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無資力支付

共找到 208 筆結果(第 41-50 筆)

事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事聲字第12號 異 議 人 黃秋田 相 對 人 國立中興大學 法定代理人 薛富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聲明異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 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 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一項之異議為 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 分別定有明文。本件異議人就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1年1 2月13日所為111年度司他字第46號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之 裁定(下稱:原裁定)聲明異議,異議人於111年12月21日 收受原裁定後,於同日向本院聲明異議,未逾10日之不變期 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本件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與相對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 在等事件(下稱:本案訴訟),異議人起訴時經准予訴訟救 助在案,符合勞動事件法第14條第1項所定無資力支出訴訟 費用者,則異議人確實無資力支付訴訟費用,且異議人曾於 訴訟中對相對人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經法院裁定准許命相 對人於一定期間內應繼續僱用異議人並按月給付報酬,詎相 對人未遵照法院意旨履行定暫時狀態之處分,則相對人此拒 絕受領異議人勞務之行為,為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1款所定 「勝訴人之行為,非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故本案 訴訟之歷審訴訟費用,依照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1款、勞動 審理細則第12條第2項規定,即應由相對人負擔全部或一部 之訴訟費用,非由異議人負擔,爰提出聲明異議,請求廢棄 原裁定等語。 三、按准予訴訟救助,於訴訟終結前,有暫免裁判費及其他應預 納之訴訟費用效力;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 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 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民事訴 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款、第114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由上述規定可知,准予訴訟救助,僅於訴訟終結前有使受 救助人暫免裁判費及其他應預納之訴訟費用之效力,至訴訟 終結後此項暫免之費用,即應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 收。所謂「以裁定確定之」,係指法院已為訴訟費用之裁判 ,僅未確定其費用額而言,即訴訟費用之裁判中未確定其費 用額之情形,是確定訴訟費用額之裁定,僅在確定敗訴之當 事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數額而已,並非就權利存在與否為確 定,故其償還義務如何,仍應從命負擔訴訟費用之裁判定之 。因此,當事人在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中,自僅得就各個 費用項目是否為法律上之訴訟費用以及數額之計算有無錯誤 加以爭執。 四、復按勞工敗訴,而有民事訴訟法第81條所定情形者,法院得 命勝訴之雇主負擔該訴訟費用之全部或一部;因勝訴人之行 為,非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而生之訴訟費用,法院 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全部或一部,勞動審理 細則第12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1款定有明文。則前 開規定係賦予法院於判決時,有依勞動訴訟之實際情況及所 生訴訟費用係因何行為所致等情況,職權裁量訴訟費用是否 應由勝訴之一方負擔之空間,非謂於勞工敗訴之情形即有命 雇主負擔訴訟費用之必要。 五、經查,本案訴訟係由異議人對相對人提起之確認僱傭關係存 在訴訟,經歷三審程序而告判決確定,而各審級法院就本案 訴訟為裁判時,依前開勞動審理細則第12條第2項及民事訴 訟法第81條第1款規定,皆可依職權審酌於訴訟所生之費用 是否有符合規定事由,而有命勝訴方負擔之必要,惟本案訴 訟經本院110年度勞訴字第27號判決駁回異議人之訴,經異 議人提起上訴,遞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下稱中高院)11 0年度勞上字第278號、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295號、 中高院111年度勞上更一字第2號、本院112年度勞訴更一字 第1號、中高院112年度勞上字第35號、最高法院113年度台 上字第1337號確定,並經法院判決諭知訴訟費用由原告(即 異議人)負擔,則法院於審判程序中已依職權審酌訴訟費用 分擔之公平性,並為訴訟費用之諭知,揆諸前開說明,訴訟 費用額確定之程序僅係就各級法院諭知之訴訟費用負擔結果 予以加總計算,異議人亦僅得對項目是否確屬為法律上之訴 訟費用或數額加總計算結果有無錯誤加以爭執,準此訴訟費 用是否應由相對人負擔等情,業經本案訴訟認定在案,要非 異議人於訴訟費用額確定程序中之異議事由。又查,異議人 雖稱其為中低收入戶者,並於本案訴訟中經訴訟救助在案, 故無資力支付訴訟費用等語,惟依前開說明意旨,准予訴訟 救助,僅於訴訟終結前有使受救助人有暫免裁判費之優惠, 至訴訟終結後此項暫免之費用,即應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 事人徵收,準此異議人於本案訴訟經法院諭知應負擔訴訟費 用而判決確定,即應負擔本案訴訟之訴訟費用,應屬至明。 再者,異議人另稱相對人未履行定暫時狀態處分之內容,未 於處分期間內繼續僱用並給付其報酬,故相對人之行為屬於 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1款所定之勝訴人之行為,非為伸張或 防衛權利所必要者,故應負擔訴訟費用等語,然該規定係明 文「因勝訴人之行為,非為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者,而生 之訴訟費用」,則異議人提起本案訴訟係基於兩造間之僱傭 關係爭議,並因而產生訴訟費用,與異議人另行向法院提出 定暫時狀態處分之聲請,而相對人有無履行等情間實屬二事 ,則本案訴訟之訴訟費用皆係因兩造間之僱傭爭議所生,要 無民事訴訟法第81條第1款所定之情事存在。基上,異議人 之主張皆不可採。 六、從而,原裁定依本案訴訟之確定民事判決所定之訴訟費用負 擔範圍,確定異議人應負擔訴訟費用8萬2,176元,及自裁定 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於法尚無 不合,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七、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 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趙薏涵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許千士

2025-02-27

TCDV-114-事聲-12-20250227-1

家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32號 聲 請 人 王金蜜 代 理 人 邱霈云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此一 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準用於家事訴訟事件。又 上開規定,得類推適用於家事非訟事件(最高法院101年度 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次按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 本國無資力之人,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法律扶助法第 63條亦定有明文。是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 )准許法律扶助者,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 有無資力,應無庸再審查(法律扶助法第63條修正理由參照 )。至條文所稱之「顯無理由者」,則係與民事訴訟法規定 要件中「顯無勝訴之望」規定之意旨相同,係指聲請訴訟救 助之當事人所提起之訴或上訴,依其主張之事實於法律上本 無獲勝訴之望或其起訴或上訴為不合法之情形而言;若尚須 經法院調查辯論後,始能知悉其勝負之結果者,不得謂顯無 勝訴之望。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為母子關係,聲請人為 相對人之母,相對人對聲請人負有扶養義務。聲請人現罹患 慢性疾病,每月僅領有中低老人津貼及老人年金之收入,難 以維持生活,無謀生能力而有受扶養之需要,請求相對人給 付扶養費。又聲請人因生活困難,實無力支付訴訟費用,且 本件為法扶台南分會准予扶助之案件,爰依法聲請准予訴訟 救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未具繳納裁判費,有本院 114年度家補字第68號卷宗可佐。又聲請人主張其經濟狀況 拮据,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業經法扶台南分會准予法律扶 助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法扶台南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 全部扶助)為證,並經本院職權調取聲請人112年度之稅務 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核閱無誤,堪認聲請人全戶可 處分之收入及資產確未逾法扶受法律扶助者無資力認定標準 所規定之上限,是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付訴訟費用應屬真 實。再由聲請人聲請給付扶養費所提出書狀上記載之事實, 尚難認定其所提出之聲請顯無勝訴之望。綜上所述,聲請人 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2-27

TNDV-114-家救-32-2025022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20號 聲 請 人 胡晏菱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以其與相對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 114年度訴字第352號),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且非顯無 勝訴之望,為此聲請訴訟救助等語。本院依職權調取聲請人 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得調件明細表,發現聲請人民國110年 度無所得資料,111年度及112年度所得僅有新臺幣數萬元, 名下僅有小額投資,是認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付訴訟費用 乙節,足信屬實。再經調閱本院114年度訴字第352號請求債 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之卷證,認由形式上審查聲請人於上開訴 訟所提出之證據,尚難逕認顯無勝訴之望,故本件聲請核無 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謝宜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俞瑄

2025-02-27

PCDV-114-救-20-20250227-1

家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39號 聲 請 人 楊乃璇 楊世煌 兼上二人之 法定代理人 蔡佳容 共 同 代 理 人 劉孟哲律師(扶助律師) 相 對 人 楊勝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未成年子女扶養費等事件,聲請人聲請訴 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次按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 法受到法律適當保護者,得申請法律扶助;經分會准許法律 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 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13條、第14條、第63 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未成年子女 扶養費等事件,經本院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13號審理在案。 茲因聲請人無資力支付該案訴訟費用,聲請人已向財團法人 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並經准予扶助,為此依民事訴 訟法第107、109條及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聲請訴訟救助等 語,並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等件在卷為 憑。 三、本院依職權查閱聲請人甲○○、乙○○及丙○○於110至112年度間 之財產及所得明細結果,聲請人甲○○、乙○○於前揭年度所得 均為新臺幣(下同)0元,名下無任何財產,財產總額為0元; 聲請人丙○○於前揭年度所得分別為323,093元、86,955元、0 元,名下有重型機車兩部,財產總額為0元,此有聲請人甲○ ○、乙○○及丙○○之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得及財產在 卷可憑。本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爰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惠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建新

2025-02-27

PCDV-114-家救-39-20250227-1

家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47號 聲 請 人 黃志收 代 理 人 周信亨律師(扶助律師) 相 對 人 林美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聲 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次按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 法受到法律適當保護者,得申請法律扶助;經分會准許法律 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 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 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13條、第14條、第63 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與相對人甲○○間請求改定未 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經本院114年度家親聲 字第130號審理在案。茲因聲請人無資力支付該案訴訟費用 ,聲請人已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並經准 予扶助,為此依民事訴訟法第107、109條及法律扶助法第63 條規定聲請訴訟救助等語,並提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專用委任狀、法律扶助基金會新北分會申請人資力審查詢問 表、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審查表(全部准予扶助)影本等 件在卷為憑。 三、本院依職權查閱聲請人乙○○110至112年度間之財產及所得明 細結果,聲請人乙○○於前揭年度所得分別為新臺幣(下同)30 2,400元、312,092元、331,200元,名下有汽車兩輛,財產 總額為0元,此有聲請人之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得 及財產在卷可憑。本件聲請經核尚無不合,爰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惠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建新

2025-02-27

PCDV-114-家救-47-20250227-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清償電信費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994號 原 告 固德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鈺喬 訴訟代理人 李妹蘭 林牧平 被 告 李宗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萬伍仟伍佰零壹元,及自民國一○七年 十二月四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 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向訴外人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傳 電信)申請租用手機門號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其間有電信服務契約存在(下稱系爭電 信服務契約)。詎被告未繳納電信費,遠傳電信依約得提前 終止電信服務契約,並按合約期間剩餘比例計算違約補貼款 。被告迄今仍積欠電信費新臺幣(下同)19,610元、代收服 務費9,953元及違約補貼款45,938元,合計75,501元。遠傳 電信業於民國107年12月3日將前開債權讓與伊,並以本件起 訴狀繕本送達代債權讓與通知。爰依電信服務契約及債權讓 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 所示。 二、被告則以:伊對於兩造間存在系爭電信服務契約,及原告結 算系爭電信服務契約餘欠電信費、補償金及計算方式均不爭 執,並同意依照原告之請求還款,惟目前無資力支付任何款 項等語置辯。 三、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者,應本於其認諾 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定有明文。又 被告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法院即應不調查原告 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是否果屬存在,而以認諾為該 被告敗訴之判決基礎,最高法院著有45年台上字第31號判決 要旨足參。經查,原告前開主張經被告當庭表明同意如數付 款,而為訴訟標的之認諾,有114年2月13日言詞辯論筆錄在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90頁),依前引規定及說明,本院應 本於被告認諾為其敗訴之判決。從而,原告依電信服務契約 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依小額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同法第436 條之19第1項、第91條第3項規定,確定第一審訴訟費用額如 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賴文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許弘杰

2025-02-27

KSEV-113-雄小-2994-20250227-1

家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32號 聲 請 人 許語涵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余郁彥間聲請變更子女姓氏(114年度家 親聲字第133號)事件,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又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收 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訴訟事件準用民事訴訟法之 規定(該法第51條規定),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 助之規定,惟家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訟 事件法,而非訟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適 用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此有最高 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可資參照。又聲請訴訟救 助,依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應提出 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請求救助之事由。是法院調查聲 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 ,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即應將其聲請駁回,無依職權調 查或定期命補正之必要(最高法院26年滬抗字第34號判例及 88年度台抗字第161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所謂無資力係 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者而言,聲請訴訟救助者,其 於聲請訴訟救助時,即應積極釋明如何缺乏經濟信用而無法 支出訴訟費用,或此項支出將導致該聲請人或家屬生活發生 困難(最高法院43年台抗字第152號判例意旨參照);再按 低收入戶標準乃行政主管機關為提供社會救助所設立之核定 標準,與法院就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認定,係屬二事(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聲字第46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低收入戶,確無資力支出訴訟 費用,爰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固提出臺中 市龍井區中低收入戶證明書為證,惟上開中低收入戶證明書 僅係行政主管機關為提供社會救助所設立之核定標準,並非 作為資力之證明,是難認聲請人已提出適當之證據以為釋明 其確無資力支付本件訴訟費用。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證據釋 明有「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並無資力支出本件訴訟 費用(新台幣1000元),或因支出此筆訴費用致其生活發生困 難之情形,揆諸前揭規定及最高法院判例、裁定要旨,本件 聲請訴訟救助難謂有據,依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2-26

TCDV-114-家救-32-20250226-1

簡上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15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游維翔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詐欺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3年2月27日 113年度簡字第301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 號: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緝字第1136號),提起上訴 ,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游維翔犯詐欺得利罪,累犯,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萬貳仟柒佰參拾陸元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 一、游維翔明知其無支付旅館住宿費之能力及意願,竟意圖為自 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得利之犯意,先於民國112年5月4 日20時45分許,假「陳冠宇」之名,透過BOOKING訂房網站 向廖秀美所經營、位於彰化縣○○市○○路000號之「提米好旅 」旅館,下訂於112年5月4日至同年月7日住宿,再於112年5 月4日22時15分許,前往上址旅館,向廖秀美謊稱其為「陳 冠宇」友人,要入住「陳冠宇」所訂房間,廖秀美不疑有他 ,同意讓游維翔入住後,游維翔復於112年5月7日向廖秀美 訛稱「陳冠宇」要來上址旅館住宿到112年5月10日,並續以 「陳冠宇」之名,透過BOOKING訂房網站向上址旅館下訂於1 12年5月7日至同年月10日住宿,致廖秀美陷於錯誤,同意讓 游維翔繼續住宿。嗣因廖秀美始終未見「陳冠宇」前來,而 游維翔又於112年5月9日9時許,突欲離開上址旅館,廖秀美 見狀乃攔下游維翔,要求其付清住宿費,游維翔藉口當天下 午就會返回支付住宿費並提供其汽車駕照予廖秀美做擔保後 ,隨即離開上址旅館,俟廖秀美於同日下午某時許前往游維 翔住宿房間查看,發現游維翔已搬空行李,事後亦聯繫無著 ,始知受騙,游維翔即以此方式詐得共計相當金額新臺幣( 下同)3萬2736元之住宿服務財產利益。 二、案經廖秀美訴由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局報告臺灣彰化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程序部分: ㈠、按被告於第二審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 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71條定有明文。上訴 人即被告游維翔(下稱被告)於審判期日經合法傳喚而未到 庭,有本院送達證書、刑事報到明細、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 各1紙在卷可稽(本院簡上卷第119、133、141頁),故依上 開規定,爰不待其陳述逕為一造辯論判決。 ㈡、按刑事訴訟法第348條規定:「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 對於判決之一部上訴者,其有關係之部分,視為亦已上訴。 但有關係之部分為無罪、免訴或不受理者,不在此限。上訴 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容許上 訴權人僅針對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提起上訴,惟上開刑 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所謂之「明示」,係指上訴人以書狀 或言詞直接將其上訴範圍之效果意思表示於外而言(最高法 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398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依被告所 提之「上訴狀」,並未載明僅就刑為上訴(本院簡上卷第9 至13頁),嗣提出「理由後補」狀則載敘:判決刑度與實際 情形不符等語(本院簡上卷第15至19頁),亦未明示僅就刑 為上訴。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雖陳稱:「本案我只有就量刑 及沒收部分上訴」等語(本院簡上卷第85頁),然並未以書狀 撤回刑及沒收以外之上訴,且未於審判期日到庭以言詞撤回 刑以外之上訴,是依刑事訴訟法第358條第1項規定,不生合 法撤回刑以外上訴之效果,是本院審理範圍為原判決全部, 先予敘明。 二、證據能力之認定:   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之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 為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 為適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 查證據時,知有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而未於言 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刑事訴訟法 第159條之5第1項定有明文。查本判決所引用屬於傳聞證據 之部分,均已依法踐行調查證據程序,且未據檢察官於本院 審理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而被告提起第二審上訴後,於本 院準備程序同意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之證據具證 據能力(見本院簡上卷第87頁),且迄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審理時復未到庭或以書狀對證據能力表示任何意見,審酌該 等證據作成時情況,並無違法取證之瑕疵,且無顯不可信之 情形,復與待證事實有關聯性,以之作為證據應屬適當,自 均有證據能力。 三、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坦承不諱(見本 院簡上卷第87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廖秀美於警詢及檢察 官訊問中之證述(見偵字17656號卷第8至10頁,偵緝1136號 卷第91至92頁)大致相符,並有BOOKING訂房網站訂單資訊 截圖6張、被告在上址旅館之監視錄影器畫面截圖2張、告訴 人與「陳冠宇」之LINE對話紀錄1份、告訴人與被告之LINE 對話紀錄1份、被告交予告訴人供擔保之汽車駕照影本1份附 卷可稽(見偵字17656號卷第15至23、25至27、39頁),足 認被告上揭任意性自白確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綜上,本 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予依法論科。 四、論罪科刑:  ㈠、按刑法第339條第1項、第2項分別規定詐欺取財罪及詐欺得利 罪,前者之行為客體係指財物,後者則指取得債權、免除債 務、延期履行債務或提供勞務等財物以外之財產上不法利益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4號判決意旨參照)。依一般 生活經驗及經濟交易常態,旅客投宿旅館,在通常觀念上即 認為其對於住宿費具支付能力,將於退房後如數支給住宿費 ,若自始不具付款真意,使旅館業者依據常情誤認其有支付 意願,並提供住宿,則顯然係利用旅館業者之錯誤,而達到 獲取住宿服務之不法利益。查被告明知其無支付旅館住宿費 之能力及意願,竟仍投宿告訴人所經營之上址旅館,是被告 係施用詐術使告訴人誤信其有付款能力,而詐得告訴人所提 供之住宿服務。故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2項之詐 欺得利罪。 ㈡、被告於112年5月4日、同年月7日先後向告訴人施用詐術之行 為,分別係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施,侵害同一法益,各行 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割,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 。 ㈢、查被告前因搶奪案件,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以110年度訴字第 328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7月確定,並於111年5月24日縮刑期 滿執行完畢等情,業經檢察官提出被告之刑案資料查註紀錄 表為證,且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亦具體說明:被告曾 受上開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 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有犯罪之主觀惡性,且經 該案執行仍再犯,該案執行仍難收矯治之效,依累犯規定予 以加重,亦不會過苛,為累犯,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 定,酌量加重其刑等語,本院審酌後認檢察官已就被告本案 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具體指出證明方法, 盡其主張及說明責任,合於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 號判決意旨,另兼衡被告上開所犯前案與本案所犯之罪名雖 不相同,但均係侵害他人財產法益之罪,顯見被告欠缺對他 人財產權之尊重,且被告於前案執行完畢後,理應產生警惕 作用,並因此自我控管,惟其仍再為本案犯行,顯見前案徒 刑之執行對被告並未生警惕作用,足見其有一定特別之惡性 ,再參以被告本案犯罪情節,核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 所指罪刑不相當之情形,故認本案應論以累犯,並依刑法第 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五、撤銷改判之理由: ㈠、本案經原審審理結果,認被告詐欺取財犯行明確而應予論罪 科刑,固非無見。惟查,被告對告訴人施以上開詐術,致告 訴人陷於錯誤,同意其入住上址旅館房間,被告雖因此現實 占有使用上址旅館房間,然所詐得之客體應係「告訴人提供 之住宿服務財產利益」,並非係該旅館房間此一財物之所有 權或事實上處分權,原審以被告現實占有之上址旅館房間係 屬具體之財物,而認被告本案所為係犯刑法第339條第1項之 詐欺取財罪,並變更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法條(按:即 刑法第339條第2項詐欺得利罪之法條),容有未合。 ㈡、被告上訴意旨雖稱:我希望能夠與告訴人和解,賠償告訴人 所受之損失,請求判輕一點等語,並於準備程序結束後電話 聯繫本院表示:我可以在113年12月11日、114年1月11日、1 14年2月11日分3期賠償合計3萬2736元給告訴人等語,然經 本院電話聯繫告訴人徵得其同意以被告上述分期賠償方式作 為本案之和解條件後,被告迄今均未依本院通知提出其有依 約履行賠償之單據供本院參酌,有本院辦理刑事案件電話紀 錄表2紙、本院113年12月17日彰院毓刑蓮113簡上152字第11 30033405號通知1紙存卷可佐(見本院簡上卷第99至101、10 9頁),就此部分自無從為有利被告之審酌。被告執此提起 上訴,難認有理由。惟原判決既有前揭瑕疵可指,即屬無可 維持,應由本院將原判決予以撤銷改判。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⒈明知其無資力支付旅 館住宿費,竟仍投宿告訴人所經營上址旅館,而獲取告訴人 提供之住宿服務,所為應予非難;⒉犯後雖於本院準備程序 中坦承犯行,並表示願以分期給付方式賠償告訴人本案所受 之損失,然迄今未見有所履行,已如前述;⒊犯罪之動機、 目的、手段、所生危害程度,及其自述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 、業工、勉持之經濟狀況(參被告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 載)等一切情狀,而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 ㈣、查被告為本案犯行所詐得相當於住宿費之3萬2736元財產上不 法利益,核屬被告之犯罪所得,雖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 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71條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廖偉志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由檢察官鄭積揚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廖健男                   法 官 王祥豪                   法 官 簡仲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曉汾

2025-02-26

CHDM-113-簡上-152-20250226-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遷讓房屋等聲請再審聲請訴訟救助暨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90號 聲 請 人 陳 忠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葉春枝間請求遷讓房屋等聲請再審之聲請 訴訟救助暨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13日 本院裁定(113年度台聲字第1052號),聲請再審,而聲請訴訟 救助暨選任訴訟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因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聲請訴訟救助者,關於無資力 支出訴訟費用之事由,應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並能即時 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 條之規定自明。所謂無資力,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 用者而言。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台聲字第1052號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並聲請訴訟救助暨選任訴訟代理人,無非以:伊 生活困難,目前實無資力再支出該訴訟費用云云,為其依據。惟 所提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08年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等件,尚不足以釋明其確係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 ,致無資力支付本件聲請再審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依上說明 ,其聲請即屬不應准許。又聲請人對本院上開前訴訟程序毋庸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確定裁定聲請再審,自無庸委任律師為其 訴訟代理人,其聲請選任律師為其訴訟代理人,亦不應准許。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 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官 吳 麗 惠 法官 鄭 純 惠 法官 徐 福 晋 法官 邱 景 芬 法官 管 靜 怡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陳 禹 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2-26

TPSV-114-台聲-90-20250226-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3號 聲 請 人 蔡承翰 代 理 人 陳永祥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佰毅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玉如 相 對 人 鴻甲營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鄧澤容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職業災害補償金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 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 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 之望者,不在此限。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 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 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勞動事件法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及法律扶助 法第6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勞工或其遺屬因職業災害提起 勞動訴訟,法院應依其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 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勞動事件法第14條第2項亦設有明 文。前開條文為民事訴訟法第107條之特別規定,應優先適 用。因此,勞工因職業災害而提起民事訴訟,其聲請訴訟救 助,並不以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為必要。又所謂顯無勝訴之 望者,係指法院依據當事人所主張之事實,無須調查辯論, 即知其應受敗訴之裁判者而言。如當事人之訴不合法不能補 正或未經補正,或當事人之主張縱為真實,在法律上仍應受 敗訴之裁判之情形,如本案訴訟尚須經法院調查辯論後,始 能知悉其勝訴或敗訴之結果,即不得謂為顯無勝訴之望(最 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1017號、99年度台抗字第406號裁定 要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受僱於相對人佰毅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佰 毅公司),而佰毅公司承攬相對人鴻甲營造有限公司(下稱鴻 甲公司)之路面改善工程,伊於民國112年5月24日經佰毅公 司指派,前往屏東縣高樹鄉進行前開工程之作業時,受有職 業災害,伊已起訴請求相對人連帶補償及賠償共新臺幣89萬 2,463元(本院114年度勞補字第3號),惟伊無資力支付訴 訟費用,且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屏東分會准予法律扶 助,爰提出本件聲請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於112年5月24日受有職業災害,已起訴 請求相對人連帶給付89萬2,463元,且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屏東分會准予法律扶助等情,業據其提出診斷證明書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及專用委任狀為 證,並經本院調取前揭訴訟事件卷宗核閱無訛。又聲請人所 提之訴訟,非顯無勝訴之望,且查無其他不符法律扶助事實 之證明。從而,聲請人所為本件聲請,與首揭規定尚無不合 ,應予准許。 四、依首開條文,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勞動法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李佩玲

2025-02-25

PTDV-114-救-3-202502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