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戶籍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7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廖冠傑 義務辯護人 黃韡誠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具保停止 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廖冠傑於提出新臺幣拾萬元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於新北市○○區○○路000○0號13樓,暨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我要聲請交保,上次太臨時,家人要上班, 無法來幫我交保,這次我有寫信給爸爸媽媽,他們願意幫我 交保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 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 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依本章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 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 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 項、第11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第93條之6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  ㈠被告廖冠傑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其於本院訊問時坦承起訴書所載全部犯行,並有卷內相 關證據可佐,足認被告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販 賣第三級毒品、同條例第4條第6項、第3項販賣第三級毒品 未遂罪嫌重大。審酌被告所犯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為最輕本 刑7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良以趨吉避凶、不甘受罰乃人 之基本天性,本案被告經起訴販毒之次數甚多、情節非輕, 復無穩固居所,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而有刑事訴訟 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又被告販毒之期間非短 、次數眾多,且以販毒所得供生活花費,亦有事實足認有反 覆實施同一販賣第三級毒品犯罪之虞,而有刑事訴訟法第10 1條之1第1項第10款之羈押原因。惟倘能以新臺幣(下同)1 0萬元具保,限制住居於戶籍地,並限制出境出海,即無羈 押之必要。嗣因被告覓保無著,本院認被告如未提出相當之 保證金,無從擔保本案後續訴訟程序之進行,而有羈押之必 要,爰命被告自民國114年2月7日起予以羈押在案。  ㈡茲因被告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認被告上開羈押原因雖仍 存在,然審酌被告自偵查至本院審理中執行羈押已有相當時 日,此一期間之羈押強制處分,對於被告非無警惕之效果; 且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就其所涉犯行坦承不諱,經綜合 考量目前訴訟進行之程度,並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 使、被告犯罪情節、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 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現階段如命被告提出一定金 額之保證金,並佐以限制住居之手段,及輔以限制出境、出 海,當對其有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已足保全本案後續審 判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而得以替代羈押,爰准予被告提 出10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於其住所地即 新北市○○區○○路000○0號13樓,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 出境、出海8月。  ㈢如被告於停止羈押後,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未到庭,本 院得命再執行羈押,併此指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21 條第1項、第93條之6,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吳佳頴                   法 官 林于心                   法 官 徐莉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秋辰

2025-03-25

KSDM-114-訴-67-20250325-1

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終止收養關係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養聲字第11號 聲 請 人 戊○○ 丙○○ 相 對 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終止收養關係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戊○○、丙○○與相對人丁○○間之收養關係應予終止。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於民國81年8月25日收養相對人為 養女,惟相對人對伊不聞不問,已經失聯8~9年,爰依民法 第1081條第1項第2款規定,請求終止雙方收養關係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相對人經通知未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養父母、養子女之一方,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 依他方、主管機關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宣告終止其收養關 係:一、對於他方為虐待或重大侮辱。二、遺棄他方。三、 因故意犯罪,受二年有期徒刑以上之刑之裁判確定而未受緩 刑宣告。四、有其他重大事由難以維持收養關係,民法第10 81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其他重大事由,係指養親子間 之感情與信賴出現破綻,無法回復原來之狀態而維持有如親 子般之關係,即屬難以繼續收養關係之重大事由,得為聲請 法院裁定終止收養關係之原因。 (二)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有戶籍謄本在卷可參(第5、7、8頁) ,且相對人並未出境(第41頁入出境資訊查詢單),經本院命 於文到10日內提出答辯狀,該通知於113年11月14日寄存送 達於戶籍地(本院卷第47頁),相對人迄今未提出書狀陳述, 相對人之夫吳鴻維於114年2月1日死亡(第50頁),本院命相 對人之生母己○○、婆婆甲○○○、小叔乙○○於文到10日內陳報 相對人聯絡方式,該通知分別於114年3月3日寄存送達(第62 頁)、於114年2月26日由甲○○○親自、代乙○○收受(本院卷第6 0~61頁),三人迄今均未陳報,足認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已經 失聯多年,伊等遭相對人遺棄,應屬可信。 (三)本院審酌相對人雖經聲請人收養,惟相對人失聯,而聲請人 戊○○00年00月生、丙○○00年0月生,分別73、74歲已屬年邁 ,需子女探視、關心,然相對人去向不明,兩造長期無親子 間應有之互動及感情交流,依社會一般通念,雙方徒有收養 之形式,而無實質之親情維繫,核與收養係為成立擬制親子 關係之本旨相違背,是本件收養之目的應已無法達成,難期 回復。從而,聲請人依據民法第1081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 聲請宣告終止兩造間之收養關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 條、民事訴訟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25

TCDV-113-養聲-11-20250325-2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8003號 債 權 人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 法定代理人 黃元德 上債權人聲請對於債務人黃瑞君發支付命令,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駁回其 聲請: ㈠提出本件得請求債務人黃瑞君給付之釋明文件,並提出黃 瑞君(住新竹縣○○鄉○○路000號)最新戶籍謄本正本(全戶動 態記事及個人記事均勿省略)。 ㈡如係請求債務人於遺產範圍內負擔,請更正請求標的聲明 。 ㈢提出被繼承人黃毅鈞之除戶戶籍謄本正本、繼承人之最新 戶籍謄本正本(全戶動態記事及個人記事均勿省略)、繼承 系統表、向被繼承人黃毅鈞死亡時之戶籍地法院函查繼承 人是否有拋棄繼承或限定繼承之情事,並提出函查結果。 ㈣承上㈡,如有更正,提出更正後支付命令聲請狀繕本5份(毋 庸附證據資料,並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特此裁定。 三、本件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附註: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2025-03-25

TCDV-114-司促-8003-20250325-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簡字第319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俊傑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竊盜案件,不服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 所為第一審簡易判決(113年度簡字第3193號),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對於簡易判決有不服者,得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 合議庭,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上訴 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提起上訴,應以上訴書狀 提出於原審法院為之;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 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50條第1項、第362條前段亦 分別定有明文。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依刑事訴訟法第455 條之1第3項之規定,準用上開關於上訴逾期而駁回之規定。 是對於簡易判決倘逾期提起上訴,原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 二、經查,本案上訴人即被告林俊傑因竊盜案件,經本院於民國 113年12月13日以113年度簡字第3193號為第一審簡易判決, 並於同年月20日將上開判決寄存送達於上訴人之戶籍地即上 訴人於本院訊問程序所陳報之住所,且上訴人斯時並未在監 在押等情,有本院送達證書1份、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 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在卷可證,堪認上開第一審判決已合法 送達上訴人。據此,本案上訴期間應自寄存日之翌日即113 年12月21日起算,經加計寄存送達之生效期間10日、上訴期 間20日及在途期間2日,故上訴人至遲應於114年1月21日前 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惟上訴人遲於114年3月12日始向本院 提出上訴書狀,有其上訴狀上所蓋本院收狀章戳可憑,顯已 逾越上訴期間,其上訴即屬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且無從補正 ,應予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2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黃毓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歐慧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2025-03-25

TNDM-113-簡-3193-20250325-2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90號 債 務 人 黃寶瑩 代 理 人 許瓊之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繳郵務送達費新臺幣參仟 伍佰壹拾伍元,並補提如附件所示文件、資料及說明到院,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6條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時, 所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應表明下列事項,並提出 證明文件:一、財產目錄,並其性質及所在地。二、最近五 年是否從事營業活動及平均每月營業額。三、收入及必要支 出之數額、原因及種類。四、依法應受債務人扶養之人;債 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更生之聲請有債務人經法院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或到場而故意不為真實之陳述,或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出關係 文件或為財產變動狀況之報告者,應駁回之,消債條例第43 條第6項、第8條、第46條第3款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有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茲依債 權人及債務人總人數,以每人15次,每次郵務送達費43元估 算,並扣除已繳納之聲請費1,000元,限債務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20日內補繳3,515元【計算式:[(6+1)×43×15]-1 ,000元=3,515元】;又債務人漏未提出如附件所示文件、資 料及說明到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 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蘇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靖芸 附件: 1.提出債務人全戶最新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並說明債務人 戶籍地與債務人之關係,設籍之原因、戶籍地之房地為何人所 有及所有居住成員,並提出建物謄本。 2.說明現居地與債務人之關係,如現居地為承租,應提出租賃契 約影本,並說明房屋坪數、所有居住成員,如何分擔租金及相 關居住費用(譬如水、電、瓦斯、室內家用電話費用等)。 3.按時間順序,列表說明自111年10月起迄今,所有工作內容、 來源(即僱主)、實際收入金額,並提出薪資單及薪資轉帳存 摺封面及內頁影本(二者皆須提出,並補登至本裁定送達日) 。如未能提出薪資證明文件,仍應按月記載大約收入金額。並 說明除每月應領薪資外,是否尚領有年終及三節獎金、業績獎 金、津貼、補助及金額。 4.聲請前二年間有無處分債務人名下財產,並陳報聲請前二年間 財產變動狀況。 5.債務人自民國111年10月起迄今所有郵局及金融機構(含外幣 帳戶)、證券帳戶(集保帳戶)之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應補 登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 6.提出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之債務人保管帳戶 客戶餘額表、客戶存券異動明細表、投資人往來清算交割銀行 明細資料表、集保戶往來參加人明細資料表。 7.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投保查詢單」,及以債 務人為要保人之商業保險契約書(含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 性保單),說明投保內容,是否辦理保單質借及金額,並陳報 現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及每月支出保險費用之金額。 8.說明聲請前二年內是否曾領取資遣費、退休金、勞保失業給付 及金額。 9.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說明債務人有無領取任何社會補助或津貼 (例如:低收入戶補助、殘障津貼、房租津貼等)及金額若干 。若未申請,或雖申請惟不符資格,應說明未申請或不符資格 之原因。 10.提出現有交通工具(汽車、機車)行照影本,及現值為何之 證明文件。 11.受扶養人洪朝泰目前有無工作或其他收入?是否領取老人年 金、低收入戶補助、殘障津貼、房租津貼或其他社會補助及 金額?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及1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 得資料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清單。 12.提出受扶養人洪朝泰每月生活支出明細、家族系統表及其所 有扶養義務人之收入證明(薪水帳戶存摺或薪資單影本)、1 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清單 ,並說明其等如何分擔扶養費用,及其實際支出之扶養費。 13.為避免進行無益之更生程序,債務人應預先提出有履行可能 之更生方案,並說明有履行可能之原因及計算式。

2025-03-25

SLDV-113-消債更-390-20250325-1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0號 債 務 人 洪菱憶 代 理 人 梁繼澤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補繳郵務送達費新臺幣捌仟 零參拾元,並補提如附件所示文件、資料及說明到院,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徵收聲請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 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 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 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 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 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6條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聲請更生時, 所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應表明下列事項,並提出 證明文件:一、財產目錄,並其性質及所在地。二、最近五 年是否從事營業活動及平均每月營業額。三、收入及必要支 出之數額、原因及種類。四、依法應受債務人扶養之人;債 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更生之聲請有債務人經法院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或到場而故意不為真實之陳述,或無正當理由拒絕提出關係 文件或為財產變動狀況之報告者,應駁回之,消債條例第43 條第6項、第8條、第46條第3款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有預納郵務送達費之必要。茲依債 權人及債務人總人數,以每人15次,每次郵務送達費43元估 算,並扣除已繳納之聲請費1,000元,限債務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20日內補繳8,030元【計算式:[(13+1)×43×15]- 1,000元=8,030元】;又債務人漏未提出如附件所示文件、 資料及說明到院。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 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蘇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靖芸 附件: 1.說明債務人戶籍地與債務人之關係,設籍之原因、戶籍地之房 地為何人所有及所有居住成員,並提出建物謄本。 2.說明現居地與債務人之關係,如現居地為承租,應提出租賃契 約影本,並說明房屋坪數、所有居住成員,如何分擔租金及相 關居住費用(譬如水、電、瓦斯、室內家用電話費用等)。 3.提出債務人名下之普通重型機車(車牌號碼:000-000)之估 價報告。 4.按時間順序,列表說明自111年11月起迄今,所有工作內容、 來源(即僱主)、實際收入金額,並提出薪資單及薪資轉帳存 摺封面及內頁影本(二者皆須提出,並補登至本裁定送達日) 。如未能提出薪資證明文件,仍應按月記載大約收入金額。並 說明除每月應領薪資外,是否尚領有年終及三節獎金、業績獎 金、津貼、補助及金額。 5.聲請前二年間有無處分債務人名下財產,並陳報聲請前二年間 財產變動狀況。 6.債務人自民國111年11月起迄今所有郵局及金融機構(含外幣 帳戶)、證券帳戶(集保帳戶)之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應補 登存摺至本裁定送達日)。 7.提出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之債務人保管帳戶 客戶餘額表、客戶存券異動明細表、投資人往來清算交割銀行 明細資料表、集保戶往來參加人明細資料表。 8.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投保查詢單」,及以債 務人為要保人之商業保險契約書(含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 性保單),說明投保內容,是否辦理保單質借及金額,並陳報 現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及每月支出保險費用之金額。 9.說明聲請前二年內是否曾領取資遣費、退休金、勞保失業給付 及金額。 10.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說明債務人有無領取任何社會補助或津 貼(例如:低收入戶補助、殘障津貼、房租津貼等)及金額 若干。若未申請,或雖申請惟不符資格,應說明未申請或不 符資格之原因。 11.提出受扶養人洪家豐之最新戶籍謄本。 12.受扶養人洪家豐目前有無工作或其他收入?是否領取老人年 金、低收入戶補助、殘障津貼、房租津貼或其他社會補助及 金額?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及1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 得資料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清單。 13.提出受扶養人洪家豐之每月生活支出明細、家族系統表及其 所有扶養義務人之收入證明(薪水帳戶存摺或薪資單影本) 、111、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 清單,並說明其等如何分擔扶養費用,及其實際支出之扶養 費。 14.為避免進行無益之更生程序,債務人應預先提出有履行可能之更生方案,並說明有履行可能之原因及計算式。

2025-03-25

SLDV-114-消債更-10-20250325-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執行觀察勒戒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54號 聲 請 人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育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許可執行 觀察勒戒(114年度毒偵緝字第37號、114年度毒偵緝字第38號、1 14年度聲觀字第2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0年度毒聲字第232號令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之裁定許可 執行。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吳育璟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於民 國110年7月9日以110年度毒聲字第232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 觀察、勒戒,嗣因被告逃匿而無法執行觀察、勒戒,經通緝 後,被告於114年1月25日緝獲歸案。經查,被告於緝獲後經 檢察官訊問時,坦承有於遭緝獲前1週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堪認被告仍繼續施用毒品,而有繼續實施觀察勒 戒之必要,爰依刑法第99條前段規定聲請許可執行上開裁定 。 二、按保安處分自應執行之日起逾3年未開始或繼續執行者,非 經法院認為原宣告保安處分之原因仍繼續存在時,不得許可 執行;逾7年未開始或繼續執行者,不得執行,刑法第99條 定有明文。又宣告保安處分之原因是否仍繼續存在,應綜合 原宣告保安處分之原因、拒不到案受保安處分執行之原因、 期間之素行、檢察官認有繼續執行之必要所提之事證等加以 判斷,並不以原宣告保安處分當時所存在之原因為唯一判斷 之標準,屬受訴法院職權裁量之範疇,苟無違背法令,自難 指為違法(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536號裁定意旨參照) 。 三、本案被告因施用第二級毒品案件,前經本院於110年7月9日 以110年度毒聲字第232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在案 ,嗣因被告未能遵期到案執行,經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發布通緝,並於114年1月25日緝獲歸案等情,有前開刑事 裁定、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通緝書、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警察 局礁溪分局通緝案件移送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並 經本院核閱上開案卷無誤。 四、而被告於114年1月25日經警緝獲後,於檢察官訊問時供稱: 我先前有去醫院戒癮治療,後來沒有完成。上禮拜天下午在 戶籍地有將安非他命以捲煙方式施用,看到別人抽煙自己也 會想用,現在仍有一點點毒癮等語,足徵被告於本院110年 度毒聲字第232號裁定令入勒戒處所觀察、勒戒後迄通緝到 案期間,仍存有對毒品之依賴,且戒癮治療亦未發揮其作用 ,而有執行原觀察、勒戒處分以戒除毒癮之必要,檢察官據 此聲請,許可執行本院110年度毒聲字第232號令入勒戒處所 觀察、勒戒之裁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芝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 繕本)                書記官 蘇信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2025-03-25

ILDM-114-聲-154-20250325-1

司家婚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婚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住宜蘭縣○○鄉○○路0段000巷0號五 樓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與相對人間之夫妻財產制應改用分別財產制。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夫妻得於結婚前或結婚後,以契約就本法所訂之約定財產 制中,選擇其一,為其夫妻財產制。夫妻未以契約訂立夫妻 財產制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 產制。又夫妻之一方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時,法院因他方之 請求,得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㈠依法應給付家庭生活費用 而不給付時;㈡夫或妻之財產不足清償其債務時;㈢依法應得 他方同意所為之財產處分,他方無正當理由拒絕同意時;㈣ 有管理權之一方對於共同財產之管理顯有不當,經他方請求 改善而不改善時;㈤因不當減少其婚後財產,而對他方剩餘 財產分配請求權有侵害之虞時;㈥有其他重大事由時;夫妻 之總財產不足清償總債務或夫妻難於維持共同生活,不同居 已達6個月以上時,前項規定於夫妻均適用之,民法第1004 條、第1005條及第1010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與相對人乙○○為夫妻。相對人約 於民國111年3月起未給付兩造所欲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且 相對人過往因理財觀念不佳而無法妥善使用金錢,造成聲請 人之經濟壓力。相對人疑似酒精依賴問題而花費不少金錢買 酒,致兩造就金錢使用方式屢有摩擦,也曾在職場上與人發 生衝突而導致失去工作機會並減少收入。相對人自111年9月 間起以工作因素為由遷至宜蘭居住,僅週末回家,但兩造經 常因小孩教養、金錢價值觀及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爭執,是 以聲請人於111年12月將相對人之全部物品移到相對人之戶 籍地,且兩造除112年3月掃墓時曾見面外,再也未見過面, 爰依民法第1010條第1項第1款、第2項規定,聲請宣告兩造 間之夫妻財產制改為分別財產制(原聲請人聲請民法第1010 條第1項第5款部分,業經聲請人當庭撤回)等語。 三、相對人答辯意旨略以:相對人會定期探視並給付小孩所需之 生活費,也同意改用分別財產制等語。 四、經查,兩造現為夫妻,未約定夫妻財產制等情,此有聲請人 之戶籍謄本、本院訊問筆錄及兩造之司法院夫妻財產登記公 告查詢結果在卷可憑,堪信為真實。準此,雙方婚後既未以 契約訂立夫妻財產制,自應以法定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又 聲請人主張兩造難於維持共同生活,自111年12月起即分居 迄今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兩造LINE對話紀錄為證,且相對 人到庭亦表示兩造未同住並同意改用分別財產制,足見雙方 間確已分居逾6個月,且無法維持共同生活,聲請人即得依 規定聲請宣告夫妻分別財產制。從而,聲請人依民法第1010 條第2項規定,聲請宣告雙方之夫妻財產制為分別財產制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至於聲請人依民法第10 10條第1項第1款規定為本件請求是否有理由,即不予審論, 併予敘明。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蔡淑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5

TYDV-114-司家婚聲-1-20250325-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小字第561號 原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訴訟代理人 張嘉芸 被 告 王泳晾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又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 院管轄。被告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 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被告戶籍地係在臺北市萬華區,有被告戶籍謄本附卷 可稽,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被告住所地 法院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玆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 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5-03-25

PCEV-114-板小-561-20250325-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小字第700號 原 告 范啓恩 被 告 高義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事 實 及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又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 院管轄。被告住所地之法院不能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 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被告戶籍地係在臺北市萬華區,有被告戶籍謄本附卷 可稽,且系爭本票發票地亦在臺北市○○區○○路00巷00號4樓 (應為被告居所地),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之規定,自 應由被告住所地法院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管轄。玆原告向無 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 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5-03-25

PCEV-114-板小-700-202503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