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許靜茹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11號 原 告 鄭景祥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欣怡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800,00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8,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24

TCDV-114-補-111-20250124-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691號 原 告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曾譯賢 被 告 張凱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84萬399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7萬9111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原告主張:   被告於民國111年4月8日與原告簽立「樂活貸」借款契約、 借據,分別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⑴單一循環型額度金額新臺 幣(下同)770萬元之循環型房貸,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4 月8日起至114年4月8日止,利息按年息2.940%計算,並自逾 期日起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 ,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⑵貸款52萬元,約定貸款期間 自111年4月15日起至131年4月15日止,利息按2.600%計算, 並自逾期日起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 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就前開2筆借款 (下合稱系爭借款)自113年6月16日起即均未依約繳納本息 ,屢經催討無果,依「樂活貸」借款契約第9條第1款、第10 條第1款及借據第9條第1款、第10條第1款之約定,被告已喪 失期限利益,系爭借款視為全部到期,迄尚有本金784萬399 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為清償,爰依借款契約 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 文所示。 參、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樂活貸」借款契約、借 據、「樂活貸」循環型房貸借款契約調整/終止通知書、    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及放款利率代碼表等為證(見 本院卷第15至19、47頁),核與原告所述各節相符。被告 對於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作何爭執, 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 認,則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堪信為真。  二、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 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 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 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 478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被告向原告借用之系爭 借款,迄尚有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未 清償,依約已視為全部到期,則原告依借款契約及消費借 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 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本件除第一審裁判費外,並未支出其他訴訟費用,爰併確 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第一審裁判費7萬9111元,應由敗訴之 被告負擔。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附表(時間均為民國,幣別/單位均以新臺幣/元計): 編號  種類 借款金額 借款餘額  利 息   違 約 金 年息 起迄日 逾期6個月內按原利率10% 逾期超過6個月按原利率20% 1 「樂活貸」借款契約 7,652,074元 7,652,074元 2.940% 自113年7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自113年8月25日起至114年2月24日止 自114年2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2 借據 520,000元 191,916元 2.600% 自113年6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 自113年7月17日起至114年1月16日止 自114年1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 合計 8,172,074元 7,843,990元

2025-01-23

TCDV-113-重訴-691-2025012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445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方世諒 被 告 凱翔廚具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陳美蓉 被 告 林孟樺 林華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367萬300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 息、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萬8323元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凱翔廚具有限公司(下稱凱翔公司)、陳美蓉、林孟樺 及林華偉(下合稱被告,單指其一則逕稱姓名)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均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 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原告主張:   凱翔公司為資金週轉之需,於民國104年4月22日邀同陳美蓉 、林孟樺為連帶保證人,與原告簽訂授信契約書,約定於授 信總額度新臺幣(下同)500萬元範圍內為授信往來;復於1 06年5月3日邀同陳美蓉、林孟樺及林華偉為連帶保證人簽立 保證書。嗣凱翔公司於112年5月5日、112年7月14日分別向 原告借款8筆款項共計350萬元、2筆款項共計40萬元(下合 稱系爭借款),並分別約定於113年5月3日、113年7月12日 清償,利息自借款日起按臺北金融業拆款定盤利率(ATIBOR )3個月【下稱ATIBOR(3M)】加碼年率2.63656%(目前合 計為年率4.25656%)或加碼年率2.73656%(目前合計為年率 4.35656%)計算,嗣如ATIBOR(3M)機動利率調整時隨同調 整,加碼幅度不變,如遲延給付本金或利息,全部債務視為 到期,並自逾期日起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 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凱翔公司如附表 編號1至4、6至9所示之借款本金已於113年5月3日到期,即 未依約清償,經原告催討未果,已喪失期限利益,系爭借款 視為全部到期,迄尚有本金367萬3000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 息、違約金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連帶清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參、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授信契約書、保證書、授 信動撥申請書兼借款憑證-新臺幣、新臺幣放款利率資料 、放款戶帳號資料查詢申請單等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56 頁),核與原告所述各節相符。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前開 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 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原告主張之前開事 實,堪信為真。  二、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 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 物返還之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 用物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連帶債務之債權人 ,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 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474條第1項、第478條前 段、第273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查,凱翔公司向原告借用 系爭借款,迄尚有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 金未清償,陳美蓉、林孟樺及林華偉為凱翔公司系爭借款 之連帶保證人,則原告依消費借貸契約及連帶保證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 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本件除第一審裁判費外,並未支出其他訴訟費用,爰併確 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第一審裁判費3萬8323元,應由敗訴 之被告連帶負擔。 伍、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附表:(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編號 借款本金 (即求償金額) 借款日 到期日 利息計算期間 利  率 違約金計算期間及利率 逾期6個月以內按原利率10% 逾期6個月以上按原利率20% 1 75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2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2 1,05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2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3 43,4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4.25656% 自112年12月25日起至113年6月24日止 自113年6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4 60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2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5 300,000元 112年7月14日 113年7月12日 自112年11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 4.25689% 自112年12月15日起至113年6月14日止 自113年6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6 25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3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7 35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3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8 29,6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4.35656% 自112年12月25日起至113年6月23日止 自113年6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9 200,000元 112年5月5日 113年5月3日 自112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 4.35656% 自112年12月6日起至113年6月5日止 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10 100,000元 112年7月14日 113年7月12日 自112年11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 4.35689% 自112年12月15日起至113年6月14日止 自113年6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 合計 3,673,000元

2025-01-23

TCDV-113-訴-1445-20250123-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470號 原 告 蔣敏洲 被 告 巫淑芳 許靜茹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日本院 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再為抗告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定有明文。又「上訴不合程式或 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 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甚明。前開規定於抗告程序準用之 ,同法第495條之1第1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抗告程式自有未合, 經本院於113年12月23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 正前開程式之欠缺,該項裁定業於113年12月31日寄存送達 抗告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抗告人逾期未補正裁判費, 有本院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在卷可稽,其 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其抗告。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442條第2項、第95條、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僑舫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黃俞婷

2025-01-17

TCDV-113-訴-3470-20250117-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3015號 原 告 泉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志榮 訴訟代理人 林見軍律師 被 告 陳錦鴻 陳承鑫 陳明源 陳柏青 陳玉真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614萬0217元。 二、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裁判費24萬2120 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 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 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第1、2項、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另按分 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1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起訴聲明第1項請求 准就兩造共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 土地)依起訴狀附圖一所示方案予以分割,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1規定,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 24,490,217元【計算式:8,000元/平方公尺(民國113年1月 公告現值)×5343.32平方公尺(土地面積)×825/1440(原 告應有部分)=24,490,21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訴之聲 明第2項係請求被告陳錦鴻應就原臺中縣政府核發76年建管 使字第6105號使用執照向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申請使用執 照變更,並解除原告、被告陳承鑫、陳明源、陳柏青及陳玉 真分割後取得土地之建築管制,核其目的在使系爭土地解除 建築套繪管制以排除系爭土地所有權之妨害,其訴訟標的既 非對於親屬關係及身分上之權利有所主張,乃係著重於經濟 利益,顯係因財產權而涉訟,且上開聲明所得受之利益乃如 前所述,而在客觀上利益顯難以金錢量化,亦無其他證據足 以認定原告因本件訴訟如受勝訴判決所得之客觀上利益為何 ,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應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 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即1,650,000元定其 訴訟標的價額,是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650,000元 。就訴之聲明第1項、第2項請求准予分割系爭土地及解除建 築套繪管制,揆諸前揭說明,應合併計算之。故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核定為26,140,217元(計算式:24,490,217元+1,650 ,000元=26,140,217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 條之27及修正前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 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之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2,12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補-3015-2025011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4號 聲 請 人 吳燕漳 訴訟代理人 蘇靜雅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吳永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總會覆議審查 已認聲請人符合無資力要件,且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確認通行 權事件(本院114年度訴字第45號)非顯無勝訴之望,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規定,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次按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 ,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 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 條亦有明定。 三、本件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覆議審查表為證,堪認聲請人確係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 會准予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又依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4 年度訴字第45號卷宗,審酌聲請人所提出起訴狀及所附證據 ,本件尚待調查釐清,並非顯無勝訴之望。揆諸前揭說明, 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4-救-4-2025011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強制遷離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4號 原 告 名庭天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方怡茹 訴訟代理人 黃靖珣律師 被 告 黃帛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強制遷離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自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號8樓之房屋遷離。 二、被告應出讓其所有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應有部分( 權利範圍10000分之48)暨同段872建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 )及共用部分即同段947建號建物(權利範圍10000分之50) 。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55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65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原告為名庭天廈社區(址設臺中市○○區○○街00號,下稱原告 社區)區分所有權人(下簡稱區權人)所成立之管理委員會 ,被告則為附表一所示建物暨坐落基地(下稱系爭房地)之 所有權人,為原告社區之區權人。被告自民國108年起迄今 ,多次為如附表二所示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第1項之 重大違規行為(下合稱系爭違規行為),嚴重影響原告社區住 戶之安寧及安全,雖經原告先後於109年8月18日以神岡岸裡 郵局61號存證信函、於112年1月31日以同郵局18號存證信函 通知被告停止違規行為,然被告不僅未加收斂,反一再繼續 為大聲咆嘯、攀爬陽台外冷氣室外機且發出噪音、在住處內 點燃煙火炮竹等重大違規行為,造成原告社區住戶人心惶惶 。被告經原告發函制止違規行為逾3個月仍未改善,因原告 社區已遭被告持續侵擾長達4年以上,原告社區乃於112年11 月18日區權人會議決議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第3 款、第2項規定,訴請強制被告遷離及出讓系爭房地等語。 並聲明:㈠被告應自系爭房屋遷離。㈡被告應出讓其所有系爭 房地。㈢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抗辯:   對原告主張被告有系爭違規行為不爭執,亦對因被告個人情 緒不穩致危害社區安寧感到懊惱。惟被告工作及收入不穩定 ,為低收入戶,且患有持續性憂鬱症、混合焦慮及憂鬱情緒 適應障礙症,目前已住院治療中,如遭強制遷出並出讓系爭 房地,被告與家人將無處居住,請再給被告一次機會等語。 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 ,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參、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為原告社區之區權人,及被告有為如附表二 所示之系爭違規行為,經原告社區於於112年11月18日區 權人會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第3款、第2項 規定,決議訴請法院強制被告自系爭房屋遷離、並出讓系 爭房地所有權等事實,均為被告所不爭執,且有土地、建 物登記謄本及原告社區規約、區權人會議紀錄、區權人會 議區權人出席人員名冊、管委會會議紀錄、服務中心值班 工作報表、被告違規行為照片、消防隊出動雲梯車搶救被 告之影片光碟、存證信函暨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為證(見 本院卷43-49、145-151、55-120、207-220頁),自堪信為 真正。  二、按「住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 促請其改善,於三個月內仍未改善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 委員會得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訴請法院強制其遷 離:…其他違反法令或規約情節重大者。前項之住戶如為 區分所有權人時,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依區分所有 權人會議之決議,訴請法院命區分所有權人出讓其區分所 有權及其基地所有權應有部分;於判決確定後三個月內不 自行出讓並完成移轉登記手續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 會得聲請法院拍賣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 第3款、第2項定有明文。又「住戶應遵守下列事項:、 於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行使其權利時, 不得妨害其他住戶之安寧、安全及衛生。…住戶違反第一 項規定,經協調仍不履行時,住戶、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 員會得按其性質請求各該主管機關或訴請法院為必要之處 置。」則為同條例第6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  三、經查,被告自108年7月起至113年1月17日止,為附表二所 示之系爭違規行為次數逾30次,乃經年累月且頻繁為之, 顯妨害原告社區其他住戶之安寧、安全,衡之被告有多次 攀爬冷氣室外機甚至跌落之重大影響自身及原告社區其他 住戶人身安全情事,足認定被告之系爭違規行為已達嚴重 危害原告社區住戶安寧及安全之程度。又被告之系爭違規 行為,經原告先後於109年8月18、112年1月31日以存證信 函制止其續為違規行為後,被告不但未於3個月內改善, 且未加任何收斂,造成原告社區其他住戶不但長期處於無 法獲得安寧生活之狀態,且長期處於出入人身安全受威脅 之恐懼中,則原告社區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 第3款、第2項規定,於112年11月18日區權人會議決議訴 請法院強制被告自系爭房屋遷離、並出讓系爭房地所有權 ,於法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1項第3款、 第2項規定,訴請被告自系爭房屋遷離、並出讓系爭房地 所有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兩造分別陳明願供擔保為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就 主文第一項所示原告勝訴部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許之。至於主文第二項所示原告勝訴部分,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第2項後段「於判決確定後三 個月內,不自行出讓並完成移轉登記手續者,管理負責人 或管理委員會得聲請法院拍賣之。」之規定,已明定區權 人應出讓其所有權及應有部分時,於判決確定後所生之法 律效果,故此部分性質上不應再為假執行之宣告,是原告 就此部分所為假執行之聲請,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六、本件判決之結果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審 酌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毋庸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附表一: 建物 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即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號8樓房屋,權利範圍:全部)、同段947建號建物(共有部分,權利範圍:10000分之50) 土地 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0000分之48) 附表二:               編號 日期/時間   行 為 態 樣 1 108年7月22日00時30分 被告酒醉躺大廳前路中間。 2 108年7月26日16時30分 被告攀爬至陽台上墜樓,警消到場送醫。 3 108年8月25日夜間至翌日02時35分 原告社區通知保全聽到被告揚言要跳樓,保全會同鄰長上去關心。 4 108年9月7日03時10分 住戶反映被告喝醉酒在咆嘯。 5 108年11月8日23時10分 住戶反映被告喝醉酒在咆嘯。 6 108年11月29日01時10分 住戶反映被告喝醉酒在咆嘯。 7 108年11月30日00時35分 住戶反映被告喝醉酒在吵鬧摔東西,00時45分到場處理。 8 108年12月8日14時46分 經前任許主委發現被告倒在原告社區外56號炸雞店前走道,保全共同扶至椅子上休息後通知家人。 9 109年7月2日19時22分 被告喝醉坐在原告社區1樓電梯口,保全偕同總幹事、秘書帶他回住處。 10 109年8月11日21時30分 被告與家人吵架擾鄰,22時13分社口派出所警員到場處理帶走被告,待被告於23時27分回到原告社區,又將社區公共空間1樓之玻璃門打破。 11 109年8月29日07時37分 社口警員到社區通知被告之家人,其醉倒於豐原醫院對面公園。 12 109年9月2日23時17分 被告坐在陽台外喊叫,保全、鄰長及社區管理人員均到現場處理。 13 110年2月28日15時30分 被告坐在冷氣機外,經通報社口派出所,有警員3名及救護人員2名、救護車及消防車到場,16時30分被告被保全拉進室內。被告又於同日23時02分與家人吵架,表示要跳樓,居民通知保全上樓處理。 14 110年3月15日02時35分 被告喝醉坐計程車回來,在門口咆嘯。 15 110年4月13日23時12分 被告之女兒通知管理員被告又坐冷氣室外機上,經保全上樓和其他住戶合力將被告拉進屋內,鄰長及住戶都在場規勸。然於同日3時35分其他住戶反應被告還在叫囂,於4時12分有住戶反映被告在吵架、摔東西。 16 110年4月14日14時38分 社區住戶反映被告在吵架(由秘書溝通處理。 17 110年6月10日19時56分 被告女兒報警被告酒後吵鬧,經社口派出所警員到場處理。 18 110年6月22日08時25分 被告又坐在冷氣室外機上,經勸導無效而報警處理,警員於8時31分到場時,被告已被女兒男友拉進屋內,並於8時53分強制送醫。 19 110年10月9 被告又坐冷氣室外機上,通報110處理。 20 110年10月12日15時30分 被告坐冷氣室外機上唱歌,經通報社口派出所巡佐、管區警員到場,強制送醫。 21 111年6月10日19時41分 被告喝醉躺中庭不省人事,醒來發酒瘋,經管理員撥打119,於同日20時04分被救護車載走送醫。 22 111年7月3日22時58分 被告酒後在中庭鬧事,持榔頭打破原告社區公共區域1樓玻璃,經通知社口派出所警員到場處理,於同日23時33分帶回派出所。 23 111年8月5日00時04分 住戶反映被告夫妻在吵架,經保全上樓勸解,住戶報警,社口派出所警員到場。 24 112年1月7日07時40分 住戶及清潔員通報被告又坐在冷氣室外機上,經通報社口派出所警員、119救護車、消防車、雲梯車均到場處理,於同日9時20分里長、社區管理人員規勸後,被告始回屋內。 25 112年1月15 被告酒後與家人吵架,住戶向管理室反映,保全通報社口派出所,警員於同日22時23分到社區處理,22時36分通知救護車到場,將被告送醫。 26 112年1月25日14時15分 被告酒後與家人吵架,又坐冷氣室外機上,里長通知保全並通報警察、消防救護,警消到場不久後,被告於14時27分墜樓,於14時40分經救護車送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急救。 27 112年9月6日03時24分 住戶反映被告從凌晨1點多,大聲講話聲吵鬧,直到清晨3點多仍未停止。 28 112年11月8日 被告坐在陽台窗外叫囂,甚至和社區後面鄰居對嗆,經通報警察、消防,多台消防車雲梯車及救護車到場,被告住處卻大門反鎖,經消防人員將大門破壞,進屋將被告拉回屋內,再強制送醫。 29 112年11月13日 社區住戶反映被告半夜在敲擊地板,經夜班保全上樓了解,才知被告故意拿2支榔頭敲地板。同日中午約12時20分,被告在自家白鐵窗柵欄上放高空煙火,導致10樓、13樓住戶誤以為8樓氣爆,且白煙瀰漫8樓。 30 113年1月11日21時32分 被告站在廚房陽台外叫囂,經聯繫當地里長及派出所員警前來處理、送醫。 31 113年1月17日22時10分 被告在住家大聲吵鬧、摔擲物品,經管理人員再次報警處理。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訴-694-20250117-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68號 原 告 賴琦媗 訴訟代理人 康皓智律師 被 告 白欣巧 (住所待陳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所 為之裁定,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及正本當事人欄中,關於原告「住○○市○○區○○路000 號12樓之3」之記載,應更正為「住○○市○○區○○路000號2樓之3」 。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此於裁定亦準用之,同法第239條亦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補-2468-20250117-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625號 原 告 日月興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振訓 訴訟代理人 謝秉錡律師 複代理人 劉靜芬律師 陳冠宏律師 被 告 羅鎰雄 羅予珮 羅茂升 羅世明 羅世一 羅許玉釵 梁國華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張淑華 被 告 梁國坤 羅柏周 羅柏輝 梁玉佩 梁玉青 梁琇雯 梁雅婷 梁孟儒 羅江美惠 陳俊良 羅碧裕 羅惠敏 王俊傑 王俊凱 劉文彬 劉文清 羅銘敦 羅宇竣 羅雅瑄 江尉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土地通行權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羅鎰雄、羅予珮、羅茂升、羅世明、羅世一、羅許玉釵 、梁國華、梁國坤、羅柏周、梁玉佩、梁玉青、梁琇雯、梁 雅婷、梁孟儒、羅江美惠、陳俊良、羅碧裕、羅惠敏、王俊 傑、王俊凱、劉文彬、劉文清、羅銘敦、羅宇竣、羅雅瑄、 江尉卿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均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原告主張:   原告於民國100年6月28日購得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 土地(面積1066.37平方公尺,下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6萬 分之3063而與被告共有系爭土地,系爭土地之現況係作為私 設通路使用。原告所有同段238-6、238-7、238-15地號土地 (下合稱系爭建築基地)欲興建廠房,因申請建造執照及使 用執照,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下稱都發局)要求須徵得 系爭土地其他共有人出具同意書,同意系爭土地作為私設通 路使用,原告遂發出「私設通路通行同意書意見徵詢」(下 稱徵詢書)予被告,然僅少數被告回覆,且願在土地使用同 意書上簽章者更僅有6位共有人,原告就系爭土地有無通行 權之法律地位不明確,爰依民法第818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確認原告就兩造共有之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參、被告抗辯:  一、被告羅柏輝部分:系爭土地原即作為道路使用,原告為系 爭土地之共有人,有通行系爭土地之權,原告也有通行之 事實,被告並未阻攔原告通行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 回。  二、被告羅碧裕、梁國華、梁國坤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據其前到場及提出書狀陳述略以: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 有,系爭土地為私設通路(即臺中市豐原區圓環北二路31 7巷73弄)已供人車通行使用多年,原告為系爭土地共有 人,依民法第818條規定原即有通行系爭土地之權,無須 經被告同意,且被告未曾阻止原告通行,原告並無確認利 益存在。況原告所有系爭建築基地緊鄰道路,並非袋地, 並無袋地通行權規定之適用,是本件依原告主張之事實, 亦欠缺權利保護必要。原告為申請建築執照變更設計而提 起本件訴訟,伊等不同意原告在系爭土地上指定建築線, 亦無配合原告出具土地使用權同意書之義務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被告梁玉佩、梁玉青、梁琇雯、梁雅婷、梁孟儒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提出書狀陳述略以:原告所有之系 爭建築基地面臨道路,並非袋地,無須請求確認通行權。 原告於110年10月間寄送予共有人之徵詢書內容,與嗣後 所寄之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內容完全不同,事實上原告係為 申請建築執照變更設計增設停車空間,而須使用系爭土地 所有權全部,主管機關於核准時,同時將系爭土地套繪管 制,禁止重複使用,嚴重損害其他共有人之權益等語。並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被告羅世一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同意原告請求。    五、被告羅惠敏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系爭土地為私設道路,僅供系爭土地後方袋地通行 使用,原告所有系爭建築基地面臨8米寬計畫道路,無須 以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且羅惠敏與其他共有人未曾阻攔原 告通行系爭土地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六、被告羅銘墩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前到場陳述 略以:同意原告通行系爭土地,不同意原告以系爭土地指 定建築線申請建築等語。並聲明:同意原告請求。   七、被告羅鎰雄、羅予珮、羅茂升、羅世明、羅許玉釵、羅柏 周、羅江美惠、陳俊良、王俊傑、王俊凱、劉文彬、劉文 清、羅宇竣、羅雅瑄、江尉卿(下合稱羅鎰雄等15人)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 ,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 高法院52年度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 主張就兩造共有之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到庭之被告固 均表示未曾阻攔原告通行系爭土地,惟羅鎰雄等15人均未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羅鎰雄等15人對 原告就系爭土地是否有通行權乙節有無爭執,尚屬不明, 委難遽予推認羅鎰雄等15人不爭執原告得通行系爭土地, 則原告主張其主觀上認就系爭土地之通行權存否有不安之 狀態,尚非全屬空言,而此不安之狀態得以確認判決除去 之,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 利益存在,合先敘明。  二、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及系爭土地係作為私設 通路(即臺中市豐原區圓環北二路317巷73弄)使用等語 ,為被告所不爭執,且有土地登記謄本、地籍圖謄本在卷 可稽,堪信為真。  三、按「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按其應有部分,對於 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民法第818條定有明 文。基此,各共有人得就共有物全部,依物之用法,於不 毀損或變更其性質、且無害他共有人之權利限度內,可按 其應有部分行使用益權。原告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且系 爭土地目前係作為私設通路使用,已如前述,則原告基於 系爭土地共有人之身分,自得按其應有部分之權利比例行 使其通行系爭土地之用益權,而原告並未舉證證明其通行 系爭土地時有遭任何共有人阻攔或妨礙之事實,原告依民 法第818條規定,請求確認原告就系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 ,洵屬無據。原告雖以其所有系爭建築基地因指定建築線 ,有提出系爭土地之土地權利證明文件之需要,然多數共 有人消極不表示意見,主張原告有提起本件訴訟之必要, 俾以法院判決作為土地權利證明文件等語。惟被告依前揭 規定,固有容忍同為系爭土地共有人之原告按其權利比例 行使系爭土地用益權而為通行之義務,然並無出具土地使 用權同意書供原告申請指定建築線之義務,況系爭土地目 前雖為私設通路,然如賴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之袋地,日後 因情事變更而無以系爭土地對外通行之必要時,系爭土地 共有人尚得依民法第820條第1項「共有物之管理,除契約 另有約定外,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 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 予計算。」之規定,變更系爭土地之使用、收益方法,而 系爭土地倘經原告用以申請指定建築線,日後將無從變更 使用、收益方法,嚴重損及被告就系爭土地之共有權利, 殊非法之所許。更何況,原告自認其在系爭建築基地上所 興建之大樓,已指定建築線在同段238-2地號土地上(見 本院卷一第347頁),原告並無因無法指定建築線,而致 系爭建築基地無法供建築使用之問題,原告提起本件訴訟 ,尤屬無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818條規定,請求確認原告就系 爭土地有通行權存在,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本件判決之結果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經審 酌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毋庸一一贅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訴-1625-2025011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948號 原 告 王志炘 訴訟代理人 石育綸律師 被 告 陳郁閑 上列當事人間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3417萬3600元。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將臺中市大雅區自立段2311、2311 -8、2312、2312-4、2313、2313-2、2320、2321、2321-1地 號土地(權利範圍均為2分之1)移轉登記予原告,則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4,173,600元(計算式詳 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12,784元。茲因原告業於民國1 13年10月1日繳交裁判費312,784元,此有本院自行收納款項 收據附卷可憑,原告已繳足,無庸再予補繳,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呂麗玉 附表:     編號    土地    面積 權利範圍 民國113年1月公告現值 訴訟標的價額 1 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 1507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34,173,600元【計算式:11,600元/㎡×(1507平方公尺+182平方公尺+301平方公尺+218平方公尺+886平方公尺+153平方公尺+1275平方公尺+1110平方公尺+260平方公尺)×1/2=34,173,600元】 2 同段2311-8地號土地 182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3 同段2312地號土地 301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4 同段2312-4地號土地 218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5 同段2313地號土地 886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6 同段2313-2地號土地 153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7 同段2320地號土地 1275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8 同段2321地號土地 1110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9 同段2321-1地號土地 260平方公尺 2分之1 11,600元/㎡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5-01-17

TCDV-113-補-2948-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