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莊榮兆

共找到 116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402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莊榮兆 上列上訴人即原告與被上訴人即被告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分署等 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民國114年1月14日第 一審判決,具狀提起上訴到院(具狀人雖另列葉陳品、葉泓廷等 ,惟未經其等簽名蓋章,就其等部分應不生提起上訴之效力)。 查本件第一審判決為「原告之訴駁回」,而上訴人第一審訴之聲 明為:「㈠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葉陳品等11人、原告莊榮兆新臺 幣(下同)各5萬元及至清償日止5%利息;㈡被告應連帶於聯合、 自由、中時等6大報紙,刊登公告主文及道歉啟事各3日;㈢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是以,上訴人即原告訴之聲明第㈠項請 求屬於財產上之請求,訴訟標的金額為5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 7條之13及修正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 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之規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另 訴之聲明第㈡項請求在報紙刊登公告主文及道歉啟示各3日部分, 屬非因財產權起訴,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及修正後臺灣高等 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之規 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750元;以上應徵第二審裁判費共計9,0 00元(計算式:2,250+6,750=9,000),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 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命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7日內 向本院補繳上開第二審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蔡岳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本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本裁定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惠萍

2025-02-17

TNDV-113-訴-1402-20250217-3

聲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保全證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全字第33號 抗 告 人 徐高丘 代 理 人 莊榮兆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保全證據案件,對於本院中華民國113年3月30 日113年度聲全字第3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如附件「刑事聲請獨任改合議除非林奕宏母是妓女 不糾檢座應登報道歉兼祈保全因台灣全民可拒如2024年前釘 死耶穌之枉判勝英美人民陪審誤以善小而不為措施創教材如 包公執法良機狀」及「刑事:急陳代理人真是司法惡魔剋星 故祈法官執法勿留所掌文書有登載不實從其擬起訴請判道歉 若登報全版即見光死狀」。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219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告訴人、犯 罪嫌疑人、被告或辯護人於證據有湮滅、偽造、變造、隱匿 或礙難使用之虞時,偵查中得聲請檢察官為搜索、扣押、鑑 定、勘驗、訊問證人或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檢察官駁回前 項聲請或未於前項期間內為保全處分者,聲請人得逕向該管 法院聲請保全證據」,同法第219條之2規定:「法院對於前 條第三項之聲請,於裁定前應徵詢檢察官之意見,認為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認為聲請有理由者,應為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前二 項裁定,不得抗告」法有明文規定。蓋為掌握時效,並使證 據保全之法律效果盡速確定,就法院對於證據保全聲請所為 之裁定,無論准駁,均不許提出抗告。 三、本件抗告人前向本院提出「刑事聲請五日內保全證據(偵查 中)暨陳報不肖檢察官林達逼兩法警偽證濫訴良民狀」聲請 保全證據,本院乃於民國113年3月30日113年度聲全字第33 號裁定(下稱原駁回裁定)駁回聲請,抗告人不服,復提出 「刑事聲請獨任改合議除非林奕宏母是妓女不糾檢座應登報 道歉兼祈保全因台灣全民可拒如2024年前釘死耶穌之枉判勝 英美人民陪審誤以善小而不為措施創教材如包公執法良機狀 」及「刑事:急陳代理人真是司法惡魔剋星故祈法官執法勿 留所掌文書有登載不實從其擬起訴請判道歉若登報全版即見 光死狀」,請求本院撤銷原獨任裁定改合議審理,並有脫漏 補判,應更正誤記、准保全抗告人所提之所有犯罪證據。然 依上開說明,對於法院為准駁證據保全之裁定,聲請人不得 提起抗告規定。是本件抗告人請求撤銷、更正原駁回裁定, 並准保全抗告人所提之所有犯罪證據,抗告人之真意乃不服 原駁回裁定,應係對原駁回裁定提起抗告。抗告人就本件不 得抗告之原駁回裁定提出抗告,依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08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奕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張閔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附件:「刑事聲請獨任改合議除非林奕宏母是妓女不糾檢座應登 報道歉兼祈保全因台灣全民可拒如2024年前釘死耶穌之枉 判勝英美人民陪審誤以善小而不為措施創教材如包公執法 良機狀」及「刑事:急陳代理人真是司法惡魔剋星故祈法 官執法勿留所掌文書有登載不實從其擬起訴請判道歉若登 報全版即見光死狀」

2025-02-14

TPDM-113-聲全-33-20250214-2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保全證據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74號 再 抗告 人 蔡人舉 莊榮兆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星聯鋒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聲請保全證據 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3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21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提起民事再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預納裁判費 ,並依同法第495條之1第2項準用第466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本件再抗告人對於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下稱原法院)113年度抗字第221號裁定 ,提起再抗告,未據預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前 經原法院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該項裁定業於民國1 13年12月9日送達,有卷附送達證書足據。茲已逾期,再抗告人 仍未補正,其再抗告自非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 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官 吳 麗 惠 法官 徐 福 晋 法官 邱 景 芬 法官 管 靜 怡 法官 鄭 純 惠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雅 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4

TPSV-114-台抗-74-20250214-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19號 聲 請 人 新品瓦斯安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昆忠 聲 請 人 莊榮兆 上列聲請人因與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95年12月7日本院裁定(95年度台上字第2768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事由得聲請 再審外,不容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95 年度台上字第2768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雖未以 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但仍應視其為聲請再審,而依該程序 調查裁判,合先說明。 二、次按聲請再審,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0條第1項、 第2項之規定,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前項期間,自 裁定確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 再審之理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但自裁定 確定後已逾5年者,不得聲請。本件聲請人對民國95年12月7 日本院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然該裁定確定後已逾5年,聲 請人遲至113年11月5日始聲請再審,顯逾上開不變期間,自 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 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蔡 和 憲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吳 美 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賴 立 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2025-02-13

TPSV-114-台聲-119-202502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101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李東凱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聲明異議等案件,對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113年度執字第15725號)聲明異議,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及閱卷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如附件「聲請異議庭㈡法官把握包公執法先調 卷開庭聽訟,判相對人糾錯判,行公益再成教材及准閱卷種 福田狀」、「懇請異議㈢法官調全卷及保全當包公創教材萬 古芳及閱卷狀」所載。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固定有明文。惟所稱「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檢察 官有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不當等情形而言, 檢察官若依確定裁判指揮執行,即無執行之指揮違法或其執 行方法不當之可言。倘對「法院」所為之判決或裁定不服者 ,則應循上訴或抗告程序尋求救濟;如該法院之判決或裁定 ,已經確定,則應另行依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加以救濟, 非得以聲明異議方式為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136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李東凱(下稱受刑人)前因違反個人資 料保護法等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易字第1707號判決判處 有期徒刑4月,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上訴後經臺灣 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13年度上訴字第621號判決駁回上訴, 再上訴終經最高法院以113年度台上字第4407號判決駁回上 訴確定,經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執字第157 25號指揮執行,受刑人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易科罰金執行 完畢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是受 刑人對檢察官上開執行指揮,向諭知該裁判之本院聲明異議 ,程序上自屬合法,先予敘明。 ㈡、又遍觀受刑人所提之歷次書狀內容,無非係引他案為例,抽 象指陳原確定判決違法錯判,檢察官應主動糾錯云云,然並 未具體敘明本案執行檢察官究有何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或 其執行方法有何不當之處。另原確定判決本身有無認定事實 錯誤或違背法令之不當,屬得否循再審或非常上訴程序救濟 之問題,非以聲明異議方式為之。又非常上訴係以原確定判 決違背法令,由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提起之 非常救濟程序,目的在求統一法律之適用。檢察官是否依刑 事訴訟法第442條規定,添具意見書將該案卷宗及證物送交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非關執行之指揮 ,不屬刑事訴訟法第484條聲明異議之範圍。從而,受刑人 既無法具體主張本案檢察官有何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或不當 等情形,則其聲明異議之聲請,難謂適法,應予駁回。 四、按「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 但卷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 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 限制之」、「被告於審判中經法院許可者,得在確保卷宗及 證物安全之前提下檢閱之。但有前項但書情形,或非屬其有 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者,法院得限制之」,刑事訴訟法第33 條第2項、第3項定有明文,且上開規定於再審程序中亦有準 用,同法第429條之1第3項亦有明定。故判決確定後之被告 聲請檢閱卷宗證物,或請求付與卷宗證物影本時,除前揭再 審情形外,仍應依個案審酌是否確有訴訟之正當需求,屬其 有效行使防禦權之必要,以及聲請付與卷證影本之範圍,有 無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項但書規定情形,而為准駁之決定 。本件受刑人固請求閱卷,然本件係聲明異議案件,受刑人 並非「審判中之被告」,亦非「再審聲請人」,依法並無檢 閱卷宗之權利,本院審酌本案檢察官係依原確定裁判指揮執 行,核屬適法,且受刑人並未具體說明檢察官之執行指揮有 何違法或不當之處,均如前述,自難認其聲請有何訴訟上之 正當需求,而有行使防禦權之必要,是其此部分之聲請,礙 難准許,亦應駁回。 五、按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1項規定:裁定因當庭之聲明而為之 者,應經訴訟關係人之言詞陳述。依反面解釋,其非因當庭 之聲明而為之者,除有特別規定外,係以書面審理為原則, 並可僅憑案內訴訟資料即予裁定。準此,本案聲明異議程序 屬於裁定程序,原則上,毋須經當事人的言詞辯論,且受刑 人聲明異議無理由之情,已如上述,則受刑人請求開庭云云 ,亦屬無據。 六、末按得委任代理人者,依刑事訴訟法第36條、第37條、第27 1條之1、第429條之1及第455之21規定,以犯最重本刑屬拘 役或專科罰金案件之被告、提起自訴之人或告訴人、聲請再 審之人及訴訟參與人為限。依刑事訴訟法第484條聲明異議 之人,並無得委任代理人之規定。是受刑人雖提出「受任人 :莊榮兆」之刑事委任狀,然與上開法律規定不合,當事人 欄爰不予載列,併此敘明。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簡志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品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附件:「聲請異議庭㈡法官把握包公執法先調卷開庭聽訟,判相 對人糾錯判,行公益再成教材及准閱卷種福田狀」、「懇 請異議㈢法官調全卷及保全當包公創教材萬古芳及閱卷狀 」

2025-02-10

TCDM-113-聲-4101-20250210-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提審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70號 抗 告 人 即 聲請 人 莊榮兆 上列抗告人即聲請人因聲請提審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 華民國113年12月26日裁定(113年度提字第86號),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人即聲請人莊榮兆(下稱抗告人)抗告意旨如附件所載 。 二、按受理提審聲請之法院,於繫屬後24小時內,應向逮捕、拘 禁之機關發提審票,並即通知該機關之直接上級機關。但被 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得以裁定駁回之,提審法第5條 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揆諸該條修正之立法理由謂:「法院 對於提審之聲請,除無提審之必要者外,原則上均應向逮捕 、拘禁之機關發提審票,提審被逮捕、拘禁人以查明其逮捕 、拘禁是否合法,爰將原條文第4條及第5條予以合併,明定 法院發提審票之原則及例外,俾符實需」。「所謂無提審之 必要,例如:經法院逮捕、拘禁者,採行法官保留原則,已 符合憲法第8條保障人權之意旨,與第1條第1項前段之要件 不符;依第1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已得依其他法律規定處理 ,自無提審之實益;又為保障被逮捕、拘禁人依其他法律規 定聲請即時救濟之權益,法院於裁定駁回提審之聲請時,將 聲請書狀及其附件影本函知逮捕、拘禁之機關,俾利其依相 關法律即時處理;至於被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者(包括 有附條件的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與無附條件的釋放)或已 死亡者,法院事實上無從提審。爰訂定第1項第1款至第4款 ,明定駁回提審聲請之程序事由,避免進行重覆或無實益之 程序」等語。是受逮捕或拘禁人,如於聲請提審遭法院駁回 後,已回復自由,縱提出抗告,抗告法院本於立法意旨,仍 應認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三、經查,抗告人前因妨害名譽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上易字 第193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嗣經臺灣桃園地方檢 察署以113年度執字6205號妨害名譽案件指揮執行,復於113 年11月29日以113年桃檢秀執午緝字9155號發布通緝,抗告 人於113年12月25日自行前往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大 竹派出所到案,經該所依刑事訴訟法第87條規定拘提、逕行 逮捕。因抗告人聲請提審,原審乃於同日下午2時訊問抗告 人,並審核卷證資料後,認本件抗告人經通緝後由員警逮捕 之過程於程序上係屬合法,其聲請提審為無理由,因而裁定 駁回抗告人提審之聲請,並將之解返原解交之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蘆竹分局等情,有原審訊問筆錄及上開卷證資料在卷可 憑,經核並無違誤。又抗告人於提起本件抗告當日(113年1 2月31日),即已繳納易科罰金而執行完畢,有抗告人全國 前案資料查詢在卷可參,足認抗告人已回復自由,而無因本 案受逮捕、拘禁或人身自由受拘束之情形,據上說明,其所 提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抗告人抗告狀中所提係遭非 法通緝等,非屬本院得予審究之範疇,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依提審法第10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鄭水銓                    法 官 王耀興                    法 官 古瑞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林君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2025-02-04

TPHM-114-抗-270-20250204-1

審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1179號 原 告 蔡洊昕 莊榮兆 陳子堅 被 告 阮氏白燕 張世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2節規 定繳納裁判費,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以訴狀 表明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 而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明定。 二、本件原告有無提起本件民事訴訟,抑或欲撤回本件民事訴訟 意思不明,且未以訴狀表明完整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訴訟 標的及其原因事實,致無從特定審判範圍及核算應徵收之第 一審足額裁判費,其起訴不合程式,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日以113年度審訴字第1179號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後15 日內補正,此裁定已於113年12月9日寄存送達原告蔡洊昕( 於000年00月00日生送達效力)、113年12月5日送達原告莊 榮兆、113年12月5日送達原告陳子堅,然原告逾期迄未補正 ,有本院送達證書、收狀收文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憑,其訴 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邱靜銘

2025-02-04

KSDV-113-審訴-1179-20250204-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70號 原 告 李東凱 莊榮兆 游晨瑋 被 告 林清鈞法官 廖弼妍檢察官 錢衍蓁法官 江健鋒法官 楊舒婷法官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77條之 2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按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求 命相對人為回復其名譽之適當處分,於報紙登載道歉啟事, 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為回復名譽請求權,係屬非因財產權 而起訴(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58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係請求被告等應在自由時報、聯合 報、中國時報刊登判決書主文及道歉啟事,此部分為請求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核屬非因財產權而起訴,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新臺幣(下同)3,000元。原告訴之聲明第2項係請求被 告等應連帶給付原告等3人100,000元,屬因財產權而起訴, 此部分訴訟標的金額為1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 元。是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合計為4,500元(3,000+1,50 0=4,500)。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莊毓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丁文宏

2025-01-24

TCDV-114-補-270-20250124-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提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8號 抗 告 人 即聲請人 莊榮兆 上列抗告人即聲請人因聲請提審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中 華民國114年1月9日裁定(114年度提字第6號),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人即聲請人莊榮兆(下稱抗告人)抗告意旨如附件所載 。 二、按受理提審聲請之法院,於繫屬後24小時內,應向逮捕、拘 禁之機關發提審票,並即通知該機關之直接上級機關。但被 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得以裁定駁回之,提審法第5條 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揆諸該條修正之立法理由謂:「法院 對於提審之聲請,除無提審之必要者外,原則上均應向逮捕 、拘禁之機關發提審票,提審被逮捕、拘禁人以查明其逮捕 、拘禁是否合法,爰將原條文第4條及第5條予以合併,明定 法院發提審票之原則及例外,俾符實需」。「所謂無提審之 必要,例如:經法院逮捕、拘禁者,採行法官保留原則,已 符合憲法第8 條保障人權之意旨,與第1條第1項前段之要件 不符;依第1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已得依其他法律規定處理 ,自無提審之實益;又為保障被逮捕、拘禁人依其他法律規 定聲請即時救濟之權益,法院於裁定駁回提審之聲請時,將 聲請書狀及其附件影本函知逮捕、拘禁之機關,俾利其依相 關法律即時處理;至於被逮捕、拘禁人已回復自由者(包括 有附條件的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與無附條件的釋放)或已 死亡者,法院事實上無從提審。爰訂定第1項第1款至第4款 ,明定駁回提審聲請之程序事由,避免進行重覆或無實益之 程序。」等語。是受逮捕或拘禁人,如於聲請提審遭法院駁 回後,已回復自由,縱提出抗告,抗告法院本於立法意旨, 仍應認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三、經查: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合作派出所於民國114年1 月8日下午6時28分許,接獲110報案中心通報臺中市○○區○○ 街000號有糾紛案件,由該所員警蘇英卿到場處理後,認抗 告人涉犯刑法第135條第1項妨害務及第309條第1項公然侮辱 等罪嫌,屬現行犯,依刑事訴訟法第88條第1項規定予以逮 捕。因抗告人聲請提審,原審乃於同月9日上午11時訊問抗 告人,並審核卷附蘇英卿、潘思蒓之證述、職務報告、執行 逮捕告知本人通知書、現場錄影譯文等證據資料後,認員警 逮捕程序於無違法,因而裁定駁回抗告人提審之聲請,並將 之解返原解交之合作派出所等情,有原審訊問筆錄及上開證 據資料在卷可憑,經核並無違誤。又抗告人於提起本件抗告 前,經檢察官訊問後即予以釋放,為抗告人於抗告狀所自陳 ,並有抗告人在監在押簡列表及本院公務電話查詢紀錄表等 在卷,足認抗告人於114年1月10日提出抗告時,已回復自由 ,而無因本案受逮捕、拘禁或人身自由受拘束之情形,據上 說明,其所提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抗告人抗告狀中 所提之證據保全、搜索派出所等,非屬本院得予審究之範疇 ,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依提審法第10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吳 進 發                 法 官 鍾 貴 堯                 法 官 尚 安 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龔 月 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TCHM-114-抗-58-20250120-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286號 抗 告 人 莊榮兆 上列抗告人因就上訴人李東凱與被上訴人黃凱筠間113年度簡上 字第286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不服本院民國113年12月26 日113年度簡上字第286號所為聲請訴訟參加駁回之裁定,而提起 抗告,未依法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茲限抗告人於 收受本裁定後5日以內逕向本院補繳裁判費1,000元,逾期以裁定 駁回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慧敏 法 官 蔡汎沂 法 官 莊毓宸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丁文宏

2025-01-17

TCDV-113-簡上-286-20250117-5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