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誤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41-50 筆)

板簡
板橋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2年度板簡字第1640號 聲請人 即 原 告 黃弘 相對人 即 被 告 江素玉(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蔡淑惠 江冠龍(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江婉婷(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羅日君(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劉文海 江佳昇(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江文華(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羅日新(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江素卿(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羅玉蓮(即江陳春子之繼承人) 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等間分割共有物事件,對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三月十二日所為判決聲請更正錯誤,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主文欄及附表二關於如附件一所示之記載應更正為如附件 二所示。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一 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李崇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 元。            書記官 葉子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附件一 ①誤寫內容(主文欄) 被告蔡淑惠、江冠龍、江婉婷、江佳昇、江文華、羅日君、羅日新、江素玉、江素卿、羅玉蓮應就被繼承人江陳春子所有新北市○○區○○段○○○段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等四筆土地(權利範圍各7分之2),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坐落新北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應予變賣,所得價金按附表一所示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兩造共有坐落新北市○○區○○段○○○段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應予變賣,所得價金按附表二所示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如附表一、二所示應有部分之比例負擔。     ②誤寫內容(附表二:新北市三峽區白雞段白雞小段     215-224、215-392、215-397、215-427地號     共有人名冊) 編號 共有人姓名 應有部分 0 江素玉 1/7 0 蔡淑惠 公同共有1/7 0 江冠龍 0 江婉婷 0 蔡淑惠、江冠龍、江婉婷、江佳昇、江文華、羅日君、羅日新、江素玉、江素卿、羅玉蓮 被繼承人江陳春子應有部分 2/7 0 劉文海 27/70 0 黃弘 3/70             附件二 編號 ①更正後內容(主文欄) 被告江冠龍、江婉婷、江佳昇、江文華、羅日君、羅日新、江素玉、江素卿、羅玉蓮應就被繼承人江陳春子所有新北市○○區○○段○○○段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等四筆土地(權利範圍各7分之2),辦理繼承登記。 兩造共有坐落新北市○○區○○段○○○段00000地號土地應予變賣,所得價金按附表一所示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兩造共有坐落新北市○○區○○段○○○段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應予變賣,所得價金按附表二所示各共有人之應有部分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如附表一、二所示應有部分之比例負擔。    ②更正後內容(附表二:新北市三峽區白雞段白雞小段     215-224、215-392、215-397、215-427地號     共有人名冊) 編號 共有人姓名 應有部分 0 江素玉 1/7 0 蔡淑惠 公同共有1/7 0 江冠龍 0 江婉婷 0 江冠龍、江婉婷、江佳昇、江文華、羅日君、羅日新、江素玉、江素卿、羅玉蓮 被繼承人江陳春子應有部分 2/7 0 劉文海 27/70 0 黃弘 3/70

2025-03-26

PCEV-112-板簡-1640-20250326-2

上更二
臺灣高等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更二字第90號 上 訴 人 羅凱文 訴訟代理人 王妙華律師 被 上訴 人 李碩儒 訴訟代理人 林宏都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1年4月 29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度訴字第116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經最高法院第2次發回更審,本院於114年2月5日言詞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係伊前夫,於婚姻存續期間向伊借款 ,伊依被上訴人指示,自民國106年1月起至107年8月止,陸 續自伊或伊獨資之史達數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史達科技公 司)帳戶,匯款如附表所示金額至被上訴人指定如附表所示 之帳戶,共計新臺幣(下同)271萬3,971元(下稱系爭款項 )。爰依民法第478條後段規定,求為命被上訴人返還系爭 款項及加計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 ;併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原審為上訴人全部敗訴 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上訴聲明:㈠原 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271萬3,971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上訴人則以:伊於兩造婚姻存續期間,將收入交予上訴人 管理,並共同經營史達科技公司,故委請上訴人匯出系爭款 項,兩造就此並無消費借貸合意,上訴人訴請伊返還系爭款 項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答辯聲明:㈠上訴駁回。㈡如受 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上訴人依被上訴人指示匯出如附表所示之系爭款項,為兩造 所不爭執(見本院更二卷第61頁),堪認為真正。上訴人依 民法第478條後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款項,則為 被上訴人所拒,茲分述如下:  ㈠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準此,消費借貸法律 關係之成立,於當事人間必本於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移轉 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行為,始得當之。倘當 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自應就該借貸意思 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均負舉證之責任,其 僅證明有金錢之交付,未能證明借貸意思表示合致者,仍不 能認為有該借貸關係存在。  ㈡參諸上訴人提出兩造間之LINE對話紀錄(下稱系爭對話紀錄 ),上訴人向被上訴人表示:「目前帳戶可動金額台幣36萬 、美金9990元;地產尚欠50萬+12萬,欠實業30萬-7.8萬=22 .2萬;目前代償總金額約NT223萬,7/3陳思翰NT 24269,8/ 9許裕旻USD 10400,8/9廖政一USD 600,8/21Duncan USD 4 1600,8/24廖政一USD 10000,9/1錢瑋USD 10400;每月固 定開銷(不含水電瓦斯生活費)房租3萬、貸款1.6萬;每年 固定開銷保險5萬」、「還沒算我媽有USD10000在我們這裡 ,12月到期」等語(見原審卷第97頁),其中「7/3陳思翰N T24269」、「8/21(似為8/22之誤)Duncan USD 41600」、 「8/24廖政一USD 10000」及「9/1錢瑋USD 10400」等4筆匯 款,與附表編號2、3、4、6匯款之金額、時間及匯入帳戶大 致相符,可見上訴人依被上訴人指示匯出附表編號2、3、4 、6款項後,向被上訴人陳明其因「代償」而匯款包括該等 款項在內之情形,並未提及何原因代何人清償,上訴人並自 承不知債務人為何人及債權發生原因(見本院更二卷第90頁 )。細繹系爭對話紀錄提及「目前帳戶可動金額」、「地產 尚欠」、「欠實業」、「每月固定開銷」、「還沒算我媽有 USD10000在我們這裡」等語,可知系爭對話紀錄乃上訴人向 被上訴人匯報財產及債務、支出狀況;輔以上訴人自承:系 爭對話紀錄前三行所稱「目前帳戶可動金額……」,指的是伊 帳戶內的錢,當時兩造是夫妻關係,伊認為這是夫妻共有; 伊匯出去的錢有部分是兩造一起買房子之賣屋款等語(見本 院更二卷第63頁、第62頁),堪認上訴人匯出前開款項之部 分來源為兩造共同財產,且其主觀上亦認係以兩造共同財產 支付,是被上訴人辯稱兩造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係由上訴人 管理其等共同財產,上訴人方依其指示匯出系爭款項等情, 應值採信。而系爭對話紀錄固提及「代償」一詞,惟該詞之 客觀文義僅係「代他人為清償之給付」,且從該對話前後文 觀之,上訴人向被上訴人陳述「代償」總金額及各筆款項, 僅應係向被上訴人匯報財產狀況時,提及關於支出款項之時 間、對象及金額,尚無從單憑系爭對話紀錄提及「代償」二 字,遽認兩造間已約定由被上訴人負借款返還責任。準此, 系爭對話紀錄不足作為兩造間已達成借款合意之證明,上訴 人提出其他對話紀錄亦未能證明兩造間就前開匯款有借貸意 思合致,復未提出其他事證以佐其說,其依民法第487條後 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附表編號2、3、4、6之匯款,即 屬無據。  ㈢又上訴人雖已陳明附表編號1、5、7至10之匯款,均係被上訴 人以通訊軟體傳送各該受款人帳戶資料,並指示伊匯出款項 等情(見本院更二卷第95頁至第98頁)。惟從上訴人陳述之 指示匯款經過及提出關於被上訴人指示其匯款之對話紀錄( 見原審卷第99頁至第123頁),均僅提及被上訴人有指示匯 款帳戶、金額之行為及上訴人回覆匯款結果等情,惟無任何 關於兩造約定被上訴人應返還上訴人匯出款項之內容,自難 以該等對話紀錄認定兩造間已有借款之合意。被上訴人既否 認兩造間有返還系爭款項之約定(見本院更二卷第61頁), 上訴人應就此事實舉證證明之,然其提出關於附表編號1、5 、7至10匯款之對話紀錄(見原審卷第99頁、第115頁至第11 6頁、第119頁、第121頁、第123頁),均不足認定兩造間有 約定返還之借款合意,上訴人未能舉證證明兩造就系爭款項 達成借貸意思表示合致之事實,上訴人依民法第478條後段 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附表編號1、5、7至10之款項,亦 難認有據。 四、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478條後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 給付271萬3,97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算之法定遲延 利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於 法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 無理由,應駁回上訴。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核 與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沈佳宜                法 官 翁儀齡                法 官 陳 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附表 編號 時間 匯出戶名 金額 (新臺幣) 匯入帳戶戶名 備註 1 106/1/3 羅凱文 4萬元 梅利仙 (Chris) 2 106/7/3 羅凱文 2萬4,269元 陳思翰 3 106/8/22 羅凱文 美元4萬1,600元,換算新臺幣為126萬1,312元 崔立明 (Duncan) 被上訴人對換算匯率並無爭執(見本院更一卷第51頁) 4 106/8/24 羅凱文 美元1萬元,換算新臺幣為30萬2,700元 廖政一 同上 5 106/8/25 羅凱文 美元1萬元,換算新臺幣為30萬2,700元 史達環球實業有限公司 同上 6 106/9/1 羅凱文 美元1萬400元,換算新臺幣為31萬3,960元 錢瑋 同上 7 106/9/26 羅凱文 30萬2,030元 史達環球實業有限公司 8 106/10/12 羅凱文 7萬8,000元 林純娟 9 107/8/2 史達科技公司 2萬5,000元 吳漢峯 10 107/8/2 史達科技公司 6萬4,000元 林彥佑 合計      271萬3,971元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更二字第90號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主文欄第二項關於「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 負擔」之記載,應更正為「第二審及發回前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 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 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經查,本院前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沈佳宜                法 官 翁儀齡                法 官 陳 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但如對本件判決已合法上訴,則本裁定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王韻雅

2025-03-26

TPHV-113-上更二-90-20250326-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訴字第38號 原告即反訴 被告 柯銘奎 訴訟代理人 薛西全律師 劉妍孝律師 被告即反訴 被告 楊國澤 被 告 林怡伶 被告即反訴 原告 楊淑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2年9月18日所 為之第一審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關於附圖二編號B備註欄「臺灣大道828號 」記載,應更正為「臺灣大道三段828號」;附圖二編號 C 備註欄「臺灣大道826號」記載,應更正為「臺灣大道三段8 26號」。 二、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關於附圖二「面積(平方公尺)」欄位記載 ,應更正為「坐落面積(平方公尺)」。 三、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關於附圖一編號乙備註欄「楊淑蕙」記載 ,應更正為「柯銘奎」。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 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金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哲豪

2025-03-26

TCDV-111-重訴-38-20250326-4

家繼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簡字第8號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140號 原 告 陳文松 簡文亮 吳宗澤 住○○市○○區○○路0段00○00巷00號0樓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吳榮昌律師 複 代理人 陳傑明律師 被 告 吳曉莉 吳思慧 吳宛珍 吳宗旗 吳宗茂 吳志偉 吳宛庭 簡堉芳 簡淑珍 彭阿月 周坤添 周世明 周士玉 周瑛雅 陳貴香 陳文成 陳貴雪 陳瑞娥 盧文英 盧嘉鴻 盧美娟 吳金龍 林昭華 林世宏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佳齡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4月26日所為之判 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附表一編號9至12標的所在欄關於「(權利範 圍:公同共有7/108)」之記載,均應更正為「(權利範圍:公同 共有11/108)」。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誤寫及顯然 錯誤(參112年度家繼簡字第8號起訴狀附表一(見該卷卷一第 31-32頁)及原證一土地登記謄本),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3-26

TCDV-112-家繼訴-140-20250326-3

家繼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簡字第8號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140號 原 告 陳文松 簡文亮 吳宗澤 住○○市○○區○○路0段00○00巷00號0樓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吳榮昌律師 複 代理人 陳傑明律師 被 告 吳曉莉 吳思慧 吳宛珍 吳宗旗 吳宗茂 吳志偉 吳宛庭 簡堉芳 簡淑珍 彭阿月 周坤添 周世明 周士玉 周瑛雅 陳貴香 陳文成 陳貴雪 陳瑞娥 盧文英 盧嘉鴻 盧美娟 吳金龍 林昭華 林世宏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佳齡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4月26日所為之判 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附表一編號9至12標的所在欄關於「(權利範 圍:公同共有7/108)」之記載,均應更正為「(權利範圍:公同 共有11/108)」。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之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誤寫及顯然 錯誤(參112年度家繼簡字第8號起訴狀附表一(見該卷卷一第 31-32頁)及原證一土地登記謄本),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3-26

TCDV-112-家繼簡-8-20250326-4

司家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聲字第9號 聲 請 人 陳妤瑄 代 理 人 凃禎和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陳德南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1日所為之 裁定,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正本主文欄中關於「聲請人」應向本院繳納之記載 ,應更正為「相對人陳德南」應向本院繳納。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非訟事件之裁判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獨任法官以裁定行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三條及第二百三十六條至第二 百三十八條之規定,於第一項裁定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36 條第1、3條亦有明文。 二、本院所為前開裁定原本、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自 得依職權予以更正,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黃尹貞

2025-03-26

TNDV-114-司家聲-9-20250326-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核定特別代理人報酬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1號 聲 請 人 吳玉英律師 相 對 人 陳雅媚 上列聲請人因相對人與佳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間確認股東關係不 存在等事件,聲請酌定特別代理人報酬,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3 日所為之裁定,其原本、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理由欄第三項關於「本件特別代理人之報酬為23,000元」 之記載,應更正為「本件特別代理人之報酬為2萬元」。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 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裁定準用之 ,同法第239條亦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原本、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 予更正。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楊亞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雅婷

2025-03-26

TNDV-114-聲-31-20250326-2

巡交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宣示判決筆錄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4年度巡交字第9號 114年3月4日辯論終結 原 告 唐道揚 被 告 交通部公路局臺中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楊聰賢 訴訟代理人 曾姵陵 上開當事人間 114年度巡交字第9號交通裁決事件,於中華民國0 00年0月00日下午4時30分在本院第七法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人 員如下: 法 官 温文昌 書記官 張宇軒 通 譯 陳銥詅 到庭當事人: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9準用同法第234條第2項規定宣示判 決,判決主文、事實及理由記載如下,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事實概要:   原告於民國113年5月27日13時40分,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行經彰化縣○○○○道○○路○○號 0000000處有「限速60公里,經測速時速78公里,超速18公 里」之違規行為,經彰化縣警察局北斗分局(下稱舉發機關) 員警逕行舉發,並掣開IFA026606號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 事件通知單(下稱舉發通知單)。嗣被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 罰條例(下稱道交條例)第40條第1項之規定,於113年11月 18日彰監四字第64-IFA026606號裁決書(下稱原處分),裁 罰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1,600元,惟原告不服,遂提起 本件行政訴訟。   二、理由: ㈠經本院詳細審酌舉發通知單(本院卷第51頁)、舉發機關11 3年8月13日北警分五字第1130018032號函暨所附採證照片 (本院卷第57、59頁)、舉發機關113年12月20日北警分五 字第1130030180號函暨所附「警52」照片與雷射測速儀檢 定合格證書(本院卷第61、63、65頁)、原處分與送達證 書(本院卷第73、75頁)等證據資料,已可認定原告確有 駕駛系爭車輛,於前揭時、地,確有超速18公里之違規事 實,應堪認定。   ㈡原告雖主張舉發通知單塗改處為手動有意塗改,並非顯然之 錯誤,舉發通知單無效,舉發機關應重行製單等語,按舉 發僅係對違規事實的舉報,乃舉發機關將稽查所得有關交 通違規行為時間、地點及事實等事項記載於舉發通知單, 並告知被舉發者,屬處罰機關裁決前的行政行為之一,性 質上為觀念通知,並非行政處分(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裁 字第1798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舉發通知單在違規事 實「經雷達測速儀器採證刪除「雷達」2字,固未在上開刪 除處蓋章,然舉發機關業已於113年8月13日以北警分五字 第1130018032號函通知原告予以更正(本院卷第57頁), 是本件舉發機關於舉發通知單雖有刪除「雷達」2字,惟因 舉發通知單尚非屬行政處分,舉發機關嗣以函文更正違規 地點,並不影響違規行為之同一性,自亦無原告所指無效 之問題,原告上開主張,並非可採。   ㈢原告又主張原處分記載地點彰化縣○○○○道○○路○○號001,前100公尺至300公尺並無設置測速取締標誌,有違道交條例第7條之2規定等語,依行政程序法第101條第1項之規定:「行政處分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處分機關得隨時或依申請更正之」,足見行政處分之處分機關發現行政處分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處分機關仍得隨時更正之,此為法律賦予之更正權利。查本件原處分固就違規地點有誤載為「路燈編號001」,惟已更正為「路燈編號0000000處」(本院卷第73頁),而本件採證照片業已記載「路燈編號0000000處」違規地點,上開誤寫依整體觀察,自屬顯然錯誤,而此更正前、後之違規地點,不影響本件違規事實同一性之認定,即屬合法,不因先前有誤載違規地點之瑕疵,而影響原處分之效力,且經本院當庭勘驗採證光碟影像,並製作勘驗筆錄及影片截圖(巡交卷第20頁、第23-26頁),可知員警實地以滾輪式測距儀,測量本件違規地點「路燈編號0000000」距離「警52」測速告示牌約為216.7公尺,合於道交條例第7條之2第3項,一般道路應於100公尺至300公尺前設置測速取締標誌之規定,是原告上開主張,不足以採。 三、綜上,原告違規事證明確,被告依法所為原處分並無違誤, 原告訴請撤銷,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宇軒                             法 官 温文昌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宣示判決筆錄,應於宣示判決筆錄送達後20日內, 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 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 造人數附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訴   ),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月    日 書記官

2025-03-26

TCTA-114-巡交-9-20250326-1

臺灣高等法院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上字第969號 上 訴 人 雅鄔樂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志遠 訴訟代理人 廖經晟律師 邱敏維律師 訴訟代理人 陳怡文 被 上訴人 逢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樹樟 訴訟代理人 胡怡嬅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17日所為判決,其原本及正本均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事實及理由欄第三點,上訴聲明㈡關於「被上 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96萬6098元」之記載,應更正為「被上訴人 應給付上訴人196萬9680元」;事實及理由欄第五點㈤部分,關於 「111年10月6日」之記載,均應更正為「111年6月7日」。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 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 文。 二、查本院前開判決事實及理由欄第三點、第五點㈤部分,有如 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郭顏毓                法 官 陳容蓉                法 官 楊雅清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黃炎煌

2025-03-25

TPHV-112-上-969-20250325-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變更捐助章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3號 聲 請 人 林世民 相 對 人 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捐助章程,本院於 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之114年度法字第3號裁定,其原本及正本 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之原本及其正本主文欄第一項關於「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名 家文教基金會」之記載,均應更正為「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 」。   理 由 一、裁定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9條準用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裁定之原本及其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5

KSDV-114-法-3-2025032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