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周泰德

共找到 165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停止執行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4年度停字第10號 聲 請 人 賈曉惠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內政部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對相對人民國 113年6月26日內授移移字第1130933860號處分書聲請停止執行) ,未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聲請人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11

TPBA-114-停-10-20250211-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政府採購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1年度訴字第11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陸軍後勤指揮部 代 表 人 洪虎焱(指揮官) 送達代收人 顏崇文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海浜幕張欣業有限公司間政府採購法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17 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上訴,依第九十八條 第二項規定,加徵裁判費二分之一。」同法第98條第2項前 段規定:「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同法第 49條之1第1項第2款、第3、4、5、7項規定:「(第1項)下 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二、高等行政法院管轄之通常訴訟程 序上訴事件。……(第3項)第一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 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 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 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 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 二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第一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 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 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 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或 第三款規定。(第5項)前二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 明之。(第7項)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一 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定委任, 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 第49條第2項第3款、第3項規定:「(第2項)行政訴訟應以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亦得為訴 訟代理人:……三、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 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 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第3項)委任前項之非律 師為訴訟代理人者,應得審判長許可。」。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17號判決提起上訴,未依 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6,000 元,亦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 任狀,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 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7

TPBA-111-訴-117-20250207-4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警示帳戶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1317號 原 告 陳孟寬 上列原告因與相對人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間警示帳戶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2項前段規定:「起訴,按件徵收裁 判費新臺幣4千元。」第100條第1項規定:「裁判費除法律 別有規定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納者,審判長應定期 命當事人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應駁回其訴、上訴、 抗告、再審或其他聲請。」。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十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次按,起訴,應以訴 狀表明當事人、起訴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同法 第行政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應依規定繳納裁判費,並依同法第105條、第57條等規定 ,記載當事人,並陳明被告代表人之姓名、表明訴訟標的; 若原告起訴狀欠缺上開程序要件,經審判長定期間命補正仍 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經查,原告因警示帳戶事件,提起行政訴訟,經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民國113年11月11日新北院楓行志第39669號函轉起訴 狀於本院(本院卷第11頁)。原告未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 2項前段規定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4千元,亦未 依同法第105條、第57條規定記載被告代表人之姓名、表明 訴訟標的,經本院審判長於113年11月25日以裁定命於7日內 補正前開事項,該裁定已於113年11月29日合法送達予應送 達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即龍揚庭大廈管理委員會收發人員( 經本院職權調查,高雄市○○區○○○路○○○號與○○區○○路○○○號 ,為同棟大樓,見本院卷第55、57頁),有送達證書(本院 卷第29頁)在卷可證,然原告逾期迄未補正前開事項,亦未 繳納裁判費4,000元,有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臨櫃 繳費查詢清單、收文明細表可參(本院卷第37-47頁),是 其起訴不合法,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6

TPBA-113-訴-1317-20250206-1

交上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4年度交上字第16號 上 訴 人 魏祥吉 被 上訴 人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9 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字第1206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審訴訟費用新臺幣7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且應於上訴理由中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之事由,或表明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事由,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 2條、第244條第2項規定甚明。是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 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且於上訴理由中表明上開事由之一 者,即應認為不合法而駁回之。又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 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 違背法令;而判決有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上訴,如 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以判決有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 ,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意旨,則應揭示該解釋、裁判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以行 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交通裁 決事件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的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 。 二、上訴人所有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於民國113年1月23日19時6分許,在臺北市○○區○○街與○○街0 0巷(下稱系爭行人穿越道),因「行人穿越道有行人通行, 不暫停讓行人先行」,經民眾檢具違規證據資料向臺北市政 府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下稱舉發機關)提出檢舉,經舉發機 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2項規定逕行舉發,填 製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市警交字第AS0439583號舉發違反道 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嗣後上訴人於113年2月26日向被上 訴人提出申訴,經被上訴人審認上訴人違規屬實,爰於113 年4月19日開立北市裁催字第22-AS0439583號裁決書,裁處 上訴人「新臺幣(下同)6,000元整,記違規點數3點,並應參 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下稱原處分)。上訴人不服,遂提 起本件行政訴訟,被上訴人另於113年8月7日以北市裁申字 第1133170979號函更正並刪除處罰主文欄關於記違規點數3 點部分,並檢送更正後之原處分予上訴人。嗣經本院地方行 政訴訟庭(下稱原審)於113年11月29日以113年度交字第12 06號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起訴(下稱原判決)。上訴人不服, 提起本件上訴,並聲明:原判決廢棄;原處分撤銷。 三、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主張略以:本件只有4秒長的檢 舉影片,檢舉人應該還要提供之後的20秒影片才能證明該名 行人是要過行人穿越道,應傳訊檢舉人證明該名行人確實因 檢舉人禮讓而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云云。惟原判決已論明: 依勘驗檢舉影片結果可知,上訴人駕駛系爭車輛行近系爭行 人穿越道時,有該名行人站立於系爭行人穿越道上,且未見 有何遮蔽或足以阻擋上訴人視線之情事存在,然系爭車輛卻 未暫停讓該名行人先行通過,且系爭車輛與該名行人之距離 僅有兩組枕木紋寬度距離,未達1個車道寬(3公尺),即逕自 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是上訴人違規行為屬實,上訴人辯稱 該名行人可能只是站在路邊、未有要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抑 或等待行人號誌云云,並不足採等語甚詳。經核本件上訴人 之上訴理由,無非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 指摘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明原判決究竟有何合於不適用法 規、適用法規不當、或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 情形,難認對原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依首 開規定及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四、末按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行政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 應確定其費用額,此觀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後段準用第23 7條之8第1項規定即明。本件上訴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上 訴,既經駁回,則上訴審訴訟費用750元(上訴裁判費)自 應由上訴人負擔,故併予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結論:本件上訴為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6

TPBA-114-交上-16-20250206-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違章建築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1194號 原 告 宋淑善 被 告 新北市政府違章建築拆除大隊 代 表 人 陳德儒(大隊長) 上列當事人間違章建築事件,原告不服新北市政府中華民國113 年8月15日新北府訴決字第1131143771號(案號:1133020744號 )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本案始末: 原告所有之新北市○○區○○街○○巷○○號5樓後側之建築物(下 稱系爭建物),為未經申請許可擅自建造之建築物,經被告 認系爭建物已違反建築法第25條規定,爰依同法第86條及違 章建築處理辦法第5條規定,以民國111年4月29日新北拆認 二字第1113256164號違章建築認定通知書(下稱系爭處分) ,認定系爭建物係屬違章建築,並限期自行拆除。原告不服 系爭處分,提起訴願,訴願機關以原告提起訴願逾期,決定 不受理(案號:1113060665號)。嗣因原告均未踐行系爭處 分課予其拆除系爭建物之公法上義務,被告遂於113年5月13 日於案址現場張貼通知單(下稱系爭通知單)略以:本案址 建物因違反建築法第25條規定擅自興建違章建築已查報認定 在案(新北拆認一字第1113256164號),為維護公權力執行 及市政建設推動,請臺端儘速向本大隊聯繫並配合辦理現勘 ,倘拒不配合,本大隊將會同自治人員、警方執行拆除;屆 時室內物品未搬遷者,將依建築法第96之1條第2項规定,視 同廢棄物處理等語。原告不服系爭通知單,提起訴願,訴願 機關以系爭通知單之性質為觀念通知,非行政處分,決定不 受理(案號:1133020744號),原告不服,遂提起本件行政 訴訟。 二、本案訴訟範圍:   原告雖未表明本件訴訟種類及訴之聲明,惟觀諸其起訴狀內 容、起訴狀檢附之「案號:1113060665號」新北市政府訴願 決定書、113年11月15日補正狀內容、補正狀檢附之「案號 :1133020744號」新北市政府訴願決定書及系爭通知單,應 可認定其係不服上開2訴願決定、系爭處分及系爭通知單; 且起訴狀、補正狀均記載略以:系爭建物為30年老違建,屬 既存違建,不應拆除等語(本院卷第9、27頁),是可認定 原告係提起撤銷訴訟,欲撤銷上開2訴願決定、系爭處分及 系爭通知單,先予敘明。 三、關於系爭處分部分:  ㈠按行政訴訟法第106條第1項前段規定:「第4條及第5條訴訟 之提起,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 之不變期間內為之。」第107條第1項第6款規定:「原告之 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六、起訴逾越法定期限。……」準此,提起行政訴訟法第4條 之撤銷訴訟,須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2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 之,若逾起訴期間,其起訴即屬不合法,而應駁回。   ㈡又行政訴訟法第71條第1項規定:「送達,於應受送達人之住 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行之。但在他處會晤應受送達人時, 得於會晤處所行之。」第73條規定:「(第1項)送達不能 依前2條規定為之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送達地之自治或警察 機關,並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住居所、 事務所或營業所門首,1份交由鄰居轉交或置於應受送達人 之信箱或其他適當之處所,以為送達。(第2項)前項情形 ,如係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者,得將文書寄存於附近之郵務 機構。(第3項)寄存送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 力。(第4項)寄存之文書自寄存之日起,寄存機關或機構 應保存2個月。」依訴願法第47條第3項規定乃為訴願文書之 送達所準用。故訴願法就訴願文書之送達方式,雖無關於寄 存送達之規定,惟依該法第47條第3項準用行政訴訟法第73 條規定結果,訴願文書若有不能依行政訴訟法第71條、第72 條規定為送達之情形,即得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規定之方式 為寄存送達,且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送達之效力;至於 訴願人本人實際上於何時取得該訴願決定書,不影響前已合 法送達之事實。   ㈢原告因違章建築事件,不服系爭處分,提起訴願,訴願機關 以原告提起訴願逾期,決定不受理(案號:1113060665號) ,並於訴願決定末已附記,如不服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 次日起2個月內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卷第67頁),於1 11年8月25日送達原告於訴願書所載之住居所即送達地址「 新北市○○區○○街○○巷○○號5樓」(訴願卷第11、12頁),因 未獲會晤本人,亦無領受文書之同居人、受雇人或應受送達 處所之接收郵件人員,乃於該日將訴願決定書寄存於南勢角 郵局(74支局),作送達通知書2份,1份黏貼於應受送達人 住居所、事務所、營業所或其就業處所門首,1份置於應受 送達人之信箱,以為送達(訴願卷第43頁),自與訴願法第 47條第3項規定準用行政訴訟法第71條第1項、第72條及第73 條等規定之程序無違。核依訴願法第47條第3項準用行政訴 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訴願決定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算 至111年9月4日即發生合法送達之效力。則原告提起本件撤 銷訴訟之期間,依行政訴訟法第106條第1項前段規定,自訴 願決定發生送達效力之翌日即111年9月5日起算2個月,至11 1年11月7日(星期一)屆滿(原告之住所位於新北市,依行 政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條第1款規定,扣除在途 期間2日),而原告遲至113年10月14日始向本院提起本件行 政訴訟,有本院收文戳記所載日期(本院卷第9頁)可稽, 顯已逾2個月法定不變期間,且屬不能補正之事項。故原告 提起本件訴訟,顯非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6 款規定,應予駁回。   四、關於系爭通知單部分:  ㈠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人民因中央 或地方機關之違法行政處分,認為損害其權利或法律上之利 益,經依訴願法提起訴願而不服其決定,或提起訴願逾3個 月不為決定,或延長訴願決定期間逾2個月不為決定者,得 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0 款、第4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此所謂行政處分,依訴願 法第3條第1項及行政程序法第92條第1項規定,係指中央或 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 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而言。茍行政機關對 外所為僅屬其單純之事實敘述或理由說明,不生任何法律效 果,即非行政處分,人民不得對之提起行政爭訟,否則其訴 即屬起訴不備合法要件且無從補正者,行政法院應依行政訴 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裁定駁回其訴。  ㈡經查,系爭建物前已經被告以系爭處分認定屬應予拆除之違 章建築,原告因此負有拆除之義務。至系爭通知單通知原告 略以:本案址建物因違反建築法第25條規定擅自興建違章建 築已查報認定在案(新北拆認一字第1113256164號),為維 護公權力執行及市政建設推動,請臺端儘速向本大隊聯繫並 配合辦理現勘,倘拒不配合,本大隊將會同自治人員、警方 執行拆除;屆時室內物品未搬遷者,將依建築法第96之1條 第2項規定,視同廢棄物處理等語(本院卷第69頁),性質 上屬作成應予拆除違章建築之行政處分後,基於行政處分之 執行力,為執行該行政處分而通知原告配合辦理現勘之觀念 通知,不另發生法律上效果;其中關於通知原告「倘拒不配 合,本大隊將會同自治人員、警方執行拆除;屆時室內物品 未搬遷者,將依建築法第96之1條第2項規定,視同廢棄物處 理」,亦僅屬實施強制執行前之勸諭行為,並不發生法律上 效果,是系爭通知單自非屬行政處分,訴願決定以系爭通知 函非屬行政處分,為訴願不受理之決定,並無不合。原告復 對之提起撤銷之訴,與行政訴訟法第4條第1項規定之撤銷訴 訟要件不符,其起訴有不備要件情事,且無從命補正,應依 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以裁定駁回其訴。 五、另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既經本院從程序上予以駁回,則其實 體上之主張,自無庸審究,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6

TPBA-113-訴-1194-20250206-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考績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2年度訴字第1008號 上 訴 人 吳雅惠 即 原 告 訴訟代理人 黃翔彥 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金門縣立金湖國民中學間考績事件,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0日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008號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提起上訴,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按同法第 98條第2項金額,加徵裁判費2分之1,合計新臺幣(下同)6,0 00元。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008號判決提起上訴,未 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6,000元, 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或 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5

TPBA-112-訴-1008-20250205-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巷道爭議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384號 上 訴 人 紅樹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即 原 告 送達代收人:許月英 代 表 人 韓華光(董事)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新竹縣政府間巷道爭議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2月30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384號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一、按提起上訴,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按同法第 98條第2項金額,加徵裁判費2分之1,合計新臺幣(下同)6,0 00元。次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 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行政訴訟法 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又同條第3項規定:「第1 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 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 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 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 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 格。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 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 第1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 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 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 前條第2項第1款、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 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 、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 代理人,或雖依第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 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 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384號判決提起上訴,未依 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6,000元,亦 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 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或 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5

TPBA-113-訴-384-20250205-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戶政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529號 上 訴 人 陳桂蘭 即 原 告 送達代收人:陳素珍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桃園市大溪區戶政事務所間戶政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9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29號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提起上訴,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按同法第 98條第2項金額,加徵裁判費2分之1,合計新臺幣(下同)6,0 00元。次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 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行政訴訟法 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又同條第3項規定:「第1 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 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 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 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 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 格。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 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 第1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 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 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 前條第2項第1款、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 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 、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 代理人,或雖依第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 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 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29號判決提起上訴,未依 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6,000元,亦 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 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或 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5

TPBA-113-訴-529-20250205-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國家賠償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942號 抗 告 人 黃典隆(即黃萬得繼承人) 即 原 告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新北市政府、新北地方法院間國家賠償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7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訴字 第94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提起抗告,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按件徵收裁判 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次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 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 訟代理人,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又 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 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 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 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 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 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 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 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 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第2款或第3款規定。 」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 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 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 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 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查抗告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942號裁定提起抗告,未依 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1,000元,亦未依規 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茲命抗 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或補正不 完全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5

TPBA-113-訴-942-20250205-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獎懲等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1074號 原 告 黃贊祐 上列原告與被告花蓮縣警察局獎懲等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規定:「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 列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法院為之:......二、起訴之聲明 。三、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所謂起訴之聲明,為請求 法院判決之事項,應具體明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為 起訴之聲明所由生之事實上及法律上之主張。若起訴之聲明 欠缺具體明確,或未對應起訴之聲明表明其事實上及法律上 之主張,其起訴即為不合程式。經限期命補正而不補正或補 正不完全者,起訴為不合法。 二、本件原告因獎懲等事件具狀以花蓮縣警察局為被告,向本院 提起行政訴訟,惟依其民國113年9月10日起訴狀、113年11 月12日確認訴訟補正訴狀(本院卷第9-11、31頁)之記載,   「訴之聲明」欄內載稱:「確認原告在花蓮縣警察局服務期 間,所有申誡處分不合法」等語;是其訴之聲明、訴訟標的 及原因事實均不明確。茲命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 依行政訴訟法第105條之規定補正正確之起訴聲明、訴訟標 的、原因事實及法律關係,記載訴訟標的範圍(例如:服務 期間係何年)、確切的申誡處分書字號,逾期未補正或補正 不完全,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周泰德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徐偉倫

2025-02-05

TPBA-113-訴-1074-20250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