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杰

共找到 188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42號 原 告 黃靜雪 被 告 楊謝榮美 張廖阿照 盧羅彩蓮 游正守 黃瑞琇 盛陳鳳珠 林月琴 郭自強 鄭完香 張林碧桃 李林賀 羅日秀 徐春嬌 游宗雄 李膻彄 洪陳安妹 高秀雄 陳王桂香 楊張喜妹 呂芳連 呂芳衛 謝楊送妹 陳謝吉子 張林金細 王金龍 艾鍾葉 徐巧保 李俊雄 張李彩鳳 陳源昌 鄭賴桂蘭 黃張黎卿 陳寶月 溫超鳳 陳秋華 羅新榮 徐江員 李盧順序 江程阿花 黃清正 劉葉有妹 羅葉奔妹 戴靜妹 官春惠 陳木春 羅順清 張秀琴 賴中川 范德盛 范瑞娥 范彭玉蘭 徐邱美慧 朱清旗 徐秀蓉 巫金妹 張羅茶妹 陳木連 鄭石灶 楊淑貞 陳羅貴英 劉陳有妹 許蘭英 徐阿元 呂阿會 陳羅双妹 楊坤南 徐土耀 林瓊玉 蔡子文 吳彩琴 鄭葉森妹 易陳玉霞 黃玉珠 徐長壽 吳徐春美 王聖春 蘇榮利 葉許春妹 林阿文 邱暉訓 林萬順 劉曾金杏 劉文政 劉文凌 范洪淇 吳燦民 吳燦文 徐源承 邱月珠 黃彩容 陳裕榮 賴程庠 宋金葉 李周阿珠 羅紹松 羅紹煌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里14鄰中興路一段10 羅紹斌 羅云秀 羅湯金枝 張謙文 林文泉 周靜芬 劉文琪 廖俊雄 林傑勇 鄭貴元 柯吳味妹 羅玉嬌 吳俊賢 吳俊鴻 劉世民 翁光政 魏韶軍 魏韶強 魏釗鈴 魏芳梅 魏夢飛 林潔宜 邱益忠 陳葉素玉 侯安進 呂有田 基督教得勝靈糧堂 張堂鉁 張堂錡 張堂鈺 温范鑑 温范鐘 羅仕柯 謝鎮陽 周基正 張黎玲 黃瑞珍 李淳皓 張萬倉 羅宥驛 蔡惠琴 蔡李水利 蔡慧如 楊秉森 陳秀蓮 陳美蓉 陳秋蓉 陳錦文 陳吳玉里 黃千瑜 林文雄 林建村 魏大鈞 吳聲芳 吳聲毅 吳聲鉅 林文薏 王素嬌 曾林森妹 葉信宏 賴順釧 彭建彰 范記華 劉張阿素 鍾洪玉女 王曉薇 魏齊 王裕煊 張瑞蓉 張瑞媛 魏釗鈴 魏韶強 魏芳梅 魏夢飛 魏辰芝 魏韶軍 張寶珠 楊士賢 莊筱萍 莊珮芳 羅啓明 羅金玉 宋璧光 林泓穎 黃信凱 黃崇泉 柯傳威 黃筱鈞 林利靜 張素惠 洪智芬 葛素芳 李益鋒 陳勝龍 柏宣建設 游振彥 王韻茹 賴旻辰 簡玉玲 趙世泳 李立鈞 李金龍 李金熹 林國立 林國成 謝李彩勤 簡林彩華 鍾騰武 陳錦文 楊秉森 陳秀蓮 陳美蓉 陳秋蓉 莊庭瑜 劉戴璟 陳屬金 陳丁碧 陳續典 陳續進 陳秀鳳 陳秀每 洪美滿 李采寧 李梓森 李采妡 黃戎瑍 羅雪萍 莊曉竹 陳寬睿 曾允 龍惠珠 劉學樑 劉定壅 張芷嫣 王德銘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 告請求分割系爭房地,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原告請求分割之房地價 值及原告之應有部分比例定之,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 幣(下同)17,175,033元【計算式:房屋價額1,008,900元(課稅 現值合計)+土地價額16,166,133元(578×67,300×1020/10000+177 7×67,300×1020/10000)】,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63,184元。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魏于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淑瓊

2025-02-17

TYDV-113-補-1342-2025021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返還消費借貸款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4號 原 告 新竹縣博愛儲蓄互助社 法定代理人 徐國富 訴訟代理人 金慧恕 被 告 羅少如 林傑文 林君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消費借貸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0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2萬8,846元,及自民國113年 3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7.8計算之利息,暨自 民國113年4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違 約金。 訴訟費用6,17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一)被告羅少如於111年10月11日邀同被告林傑文、林君諺擔 任連帶保證人,向原告借款6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1 年10月11日起至117年10月11日止,以年利率百分之7.8計 算之利息,並約定以每月為1期,分72期攤還本息,任何 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利息時,即喪失期限利益,所 有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應將所欠借款一次清償,並自遲延 之日起除按上開利率計算遲延利息外,應加付應收利息百 分之15之違約金。詎被告羅少如於112年12月11日攤還部 分借款後,即未再繳款,迄今尚積欠本金52萬8,846元, 依約本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然屢經催討,被告均置之不 理,爰依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兩造間借據之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 、利息及違約金等語。  (二)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 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借據及還 款紀錄各一紙為證,而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 法第280條第3項規定,視同自認原告之主張,是本院依調 查證據之結果及斟酌全辯論意旨,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 實。  (二)從而,原告本於消費借貸、連帶保證及兩造間借據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利息 及違約金,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結論: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 、第85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王佳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黃伊婕

2025-02-14

SCDV-114-訴-14-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杰毅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 年度執字第16443 號、113 年度執聲字第3865號),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杰毅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杰毅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定應執行之刑,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之規定聲請裁定,併請依照刑法 第41條第1 項、第8 項,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數有期 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 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應依刑法第 51條第5 款至第7 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 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 請該法院裁定之,刑法第50條第1 項前段、第51條第5 款、 第53條及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數罪併罰之定執行刑,為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係基於刑 罰經濟與責罰相當之考量,所為一新刑罰之宣告,並非給予 受刑人不當利益,故法院審酌個案具體情節,裁量定應執行 刑時,應遵守刑法第51條各款所定之方法或範圍(即法律之 外部性界限),並考量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及整體法律之 理念,不得違反公平、比例原則(即法律之內部性界限)。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 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均確定在案,其中附表編號1  至2 所示之罪曾經本院以113 年度聲字第507 號裁定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6 月確定等情,有各該案件判決書、裁定書、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檢察官以本院為附 表所示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 罪均為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犯罪類型及所侵害法益相同,兼 衡各罪之犯罪時間間隔、前次定刑情形、責罰相當與刑罰經 濟之原則,以及本院函詢受刑人對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 受刑人於期限內未表示意見(見本院卷附本院函稿、送達證 書、收狀收文資料查詢清單)等情狀,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 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刑法第53條、第51 條第5 款、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8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建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何惠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附表:受刑人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6月8日12時40分許為警採尿時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2年8月2日13時13分許為警採尿時回溯96小時內某時 112年11月7日9時2分許為警採尿時起回溯96小時內某時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 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2802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3623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毒偵字第254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豐簡字第514號 112年度豐簡字第608號 113年度簡上字第278號 判決日期 112年10月31日 112年12月20日 113年10月16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地院 案號 112年度豐簡字第514號 112年度豐簡字第608號 113年度簡上字第278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年11月28日 113年1月16日 113年10月16日 備    註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5679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925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443號 【編號1至2曾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已執行完畢)】

2025-02-13

TCDM-114-聲-28-20250213-1

司消債核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消債之前置協商認可事件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消債核字第550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林杰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協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如附件所示債權人與債務人間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協商成立之 債務清償方案,予以認可。   理 由 一、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債務人為前項 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 條第1 項、第2 項定有明文。 又按同條例第151 條第1 項受請求之金融機構應於協商成立 之翌日起七日內,將債務清償方案送請金融機構所在地之管 轄法院審核,但當事人就債務清償方案已依公證法第13條第 1 項規定,請求公證人作成公證書者,不在此限;前項債務 清償方案,法院應儘速審核,認與法令無牴觸者,應以裁定 予以認可,認與法令牴觸者,應以裁定不予認可,復為同條 例第152 條第1項 、第2 項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因消費借貸等契約而對金融機構 負有債務,並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提出債權人清冊,以書 面向聲請人即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共同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茲因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已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協商成 立,爰將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案送請本院審核,請求裁定 予以認可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前置協 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實。再觀諸債務人與全體債權人上開協商成立之債務清償方 案內容,並無牴觸法令之情事,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鍾虎君 附件: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融機構無擔保債權)及前置協商    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暨表決結果各乙份。

2025-02-12

TPDV-114-司消債核-550-20250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0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杰翰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字第322號、114年度執聲字第47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林杰翰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各如附表所載之刑,應執行有 期徒刑捌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杰翰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並請依刑法第41 條第1項、第8項諭知易科罰金折算標準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定有 明文。次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3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 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 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 法第51條第5款亦有明定。又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事項,尚 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限及內部界限。 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為適當裁判,此 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量時,應考量法 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裁量之內部界限 。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數罪併罰而有二 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為刑之酌定,固 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限,仍均應受其 拘束(最高法院92年度台非字第187號、94年度台非字第21 號判決意旨亦可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林杰翰前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分別經本 院判決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有該等案件之 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 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經衡酌受刑人所犯各罪均 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然犯罪情節有別,犯罪時間亦不 相同,故依受刑人所犯上開各罪責任非難重複程度,兼衡其 所犯數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及犯罪傾向、施以矯正之必要性 、日後復歸社會更生,而為整體評價後,爰就受刑人所犯如 附表所示之各罪,裁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另本件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之範圍僅有3罪,尚屬單純,考 量此部分罪刑合併定應執行刑時所應受法律內、外部界限, 可資裁量有期徒刑之空間甚為有限,顯無必要再命受刑人以 言詞、書面或其他適當方式陳述意見,併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第8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郭勁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葉俊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附表:受刑人林杰翰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年8月9日 111年11月29日14時45分許為警採尿時回溯96小時內某時許 111年8月11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毒偵字第3168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毒偵字第1162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43315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案 號 111年度中簡字第2946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1258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2699號 判決日期 112年1月16日 112年6月26日 113年11月8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判決案號 111年度中簡字第2946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1258號 113年度中簡字第2699號 確定日期 112年2月13日 112年7月25日 113年12月10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得易科、得社勞 得易科、得社勞 得易科、得社勞 備註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執字第2887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執字第10691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4年度執字第322號 (編號1至2經本院以112年度聲字第2533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確定,已執畢)

2025-02-07

TCDM-114-聲-109-20250207-1

司促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665號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債 務 人 何林傑 上列當事人間支付命令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290,282元,及自民國113年9 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78計算之利息,其 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 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連 續收取期數以9期為限,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緣聲請人執有債務人與聲請人成立之借款契約(證一), 有關借款期限、借款金額、還款繳息方式及利息、違約 金之計算等約定均記載於借款契約。二、查債務人何林 傑並未依約還款,迄今尚積欠聲請人如請求標的之金額 及利息、違約金,未為清償(證二),且經聲請人迭經催 索,債務人均未償還其欠款,顯有違約之事實。三、次 查,依契約書重要契約條款規定:債務人如有任何一宗 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利息者,全部債務視同到期。如 遲延履行時,除仍依約計付利息外,暨逾期在六個月以 內者,按約定利率百分之十計付違約金,逾期超過六個 月部分,另按約定利率百分之二十計付違約金,按期( 月)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九 期。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簡正忠 ◎附註: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 庸另行聲請。

2025-02-07

KLDV-114-司促-665-20250207-1

基交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基交簡字第20號 聲 請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朱孝珧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撤緩偵字第3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朱孝珧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貳伍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被告朱孝珧上揭公共危險犯行,前經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 下稱基隆地檢署)檢察官於民國113年2月21日以113年度偵 緝字第166號為緩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期間1年,並命被告 應於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6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 下同)8萬1千元,嗣經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於113年4月24 日以113年度上職議字第3532號駁回再議確定,緩起訴期間 自113年4月24日起至114年4月23日止(緩起訴處分所附條件 履行期間自113年4月24日起至113年10月23日止)等節,有 該緩起訴處分書、臺灣高等檢察署署處分書、基隆地檢署檢 察官緩起訴處分命令通知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見偵 緝卷第55頁至第57頁、第63頁至第67頁;本院卷第9頁)在 卷可佐。惟被告於上開期間內並無在監或執行羈押,無不能 自行到案繳納之原因,仍未於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6個月 內前向公庫支付8萬1千元,經基隆地檢署送達執行通知,被 告未遵期繳納,復經基隆地檢署囑警訪查警,被告請求延期 至113年10月23日前自行到案繳納,惟期限屆至,被告仍未 依期限繳納,而經基隆地檢署檢察官於113年11月12日以113 年度撤緩字第102號撤銷前開緩起訴處分,經送達被告戶籍 地,由被告本人於同年月20日親收而送達生效等節,有基隆 地檢署函稿、送達證書、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函送之查訪 紀錄表、切結書、前開撤銷緩起訴處分書及送達證書(見緩 字卷第9頁至第12頁、第20頁至第22頁;撤緩字卷第11頁至 第12頁及第15頁)附卷可稽。是本案檢察官於前開撤銷緩起 訴處分送達被告生效後之113年12月10日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合於法定程序,先予敘明。 三、論罪科刑之理由 (一)被告行為後,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規定已於112年12月27日 修正公布,並自同年月00日生效,本次修正系增訂該項第3 款規定,並將原第3款移列為第4款,且配合第3款之增訂酌 作文字修正,惟並未修正被告本案所犯之刑法第185條之3第 1項第1款,故無新舊法比較之問題,自應逕行適用裁判時之 法律。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前段之 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 具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年逾七旬,當有相當社 會歷練,必知悉我國禁止酒後駕車之法律規定,本次卻於飲 酒後,猶漠視自己及公眾安危,罔顧法律禁止規範與公眾道 路通行之安全,仍騎乘普通重型機車上路,對公眾交通往來 造成潛在之高度危險,所為實無足取;惟念被告本次係初犯 上開之罪,且犯後坦承犯行不諱,並兼衡其為警查獲時測得 之血液酒精濃度及換算後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暨其犯罪動 機、目的、素行、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 儆。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簡易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周靖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陸怡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敘述上訴理由,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櫻姿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撤緩偵字第33號   被   告 朱孝珧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朱孝珧於民國112年9月23日2時許,在基隆市○○區○○路00號3 樓之1瓏宮小吃店內,飲用百威啤酒3瓶及仕高利達威士忌1/ 3瓶後,竟仍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於同日3時 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本案機車 )自上址上路,欲返回基隆市○○區○○路00○0號住處,嗣於同 日5時25分許,行經基隆市○○區○○路000號對面時,因不勝酒 力,倒臥在本案機車與陳孟卿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號 自用小客車間,呈昏迷狀態,經行經之林杰睿報警處理,並 通報119,將朱孝珧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址設基隆市○ ○區○○路000號)救護,且於同日5時57分許,抽血檢驗其血 液中所含酒精成份達133mg/dL(換算為吐氣所含酒精成分約 達每公升0.665毫克),始悉上情。 二、案經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朱孝珧於警詢及偵訊時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陳孟卿、林杰睿於警詢所證大致相同,並有基隆市 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現場草圖、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 通知單影本、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112 年9月26日診斷證明書、一般生化學檢查報告單、監視錄影 畫面截圖翻拍照片8張、現場照片10張及法務部108年5月6日 法檢字第10800044290號函各1份附卷可稽,足見被告上開任 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吐氣所含酒 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周靖婷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書 記 官 陳俊吾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 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24

KLDM-114-基交簡-20-20250124-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43號 原 告 林定吉 訴訟代理人 薛智友律師 王琬華律師 被 告 林杰濱 訴訟代理人 路春鴻律師 複代理人 陳慶禎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苗栗縣○○鎮○○段○○○○地號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 號A面積九.一一平方公尺之一層鐵皮建物拆除、騰空,並將 前開土地交還予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柒仟參佰陸拾陸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起至交還前項土地之日止,按月給 付原告新臺幣肆佰伍拾陸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九十三,餘由原告負擔。 五、本判決第一項原告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肆拾肆萬壹 仟壹佰零陸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判決第二項前段所命給付,原告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 臺幣貳萬柒仟參佰陸拾陸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七、本判決第二項後段所命給付,原告於每期給付日屆至時得假 執行;但被告如就每期給付各以新臺幣肆佰伍拾陸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八、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三、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 之聲明者,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次按 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本件 原告起訴聲明為:㈠被告應將坐落於苗栗縣○○鎮○○段0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如起訴狀附圖所示占用部分騰空遷 出並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12,656元 ,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至土地返還原告止,按月給 付原告7,510元。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見本院卷第13 頁)。嗣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應將坐落於系爭土地上如苗栗 縣竹南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10月16日土地複丈成果圖(下 稱附圖)所示面積9.11平方公尺之一層鐵皮建物(下稱系爭 地上物)拆除、騰空,並將該占用部分土地交還原告。㈡被 告應給付原告34,21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至土 地返還原告止,按月給付原告570元。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見本院卷第145頁至第146頁)。核原告上開訴之變更 ,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且原告更正訴之聲明有關 請求被告拆除、返還之面積,則未涉及訴訟標的之變更,僅 係更正事實上之陳述。揆諸前揭規定,原告所為上開訴之變 更,核無不法,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所有門牌號碼苗栗縣○○鎮○○里○○街00號即苗 栗縣○○鎮○○段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以擴建系爭地 上物之方式占用原告所有系爭土地如附圖所示面積9.11平方 公尺,經原告請求拆除系爭地上物,未獲置理,乃依民法第 767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請求被告拆除系爭地上物以回復原狀 後返還土地予原告。又被告無權占用原告之土地,可獲得相 當於租金之利益,原告得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相當於法 定租金之不當得利;系爭土地於108年至113年間之申報地價 均為7,510.4元/平方公尺,被告無權占用之面積為9.11平方 公尺,以申報地價10%計算,因此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起回 溯5年期間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34,210元(計算式:7,5 10.4元×9.11×10%×5年=34,21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且被 告應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騰空系爭土地返還原告 之日止,按月應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570元(計 算式:7,510.4元×9.11×10%÷12=57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為此,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之規定,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變更後之聲明。 二、被告則以:認諾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拆除系爭地上物之 原因事實、法律關係,但關於原告所主張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金額計算依據,非必以申報地價之年息10%為計算基礎 ,尚須參酌其他因素,而系爭土地地處非都市區,交通與經 濟活動均不甚活躍,且被告占用之面積僅9平方公尺,可利 用性不高,幾無不當得利可言,縱認應予計價,應以不逾申 報地價之年息3%計算為允當,則回溯每年之不當得利額應為 10,260元,每月為171元,逾此數額則不同意給付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㈠就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部分認諾。㈡原告 訴之聲明第二項之訴駁回。㈢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協同兩造整理不爭執之事項及爭點如下:  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154頁)   原告主張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被告以其所有、如附圖所 示編號A區塊之系爭地上物占用系爭土地、占用面積共9.11 平方公尺。  ㈡爭點(見本院卷第154頁)   原告得請求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數額為何?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請求拆除系爭地上物部分:   按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捨棄或認諾者,應本於 其捨棄或認諾為該當事人敗訴之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4條 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於本院言詞辯論期日,陳明同意原告 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而對原告主張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 定請求被告拆除系爭地上物及並將此部分占用土地返還予原 告部分之訴訟標的為認諾(見本院卷第153頁),揆諸上開 規定,本院自應依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而無權占有他人之不動產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準此, 無權占有人顯係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並致土地所有權 人受有損害,則土地所有權人自得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 請求無權占有人給付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經查:  ⒈被告以系爭地上物無權占用系爭土地上如附圖編號A所示範圍 ,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其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自屬有據。  ⒉按城市地方租用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建築物申報總 價額年息10%為限,而前開規定於租用基地建築房屋之情形 準用之,土地法第97條第1項、第105條分別定有明文。所謂 年息10%為限,乃指基地租金之最高限額而言,並非必須照 申報價額年息10%計算之,尚須斟酌基地之位置、工商繁榮 程度、使用人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所受利益及社會感情等 情事,以為決定。另土地法第97條第1項所謂之土地價額, 依土地法施行法第25條之規定,係指法定地價而言。而土地 法第148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報之地價為法定 地價,故土地法第97條所謂之土地申報價額,即指該土地之 申報地價。查系爭地上物現供置物使用,且系爭土地僅東側 連接對外通路博愛街,路寬約20米,地勢平坦,附近交通尚 屬便利且商業店家繁多,商業繁榮程度及生活機能均佳;系 爭土地東側之過半土地均為全聯商店之地上物所占用,該店 占用部分與其他土地有約40公分高低落差;系爭地上物所占 用之系爭土地最西側位置,其餘西側土地現為空地未作使用 ,該西側土地因前述高低落差及全聯商店占用情形而未做為 通行使用等情,此經本院到場勘驗屬實,有本院勘驗筆錄、 現場照片、地籍圖套繪正射攝影圖、附圖可稽(見本院第99 頁至第112頁)。審酌系爭土地所在位置、交通便捷度、附 近工商繁榮程度、現況用途,以及系爭地上物使用狀態,再 參以原告所受損害等因素,認被告占用系爭土地,應以申報 地價年息8%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較為適當。復兩造 不爭執系爭土地於108年至113年之申報地價均為7,510元( 見本院卷第84頁)。依被告無權占用系爭土地之面積合計9. 11平方公尺計算,其於起訴狀繕本送達之日即113年8月25日 (參本院卷第73頁送達證書)起回溯5年即108年8月26日起 至113年8月25日止期間,應給付原告之不當得利總額為27,3 66元(7,510元×9.11平方公尺×8%×5年=27,366元,元以下四 捨五入),及原告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8月26 日至返還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456 元(計算式:7,510元×9.11平方公尺×8%÷12=456元,元以下 四捨五入),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請求 被告將坐落系爭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A面積9.11平方公尺 之系爭地上物拆除、騰空,並將該占用部分土地交還原告; 並應給付原告27,366元,及自113年8月26日起至返還前開土 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456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至 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就拆除地上物部分為本於被告認諾所 為之判決,就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所命給付之金額未 逾5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1、5款規定,應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僅係 促使本院職權之發動,爰不另為准駁之諭知。被告陳明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 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依附, 應併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賴映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趙千淳 附圖:苗栗縣竹南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10月16日土地複丈成果 圖

2025-01-23

MLDV-113-訴-343-20250123-1

豐簡
豐原簡易庭

竊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豐簡字第25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杰毅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575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杰毅犯如附表編號一至四主文欄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編號一 至四主文欄所示之刑及附表編號一至三主文欄所示之沒收。應執 行拘役伍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沒收 部分併執行之。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所載。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被告所犯 前開4次竊盜犯行,其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  ㈡查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分別判決判處有期徒刑4月 、5月確定,嗣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507號裁定定應執行 有期徒刑6月確定,於民國113年8月3日徒刑執行完畢等情, 有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其於受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 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並經檢察官於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載明被告上開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 其刑之情。本案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衡 酌被告前案甫於113年8月3日執行完畢,未能記取前案執行 教訓,則被告故意再為本案犯行,應可認其有特別惡性,對 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認為縱加重最低法定本刑亦無過 苛(除拘役外,按刑法第68條規定就拘役加減者,僅加減最 高刑度),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加重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謀取財物, 為滿足自己私慾,圖以不勞而獲之方式,竊取他人財物,欠 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觀念,法治觀念淡薄,行為殊值非難; 兼衡被告於犯後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及被告之前科素行( 累犯部分不予重複評價)、犯罪動機、目的、手段、竊取財 物之價值,暨其所自陳之智識程度、職業、家庭經濟狀況( 見偵卷第47頁)等一切情狀,各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及均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暨定其應執行之刑及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沒收:  ㈠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所得已實際 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第38條之 1第1項前段、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被告於本案4次犯行所竊得之冷氣銅管1條、抽水馬達2 臺、冰箱冷排1臺、冷氣室內機1臺及冷氣室外機1臺,均屬 被告之犯罪所得,其中冷氣銅管1條、抽水馬達2臺、冰箱冷 排1臺均未扣案,亦未賠償予告訴人,爰依上開規定宣告沒 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至被告所竊得之冷氣室內機1臺及冷氣室外機1臺,經警員 查扣後,已由告訴人領回,此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在卷足憑( 見偵卷第77頁),應認被告已合法發還此部分之犯罪所得, 而不再繼續保有或管領,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規定,不 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320條第1項、第51條第6款、第47條 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 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自收受判決書正本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提 出上訴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並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 第二審之合議庭提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洪國朝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林冠宇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紀俊源   附表: 編號 犯罪時間(民國) 主           文 一 113年10月1日3時許 林杰毅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冷氣銅管壹條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二 113年10月5日2時許 林杰毅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抽水馬達貳臺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 113年10月8日2時30分許 林杰毅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冰箱冷排壹臺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四 113年10月9日1時50分許 林杰毅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2025-01-22

FYEM-114-豐簡-25-20250122-1

花原簡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花原簡字第12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怡杰 上列被告因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少連偵字第2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怡杰犯違反保護令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一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及刑之酌科:  ㈠按家庭暴力防治法所稱家庭暴力,係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 、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定有明文。又家庭暴力防治法 所謂「精神上不法侵害」,包括以謾罵、吼叫、侮辱、諷刺 、恫嚇、威脅之言詞語調脅迫、恐嚇被害人之言語虐待,及 竊聽、跟蹤、監視、冷漠、鄙視或其他足以引起人精神痛苦 之精神虐待及性虐待等行為。詳言之,若某行為已足以引發 行為對象心理痛苦畏懼之情緒,應即該當精神上不法侵害之 行為,且因家庭暴力行為多有長期性、習慣性、隱密性、連 續性之特徵,家庭成員間關係密切親近,對於彼此生活、個 性、喜惡之瞭解為人際網絡中最深刻者,於判斷某一行為是 否構成精神上不法侵害時,除參酌社會上一般客觀標準外, 更應將被害人主觀上是否因加害人行為產生痛苦恐懼或不安 之感受納入考量。至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4款規定之「騷 擾」,係指任何打擾、警告、嘲弄或辱罵他人之言語、動作 或製造使人心生畏怖情境之行為,此乃使他人因而產生不快 不安之感受,與前述精神上不法侵害行為肇致相對人心理恐 懼痛苦,在程度上有所區分。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 、第2款係依被告之行為對被害人造成影響之輕重而為不同 規範,若被告所為已使被害人生理或心理上感到痛苦畏懼, 即可謂係對被害人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家庭暴力行 為,反之若尚未達此程度,僅使被害人產生生理、心理上之 不快不安,則僅為騷擾定義之規範範疇。是故若被告所為, 顯已超出使被害人生理、心理感到不安不快之程度,而造成 被害人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係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第1款規定,自無庸再論以同條第2款規定。(臺灣高等法院 暨所屬法院99年11月10日99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第9號 研討結果參照)。經查,告訴人黃于薰前以被告為相對人, 向本院聲請核發民事暫時保護令,經本院於112年12月13日 核發112年度暫家護字第148號民事暫時保護令,被告知悉該 保護令之內容後,於113年1月9日14時許,在花蓮縣○○市○○ 路000巷0弄00號前,持安全帽砸毀告訴人所有之機車方向燈 等情,被告上情已對告訴人造成精神上之恐懼及害怕,益徵 被告前揭舉措應屬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身體、精神 上不法侵害之行為至明,無庸再論以同條第2款之騷擾。  ㈢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之違反保護 令罪、刑法第354條之毀損器物罪,被告係以一行為而觸犯 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之規定,從違 反保護令罪一重處斷。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有過失傷害之前案紀 錄,顯見其素行尚可,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稽,其明知上開民事暫時保護令之內容猶恣意違反,不 僅藐視司法公權力,更造成告訴人心理之不安,所為實不可 取,且尚未賠償告訴人機車所受之損害,並取得告訴人之諒 解;惟念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尚可;併審酌被告於偵查 中自述國中肄業之智識程度,目前從事組合屋工人,月收入 約新臺幣5、6萬元,已婚,有兩個未成年子女(由社會局照 顧)之家庭生活經濟狀況(偵卷第86頁);暨其犯罪之動機 、目的及手段等一切情狀,爰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家庭 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刑法第11條、第41條第1項前段、 第55、第354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管轄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蕭百麟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韓茂山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不服,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抄 附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蘇 瓞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條之 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十款 、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列裁定者,為 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 萬元以下罰金: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 金。 附件: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少連偵字第21號   被   告 林○杰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居所均詳卷 上列被告因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 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杰係黃○薰(真實姓名詳卷)之配偶,2人間具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3條第1款之家庭成員關係。緣林○杰知悉於民國112 年12月13日經臺灣花蓮地方法院以112年度暫家護字第148號 民事暫時保護令裁定,令其不得對黃○薰實施身體或精神上 之不法侵害之行為,且林○杰知悉上開民事暫時保護令內容 ,竟與少年黃○祥(00年0月生,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經合 法傳、拘均未到庭;本案無證據能認林○杰彼時知悉黃○祥係 未成年人;所涉竊盜等非行,業另由警移送臺灣花蓮地方法 院少年法庭)共同基於違反上開保護令及毀損他人物品之犯 意聯絡,於113年1月9日下午5時10分許,至花蓮縣花蓮市某 處黃○薰之租屋處前(地址詳卷),分持安全帽毀損黃○薰停 放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號(車牌號碼詳卷)普通重型 機車,致該機車右後方向燈玻璃破裂,足生損害於黃○薰。 二、案經黃○薰訴請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杰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告訴人黃○薰於警詢中之指訴情節相一致,並有花蓮 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豐川派出所刑案陳報單、指認犯罪嫌疑人 紀錄表、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2年度暫家護字第148號民事暫 時保護令裁定、花蓮分局豐川派出所刑案照片黏貼紀錄表、 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保護令執行紀錄表、花蓮縣警察局花 蓮分局豐川派出所陳報單、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豐川派出 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豐川派出所 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及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113年5月8 日花市警刑字第1130013553號號函檢附之偵查報告、現場相 片在卷足稽,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1款之違反保護 令、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等罪嫌。被告前開毀損犯 嫌,亦屬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庭暴力罪嫌,惟因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上開條文並無罰則規定,是以此部分犯嫌 ,請依前開刑法毀損罪嫌規定予以論罪。被告就前開2罪嫌 ,與少年黃○祥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請論以共同正犯。 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前開2罪嫌,請從一重之違反保護令 罪嫌處斷。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檢 察 官 蕭 百 麟

2025-01-22

HLDM-114-花原簡-12-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