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哲宏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00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蕭月麗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989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蕭月麗於民國113年4月6日14時許,在 址設新竹縣○○鎮○○路000巷0號之「○○○○」社區1樓中庭,為 制止告訴人陳康淇及其家人打羽毛球,竟基於傷害之犯意, 徒手揮打告訴人臉部,致告訴人受有臉部擦挫傷之傷害。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另不受理 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 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案被告經檢察官起訴之罪名係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而告訴人於本 院辯論終結前具狀撤回對被告之告訴乙情,有撤回告訴狀1 份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9頁)。則依前揭規定,爰不經言 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21

SCDM-113-易-1009-20250221-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22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徐光輝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097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徐光輝因友人楊瑞嬌與他人有債務糾紛 ,遂於民國112年8月11日16時35分許,陪同楊瑞嬌前往其債 務人沈鳳嬌之友人,即告訴人范淑貞位於新竹縣○○鎮○○路00 0巷00號之住處,準備商討還款事宜。協商過程中,被告與 沈鳳嬌發生衝突,告訴人見狀上前阻止,詎被告竟基於傷害 之犯意,出拳毆打告訴人之頭部,致告訴人暈眩倒地,並因 此受有右眉撕裂傷、左臉頰及右手腕鈍挫傷、左耳挫傷併瘀 傷、左側耳膜穿孔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 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另不受理 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 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案被告經檢察官起訴之罪名係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而告訴人於本 院辯論終結前具狀撤回對被告之告訴乙情,有撤回告訴狀1 份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31頁)。則依前揭規定,爰不經言 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8

SCDM-113-易-1226-20250218-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43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家任 居新竹北區○○00000○○○(空軍第0戰術戰鬥機聯隊)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軍偵字 字第9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陳家任與告訴人劉科禾先前服役於相同 單位,被告於民國112年8月3日9時許,在中華民國空軍新竹 基地之油庫內搬運油桶時,本應注意搬運過程中,油桶放倒 或移交時,應注意相對人站立之位置並確定已穩妥移交後才 鬆手,而依當時客觀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 意及此,在未確認告訴人是否已準備好接手的情況下,即鬆 手將油桶放倒而壓到告訴人,告訴人並因此其受有左側足部 壓砸傷併大足股趾骨骨折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 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另不受理 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 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案被告經檢察官起訴之罪名係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 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而告訴人 於本院辯論終結前具狀撤回對被告之告訴乙情,有撤回告訴 狀1份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39頁)。則依前揭規定,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7

SCDM-113-易-1435-20250217-1

竹簡附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竹簡附民字第1號 原 告 沈庭歡 被 告 葉政豪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 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第505條第1項,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7

SCDM-114-竹簡附民-1-20250217-1

訴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違反森林法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緝字第43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戴昌武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 上列被告因違反森林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度偵字 第14738號、111年度偵字第3504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 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 取公訴人及被告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依簡 式審判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戴昌武犯如附表甲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及沒收之物均如附表甲主 文罪名及宣告刑暨沒收欄所載。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捌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壹佰柒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 之日數比例折算。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應予更正或補充之部分外,餘 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㈠犯罪事實欄一、(二)倒數第12行關於「ACC-6385號自用小 客車」之記載應更正為「AAC-6385號自用小客車」(見他字 卷第23頁)。  ㈡犯罪事實欄一、(四)第4行至第5行關於「約10、20公斤」 之記載應更正為「10公斤」。   ㈢證據部分應補充「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之車輛詳 細資料報表1份(見他字卷第21頁)」、「被告戴昌武於本 院審理時之自白(見訴緝43卷第103頁)」。  ㈣被告盧紹鵬、李志民、邱虹君、汪石基、温双寶、黃漢強部 分業經本院審結,被告羅民昭部分由本院另行審結,附此敘 明。   二、論罪科刑:  ㈠按森林法第52條第4項規定「前項貴重木之樹種,指具高經濟 或生態價值,並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樹種」,查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現改制為農業部)已於民國104年7月10日以農林 務字第1041741162號公告森林法第52條第4項所定貴重木之 樹種,並將臺灣肖楠列為貴重木,此有該會上開公告1份在 卷可參(見訴緝43卷第111頁至第113頁)。  ㈡核被告戴昌武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一)、(二)、( 三)、(四)、(五)所為,均係犯森林法第52條第3項、 第1項第4款、第6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  ㈢被告犯森林法第52條第1項、第3項,雖兼具該條第1項第4款 、第6款加重情形,惟因竊取行為祇有1個,僅各成立1罪。  ㈣被告與温双寶、黃漢強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一)所示 犯行;被告與温双寶、黃漢強、林成功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 一、(二)所示犯行;被告與李志民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 、(三)、(四)所示犯行;被告與邱虹君就起訴書犯罪事 實欄一、(五)所示犯行,彼此間均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 ,均應論以刑法第28條之共同正犯。  ㈤被告所犯上開5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㈥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擅自竊取森林主產物貴 重木,對自然生態之保育及森林林相之維護實已造成相當程 度之損害,所為實不足取;惟考量其均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 ,兼衡其所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之數量、價值所造成之危 害程度;暨其自述高職畢業之教育程度及勉持之經濟狀況( 見訴緝43卷第103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定其應執行之刑暨就併科罰金部分均諭知易服勞役之 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㈠按刑法第11條規定:「本法總則於其他法律有刑罰、保安處 分或沒收之規定者,亦適用之。但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 不在此限」。而森林法第52條第5項規定「犯本條之罪者, 其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不問屬於犯 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其修法理由說明:「第5項關於 絕對沒收之規定,參考刑法第38條第2項規定修正其範圍, 並以為刑法之特別規定」,是以,森林法第52條第5項為刑 法沒收專章之特別規定,關於沒收事項,固應優先適用;其 餘之沒收事項,則回歸適用刑法沒收之規定。  ㈡又按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宣告前2條之沒收或追徵, 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 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 ,該立法理由說明:「為符合比例原則,兼顧訴訟經濟,爰 參考德國刑法第73C條及德國刑事訴訟法第430條第1項之規 定,增訂過苛調節條款,於宣告沒收或追徵於個案運用有過 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或犯罪所得價值低微之情形, 得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以節省法院不必要之勞費,並調節 沒收之嚴苛性。考量義務沒收對於被沒收人之最低限度生活 產生影響,允由法院依個案情形不予宣告或酌減之,以保障 人權」,是依上開「保障人權、避免過苛」之立法目的,本 條項於其他法律之義務沒收亦應有適用。  ㈢再按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在於剝奪犯罪行為人之實際犯 罪所得,使其不能坐享犯罪之成果,以杜絕犯罪誘因。2人 以上共同犯罪,關於犯罪所得之沒收或追徵,應就各人所分 得者為之,所謂各人「所分得」之數,係指各人「對犯罪所 得有事實上之處分權限」而言。各共同正犯有無犯罪所得、 所得多寡,法院應視具體個案之實際情形,綜合卷證資料及 調查結果而為認定。  ㈣經查:   ⒈被告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ㄧ、(一)、(二)、(五)犯行 分別獲得新臺幣(下同)1,000元、3,000元、1萬元之報酬 ;就起訴書犯罪事實欄ㄧ、(三)犯行分得2,500元;就起 訴書犯罪事實欄ㄧ、(四)犯行竊得臺灣肖楠樹材(10公 斤),均為其犯罪所得,雖均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條 之1第1項前段規定,於各該主文項下分別宣告沒收,並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規 定,分別追徵其價額。   ⒉至本案犯竊取森林主產物犯行所用之手鋸及車輛,均未扣 案,且上開物品乃常見之一般交通工具及機械用具,具有 高度替代性,宣告沒收對於犯罪預防助益甚微,為兼顧訴 訟經濟,節省不必要之勞費,本院認沒收上開物品欠缺刑 法上之重要性,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均不予宣 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子維提起公訴,檢察官黃品禎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郭哲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下級法 院之判決有不服者,亦得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筑芸   附表甲: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罪名及宣告刑暨沒收 1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一) 戴昌武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2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二) 戴昌武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參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3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三) 戴昌武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4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四) 戴昌武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佰貳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未扣案之犯罪所得臺灣肖楠樹材(拾公斤)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5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五) 戴昌武犯森林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第一項第四款、第六款之竊取森林主產物貴重木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肆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佰參拾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罰金總額與壹年之日數比例折算。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錄本件論罪法條:        森林法第52條 犯第50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上2千萬元以下罰金: 一、於保安林犯之。 二、依機關之委託或其他契約,有保護森林義務之人犯之。 三、於行使林產物採取權時犯之。 四、結夥二人以上或僱使他人犯之。 五、以贓物為原料,製造木炭、松節油、其他物品或培植菇類。 六、為搬運贓物,使用牲口、船舶、車輛,或有搬運造材之設備   。 七、掘採、毀壞、燒燬或隱蔽根株,以圖罪跡之湮滅。 八、以贓物燃料,使用於礦物之採取,精製石灰、磚、瓦或其他   物品之製造。 九、以砍伐、鋸切、挖掘或其他方式,破壞生立木之生長。 前項未遂犯罰之。 第1項森林主產物為貴重木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前項貴重木之樹種,指具高經濟或生態價值,並經中央主管機關 公告之樹種。 犯本條之罪者,其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 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第50條及本條所列刑事案件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於偵查中供述 與該案案情有重要關係之待證事項或其他正犯或共犯之犯罪事證 ,因而使檢察官得以追訴該案之其他正犯或共犯者,以經檢察官 事先同意者為限,就其因供述所涉之犯罪,減輕或免除其刑。 附件: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0年度偵字第14738號、111    年度偵字第3504號起訴書

2025-02-14

SCDM-113-訴緝-43-20250214-1

附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107號 原 告 張中豪 被 告 陳信瑀 上列被告因被訴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362號竊盜案件,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 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 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翁禎翊 法 官 郭哲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筑芸

2025-02-14

SCDM-114-附民-107-20250214-1

智附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智附民字第5號 原 告 日商任天堂株式會社 法定代理人 古川俊太郎 訴訟代理人 徐宏昇律師 劉俞佑律師 劉思瑜律師 被 告 范瑞珍 上列被告因違反著作權法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 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 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 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郭哲宏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2025-02-14

SCDM-113-智附民-5-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36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信瑀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第118 5號),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 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公訴人及被告之意見後,本 院裁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陳信瑀犯侵入住宅竊盜罪,處有期徒刑玖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 勞力士手錶壹支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 ,追徵其價額;又犯侵入住宅竊盜罪,處有期徒刑玖月。未扣案 之犯罪所得日幣參拾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貳月。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應補充「車輛詳細資料報 表2份(見他字卷第13頁、第14頁)」、「證人黃俊章於警 詢時及偵查中之證述(見偵字卷第36頁至第44頁)」、「被 告陳信瑀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見本院卷第67頁)」外,餘 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陳信瑀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之侵入住 宅竊盜罪。   ㈡被告所犯上開2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公 訴意旨原認被告所為係屬接續犯之一罪,業經檢察官當庭更 正如上,附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已有多次竊盜案件經 法院論罪科刑之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 在卷可參;其顯然並未記取教訓,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法益之 觀念,造成他人財產損失,危害社會治安,法治觀念偏差, 所為均不足取;惟念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兼衡其犯罪 動機、目的、手段及所竊取財物之價值,暨其自述大學肄業 之教育程度及不是很好之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卷第68頁) 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定其應執行刑。 三、沒收部分:   被告所竊得之勞力士手錶1支、日幣30萬元,均為其犯罪所 得,雖均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 規定,於各該主文項下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分別追徵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吳柏萱提起公訴,檢察官黃品禎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郭哲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下級法 院之判決有不服者,亦得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筑芸 附錄本件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第1項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1185號   被   告 陳信瑀 男 33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號             居新竹縣○○市○○街000號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新店附勒戒所觀察             勒戒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信瑀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侵入住宅竊盜之犯意,先 向不知情之黃俊章借用其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車牌號碼於行為前變更為失竊車牌000-000號;黃俊章所 涉竊盜罪嫌,業經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7938號為不 起訴處分)後,於民國112年4月7日下午2時20分許,騎乘上 開機車前往張中豪位於新竹縣○○市○○○街00巷00號401室之租 屋處,以不詳方式開啟已上鎖之房門,徒手竊取張中豪所有 之勞力士手錶(價值新臺幣27萬2,000元)得手;復於同日 下午2時30分許,至楊瑞庭位於上址502室之租屋處,以不詳 方式開啟已上鎖之房門,徒手竊取楊瑞庭所有之日幣30萬元 得手後隨即離去。嗣因張中豪、楊瑞庭發覺遭竊而報警處理 ,經調閱監視器影像畫面始循線查獲上情。 二、案經張中豪、楊瑞庭訴由新竹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報告偵 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陳信瑀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張中豪、楊瑞庭於警詢時指訴情節大致相符,並有新竹 縣政府警察局竹北分局三民派出所監視器畫面截圖影像22張 在卷可佐,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之侵入住宅竊盜 罪嫌。被告雖先後竊取告訴人張中豪、楊瑞庭之財物,然係 基於同一犯意,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實施,各行為之獨立性 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 開,在刑法評價上,應分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履行,合為 包括之一行為評價,較為合理,屬接續犯之一罪。又被告以 一接續行為,侵害告訴人張中豪、楊瑞庭2人之財產法益, 屬一行為侵害數法益,成立同種想像競合,請從一重以侵入 住宅竊盜罪處斷。至被告犯罪所得,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 收時,則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檢 察 官 吳柏萱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6  日              書 記 官 戴職薰

2025-02-14

SCDM-113-易-1362-20250214-1

交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訴字第1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吉姆 王韻裕 上列被告等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14674號),被告等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均為有 罪之陳述,經法官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公訴人及被告 等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依簡式審判程序審 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吉姆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罪,處 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王韻裕犯頂替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應補充「新竹市警察局舉 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3份(見偵卷第24頁)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3份(見偵卷第32頁至第34頁)」 、「被告陳吉姆、王韻裕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見本院卷第 53頁)」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陳吉姆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4第1項前段之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罪;被告王韻裕所 為,係犯刑法第164條第2項之頂替罪。   ㈡又本件係因告訴人林宏如違規跨越分向限制線始發生交通事 故,業據告訴人於偵查中陳述明確(見偵卷第60頁),並有監 視器翻拍照片可資佐證(見偵卷第5頁至第5頁反面),尚難認 定被告陳吉姆就本件交通事故之發生具有過失。惟本院審酌 本件情節,認不宜遽而免除其刑,爰依刑法第185條之4第2 項規定減輕其刑。  ㈢爰各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陳吉姆發生交通事故 後,雖短暫停留下車查看,惟未採取任何必要之處置並等候 警員處理即逕自騎車離去,衡其所為實應非難;被告王韻裕 隱匿並頂替真正犯罪行為人,妨害司法機關查緝實際犯案之 人,妨礙真實發現,耗費司法資源,所為實非可取;惟念被 告2人均已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均良好;復考量被告王韻裕 無刑事科刑紀錄,素行良好,兼衡被告2人犯罪動機、目的 及告訴人所受傷害之嚴重程度;暨被告陳吉姆自述高中肄業 之教育程度及勉持之經濟狀況;被告王韻裕自述大學畢業之 教育程度及勉持之經濟狀況(均見本院卷第55頁)等一切情 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  ㈣末查,被告王韻裕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 ,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查,此次因一時失慮,致罹刑 章,然業已坦認犯行,態度良好,經此偵審及科刑程序,應 已知所警惕,諒無再犯之虞,本院因認其所受宣告之刑以暫 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之規定,併予宣 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洪期榮提起公訴,檢察官黃品禎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郭哲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上 訴書狀應敘述具體理由。上訴書狀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 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下級法 院之判決有不服者,亦得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筑芸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64條 藏匿犯人或依法逮捕、拘禁之脫逃人或使之隱避者,處2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意圖犯前項之罪而頂替者,亦同。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4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6月以 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 或免除其刑。 附件: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4674號   被   告 陳吉姆 男 34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新竹縣○○鄉○○村00鄰○○路0             段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王韻裕 女 39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里00鄰○○路0             段00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藏匿人犯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該提起公訴,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吉姆於民國113年6月29日8時55分許,無照騎乘王韻裕所 有之車號000-0000號機車,沿新竹市北區中華路三段由北往 南方向直行,於行經中華路三段與育英路口時,不慎與對向 林宏如所騎乘、違規跨越分向限制線之車號000-0000號機車 發生擦撞,林宏如上開機車再往右傾,不慎碰撞謝魏所駕駛 之車號000-0000號自小客車,致林宏如受有左側膝部挫傷擦 傷、左側小腿挫傷瘀血等傷害(過失傷害部分撤回告訴)。 惟陳吉姆明知發生交通事故後,應停留現場救護傷患及報警 處理,竟逕行騎車離開而逃逸。事後陳吉姆向王韻裕告知無 照肇事後,王韻裕明知自己並非上開肇事逃逸之人,為申請 機車強制保險,竟基於意圖使犯人隱避而頂替之犯意,於同 日11時32分許,前往新竹市警察局交通警察隊交安組,向承 辦員警表示自己為上開肇事逃逸之人,並配合警員製作道路 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以此方式頂替陳吉姆,有害於國家刑 事訴追之正確性。嗣因承辦員警去電林宏如有女性投案,林 宏如向員警告知肇事者為男性,始知上情。 二、案經林宏如訴請新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報請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陳吉姆與王韻裕二人自白認罪,核與證人謝魏與告 訴人林宏如供述情節相符,並有現場監視器翻拍相片(含光 碟)、南門綜合醫院乙種診斷證明書、新竹市警察局道路交 通事故談話紀錄表3份、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 故調查報告表㈠㈡、本案車損相片等證物附卷可資佐證,被告 二人犯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陳吉姆所為,涉犯刑法第185條之4第1項前段之肇事 逃逸罪嫌;核被告王韻裕所為,涉犯同法第164條第2項之頂 替罪嫌。末查,被告陳吉姆於本件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於傷, 係因告訴人林宏如騎乘機車違規跨越分向限制線所致,被告 陳吉姆應無過失,建請依同法第185條之4第2項減輕或免除 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4  日                檢 察 官 洪期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 記 官 魏珮如

2025-02-14

SCDM-113-交訴-144-20250214-1

附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字第106號 原 告 楊瑞庭 被 告 陳信瑀 上列被告因被訴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362號竊盜案件,經原告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查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 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 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秋宜 法 官 翁禎翊 法 官 郭哲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戴筑芸

2025-02-14

SCDM-114-附民-106-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