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翁嘉偉

共找到 183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請求為一定行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字第53號 原 告 徐冪琦 上列原告對被告新加坡商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請求 為一定行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本件訴訟標的及應受判決事 項之聲明,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 項聲明(即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3款 定有明文。而所謂訴訟標的,係指為確定私權所主張或否認 之法律關係,欲法院對之加以裁判者而言。而法律關係,乃 法律所定為權利主體之人,對於人或物所生之權利或義務關 係。如為給付之訴,在實體法上須以可以作為請求權基礎之 完全性條文(具備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之法條)始足當之。   所謂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乃請求判決之結論,即原告請求 法院應為如何之判決,如當事人獲勝訴之判決,該聲明即成 為判決之主文,並為將來據以強制執行之依據及範圍,是原 告提起給付之訴,依上揭起訴必備程式之規定,所表明訴之 聲明(給付內容及範圍)與法院所為之判決主文,均必須明 確、具體合法、適於強制執行。另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 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 二、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其起訴狀訴之聲明記載「被告應於7/ 17出面調解卻未出面,故走消費訴訟。訴求為賠償原告損失 的款項以及解開凍結帳號,恢復手機裝置使用」;事實及理 由欄僅記載:「被告蝦皮帳號wiwi_kiki0505於5/23日遭蝦 皮官方凍結,連同手機裝置也禁用蝦皮APP,蝦皮主張原告 因於平台購買到仿冒品故將商品送至保智大隊報案後訂單申 請退款之行為有詐騙等高風險原因所以將原告帳號及裝置限 制......合理懷疑蝦皮有包庇販售仿冒品行為。突然限制凍 結帳號及手機裝置已造成原告諸多不便以及權利受損,此行 為已嚴重影響原告的生活及身心靈。且因帳號凍結,原告申 請退款的款項已無法拿回」等語。並未具體表明原告起訴之 「訴訟標的」,其訴之聲明亦未臻明,起訴之程式顯有欠缺 。爰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本件訴訟標的 (即原告請求法院判決所依據之法律規定,並應具體載明條 號及其內容)、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例如被告應給付之款 項為何、應解除何人凍結之何帳號、恢復何種軟體得於何種 裝置上之使用或其他使用方式等),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九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10

TPDV-113-消-53-20250210-1

勞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處分無效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26號 原 告 江政祐 被 告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志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處分無效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萬7335 元,逾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勞動事件法之規定;該法未規定 者,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勞動事件法第15條定有明文。 次按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又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因財產權涉訟,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 以民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 加10分之1定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77條之 1第2項、第77條之12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確認處分無效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繫屬 本院,惟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本件前業經其他法定調解 機關調解不成立)。又原告起訴聲明請求確認被告於民國11 3年8月30日所為之處分無效,核其訴訟標的並非對於親屬關 係及身分上之權利有所主張,自屬因財產權而起訴(最高法 院91年度台抗字第24號、96年度台抗字第368號裁判意旨參 照),而上開起訴聲明訴訟標的價額,尚屬不能核定,揆諸 前揭規定,應以民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 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即新臺幣(下同)165萬元作為其訴 訟標的之價額,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7335元。茲依勞動事 件法第15條後段、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10

TPDV-114-勞補-26-20250210-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變更解聘處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訴字第47號 原 告 陳建志 上列原告請求變更解聘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定有明 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變更解聘處分,其書狀名稱雖為「民事起 訴狀(原記載「訴願書」,嗣經刪改)」,然其內容記載「 被訴願機關(暨原行政處分機關):私立東吳大學(城中校 區-資訊管理學系)」、「被訴願之主管機關:中華民國教 育部」、「訴願之請求事項:....」、「訴願之事實及理由 :....」,未說明針對何相對人為民事請求,亦未具體說明 民事請求權基礎及敘明詳細原因事實,且其訴之聲明並不明 確,起訴要件顯有欠缺。嗣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裁 定命原告於收受送達後5 日內補正,此項裁定已於113年12 月20日送達原告,有本院送達證書及公務電話紀錄附卷可稽 。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亦有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 資料查詢清單等在卷可憑,本件原告起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10

TPDV-114-勞訴-47-20250210-1

勞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勞資爭議執行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執字第4號 聲 請 人 劉中義 相 對 人 梵融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錢向鵬 上列當事人間勞資爭議執行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民國113年7月8日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之調解方 案及附件所載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3萬5873元,並於民國1 13年8月8日前逕匯入聲請人原薪資帳戶之內容,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依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 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 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5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勞資爭議事件,於民國113年7月8日行 勞資爭議調解成立在案,惟相對人未履行調解成立紀錄所載 相對人應於113年8月8日前給付所積欠工資新臺幣(下同)3 萬5873元之義務,為此按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規定 ,聲請就前揭調解內容裁定強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之勞資爭議,前經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指派之調 解人於113年7月8日調解成立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內容,業據 聲請人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為證,而相 對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給付等情,亦有聲請人提出之金 融帳戶存摺封面、存摺內頁、歷史交易明細表等附卷可憑, 則聲請人以相對人未如期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義務,據以聲 請裁定強制執行,經核與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05

TPDV-114-勞執-4-20250205-1

勞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勞資爭議執行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執字第95號 聲 請 人 陳佾酉 代 理 人 李曜騏 相 對 人 翔宇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湧鈞 上列當事人間勞資爭議執行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民國113年10月30日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調解紀錄之調解 方案及附件所載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新臺幣5萬4345元,並於民 國113年10月31日前逕匯入聲請人原領薪資帳戶之內容,准予強 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依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 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 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5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故勞資爭議經仲裁判斷,一方當 事人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即可聲請強制執行。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勞資爭議事件,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 行勞資爭議調解成立在案,惟相對人未履行調解成立紀錄所 載相對人應於113年10月31日前給付所積欠113年8月工資新 臺幣(下同)2萬3000元、同年9月工資2萬9000元、利息求 償303元、延長工時工資2042元,合計5萬4345元之義務,為 此按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規定,聲請就前揭調解內 容裁定強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之勞資爭議,前經社團法人新北市勞資權益維 護促進會指派之調解人於113年10月30日調解成立如主文第1 項所示之內容,業據聲請人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爭議 調解紀錄影本為證,而相對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給付等 情,亦有聲請人提出之帳戶存摺內頁交易明細資料等附卷可 憑,則聲請人以相對人未如期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義務,據 以聲請裁定強制執行,經核與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05

TPDV-113-勞執-95-20250205-1

勞執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勞資爭議執行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執字第80號 聲 請 人 林柔吟 相 對 人 褒綠美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雅惠 上列當事人間勞資爭議執行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民國113年10月28日新北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紀錄之調解方案第 四項所載相對人願給付聲請人新臺幣9萬8237元。相對人分五期 給付至聲請人原薪資轉帳帳戶,第一期款新臺幣1萬9649元於民 國113年12月1日前給付,第二期至第五期款各新臺幣1萬9647元 自民國114年起於每月1日前給付,如有一期未按時履行,視為全 部到期之內容,准予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依其內容當事人一方負私 法上給付之義務,而不履行其義務時,他方當事人得向該管 法院聲請裁定強制執行並暫免繳裁判費,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59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勞資爭議事件,於民國113年10月28日 行勞資爭議調解成立在案,惟相對人未履行調解成立紀錄所 載如主文第一項之給付義務,迄今全額未給付,為此按勞資 爭議處理法第59條第1項規定,聲請就前揭調解內容裁定強 制執行等語。 三、經查,兩造間之勞資爭議,前經中華法令遵循暨法治管理交 流協會指派之調解人於113年10月28日調解成立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內容,業據聲請人提出新北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紀錄 為證,而相對人未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任一期款項之給付義 務等情,亦有聲請人提出之金融帳戶存摺封面、存摺內交易 明細資料等附卷可憑,則聲請人未如期依上開調解內容履行 義務,其債務視為全部到期,相對人據以聲請裁定強制執行 ,經核與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05

TPDV-113-勞執-80-20250205-1

勞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13號 原 告 黃詩穎 訴訟代理人 劉元琦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潔客幫股份有限公司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萬4028元,逾 期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以權利存續 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第11條定有明文。又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薪資、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為 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 終局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要旨參照)。再按因 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 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 第1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繫屬本院,惟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原告起訴聲明如附表所示,自經濟上觀之,附表所 示聲明一、二、三之訴訟目的一致,而聲明一之確認僱傭關 係存在部分,其勝訴獲得之利益即為確認僱傭關係存在期間 所獲得每月工資新臺幣(下同)6萬5000元及提撥4008元至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設立退休金個人專戶,合計每月6萬9008 元之利益,高於聲明二、三之訴訟標的價額。又其性質屬因 定期給付而涉訟,且原告為民國00年出生,距法定退休年齡 逾5年,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原告權利存續期間應推 定以5年計算,而聲明一勝訴獲得之利益為414萬480元〔計算 式:6萬9008元×12月×5年=414萬480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應核定為414萬480元。 三、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414萬480元,原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4 萬2085元。然本件應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暫免徵 收三分之二裁判費即2萬8057元(計算式:4萬2085元×2/3=2 萬8057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以,本件應暫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1萬4028元(計算式:4萬2085元-2萬8057元=1萬4028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 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附表: 聲明 內容(日期:民國/幣別:新臺幣) 一 確認原告與被告間僱傭關係存在 二 被告應自113年11月4日起至同意原告復職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6萬5000元 三 被告應自113年11月4日起至原告復職前一日止,按月提撥4008元至原告設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退休金專戶

2025-02-04

TPDV-114-勞補-13-20250204-1

勞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411號 原 告 劉佳琪 訴訟代理人 楊敏玲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康彼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勞動調解聲請費新臺 幣200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二、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提出民事起訴狀繕本二份 到院。   理 由 一、按勞動事件,於起訴前,應經法院行勞動調解程序。前項事 件當事人逕向法院起訴者,視為調解之聲請。有關勞動事件 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 強制執行法之規定,勞動事件法第15條、第16條第1項、第2 項定有明文。又按因財產權事件聲請調解,其標的之金額或 價額未滿新臺幣(下同)10萬元者,免徵聲請費;10萬元以 上,未滿100萬元者,徵收1,000元;100萬元以上,未滿500 萬元者,徵收2,000元;5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 徵收3,000元;1,000萬元以上者,徵收5,000元。調解之聲 請不合法者,勞動法庭之法官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 項、勞動事件法第22條第1項亦有明文。另按核定訴訟標的 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 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 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定期給付 訴訟,其訴訟標的價額,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 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 算,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勞動事 件法第11條分別定有明文。又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 薪資、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為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 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 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8 97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本件兩造間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核屬勞動事件,又兩 造於桃園市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勞資爭議調解程序中之調解事 項為原告請求恢復兩造間僱傭關係,而本件原告除起訴請求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另請求被告給付113年1月29日至同復職 之日止之薪資、提撥退休金及特休假未休之工資等,此部分 未經勞動調解,且兩造間並無勞動事件法第16條第1項所定 情形,依同條第2項之規定,其起訴視為調解之聲請。 三、本件原告未繳納調解聲請費,訴之聲明如附表所示,又自經 濟上觀之,原告聲明一、二、三之訴訟目的一致,而聲明一 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部分,其勝訴獲得之利益即為確認僱傭 關係存在期間所獲得每月工資新臺幣(下同)3萬5000元及 提撥2100元至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設立退休金個人專戶,合計 每月3萬7100元之利益,高於聲明二、三之訴訟標的價額。 又其性質屬因定期給付而涉訟,且原告為民國00年出生,距 法定退休年齡逾5年,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原告權利 存續期間應推定以5年計算,故聲明一勝訴獲得之利益為222 萬6000元〔計算式:3萬7100元×12月×5年=222萬6000元〕,此 外,原告另請求特別休假未休之工資1萬1667元、精神慰撫 金20萬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243萬7667元(222萬60 00元+1萬1667元+20萬元=243萬7667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 7條之20第1項、勞動事件審理細則第15條第1項之規定,應 徵調解聲請費2000元。茲依勞動事件審理細則第18條第1項 第2款但書、勞動事件法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補繳勞動調 解聲請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四、另按聲請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勞動 調解委員2人及應送達相對人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勞動事 件審理細則第15條第6項定有明文。是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提出民事起訴狀繕本2份到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附表: 聲明 內容(時間:民國/幣別:新臺幣) 一 確認兩造僱傭關係存在 二 被告應給付原告自民國113年1月29日起至原告復職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給付原告3萬5000元及自該應給付日次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 被告應自113年1月29日起至原告復職日止,按月提撥2100元儲存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原告退休金個人專戶 四 被告應給付原告21萬166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2025-02-04

TPDV-113-勞補-411-20250204-1

勞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447號 原 告 林榮華 上列原告與被告齊家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間確認僱傭關係 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9256元,逾期 未繳納,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次因定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以權利存續 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 但超過5年者,以5年計算,勞動事件法第11條定有明文。又 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及給付薪資、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為 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 終局標的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897號裁定要旨參照)。再按因 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 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 第1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至第3項分別為確認僱傭關存在、 給付此期間工資與法定遲延利息、提繳6%退休金至勞動部勞 工保險局設立專戶,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訴訟 標的價額應擇最高者定之。而該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聲明勝 訴獲得之利益即為確認僱傭關係存在期間所獲得每月工資新 臺幣(下同)5萬2000元及提撥3120元至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設立退休金個人專戶,合計每月5萬5120元之利益,高於訴 之聲明第2、3項之訴訟標的價額。又其性質屬因定期給付而 涉訟,而原告為民國00年0月出生,於113年6月起訴時距法 定退休年齡逾5年,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原告權利存 續期間應推定以5年計算,而該聲明勝訴獲得之利益即為330 萬7200元〔計算式:5萬5120元×12月×5年=330萬7200元〕,是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330萬7200元。 三、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330萬7200元,原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 萬3769元。然本件應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暫免徵 收三分之二裁判費即2萬2513元(計算式:3萬3769元×2/3=2 萬251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以,本件應暫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1萬1256元(計算式:3萬3769元-2萬2513元=1萬1256 元),扣除原告已繳納之2000元,尚應補繳9256元(計算式 :1萬1256元-2000元=925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 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 未繳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04

TPDV-113-勞訴-447-20250204-1

勞補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380號 原 告 張雅婷 吳佳穎 一、上列原告二人與被告暄桓生技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 件,核屬勞動事件,原告二人前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後 ,經被告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而視為起訴。本件既無勞動 事件法第16條第1項所列情形,卷內亦未見兩造曾經法定調 解機關調解未成立之資料,原告二人逕向法院起訴,依同條 第2項規定,應視為勞動調解之聲請,而應以勞動調解程序 之規定計算並補繳勞動調解聲請費。查本件原告張雅婷、吳 佳穎分別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132萬3934元、8萬14 82元,依勞動事件審理細則第15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20第1項之規定,原應徵原告張雅婷勞動調解聲請費200 0元,扣除前已繳納之支付命令程序費用500元,是原告張雅 婷應徵調解費1500元,吳佳穎依其請求金額乃免徵調解費。 茲依勞動事件法第22條第1項、勞動事件審理細則第18條第2 項之規定,限原告張雅婷應於本件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 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二、另按聲請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勞動 調解委員2人及應送達相對人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勞動事 件審理細則第15條第6項定有明文。是原告二人應於上開期 日前併提出如交付予本院之民事支付命令聲請狀、陳報狀暨 證物繕本等文件2份到院,特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2025-02-04

TPDV-113-勞補-380-202502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