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

共找到 125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655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林思吟 被 告 江昱慶 選任辯護人 楊羽萱律師 張凱琳律師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 41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江昱慶犯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二百一十五條之行使業務登載 不實文書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事 實 一、江昱慶係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內湖分局(下簡稱 內湖郵局)之儲匯壽險工作員,負責郵局窗口櫃台之現金儲 匯工作,為從事上開業務之人,民國112 年6 月14日下午, 江昱慶在清點記帳時,發現所收現金為53張面額新臺幣(下 同)1 千元之千元鈔,較帳面計算的應收千元鈔張數溢出5 張即5 千元,為免查帳麻煩,竟未按郵局作業規定,層報主 管將之轉列為溢餘款處理,反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 犯意,於當日下午5 時32分許,在上址內湖郵局內,在其業 務上所職掌電腦之「櫃員現金明細登錄」欄位處,輸入當日 所收千元鈔張數為48張之不實事項,藉以通過核帳,予以行 使,足以生損害於內湖郵局帳務登錄之正確性。 二、案經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後引證據依法原則上均有證據能力,被告與辯護人亦未對其 證據能力有何抗辯,參酌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069號判 決意旨,其證據能力之法律依據,即不再贅。 二、訊據被告江昱慶固坦承於上揭時間、地點,在結帳時點清手 中現鈔為53張千元鈔,確認與帳面應收的48張千元鈔相差5 張後,雖有將全數53張千元鈔放入所保管之錢箱中,然卻仍 登帳為48張千元鈔等事實,惟否認有何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 書之犯行,辯稱:伊以為該5 千元係經理給伊的業務費(獎 金),但因為不確定,所以就放在錢箱內一起交回去云云(   本院卷第29頁),辯護人並為其辯稱略以:多出的5 千元固 然多於帳面金額,應做為溢餘款處理,然被告並無權將之轉 為溢餘款登記,被告係為避免連累全體同仁加班清點帳款, 方未反映多出5 千元,且錢箱會固定由同一個儲匯人員使用   ,過往亦曾發生過有人將個人款項放在錢箱內的案例云云。 經查:  ㈠被告於案發時係內湖郵局之儲匯壽險工作員,負責郵局窗口 櫃台之現金儲匯工作,其於案發當日營業結束前,清點當日 所收現金為53張千元鈔,與帳載應收48張千元鈔的張數不符   ,卻未層請主管處理,僅在電腦中登載為收入48張千元鈔, 並將該53張千元鈔全數放入其錢箱內之事實,業經被告於本 院審理時坦承屬實,並有案發當日之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   、「櫃員現金明細登錄」列印報表各1 份附卷可稽(他字卷 第39頁至第53頁、本院卷第77頁),可堪信實。  ㈡被告明知案發當日所收多出5 張千元鈔,然在作業上並未有 何特別處理,僅將之放在個人錢箱內,而仍在電腦中登載當 日所收的千元鈔張數為48張,以配合帳目等情,已見前述, 茲查,內湖郵局之襄理魏妤庭在偵查中證稱:放在錢箱裡的 錢就算是公用,不是私人款項,算是郵局的錢…錢箱的錢要 登載,經辦自己要登載等語(偵查卷第149 頁、第151 頁)   ,經理蘇阿涼在偵查中證稱:每天要清點周轉金,不能有任 何一點的誤差,稽核也會來突襲檢查,確認金庫的錢是否吻 合等語(偵查卷第155 頁),被告之代理主管賴震軒在本院 審理時亦證稱:案發時的作業方式,是固定由同一個經辦使 用同一個錢箱…經辦人員要將每天經手的現金金額輸入到系 統上,再配合所有的大鈔金額,才知道整局今天的作業是否 帳核…經辦如果發現自己帳核有多錢的時候,要聲明我有多   ,我們再去掛溢餘款處理等語(本院卷第57頁、第60頁), 可知所謂錢箱,即經辦人員放置其每日手中結餘公款現金之 所在,箱中所存放之現金數量與金額,均應與登載的結果相 吻合,方能做為核帳依據,憑以區分公款私錢,準此,被告 將錢箱內放置之53張千元鈔短報為48張,其登載內容自屬明 顯不實。  ㈢被告雖辯稱:伊以為多出的5 千元係經理給伊的業務費(獎 金),但因為不確定,所以就放在錢箱內一起交回去云云, 果若如此,則依賴震軒前開證詞,該5 千元即應轉列為溢餘 款處理,待被告確認後再行領回,不論如何,總無隱匿不報 之理,被告自承從事收付業務約有1 年(本院卷第30頁), 對上開作業方式自不能諉為不知,是被告前揭所辯顯係卸責 之詞,並不足採,至辯護人為被告辯稱:多出的5 千元固然 多於帳面金額,應做為溢餘款處理,然被告並無權將之轉為 溢餘款登記,且被告係為避免連累全體同仁加班清點帳款, 方未反映多出5 千元,錢箱也會固定由同一個儲匯人員使用   ,過往亦曾發生過有人將個人款項放在錢箱內的案例等語, 魏妤庭也證稱:其他郵局確有發生過將私人的錢放在錢箱內 等語,賴震軒也證稱:一般櫃員並無權做溢餘款的登記等語 (偵查卷第149 頁、本院卷第60頁),然查,本案所處罰者   ,係被告將應登載的53張千元鈔短報為48張,與其是否有權 將多出之5 千元轉為溢餘款處理無關,何況正係因被告粉飾 太平之故,賴震軒當然無從將多出的5 張千元鈔改掛為溢餘 款處理,再者,姑不論經手的帳款與帳目不符時,本即有相 關的作業規範可以遵循,已見前述,即以常理而言,被告手 中多出5 千元,即意味其他郵局經辦甚或顧客可能短少5 千 元,亟待查清,如何可以隱瞞不發?被告所辯為避免連累其 他同仁加班,故選擇不報云云,未免無稽,末查,錢箱如上 所述,係郵局內部核帳的依據,本就有其使用規範,也不能 僅因錢箱固定由同一個經辦人員使用,即允許其隨意混淆, 公私不分,故郵局先前是否有類似的違法情事,亦非可以做 為本案被告免責之理由甚明,辯護人前開所辯,也均不足採 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    ㈣檢辯其餘攻防方法核與前開犯罪事實之認定無關,不再贅述   ,附此敘明。  ㈤綜上所述,本件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 三、本案多出的5 千元據內湖郵局陳報,現今仍掛帳為溢餘款, 此並有相關之帳務紀錄在卷可查(本院卷第79頁),參酌被 告係將該5 千元放在錢箱,並未挪為己用,故尚難肯認其有 侵占該5 千元之意,然被告既然在案發當日登帳時,刻意忽 視所收到放入錢箱內之千元鈔張數為53張,而逕自短報為48 張,衡諸被告本即從事相關之儲匯業務,自仍應負業務上登 載不實之責。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 條、第215 條之 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被告在業務上登載不實的千元鈔 收鈔張數,憑以通過當日核帳,其業務上登載不實之低度行 為,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爰審酌被告並無 前科,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可考,尚查無不良素行,犯罪的動 機與目的依其所述:因為掛帳後若要將款項沖出需要繕具報 告書,不想這麼麻煩,如果沒有人反應的話,該筆款項即可 成為私款等語(他字卷第34頁),顯無可取,犯罪手段亦有 可議,另斟酌內湖郵局因本案查帳所受之影響,被告犯後的 態度,及其年齡智識、生活經驗、家庭教育與經濟狀況等其 他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以示懲儆。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84 條之1 、第299 條第1 項前段 ,刑法第216 條、第215 條、第41條第1 項前段,刑法施行法 第1 條之1 第1 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季青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彥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判決正本送 達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朱亮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論罪法條: 刑法第 216 條 行使第二百一十條至第二百一十五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 書或登載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刑法第 215 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2025-02-20

SLDM-113-易-655-20250220-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05年度重訴字第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東閔 被 告 吳東翰 上列被告等因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4年度偵 字第22346號、第24486號),本院於民國108年12月31日所為之 判決(105年度重訴字第2號),就上列被告等所涉如理由欄公訴 意旨二、三部分所示之犯行漏未判決,茲補充判決如下:   主 文 吳東閔被訴附表二編號38部分無罪。 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1至54部分無罪。   理 由 壹、公訴意旨略以: 一、犯案手法說明:  ㈠被告吳東閔(下以姓名稱之)自民國95年11月15日登記成為 明鴻國際實業有限公司(址設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10 樓,下稱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址設桃園市○○區○○○路0段 000巷00號10樓)經理,並於101年5月24日變更登記為明鴻 公司負責人,惟明鴻公司及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之實際負責 人自始係由同案被告即其父吳添壽(下以姓名稱之)擔任並 統籌管理一切事項,且吳添壽於吳東閔於102年8月30日實際 離職後之103年8月25日、同年月13日,分別辦理變更登記成 為明鴻公司及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之負責人。被告吳東翰、 同案被告端木靖、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張子仁、NGO QUOC PHUONG(中文名為吳國鳳,前開人等以下均以姓名稱 之)則分別於附表一所示任職期間,擔任明鴻公司桃園分公 司位在桃園市○○區○○○路0○0號工廠如附表一所示職務,均為 從事廢照明光源回收清除處理業務之人。  ㈡而照明光源經使用後廢棄者,屬於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第1項 第3款規定,含有害物質成分之一般廢棄物,責任業者及回 收、處理業,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5項規定,得向資源 回收管理基金申請回收清除處理補貼,經資源回收管理基金 審核符合設施標準及作業辦法之規定後,予以補貼。明鴻公 司桃園分公司自100年10月起,依「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 處理補貼申請審核管理辦法」申請成為受補貼機構之廢照明 光源處理業,應依「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 業手冊(廢照明光源類)」,接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 環保署)所委託之稽核認證團體定期稽核認證,並提送稽核 認證量證明單予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下稱「基管 會」)依「廢照明光源處理效能及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率表 」,決定補貼費之發放標準,並自資源回收管理基金中支付 受補貼機構補貼費。又依「廢照明光源處理效能及回收清除 處理補貼費率表稽核作業手冊」規定,廢直管日光燈資源回 收再利用比率須達90%以上,且汞回收比率須達40%以上,始 得領取補貼;非直管日光燈之廢照明光源資源回收再利用比 率須達60%以上,汞回收比率須達20%以上,始得領取補助。 且受補貼機構依「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業 手冊(廢照明光源類)」規定,應於環保署或稽核認證團體 指定之地點設置攝錄監視系統(以下簡稱CCTV)連續攝錄, 並負責操作與維護,而汞蒸餾設備投料口、汞蒸餾設備出料 口等處為主要攝錄監視區域,如作業人員未經許可進入,即 屬可能導致潛在稽核認證風險或弊端之異常事件。  ㈢詎吳添壽、吳東閔於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自100年10月成為受 補貼機構之廢照明光源處理業後,明知應依上揭規定處理回 收之廢照明光源,並如實回收有害之物質汞,始得請領補貼 費,惟因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之廢照明光源回收處理設備於 第一階段即無法有效收集螢光粉,於第二階段蒸餾螢光粉時 亦無法取出應回收之汞,自始即未能達到得以請領補貼費之 汞回收比率,竟意圖為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不法之所有,與 吳東翰、端木靖、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張子仁、吳國 鳳共同基於詐欺取財、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及行使變造準 私文書之犯意聯絡,分別於其等任職期間,依吳添壽與吳東 閔之指示,各自分擔實施下列犯行:  ⒈吳添壽、吳東閔分派吳東翰負責前往各地資源回收場或工廠 回收廢照明光源運回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上址工廠進行回收 處理,並指示端木靖、鍾筱苑、張子仁於其等任職期間,負 責計算應收集之螢光粉重量,再由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於其等任職期間,負責將添加其他不明之粉塵及雜質之回收 桶與螢光粉集中桶進行對換,將摻有雜質之回收桶交由稽核 認證單位(100年10月至103年12月為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104年1月為財團法人臺灣產業基金會)過磅後再存放 於規定之儲存區。吳添壽與吳東閔另指示徐金祿、葉斯森、 吳國鳳及不知情之徐盛鑫等作業人員,將非屬應回收項目之 事業廢棄物高汞燈所取出之汞裝於玻璃瓶中存放,再交由吳 添壽或吳東閔自行保管。  ⒉復於附件二「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欄所示日期之前1至3 日,吳添壽、吳東閔即指示端木靖、鍾筱苑與張子仁以已設 定回收比率計算式之EXCEL程式,手動於該EXCEL程式之「粗 汞產出」欄位輸入約略之粗汞產出重量,該EXCEL程式即自 動計算出當期之汞回收比率,如未達可請領第一級距補助之 標準,便再行輸入更高之粗汞產出重量,至達到可請領第一 級距補助之標準為止,再由吳東閔、端木靖自行或指示徐金 祿、葉斯森、吳國鳳負責將前述自高汞燈取出之汞,量秤取 出上揭經計算後可請領第一級距補助之應回收汞重量,以人 工添加方式加入蒸餾設備再流入經彌封之汞回收鋼瓶內。  ⒊又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所設置之CCTV系統,每一小時會自動 產生一錄影檔案,吳添壽、吳東閔為掩飾上揭以人工添加汞 於蒸餾設備之作假犯行,遂指示端木靖以修改CCTV設備系統 時間之方式,於前揭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人員進入汞蒸餾設 備區倒汞完成後,將原本作為備用主機之第二部CCTV主機之 作業系統時間回調至未倒汞前之整點時段,再續錄1小時後 ,將第二部主機所產生之該整點時段檔案,複製並轉存於第 一部主機中,而覆蓋第一部主機於同一時段所攝錄作業人員 進入汞蒸餾設備區倒汞之檔案,以此方式變造完成屬於準私 文書之CCTV電磁紀錄,待變造完成後再告知鍾筱苑由第一部 主機進行燒錄光碟之動作,並要求鍾筱苑複檢檔案確認無誤 後,於隔週將光碟送交稽核認證單位判讀,嗣端木靖於103 年5月離職後,吳添壽遂指示端木靖將上開CCTV影像變造技 術教授予吳東翰,由吳東翰接手變造CCTV電磁紀錄之工作。 迄於104年1月起,CCTV改以網路即時連線方式,由稽核認證 人員自行上線監看後,始告停止。  ⒋嗣於附件二「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欄所示日期之蒸餾程 序完成,產出之粗汞經淨化後便交由稽核認證單位過磅,而 獲得如附件二「汞及其化合物產出重量」欄所示之不實重量 ,端木靖、鍾筱苑等行政人員明知上開「汞及其化合物產出 重量」為造假得來之不實數據,仍依吳添壽、吳東閔為遂行 詐領補貼費之指示,而登載於業務上所製作「廢照明光源汞 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並於附件二「申報日期」欄 所示日期,送交稽核認證單位而行使之,使稽核認證單位核 定此不實之稽核認證量,並於附件二「認證核發日期」欄所 示之日期,核發「稽核認證量證明單」,進而使基管會不知 情之承辦人員誤信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確有如實回收廢照明 光源所產出之汞而陷於錯誤,遂依「稽核認證量證明單」所 載之汞回收比率及補貼級距,以附件二「補貼費率」欄所示 金額計算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當月份處理廢照明光源認證量 應補貼之費用,而於附件二「實際匯款日期」欄所示日期, 核發撥款如附件二「補貼金額(實際撥付金額)」欄所示金 額之補貼費。  二、吳東閔被訴部分:   吳東閔就附表二編號38之取汞作業過程以如前述人工倒汞方 式作假,並行使業務登載不實之文書,向環保署基管會請領 補助,認吳東閔此部分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 務登載不實文書罪、修正前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 又於附表二編號38共同變造CCTV監視錄影畫面,涉犯同法第 216條、第210條、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變造準私文書罪。 三、吳東翰被訴部分:   吳東翰於附表二編號1至54之取汞作業過程共同以如前述人 工倒汞方式作假,並行使業務登載不實之文書,向環保署基 管會請領補助,認吳東翰此部分均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5 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修正前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 欺取財罪;又於附表二編號1至54、55共同變造CCTV監視錄 影畫面,涉犯同法第216條、第210條、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 變造準私文書罪等語。 貳、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不 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4條 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刑事訴訟法第161 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 指出證明之方法。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 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 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 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 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28號判決足 資參照)。 參、訊據吳東閔、吳東翰均堅詞否認有何公訴意旨二、三所示犯 行,吳東閔辯稱:我於102年8月30日就已經離職,離職之後 的事情我不清楚等語;吳東翰辯稱:我是103年5月才調回來 新屋倉庫負責回收燈管等語。經查: 一、有關前揭公訴意旨二、所示部分,經查:  ㈠查吳東閔雖自95年11月15日起登記為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之 經理,於101年5月24日登記為明鴻公司負責人,但於102年8 月30日離職,業據吳東閔於偵查中供述在卷(偵22346卷二 第179-180頁),核與證人徐盛鑫、徐金祿於偵查中證稱: 吳東閔於102年間離職等語(偵22346卷二第160-161、282-2 83頁)相符,並有有限公司分公司變更登記表、明鴻公司桃 園分公司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勞保投保資料可憑 (他卷第110頁、偵22346卷一第21至28頁、卷二第239頁) 。復參以吳東閔於「102年9月2日」到職於「福盈科技化學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吳東閔提出之在職證明書、投保單 位網路申報及查詢作業可佐(他71卷第111-113頁),益徵 ,吳東閔確於102年8月30日於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離職,堪 以認定。而附表二編號38之「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及「 申報日期」均為102年9月5日,斯時吳東閔既已離職,卷內 亦查無其他證據足以證明吳東閔就附表二編號38部分有共同 以如前述人工倒汞方式作假,並行使業務登載不實之文書, 向環保署基管會請領補助之行為,自應為吳東閔無罪之諭知 。  ㈡按刑法上之文書、準文書,乃以文字或符號記載具有思想或 意思表示內容之有體物,刑法第220條準文書之規定亦以「 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為要件。查「應回收廢棄物回 收清除處理稽核認證作業手冊(廢照明光源類)」雖有受補 貼機構應於環保署或稽核認證團體指定之地點設置攝錄監視 系統(CCTV)連續攝錄,並負責操作與維護,且於每週三前 將前一週之影像媒體(光碟)交予稽核認證團體之規定,然 依證人蔡雅如(環保署職員)於臺灣高等法院審理時證述: 當時在推自動連線,如監看過程發現有異常,可以用來回溯 確認是否有類似狀況,業者自備之錄影光碟是留存一段時間 備查的紀錄等語(上重訴31卷三第169頁)。足見,該CCTV 錄影光碟內容本身僅為影像紀錄,並不具有表彰思想或意思 表示效果之文書性質,非屬準私文書等旨。且蔡雅如於該次 審理中另證述:「(問:光碟送給稽核認證團體備查,稽核 團體認證時是否需要依據備查的光碟進行認證?)不需要」 等語(上重訴31卷三第170頁),又本件CCTV錄影光碟僅係 呈現鏡頭前人員進出之實況,攝像目的在於避免業者以人工 作偽之弊端,而為存證備供日後發覺有異時,作為回溯比對 查察之用途,與稽核認證團體或環保署於認證汞回收數量時 之憑據無關。是該CCTV錄影光碟之錄影或電磁紀錄影像與明 鴻公司桃園分公司據以向稽核認證團體申請環保署補貼之審 核所須回收汞數量之證明資料無關,於申領補貼之程序,僅 係作為稽核認證團體或環保署日後有必要時回溯確認是否有 異常、作為備查紀錄之用,並不具可表示其依規定產出R類 汞之數量認定之證明用意,非屬刑法之準文書,是公訴意旨 認剪輯畫面成立行使變造準私文書云云,容有違誤。故就吳 東閔被訴附表二編號38涉犯行使變造準私文書部分亦應為無 罪諭知。 二、有關前揭公訴意旨三、所示部分,經查:  ㈠關於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1至54之取汞作業過程共同以如前 述人工倒汞方式作假,並行使業務登載不實之文書,向環保 署基管會請領補助,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 登載不實文書罪、修正前刑法第339條第1項詐欺取財罪部分 :  ⒈依端木靖於本院審理證稱: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的汞回收設 備無法有效回收汞。在我103年5月離職之前,是直接計算出 需要多少汞,從冷凝器下方汞回收鋼瓶上的一個氣孔加進去 ;倒汞時會被監視器拍到,我會針對13、14號鏡頭拍攝的畫 面去剪接,方式為有二套錄影設備,因為攝錄是以每小時作 為1個檔案區間,將另一台的BIOS時間往回調整到倒汞前的 時間點,再把該時段畫面複製取代另一台設備的該區段,以 檔案複製的方式替換。我離職後,由吳東翰去做,他有打電 話問我怎麼做時間的調整、如何替換檔案;「汞及其化合物 當月產出紀錄表」上記載的汞重量,是經過計算加到回收設 備後取出來的重量。在產出記錄表取汞日期前1至3天會有加 汞行為,並修改剪輯監視器畫面等語(本院卷七第81至88頁 )、鍾筱苑於偵查中證述:明鴻公司取汞部分都是假的,因 為數據是我算給他們,數據都是吳東閔、吳添壽事先要求我 算好大約的量,計算公式是稽核單位給我們的EXCEL檔,原 本是給我們計算取出汞達到多少比例,但我們利用公式輸入 所欲達到之比例,計算出應該要取出多少汞。我知道明鴻公 司CCTV有剪接作假,端木靖告訴我的。吳東閔、吳添壽指示 修改CCTV,負責修改是端木靖,端木靖離職後,由吳東翰負 責修改,交給我燒錄及檢查畫面有無明鴻公司的人員出現在 回收設備等語(偵22346卷一第89-90頁),參以端木靖之離 職申請書上記載之離職日期為「103年5月20日」(偵22346 卷二第225頁),可認上開證人所述屬實。  ⒉依上足見,吳東翰係自端木靖於103年5月20日離職後,始接 手端木靖負責之工作,而開始參與本案犯行。而附表二編號 1至54部分之「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及「申報日期」均 在「103年5月20日」之前,斯時吳東翰既尚未接手端木靖負 責之工作,卷內亦查無其他證據足以證明吳東翰就附表二編 號1至54部分有共同以如前述人工倒汞方式作假,並行使業 務登載不實之文書,向環保署基管會請領補助之行為,自應 為吳東翰無罪之諭知。  ㈡關於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1至54共同變造CCTV監視錄影畫面 ,涉犯同法第216條、第210條、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變造準 私文書罪部分:   查CCTV錄影光碟之錄影或電磁紀錄影像,並不具可表示其依 規定產出R類汞之數量認定之證明用意,非屬刑法之準文書 ,業如前述。故就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1至54共同變造CCT V監視錄影畫面,因而涉犯行使變造準私文書部分應為無罪 之諭知。  ㈢關於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55共同變造CCTV監視錄影畫面, 涉犯同法第216條、第210條、第220條第2項之行使變造準私 文書罪部分:    ⒈就吳東翰附表二編號55之被訴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加重 詐欺部分業經本院、臺灣高等法院判決有罪在案,不在本件 補充判決範圍,先予敘明。  ⒉就吳東翰被訴附表二編號55共同變造CCTV監視錄影畫面,而 涉犯行使變造準私文書部分,本因CCTV錄影光碟之錄影或電 磁紀錄影像非準文書,而應為無罪之諭知,然此部分與附表 二編號56經高等法院判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加重詐欺之有 罪部分,有裁判上一罪關係,爰不另為無罪之諭知,附此敘 明。       肆、綜上所述,公訴意旨認吳東閔、吳東翰涉犯前開罪嫌,所提 出之證據仍存有合理懷疑,尚未達於通常一般人均不致有所 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自不得僅憑推測或擬制之 方法,即率為吳東閔、吳東翰有罪之論斷,而其等之犯罪既 不能證明,基於無罪推定原則,自應依法諭知無罪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千瑄提起公訴,檢察官詹佳佩、許振榕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 法 官 鄧瑋琪                    法 官 侯景勻                    法 官 蔡逸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秋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附表一:明鴻公司人員任職期間及職務 編號 姓名      任職期間  職務      證據 1 吳添壽 95年11月15日迄今(103 年8 月13日登記為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負責人、同年月25日登記為明鴻公司負責人) 實際負責人登記負責人 1、經濟部商業司公司資料查詢(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9-10、19頁) 2、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變更登記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38-72 頁) 2 吳東閔 95年11月15日起至102 年8 月30日離職(95年11月15日登記為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經理、101 年5 月24登記為明鴻公司負責人) 登記負責人兼經理 1、有限公司分公司變更登記表(103 他字第6166號卷第110 頁) 2、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 頁) 3、勞保投保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39 頁) 3 吳東翰 96年6月迄今(於103 年5 月20日端木靖離職後始開始參與本件犯行) 業務人員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 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 104偵 22346 號卷一第 21-28頁 ) 2、明鴻公司 103 年 10 月份薪資明細表、員工名冊(104 偵 22346 號卷四第 50-51頁) 3、勞保投保資料( 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 242 頁) 4 端木靖 100年9月17日至102年11月 主任   明鴻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分公司員工辭職申請書(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25 頁) 102年11月至103年5月20日 廠長 104年8月1日至同年月31日 兼職 5 鍾筱苑 100年10月4日迄102年11月19日 行政人員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頁) 2、勞保投保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47 頁反面-248頁) 103年5月16日迄103年10月21日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 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 104偵 22346 號卷一第 21-28頁 ) 2、明鴻公司 103 年 10 月份薪資明細表( 104 偵22346 號卷四第 50 頁) 3、勞保投保資料( 104 偵22346號卷二第248頁) 6 徐金祿 98年2月26日迄今 廠務員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 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頁) 2、明鴻公司員工名冊(104偵22346 號卷四第51頁) 3、勞保投保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53 頁反面) 7 葉斯森 101年6月8日迄104年3月20日 作業人員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頁) 2、明鴻公司103 年10月份薪資明細表、員工名冊(104偵22346 號卷四第50-51頁) 3、勞保投保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57 頁反面) 8 張子仁 103年10月29日迄104年11月26日 董事長特助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 頁) 2、明鴻公司員工名冊(104偵22346 號卷四第51頁) 3、勞保投保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60 頁) 9 吳國鳳 102年1月7日迄今 作業人員 1、明鴻公司桃園分公司 100年至103 年稅務電子閘門所得調件明細表(104 偵22346 號卷一第21-28 頁) 2、全國外籍勞工動態查詢系統資料(104 偵22346 號卷二第261 頁) 3、明鴻公司103 年10月份薪資明細表(104 偵22346號卷四第50頁) 附表二(編號1至85均同本院一審判決附表二【將起訴書附件二 按「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欄重新排序編號1至85】,另就相 對應之各次得款(環保署撥款)共36次,列載取款編號為①至㊱, 及未予核發之4次,分別編為取款編號❶至❹) 編號 汞及其化合物產出日期 汞及其化合物(不含水)產出重量(公斤) 申報日期 認證核發日期 補貼費率(元/公斤) 取款編號 補貼金額(實際撥付金額)/扣除破損燈管後之金額 實際匯款日期 共犯 證據 1 100年12月20日 1.598 101年2月15日 101年3月14日 29 ① 2,657,442 / (略) 101年4月13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4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2頁) 2 101年2月15日 1.535 101年2月15日 101年3月14日 29(原判決誤載為15,應予更正)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4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2頁) 3 101年2月24日 1.368 101年3月21日 101年4月13日 29 ② 2,982,020 / (略) 101年5月15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4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3頁) 4 101年3月21日 2.389 101年3月21日 101年4月13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4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3頁) 5 101年4月23日 3.217 101年4月23日 101年5月14日 29 ③ 5,120,625 / (略) 101年6月15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5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4頁) 6 101年4月30日 1.859 101年4月30日 101年5月14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5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4頁) 7 101年6月5日 5.264 101年6月5日 101年6月14日 29 ④ 4,997,270 / (略) 107年7月13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6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5頁) 8 101年7月10日 0.983 101年7月20日 101年8月14日 29 ⑤ 1,049,182 / (略) 101年9月14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6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6頁) 9 101年7月18日 0.873 101年7月20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6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6頁) 10 101年7月20日 0.480 101年7月20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6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6頁) 11 101年8月3日 3.295 101年8月6日 101年9月14日 29 ⑥ 7,194,628 / (略) 101年10月16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7頁) 12 101年8月6日 0.01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7頁) 13 101年8月28日 3.993 101年8月28日 101年9月14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7頁反面)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7頁) 14 101年9月19日 4.492 101年9月19日 101年10月15日 29 ⑦ 7,408,298 / (略) 101年11月13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8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8頁) 15 101年9月25日 2.253 101年9月25日 101年10月15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8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8頁) 16 101年9月28日 1.197 101年9月28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9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8頁反面) 17 101年10月4日 1.109 101年10月4日 101年11月15日 40 ⑧ 6,132,844 / (略) 101年12月10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9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0頁) 18 101年10月17日 1.938 101年10月17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0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9頁反) 19 101年11月1日 2.664 101年11月1日 101年11月15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0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39頁反面) 20 101年12月3日 1.350 101年12月3日 101年12月14日 29 ⑨ 1,391,898 / (略) 102年1月14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1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1頁) 21 101年12月24日 0.364 101年12月24日 102年1月14日 40 ⑩ 1,910,401 / (略) 102年2月5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1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2頁反面) 22 102年1月2日 1.472 102年1月2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2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1頁) 23 102年1月11日 0.091 102年1月11日 102年2月8日 40 ⑪ 2,290,250 / (略) 102年3月15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2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4頁) 24 102年1月29日 2.219 102年1月29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3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3頁反面) 25 102年3月4日 2.938 102年3月4日 102年3月14日 29 ⑫ 2,898,826 / (略) 102年4月9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3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5頁) 26 102年3月21日 0.470 102年3月21日 102年4月12日 40 ⑬ 3,211,394 / (略) 102年5月14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4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6頁反面) 27 102年4月1日 2.614 102年4月1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4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6頁) 28 102年4月24日 0.450 102年4月24日 102年5月13日 40 ⑭ 2,688,156 / (略) 102年6月14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5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8頁) 29 102年5月3日 2.040 102年5月3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5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7頁反面) 30 102年5月24日 0.367 102年6月4日 102年6月14日 40 ⑮ 2,804,729 / (略) 102年7月15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6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9頁反面) 31 102年6月4日 2.361 102年6月4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6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49頁) 32 102年6月24日 0.377 102年7月4日 102年7月12日 40 ⑯ 2,621,983 / (略) 102年8月9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6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1頁) 33 102年7月4日 2.356 102年7月4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6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0頁反面) 34 102年7月17日 0.123 102年8月2日 102年8月15日 29 ⑰ 2,054,254 / (略) 102年9月16日(原判決誤載為102年11月8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2頁) 35 102年7月24日 0.300 102年8月2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2頁反面) 36 102年8月2日 1.723 102年8月2日 29 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7頁) 37 102年8月23日 0.266 102年9月5日 102年9月14日 40 ⑱ 2,687,310 / (略) 102年10月9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7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4頁) 38 102年9月5日 2.376 102年9月5日 29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7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3頁反面) 39 102年10月2日 1.968 102年10月4日 102年10月14日 29 ⑲ 2,187,625 / (略) 102年11月8日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8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5頁) 40 102年10月4日 0.208 102年10月4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8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5頁反面) 41 102年11月4日 2.464 102年11月5日 102年11月14日 29 ⑳ 2,642,856 / 2,588,061 102年12月6日 吳添壽、端木靖、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8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7頁反面) 42 102年11月5日 0.262 102年11月5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8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7頁) 43 102年12月3日 2.613 102年12月5日 102年12月13日 29 ㉑ 3,110,944 / 3,035,704 103年1月9日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9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8頁) 44 102年12月5日 0.363 102年12月5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9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8頁反面) 45 102年12月27日 0.511 103年1月3日 103年2月14日 40 ㉒ 6,577,125 / 6,437,715 103年3月12日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9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0頁) 46 103年1月3日 2.707 103年1月3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19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9頁反面) 47 103年1月27日 1.787 103年2月5日 103年2月14日 29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0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59頁反面) 48 103年2月5日 0.631 103年2月5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0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0頁) 49 103年2月25日 0.533 103年3月5日 103年3月14日 40 ㉓ 2,759,931 / 2,704,311 103年4月9日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0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1頁反面) 50 103年3月5日 1.831 103年3月5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0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1頁) 51 103年3月26日 0.496 103年4月3日 103年4月14日 40 ㉔ 2,964,129 / 2,885,349 103年5月8日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1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3頁) 52 103年4月3日 2.125 103年4月3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1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2頁反面) 53 103年4月28日 0.477 103年5月5日 103年5月14日 40 ㉕ 2,759,940 / 2,707,740 103年6月5日 吳添壽、端木靖、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1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4頁反面) 54 103年5月5日 1.834 103年5月5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1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4頁) 55 103年5月20日 0.482 103年6月5日 103年6月13日 40 ㉖ 2,759,656 / 2,675,776 103年7月3日 吳添壽、吳東翰、端木靖、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2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6頁) 56 103年6月5日 1.718 103年6月5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2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5頁反面) 57 103年6月18日 0.555 103年7月7日 103年8月14日 40 ㉗ 3,649,554 / 3,483,879 103年9月15日 吳添壽、吳東翰、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2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7頁反面) 58 103年7月7日 1.559 103年7月7日 29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2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7頁) 59 103年7月18日 0.568 103年7月18日 103年8月14日 40 吳添壽、吳東翰、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3頁至23頁反面)(23頁僅列7/18,23頁反面有7/18、9/15)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7頁反面至68頁) 60 103年9月15日 2.397 103年9月15日 103年10月14日 24.4 ㉘ 3,930,475 / 3,888,265 103年11月6日 吳添壽、吳東翰、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3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8頁反面) 61 103年9月19日 0.268 103年9月19日 103年10月14日 40 吳添壽、吳東翰、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4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9頁) 62 103年9月29日 0.486 103年10月3日 103年10月14日 40 吳添壽、吳東翰、鍾筱苑、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4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9頁) 63 103年10月3日 0.896 103年10月3日 24.4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4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68頁反面) 64 103年12月5日 2.461 103年12月15日 103年12月15日 16.8 ㉙ 1,573,680 / 1,554,000 104年1月7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5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0頁) 65 103年12月11日 0.157 103年12月11日 104年1月14日 0 ❶ - - (略)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5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1頁) 66 103年12月29日 2.740 103年12月31日 104年1月14日 24.4 ㉚ 3,455,403 / 3,343,818 104年2月6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6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1頁反面) 67 103年12月31日 0.649 103年12月31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6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2頁) 68 104年1月27日 3.031 104年2月3日 104年2月13日 24.4 ㉛ 3,208,159 / 3,112,309 104年3月12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4頁) 69 104年2月3日 0.413 104年2月3日 104年2月13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7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3頁) 70 104年2月26日 1.69 104年3月5日 104年3月13日 24.4 ㉜ 2,035,354 / 1,962,604 104年4月9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7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5頁反面) 71 104年3月5日 0.418 104年3月5日 104年3月13日 4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7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5頁) 72 104年3月13日 0.6 104年4月7日 104年4月15日 40 ㉝ 2,921,368 / 2,826,253 104年5月14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葉斯森、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8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6頁) 73 104年4月7日 2.479 104年4月7日 104年4月15日 24.4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8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7頁) 74 104年4月27日 0.236 104年5月5日 104年5月15日 40 ㉞ 675,656(102年9月25日、同年12月18日違規扣款143834元,實際撥付675656元) / 605,486 104年6月12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8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8頁) 75 104年5月5日 1.248 104年5月5日 104年5月15日 0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8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8頁反面) 76 104年5月15日 0.505 104年6月5日 104年6月15日 40 ㉟ 2,729,858 / 2,637,368 104年7月13日 吳添壽、吳東翰、徐金祿、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9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79頁) 77 104年6月5日 2.275 104年6月5日 104年6月15日 24.4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9頁)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80頁) 78 104年6月16日 0.499 104年7月13日 104年8月14日 40 ㊱ 2,193,420 / 2,131,890 104年9月10日 吳添壽、吳東翰、 張子仁、 徐金祿、吳國鳳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9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81頁) 79 104年7月13日 2.374 104年7月13日 104年8月14日 24.4 1、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29頁反面) 2、稽核認證量證明單(104偵22346卷三第81頁反面) 80 104年8月26日 2.227 104年10月5日 尚未核發 40 ❷ 尚未核發 - (略) 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30頁) 81 104年10月5日 1.944 104年10月5日 24.4 - 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30頁) 82 104年10月27日 2.595 104年11月5日 尚未核發 24.4 ❸ 尚未核發 - (略) 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30頁反面) 83 104年11月5日 0.795 104年11月5日 40 - 廢照明光源汞及其化合物當月產出紀錄表(104偵22346卷三第30頁反面) 84 104年11月16日 0.216 104年11月20日 尚未核發 40 ❹ 尚未核發 - (略) - 85 104年11月20日 0.528 104年11月20日 24.4 - -

2025-02-20

TYDM-105-重訴-2-20250220-5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052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蒝穜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76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蒝穜所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應 執行有期徒刑壹年拾壹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 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所載(另就附件附表編號7之犯罪日期更正 為「106年5月間至107年10月間」;就附件附表編號8之犯罪   日期更正為「106年6月間至107年12月間」)。 二、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 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又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 而受6月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以新臺幣1千元、 2千元或3千元折算一日,易科罰金。第1項之規定,於數罪 併罰之數罪均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其應執行之刑逾 6月者,亦適用之,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亦有明定 。 三、經查,受刑人黃蒝穜因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法院 判處如附件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有各該判決 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等件附卷可稽。茲聲請人以本院為犯罪 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就附件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定 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件附表所示各罪既 皆係受刑人於如附件附表編號1所示案件判決確定前所違犯 者,揆諸前揭說明,自應併合處罰之,是聲請人本件聲請核 屬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件附表編號1至8 所示各罪分別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逃漏稅捐罪、填 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兼衡如附件附表編號1至6所示各罪所處 之刑,前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聲字第450裁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1年7月確定,如附件附表編號7至8所示各罪所處之刑 ,前經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51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 確定,並考量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 程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及行為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又本 院於裁定前,業以書面通知而予受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惟 受刑人迄今未表示意見,有本院送達證書2紙存卷可參,對 受刑人所犯各罪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 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許文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彥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MLDM-113-聲-1052-20250219-1

審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99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國翔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調院偵 字第2174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本院合議庭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逕 以簡易判決程序處刑如下:   主 文 林國翔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林國翔於本院 準備程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詳 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 條、第215 條之行使業務登載 不實文書罪。  ㈡又被告將不實事項登載於業務上所作成之文書後復持以行使 ,其業務上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 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㈢另被告所涉本案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行為,侵害同一告 訴人之法益,附件起訴書附表所示之各次行為之獨立性極為 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實難以強行分開,應視為數個 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為接續犯。  ㈣爰審酌被告以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暨附表所載方式為行 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犯行,足生損害於華科宇通訊有限公 司銷售報表之正確性,所為應予非難;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 ,雖與告訴人調解成立,然未依約履行賠償義務之犯後態度 ,併參酌其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及手段,對告訴人造成 之損害程度、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生活等一切情狀,量處如 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 條第2 項定有明文。惟查被告於業務上登載不實之文書即該 「銷售報表」,已交付以華科宇通訊有限公司行使,非屬被 告所有,自不得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吳柏儒提起公訴,檢察官劉仲慧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謝承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施懿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依據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 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5 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 條: 行使第210 條至第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 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調院偵字第2174號   被   告 林國翔 男 27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6樓             居桃園市○○區○○路00號1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國翔於民國107年3月27日起至112年6月26日止,任職於華 科宇通訊有限公司(下稱華科宇公司),擔任店員,負責販 售店內商品以及為顧客辦理門號合約,為從事業務之人。詎 林國翔竟基於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於附表所示 之時間,將附表所示之不實銷售金額登載於銷售報表,並將 其製作之不實報表提交與公司作為計算業績使用,足以生損 害於華科宇公司對銷售營業額管理之正確性。 二、案經華科宇公司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國翔於本署偵查中坦承不諱,核 與告訴代理人劉豫華於警詢時及偵查中指訴之情節大致相符 ,且有監視器錄影畫面、告訴人提供之銷售營業額報表、監 視器錄音譯文等在卷可稽,是被告之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林國翔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 登載不實文書罪嫌。被告業務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為行使業 務上登載不實文書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三、至告訴及報告意旨另認被告上開犯行,另涉犯刑法第336條 第2項之業務侵占罪嫌。惟查,告訴代理人於本署偵中稱: 伊在公司有看到一包零用金,被告確實未將短報之銷售金額 取走等語,堪認被告並無侵占其業務上掌管之銷售款項,是 依既有卷證內容無從認定被告有此部分犯行,自難僅憑告訴 人單一指訴,遽為不利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惟此部分若 成立犯罪,即與前開起訴部分具有裁判上一罪之想像競合犯 關係,為上開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之處分,併此 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6  日                檢 察 官 吳 柏 儒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 記 官 李 冠 龍 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時間 不實金額 (新臺幣下同) 實際銷售金額 1 112年6月7日下午6時14分許 2萬7,200元 2萬7,700元 2 112年6月7日下午9時10分許 未登載 800元 3 112年6月12日下午4時48分許 未登載 190元 4 112年6月12日下午6時41分許 2萬400元 2萬700元 5 112年6月17日下午7時19分許 1萬3,590元 1萬4,140元 6 112年6月22日下午1時1分許 2萬2,190元 2萬2,880元 7 112年6月22日下午9時13分許 未登載 400元

2025-02-19

TYDM-113-審簡-1998-20250219-1

審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簡上字第8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楓貴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不服本院112年度審簡字第8 69號中華民國112年12月18日第一審判決(偵查案號:臺灣新北 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2710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 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 ,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次按,對於簡 易判決不服而上訴者,準用上開規定,此觀諸刑事訴訟法第 455條之1第3項規定自明。被告林楓貴業經本案審判長於民 國113年12月11日當庭告知審判期日、被告應自行到庭,業 已合法傳喚,而被告於114年1月8日14時40許審判庭未到庭 ,有本院送達證書、刑事報到明細及審判筆錄在卷可按,依 上開說明,爰不待其陳述,逕為一造辯論判決,合先敘明。 二、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4條之規定,而 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 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 訟法第159條之5定有明文;故當事人如放棄對原供述人之反 對詰問權,於審判程序表示同意該等傳聞證據可作為證據, 除法院認該傳聞證據欠缺適當性外,自可承認其證據能力。 經查,關於本案屬於審判外陳述之傳聞證據,公訴人、上訴 人即被告林楓貴(下稱被告)於審判程序均同意作為證據,且 經本院審酌該證據作成情況皆無不適當之情形,是依上開規 定,認得作為本案證據。另本院後述所引用之其餘非供述證 據,經本院依法當庭提示令其辨認外,復無證據足證係公務 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得,且當事人亦未表示反對意見,而為 證明本案犯罪事實所必要,亦得作為本案證據。 貳、實體部分:   一、本案經本院審理結果,認第一審以被告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 文書罪,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 項等規定,判決判處被告拘役4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1千元折算1日,其認事用法均無違誤,量刑亦屬妥適,應予 維持,除證據部分應予補充「110年9月17日上傳至麗池公司 稽核之APP照片內容圖片1張、直屬長官於110年10月10日所 發LINE訊息圖片1張、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 其餘爰引用如附件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書所記載之犯罪事實 、證據及理由(詳如附件一)。 二、被告上訴意旨(其狀紙雖名為「刑事抗告狀」,然核其理由 ,乃對於前開本院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不服而尋求救濟)略 以:我是依照主管的指示所為,我登載的不是事實,但是是 我的主管要我這樣做的;電腦是我去登載的,但不是出自我 意願云云。經查:  ㈠證人陳鈺善於112年3月21日偵查中證述:對於林楓貴稱他有 跟我反應人力不足的事情,而我知情,有讓他繼續用王天本 之事,並非如此,當時人事說王天本不合標準,王天本上班 一兩週後人事跟我說,我有跟林楓貴說王天本不符實格,用 王天本的話公司不會付薪資,林楓貴說他會跟他說,後來王 天本來公司跟我說林楓貴沒有給他薪資我才知道王天本還在 公司,我找林楓貴打電話給他,他都不接,兩天後林楓貴來 上班我問他為什麼還在用王天本,怎麼付薪資給王天本,林 楓貴說會想辦法,我有跟林楓貴說要讓王天本離職,林楓貴 一直避不見面,也一直用王天本。王天本是林楓貴面試的, 發現不符資格我也有跟他說,後來才驚覺他繼續用王天本等 語(見111年度偵字第32710號偵查卷第69至70頁)。  ㈡另證人黃宏強於111年3月1日偵查中證述:告證3中我沒有出 勤這麼多天,當時是林楓貴叫我去代班2、3天左右。我有匯 款給林楓貴,金額忘了,林楓貴打電語給我,說有錢要借我 戶頭放,我想說是主管就借他,他說是幾位代班同仁的薪水 沒地方放,他把錢匯給我,他就再叫我匯還給他,他匯多少 給我我就匯回去多少,通常公司匯錢給我我都不會仔細對。 我以上陳述的部分陳鈺善沒有參與,都是林楓貴等語(見11 1年度他字第1052號偵查卷第152頁);證人許慶華於111年4 月7日偵查中證述:我有將部分薪資交給林楓貴,他說他有 幾天的班用我的名字,我不記得是那個月份,給他1萬多元 ,我不知道他報幾天,但我扣掉我實際有上班的薪資,剩下 的給他,10號我領薪水,在華南銀行門口給他的,公司旁的 華南銀行,板橋三民路。我不知道為何他要用我名字報薪資 ,他是幹部我就聽他的等語。(見111年度他字第1052號偵 查卷第198頁);證人王天本於111年5月5日偵查中證述:9 、10月上班日期是正確的,我不是9月8日上班,是9月9日上 班,我有休假一天。對話紀錄是我跟林楓貴的LINE對語記錄 ,他有給我11420元,是9月份薪資,但他沒有全給我,還欠 1萬多元。我10月份有上班。對話中提到「人頭代替」應該 是林楓貴做的,只有他有權力,我10月第二次在公司遇到陳 鈺善時他說林楓貴找人頭領我的薪水。我是事後去詢問時陳 鈺善才跟我說林楓貴用人頭。我有問過林楓貴,他說他找人 頭幫我領薪水,說會再拿錢給我,是林楓貴9月中下旬先跟 我說這件事的。陳鈺善跟我說時我有跟陳鈺善說我知道,請 他處理,陳鈺善說他會處理,他當時覺得訝異,他說9月7日 公司已經報我離職,林楓貴為何沒有通知我。是陳鈺善跟我 說時我才如道自己被報離職,林楓貴沒有跟我說過被離職的 事情,只是叫我上班,也沒跟我說找誰當人頭等語(見111 年度他字第1052號偵查卷第218至219頁)。並有被告之人事 資料表、證人王天本訪談資料、被告與證人王天本之對語紀 錄、110年9月據點核薪實際出勤班表、四季社區總幹事訪談 紀錄暨出勤資料、證人黃宏強及許慶華訪談紀錄、證人黃宏 強轉匯薪資之存摺內頁影本、證人王天本之領薪紀錄等附卷 可稽,益徵證人陳鈺善、黃宏強、許慶華、王天本所證應與 事實相符而堪以採信。  ㈢又被告提出之110年9月17日上傳至麗池公司稽核之APP照片內 容圖片1張,至多僅能證明麗池公司知悉證人王天本於當日 有至陽光四季社區值班,然無法佐證係麗池公司指示被告偽 造出勤班表;另被告提出之直屬長官於110年10月10日所發L INE訊息圖片1張,圖片上方顯示之日期為2021年10月10日, 與檢察官起訴被告所偽造之出勤班表時間並不相符,尚無從 逕認係證人陳鈺善指示被告偽造出勤班表。綜上所述,被告 所辯僅係事後卸責之詞,不足採信。  ㈣按關於刑之量定及緩刑之宣告,係實體法上賦予法院得為自 由裁量之事項,倘其未有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或濫用其 權限,即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最高法院75年度台上字第70 33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量刑輕重屬實體法賦予法院之自 由裁量權,此等職權之行使,在求具體個案不同情節之妥適 ,倘法院於量刑時,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 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範圍,又無明顯濫權情 形,即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250 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審於量刑時審酌被告以起訴書所載 方式為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犯行,足生損害於麗池公司 管理員工出勤紀錄之正確性,所為應予非難,兼衡被告犯後 已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暨其素行、犯罪之動機、目的、手 段、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及尚未與麗池公司和解或獲得諒 解等一切情狀後,始本於法律所賦予之裁量權限而為刑度宣 告,並未逾越客觀上之適當性、相當性及必要性之比例原則 ,核屬妥適。  ㈤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事用法及量刑經核既均無違誤不當之 處,被告上訴否認犯罪顯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1條、第373條(依刑事裁判精簡原則,謹記載程序法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簡群庭偵查起訴,檢察官高智美到庭執行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明珠                    法 官 藍海凝                    法 官 劉安榕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王志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件一: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審簡字第86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楓貴 男 (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住○○市○○區○○路000巷0弄00號3樓           居新北市○○區○○路000巷0弄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3 2710號),而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 下:   主 文 林楓貴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另補充「被告林楓貴於本 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外,其餘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 之記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林楓貴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 登載不實文書罪。  ㈡被告將不實事項登載於業務上所作成之文書後復持以行使, 其業務上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 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㈢爰審酌被告負責麗池保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麗池公司)保全 管理、選任、調動以及出勤時數、薪資核算等業務,竟以起 訴書所載方式為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犯行,足生損害於 麗池公司管理員工出勤紀錄之正確性,所為應予非難;惟念 被告犯後已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其素行(有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查)、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暨 其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自陳從事保全工作,月薪新臺幣3 萬多元,需扶養父母之生活狀況,及被告尚未與麗池公司和 解或獲得諒解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簡群庭提起公訴,檢察官朱柏璋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三庭 法 官 朱學瑛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楊喻涵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12  月  18  日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1年度偵字第32710號   被   告 林楓貴 男 48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弄00號              3樓             居新北市○○區○○路000巷0弄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楓貴於民國110年6月15日起至110年10月間,受僱於麗池保全 股份有限公司(址設新北市板橋區,設址詳卷,下稱麗池公司 ),擔任麗池公司之高級專員,負責麗池公司保全管理、選任 、調動以及出勤時數、薪資之核算等業務,故麗池公司之出勤 紀錄表係林楓貴業務上執掌之文書,林楓貴竟基於行使業務上 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明知如附表之人並未於如附表日期出 勤,仍於110年9月至同年10月間,在如附表出勤地點之出勤紀 錄表上偽造如附表之人有於如附表日期值勤之出勤紀錄後,向 麗池公司承辦人員行使之,足以生損害於麗池公司管理員工出勤 紀錄之正確性。 二、案經麗池公司告訴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林楓貴於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製作不實之出勤班表,並以證人黃宏強、許慶華之名義替證人王天本請領薪資之事實。 2 告訴代理人楊明德於偵查中之指訴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證人黃宏強、許慶華及王天本於偵查中之具結證述 證明被告有偽造出勤紀錄以替證人王天本請領薪資之事實。 4 同案被告即被告主管陳鈺善於偵查中之供述 證明被告曾讓證人王天本擔任麗池公司保全之事實。 5 被告之人事資料表、證人王天本訪談資料、被告與證人王天本之對話紀錄、110年9月據點核薪實際出勤班表、四季社區總幹事訪談紀錄暨出勤資料、證人黃宏強及許慶華訪談紀錄、證人黃宏強轉匯薪資之存摺內頁影本、證人王天本之領薪紀錄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行使業務上登載不 實文書。被告所為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之低度行為,為行使 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三、至告訴意旨認被告以如附表不實內容出勤紀錄表向麗池公司 請領薪資之行為,亦涉犯刑法第339條第2項詐欺得利罪嫌部 分,惟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 實,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認定不利於被告之 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 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此有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 6號判決要旨可資參照;次按刑法第339條之詐欺罪,須行為 人出於不法之所有意圖,以詐騙為手段,而獲得他人之物或 財產利益,並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之財產犯罪,換言之,詐欺 罪之構成除需有詐騙行為、被騙者因之陷於錯誤、被騙者因 此錯誤而為財產處分,並因此處分造成財產損失等客觀要件 外,更應具有詐欺故意及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意圖, 故行為人若無此等意圖,即不構成本罪。訊據被告辯稱:係 因證人王天本不符合保全資格,又因他母親住院需要錢,伊 想說先幫他,但證人王天本都找不到人幫他做勞保加保,所 以伊才這樣先幫他做薪資申報,且證人王天本上班1個月才 發現他不符資格,臨時找不到人,若發生空班情形,公司會 被社區罰錢等語,又證人王天本於偵查中證稱:伊有在四季 社區擔任保全,被告有說他會找人頭幫伊領薪水,並說會再 拿錢給伊等語,而同案被告陳鈺善則於偵查中供稱:伊公司 管理部人員說證人王天本警政署有紀錄不能上班,另外保全 不能空班,社區會罰款等語,可知被告所辯證人王天本確實 有出勤,惟因證人王天本因不符合擔任社區保全之消極資格 ,無法支領薪水,被告方以其他人名義替證人王天本帶領薪 資等語尚非無稽,則被告尚難認有何不法所有意圖(至被告 另涉犯侵占證人王天本薪資款項部分,另由本署以111年度 偵字第23975號偵查中),惟此部分與上開起訴部分,屬裁判 上一罪關係,為起訴效力所及,爰不另為不起訴處分,附此敘 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2  年  4   月   18  日                檢 察 官 簡群庭 附表:  編號 出勤日期 出勤地點 實際出勤之人 遭偽造出勤之人 1 110年9月9日至同年9月13日 陽光四季社區 王天本 黃宏強 110年9月15日至同年9月17日 王天本 2 110年9月19日至同年9月22日 王天本 許慶華 同年9月24日至同年9月26日 王天本 同年9月28日至同年9月30日 王天本

2025-02-18

PCDM-113-審簡上-81-20250218-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違反稅捐稽徵法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187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銀櫃 選任辯護人 吳麗珠律師 陳惠美律師(已解除委任) 上列被告因違反稅捐稽徵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5265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判決 處刑(原案號:113年度訴字第433號),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陳銀櫃犯如附表三、四主文欄所示之各罪,各處如附表三、四主 文欄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陳銀櫃為得意購市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得意購公司)之登 記負責人,綜理得意購公司業務與財務運作,有關申購、請 領及製作統一發票、填製營業人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及統一 發票以申報營業稅為其附隨業務,為從事業務之人及處理得 意購公司商業會計事務之人,明知應依交易之實際情況,據 實製作商業會計憑證、申報稅捐,竟仍分別為以下犯行: (一)明知得意購公司並未於附表一所示發票開立時間與附表一所 示之營業人進行實際交易,仍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 各別犯意,於附表三所示各稅期,取得如附表一所示該等營 業人開立之不實統一發票後,委由不知情之記帳士林志隆, 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規定,以每2個月為1期,先後填 具當期營業人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401報表)並檢附如附 表一所示各該月份之不實統一發票,作為得意購公司進項憑 證使用,持以向財政部高雄國稅局申報當期同一稅期營業稅 而行使之,足生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核課稅捐之正確性。 (二)明知得意購公司並未於附表二所示發票開立時間與附表二所示之營業人進行實際交易,仍基於填製不實會計憑證及幫助他人逃漏稅捐之各別犯意,於附表四所示各稅期,虛偽填載如附表二所示不實發票,供附表二所示之營業人充當進項憑證使用,供扣抵銷項稅額,並幫助附表二所示營業人分別逃漏如附表二所載之營業稅額,足生損害於稅捐稽徵機關核課稅捐之正確性及公平性。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陳銀櫃於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並 有證人即中網公司登記負責人林鳳英於偵查中之供述、手機 對話紀錄截圖、證人即記帳士林志隆於國稅局約詢、偵查中 之證述、證人即聯豐公司登記負責人林思佳於偵查中之證述 、得意購公司之營業稅稅籍資料查詢作業列印資料、營業人 設立登記申請書、設立登記核准函、新開業營業人訪問卡、 營業人設立登記查簽表、公司章程、得意購公司涉嫌取得及 開立不實發票明細表、得意購公司106-108年度申報書查詢 表、106年6月至108年4月營業人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401 )、得意購公司106年6月至108年4月營業人進銷項交易對象 彙加明細表、得意購公司專案申請調檔查核清單、得意購公 司106年至108年綜合所得稅BAN給付清單資料、國稅局函查 得意購公司股東林鳳英、鄧如晏及鍾雪花之函文及回覆問卷 等資料、得意購公司與如附表一、二所示營業人循環交易圖 及各該營業人於上揭期間「營業人進銷項交易對象彙加明細 表」、附表一及附表二所示之營業人之營業稅稅籍資料查詢 作業列印資料、營業稅年度資料查詢(進項來源明細、銷項 去路明細)、資金及交易查詢明細資料、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110年7月8日財北國稅審四字第1100020245號刑事案件移送 書、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緝字第3040號起訴書、 高雄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1046號起訴書在卷可佐,足 認被告前揭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予採信。從而,本案 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一)新舊法比較:被告行為後,稅捐稽徵法第43條業於110年12月17日修正公布,並於同年月19日起生效施行。修正前稅捐稽徵第43條第1項原規定「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下同)6萬元以下罰金。」,修正後則規定「教唆或幫助犯第41條或第42條之罪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經比較新舊法之結果,可知修正後規定乃將法定刑度提高,並無較有利於被告之情形,依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自應適用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之規定論處。 (二)罪名及罪數 1、核被告就本判決附表三各編號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16條、 同法第215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就本判決附表四 各編號所為,均係犯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1款之填製不實會 計憑證罪、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之幫助逃漏稅捐 罪。被告前述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低度行為,均為行使之高 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就附表三各編號所示之犯行 ,利用不知情之記帳士林志隆登載營業稅申報書以遂行其犯 罪,為間接正犯。 2、被告於附表四各編號所示之同一營業稅申報期間,係接續填 製不實之統一發票交付同一或不同營業人,依社會通念,應 認係基於單一犯罪故意,而論以接續犯。就附表四各編號所 為,係以一行為,同時觸犯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及幫助逃漏 稅捐罪,應依想像競合犯規定,從一重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 罪處斷。  3、又營業人應以每2月為一期,於次期開始15日內,向主管稽 徵機關申報,是每期營業稅申報於各期申報完畢即已結束, 以「一期」作為認定逃漏營業稅、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及 填製不實會計憑證次數之計算,區別不難,獨立性亦強,於 經驗及論理上,難認符合接續犯之概念,是應以申報稅期作 為認定罪數之依據,並應論以數罪併罰。故被告如附表三、 四所示涉犯之各罪,合計共20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 ,應予分論併罰。    (三)刑罰裁量: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得意購 公司均未實際與附表一、二所示之營業人之進行交易,竟取 得不實統一發票據以申報營業稅而行使不實內容之營業稅申 報書,又填製開立不實內容之發票供該等營業人持之作為進 項憑證而申報扣抵銷項稅額,紊亂主管機關對於統一發票之 管理,更造成國家稅賦短收而妨礙課稅之公平性,所為實屬 不該。惟念被告犯罪後終能坦承犯行,另衡酌被告自承其智 識程度、工作、收入、生活情狀等節(因涉及個人隱私,故 不予揭露)、刑法第57條之各款事由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 如附表三、四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另審酌被告本案之犯罪時間介於106年5、6月至108年3 、4月間,實質侵害法益之質與量未如形式上單從罪數所包 含範圍之鉅,如以實質累加之方式定應執行刑,其刑度將超 過其行為之不法內涵,有違罪責相當性原則,復考量刑罰對 受刑人所造成之痛苦程度係隨刑度增加而生加乘效果,而非 以等比方式增加,以隨罪數增加遞減刑罰之方式定其應執行 刑,已足以評價其行為不法,爰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不另為無罪諭知部分: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明知得意購公司與起訴書附表一所示之 營業人間並無實際進貨或購買勞務之事實,竟共同基於逃漏稅 捐之犯意聯絡,於如附表一所示期間,在不詳地點,取得如 附表一所示營業人開立之不實統一發票共計61張,合計金額14 ,090,236元,充作得意購公司之進項憑證,持向稅捐稽徵機 關申報得意購公司之營業稅,虛報如附表一所示之進項稅額 ,以此不正當之方法使得意購公司逃漏營業稅共計70萬4,523 元。因認被告涉犯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1條、第47條第1項 第1款公司負責人為納稅義務人以不正方法逃漏稅捐罪嫌等語 。 (二)然查: 1、稅捐稽徵法第41條關於納稅義務人以詐術或其他不正當方法 逃漏稅捐罪,係結果犯且不罰未遂犯,故須納稅義務人之行 為實際有發生逃漏稅捐之結果,始克成立。同法第47條關於 對法人或非法人團體實際負責業務之人之處罰,亦同此解釋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043號判決意旨參照)。 2、經本院函請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計算得意購公司逃漏之營業稅 數額,該局函覆稱:得意購公司於涉案期間部分取得及開立 之統一發票無進、銷貨事實,並非全然無實際營運事實,其 逃漏營業稅稅額經逐期計算為0元等語,有財政部高雄國稅 局113年10月29日財高國稅銷售字第1130109515號函及所附 逐期計算虛進虛銷(含冒退稅額)應補徵稅額及漏稅額計算 表可參(見訴字卷第81至83頁)。則得意購公司於上開稅期 ,既無任何逃漏稅捐之結果,揆諸前揭說明,自難認被告上 開所為已該當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1條、第47條第1項第1款 公司負責人為納稅義務人以不正方法逃漏稅捐罪,此部分本應 為無罪之諭知。惟此部分倘成立犯罪,與被告所犯附表三所 示之各罪,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爰均不另為無罪 之諭知。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 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盧葆清提起公訴,檢察官李文和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謝昀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竣凱      所犯法條:刑法第216條、第215條、商業會計法第71條、110年1 2月17日修正前稅捐稽徵法第43條第1項                    附表一(得意購公司取得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 編號 取得不實發票之營業人名稱 發票開立期間 張數 銷售額 (新臺幣) 稅額 (新臺幣) 1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106年5月-6月 7 2,566,662元 128,338元 106年9月-10月 7 1,152,380元 57,620元 106年11月-12月 7 1,332,380元 66,620元 107年1月-2月 7 1,347,618元 67,382元 107年3月-4月 10 1,314,286元 65,714元 107年5月-6月 8 1,404,760元 70,239元 小計 46 9,118,086元 455,913元 2 聯豐國際有限公司     106年5月-6月 2 438,094元 21,906元 106年7月-8月 9 2,942,856元 147,144元 小計 11 3,380,950元 169,050元 3 豐采樂活耕心莊園有限公司 107年11月-12月 4 1,591,200元 79,560元 小計 4 1,591,200元 79,560元 總計 61 14,090,236元 704,523元 附表二(得意購公司開立不實統一發票明細表) 編號 開立不實發票之營業人名稱 發票開立期間 張數 銷售額 (新臺幣) 稅額 (新臺幣) 1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106年5月-6月 8 1,600,000元 80,000元 106年7月-8月 8 2,895,232元 144,768元 106年9月-10月 12 1,161,773元 58,090元 106年11月-12月 10 1,212,117元 60,607元 107年1月-2月 10 1,227,356元 61,368元 107年3月-4月 7 1,336,189元 66,811元 107年5月-6月 10 1,381,095元 69,054元 107年7月-8月 1 121,905元 6,095元 107年9月-10月 2 174,000元 8,700元 108年1月-2月 2 95,619元 4,781元 108年3月-4月 2 53,238元 2,662元 小計 72 11,258,524元 562,936元 備註:提出扣抵 68 11,075,452元 553,783元 2 環宇展業有限公司 107年11月-12月 4 1,675,350元 83,768元 小計 4 1,675,350元 83,768元 3 慧通器材行 106年5月-6月 2 219,047元 10,953元 小計 2 219,047元 10,953元 總計 78 13,152,921元 657,657元 附表三(取得發票部分罪刑一覽表) 編號 稅期 發票來源 對應編號 主文 1 106年5月至6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2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聯豐國際有限公司 2 106年7月至8月 聯豐國際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2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106年9月至10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106年11月至12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107年1月至2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6 107年3月至4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7 107年5月至6月 庭逸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1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8 107年11月至12月 豐采樂活耕心莊園有限公司 附表一編號3 陳銀櫃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表四(開立發票部分罪刑一覽表) 編號 稅期 開立發票對象 對應編號 主文 1 106年5月至6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慧通器材行 附表二編號3 2 106年7月至8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106年9月至10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106年11月至12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107年1月至2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6 107年3月至4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7 107年5月至6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8 107年7月至8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9 107年9月至10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0 107年11月至12月 環宇展業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2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1 108年1月至2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2 108年3月至4月 中網雲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附表二編號1 陳銀櫃犯商業會計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之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025-02-17

KSDM-113-簡-5187-202502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5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華宗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206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華宗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陳華宗為久晴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久晴風公司)之董事, 王岱霆、謝宗恩均為久晴風公司之股東。陳華宗知悉久晴風 公司於民國107年3月8日9時許,未實際召開股東臨時會,竟 仍基於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之犯意, 由陳華宗於不詳時間,指示不知情之「號記聯合會計師事務 所」人員,製作「久晴風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臨時會議事錄」 ,並於其上登載:「一、時間:民國107年3月8日上午九時 ;二、地點:本公司會議室;三、出席:代表已發行股份總 數51,000股,出席率100%;四、主席:陳鴻鈞 記錄:王岱 霆;……七、討論事項:……2.案由:改選董事及監察人案……決 議:投票結果,由陳華宗(當選權數132,000)、王岱霆( 當選權數7,800)、陳和田(當選權數132,000)等三人當選 為本公司董事,謝宗恩(當選權數51,000)當選為本公司監 察人,任期自即日起三年」等不實內容,並委由不知情之上 開會計師事務所邱素蘭會計師,持包含上開不實之股東臨時 會議事錄等資料,向臺南市政府辦理久晴風公司董事、監察 人變更登記,致不知情之承辦人員為形式審查後,將陳華宗 、王岱霆、陳和田、謝宗恩等人分別當選為久晴風公司董事 及監察人之不實事項,登載在其職務上所掌管之股份有限公 司變更登記表之公文書上,而足以生損害於王岱霆、謝宗恩 及臺南市政府對於公司登記事項管理之正確性。 二、案經王岱霆、謝宗恩訴由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 訴。   理 由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 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 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 查證據時,知有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 ,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 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本判決下列所引用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包括書證 ),公訴人、被告陳華宗於本院審理中均表示同意作為證據 ,亦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本院審酌上開證據資料 製作時之情況,尚無違法不當及證明力明顯過低之瑕疵,認 為以之作為證據應屬適當,參考前開規定,認前揭證據資料 有證據能力。至本判決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公訴人、被告 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均未爭執其證據能力,且查無非法或不 當取證之情事,復為證明本案犯罪事實所必要之重要關係事 項,認均有證據能力。 二、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不諱,核與證人 即告訴人王岱霆、謝宗恩、證人陳品羲(原名:陳鴻鈞)於 警詢、偵查中、證人王瑋崧、彭釋書、邱素蘭於偵查中之證 述情節相符,並有久晴風公司歷次變更資料(偵1卷第11至1 4頁)、臺南市政府113年5月17日府經商字第11300366800號 函暨所附久晴風公司歷次變更登記資料影本(偵1卷第125至 241頁)各1份附卷可佐,足認被告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 ,應堪採信。本案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以認定,應 予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被告行為後,刑法第214條、第215條雖於108年12月25日修正 公布,於同年月00日生效施行,然該修正僅係將刑法施行法 第1條之1第2項前段有關罰金調整之數額予以明文化,條文 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均未變更,即無新舊法比較之問題。    ㈡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 實文書罪、刑法第214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被告業務 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為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起訴意旨認為被告涉犯刑法第216條、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 文書罪部分,容有誤會,然業經蒞庭檢察官當庭更正起訴法 條為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本院卷第39頁),並經本院 當庭告知被告上開罪名(本院卷第38頁),以保障其防禦權 ,而無庸變更起訴法條。  ㈢被告利用不知情之上開會計師事務所人員、邱素蘭會計師, 將不實事項登載於業務上文書,向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而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均為間接正犯。    ㈣被告所犯上開二罪,其實行行為有局部重疊,為想像競合犯 ,應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情節較重之使公務員登載不 實罪論處。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久晴風公司董事,本 應遵循合法程序謹慎行事,竟於該公司之股東臨時會議事錄 填載不實內容,並據以辦理公司變更登記,致該管公務員於 其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登載不實事項,足生損害於告訴人2 人及主管機關對公司管理之正確性,所為應予非難。並考量 被告於本院坦承犯行,迄未獲得告訴人2人原諒。復斟酌被 告之品行(見法院前案紀錄表)、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所生之危害。兼衡被告自陳教育程度為高中畢業,從事臨 時工,日薪新臺幣1,500元,離婚,育有3個小孩,小孩均已 成年,無人需其扶養(本院卷第82頁)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警惕。 四、本案登載不實之股東臨時會議事錄,既經被告行使而交付臺 南市政府持有,已非被告所有之物,爰不予宣告沒收,附此 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謝旻霓提起公訴,檢察官董和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金虎                   法 官 潘明彥                   法 官 張郁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陳冠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4條 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 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 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 萬5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2025-02-14

TNDM-113-訴-751-20250214-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277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賴立瑋 選任辯護人 林彥廷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詐欺等案件,不服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 第1226號,中華民國113年3月27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 新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12471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 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賴立瑋緩刑貳年,並應依附件所示之條件支付損害賠償。   事實及理由 一、本院審理範圍  ㈠按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 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而其立法理由指出:「為 尊重當事人設定攻防之範圍,並減輕上訴審審理之負擔,容 許上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其未 表明上訴之認定犯罪事實部分,則不在第二審之審判範圍。 如為數罪併罰之案件,亦得僅針對各罪之刑、沒收、保安處 分或對併罰所定之應執行刑、沒收、保安處分,提起上訴, 其效力不及於原審所認定之各犯罪事實,此部分犯罪事實不 在上訴審審查範圍」是科刑事項已可不隨同其犯罪事實而單 獨成為上訴之標的,且上訴人明示僅就量刑部分上訴時,第 二審法院即不再就原審法院所認定之犯罪事實為審查,而應 以原審法院所認定之犯罪事實,作為論認原審量刑妥適與否 的判斷基礎。  ㈡原判決認上訴人即被告賴立瑋(下稱被告)有其事實欄所載 非法利用個人資料,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犯行明確,因 而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刑法第 216條、第215條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之規定,依想像競 合犯從一重論以非法利用個人資料罪,已詳述其調查、取捨 證據之結果及憑以認定犯罪事實之心證理由。被告對於原判 決有罪部分全部提起上訴(原判決關於被告詐欺取財未遂部 分,以證據不足不另為無罪諭知,非上訴範圍),嗣於本院 審理中撤回對犯罪事實、罪名、罪數之上訴,並表示認罪, 僅針對量刑提起上訴,請從輕量刑並諭知緩刑等語,有刑事 撤回上訴狀及審理筆錄可稽(見本院卷第108頁、第117頁) ,檢察官則未上訴,依上開說明,本院應依據原審法院所認 定之犯罪事實,僅就原審判決量刑妥適與否進行審理,至原 判決其他部分則非本院審理範圍。 二、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按量刑係法院就繫屬個案犯罪所為之整體評價,乃事實審法 院之職權裁量事項,而量刑判斷當否之準據,則應就判決整 體觀察為綜合考量,不可擷取其中片段遽為評斷。苟其量刑 已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 ,在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無偏執一端,或濫用其裁量權限 ,致明顯失出失入情形,自不得任意指為不當或違法(最高 法院75年度台上字第7033號、104年度台上字第2577號判決 意旨參照)。  ㈡原審依被告所犯罪名,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 從事業務之人,為爭取符合申請輔具補助款之被害人盧謝碧 紅,優先向其任職之振生有限公司(下稱振生公司)購買輔 具,俾增加其銷售業績,未經被害人同意或授權,逕自利用 被害人之個人資料,不實登載其已向振生公司購買輔具、欲 申請核銷輔具補助款新臺幣1萬元之事項於其業務負責之輔 具廠商請款系統作業表單,並送出申請而行使之,不僅影響 被害人之隱私及其自由向特約廠商購買輔具申請核銷之權利 ,亦影響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對特約輔具廠商請款系統資料管 理之正確性,所為實有不該;並審酌被告犯後矢口否認犯行 ,且未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或取得諒解等情,兼衡被告之犯罪 動機、手段、目的及其素無前科之素行,暨自陳碩士畢業之 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徒刑4月,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原審業已審酌刑法第57條各款 所列情狀,所處刑度亦無輕重相差懸殊等裁量權濫用,或違 反比例原則、公平原則等情形,客觀上亦不生量刑明顯失出 失入之裁量權濫用,核屬法院量刑職權之適法行使,難認有 何不當而構成應撤銷之事由。被告上訴指摘原審量刑過重, 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末查,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本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足憑,其因一時失慮而罹刑章,且於 原審判決後已知錯,於本院坦認犯罪,復積極與被害人之繼 承人盧中民達成和解,業已履行部分賠償,有被告提出之和 解書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85頁),被告既能坦白認罪,並 積極尋求彌補、賠償損失,足認其經此偵審程序及刑之宣告 後,已知所警惕,且審酌被告尚有部分款項未賠償,為使被 告能持續履行和解協議,若使其入監服刑,除具威嚇及懲罰 效果外,反有斷絕其社會連結之憾,除無從達成教化及預防 再犯目的外,對於被害人之賠償亦無助益,是本院綜合上情 ,認對其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依刑法第74條第1 項第1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另為促使被告遵期履行和解條 件,爰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規定,諭知被告應依附件所 示期日,向被害人之繼承人盧中民支付剩餘款項,以期符合 緩刑目的,此部分乃緩刑宣告附帶之條件,依刑法第74條第 4項規定,上開條件內容得為民事強制執行名義,且依刑法 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違反上開之負擔情節重大,足 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 得撤銷緩刑之宣告,併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 第2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邱蓓真提起公訴,檢察官侯名皇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鄭水銓                    法 官 沈君玲                    法 官 孫沅孝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駱麗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之利益,而違反第6 條第1項、第15條、第16條、第19條、第20條第1項規定,或中央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第21條限制國際傳輸之命令或處分,足生損 害於他人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 金。    附件: 一、被告賴立瑋(下稱甲方)應給付被害人盧謝碧紅之繼承人盧 中民(下稱乙方)新臺幣(下同)拾伍萬元。 二、給付方式:  ㈠於民國113年10月31日前,給付伍萬元至乙方指定之帳戶。  ㈡餘款拾萬元則自113年11月起,於每月月底前匯款貳萬元至乙 方指定之帳戶,至全部清償為止。

2025-02-12

TPHM-113-上訴-2777-20250212-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簡字第10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蔣凱晉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946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蔣凱晉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除補充及更正「犯罪事實欄一第13至14行:亞 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氣品質監測儀器操作檢查/校正 紀錄表(TSP、PM10)、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氣品 質監測儀器操作檢查/校正紀錄表(PM2.5)(見他字卷第17 頁、第22頁)」外,其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之行使業務登載不 實文書罪。被告登載不實內容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之低度 行為,為其嗣後行使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另被告 自民國113年7月12日起至同年月13日止,涉犯行使業務登載 不實之犯行,係基於單一決意而為,且所侵害之法益相同, 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合為 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為當,應論以接續犯而論以一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係從事業務之人,本應 忠於職責,竟利用職務之機會,為本案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 書行為,足生損害於行政院環境部就稽查空氣中所含污染物 物質真實狀況之正確性,所為應予非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 犯行,犯後態度尚可,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及 自陳大學畢業之教育程度、職業採樣工程師及家庭經濟狀況 小康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 折算標準。 四、沒收: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刑法第38 條第2項定有明文。然查,被告於業務上登載不實之文書即 「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氣品質監測儀器操作檢查/ 校正紀錄表(TSP、PM10)、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 氣品質監測儀器操作檢查/校正紀錄表(PM2.5)」,已交付 予現場稽查之行政院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人員行使之,非屬 被告所有,自不得宣告沒收。  五、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第210條至第215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不實 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9467號   被   告 蔣凱晉 男 35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0號7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蔣凱晉為亞太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太公司)採樣工 程師,負責空氣品質採樣之工作,係環境檢驗測定機構管理 辦法第2條第3款所定環境檢驗測定人員。蔣凱晉明知亞太公 司執行空氣品質採樣業務時,應依據環境部公告之空氣檢測 類空氣中粒狀污染物檢測法-高量採樣法(NIEAA102.13A,下 稱:高量採樣法)、空氣檢測類空氣中懸浮微粒(PM2.5)檢測 方法-手動採樣法(A205.11C,下稱:手動採樣法)及空氣檢測 類空氣中粒狀污染物自動檢測方法-貝他射線法(A205.11C· 下稱:貝他射線法)等檢測方法規範,詎其竟基於行使業務上 登載不實文書之犯意,於民國112年7月12日、同年月13日, 在桃園市○○區○○里○○段00地號之土地上進行桃園科技工業區 第二期開發計畫現場採樣檢測時,明知其並未依上開規範之 檢測步驟為操作檢測,仍於「亞太公司空氣監測儀器操作檢 查/校正紀錄表」上自行填具不實之大氣壓カP(mmHg)、大氣 温度P(°C)、壓差AH(mm H2O)、體積流量Q(m³/min)、流量計 讀值Y(m³/min)、Ycal(m³/min)及%E>±7%等相關數據共33處 檢測數值,並將上開文書提供給至現場稽查之環境部國家環 境研究院人員而行使之,致環境部無法正確稽查空氣中所含 污染物物質真實狀況,足生損害於公眾及檢測結果之正確性 。 二、案經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蔣凱晉坦承不諱,並有環境部113 年7月22日環部授研字第1135109303號函及所附亞太公司空 氣監測儀器操作檢查/校正紀錄表等資料、亞太公司登記公 示資料、亞太公司陳述意見紀錄各1份在卷可資佐證,被告 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蔣凱晉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同法第215條之行使 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檢 察 官 賴 瀅 羽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4   日                書 記 官 王 昱 仁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2-06

TYDM-114-桃簡-107-20250206-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41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周杰熙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 07號),被告自白犯罪(本院原案號:113年度易字第1302號), 本院認宜改行簡易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周杰熙犯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 日起壹年內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 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肆拾小時之義務勞務,緩刑期 間付保護管束。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周杰熙(原名周明俊)於民國110年7月間至111年10月 間,擔任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自來水公司)第六 區管理處之委外抄表人員,應依其負責之工作區作業期程, 逐一前往各用水戶處確認水表並抄錄用水度數,為執行業務 之人。周杰熙明知其於110年7月間至111年10月間,並未逐 一確認如附表所示6戶水號之水表,且其所抄錄之如附表所 示度數,與各該水表之實際度數不符,竟基於業務上登載不 實之犯意,將如附表所示抄錄度數,鍵入自來水公司抄表機 數位裝置,並於如附表編號3、4、5、7、8、9、10抄表時另 行註記「60空戶」,以此方式將不實之電磁紀錄登載於業務 上文書,復將上開不實準文書回報給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 處而行使之,致自來水公司對各用水戶之用水計度失準,足 以生損害於自來水公司對於水表度數管理之正確性。 二、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坦承不諱,並 有附件起訴書所載之各項證據,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 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 ,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查被告將用水度數抄錄至手抄機掌上型數位裝置,其抄錄之 內容,係以電子之方式所製成,而供電腦處理之紀錄,依刑 法第10條第6項規定,屬於電磁紀錄;且該等電磁紀錄,藉 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影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 ,依刑法第220條第2項規定,應以文書論。又按刑法第220 條並非罪刑之規定,僅係闡述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 ,如依習慣或特約,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或錄音、錄 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像或 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於觸犯刑法分則偽造文 書、印文罪章之罪,應以文書論,即學理上所謂之準文書。 惟偽造或變造準文書時,仍依其文書之性質適用各該有罪刑 規定之法條論罪科刑(最高法院103年度台非字第115號判決 參照)。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第22 0條第2項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被告業務登載不實文 書後,復持以行使,其業務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 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數次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係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 施,侵害同一之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 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 ,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 ,核屬接續犯,而為包括之一罪。  ㈢爰審酌被告未能忠於職守,為貪圖方便,竟任意填載虛偽不 實用水度數回報,所為應予非難;惟念其並無前科,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素行尚可,且犯後終能 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之時間長短,及被告自述教育程度高 中肄業、擔任貨運公司理貨員及攝影師、未婚、無子女(11 3年度易字第1302號卷第25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㈣查被告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存卷可考,其因一時失慮,致罹刑 章,犯後已坦承犯行,知所悔悟,經此偵審程序及科刑教訓 ,當知警惕,而無再犯之虞,因認對其所宣告之刑,以暫不 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諭知宣告緩 刑2年,用啟自新。惟為使被告有所警惕,並導正其觀念, 認除前開緩刑宣告外,另有賦予其一定負擔之必要,爰依刑 法第74條第2項第5款規定,諭知被告應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起 1年內,向指定之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 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提供40小時之義務勞務;並 依刑法第9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諭知於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期使被告確切明瞭其行為所造成之危害,並培養正確法治 觀念,以啟自新。倘被告違反上開所定負擔情節重大,足認 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依刑 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得撤銷其緩刑之宣告,併此 提醒。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逕以簡易判 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收受判決正本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   本庭提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須附繕本)。據上論 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佳蓉提起公訴,檢察官饒倬亞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鄧希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林岑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20條第2項 (準文書)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 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 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附 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907號   被   告 周杰熙 男 44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號             居臺南市○區○○○街0號5樓之2(房              號526)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 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周杰熙(原名周明俊)於民國110年7月間至111年10月間, 擔任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 理處之委外抄表人員,應依其負責之工作區作業期程,逐一 前往各用水戶處確認水表並抄錄用水度數,為執行業務之人 。周杰熙明知其於110年7月間至111年10月間,並未逐一確 認如附表所示6戶水號之水表,且其所抄錄之如附表所示度 數,與各該水表之實際度數不符,竟基於業務上登載不實之 犯意,將如附表所示抄錄度數,鍵入自來水公司抄表機數位 裝置,並於如附表編號3、4、5、7、8、9、10抄表時另行註 記「60空戶」,以此方式將不實之電磁紀錄登載於業務上文 書,復將上開不實準文書回報給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而 行使之,致自來水公司對各用水戶之用水計度失準,足以生 損害於自來水公司對於水表度數管理之正確性。 二、案經自來水公司告發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周杰熙於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擔任自來水公司委外抄表人員,並抄錄如附表所示之水表度數之事實。 2 證人即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臺南服務所業務股股長趙子翔於警詢中之證述。 證明全部犯罪事實。 3 被告投標自來水公司委外抄表標案契約2份、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台水六業字第1110008264號、第1110015923號函、自來水公司抄表工作承攬規範、抄表承攬規範及作業程序各1份。 證明被告於上開期間擔任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委外抄表人員,並負責前往各用水戶處確認、抄錄水表度數之事實。 4 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台水六政字第1120005438號、第1120014130號函、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臺南服務所委外抄表人員虛填水表指針數涉偽造文書案」調查報告、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臺南服務所台水六南服室字第1113100575函暨用戶抄表資料及水表照片、第0000000000號函、第0000000000號函暨水表照片及抄表資料、第0000000000號函暨水表照片、第0000000000號函暨水表照片及抄表資料、抄表機照片、如附表各編號所示水表及周邊環境照片各1份。 1、證明被告虛填如附表所示水表度數之事實。 2、證明「60空戶」註記須由抄表人員手動輸入之事實。 二、查被告以自來水公司抄表機數位裝置進行水表抄錄,其抄錄 紀錄係以電子方式所製成,而供電腦處理之紀錄,依刑法第 10條第6項規定,屬於電磁紀錄;且該等電磁紀錄,藉電腦 之處理所顯示之影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依 刑法第220條第2項規定,應以文書論。又按刑法第220條並 非罪刑之規定,僅係闡述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如 依習慣或特約,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或錄音、錄影或 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像或符號 ,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於觸犯刑法分則偽造文書、 印文罪章之罪,應以文書論,即學理上所謂之準文書。惟偽 造或變造準文書時,仍依其文書之性質適用各該有罪刑規定 之法條論罪科刑,最高法院103年度台非字第115號判決參照 。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第220條第2 項之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嫌。被告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後 ,復持以行使,其業務登載不實之低度行為,應為行使之高 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被告多次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 之行為,係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施,侵害同一法益,各行 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請論以接續犯。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7   日                檢 察 官 張 佳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19  日                書 記 官 蔡 佳 芳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中華民國刑法第215條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 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 1 萬 5 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20條第2項 (準文書) 在紙上或物品上之文字、符號、圖畫、照像,依習慣或特約,足 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關於本章及本章以外各罪,以文書論 。 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 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 附表 編號 期數 水表(水號) 被告抄錄度數 水表實際度數 1 11007期 00000000000 296 11103期度數為292 2 11009期 297 3 11011期 297(註記60空戶) 4 11101期 297(註記60空戶) 5 11104期 00000000000 5(註記60空戶) 抄表次日為47 6 11104期 0000000000k 611 抄表次日為609 7 11103期 00000000000 1552(註記60空戶) 1566 8 11105期 1552(註記60空戶) 1572 9 11108期 00000000000 8(註記60空戶) 11 10 11110期 8(註記60空戶) 12 11 11108期 00000000000 1217 11112期度數為1213 12 11110期 1246

2025-02-05

TNDM-113-簡-3416-20250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