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拘提無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608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冠宇 具 保 人 陳秋珠 上列具保人因被告妨害性自主等案件,聲請人聲請沒入保證金( 113年度執聲沒字第2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陳秋珠因受刑人陳冠宇妨害性自主等 案件,經提出本院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8萬元現 金保證後,將受刑人停止羈押釋放。茲因本案判決確定後, 受刑人未到案執行,顯已逃匿,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請沒入 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以,沒入具保人繳納 之保證金,應以被告確實有逃匿之情形,始得為之,倘被告 或受刑人未受合法傳喚、拘提,縱然未到案,尚不能逕行認 定其有逃匿情形,裁定沒入保證金,難認適法(最高法院10 7年度台非字第125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被告住、居所、 事務所及所在地不明者,得為公示送達,刑事訴訟法第59條 第1款亦有明定。又被告既經另案通緝,已符合刑事訴訟法 第59條第1款為公示送達之要件,應行公示送達,始屬合法 送達(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4年度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 案第45號研討結果參照);逃匿不知去向被通緝之被告,法 院應以其所在地不明,依公示送達之方式送達審判期日傳票 ,始得謂為合法傳喚(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876號判決 意旨參照)。準此,被告若已因另案通緝,則其現在住、居 所及所在地自屬不明,自應依前揭意旨,對其為公示送達, 始為適法。 三、經查:  ㈠被告因妨害性自主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金8萬元,而於民 國110年9月13日由具保人繳納現金後,將受刑人釋放,該案 嗣經本院以110年度原侵訴字第1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 3年8月,復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以111年度原侵上訴字 第9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上開判決、國庫存款收款書、本院收受訴訟案款通知(繳 納刑事保證金通知單)在卷可稽。   ㈡上開案件經移送執行後,被告經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下稱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傳喚應於113年10月29日9時10分到案執 行刑罰,未到案執行,復拘提無著,且被告斯時未在任何監 所,而同署檢察官合法通知具保人應遵期通知或帶同被告到 案執行,具保人亦未能履行等情,有送達證書、點名單、拘 票及拘提報告書、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及在監在押紀錄表 附卷可憑。     ㈢惟被告業於113年4月19日即經花蓮地檢署另案發布通緝,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臺灣高等法院通緝紀錄表在 卷可佐,且參諸上述拘提報告書所載,員警於113年11月6日 、113年11月11日至被告住所地址即花蓮縣○○鄉○○村○○000號 、居所地址即花蓮縣○○鄉○○街000巷00號執行拘提時,被告 已不在拘提處所,不知去向,無法拘提到案,此觀該拘提報 告書自明,堪認被告於檢察官送達執行傳票之際,有應送達 之住、居所及所在地不明之情事,揆諸前揭說明,聲請人於 受刑人另案通緝後通知受刑人到庭,自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9 條第1款規定為公示送達,始生合法送達之效力。然遍閱全 卷,並無檢察官對被告為公示送達執行傳票之憑證,是檢察 官對被告之送達程序並未完備,難謂已合法傳喚被告到案執 行。   ㈣綜上,受刑人另案雖經通緝,尚不能率認為本案亦有逃亡或 藏匿,而被告既經另案通緝,其住、居所及所在地均屬不明 ,依法應以公示送達之方式,送達執行傳票,方屬適法之傳 喚,惟檢察官於本件並未對被告為公示送達執行傳票,可見 送達程序並未完備,難認檢察官已合法傳喚被告到案執行, 自難率以認定被告確實知悉本案判決將受執行而規避逃匿。 從而,檢察官聲請沒入具保人所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 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簡廷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張瑋庭

2025-03-21

HLDM-113-聲-608-202503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058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傑 具 保 人 黃詠淳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1327號、第132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詠淳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參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前項規定,於檢察官依第93條第3項但書及第228條第4項命 具保者,準用之。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 併沒入之;又前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 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 二、被告羅傑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 金新臺幣(下同)3萬元,由具保人黃詠淳繳納現金後,業 已釋放,有刑事被告現金保證書在卷可考(見偵1329號卷第 239頁)。茲因被告於本院審理程序時,經合法傳喚,無正 當理由未到庭,復經本院拘提無著,且被告亦未在監所等情 ,有本院送達證書、拘票暨拘提結果報告書及法院在監在押 列表附卷可參,顯見被告業已逃匿,自應將其原繳納之上開 保證金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湯有朋                    法 官 吳珈禎                    法 官 黃品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楊子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CDM-113-訴-1058-20250320-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9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留承漢 具 保 人 林鈺朗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犯洗錢防制法罪,聲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 證金(113年度執字第245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鈺朗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2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林鈺朗因受刑人留承漢犯洗錢防制法 罪,經依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2萬元出具 現金保證後,將受刑人釋放。因該受刑人於臺灣雲林地方檢 察署(下稱雲林地檢署)113年執字第2457號案件執行時逃匿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後段之規定,聲請沒入具保 人所繳納之保證金等語。 二、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 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 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前開保證 金之沒入,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 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受刑人因犯洗錢防制法罪,經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2萬元, 由具保人於民國112年10月16日如數繳納後,已將受刑人釋 放。茲檢察官依法傳喚受刑人到案執行(有期徒刑4月),受 刑人無正當理由未到案,再經拘提無著,且經通知具保人帶 同或督促受刑人遵期到案執行,具保人亦未陳報受刑人新址 或偕同受刑人到場,且本院裁定之時受刑人亦未在監所執行 或羈押等情,有受刑人及具保人之送達證書、受刑人之拘票 及拘提報告書、法院前案紀錄表等可佐,足認受刑人確已逃 匿。從而,聲請人上開聲請,除漏引刑事訴訟法第119條之1 第2項、第121條第1項規定,應併沒入實收利息應予補充外 ,經核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許佩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淳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2025-03-20

ULDM-114-聲-219-20250320-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19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鎮昌 具 保 人 林勵 上列具保人因被告偽造文書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勵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118條 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案被告王鎮昌因偽造文書等案件,前經臺灣桃園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新臺幣2萬元,由具保人林勵於民 國112年11月27日繳納現金後,已將被告釋放,有國庫存款 收款書在卷可稽。嗣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被告業經本院合法 傳喚應於114年1月23日到庭進行準備程序,並諭知具保人偕 同被告到院,否則沒入保證金,且將上開傳票及通知合法送 達被告及具保人。詎被告未遵期到庭,具保人亦未偕同被告 到庭,又查被告於上開庭期並無在監在押紀錄,竟無故不到 庭,復經本院囑託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下稱高雄地檢署) 及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橋頭地檢署)實施拘提,仍拘提無 著等情,有被告及具保人住居所之送達證書、被告及具保人 之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高雄地檢 署及橋頭地檢署檢察官拘票及報告書等在卷可查,足認屬實 。綜上,堪認被告已有逃匿之事實,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自 應將具保人為被告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均沒入。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蘇品蓁                   法 官 李佳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金湘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YDM-114-金訴-197-20250320-1

金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69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即 被 告 郭建廷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2年度偵字第40139號、第42597號、第53347號),本院依職權 沒入保證金,裁定如下:   主 文 郭建廷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1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118條 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具保人即被告郭建廷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偵查 中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於民國 112年8月22日指定保證金1萬元,由被告出具現金保證後, 將其當庭釋放等節,有桃園地檢署點名單、訊問筆錄、收受 訴訟案款通知、國庫存款收款書等件在卷可憑(見112偵401 39卷第233頁、第235至238頁、第247頁、第249頁)。  ㈡嗣檢察官提起公訴後,經本院合法傳喚、拘提被告,其無正 當理由未遵期到庭且拘提無著,現亦無受羈押或在監執行等 節,有被告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見金訴卷第77頁)、 本院送達證書(見金訴卷第61頁)、本院刑事報到單、113 年10月15日準備程序筆錄(見金訴卷第65頁、第67至68頁)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113年11月4日北市警內分刑字 第1133024057號函暨所附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拘票、 員警報告書影本(見金訴卷第161至165頁)及臺灣高等法院 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等件附卷足參,堪認被告確已逃匿,揆 諸前揭規定,自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何信儀                    法 官 黃皓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李宜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YDM-113-金訴-692-20250320-1

臺灣高等法院

不服羈押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26號 抗 告 人 即 被 告 VU VAN KHOA(中文姓名:武文科) 原 審 指定辯護人 吳冠逸律師 上列抗告人即被告因擄人勒贖等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4年3月5日所為羈押裁定(112年度重訴字第2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發回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被告甲 ○ ○○ (中文姓名: 武文科,下稱被告),經原審於民國114年3月5日合議庭當 庭評議後,認被告涉犯擄人勒贖罪嫌,有相關證人及對話紀 錄及其他相關事證可佐,犯罪嫌疑重大,且被告否認犯行, 又與同案被告及證人供述不一。被告前經原審傳喚未到庭, 本案所涉為最輕本刑五年以上之重罪,被告為外籍人士,認 有相當理由有逃亡之虞,且交保不足以擔保其逃匿之可能, 衡酌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及本案訴訟程序之進行,未予以羈 押,顯然無法保障後續訴訟及執行程序,爰裁定被告自114 年3月5日起羈押3月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  ㈠本案業經言詞辯論終結,並訂於114年5月8日宣判,原裁定於 言詞辯論終結當日旋即羈押被告,是否已對被告產生有罪心 證,啟人疑竇,原審有違無罪推定原則。  ㈡本案自檢警偵調迄至法院審理,除有一次被告因故忘記未到 庭之情形外,期間內均遵期到庭,足證被告並無逃亡之虞; 又被告雖為越南籍外籍人士,然來臺扎根已久,有臺籍配偶 並育有國小二年級一子,且準備申請中華民國國籍,益徵被 告無逃亡、滅證之可能性。  ㈢綜上,原裁定未考量前述等情,逕予羈押被告有違司法院釋 字第665號解釋之意旨,被告願意再提出保證金、限制出境 出海或定期向警局報到,甚至配戴電子腳鐐,懇請撤銷原羈 押裁定,准予被告具保或其他替代處分等語。 三、按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㈠逃亡或有 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㈡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 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㈢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 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 、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情形之一 ,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刑 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法院對被告執行羈押, 本質上係為使刑事訴訟程序得以順利進行,或為保全證據或 為擔保嗣後刑之執行,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其人身自由之強 制處分,故法院僅須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或刑事訴 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之規定,審查被告犯罪嫌疑是否重 大、有無賴此保全偵審程序或將來執行之必要。而關於羈押 之原因及其必要性,法院應就具體個案,依通常生活經驗法 則、論理法則,衡酌是否有非予羈押,顯難保全證據或難以 遂行訴訟程序之情形而為判斷。 四、經查:  ㈠本件檢察官係以被告與同案被告DAM VAN LINH(下稱郯文玲 )、HO KY QUAN(下稱胡琪君)共同涉犯刑法第347條第1項 之意圖勒贖而擄人罪嫌,而以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0年度 偵字第41278號、第42481號起訴書,向原審法院提起公訴, 經原審法院以112年度重訴字第23號受理在案,此有本案起 訴書可稽(見原審卷一第9至16頁)。又被告雖否認參與本案 意圖勒贖而擄人犯行,惟其所涉罪嫌,有卷內相關證人之證 詞、對話紀錄及其他事證可佐,堪認被告涉犯意圖勒贖而擄 人罪之犯罪嫌疑確屬重大。  ㈡原審係以被告否認犯行,又與同案被告及證人供述不一。被 告前經原審傳喚未到庭,本案所涉為最輕本刑五年以上之重 罪,被告為外籍人士,認有相當理由有逃亡之虞,且交保不 足以擔保其逃匿之可能,衡酌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及本案訴 訟程序之進行,未予以羈押,顯然無法保障後續訴訟及執行 程序而裁定羈押被告,固非無見。惟查,被告於本案繫屬原 審後,雖於原審112年7月13日準備程序有傳喚未到庭之情況 ,嗣經原審囑託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拘提無著等情,有原 審112年7月13日刑事報到單、送達證書、相關函稿、拘票及 拘提報告書等附卷可參(見原審卷一第85、113、265、283 、313至323頁),惟被告於112年12月21日原審準備程序、1 13年5月2日原審準備程序及114年3月5日原審審理程序均有 遵期到庭接受審判等情,此有原審112年12月21日刑事報到 單、原審112年12月21日準備程序筆錄、原審113年5月2日刑 事報到單、原審113年5月2日準備程序筆錄、原審114年3月5 日刑事報到單、原審114年3月5日審判筆錄在卷可按(見原審 卷二第61頁、第65至78頁、第209頁、第211至217頁;原審 卷三第249頁、第251至314頁),足見被告雖曾於112年7月13 日準備程序有未到庭之情形,然對於原審後續通知之本案準 備程序期日及審理期日均有遵期到庭,則是否得以被告曾經 原審傳喚有一次未到庭之紀錄,即遽認被告有相當理由足認 被告有逃亡之虞,尚非無疑。此外,被告雖為越南籍人士, 然被告在臺另有歸化我國之本國籍配偶陳氏秋雲,二人並育 有1名未成年子女,此有被告配偶陳氏秋雲之全戶戶籍資料 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至29頁),堪認被告目前之 家庭及生活重心均位於我國,則其是否有棄保潛逃之可能性 ,亦非無疑。況本案業經原審於114年3月5日辯論終結,並 定114年5月8日宣判,此有原審審判筆錄可稽(見原審卷三第 314頁)。是依前揭事證,固堪認被告涉犯本案意圖勒贖而擄 人罪,犯罪嫌疑重大,惟是否確有非予羈押,即不能保全被 告到庭,而有應予羈押之必要?是否得以提高具保、限制出 境或科技監控等其他方式替代羈押,實非無再予研求之餘地 。   ㈢綜上所述,本院認被告以前揭情詞提起抗告,非無理由,自 應由本院將原裁定撤銷,發回原審法院再詳為審酌,更為適 法之裁定。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庭 審判長法 官 吳淑惠                    法 官 吳定亞                    法 官 張明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戴廷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PHM-114-抗-626-202503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張宇軒 被 告 張承恩 上列具保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沒 入保證金(114年度執聲沒理字第1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宇軒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拾萬元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張宇軒因被告張承恩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案件,經依本院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20萬 元,出具現金保證後,將被告釋放。茲因該被告逃匿,依刑 事訴訟法第118條之規定,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113年 刑保字第30號)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 第2項亦有明文。 三、經查: (一)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件,經本院指定保證金額20 萬元,由具保人於民國113年2月16日繳納足額現金後,已 於同日將被告釋放在案,嗣經本院於113年9月25日以113 年度訴字第178號判決確定在案,此有前揭判決影本、本 院收受訴訟案款通知(繳納保證金通知單)影本、國庫存 款收款書影本、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見本院114年 度聲字第166號卷《下稱本院卷》第9至37頁、第39頁、第11 3至114頁)。 (二)被告受上開有罪判決確定後,聲請人以113年度執字第410 2號案件傳喚被告應於113年10月31日10時30分到案執行, 嗣因颱風假改期傳喚被告應於113年11月27日10時30分到 案執行,被告無正當理由不到案執行,並經聲請人依法拘 提及囑託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檢察官 代為執行,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命司法警察依法拘提無著 無著;而具保人經聲請人合法通知亦未遵期通知或帶同被 告到案接受執行等情,有具保人之戶役政資料網站查詢個 人資料查詢結果、追保通知暨送達證書影本、執行傳票送 達證書影本、被告之戶役政資料網站查詢個人資料查詢結 果、拘票暨拘提報告書影本、桃園地檢署無法代為執行函 所附拘票暨拘提報告書影本等附卷可憑(見本院卷第41頁 、第49至57頁、第67至73頁、第83至89頁、第95至99頁) 。又被告及具保人現均無任何在監押之記錄,有被告及具 保人之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簡表暨出入監紀錄表等附卷 可查(見本院卷第121頁、第123頁),且被告現亦經臺灣 新竹地方檢察署、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通緝中,足徵被告 確已逃匿。從而,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揆諸首揭規定 ,自應將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蔡玉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念純

2025-03-20

SCDM-114-聲-166-20250320-1

易緝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緝字第16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鶴齡 具 保 人 許凱超 上列具保人因被告詐欺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許凱超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拾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118條 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案被告許鶴齡因詐欺案件,前經本院准予其具保新臺幣 10萬元以停止羈押,並由具保人許凱超於民國113年7月16日 繳納該保證金後,已將被告釋放,有國庫存款收據書在卷可 稽。茲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應於114年2月6日到庭進行準備 程序,並諭知具保人請偕同被告到院,若無正當理由未到庭 ,依法沒入保證金,且上開傳票及通知合法送達被告及具保 人。詎被告未遵期到庭,具保人亦未偕同被告到庭,又查被 告於上開庭期並無在監在押紀錄,竟無故不到庭,復經本院 囑託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實施拘提,仍 拘提無著等情,有被告及具保人住居所之送達證書、被告及 具保人之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新 北地檢署檢察官拘票及報告書等在卷可查,足認屬實,加以 被告更已另由其他院檢機關通緝在案,有卷附法院前案紀錄 表可考。綜上,堪認被告已有逃匿之事實,揆諸前揭規定, 本件自應將具保人為被告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均沒 入。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蘇品蓁                   法 官 李佳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金湘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YDM-113-易緝-16-20250320-3

金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金訴字第199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49號 113年度金易字第154號 被 告 于士華 具 保 人 洪鵬舜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511 4、5736、5737、5738、6270、7468、8173、9241、13321、1935 8號、112年度軍偵字第207、208號、113年度偵字第5489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洪鵬舜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叁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刑事訴 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于士華因詐欺等案件,前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指定提出新臺幣(下同)3萬元之保證金,並由具保 人洪舜鵬提出同額現金具保後釋放,此有被告民國112年4月 14日偵訊筆錄、上揭檢察署被告具保責付辦理程序單、收受 訴訟按款通知、暫收臨時收據、具保人之身分證影本、國庫 存款收據書在卷可稽(112偵7468卷59、99至105頁)。被告 經本院依法傳喚,並通知具保人促其向本院報到,然未按期 報到應訊;復經本院拘提無著等情,此有本院113年10月28 日準備程序筆錄、刑事報到單、送達證書、被告及具保人之 個人戶籍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高 雄市政府警察局楠梓分局113年11月14日高市警楠分偵字第1 1373929500號函暨檢附之拘票及報告書附卷為憑(本院112 金訴199卷三第255、327、521至527頁;113金易154卷第59 、89至91、97至101頁),足認被告確已逃匿,揆諸前揭規 定,自應將具保人所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2項、第119條之1 第2項、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億芳                   法 官 林婉昀                   法 官 洪柏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塗蕙如

2025-03-19

CTDM-113-金易-154-202503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俊賢 具 保 人 李訓豪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犯詐欺案件,聲請沒入保證金案件(114年度 執聲沒字第47號、113年度執字第655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訓豪之保證金新臺幣拾萬元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記載。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前開保 證金之沒入,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 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王俊賢因詐欺案件,經聲請人指定新臺幣(下同 )10萬元,由具保人李訓豪於民國112年10月19日出具現金 保證後,已將被告釋放。嗣聲請人依被告之住所,合法傳喚 被告到案接受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執字第6555號案 件之執行,被告無正當理由未到案,復經聲請人依法執行拘 提無著,致無法執行被告之刑罰等情,有臺灣臺北地方檢察 署通知及送達證書、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核發之拘票 與司法警察製作之報告書、在監在押記錄表、戶役政連結作 業系統個人戶籍資料、國庫存款收款書影本在卷可稽。又具 保人經聲請人於113年9月18日合法通知具保人通知(或帶同 )被告到案接受執行,亦未督促被告到案,有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通知及送達證書、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 結果附卷,及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見本院卷第29頁)可查 ,足認被告業已逃匿,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沒入具保 人所繳納之保證金10萬元及所實收利息。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黃文昭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楊宇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19

TPDM-114-聲-489-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