配偶陳佩琪於113年4月9日對系爭執行命令具狀聲明異議(同 卷第79至93頁),執行法院於同年月12日函命陳佩琪補正其本 人或被保險人最新財產所得資料等資料(同卷第77頁),嗣於 同年5月2日陳佩琪與抗告人同時具名陳報渠等財產清冊、診斷 證明書及領取醫療理賠金存摺,並說明渠等身體狀況及收入( 同卷第115至149頁),是抗告人未於前開陳佩琪所為聲明異議 狀同時具名其為聲明異議人,亦未於該陳報狀表明其對於系爭 執行命令有如何不服之情事,則抗告人究有無於系爭執行命令 送達後之法定期間內向執行法院就系爭執行命令聲明異議,尚 有疑義;執行法院認抗告人曾聲明異議主張其「年事已高,需 靠保單支付住院及醫療費用,若將保單解約將無力維持生活, 為此聲明異議,請撤銷扣押命令」等語,究語出何處,亦有未 明,原法院未查明此節,逕認抗告人已為聲明異議,而維持原 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容有未洽。抗告意旨雖未指摘原裁 定此部分不當,但原裁定既有前開未查明之處,爰將原裁定廢 棄,發回原法院另為妥適之處理。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附表: 編號 保單名稱 保單編號 要保人/被保險人 起保日期 預估解約金 備註 1 新光人壽防癌終身壽險 0000000000 李鴻源/李鴻源 77年10月4日 23萬9,091元 (以113年10月26日試算) ⑴系爭執行事件卷第107頁:主約有醫療險、健康險之性質,繳費期滿。 ⑵本院卷第55至57頁:近五年無理賠或保單借款資料。 2 南山人壽新康祥終身壽險-B型 0000000000 李鴻源/李鴻源 92年12月31日 3萬7,800元 (以113年10月24日試算) ⑴系爭執行事件卷第109頁。 ⑵本院卷第49頁:96年12月31日減額繳清。近五年無理賠資料。 3 南山人壽康寧終身壽險 0000000000 李鴻源/李鴻源 86年7月21日 27萬7,410元 (以113年10月24日試算) ⑴系爭執行事件卷第109頁。 ⑵系爭執行事件卷第127至129頁診斷證明書:112年2月6日初診、同年月7日住院、同年月8日手術修補斷裂右側二頭肌短頭、同年月9日出院;112年5月25日接受內視鏡息肉切除術(結腸良性腫瘤)。 ⑶本院卷第49至51頁:主約無需繳費,附約保費墊繳中。因112年2月6日意外(協助抬櫃,造成受傷),於同年3月9日申請醫療理賠7萬6,023元;因112年5月25日住院,於同年9月13日申請醫療理賠2萬8,040元。 合計 55萬4,180元

2025-01-03

TPHV-113-抗-1179-20250103-1

臺灣高等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61號 聲 請 人 段嘉惠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世紀長虹管理委員會間請求交付資料等事 件(113年度上字第1017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准予交付聲請人本院113年度上字第1017號請求交付資料等事件 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8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 聲請人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人就取得第一項所示法庭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伊於民國113年11月28日日準備程序期日開庭時 ,身體虛弱、精神不濟,律師剛受委任而不瞭解案情,並無發 言,無法維護伊法律上利益或主張,且尚有法院諭知要補正之 事項,擔心有所遺漏,爰聲請交付該日開庭錄音錄影光碟等語 。 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 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 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內容。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 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院受理前 項聲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就所 主張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定外, 應予許可,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本文、法庭錄音錄影及 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2 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聲 請人為本院113年度上字第1017號請求交付資料等事件之當事 人,其為明瞭本院113年11月28日準備程序期日開庭內容,爰 聲請交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法庭錄音等情,已敘明其維護法律 上利益之理由,核與上開規定無不合,應予准許。另依法庭錄 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4項規定,併諭知聲請人就取 得之法庭錄音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 用。 至聲請人聲請交付該日準備程序期日開庭法庭錄影云云,然按 為維護法庭之公開透明及司法課責性,法院審理民事、刑事、 行政訴訟案(事)件、家事及少年事件於法院內或其他法規規 定之處所開庭時,應予錄音,其他案(事)件有必要錄音時, 亦同;法院於必要時,得在法庭內使用錄影設備錄影;法庭內 之錄影,由審判長、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指揮實施,並命記明 於筆錄,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2條第1項、第3項 及第7條亦有明定。是以法院審理民事事件時,固應予以錄音 ,惟於法庭內使用錄影設備錄影,應由審判長、受命法官或受 託法官視情形於必要時指揮實施之,並命記明於筆錄,倘未經 前開程序,當事人自無從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規定聲請 交付法庭錄影光碟。查,本院113年11月28日準備程序期日並 無必要而未予錄影,有該日筆錄足稽,是聲請人聲請交付該日 法庭錄影光碟云云,核屬無據。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梁夢迪        法 官 饒金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泰寧

2025-01-03

TPHV-113-聲-461-20250103-2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536號 抗 告 人 吳咏欣 相 對 人 張文龍 張邦栓 張淵源 張曾素蓮 張佩貞 蔡張秀琴 鄭欽忠 鄭欽誠 鄭雅方 鄭辰威 鄭辰志 上列當事人間聲明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9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3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及原法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所為113年度司 執字第18927號裁定均廢棄。   理 由 一、抗告人前持原法院110年度訴字第616號確定判決(下稱系爭 確定判決)為執行名義,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 院)聲請強制執行,請求相對人張文龍以次3人、張文龍以 次5人、蔡張秀琴、鄭欽忠以次5人分別拆除系爭確定判決附 圖編號b、c、d、e部分所示地上物(下稱系爭地上物),並 將各該占用部分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返還予抗告人(其餘 與本件無關之聲請及判決範圍不予贅述)。嗣抗告人就執行 法院否准其請求拆除系爭土地範圍內水電瓦斯、電信網路及 有線電視線路內管(錶後管)或內部線路、瓦斯及水電錶頭 、排水管、招牌鐵架、自製電錶鐵箱等標的(下稱系爭標的 )部分聲明異議,經承辦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22日 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8927號裁定(下稱原處分)予以駁回, 其不服提出異議,原法院以113年度執事聲字第32號裁定( 下稱原裁定)駁回其異議。抗告人猶有未服,提起抗告。抗 告意旨略以:系爭標的均係相對人所有或可控制、決定者, 屬系爭確定判決判命拆除之系爭地上物範圍,自應准予拆除 ,並符系爭確定判決判命返還系爭土地之意旨,原裁定維持 原處分,認系爭確定判決僅判命拆除遮雨棚,顯有違誤等語 。 二、按確定終局判決之執行名義命債務人返還土地,雖未明白命 其拆卸土地上之房屋,而由強制執行法第125條所準用之同 法第100條法意推之,該執行名義當然含有使債務人拆卸房 屋之效力,且該執行名義既命債務人返還土地予債權人,復 因債務人在其上所建造之地上物無法與土地分離而獨立存在 ,是命債務人返還土地確定判決執行力之客觀範圍,除債務 人於該確定判決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在該土地上所建造而 有處分權之地上物外,尚包括債務人於確定判決事實審言詞 辯論終結後始新建造之地上物在內。亦即確定終局判決之執 行名義係命債務人返還土地者,其執行力概及於強制執行時 債務人在該土地上有處分權之地上物(最高法院100年度台 抗字第482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按債權人查報之財產是否 屬債務人所有,執行法院非不得依財產之種類、外觀、債權 人所提證據或卷存相關資料,為形式審查加以認定(最高法 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357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系爭確定判決主文第二至五項係命相對人分別將其之系爭地 上物拆除,各將該地上物占用之系爭土地返還予抗告人,而 觀諸該判決事實及理由欄五㈢⒋記載「原告(即抗告人)主張 系爭…遮雨棚占用原告所有系爭土地如附圖編號…b、c、d、e 部分,…拆除系爭遮雨棚應無重大困難或不利益。從而,原 告本於所有權之法律關係,訴請…被告張文龍、張淵源及張 邦栓將附圖編號b所示面積12平方公尺之遮雨棚拆除;被告 張曾素蓮、張文龍、張淵源、張邦栓、張佩貞等將附圖c所 示面積10平方公尺之遮雨棚拆除;被告蔡張秀琴將附圖d所 示面積11平方公尺之遮雨棚拆除;被告鄭欽忠、鄭欽誠、鄭 雅方、鄭辰威、鄭辰志將附圖e所示面積11平方公尺之遮雨 棚拆除,並分別將各自所占用之土地返還予原告,即屬有據 」,復於附圖編號b、c、d、e備註為「遮雨棚」,互核系爭 確定判決之主文、事實及理由欄全文,可知其判決主文第二 至五項前段判命拆除之系爭地上物範圍僅指「遮雨棚」,而 不包含系爭標的。  ㈡惟抗告人同據前開判決主文第二至五項後段判命「返還土地 」之宣示聲請強制執行,並主張系爭標的均屬相對人所有或 具事實上處分權之物,揆諸前開說明,執行法院即應依強制 執行時系爭標的之種類、外觀、抗告人所提證據或卷存相關 資料,加以形式審查相對人就系爭標的是否具事實上處分權 ,以明本件執行力是否及於系爭標的。本件執行法院未為形 式審查認定,遽以系爭確定判決未就系爭標的所有權歸屬、 占用範圍及面積進行認定及測量,系爭標的並非判命拆除範 圍為由,以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尚嫌速斷,原裁定逕 予維持,亦有未洽。茲審酌前開事項之調查宜由執行法院為 之,再據其結果另為處置,爰將原裁定及原處分廢棄,發回 執行法院更為適當之處理。   四、綜上所述,執行法院應加以形式審查系爭確定判決就返還土 地之宣示,其執行力是否及於系爭標的。原處分駁回抗告人 之聲明異議,原裁定予以維持而駁回抗告人之異議,均有未 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及原處分不當,聲明廢棄,為有理 由,爰將原裁定及原處分廢棄,發回執行法院更為適當之處 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翠華               法 官 陳蒨儀               法 官 梁夢迪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蕭英傑

2024-12-31

TPHV-113-抗-1536-202412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