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清清

共找到 206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建字第64號 上 訴 人 彰彬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世彬 被上訴人 盛隆國際工程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美冠 訴訟代理人 簡旭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 6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   規定繳納裁判費,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   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   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   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2月14日裁定,限其於送達後5日內補正,此項裁定   已於114年2月19日送達於上訴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三、查上訴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有本院答詢表在卷可按,其上 訴欠缺必備之程式,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工程法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12

TPDV-112-建-64-20250312-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國字第41號 上 訴 人 林永順 被上訴人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法定代理人 鄭德發 訴訟代理人 溫藝玲律師 被上訴人 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人正 訴訟代理人 孔繁琦律師 複代理人 韓念庭律師 訴訟代理人 林俊宏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1年度國字第41號國家賠償等事件,上訴 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88 萬225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萬765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 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11

TPDV-111-國-41-2025031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1號 抗 告 人 陳美華 相 對 人 王崇宇 上列當事人間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 1日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3333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而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之強制執行, 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 非訟事件程序,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 足,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 債務之存否或數額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 資解決,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度台抗字第76 號裁判意旨可資參照。 二、本件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11月5日簽發本 票1紙,付款地未記載,金額新臺幣(下同)10,000,000元, 利息未約定,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11月5日,詎 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付款等情,聲請裁定對抗告人強制執行 ,業據提出該等本票為證,原裁定准許為強制執行,並無不 合。抗告意旨略以:系爭本票為抗告人被詐騙集團詐騙而填 寫部分內容,抗告人已就相對人王崇宇涉嫌詐欺部分提出告 訴,該詐欺集團假扮警察向抗告人謊稱為偵查案件,請抗告 人填寫系爭本票部分內容供作偵辦使用,不會提出主張權利 等等,且抗告人當時並未填寫發票日與到期日,但相對人所 提出系爭本票卻有該記載,足見係經偽造變造,且相對人並 未向抗告人提示,不得向抗告人行使追索權等語;然而:  ⑴按本票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執票人固仍應於所定期 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但對於執票人主張未為提示者, 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第95條但書之規定,應負舉證之責, 申言之,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發票人 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 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94年度台抗字第1 057號、第823號裁定)。經查,抗告人雖指稱相對人未提示 系爭本票等語,惟系爭本票載有「本本票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字樣,相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時,僅主張於到期日 後提示不獲付款,即為已足,抗告人抗辯相對人未提示系爭 本票,應依上開規定負舉證責任,其未舉證,尚非足採。  ⑵次按未載到期日者,視為見票即付,票據法第120條第2項訂 有明文,而系爭本票未記載到期日,即視為見票即付,並不 影響其效力;再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前條 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 訴,非訟事件法第195條亦有明文規定。抗告人上開抗辯, 即便屬實,核屬實體上法律關係之爭執,尚非本件非訟事件 程序所得審究。抗告人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第24條第1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49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蘇嘉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亭諭

2025-03-10

TPDV-114-抗-71-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解散清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9號 抗 告 人 游慶忠 相 對 人 蘭創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游慶忠 利害關係人 江筌竹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解散清算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2年11 月29日所為之112年度司字第4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公司之經營,有顯著困難或重大損害時,法院得據股東之 聲請,於徵詢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中央主管機關意見,並通 知公司提出答辯後,裁定解散;前項聲請,在股份有限公司 ,應有繼續6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0%以上股份之股 東提出之,公司法第11條定有明文。又所謂公司之經營,有 顯著困難者,係指公司設立登記後,開始營業,在經營中有 業務不能展開之原因,如再繼續經營,將導致難以彌補之虧 損的情形而言(最高法院76年度台抗字第274號民事裁定意旨 參照)。而有限公司係以營利為目的,由股東出資設立而設 立,共同經營之私法人,是基於私法自治原則,如股東認為 公司經營方針、制度建立或營運管理不當,但公司未達無法 繼續營業之程度或繼續營業將致難以彌補之虧損,股東仍應 本於其股東權,依循公司法或其他相關法律規定參與或變更 經營現狀,又縱公司之經營不符股東之期待或股東間意見不 合,但如無業務無法推展或重大虧損等情形,仍無法逕認已 符合聲請解散公司之要件。 二、抗告人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  ㈠抗告人係持有蘭創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蘭創公司)65%股份 之股東,而請求法院裁定解散蘭創公司乃為保障其股東權益 ,且相對人蘭創公司亦具狀表示對公司解散並無意見,亦分 別經蘭創公司於民國112年4月28日、112年6月30日、112年1 2月5日股東臨時會由股東提出公司解散案,惟因屬特別決議 事項未達法定出席人數而無法形成決議,故僅得依法聲請解 散。  ㈡原裁定雖稱「公司於110年、111年均有新台幣(下同)700多萬 元、800多萬元之高額營業收入,扣除營業成本亦尚有近200 萬元、220萬元之營業毛利」等語,惟上述金額尚未扣除營 業費用、所得稅等會計項目,實際損益約51.7萬元、49.9萬 元,相對人蘭創公司亦將此部分金額依稅法規定用於彌補往 年度之虧損。  ㈢原裁定雖又稱「尚難僅以蘭創公司於112年1-4月有虧損情事 ,逕認公司之經營,有顯著困難或重大損害」等語,為此補 充提出蘭創公司112年1-10月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證 實若蘭創公司繼續經營,預期將有導致不能彌補之虧損情況 產生,然累積虧損之彌補,係依公司法第20、228、230條以 及公司章程規定撥補,蘭創公司自104年10月19日創立至112 年10月31日止,累積虧損高達-57.8萬元,已超過實收資本 額100萬元之二分之一;又依公司法第211條第1項規定,公 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時,董事會應即召集股東會報 告,而抗告人為相對人蘭創公司董事長,其依法連續召集股 東臨時會三次均未果,有召集會議通知、簽到記錄、股東議 事錄、錄影等為證。  ㈣而股東江筌竹身兼蘭創公司董事,亦為執行業務之股東,未 善盡「忠實執行業務」及「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恐 已涉嫌不利公司行為,基於公司法及章程賦予股東出席股東 臨時會之權利,且關係其自身之權益,未出席檢討為無理由 。  ㈤因此,依據蘭創公司歷年財報,累積虧損已達實收資本額二 分之一,預期所餘資金難供長期營業所需,復以股東間意見 分歧,已缺乏互信基礎,且股東江筌竹消極不行使股東權, 亦不參與重大決議,近日更無理由提起撤銷股東會決議事件 訴訟(台灣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759號),其更於113 年3月25日準備程序當庭應法官之答辯恐嚇「不排除再提出 告訴」等語,預告將對蘭創公司股東、董事、監察人提出民 刑事告訴,致使抗告人應付訴訟身心俱疲,已嚴重影響蘭創 公司業務執行與正常營運,況蘭創公司董監事任期為104年1 0月15日起至107年10月14日止,任期早已屆滿,卻因股東江 筌竹長期未出席股東會,致使董監事無法順利改選,迄今已 無再行補選董監事之可能,當已符合公司法第11條所稱營業 有顯著困難及重大損害等情事,為此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 裁定,並裁定命蘭創公司解散等語。 三、經查:  ㈠抗告人為相對人股東,已繼續6個月以上持有相對人65,000股 ,占相對人已發行股份總數65%之股份等情,有相對人公司 設立登記表可稽(原審卷第21至27頁),抗告人提起本件聲 請,核與公司法第11條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㈡抗告人雖主張相對人公司110年、111年綜合損益總額約51萬7 ,000元、49萬9,000元,112年1至4月淨收益虧損約493,000 元,自112年10月31日暫結損益累計虧損達578,000元,已超 過實收資本額100萬元的1/2。抗告人依公司法第211條第1項 規定召開股東臨時會,連續3次未果,營運不佳。且該公司 並已與出租人終止辦公室租賃,公司現址已無實際營業,並 停止發放股東奬金,股東間意見不合,無法繼續經營,有顯 著困難或重大損害之情事等語。惟查:  1.抗告人就其上開主張有關公司經營虧損部分,雖提出營業人 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損益表、資產負債表、損益及稅額計 算表、電子郵件、發票、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營 業人銷額與稅額申報書、採購單、對話紀錄、財政部臺北國 稅局函等件(見原審卷第37至39、87至95、317至321頁,本 院卷第25至30、33至36、121至126、131至136、187至188、 193、273、283、365頁)為證。依抗告人所提110年、111年 及112年1至10月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觀之,固載各該年 度分別虧損609,052元、109,140元、578,180元。惟由其虧 損金額高度變動,足見相對人公司經營績效深受景氣循環影 響,自難僅憑特定年度之營業表現作為判斷依據。且依相對 人提出之113年度營業人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本院卷第125 至126、273、283頁),其中113年1、2月銷項金額68,600元 ,進項金額43,912元;同年3、4月銷項金額21,400元,進項 金額19,300元;同年5、6月銷項金額405,420元,進項金額3 32,900元;同年7、8月銷項金額25,400元,進項金額21,000 元,於銷項金額扣除進項金額後均為盈餘之狀況,且於113 年1至8月累積盈餘為103,708元,足以核實經營績效受景氣 循環影響之事實,且在公司前述累計虧損影響下,營業仍能 達到盈餘之狀況,足以否決上揭年度累計虧損將造成營業困 難之結果。再者,利害關係人即相對人股東江筌竹陳稱不同 意相對人解散,相對人公司並無重大經營困難等語(原審卷 第156頁),而依江筌竹提出之對話紀錄及匯款資料,相對 人客戶即陽明生醫股份有限公司曾於113年1月及3月分別匯 入貨款718,410元、577,500元予相對人,然依上開113年度 營業人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則未見有此部分銷項金額之記載 ,抗告人對此部分亦未予說明,益難認定相對人公司經營有 顯著困難或重大損害之情事。  2.本件依臺北市商業處112年6月16日北市商二字第1126020022 號函表示:「二、本處前於112年6月13日至公司登記所在地 訪查,詢據1樓管理室管理人員陳稱:蘭創生醫股份有限公 司原在該址辦公,5月底已退租搬離,現場已不再收受該公 司郵件,並開啟原辦公之房門供拍照存證。另函詢財政部臺 北國稅局中南稽徵所復告,查詢營業稅稅籍主檔該公司目前 仍營業中。……」等語,並表示對相對人裁定解散一案並無意 見(原審卷第127至138頁)。固與抗告人所陳其辦公處所業 已退租一節相符,然相對人股東江筌竹稱此係抗告人未經決 議擅自與出租人終止租約,未告知股東而搬空公司資產等語 (原審卷第156頁),抗告人則陳稱相對人公司資產已搬移 至外部倉庫等語,並提出照片為證(原審卷第203至209頁) ,觀諸該照片顯見除貨物外,尚有相對人公司辦公桌椅,依 其情形仍非不得辦公使用。至抗告人雖稱相對人公司並無聘 僱員工一節,詢之股東江筌竹稱其即為相對人公司員工,並 以招徠業務為其工作內容,有自公司受有報酬等語(原審卷 第225頁),且依財政部臺北國稅局中南稽徵所查詢其營業 稅稅籍主檔目前仍營業中,是即便相對人雖已退租搬離設址 ,惟顯示為營業中。是自難憑其業已終止辦公處所之租約, 據以認定相對人公司經營有顯著困難或重大損害之情事。  3.抗告人另主張股東間意見不合,無法繼續經營等語,查,依 抗告人與相對人股東江筌竹之書狀,顯見相對人股東間確就 公司經營營收狀況有所爭執,江筌竹亦陳稱其已另案提起撤 銷股東會決議之訴,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370號受理在 案等語(原審卷第225頁),足見抗告人所稱相對人公司股 東意見不合應屬實在。惟法院裁定解散與否,仍須依公司法 第11條所規定,以公司之經營有顯著困難或重大損害時作為 裁判依據,而本件依抗告人所提相關資料,尚不足以認定相 對人公司之經營,已符合上開公司法第11條規定,是抗告人 此部分主張自不影響本院之前開認定。  ㈢綜上所述,本件抗告人以相對人之經營有顯著困難或重大損 害為由,聲請裁定解散相對人公司,於法尚有未合。 四、從而,抗告人依公司法第11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解散相 對人,不應准許,應予駁回。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核 無不合,抗告意旨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 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蘇嘉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亭諭

2025-03-10

TPDV-113-抗-29-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012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梁文昀 被 告 香芸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葉日謙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9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5萬5707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14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4.81計算之利息,暨自民 國113年5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 計算之違約金。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6萬8204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14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3.81計算之利息,暨自民 國113年5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 計算之違約金。 三、葉日謙律師為被告香芸有限公司第一審特別代理人之律師酬 金核定為新臺幣1萬2000元。 四、訴訟費用(含前項律師酬金)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貸款總約定書第20條約定為憑(本院卷第 17、37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二、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 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 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 意,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及第262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原以香芸有限公司、李美賞及吳森田 為被告,聲明請求其三人連帶負清償借款之責(本院卷第7 頁),嗣撤回對吳森田及李美賞之訴,並於言詞辯論期日變 更請求被告連帶給付部分(本院卷第127頁),並聲明為如 主文所示。核原告所為訴之變更,係基於同一基礎事實而主 張,揆諸前揭規定,應予准許。又原告撤回對吳森田及李美 賞之訴部分,因吳森田已於起訴前死亡、李美賞之破產管理 人尚未為本案之言詞辯論,於法並無不合,亦應准許,併予 敘明。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香芸有限公司(下稱香芸公司)於民國111 年1月14日邀同訴外人李美賞及吳森田為連帶保證人向伊申 請新臺幣(下同)150萬元及100萬元之授信額度並於同日動 撥借款150萬元及100萬元,且簽立借款借據暨約定書及動撥 申請書,約定借款期間均為111年1月14日起至113年1月14日 止,利息分別按伊3個月期指數型定儲利率加碼週年利率3.2 %及2.2%機動計息(被告未依約還款時分別4.81%及3.81%) 被告應自借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期平均攤還本息,並約定如遲 延還本或付息,依貸款總約定書第3條第4項約定,本金自到 期日起,利息自繳息日起,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約 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 付違約金。詎被告嗣未依約清償本息,已喪失期限利益,債 務視為全部到期,上開2筆借款尚分別欠伊本金55萬5707元 、36萬8204元,及自113年4月14日起分別按上開約定利率計 算之利息及違約金未給付。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及第2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於本件無意見,請鈞院依法判決等語。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借款借據暨約定書、 貸款總約定書、動撥申請書、帳戶還款明細查詢畫面及利率 表為證(本院卷第15至53頁),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 真正。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 文第1項及第2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違約金,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四、末按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 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法院或審判長依法律規定,為當事 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者,其律師之酬金由 法院酌定之;前項及第466條之3第1項之律師酬金為訴訟費 用之一部,應限定其最高額,其支給標準,由司法院參酌法 務部及全國聯合會等意見定之;前項律師酬金之數額,法院 為終局裁判時,應併予酌定,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項、第7 7條之25第1、2項及第3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參以同法第51 條第5項立法理由:「選任特別代理人之費用,為訴訟費用 之一種,應由敗訴之人負擔。但訴訟中未知孰應敗訴,如須 付給該代理人報酬或其他費用,則應由聲請人暫行支付」, 則依前述規定酌定之特別代理人費用,於終局裁判時,即應 並命敗訴之當事人負擔之。再者,法院裁定律師酬金,應斟 酌案情之繁簡、訴訟之結果及律師之勤惰,於下列範圍內為 之;但律師與當事人約定之酬金較低者,不得超過其約定: ㈠民事財產權之訴訟,於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3%以下;但最 高不得逾50萬元。㈡民事非財產權之訴訟,不得逾15萬元; 數訴合併提起者,不得逾30萬元;非財產權與財產權之訴訟 合併提起者,不得逾50萬元,此為法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 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所明定。經查,本院以裁定 選任葉日謙律師為香芸公司特別代理人,依前揭規定,本院 自應依職權酌定葉日謙律師之酬金。審酌本件訴訟案情為清 償借款事件之難易程度,及葉日謙律師於訴訟期間到場執行 職務1次等情,本院斟酌特別代理人所耗心力及參與訴訟程 度等節,酌定葉日謙律師擔任香芸公司第一審特別代理人之 律師酬金為1萬元2000元為適當,如主文第3項所示。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如不服本判決 關於特別代理人酬金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2-27

TPDV-113-訴-4012-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017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游豐維 被 告 MEJIA REYES GERMAN ALFRED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9萬6974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18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83計算之利息,暨自民 國113年9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至9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 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9萬216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3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83計算之利息,暨自民 國113年10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至9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 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萬1890元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1項、第2項於原告分別以新臺幣13萬2000元、新臺 幣23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分別以新臺 幣39萬6974元、新臺幣69萬216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民事案件涉及外國人或構成案件事實中牽涉外國地者,即 為涉外民事事件,應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定法域之管轄及 法律之適用;又一國法院對涉外民事法律事件,有無一般管 轄權即審判權,悉依該法院地法之規定為據。原告既向我國 法院提起訴訟,則關於一般管轄權之有無,即應按法庭地法 即我國法律定之,惟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未就國際管轄 權加以明定,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最高法院97年 度台抗字第185號、96年度台上字第582號裁判意旨參照)。   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 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被告非本國人,有其中華民國居留 證在卷可憑(本院卷第71頁),故本件具有涉外因素,屬涉 外民事事件,依貸款契約書第10條約定,兩造合意以本院為 第一審管轄法院,揆諸前揭規定,本院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 二、次按法律行為發生債之關係者,其成立及效力,依當事人意 思定其應適用之法律;當事人無明示之意思或其明示之意思 依所定應適用之法律無效時,依關係最切之法律,為涉外法 第20條第1項及第2項所明定。故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 為請求,即屬因私法上債之關係而涉訟,兩造雖未約定應適 用之法律,然上開貸款契約書簽約地在我國,是與本件消費 借貸關係所生爭議關係最切之法律當為我國法,本件自應以 我國法為準據法。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1年3月18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萬元並 簽訂貸款契約書,另於111年9月15日簽立消費貸款契約變更 同意書,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3月18日起至115年3月18日止 ,借款利率按伊公告定儲利率指數(季變動)加碼週年利率 1.09%計算(被告未依約還款時為2.83%),被告應依年金法 按月攤還本息,並約定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約定利 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付違 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9期違約金。詎被告未依 約清償本息,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欠伊 本金39萬6974元及自113年9月18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 利息,暨自113年9月19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違約金未 清償。  ㈡被告於111年9月16日向伊借款135萬元並簽訂貸款契約書,約 定借款期間自111年9月16日起至115年9月16日止,借款利率 按伊公告定儲利率指數(季變動)加碼週年利率1.09%計算 (被告未依約還款時為2.83%),被告應依年金法按月攤還 本息,並約定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約定利率10%,逾 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每次 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9期違約金。詎被告未依約清償本息 ,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欠伊本金69萬21 60元及自113年8月31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暨自 113年10月1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違約金未清償。  ㈢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⒈如主文第1 項至第2項所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貸款 契約書、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消費貸款契約變更同意書、 查詢帳戶主檔資料、查詢本金異動明細、查詢還款明細、對 帳單及放款利率查詢表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3至69頁)。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 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至第2項 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合於法律規定, 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金額。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2-27

TPDV-113-訴-7017-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67號 聲 請 人 顏麗娟(即唐柏樂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二、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784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1月9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167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0-NX-00080974-7 1 178 002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1-NX-00111959-9 1 162 003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2-NX-00196497-1 1 134 004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3-NX-00281539-4 1 176 005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4-NX-00539602-8 1 181

2025-02-27

TPDV-114-除-167-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票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73號 聲 請 人 永嘉廣告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永業 代 理 人 陳春梅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票據)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二、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09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3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273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001 弗格氏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顏錦隆 華泰商業銀行松德分行 113年6月28日 12,978元 AC0557796

2025-02-27

TPDV-114-除-273-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票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33號 聲 請 人 興全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博文 代 理 人 黃薇鈞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票據)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二、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513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1月2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333號 編號 發票人 擔當付款人 到期日 發票日 金額 (新臺幣) 本票號碼 001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何敏廷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營業部 113年1月6日 112年10月11日 13,095元 BB5384030

2025-02-27

TPDV-114-除-333-202502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394號 原 告 張順進 訴訟代理人 李諭奇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嘉日國際有限公司 特別代理人 黃政發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 年1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與被告間之董事委任關係、清算人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 不存在。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分別定有明文。原告原起訴聲明為:確認原告與被告間之 董事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不存在(本院卷第7頁);嗣於審 理中變更聲明為如主文第1項所示(本院卷第81頁),核係 本於同一基礎事實為請求,揆諸前揭規定,尚無不合,應予 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伊未曾入股或同意他人借名登記,被告民國106 年2月22日股東同意書上所載「張順進」之簽名為他人偽造 伊之簽名,伊並無擔任被告董事及股東之意,被告經廢止登 記後伊亦非清算人,兩造間自無董事委任關係、清算人委任 關係及股東關係存在。縱認兩造間有董事委任關係、清算人 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伊亦以起訴狀繕本之送達,對被告為 終止上開關係及拋棄被告出資額之意思表示,爰依民事訴訟 法第247條第1項規定,訴請確認兩造間董事委任關係、清算 人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不存在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 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所 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確 ,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此 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再者,過去 之法律關係,固不得為確認之訴之標的,惟過去成立或不成 立之法律關係延續至現在仍有爭議,而有確認利益者,自非 不得提起確認之訴(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2891號、103 年度台上字第126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原告主張伊未 曾入股或同意他人借名登記,伊與被告間之股東關係及董事 委任關係不存在,被告經廢止登記後伊亦非清算人等情,則 上開法律關係之存否即屬不明確,致原告在主觀上認其在私 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該不安之狀態得以本判決除 去之,揆諸上開說明,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自得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㈡次按確認法律關係不存在之訴,如被告主張其法律關係存在 時,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42年度台上字第170號 、103年度台上字第393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主張其 遭他人在106年2月22日股東同意書上偽造簽名乙節,業據原 告提出公司變更登記表、上開股東同意書為憑(本院卷第17 至23頁),並經本院調取被告公司登記卷宗核閱無訛。觀之 105年12月2日及106年2月22日股東同意書各1份記載(本院 卷第23至24頁),可知以原告名義登記之出資額,前係由洪 佳平於105年12月2日讓與黃政發,黃政發再於106年2月22日 讓與原告,惟洪佳平已於105年9月3日死亡,有除戶戶籍謄 本可佐(本院卷第65頁),自無可能於105年12月2日簽署股 東同意書將出資額讓與黃政發,故黃政發並無實質取得被告 之出資額,亦無出資額得讓與原告,原告既否認106年2月22 日股東同意書上其簽名之真正,被告復未舉證證明之,堪認 原告主張106年2月22日股東同意書上所載「張順進」之簽名 為他人偽造乙節,應可採信。原告遭他人偽造簽名,表明受 讓被告出資額,並推選原告為被告董事,因原告未與讓與人 合意轉讓股份,亦未與被告就委任事務之處理意思表示合致 ,揆諸上開說明,原告自未與被告成立股東關係及董事委任 關係,被告經廢止登記後,原告亦無依公司法第113條第2項 準用第79條規定成為清算人。此外,被告復未就兩造間董事 委任關係、清算人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存在乙事負舉證責任 ,揆諸首開說明,自應對被告為不利之認定。是原告主張其 與被告間之上開關係不存在,核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規定,請求確認 原告與被告間之董事委任關係、清算人委任關係及股東關係 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2-27

TPDV-113-訴-5394-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