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唐敏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36號 原 告 陳泓翰 陳妍臻 上列原告與被告官惠珍等2人間清償債務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全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707萬90 5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萬804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 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裁判費18萬 304元(18萬804-500);如未依期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3-10

TCDV-114-補-636-20250310-1

簡聲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聲抗字第21號 抗 告 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法官迴避事件,對於民國113年9月23日本院沙 鹿簡易庭113年度沙簡聲字第8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依本編規定,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提起抗告,應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 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繳而未繳裁判費 者,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者,其抗告 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法第495條之1第1 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所明定。 二、經查,本件抗告人因不服民國113年9月23日本院沙鹿簡易庭 113年度沙簡聲字第8號裁定而具狀聲明異議,依前開說明, 應視為提起抗告。又原審因抗告人未繳納抗告裁判費1,000 元,於113年12月23日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 繳裁判費,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8日寄存送達抗告人,有上 開補費裁定、送達證書可證,惟抗告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 有本院答詢表可憑,揆諸前揭說明,本件抗告不合程式,為 不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李婉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童淑芬

2025-03-07

TCDV-113-簡聲抗-21-20250307-2

簡聲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聲抗字第24號 抗 告 人 蔣敏洲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法官迴避事件,對於民國113年8月13日本院沙 鹿簡易庭113年度沙簡聲字第12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依本編規定,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提起抗告,應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 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繳而未繳裁判費 者,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者,其抗告 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法第495條之1第1 項準用第444條第1項所明定。 二、經查,本件抗告人因不服民國113年8月13日本院沙鹿簡易庭 113年度沙簡聲字第12號裁定而具狀聲明異議,依前開說明 ,應視為提起抗告。又原審因抗告人未繳納抗告裁判費1,00 0元,於113年12月23日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 補繳裁判費,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7日寄存送達抗告人,有 上開補費裁定、送達證書可證,惟抗告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 ,有本院答詢表可憑,揆諸前揭說明,本件抗告不合程式, 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李婉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童淑芬

2025-03-07

TCDV-113-簡聲抗-24-20250307-2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重訴字第554號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鍾佩潔律師 鍾永盛律師 被 告 乙○○ 丁○○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李耀馨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與被告乙○○原為夫妻,被告丁○○則為乙○○之 母。原告為坐落臺中市○區○○○段000地號(應有部分10000分 之98,下稱系爭土地)及其上同段0000建號建物(即門牌號 碼:臺中市○區○○路000號00樓之6,下稱系爭房屋,與系爭 土地下合稱系爭房地)之所有權人。原告與乙○○於婚姻關係 存續中共同居住於系爭房屋,嗣原告與乙○○於民國111年2月 10日經法院以110年度司○○字第0號裁定改用分別財產制時, 被告即已無繼續占用系爭房屋之合法權源。且丁○○至少於10 9年1月22日起即已占有系爭房屋迄今,並於同年10月24日10 時31分許自承更換系爭房屋之大門門鎖。又原告多次要求被 告遷離並返還系爭房屋,被告均置之不理,迄今仍無權占用 系爭房屋,且使原告無法進入系爭房屋,爰依民法第767條 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遷離並返還系爭房屋等語。並聲 明: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丁○○部分:丁○○並無占有系爭房屋並更換系爭房屋之門鎖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 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㈡乙○○部分:乙○○就系爭房地係有權占有。系爭房地為原告與 乙○○婚後共同出資購買,原告出資300萬元、乙○○出資1800 萬元,約定供原告、乙○○及其未成年子女居住使用,因兩造 當時婚姻關係存續中,乙○○名下已有房子,故將系爭房地借 名登記於原告名下。且系爭房地之買賣契約為乙○○所簽立, 系爭房地之權狀原由乙○○持有,詎遭原告於108年8月未經其 同意而取走。又系爭房屋之過戶、代書費、房屋稅、水電及 天然氣費均由乙○○繳納,原告僅於108年8月乙○○提起離婚訴 訟後約1年始陸續繳納系爭房屋之天然氣、水費等語資為抗 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如受不利 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二第222至223頁):  ㈠原告與乙○○婚姻存續期間為99年1月10日起至111年4月27日裁 判離婚。  ㈡乙○○與訴外人周○○於106年10月19日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 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乙○○以2100萬元向周○○購買系爭房 地。  ㈢系爭房地買賣價金2100萬元,分別由原告支付300萬元、乙○○ 支付1800萬元。  ㈣系爭房地於106年11月22日以買賣為登記原因移轉所有權全部 予原告。  ㈤除原證8外,對他造所提證據形式上真正不爭執。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與乙○○間就系爭房地成立借名登記契約:  ⒈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方名 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 出名登記之契約。又證明借名登記契約成立之證據資料,不 以直接證據為限,倘原告就利己之待證事實,能證明在經驗 法則或論理法則上,足以推認該待證事實存在之間接事實, 非不得憑此等間接事實,推理證明彼等間存有借名登記契約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163號判決參照)。  ⒉查乙○○與周○○於106年10月19日簽立系爭契約,約定由乙○○以 2100萬元向周○○購買系爭房地,分別由原告支付300萬元、 乙○○支付1800萬元,並將系爭房地於同年11月22日以買賣為 登記原因移轉所有權全部予原告等情,有系爭房地登記第一 類謄本、系爭契約、系爭房地登記申請書、華南商業銀行存 款往來明細表暨對帳單、匯款回條聯、轉帳收入傳票在卷可 稽(見本院卷一第81至87、113、233至249、297至321頁; 卷二第63、105至107),並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 ㈡至㈣)。又證人即代書丙○○於本院證稱:簽立系爭契約及辦 理移轉登記時,我接洽的人有買方乙○○及賣方周○○、賣方先 生,過戶代書費用都是跟買方收。簽立系爭契約後,關於買 賣價金等買方應處理的事務,是跟乙○○接洽辦理。當初乙○○ 指定要將系爭房地登記給原告。系爭房屋買賣、過戶事務辦 理的過程中沒有印象有聯絡過原告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19 至220頁)。堪認乙○○就系爭房地有出資1800萬元,並指定 以原告為登記名義人,且均由乙○○負責簽立系爭契約、委託 辦理系爭房地之移轉登記及支付代書費用。  ⒊又乙○○抗辯系爭房地之房屋稅、水電費、天然氣費用多由其 所繳納等語,業據其提出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109至113年 房屋稅繳款書暨繳款證明、109年6至10月欣中天然氣繳費通 知單暨繳款證明、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109年9至11月催 繳欠費通知單暨繳款證明、台灣電力公司109年5月至111年9 月繳費通知單暨繳款證明(見本院卷三第35至119頁)。可 見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後,乙○○亦有持續繳納系 爭房地之房屋稅、水電、天然氣等相關費用,未因系爭房地 所有權已移轉登記予原告而有不同。原告固稱系爭房屋之房 屋稅、水費、天然氣費、火災險均由原告繳納迄今等語,並 提出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111年全期房屋稅繳納證明書、 房屋稅籍證明書、111年12月、112年2月水費繳款證明、112 年3月水費電子通知單、台灣自來水公司繳費成功通知、系 爭房屋之保險資料、欣中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已繳費憑證證 明單、水費繳費狀況、自來水全球資訊網-信用卡繳費為證 (見本院卷一第333至336、433至441頁;卷二第115至133頁 ),惟由此僅可知原告有繳納111年12月、112年2月、同年3 月之水費,而原告本為系爭房屋之登記名義人,上開房屋稅 繳納證明書、保險資料、繳費憑證固載有原告之姓名,然此 僅可證明系爭房屋有繳費、保險之事實,尚無從得知該等費 用係由何人所繳納,自難以此遽認均為原告所繳納。  ⒋再參證人丙○○於本院證稱:系爭房地移轉登記後所有權狀是 交給乙○○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20頁)。及證人即乙○○父親 甲○○於本院證稱:乙○○有拿系爭房屋所有權狀給我看,說權 狀在他那邊,應該就不用擔心。乙○○現在沒有持有所有權狀 ,乙○○跟我說被原告拿走,原告於108年7月就搬回臺○居住 。乙○○有跟我說系爭房地是暫時以原告名義登記,是借名登 記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39頁)。本院審酌本件訴訟結果對 證人甲○○並無利害關係,且經本院告知刑法偽證罪處罰,而 仍同意具結作證,應無甘冒偽證罪之風險而虛偽陳述誣陷或 偏袒任何一方之必要,其證詞應屬客觀可信,是原告空言指 摘甲○○作證有高度偏頗之虞等語,即屬無據。由此可證乙○○ 抗辯其持有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狀至108年8月等情,應為可採 。則原告主張系爭房地之所有權狀自始均為其保管迄今乙節 ,顯屬無稽。徵以乙○○自系爭房地購買後即居住迄今,且系 爭房地為乙○○出資1800萬元購買,雖乙○○指定登記於原告名 下,然仍由乙○○為實質之管理及使用,並持有系爭房地所有 權狀至108年8月,及繳納房屋稅、水電、天然氣費用等情, 足認乙○○主張系爭房地為其所有,僅係借名登記於原告名下 等語,應可採信。故兩造就系爭房地成立借名登記契約,堪 以認定。    ㈡丁○○未占有系爭房屋:  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 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 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 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判決參照)。   ⒉原告主張丁○○至少於109年1月22日起即已占有系爭房屋迄今 ,並於同年10月24日10時31分許自承更換系爭房屋之大門門 鎖等語,固提出照片、原證8之錄音光碟及譯文為證(見本 院卷一第189至197頁)。惟觀諸上開照片僅可知丁○○於109 年1月22日、同年10月24日有在系爭房屋,尚難以此遽認丁○ ○有長期居住並占有系爭房屋等情,又被告否認上開錄音光 碟及譯文之形式上真正(見不爭執事項㈤),且參證人甲○○ 於本院證稱:系爭房屋購買後由原告、乙○○及2位子女居住 ,我跟丁○○居住在臺○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39至240頁), 足見丁○○並未居住於系爭房屋。況原告復未提出舉證以實其 說,是原告上開主張,顯不可採。  ㈢原告請求被告遷讓返還系爭房屋,均為無理由:   查原告與乙○○間就系爭房地成立借名登記契約,且丁○○並未 占有系爭房地等情,業經本院認定如前,足見乙○○始為系爭 房地之真正所有權人,其占有使用系爭房地,自非無權占有 ,丁○○則無占有系爭房地之事實。是原告主張其所有系爭房 屋遭被告無權占用,應非事實,難以採信。從而,原告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遷讓返還系爭房屋,均 為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原告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將系 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 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林 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07

TCDV-111-重訴-554-20250307-2

簡聲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法官迴避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聲抗字第21號 異 議 人 蔣敏洲 上列異議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3日本院113年度簡聲抗字第 21號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裁定,除別有規定外,不得抗告, 民事訴訟法第483條定有明文。又對於不得抗告之裁定,須 符合得提出異議之例外規定,異議始為合法,此觀民事訴訟 法第484條至第486條規定自明。  二、經查,異議人對於本院113年度簡聲抗字第21號命補繳裁判 費之裁定提出異議,而該補費裁定屬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所為 之裁定,不得抗告,亦無從依同法第484條第1項但書、第48 5條第1項但書、第486條第2項但書規定提出異議,從而,本 件異議,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李婉玉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童淑芬

2025-03-07

TCDV-113-簡聲抗-21-20250307-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7號 聲 請 人 楊湄鳳(原名:楊碧鳳) 代 理 人 許立功律師 相 對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定有明文。惟按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 規定,明示以不停止執行為原則。至同條第2 項所以例外規 定得停止執行,係因回復原狀等訴訟,如果勝訴確定,債務 人或第三人之物已遭執行無法回復,為避免債務人或第三人 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必於認有必要時,始得裁定停止執行 。而有無停止執行必要,應審究提起回復原狀或異議之訴等 訴訟之債務人或第三人之權利是否可能因繼續執行而受損害 以為斷。倘債務人或第三人所提訴訟為不合法、當事人不適 格、顯無理由,或繼續執行仍無害債權人或第三人之權利者 ,均難認有停止執行之必要(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356 號裁定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已對相對人起訴請求確認相對人就本院11 0年度司執字第79481號返還借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 行事件)之執行名義(即本院91年度促字第5567號支付命令 )債權(下稱系爭債權)不存在;另以系爭債權與利息債權 已罹於時效為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請求撤銷系爭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由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814號事 件審理)。爰依法聲請停止執行系爭執行事件。 三、查聲請人上開所提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並非屬強制執行法 第18條第2項所定法院得裁定停止執行之情形。至聲請人依 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請求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 程序之訴,業經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814號認依其所訴之事 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 揆之上開說明,自難認系爭執行事件有停止執行之必要,是 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3-07

TCDV-114-聲-67-20250307-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貨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01號 上 訴 人 大勝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素雅 訴訟代理人 葉家維 被 上訴人 信亮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靜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2月27日 本院沙鹿簡易庭112年度沙簡字第53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因施作「110年度曾文水庫蓄水範圍 護岸第一期下游段工程(下稱系爭工程)」之需而自民國11 0年12月起至111年7月間陸續向被上訴人購買石籠網,兩造 約定由被上訴人附贈其中一定數量之組合鐵線予上訴人,就 超過該一定數量之組合鐵線則以每公斤新臺幣(下同)45元 (未含營業稅)計算價金,如上訴人就系爭工程所需材料全 部向被上訴人購買,則被上訴人就超出原定組合鐵線數量一 點點就不會計較。嗣被上訴人依約交付石籠網及組合鐵線予 上訴人,經結算被上訴人交付上訴人之組合鐵線合計6850公 斤,其中未超過原定數量而屬附贈上訴人之組合鐵線為3800 公斤,其餘超過原定數量之組合鐵線為3050公斤(下稱系爭 貨物)。惟上訴人於系爭工程向第三人採購石籠網(含組合 鐵線),故上訴人就系爭貨物自應給付原告價金14萬4113元 (計算式:3050公斤×45元×1.05含稅=14萬4113元),而上 訴人迄未給付被上訴人系爭貨物之價金14萬4113元,屢經被 上訴人催討,未獲置理。爰依買賣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 給付被上訴人14萬4113元及其法定遲延利息等語。 二、上訴人則以:系爭貨物雖以每公斤45元計算價金,惟兩造曾 約定超出原定組合鐵線數量一點點,上訴人不會計較,故系 爭貨物為被上訴人所贈與。另兩造並未約定系爭工程所需材 料均應向被上訴人購買,因系爭工程有趕工需求,上訴人始 向第三人訂購箱型石籠網(組合鐵線為附贈),故被上訴人 對上訴人之本件請求實不合理。 三、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即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14萬41 13元,及自112年3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上訴人不服而提起本件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廢 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 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 付價金之契約;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 標的物之義務;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失 其效力,民法第345條第1項、第367條、第99條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  ㈡經查,被上訴人上開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兩造之經濟部 商工登記公示資料、郵局存證信函、普通掛號函件執據、前 開訂購單、對帳單、出貨單、出貨單及送貨單為證(見司促 字卷第7至36、39、40頁)。又被上訴人交付上訴人之組合 鐵線合計6850公斤,其中未超過原定數量而屬附贈上訴人之 組合鐵線為3800公斤,其餘超過原定數量之組合鐵線為3050 公斤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7、90頁)。復參 上訴人提出訴外人即上訴人實際負責人林濟川與被上訴人法 定代理人蔡靜慧間之LINE訊息截圖,堪認兩造係合意以上訴 人向其他第三人公司進貨,作為被上訴人同意就超出原定組 合鐵線數量一點點不會計較之解除條件,又上訴人自陳有向 其他公司訂料等語(見原審卷第46頁),是前揭解除條件成 就而失其效力。況依一般社會之理性客觀認知,上訴人所稱 超過原定數量之組合鐵線3050公斤,應非兩造所約定超出「 一點點」就不會計較之數量。再觀諸上訴人提出請款明細及 統一發票(見本院卷第49至59頁),亦無從得知系爭貨物為 被上訴人所贈與等節,上訴人復未提出有利證據以實其說, 自應認上訴人仍須依原約定給付系爭貨物之價金予被上訴人 。從而,被上訴人依買賣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14萬 4113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 被上訴人對上訴人之買賣價金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 ,自應經被上訴人之催告而未為給付,上訴人始負遲延責任 。準此,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自支付命令送達上訴人翌 日即112年3月28日(見司促字卷第51頁)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洵屬可採,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買賣之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14 萬4113元,及自112年3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是原審就此部分判命上 訴人如數給付,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於法並無不合。上訴 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其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 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林秉賢                   法 官 林 萱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07

TCDV-113-簡上-301-20250307-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利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648號 上 訴 人 潘勝峰 被 上訴 人 廖崇伯 廖千惠 廖邦宏 廖俊偉 廖芊瑜 廖益增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浩華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利息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 27日本院臺中簡易庭113年度中簡字第274號第一審簡易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上訴聲明:(一)原判決廢棄;(二)被上訴人應連 帶給付上訴人新臺幣(下同)181,387元。被上訴人於本院 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按「判決書內應記載之事實,得引用第一審判決。當事人提 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者,應併記載之。判決書內應記載之理 由,如第二審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與 第一審判決相同者,得引用之;如有不同者,應另行記載。 關於當事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應併記載之。」 民事訴訟法第454條定有明文。依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規定 對於簡易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準用上開規定。本判決之 事實及理由、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 與原判決相同(除關於上訴人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 外),先引用之。 三、上訴理由略以:(一)依土地登記規則第27條第4款規定及 相關內政部函釋,唯一得以持憑法院確定判決單獨向地政事 務所申辦土地移轉登記之權利人,僅有判決主文諭知勝訴之 權利人向法院提存後,始得為之,上訴人無法逕向地政機關 行移轉土地登記予廖學勲,反觀廖學勲負有「先為給付之義 務」卻經上訴人催告後仍拒不提出給付,則廖學勲及其繼承 人等,應負給付遲延責任;(二)依通說及現行強制執行法 規定,上訴人不能執對待給付之判決,向被上訴人為強制執 行之聲請,如遇被上訴人藉此故意拖延給付義務,應認被上 訴人違反誠信原則,應負給付遲延之責任等語。惟查:   1.兩造所爭執之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4年度上字第524號 判決主文第二項,即上訴人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 00地號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之被繼承人廖學勲 之給付,應於廖學勲給付上訴人501,147元之同時履行之 ,係基於上訴人之同時履行抗辯而為廖學勲應為對待給付 之判決,關於廖學勲應為之給付,乃其請求上訴人給付之 停止條件,此項條件雖因上訴人之抗辯而成立,然究非上 訴人以反訴請求廖學勲給付者可比。上訴人係因自己未反 訴或另行起訴請求廖學勲或被上訴人給付之,致未能執自 己勝訴之判決實現其債權,上訴人自己不行使訴訟權而未 能更早受領該501,147元,反觀廖學勲或被上訴人於提存 前,先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非無正當性,顯然不能歸咎 於廖學勲或被上訴人違反誠信原則云云。   2.確定判決,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後為當事人之繼受 人者,及為當事人或其繼受人占有請求之標的物者,亦有 效力,為民事訴訟法第401條第1項所明定。前揭確定判決 已認定上訴人應將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廖學勲之給付, 與廖學勲應給付上訴人501,147元之給付間,有同時履行 抗辯權,而非廖學勲有先為給付之義務;倘認廖學勲有先 為給付之義務,則應駁回廖學勲對於上訴人之請求,附此 敘明。故兩造應受前揭確定判決既判力之拘束。茲上訴人 於本件復主張廖學勲負有「先為給付之義務」,顯然牴觸 前揭確定判決之既判力,殊不足取。   3.故上訴人提出上開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亦為無理由,已堪 認定。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給付遲延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上訴人連帶給付181,387元,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假 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 判決,及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 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無庸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李婉玉                    法 官 蔡嘉裕 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童秉三

2025-03-07

TCDV-113-簡上-648-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停車位使用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17號 上 訴 人 謝世旺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林素玲間確認停車位使用權不存在事件, 上訴人不服本院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70萬元確定(見本院卷第536頁)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萬2085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法裁定 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如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3-07

TCDV-113-訴-917-20250307-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814號 原 告 楊湄鳳(原名:楊碧鳳) 訴訟代理人 許立功律師 被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本件原告以:其並未在借款契約上之連帶保證人欄簽名蓋章 ,該等印文係他人盜蓋,該等簽名係屬偽造,起訴請求:確 認被告就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79481號返還借款強制執行事 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名義(即本院91年度促字第 5567號支付命令,下稱系爭支付命令)債權(下稱系爭債權 )不存在(參起訴狀訴之聲明第1項與事實及理由一、五, 見本院卷第9、11至13頁)。其另以:系爭債權與利息債權 已罹於時效為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起訴請求撤銷 「撤銷」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參起訴狀訴之聲明 第2項與事實及理由六,見本院卷第9、11至13頁)。 二、按原告之訴,有其訴訟標的為確定判決效力所及者,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之,此參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規定自 明。次按民國104年7月1日修正公布前,民事訴訟法第521條 第1項明定債務人對於支付命令未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議 者,支付命令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是除支付命令確定 後有消滅或妨害債權之事由外,應受支付命令既判力之拘束 ,兩造不得為反於確定支付命令意旨之主張,法院亦不得為 相反之論斷。此與修正後同條第1項規定支付命令僅有執行 力,及同條第3項明定,債務人主張支付命令所載債權不存 在者,得提起確認之訴,以求救濟者,尚屬有間。準此,支 付命令於修正公布前已確定,該支付命令之債務人因契約偽 造、清償、時效等事由致債權不存在,請求確認支付命令之 債權不存在,自仍為確定支付命令效力所及,依同法第249 條第1項第7款規定,起訴自非合法,且此情形不能補正,應 裁定駁回其訴(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79號裁定意旨參 照)。 三、查系爭支付命令業因債務人即原告未於法定期間合法提出異 議,而已告確定(原告曾2次聲請撤銷確定證明書,均遭裁 定駁回確定,見本院卷第99至102、107至131頁),依「修 正前」民事訴訟法第521條第1項規定,系爭支付命令與確定 判決有同一之效力。原告主張:系爭支付命令應適用「修正 後」民事訴訟法第521條第1項規定,僅有執行力,並無既判 力云云(參起訴狀事實及理由三,見本院卷第10、11頁), 核無可取。揆之上開說明,今原告再以系爭支付命令係因借 款契約偽造、借款債權罹於時效為由,起訴請求確認系爭支 付命令之債權不存在,自為確定系爭支付命令之既效力所及 ,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規定,其此部分之訴,並非合 法,且此情形不能補正,自應予駁回。 四、再按原告之訴,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者,法 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另消滅時效,因起訴 而中斷。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及開始執行行為或 聲請強制執行列事項,與起訴有同一效力。又時效中斷者, 自中斷之事由終止時,重行起算。因起訴而中斷之時效,自 受確定判決,或因其他方法訴訟終結時,重行起算。經確定 判決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一效力之執行名義所確定之請求 權,其原有消滅時效期間不滿5年者,因中斷而重行起算之 時效期間為5年,為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民法第 129條第1項第3款、第2項第1、5款、第137條分別所定。 五、次查系爭執行事件係由被告於110年7月5日,執本院於107年 4月19日核發之107年度司執子字第37938號(下稱37938號) 債權憑證,聲請對原告強制執行。且37938號債權憑證之原 始執行名義為系爭支付命令,歷次執行名義為本院92年7月1 0日91年度執善字第14156號、97年5月16日97年度執子字第3 5757號、102年4月29日102年度司執子字第39758號債權憑證 (下合稱歷次債權憑證)等情,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 卷審閱無訛,並有系爭支付命令、歷次債權憑證及強制執行 聲請狀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5至43、139至147頁)。準此 ,系爭債權既經被告於未罹於時效前,聲請核發系爭支付命 令,並執以聲請強制執行,復歷次聲請強制執行並換發歷次 債權憑證,而已中斷時效。是原告主張:系爭債權與利息債 權已罹於時效,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請求撤銷「撤銷 」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部分,在法律上顯無理由,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2款規定,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 六、至原告起訴狀訴之聲明第2項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 強制執行程序部分(見本院卷第9頁),另由本院以114年度 聲字第67號裁定駁回,附予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不合法與顯無理由,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7款、第2項第2款規定,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唐敏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何淑鈴

2025-03-07

TCDV-114-訴-814-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