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朱漢寶

共找到 187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3號 原 告 華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昭銑 訴訟代理人 劉業誠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嘉雯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聲請本院對被告核 發支付命令,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 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490萬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6萬1,620元,扣除前已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 00元外,尚應補繳16萬1,1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金額,如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1-23

TPDV-114-補-203-202501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5618號 原 告 潘素月 訴訟代理人 廖年盛律師 被 告 東海樺廈A棟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柯如齡 被 告 東海樺廈B棟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葉芳堯 被 告 東海樺廈C棟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蘇桂慰 被 告 東海樺廈地下室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葉芳堯 被 告 宋曉蘭 卓宜平 上 二 人 訴訟代理人 馮呂福 被 告 張邵蓮 黃振發 林淑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 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3項定有明文。此所謂非法人團體,係 指有一定名稱及事務所、營業所,並有一定目的及獨立之財 產者而言(最高法院64年台上字第2461號原判例、最高法院 80年度台上字第437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管理委員會有 當事人能力,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8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 訴外人東海樺廈A棟係由全體住戶每半年輪值2人擔任主委( 見本院卷一第79頁),東海樺廈B棟設有主委,任期為3個月 (見本院卷一第45頁),東海樺廈C棟、地下室之主委任期 均為1年(見本院卷一第45頁),並設有代表人簽立契約( 見本院卷一第205頁),且對外具有一定之名稱,對內則具 有清潔費、管理費等獨立財產(見本院卷一第356頁、第327 頁),並有東海樺廈C棟113年1月份管理費收支明細表為證 (見本院卷一第327頁),復有證人江禎治於本院結證稱: 當初開立四張發票,抬頭分別記載東海樺廈A棟、B棟、C棟 、地下室等語明確(見本院卷一第193頁),應認其等已具 備非法人團體之要件而有當事人能力。被告東海樺廈A棟管 委會、C棟管委會抗辯其等未成立管委會,不具有當事人能 力等語,尚非可採。 二、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 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70條定有明文。又民事訴 訟法第168條至第172條、第174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 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 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75條亦有明定。經查,被告東海樺廈A 棟管理委員會(下稱A棟管委會)之法定代理人於訴訟繫屬 中已變更為柯如齡,有本院113年9月9日公務電話紀錄可按 ,並據113年11月6日聲明承受訴訟在卷(見本院卷一第565 頁),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被告東海樺廈B棟管理委 員會(下稱B棟管委會)之法定代理人於訴訟繫屬中已變更 為葉芳堯,有113年11月11日公務電話紀錄可按,並據113年 10月16日聲明書狀、113年11月6日聲明承受訴訟在卷(見本 院卷一第565頁),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被告東海樺 廈C棟管理委員會(下稱C棟管委會)之法定代理人於訴訟繫 屬中已變更為蘇桂慰,有C棟113年1月份管理收支明細表、1 13年3月4日東海樺廈C棟管委會陳報狀可按,並據原告113年 2月27日聲請狀在卷(見本院卷一第325頁),於法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被告東海樺廈地下室管理委員會(下稱地下室 管委會)之法定代理人於訴訟繫屬中已變更為葉芳堯,有11 3年1月1日地下室停車場公告可按,並據原告113年2月27日 聲請狀在卷(見本院卷一第325頁),於法核無不合,應予 准許。 三、被告宋曉蘭、張邵蓮、卓宜平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四、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係指變更或追加 之訴與原訴之主要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利益之主張在社 會生活上可認為同一或關連,而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 ,於審理繼續進行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性, 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請求在同一程序 得加以解決,避免重複審理,進而為統一解決紛爭者即屬之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抗字第716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查 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㈠被告東海樺廈A棟管委會、東海樺 廈B棟管委會、東海樺廈C棟管委會、東海樺廈地下室管委會 應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方地下室之共用消防泵浦遷移至 地下室之機房內。㈡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 院111年度北司補字第3913號卷【下稱北司補字卷】第9頁) ,嗣於112年1月9日訴訟程序進行中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東海 樺廈A棟管委會、東海樺廈B棟管委會、東海樺廈C棟管委會 、東海樺廈地下室管委會不得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方地 下室位置處之2台消防泵浦設備繼續放置在該處;並應將之 遷至地下室機房內。㈡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 本院卷一第47頁)。而於113年3月4日聲明再變更為:㈠被告 東海樺廈A棟管委會、東海樺廈B棟管委會、東海樺廈C棟管 委會、東海樺廈地下室管委會不得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 方地下室如附圖所示A、B位置之兩台消防泵浦設備繼續放置 在該處;並應將附圖所示A位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移至地下 室如附圖所示C位置(即發電機室内),及將如附圖所示B位 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至地下室如附圖所示D位置(即發電機 室門前與37號車位之間的空位)。㈡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 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333-337頁)。經核原告所為訴之變 更,與原訴之主要爭點有其共同性,且主張之利益均事涉系 爭消防泵浦之修繕及移置,於社會生活上可認為同一,而就 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得期待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 ,核與前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緣東海樺廈於民國67年興建完成,其A棟、B棟、 C棟及地下室之區分所有權人各自成立管委會。原告為東海 樺廈C棟1樓之住戶,被告宋曉蘭、張邵蓮、卓宜平、黃振發 、林淑寬前分別為東海樺廈A棟、B棟、C棟、地下室管委會 之主委,東海樺廈地下室原有消防泵浦3台,A、B、C棟各1 台,於90年間,被告東海樺廈A棟管委會、東海樺廈B棟管委 會、東海樺廈C棟管委會、東海樺廈地下室管委會(下合稱 東海樺廈管委會)將原有3台消防泵浦合併成1台,由A、B、 C棟共用該台消防泵浦設備,並在未經原告同意下,將消防 泵浦設備共2台(下稱系爭消防泵浦)放置於原告臥室下方 。自111年6月中旬起,該消防設備泵浦組件故障,消防水不 定時失壓,馬達因此不定時啟動注水加壓而造成極大噪音, 妨害原告夜晚正常睡眠,經臺北市消防局於111年8月2日前 來檢查後,限期於111年9月30日前改善,惟其等遲遲未為修 復,原告遂於111年9月20日發函宋曉蘭、卓宜平、黃振發、 林淑寬,請求將系爭消防泵浦換新或移至適當地點,不得再 放置於原告臥室下方,宋曉蘭、卓宜平、黃振發、林淑寬嗣 與原告於111年9月30日簽立切結書(下稱系爭切結書),同 意更換新消防泵浦設備並將新設備遷移至車道旁機房內。惟 被告宋曉蘭、卓宜平、黃振發、林淑寬嗣於111年10月6日違 反系爭切結書協議內容,僅配合換新設備而不願將設備遷移 至上揭指定地點,該消防泵浦噪音持續影響原告睡眠,導致 原告產生腦神經衰弱、自律神經失調、廣泛性焦慮症、恐慌 症、非特定之失眠症,不法侵害原告之身體健康權且情節重 大,爰依系爭切結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請 求被告東海樺廈A棟管理委員會、東海樺廈B棟管理委員會、 東海樺廈C棟管理委員會不得將系爭消防泵浦繼續放置原告 臥室下方,並應移至車道旁之機房內,並依公寓大廈管理條 例第36條第12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前段、 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原告精神慰撫金及利 息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東海樺廈A棟管委會、東海樺廈B棟 管委會、東海樺廈C棟管委會、東海樺廈地下室管委會不得 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方地下室如附圖所示A、B位置之兩 台消防泵浦設備繼續放置在該處;並應將附圖所示A位置之 消防泵浦設備遷移至地下室如附圖所示C位置(即發電機室 内),及將如附圖所示B位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至地下室如 附圖所示D位置(即發電機室門前與37號車位之間的空位) 。㈡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  ㈠宋曉蘭:我只是輪值志工,並非管委會委員,當初切結書是 約定泵浦換新或移位,只要處理其中之一就算是有處理,我 們有積極更新泵浦,消防局業已檢查通過,大樓並無任何不 作為之情形,且依照切結書,系爭消防泵浦事實上不可能放 在一起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㈡張邵蓮:我已經卸任,我沒有權利管原告所述之事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㈢卓宜平:我的任期為111年7月至9月,原告發函要求於111年9 月30日以前將系爭消防泵浦噪音改善,我、黃振發、馮呂福 、林淑寬4人始因該威逼而簽立系爭切結書,約定將系爭消 防設備測試檢修,如無法解決問題則換新,如換新仍無法解 決問題,則遷移之,系爭切結書載有「更換新機『並』遷移」 純屬筆誤,被告真意應為「或」。而系爭消防泵浦於111年1 1月初即已安裝換新,同年12月初消防安檢通過,是業已解 決噪音問題,故無須再移位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 駁回原告之訴。  ㈣黃振發:消防泵浦已換新,且於111年12月10日消防檢查通過 ,亦無異常啟動,且啟動後未達噪音評定之標準,故原告主 張無理由,又原告主張身體健康受損害並無證據佐證與系爭 消防泵浦有因果關係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 告之訴。  ㈤林淑寬:原告要求被告於111年9月30日前噪音問題,然因改 善期限過短,故由當時輪值住戶代表與原告簽立系爭切結書 ,嗣後我才發現切結書「換新並移位」乙節係誤繕,實際上 僅換新或移位擇一完成即可。又111年11月4日本大樓已經換 新消防栓加壓幫浦,並於111年12月10日經臺北市消防局檢 查合格,本棟各輪值住戶已積極善盡設備更新之責任,並無 消極不作為情事,再者,原告實係因住處位於馬路旁而有車 輛往來之噪音導致其睡眠受影響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㈥東海樺廈A棟管理委員會:113年7月至9月間住戶召集發起成 立管理委員會,惟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投票表決不成立,臺 北市建管處並於112年9月26日函覆報備東海樺廈未成立管委 會之事實,住戶均僅係自願性服務志工;原告指稱管委會之 運作與事實不符,我並未參與原告起訴之事,亦未簽立或同 意遷移、更新設備。又縱然有管委會存在,管委會亦非無所 作為,系爭消防泵浦已改善且修復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㈦東海樺廈C棟管理委員會:東海樺廈並無成立管委會,住戶均 僅係自願性服務志工,原告指稱管委會之運作與事實不符, 我並未參與原告起訴之事,亦未簽立或同意遷移、更新設備 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㈧東海樺廈地下室管理委員會:系爭消防泵浦112年已經換新機 ,113年6、9、10月都有請廠商來修繕,並無被告不作為之 事,且原告診斷證明及醫療收據,無法證明與地下室泵浦噪 音有相當因果關係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 之訴。 三、兩造不爭執之事項:  ㈠系爭消防泵浦於111年6月中旬因漏水及設備組件故障,故馬 達不定時啟動加壓造成聲響(見本院卷一第477頁)。  ㈡111年11月6日系爭消防泵浦其中1台安裝換新且系爭消防泵浦 並無移位(見本院卷一第477頁)。  ㈢原告於111年9月20日發函與黃振發、宋曉蘭、卓宜平、林淑 寬,系爭切結書由原告與宋曉蘭之代理人馮呂福、黃振發、 林淑寬、卓宜平所簽立(見本院卷一第244頁、第495頁)。  ㈣張邵蓮曾經反對遷移系爭消防泵浦(見本院卷一第248頁)。 四、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被告違反系爭切結書約定,及系爭消防泵浦噪音導 致其身體健康權受侵害等節,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 。故本件爭點厥為:㈠被告有無移置系爭消防泵浦之義務? 涉及⒈兩造簽立系爭切結書,是否具有當事人真意?⒉如兩造 確實簽立系爭切結書,系爭切結書約定是否包含系爭消防泵 浦移位,抑或僅需移位或換新擇一完成即可?⒊系爭消防泵 浦得否移至原告指定地點即車道旁機房內?㈡被告有無違反 系爭切結書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之消防設備改 善義務?㈢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身體健康權致非財產上之損 害,有無理由?茲分述如下:  ㈠原告與被告宋曉蘭、黃振發、林淑寬、卓宜平、東海樺廈管 委會約定系爭消防泵浦應移至原告指定地點部分,屬自始客 觀給付不能,此部分契約約定為無效,被告東海樺廈管委會 、宋曉蘭、黃振發、林淑寬、卓宜平並無遷移之義務存在。  ⒈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定。又負舉證責任之一方對 於自己主張之事實提出證據,如已足使法院心證形成達證據 優勢或明晰可信之程度時,即可認有相當之證明,其舉證責 任已盡,應轉由他方負舉證之責。如他方對其主張於抗辯之 事實,並無確實證明方法或僅以空言爭執者,不足以動搖法 院原已形成之心證者,即應認定其抗辯事實之非真正,而應 為他方不利益之裁判(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808號、95 年度台上字第180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主張系爭切結 書約定宋曉蘭、黃振發、林淑寬、卓宜平及東海樺廈管委會 應依約更新並遷移系爭消防泵浦2台乙節,並提出系爭切結 書為證(見北司補字卷第23-25頁),為被告卓宜平所否認 ,並辯稱其當時係遭脅迫威逼始簽立切結書等語(見本院卷 一第477頁),被告卓宜平自應就其擔任東海樺廈B棟主委期 間,受脅迫簽立系爭切結書乙節盡其舉證責任。然查,被告 卓宜平僅空言爭執系爭切結書非出於自由意思所簽,而未提 出證據以實其說,本院自難為有利於被告東海樺廈B棟管委 會、卓宜平之認定,其以前詞置辯,尚非可採。  ⒉次查被告卓宜平、林淑寬均抗辯系爭切結書所載「更換新機『 並』遷移」純屬誤繕,被告真意應為兩者擇一完成即可等語 (見本院卷一第477、481頁),惟查,系爭切結書所載內容 非當事人真意者,係有利於被告之事實,自應由被告負擔其 抗辯事實之舉證責任,惟其等均未提出證據資料以圓其說, 其等抗辯應屬無據,兩造約定應如系爭切結書所載之更換新 機並遷移系爭消防泵浦乙節。  ⒊按民法第246條第1項前段規定,以不能之給付為契約標的者 ,其契約無效,該項所稱之「不能之給付」者,係指依社會 觀念,其給付自始不能依債務本旨實現者而言(最高法院87 年台上字第281號、103年度台上字第810號判決意旨參照) 。查本件原告請求依據切結書給付之內容,其中移置義務事 項,經本院偕同證人江禎治於113年1月15日至臺北市○○區○○ ○路0段000號現場實施履勘,履勘結果略以:系爭消防泵浦2 台分別為15HP消防加壓泵浦(長度1.5公尺,寬度1.0公尺, 底座面積為1.25公尺×0.68公尺,下稱A泵浦)、30HP消防灑 水泵浦(長度1.6公尺,寬度1.1公尺,下稱B泵浦),系爭 切結書約定之系爭消防泵浦2台所欲移置地點如照片1所示, 經被告黃振發指認無誤,且為原告所不爭執。而該處發電機 組前方有52公分×52公分之立柱1根如照片2所示,無法放置 系爭消防泵浦2台,且亦無法放進如照片3所示位置等情,此 有本院勘驗筆錄為憑(見本院卷一第63頁、第261-263頁) 。再觀諸東海樺廈地下室車位平面圖所示之載有紅筆劃記之 「電梯、樓梯」位置2處(見本院卷一第63頁、第263頁), 其長度及寬度,亦均小於系爭消防泵浦2台之長度或寬度加 總,足認兩造依系爭切結書約定之移置地點,客觀上均無法 放置系爭消防泵浦2台,而屬契約給付自始為任何人均不能 依該債務本旨實現之情形,是系爭切結書約定「更換新機並 遷移加緊完工」一事,應為自始客觀給付不能,且系爭不能 之情形,係因約定地點空間所致,而無從除去,故依照民法 第246條第1項前段,系爭切結書關於「遷移」系爭消防泵浦 2台至指定地點之約款,應屬無效。從而,原告主張宋曉蘭 、黃振發、林淑寬、卓宜平及東海樺廈管委會應依切結書約 定,將系爭消防泵浦移至車道旁機房內乙節,自屬無效,其 等並無遷移系爭消防泵浦之義務。又該切結書內有關提及持 續檢修設備部分,確有檢查更新合於消防檢查之要求,為被 告等所陳明,並經證人江禎治到庭證述明確(見本院卷一第 191-195頁),且為原告所不爭執,自堪認宋曉蘭、黃振發 、林淑寬、卓宜平及東海樺廈管委會確有履行系爭切結書中 有關持續檢修設備部分義務之事實。  ㈡原告主張東海樺廈管委會及其主任委員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 例第36條第12款之規定,而未善盡消防設備改善義務,應屬 無據。  ⒈原告雖主張被告東海樺廈管委會及其主任委員違反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之規定,其並未善盡改善消防設備之 義務等語,惟關於原告主張之改善方案即遷移系爭消防泵浦 至上開指定地點,實屬無效,業如前述,且觀諸證人江禎治 於本院審理時證稱:我曾經因為泵浦啟動時發生噪音,而到 東海樺廈換新過系爭消防泵浦其中1台,我在安裝前有看過 舊的機器,我判斷該機器的相關零件耗損,機器噪音大,所 以我於111年11月4日拆走舊的機器,安裝新機,費用是C棟 管委會的人交付現金給我並開立發票,發票抬頭分別記載東 海樺廈A棟、B棟、C棟、地下室,更新設備後直至消防局復 查期間均無管系失壓的問題,消防局復查已經通過;管系失 壓時,泵浦會自動加壓而產生噪音,我去現場察看時,舊機 有人去將泵浦徹底關機,消防局復查時,其告訴我是因為管 系失壓而關機等語(見本院卷一第193-195頁),並有111年 10月14日消防設備工程承攬合約書(合約書封面載明111年1 2月16日已結案留存)、112年11月6日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消 防安全檢查紀錄表、113年度檢修完成標示在卷可參(見本 院卷一第199-205頁、第497頁、第521頁),足見被告東海 樺廈管委會及其主任委員已於簽立系爭切結書後,為消防安 全設備檢修申報,且經消防局檢查通過,並就安裝新消防泵 浦給付費用予證人,核無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 款之情事,亦已完成其與原告約定換新設備之義務,是原告 上揭主張,應非可採。  ⒉至於原告於113年3月4日變更第1項訴之聲明為「被告東海樺 廈A棟管委會、B棟管委會、C棟管委會、地下室管委會不得 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方地下室如附圖所示A、B位置之兩 台消防泵浦設備繼續放置在該處;並應將附圖所示A位置之 消防泵浦設備遷移至地下室如附圖所示C位置(即發電機室 内),及將如附圖所示B位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至地下室如 附圖所示D位置(即發電機室門前與37號車位之間的空位) 」乙節,然查,原告既係依照系爭切結書為聲明之請求權基 礎,自應依系爭切結書約定之遷移地點即車道旁之機房,為 其主張之依據,尚不得嗣後逕以非原約定之內容為其主張。 又被告東海樺廈管委會及其主任委員並無怠於執行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規定之義務,已如前述,從而,原告 變更之聲明與兩造原約定不符,亦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範 無據,應非可採。  ㈢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身體健康權致生非財產上損害,為無理 由。   原告雖主張被告東海樺廈管委會及其主任委員違反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之規定,且當時之主委即宋曉蘭、張 邵蓮、黃振發、林淑寬、卓宜平不執行職務,亦違反公寓大 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之規定,屬不作為侵害原告身體健 康權等語,固據提出系爭消防泵浦壓力表照片、黎博彥診所 診斷證明書、臺北市議會市民服務中心陳情案會勘紀錄、臺 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112年5月24日北市環稽字第1123037638 號函、國泰綜合醫院診斷證明書及醫療費用收據、東清中醫 診所診斷證明書為證(見本院卷一第51-61頁、第541-547頁 、第551-555頁、第171-173頁、第175頁、第177-181頁、北 司補字卷第27頁)。惟查,觀諸上揭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112年5月24日北市環稽字第1123037638號函文內容略以:旨 揭地點屬第二類噪音管制區,公告設施之噪音管制標準為日 間57分貝、晚間52分貝及夜間42分貝。本局環保稽查大隊於 112年5月23日10時量測消防泵浦音量,經強制啟動設備測得 均能音量為59.2分貝,背景音量為43.9分貝,因該設備非正 常使用狀況下啟動,以上數據僅供參考等節(見本院卷一第 175頁),足見系爭消防泵浦於112年5月24日環保局稽查以 前,業經關閉,則系爭消防泵浦是否如原告所述,自111年6 月中旬至今持續發出聲響,要非無疑。且上揭環保局量測之 分貝數,亦非正常使用情況下啟動,原告雖主張手動或自動 啟動泵浦之音量均屬相同(見本院卷一第536-537頁),然 查,原告未就二者音量相同一事提出客觀證據以資佐證所述 屬實。又原告提出之上揭消防泵浦壓力表照片,至多僅能證 明消防泵浦確實有壓力下降及啟動消防泵浦後之壓力回升現 象,惟是否確實因此產生巨大聲響,及如產生聲響,其實際 分貝數為何,原告均未就此部分詳為舉證,是本院尚難僅憑 原告單方指述,遽認被告有何侵害原告身體健康權之事實存 在。況原告雖提出之黎博彥診所診斷證明書、國泰綜合醫院 診斷證明書及醫療費用收據為證,然其上均僅記載原告所罹 患之睡眠、焦慮等症狀,尚無從證明該等失眠症狀與本件有 何相當因果關係,又原告提出之東清中醫診所診斷證明書, 實係111年9月24日所開立,為111年9月30日系爭切結書簽立 「以前」之事,與原告主張被告違反系爭切結書及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36條第12款之作為義務時間點並不相符,是原告 上開主張,要屬無據。至原告稱被告等所為係屬「權利濫用 」等語,惟迄言詞辯論終結,亦未見原告就此為任何舉證, 是其此部分主張亦不可採,附此敘明。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切結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 12款請求被告東海樺廈管委會不得將目前放置在原告臥室下 方地下室如附圖所示A、B位置之兩台消防泵浦設備繼續放置 在該處;並應將附圖所示A位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移至地下 室如附圖所示C位置(即發電機室内),及將如附圖所示B位 置之消防泵浦設備遷至地下室如附圖所示D位置(即發電機 室門前與37號車位之間的空位),並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 36條第12款、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19 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宋曉蘭、張邵蓮、黃振發、林淑寬 、卓宜平及東海樺廈管委會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詳細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 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1-21

TPDV-111-訴-5618-2025012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354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林志淵 被 告 李葦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拾伍萬陸仟參佰玖拾陸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二年十二月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三點 六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貳拾捌萬伍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捌拾伍萬陸仟參佰玖拾陸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借款契約第16條約 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4頁),故 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09年12月間,向原告借款新臺 幣(下同)11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7年,前2個月借款利率 按年利率0.88%固定計息,第3個月至第84個月按原告定儲利 率指數加計年利率11.99%機動計息,並約定自借款日起,依 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視 為全部到期。詎被告自112年12月7日起未為還款,迄今尚積 欠原告本金85萬6,396元及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利息未償, 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負清償責任,並 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 、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被告存摺封面、撥款資訊、產品利 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繳款計算式及放款帳戶還款交 易明細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39頁),核屬相符。 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復未提出任何書狀爭執供本院斟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上開證物, 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貸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 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1-21

TPDV-113-訴-7354-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10號 聲 請 人 李謙涵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762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1月4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110號 編號 發   行   公   司 股 票 號 碼 張數 股數 1 宏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089ND0014546-5 1 1000 2 宏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089ND0014547-7 1 1000 3 宏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089ND0014548-9 1 1000 4 宏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089ND0014549-0 1 1000 5 宏瞻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089ND0014550-7 1 1000

2025-01-21

TPDV-114-除-110-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87號 聲 請 人 陳清流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696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87號 編號 發   行   公   司 股 票 號 碼 張數 股數 1 東華合纖股份有限公司 0080-NX-0034814-2 1 226 2 東華合纖股份有限公司 0080-NX-0052188-8 1 32

2025-01-21

TPDV-114-除-87-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3號 聲 請 人 魏春豊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625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33號 編號 發   行   公   司 股 票 號 碼 張數 股數 1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5NX0044998-7 1 500

2025-01-21

TPDV-114-除-33-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078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張華軒 被 告 張潔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拾壹萬陸仟陸佰貳拾元及如附表所示之 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貳拾萬伍仟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陸拾壹萬陸仟陸佰貳拾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 28條及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特別約定條款第10條第2項約定 ,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3、113、135 頁),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㈠被告於民國110年2月間向原告申請信用卡 使用,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應於繳款截止日 前向原告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詎被告 嗣未依約繳款,迄至113年7月13日止,尚餘新臺幣(下同) 3萬0,430元(含本金2萬8,672元、起息日前已結算未受償利 息1,058元、其他費用700元)及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利息未 償;㈡被告於111年7月間,經由電子授權驗證向原告借款61 萬元,約定借款期間7年,借款利率按原告定儲利率指數加 計年利率14.71%機動計息,按日計息,並約定自借款日起, 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 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繳納利息至113年4月22日止即未依 約清償,尚餘本金51萬4,387元及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未 償;㈢被告於112年3月間,經由電子授權驗證向原告借款8萬 元,約定借款期間7年,借款利率按原告定儲利率指數加計 年利率13.5%機動計息,按日計息,並約定自借款日起,依 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延,即喪失期限利益,視 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繳納利息至113年5月7日止即未依約 清償,尚餘本金7萬1,803元及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利息未償 。爰依信用卡使用契約及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清償 主文所示之金額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用 卡約定條款、帳務明細、持卡人計息查詢、繳款利息減免查 詢、客戶消費明細表、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 約定書、撥款資訊、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繳 款計算式、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及被告戶籍謄本等件影本 為證(見本院卷第19至145頁),核屬相符。而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任 何書狀爭執供本院斟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 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上開證物,堪信原告主張 之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據信用卡使用契約及消費借貸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 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7條第1項、第390條第2項、第392 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附表: 編號 種  類 請求金額 (新臺幣)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年利率 (%) 利息請求期間 (民國) 違約金起算日至清償日止 違約金計算方式 1 信用卡 30,430元 28,672元 15 自113年7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 無 無 2 小額信貸 514,387元 514,387元 16 自113年4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 無 無 3 小額信貸 71,803元 71,803元 15.11 自113年5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 無 無 合計 616,620元

2025-01-21

TPDV-113-訴-7078-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981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林易 被 告 時時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工藤榮一 (遷出國外,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被 告 江修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參佰陸拾萬柒仟零陸拾柒元,及自民 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十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三 點八七五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六月九日起至清償 日止,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 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授信約定書第19及 20條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45、 49、53頁),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時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時時公司,與被告工藤榮一及 江修學合稱被告,單指其一逕稱其姓名或簡稱)、工藤榮一 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 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時時公司於民國110年9月間邀同工藤榮一及 江修學為連帶保證人,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600萬元 ,約定借款期間5年,利息按中華郵政二年期定儲利率指數 加年利率2.155%機動計算,並約定自借款日起,前1年按月 付息,自第2年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延 ,即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除仍按約定利率計算遲 延利息,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約定利率10%計付違約金, 逾期在6個月以上者,按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嗣 未依約還款,依約債務視為全部到期,經將被告存款行使抵 銷權抵充帳務後,尚積欠原告本金360萬7,067元及如主文第 一項所示之利息及違約金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 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負連帶清償責任,並聲 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方面:  ㈠江修學則以:伊對原告主張之事實不爭執等語。  ㈡時時公司、工藤榮一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 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事業資金紓困振興貸款契約書、同意書 、郵局二年期定期儲金利率、撥還款明細查詢單、還款通知 函暨收件回執、授信約定書、時時公司商工登記公示資料、 工藤榮一居留證正反面及江修學現戶戶籍謄本等件影本為證 (見本院卷第15至59頁),核屬相符,並為江修學所不爭執 ,本院審酌上開證物,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從而, 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 主文第一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2項、第87條第1項,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1-21

TPDV-113-訴-5981-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021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訴訟代理人 吳承駿 被 告 傑本尼氏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鄭孟坤 被 告 楊柳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貳佰壹拾壹萬陸仟玖佰柒拾陸元及如 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貸款總約定書第18 條及借款契約書第11條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傑本尼氏有限公司(下稱傑本尼氏公司 ,與被告鄭孟坤、楊柳明合稱被告,單指其一逕稱其姓名或 簡稱)於民國111年8月間邀同鄭孟坤、楊柳明為連帶保證人 ,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0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3年, 利率按原告一個月定儲利率指數加計年利率2.67%機動計息 ,並約定自借款日起,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如有一部遲 延,即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除仍按約定利率計算 遲延利息外,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約定利率10%計付違約 金,逾期在6個月以上者,按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傑 本尼氏公司嗣未依約還款,債務依約視為全部到期,迄今尚 欠本金211萬6,97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未償,而 鄭孟坤、楊柳明為前開借款之連帶保證人,自應負連帶清償 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貸款總契約書、借款 契約書、歷史放款利率查詢及交易紀錄等件影本為證,核屬 相符。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復未提出任何書狀爭執供本院斟酌,依民事訴訟法 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上開 證物,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據消費借 貸及連帶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如主文第一項 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5條第2項、第87條第1項,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附表: 編號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年利率 (%) 利息請求期間 (民國) 違約金計算期間及利率 1 1,693,580元 4.39 自1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自113年9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前開利率10%,逾期在6個月以上者,按前開利率20%計算 2 423,396元 4.39 自1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自113年9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前開利率10%,逾期在6個月以上者,按前開利率20%計算 合計 2,116,976元

2025-01-21

TPDV-113-訴-7021-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協同辦理合夥清算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067號 原 告 蕭睦謙 蕭暘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秦睿昀律師 複 代理人 洪珮珊律師 被 告 劉丞峰 訴訟代理人 沈孟賢律師 複 代理人 賴俊睿律師 被 告 張愷倫 王暐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協同辦理合夥清算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協同原告就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簽訂合夥契約 書所經營之鵬來餐酒館(統一編號:00000000)合夥財產辦理清 算。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張愷倫經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聲 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兩造於民國112年4月22日簽訂合夥契約書(下稱 系爭合夥),共同出資經營「鵬來餐酒館」,嗣兩造於113 年3月間因就經營方式理念不合及持續虧損等原因,多次討 論是否頂讓鵬來餐酒館並終止系爭合夥進入清算,經原告蕭 睦謙於同年5月16日寄送存證信函予被告後,原告蕭暘已同 意解散,被告雖未為回應,然被告張愷倫於另案(案列臺灣 士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717號)審理時已當庭表示兩造 曾於113年3月5日討論頂讓鵬來餐酒館等語,可見系爭合夥 之全體合夥人均無意繼續合夥事業之經營,構成民法第692 條第2項之合夥解散事由;又鵬來餐酒館現已停業,店內設 備器具均搬離清空,原址另由他人經營其他事業,且被告主 觀上已無繼續經營系爭合夥之意思,系爭合夥事業目的顯然 不能完成,亦構成民法第692條第3款所列解散事由,系爭合 夥自仍應解散,並應依民法第694條以下規定進行清算,惟 被告迄今仍遲未進行清算程序,為此,本於合夥解散後之法 律關係,訴請被告協同清算合夥財產等語,並聲明:被告應 協同原告就系爭合夥所經營之鵬來餐酒館合夥財產辦理清算 。 二、被告方面:  ㈠被告劉丞峰則以:伊不爭執鵬來餐酒館店內之設備器具搬空 而停止營業,原址現另由他人營業,伊主觀上已無繼續經營 系爭合夥之意,系爭合夥有民法第692條第3款合夥目的不能 完成之解散事由,系爭合夥已解散之事實,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  ㈡被告王暐鈞則以:原告已經將公司變賣頂讓予其他人,系爭 合夥無從繼續下去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㈢被告張愷倫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 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兩造於112年4月22日成立系爭合夥,約定共 同經營鵬來餐酒館,現鵬來餐酒館因兩造理念不同及持續虧 損而停業,店內設備器具均搬離清空,原址另由他人經營其 他事業,合夥之目的事業已不能完成,且兩造主觀上均無繼 續經營系爭合夥之意思等事實,業據其提出合夥契約書、台 北光華郵局228、229及230號存證信函暨回執、另案言詞辯 論筆錄、鵬來餐酒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鵬來餐酒 館112年8月至113年3月之收入報表、鵬來餐酒館112年4月至 112年12月之支出費用報表及鵬來餐酒館112年6月至113年2 月間支出單據等件影本為證(見補字卷第15至38頁、第65至 80頁、本院卷第27至172頁),核屬相符,並為被告劉丞峰 、王暐鈞所不爭執,且被告張愷倫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任何書狀爭執供本院斟 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 認,自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 四、按合夥因合夥之目的事業已完成或不能完成者而解散;合夥 解散後,應進行清算程序,合夥財產於清償合夥債務及返還 各合夥人之出資後,尚有賸餘者,按各合夥人應受分配之利 益分配之,民法第692條第3款、第697條、第699條分別定有 明文。本件核系爭合夥已有民法第692條第3款所定合夥目的 事業不能完成之解散事由,自應進行清算,堪以認定。又合 夥解散後,應依民法第694條第1項、第2項規定,由全體合 夥人清算或過半數決議選任清算人。系爭合夥契約當事人為 原告、被告共五人,且合夥已經解散,亦如前述,準此,系 爭合夥之合夥人即原告自得請求行前述清算程序,故原告聲 明請求被告應協同原告就系爭合夥所經營之鵬來餐酒館合夥 財產辦理清算,合於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五、從而,原告依民法第692條第3款、第694條規定,請求被告 協同原告就系爭合夥所經營之鵬來餐酒館合夥財產辦理清算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提出之證據資 料,經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 一詳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85條第2項、第87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朱漢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科達

2025-01-21

TPDV-113-訴-5067-20250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