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確定裁定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交抗再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抗再字第9號 聲 請 人 吳吉立 相 對 人 交通部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 代 表 人 吳季娟 上列當事人間因交通裁決事件,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 1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抗字第17號裁定,本於行政訴 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事由,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規定:「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得以再審之訴對於確定終局判決聲明不服。但當事人已依 上訴主張其事由經判決為無理由,或知其事由而不為上訴主張 者,不在此限:一、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第283條規定:「 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編之規定, 聲請再審。」第237條之9規定:「交通裁決事件,除本章別有 規定外,準用簡易訴訟程序之規定。」第236條規定:「簡易 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 是對於確定之交通事件裁定聲請再審,必須有行政訴訟法第27 3條之情形,始足當之。又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所謂 「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確定裁判所適用之法規有顯然不 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現尚有效之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意旨顯然違反者。至於法律上見解之歧異或事實之認定, 聲請人對之縱有爭執,要難謂為適用法規錯誤,而據為再審之 理由。 本件聲請人因交通裁決事件,不服臺灣苗栗地方法院(下稱苗 栗地院)民國112年1月16日111年度交再字第3號行政訴訟判決 (下稱原確定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認上訴不合法,以11 2年5月19日112年度交上字第19號裁定(下稱112交上19號裁定 )駁回確定在案。聲請人不服原確定判決,向苗栗地院提起再 審之訴,於112年8月15日行政訴訟新制實施後,移由本院地方 行政訴訟庭接續審理,經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認聲請人提起再 審之訴已逾越法定期限,且不可補正,乃依行政訴訟法第278 條第1項規定,以113年8月30日112年度交再字第1號裁定駁回 ,聲請人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以113年11月21日113年度交 抗字第17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以聲請人抗告為無理由予 以駁回。聲請人對於原確定裁定,主張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 第1項第1款再審事由,提起本件再審之聲請。 聲請意旨略以:原確定裁定有消極不適用法定不變期間末日遇 假日以其休息日之次日代之規定,及消極不適用司法院對在途 期間應外加於不變期間末日之規定。聲請人不服原確定判決, 向苗栗地院提起再審之訴,不變期間之起計日為112年5月25日 ,按再審不變期間30日計算,末日為112年6月23日,但因當日 是端午連假,且其後的24日、25日分別是星期六、星期日等休 息日,依民法第112條規定,本件再審不變期間之末日應取連 假最後一個休息日之次日,即112年6月26日(不含在途期間) 代之,然本院計算之末日雖同為112年6月26日,但卻內含2日 的在途期間,本件再審期間末日應為112年6月26日之後再加2 日在途期間後的112年6月28日,聲請人於112年6月27日向苗栗 地院提起再審之訴並未逾越法定不變期間,原確定裁定有行政 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情形等語, 並聲明:㈠原確定裁定廢棄。㈡原處分撤銷。 經查,原確定裁定以聲請人不服原確定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 以112交上19號裁定駁回確定後,該裁定業於112年5月24日送 達予聲請人,嗣聲請人針對原確定判決向苗栗地院提起再審之 訴,應於112交上19號裁定送達翌日即112年5月25日起算30日 ,而聲請人送達處所位於苗栗縣頭份市,依(106年7月24日施 行)行政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條規定,其提起再 審之訴之30日不變期間另應扣除在途期間2日,是聲請人不服 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之30日不變期間,應計至112年6月25 日(星期日),又因末日適逢假日,故順延至112年6月26日( 星期一)即已屆滿,聲請人遲至112年6月27日始向苗栗地院提 起再審之訴,有加蓋於聲請人之再審狀上之收文戳記所載日期 為憑(見苗栗地院112年度交再字第1號卷第17頁),是聲請人 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顯已逾越法定不變期間,且無從命 補正,為不合法,本院原確定裁定以地方行政訴訟庭112年度 交再字第1號裁定駁回聲請人再審之訴核無不合等語,而駁回 聲請人之抗告。經核並未與本件應適用之法規相違背,或顯然 違反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意旨之情事。聲請人前 揭再審意旨係執其對再審不變期間法律上之歧異見解再為爭執 ,指摘原確定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款「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之再審事由云云,自無足採。綜上所述,原確定 裁定以聲請人提起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於法並無不合,依 上開規定及說明,本件再審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結論:本件再審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郭書豪 法官 林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黃毓臻

2025-03-27

TCBA-113-交抗再-9-20250327-1

司養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子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養聲字第22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張志傑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高啓東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下列親屬不得收養為養子女:(一)直系血親。(二)直 系姻親。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   不相當者,民法第1073之1條定有明文。又收養子女,違反   第1073條、第1073條之1、第1075條、第1076條之1、第1076   條之2第1項或第1079條第1項之規定者,無效;收養有無效 、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 民法第1079條之4、1079條第2項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乙○○願收養甲○○為養子,茲 已訂立收養契約書,為此聲請認可收養等語。 三、經查,本件收養人乙○○與被收養人甲○○為父子關係,業經本 院113年度家調裁字第93號民事確定裁定確認乙○○與甲○○間 之親子關係存在,並經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家調裁字第93 號民事卷宗審核無訛,揆諸前揭規定,聲請人二人間既為直 系血親,自不得成立收養,且有收養無效事由,本院不予認 可。綜上,本件聲請人所為認可收養之聲請,於法尚有未合 ,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一千五百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黃尹貞

2025-03-27

TNDV-114-司養聲-22-20250327-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575號 再 抗告 人 陳俊文 上列再抗告人因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聲明異議案件,不服臺 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華民國114年2月6日駁回其抗告之裁定(1 14年度抗字第42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為刑事訴訟法第484 條所明定。所謂「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應指檢察官有 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行方法有不當等情形而言。故聲 明異議之對象,應係指檢察官有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及其執 行方法有不當等情形,而非以檢察官據以指揮執行之科刑裁 判為異議對象。又刑事裁判於確定後即生效力,職司執行之 檢察官必須本於確定裁判內容指揮執行。至確定裁判是否違 法,僅得另循刑事訴訟法針對確定裁判所設之非常上訴程序 尋求救濟。在此之前,檢察官依據確定裁判內容所為執行之 指揮,即無違法或不當可言。 二、本件原裁定略以:   再抗告人即受刑人陳俊文前因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詐欺、 偽造文書等案件,經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96號 裁定,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9年6月,並經原審法院113年 度抗字第290號裁定駁回抗告而確定,由臺灣雲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執更字第464號執行指揮書指揮執行。再 抗告人並未指出檢察官有何積極執行指揮之違法或其執行方 法有何不當之處,僅指摘原確定裁定所定應執行刑過重,與 刑事訴訟法第484條聲明異議之要件不符。檢察官據原確定 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指揮執行,於法無違。因認第一審裁定 駁回再抗告人之聲明異議,並無不當。抗告意旨仍執前詞, 指摘第一審裁定違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經核於法尚無 不合。 三、本件再抗告意旨,僅泛引定應執行刑之理論及其他個案之定 應執行刑結果,指摘:再抗告人因不諳合併定應執行刑之法 律規定,於尚有另案未判決之情形下,即於定應執行刑之調 查表上勾選無意見。又原確定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過重,違 反罪責相當原則,請求重定應執行刑云云。未具體指出原裁 定所為論斷說明,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揆諸首揭說明,應 認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李錦樑 法 官 周政達 法 官 洪于智 法 官 林婷立 法 官 蘇素娥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君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27

TPSM-114-台抗-575-20250327-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國家賠償再審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222號 聲 請 人 何啟𣜯 訴訟代理人 黃上上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新竹縣新湖地政事務所間請求國家賠償聲 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6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 聲字第815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 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 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 ;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事者,尚難謂已合 法表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本件 聲請人前對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632號確定判決(下稱第1632號 判決)提起再審之訴,經本院以113年度台再字第4號裁定駁回後 ,復對之聲請再審,再經本院113年度台聲字第815號裁定(下稱 原確定裁定)駁回。聲請人主張原確定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 條第1項第1款所定事由,對之聲請再審,經核其聲請狀內容,無 非說明其對於第1632號判決不服之理由,對於原確定裁定以其未 合法表明再審理由之認定,究有如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 項第1款規定之具體情事,則未據敘明。依上說明,其聲請自非 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袁 靜 文 法官 張 競 文 法官 王 怡 雯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王 本 源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宜 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9   日

2025-03-27

TPSV-114-台聲-222-20250327-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9號 聲 請 人 黃美雅 黃子睿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舒詠珍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小舫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張淑娟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43萬3,333元供擔保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36 94號拍賣抵押物強制執行事件對聲請人所為之執行程序,於本院 114年度訴字第30號塗銷抵押權登記等事件判決確定或終結前, 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前此執本院准予拍賣其等與其等之母 甲○○公同共有坐落屏東縣○○鄉○○段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 )之確定裁定,聲請本院以114年度司執字第3694號拍賣抵押 物民事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對系爭土地為強制執 行。惟其等已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相對人塗銷系爭土地之最 高限額抵押權設定登記,現由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30號(下 稱系爭民事事件)繫屬中,因前開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設定行 為有無效原因,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聲請於 系爭民事事件判決確定或終結前,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 執行程序等語。 二、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抵押權人因聲請 拍賣抵押物,經法院為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而據以聲請強 制執行者,抵押人如對該裁定提起抗告,或依強制執行法第 14條規定提起異議之訴時,法院猶得依同法第18條第2項規 定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則抵押人以該裁定成立前實體上 之事由,提起訴訟請求該裁定不得為執行名義、確認抵押債 權不存在之訴或請求塗銷抵押權之設定登記時,情形均較裁 定之抗告程序為重,基於舉重明輕法理,抵押人非不得聲請 停止強制執行,而應類推適用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最高法 院73年度台抗字第478號、104年度台抗字第403號裁定意旨 參照)。再按,法院因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 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擔保金額之多寡應如何認 為相當,固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惟此項擔保係備供強制 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故法院定擔保金額 時,自應斟酌該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即債權 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以為衡量之 標準(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第781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 9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系爭土地為聲請人與其等母親甲○○三人因繼承而公同 共有(應繼分各3分之1)。112年10月12日,聲請人(當時均未 成年,由甲○○代理)與甲○○(下稱聲請人等三人)以系爭土地 ,為相對人設定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下同)200萬元之最 高限額抵押權,另於同日,相對人依土地法第79條之1規定 ,持聲請人三人所立同意書,向地政機關申請辦理預告登記 ,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及預告登記程序(下稱系爭預告登記) ,均於112年10月16日辦畢。又相對人前此以甲○○於112年10 月6日向相對人借款200萬元,約定清償日為113年1月5日, 並約定利息、遲延利息及違約金,並以聲請人三人公共有系 爭土地設定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以為前開借款債務之擔保 ,甲○○屆期未清償,聲請本院裁定准予拍賣聲請人三人公同 共有系爭土地,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拍字第165號裁定准予拍 賣,業於113年12月13日確定(下稱系爭拍賣抵押物確定裁定 );相對人復執系爭拍賣抵押物確定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 本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對聲請人三人公共有有系爭土地,於本 金債權200萬元、遲延利息31萬3,879元、違約金143萬2,076 元及程序費用2,000元,共374萬7,955元範圍,為強制執行 。本院民事執行處於系爭執行事件,已查封系爭土地,復囑 託雅智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完成鑑價程序,執行程序尚未終 結。聲請人於113年7月19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相對人塗銷 系爭預告登記,並塗銷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設定登記,現 由本院以系爭民事事件繫屬中等情,業經本院調閱前開訴訟 事件及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查明無訛,堪認屬實。 四、依聲請人在系爭民事事件,係主張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設 定行為,有違民法第1088條第2項之強制或禁止規定,依民 法第71條前段,應屬無效,即以系爭拍賣抵押物確定裁定成 立前實體上之事由,請求塗銷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之設定登 記,揆諸前開說明,基於舉重以明輕法理,應類推適用同法 第18條第2項規定,認聲請人得聲請停止強制執行裁定。而 依聲請人在系爭民事事件所提證據資料,其所請求相對人塗 銷系爭最高限額抵押權部分,在法律上並非顯無理由,且系 爭土地現為聲請人等三人所公同共有,倘不停止執行,而由 第三人拍定取得,恐難以回復執行前之狀態,聲請人亦將受 有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聲請於其所提系爭民事事件判 決確定或終結前,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法 有據,應予准許。  ㈤本件相對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為其債權未能實現 之損害。查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聲請執行之債權額為債權 之本金、利息、違約金及執行費用共374萬7,955元範圍,而 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範圍,固為原債權、利息、遲延利 息、違約金及實行抵押權之費用,惟仍須受最高限額之限制 ,此為民法第881條之2第2項及第881條之13但書所明定。是 相對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仍應以擔保債權總金額200 萬元為上限。本院審酌聲請人所提系爭民事事件,訴訟標的 金額為200萬元,性質上得上訴第三審,依司法院所頒各級 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民事通常事件第一審辦案期限 為1年4月,第二審審判案件期限為2年,第三審之審判期限 為1年,以此為停止執行期間即相對人延宕受償之期間,按 法定利率即週年百分之5計算,堪認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未能 即時受償200萬元債權總額所受損害額,相當於上開債權總 額之法定遲延利息,即43萬3,333元(計算式:0000000×0.05 ×52/12=433333,不足1元部分四捨五入),本院因認依此酌 定聲請人供擔保之金額為43萬3,333元,應屬相當並確實。 五、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9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薛全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語珊

2025-03-27

PTDV-114-聲-29-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有關保險事務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郭羽宸 上列聲請人因有關保險事務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 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40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審理裁判。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確定裁 定聲明不服,依上述說明,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 請再審程序審理裁判。又聲請再審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 起。前項期間自裁定確定時起算,裁定於送達前確定者,自 送達時起算;其再審事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 算,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6條第1項及第2項定有明文 。倘聲請人主張再審事由發生或其知悉在後者,依同法第28 3條準用第277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應就此利己事實負舉證 責任。 二、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40號裁定(下稱原確 定裁定)聲請再審,原確定裁定係於民國113年11月6日送達 聲請人,有卷附送達證書足據,再審之不變期間自裁定送達 之翌日起算,因聲請人住居新北市,扣除在途期間2日,算 至113年12月8日(星期日)即告屆滿,惟因期間末日為假日 ,順延至同年月9日(星期一)。聲請人遲至114年1月7日始 聲請再審,有本院收文戳可按,且未主張或舉證再審理由有 發生或知悉在後之情,顯已逾期,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再 審聲請自非合法,應予駁回。又當事人就同一事件對於本院 所為歷次之裁判聲請再審,必須其對最近一次裁判(即原確 定裁定)之再審有理由,本院始得進而審究其前此歷次裁判 有無再審理由,依上開所述,聲請人對本院最近一次裁定所 為再審之聲請既不合法,則其關於本院111年度抗字第308號 裁定、112年度聲再字第363號裁定所為之指摘,本院即毋須 審究,併予指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2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王 俊 雄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3-27

TPAA-114-聲再-103-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醫療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10號 聲 請 人 馮文祥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間醫療法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2年9月27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54號裁定,聲請再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 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 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此為 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對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54號裁定聲請再審,未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提出相關釋明,經本院於民國113 年10月11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 年月15日送達;而其聲請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113年 度聲字第610號裁定駁回,此項裁定並於114年1月2日送達, 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人仍未補正委任律師或得為 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 駁回。另聲請再審係對於確定裁定所設救濟程序,自應以已 受裁定之當事人為對象始得提起,原確定裁定之相對人既僅 為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則聲請人提起本件再審聲請,贅列非 屬本院確定裁定當事人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為相 對人,於法亦有未合,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林 惠 瑜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5-03-27

TPAA-113-聲再-510-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57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間訴訟救助及 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6日本院113年度 聲字第497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憑以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 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 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 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 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1月13日依法寄存送達; 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113年度聲 字第682號裁定駁回,此項裁定並於114年2月3日依法寄存送 達,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人仍未補正繳納裁判費 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 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另聲請人除原確定裁定之相對人外 ,尚增列其他相對人部分,於法亦有未合,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邱 鈺 萍

2025-03-27

TPAA-113-聲再-557-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415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等間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14日本院113年 度聲再字第99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仍應視其 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次按聲請再審 ,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至第5項規 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理人或係委 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依行政訴訟 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99號裁定(下稱原確 定裁定)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訟 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以裁 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 訟代理人,分別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502號裁定及113年 度聲字第729號裁定駁回,上開補正裁定及駁回裁定分別於1 13年11月26日、113年11月8日及114年2月21日寄存送達,有 送達證書附於各該案卷可稽,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 定,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聲請人迄未補正上開事 項,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另聲請再審係對於 確定裁定所設救濟程序,應以已受裁定之當事人為對象始得 提起,聲請人除原確定裁定之相對人外,尚增列其他相對人 部分,於法亦有未合,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李 君 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5-03-27

TPAA-113-聲再-415-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補充裁定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48號 聲 請 人 李雪紅 張美凰 陳桂花 詹素娥 胡素娟 陳滿惠 張麗華 彭珊珊 林光惠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間聲請補充裁定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23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752號裁定,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提出「行政訴訟 抗告及聲請再審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明不服,依上說明 ,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及裁判。 次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 但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 前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 ,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 5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對於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聲請人因優惠存款事件,不服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7年度訴字 第3211號判決命聲請人給付其溢領之政府補助利息及遲延給 付之利息,提起上訴,經本院99年度裁字第2668號裁定駁回 其上訴確定後,曾先後多次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分別裁定駁 回。嗣聲請人復對本院105年度裁字第1694號裁定聲請再審 並聲請補充裁定,關於聲請補充裁定部分,經本院106年度 裁聲字第488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確定後,聲請 人曾先後多次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分別裁定駁回,茲聲請人 復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752號裁定聲請再審。 經查原確定裁定係於民國106年4月28日確定,有本院索引卡 查詢資料存卷可憑。聲請人於113年1月3日始提起本件再審 之聲請,距原確定裁定確定時,已逾5年,且未表明係依行 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 由,是依前開規定,本件聲請再審顯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淑 婷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徐 子 嵐

2025-03-27

TPAA-114-聲再-48-202503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