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上訴不合法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承攬報酬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47號 上 訴 人 宜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于益 訴訟代理人 吳豐明 桃園市○○路0段000巷000號 被上訴人 鍾家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承攬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 月24日本院台北簡易庭113年度北小字第2229號民事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台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 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及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 6條之25定有明文。而所謂違背法令,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 2項準用第468條、及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即依同法第468 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判決有該條所列第1至5款情形之一者,為 當然違背法令。又上訴不合法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 準用第444條第1項規定,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其次,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至5款為 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 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 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8條規定,以原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 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判例、解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 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式表明,或 其所表明者顯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號 著有判例可資參照。從而,上訴人之上訴理由若係就原審取 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 明有何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或民事訴訟法第469條 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對該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 指摘,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以裁定駁回之。 三、上訴意旨略以:  ㈠上訴人承攬被上訴人位於「台北市○○路○段000號1樓烘培麵包 店」之申辦契約用電以及室内工程,上訴人於112年11月17 日提呈一份工程報價單(下稱系爭報價單)予被上訴人參考, 報價金額為新台幣(下同)101,500元,經雙方議價後,同意 以90,000元成交,被上訴人於同日簽准工程總價及合約約定 内容予上訴人收執,兩造約定於112年11月23日施工。  ㈡被上訴人主張因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電公司)判定 無法申請用電,故其依合7約約定不需給付任何費用,惟原 審法院函詢台電公司有關被上訴人申請用電後續情形,台電 公司於112年11月24日受理被上訴人之申請用電(受理號碼00 000000),經台電公司設計部門與被上訴人現場會勘後,評 估外線不足,需待被上訴人確認受電箱位置再續行外線設計 。台電公司服務中心依會勘結果於112年12月4日寄發申請案 件需請改善事項通知被上訴人,但被上訴人逾期未依通知改 善事項辦理,台電公司取消該案件,有台電公司台北市區營 業處113年10月14日北市字第1130023818號函可稽。  ㈢是本件因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之事由,無法申請用電,係因被 上訴人逾期,未依台電公司通知改善事項辦理,而被取消申 請,並非台電公司判定無法申請而遭取消用電申請,前已詳 述。既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之事由無法施作用電申請,且被上 訴人亦知會上訴人不再施作任何工程。  ㈣而因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事由,上訴人無法施作部分,係合約 報價單工項第1部分:台電用電申請、設計、圖審、核算、 報竣工、檢驗、送電。其餘工項第2至7部分,上訴人均已完 成且已交付被上訴人使用在案。則既因可歸責於被上訴人事 由,上訴人無法施作合約報價單工項第1項部分工程,且被 上訴人亦表明合約未施作部分工項不再施作,本件合約自應 縮減結算為是。本件工程原報價金額為101,500元,雙方議 價後以90,000元成交,即合約總價打88.86%(90,000/101,50 0=88.86),合約第1項工項原始報價25,000元,議價後應為2 2,215元(25,000x0.8886=22,215),故本件工程結算總價為6 7,785元(90,000-22,215=67,875)。  ㈤又上訴人業已依契約本旨履行完竣,而被上訴人迄今僅支付 訂金45,000元,尚有工程尾款22,875元(67,875-45,000=22, 875)未蒙被上訴人支付。按報酬,應於工作交付時給付之, 無須交付者,應於工作完成時給付之,民法第505條第1項定 有明文。上訴人屢經催討,被上訴人仍拒不給付,為此請求 被上訴人給付。  ㈥並聲明:原判決廢棄;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22,875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 四、經查:  ㈠本件上訴人提出民事上訴理由書狀係以:系爭報價單其餘工 項第2至7部分,上訴人均已完成且已交付被上訴人使用,經 扣除合約第1項工項計算後總價為67,785元,再扣除被上訴 人已支付之訂金45,000元,尚有工程尾款22,875元(67,875- 45,000=22,875)迄未給付等語以為上訴主張,但是,上訴人 上訴理由,並未表明原審判決有何符合前揭說明所示之違反 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有何可認為原審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是其提起本件上訴,已難認適法。  ㈡其次,小額訴訟程序為求程序進行簡速,當事人於第二審程 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8定 有明文。其立法理由在於貫徹小額程序之簡速性,避免因當 事人於上訴程序提出新事實及證據而延滯訴訟,小額事件之 第二審法院原則上應按第一審之訴訟資料,審核其訴訟程序 及判決內容有無違背法令,乃使當事人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 結前未曾提出之訴訟資料,不得再行提出,是若小額事件之 當事人於第二審法院方提出新的訴訟資料,且未釋明其未及 時提出係因原審違背法令所致時,小額訴訟之第二審法院, 即不得加以斟酌。據此,上訴人於上訴時始為將工程扣除合 約第1項工項之後剩餘款項等新攻擊方法,復未釋明未及時 提出係因原審違背法令所致,揆諸前開規定,當不得提出, 本院對此自無從加以審究,附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既未合法表明上訴理由,顯與小額事件以 違背法令為上訴要件之規定未合,所為上訴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 六、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第 436條之19條第1項規定,小額訴訟程序之第二審法院為訴訟 費用之裁判時,應確定其訴訟費用額。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 ,爰確定為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19第1項、第 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 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蕭清清                   法 官 蘇嘉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亭諭

2025-03-25

TPDV-114-小上-47-20250325-1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354號 上 訴 人 A女 (真實姓名、年籍資料均詳卷) 上 訴 人 A女之母 (真實姓名、年籍資料均詳卷) 被 上訴人 蔡宗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5月15日 本院新店簡易庭112年度店簡字第1514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上訴不合法者, 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 院於民國114年2月27日裁定命上訴人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5,625元,該裁定於同年3月6日因未 獲會晤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僱人,而寄存送達於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文山第一分局木柵派出所派出所,經10日 於同年0月00日生效,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見本院卷第65 、67頁)。惟上訴人逾期未補正,有繳費資料明細、答詢表 、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 資料查詢清單在卷可查,揆諸前開說明,其上訴為不合法, 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25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 法 官 方祥鴻                        法 官 陳筠諼                                  法 官 趙國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程省翰

2025-03-25

TPDV-113-簡上-354-20250325-2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上字第33號 附帶上訴人 即被上訴人 蘇麗真 上列附帶上訴人與附帶被上訴人即上訴人傅鉦珈間請求損害賠償 事件,附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19日本院臺北簡易庭112年 度北簡字第14115號判決不服,提起附帶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附帶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繳納裁判費新臺幣壹仟伍 佰元,逾期即駁回其附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向第二審法院提起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3規定,按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之法定級距標準繳納加 徵10分之5之裁判費,此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 所定上訴必備之程式。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60條前段規定, 被上訴人於言詞辯論終結前,得為附帶上訴,其與上訴均同 求為廢棄或變更第一審判決關於不利己部分之方法,故被上 訴人於第二審提起附帶上訴,亦應繳納裁判費,始合於法定 上訴程式。又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此於簡易 訴訟程序之上訴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及第 436條之1第3項定有明文。 二、查附帶上訴人於原審起訴請求慰撫金之數額為新臺幣(下同 )84萬0956元,原審判決就此部分判命附帶被上訴人應給付 慰撫金5萬元,附帶上訴人於民國113年12月4日具狀到院請 求應判決附帶被上訴人賠償慰撫金10萬元(本院卷第49至51 頁、第83至84頁),乃就其所受一部敗訴判決提起一部附帶 上訴,惟未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是依附帶上訴人對原判決 不服程度所請求廢棄或變更之範圍,本件附帶上訴利益即訴 訟標的金額為5萬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500元。茲限附帶 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附帶上訴。 三、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 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曾育祺                                        法 官 陳智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芮渟

2025-03-25

TPDV-114-簡上-33-20250325-1

小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服務費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11號 上 訴 人 台灣華鈺螢光色彩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紘宇 被上訴人 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國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費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24日本院竹北簡易庭113年度竹北小字第505號第一審民事小 額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並應於上訴狀內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 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 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且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 第468條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而判決有同法第469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 法令。是當事人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如依民 事訴訟法第468條規定,以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 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 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如以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 於該條款之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 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 自非合法。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 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 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而上訴 不合法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 444條第1項規定,法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被上訴人沒有拆除所有裝設之零件,沒有修 補應補之孔洞和貼紙,完成以上事項即刻清償餘款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對原審小額訴訟之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核其 上訴理由,係陳述被上訴人未完成拆除零件、修補孔洞等事 項,完成後即可付費等情,均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 事實之職權範圍,自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 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而上訴人前揭上訴理由,無 非就其於原審已論斷之事實為指摘,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有 何不適用法規、適用不當或民事訴訟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 第5款情形,更未指明其所違反法令之條項或內容,亦未具 體指摘原審判決究係違反何種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或依訴 訟資料可得認定原審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而合於不適 用法規之情形,自難認對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 指摘,或有其他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 各款之事實,是其上訴難認合法。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上 訴,與法律規定不合,應由第二審法院以裁定駁回之。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第436條之19條第1項規定,確定其數額為1,500元,應由上 訴人負擔,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南薰                   法 官 林哲瑜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麗麗

2025-03-25

SCDV-114-小上-11-20250325-1

小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代墊款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5號 上 訴 人 社團法人臺灣58金融仕家協會 法定代理人 林仁豐 被上訴人 豐德宮 法定代理人 吳明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代墊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2月23日本院斗六簡易庭113年度六小字第19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又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 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 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依 同法第468條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而言 ,而有同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判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8 條規定,以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 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 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或最高法院之判例,則應揭 示該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所列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 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 認為已對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 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 旨參照)。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 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 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故如上 訴人就小額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其訴狀僅以原審認定事實 、取捨證據不當為由,泛指原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並 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因而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其上訴即非合法。次按,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且於 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亦準用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 2第1項規定自明。 二、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原審聲明與舉證,被上訴人豐德宮 之主委吳明勳先生於民國112年間與上訴人多次協調之主旨 ,乃在於表達欲調整場地使用方式,從無償借用改為租賃收 費,以及場地收費計算方式之協商,未曾提及欲收取長青食 堂使用期間之水電費用。原審對上揭有利於上訴人之主張及 事證資料恝置不論,所斟酌調查證據之結果,其內容如何, 與應證事實之關聯如何,以及取捨之原因如何,均未記明於 判決,遽認兩造不爭執被上訴人於112年3月15日告知上訴人 應支付電費,為上訴人不利之認定,自有悖於論理、經驗及 證據法則,亦有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6款判決不備理由或理 由矛盾之違誤。且原審認上訴人舉證於長青食堂成立前,與 被上訴人雙方合意達成被上訴人無償出借場地予上訴人,辦 理長青食堂服務,水電費由上訴人隨喜樂捐之協議可信,協 議內容應屬民法第464條使用借貸關係,原審核為贈與亦有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6款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違誤等 語。並聲明:㈠原判決命上訴人給付5,387元之部分廢棄。㈡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屬於事實審法院之職權,若其取證、 認事並不違背法令及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證據法則,即不 許任意指摘其採證或認定不當,以為上訴理由。法院為判決 時,應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 事實之真偽,但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法院依自由心證判 斷事實之真偽,不得違背論理及經驗法則,民事訴訟法第22 2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經驗法則,係指由 社會生活累積的經驗歸納所得之法則而言,凡日常生活所得 之通常經驗及基於專門知識所得之特別經驗均屬之。另所謂 論理法則,係指依立法意旨或法規社會機能就法律事實所為 價值判斷之法則。經查,上訴人固以上訴意旨所述內容,指 摘原審判決所為認定違反證據法則、論理法則及經驗法則云 云,惟查,上訴人之上開主張,無非係就原判決對於112年 間與兩造間多次協調之主旨,是否與電費有關,及兩造不爭 執豐德宮於112年3月15日告知上訴人應支付電費,遽為上訴 人不利之認定是否有當,加以指摘,並空言泛稱原判決違反 論理法則、經驗法則及證據法則云云,惟於小額事件中所謂 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 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 形,是上訴意旨所指之事由並非屬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中所 謂違背法令之情形,自不能據以為小額程序之上訴理由。揆 諸前揭說明,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四、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 2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上訴人之上訴既經駁回,則第二審裁 判費用新臺幣2,25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為裁定如主 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436條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秋如                    法 官 李承桓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2025-03-25

ULDV-114-小上-5-20250325-1

小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14號 上 訴 人 王郭水美 被上訴人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 民國114年1月23日本院岡山簡易庭113年度岡小字第400號第一審 民事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貳佰伍拾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 內為之;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前揭 規定對於小額訴訟上訴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40條、 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3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對於本院岡山簡易庭113年度岡小字第400號第 一審民事判決提起上訴,該判決係於114年1月24日送達上訴 人,有本院送達證書附卷可憑(見原審卷第171頁),是本 件上訴期間應於114年2月13日屆滿。惟上訴人遲至114年2月 24日始提起上訴,有民事上訴暨理由狀上所蓋本院收狀日期 戳章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11頁),揆諸前揭規定,本件上 訴已逾上訴期間,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 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朱玲瑤                 法 官 陳景裕                 法 官 楊捷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邱秋珍

2025-03-25

CTDV-114-小上-14-20250325-1

交抗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抗字第19號 抗 告 人 鄭民崇 相 對 人 臺中市交通事件裁決處 代 表 人 黃士哲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抗告人不服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中 華民國113年9月5日112年度交字第70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264條規定:「對於裁定得為抗告。但別有 不許抗告之規定者,不在此限。」第271條規定:「依本編 規定,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應提出異 議而誤為抗告者,視為已提出異議。」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1 3年9月13日提出「行政三再異議狀」就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113年9月5日駁回上訴之裁定聲明異議,依前揭規定,應視 為已提起抗告。 二、另就交通裁決事件之裁定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237 條之5第1項第3款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00元,此 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為行政訴訟法第272條第3項抗告程序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444條第1項所明定。 三、經查,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300元,茲依 前揭規定,命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逾期 未繳,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莊啟明

2025-03-25

TCBA-113-交抗-19-20250325-1

交上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4年度交上字第101號 上 訴 人 白詠全 被 上訴 人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 代 表 人 黃國政(分局長)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5日本院 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更一字第34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審訴訟費用新臺幣柒佰伍拾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上訴人起訴後,被上訴人代表人由黃南山變更為黃國政 ,茲據被上訴人現任代表人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有行政訴訟 聲明承受訴訟狀可按(更審卷第51-53頁),原判決固有漏 載,仍無不合。 二、按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且應於上訴理由中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之事由,或表明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事由,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 2條、第244條規定甚明。是對於地方法院交通裁決事件之判 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且於上訴理由中表明上開事由之 一者,即屬不應准許,自應認為不合法而駁回之。又依行政 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而判決有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 款情形之一者,為當然違背法令。故當事人對於地方法院交 通裁決事件之判決上訴,如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 243條第1項規定,以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 ,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 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如以行 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交通裁 決事件之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 法。 三、緣上訴人於民國112年5月11日23時許,行經新北市重新路2 段與正義北路路口處,有「不依規定,擅自穿越車道」違規 ,由被上訴人所屬三重派出所警員見狀攔停,填製舉發違反 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下稱舉發通知單)舉發。上訴人 不服,提出申訴,經被上訴人查證屬實,依道路交通管理處 罰條例(下稱處罰條例)第78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112年8 月30日新北警重交裁字112002089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 裁決書(下稱原處分)處新臺幣(下同)500元罰鍰。上訴 人不服原處分,提起行政訴訟,經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下 稱原審)112年度交字第1748號判決(下稱前判決)駁回, 上訴人仍不服,提起上訴,經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 交上字第101號判決前判決廢棄,發回原審,經原審113年度 交更一字第34號判決(下稱原判決)上訴人之訴駁回,上訴 人猶未甘服,提起本件上訴。 四、上訴意旨略以:證人即員警張祁永並無於案發時攔查行為人 ,其是否有目擊伊違規有疑問。本件有經言詞辯論,原判決 卻寫不經言詞辯論逕為判決,有矛盾。警察職權行使法第8 條是針對交通工具之駕駛人,本件不適用該規定。被上訴人 未依職權調查,有不法,原判決也未依職權審酌有利上訴人 之證據,也有不當。 五、經核上訴意旨無非係重述其於原審已主張而為原判決所不採 之理由,及以其主觀見解,就原審所為論斷或指駁不採者, 仍執陳詞爭議。原判決固贅引警察職權行使法第8條第1項規 定,惟不影響結論,原審雖進行言詞辯論,然於言詞辯論程 序未定期日宣判,是原判決援引行政訴訟法第237條之7規定 判決,尚無違誤,上訴人此部分主張,應屬其歧異之見解, 容有誤會。上訴人就原判決駁回其於原審之訴,未具體表明 究竟有如何合於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或有行政訴訟法第 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尚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如何違 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依首開規定及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 合法。 六、本件上訴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既經駁回,則上訴審 訴訟費用750元(其上訴裁判費於前次上訴經本院廢棄前判 決發回時已繳納,其本次再上訴,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 第2項規定無須繳納)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予確定如主文 第2項所示。 七、結論:本件上訴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吳坤芳                    法 官 羅月君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又慈

2025-03-25

TPBA-114-交上-101-20250325-1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8號 上 訴 人 陳王義 被上訴人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27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桃園簡易庭113年度桃保險小字第 564號第一審小額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 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 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 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 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如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所列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 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 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 號裁定參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 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 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另上 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 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民國112年12月2日要去火車站排班 ,陳怡賢所駕駛之車輛從停車格開出來從後追撞上訴人之計 程車,上訴人要求做車禍鑑定等語。 三、經查:   上訴人上揭爭執部分均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範圍,本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 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而原審已說明為何採信被上訴人所 提單據之原因,上訴人所指均屬對於原審認定事實、取捨證 據之指摘,而非表明原審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事實 ,自難認上訴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上訴人之上訴理由並 未表明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亦未表明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或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法規不當,或有何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所列 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事由,難認對於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 已有具體之指摘。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上訴之 合法程式,依首揭說明,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並應由上訴人負 擔。 五、本件上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張益銘                   法 官 洪瑋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謝喬安

2025-03-25

TYDV-114-小上-28-20250325-1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9號 上 訴 人 王寵皓 被上訴人 時已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4年1月23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壢簡易庭113年度壢小字第956號 第一審小額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 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 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 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 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如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所列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 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 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 號裁定參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 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 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另上 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 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汽車修理費用應以上訴人出庭時所提出之修 理費用評估證明為準,扣除折舊後應為新臺幣(下同)3萬0 154元;另原審認上訴人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所提單據(按 :應係鑑定價額的鑑定費用之發票)並未附上鑑價報告,但 該鑑定是法院直接行文給臺灣區汽車修理同業公會,且單據 上也寫明原審案號,該公會鑑定後直接寄給法院,上訴人並 未收到鑑價報告書,且上訴人曾致電該公會,該公會表示只 會回覆法院,只能告知上訴人鑑定結果,事後上訴人出庭時 法院陳明鑑定結果,上訴人對此無異議,上訴人收到原審判 決後再次索取到鑑價報告書(電子檔)以維權益,而該鑑價 報告書陳明減損價值為1萬元,均應由被上訴人負擔賠償; 又原審判決認訴訟費用1000元及桃園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 定會鑑定報告費1500元為上訴人使用訴訟制度所應承擔之司 法成本,不能認做本件交通事故之損害,然原審判決就訴訟 費用2500元,其中1800元判由被上訴人負擔,似與前開理由 不符,應全部由被上訴人負擔等語。 三、經查:   上訴人上揭爭執部分均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範圍,本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 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而原審已說明為何採信被上訴人所 提單據之原因,上訴人所指均屬對於原審認定事實、取捨證 據之指摘,而非表明原審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事實 ,自難認上訴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上訴人之上訴理由並 未表明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亦未表明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或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法規不當,或有何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所列 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事由,難認對於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 已有具體之指摘。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上訴之 合法程式,依首揭說明,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並應由上訴人負 擔。 五、本件上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張益銘                   法 官 洪瑋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謝喬安

2025-03-25

TYDV-114-小上-29-202503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