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財產不敷清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消債聲免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裁定免責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免字第1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陳宥慧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娟娟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蔡政宏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莫兆鴻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增昌 代 理 人 羅雅齡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勝宏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俞宇琦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主民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唐曉雯 上列當事人間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免責,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宥慧應予免責。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 或其他固定收入,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 費用之數額後,仍有餘額,而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債 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 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者,法院應為不免責之裁定, 但債務人證明經普通債權人全體同意者,不在此限。債務人 因第133條之情形,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達該 條規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受分配額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免責,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 例)第133條、第14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另債務人依消 債條例第133條受不免責之裁定確定後,繼續清償達消債條 例第133條所定數額,而依消債條例第141條規定聲請法院裁 定免責時,法院即無裁量餘地,應為免責之裁定(司法院民 事廳97年第四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15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法律問題研審小組意見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8 號裁定,認聲請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規定之事由而裁定不 予免責確定在案。而聲請人於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已繼續 對各債權人清償,且各債權人均已受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 規定之數額,爰依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規定,聲請准予免 責。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於民國110年3月22日聲請清算,經本院以110年度消 債清字第16號裁定開始裁定自110年8月20日中午12時起開始 清算程序。復因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債務, 經本院於111年2月16日以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8號裁定 終止清算程序確定,並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8號 裁定不予免責確定在案等情,業經本院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 誤。是本件聲請人主張業已清償達消債條例第133條額度而 聲請免責,依據首揭說明,本院即應審酌聲請人是否已依消 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之規定,使各普通債權人受償均達應受 分配之數額。  ㈡而聲請人主張其於前揭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分別對各相對人 清償逾附表所示「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所定各債權 人最低應受分配額之數額」欄位所示之數額等情,業據提出 還款單據共14紙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13頁背頁)。經本院 以113年11月5日屏院昭民文字第113消債聲免12號函向各相 對人函詢,各相對人除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及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陳報以外,均稱聲請人清償 之數額與其所述相符,是聲請人前開主張,堪信屬實。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受不免責裁定確定後,已繼續清償達消債 條例第133條所定之數額,且各普通債權人受償額均達其應 受分配額,核與消債條例第141條第1項所定之免責要件相符 ,是本件聲請人聲請免責,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依首揭 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附表: 附表:(新臺幣,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編號 債權人 債權總額 公告之債權比例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所定各債權人最低應受分配額之數額(157,829元×公告債權比例) 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2條所定各債權人債權額20%之數額 1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81,732元 1.57% 2,478元 36,346元 2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51,651元 17.77% 28,046元 410,330元 3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8,097元 1.11% 1,752元 25,619元 4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358,679元 20.43% 32,244元 471,736元 5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11,873元 3.57% 5,634元 82,375元 6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440,964元 3.82% 6,029元 88,193元 7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35,665元 4.64% 7,323元 107,133元 8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62,555元 2.27% 3,583元 52,511元 9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63,715元 8.35% 13,179元 192,743元 10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569,741元 4.94% 7,797元 113,948元 11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152,015元 18.64% 29,419元 430,403元 12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58,738元 8.31% 13,116元 191,748元 13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11,293元 1.83% 2,888元 42,259元 14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315,795元 2.74% 4,325元 63,159元 總        計 11,542,513元 100% 157,813元 2,308,503元 備註: ⒈本附表債權總額欄所示數額及公告債權比例欄,係依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8號清算事件110年10月19日公告之債權表所示無擔保及無優先債權人債權總額及債權比率為據(見本院110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8號卷第155頁至第159頁)。 ⒉總計欄位中之「公告之債權比例」部分,因取小數點後2位進位計算,有0.01%之誤差;「繼續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41條所定各債權人最低應受分配額之數額」,因前開進位計算之故,亦有16元之誤差。

2025-02-24

PTDV-113-消債聲免-12-20250224-1

消債清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清算程序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黃子若 代 理 人 李國源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黃子若自114年2月24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務 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所定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 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 向法院聲請清算;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清 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 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 清理之調解,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 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算程序 之費用時,法院應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同條例第83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亦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債務達新臺幣(下同)106萬5,2 50元無力清償。雖曾依消債條例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惟調解不成立,爰依法聲請清算。 三、經查:  ㈠聲請人陳稱其於亂髮集擔任美髮造型師,並為亂髮集實際負 責人(清算卷第272頁),於5年內有從事營業活動,依聲請人 提出前置協商收入切結書所示(調解卷第131頁),亂髮集平 均每月收入為4萬元,再衡以亂髮集現登記負責人即聲請人 配偶鄒埕鎧111、112年度於亂髮集之營利所得分別為4萬3,0 56元、4萬4,928元,與聲請人提出之前置協商收入切結書大 致相符,堪認聲請人於本件清算聲請前5年內從事營業活動 平均每月營業額低於20萬元,合於屬消債條例第2條第2項規 定之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應視為一般消費者,先 予敘明。  ㈡聲請人前於113年6月25日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於同 年9月11日調解不成立,有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查(調解 卷第205頁),並經本院調取113年度苗司消債調字第60號卷 宗查明無誤。是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清算前,業經調解不成立 ,已符合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要件,堪可認定。又依聲 請人提出之債權人清冊所載,其債權總額為106萬5,250元( 調解卷第27至29頁),惟經本院函詢債權人陳報債權,其等 分別陳報如附表所示之債權,有上開債權人陳報狀附卷可稽 ,是聲請人之債務總額應為141萬3,518元。  ㈢聲請人主張其於聲請清算前2年之收入,以亂髮集每月營收扣 除店租每月1萬8,000元、水電費每月6,000元、材料費每月1 萬元後為38萬4,000元,平均每月收入約為1萬6,000元(計算 式:384,000元24月=16,000元)等情,據聲請人提出財產狀 況說明書(調解卷第23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調解卷第39頁)、111年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調解卷第41、43頁)、合作金庫銀行、臺灣銀行、臺灣 土地銀行存款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調解卷第45至89頁)、收 入切結書(調解卷第131頁)、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 調解卷第143至144頁)及聲請人名下銀行存款存摺歷史明細 查詢(清算卷第141至186頁)等件為證。觀諸聲請人111年及1 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本院依職權調得聲請 人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清算卷第37至45頁),並無任何 所得資料;且依聲請人之勞工保險投保明細,其自94年3月1 1日加保至苗栗縣女子燙髮業職業工會後,即無在其他投保 單位加保,存摺明細中亦無薪資轉入之紀錄,堪認聲請人前 述工作收入情形,應可採信。又聲請人並未領有任何社會福 利津貼或社會救助補助,有苗栗縣頭份市公所113年10月17 日頭市社字第1130026946號函(清算卷第89頁)、苗栗縣政府 113年10月29日府社救字第1130234776號函(清算卷第119頁) 在卷可佐,則在查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來源之情形下,堪信 聲請人所述屬實。是本院爰以聲請人每月收入1萬6,000元, 作為核算聲請人償債能力之基礎。  ㈣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 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受扶養者之必 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 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前2項情形,債務人釋明 更生期間無須負擔必要生活費用一部或全部者,於該範圍內 ,不受最低數額限制;債務人證明確有必要支出者,不受最 高數額及應負擔比例之限制,消債條例第64條之2定有明文 。而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 項、 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出 證明文件,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查 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費用為1萬7,076元(調解卷第24 頁),經核與衛生福利部公告113年臺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 費1萬4,230元之1.2倍即1萬7,076元相符,自可憑採。  ㈤另觀諸聲請人所提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調解卷第 39頁)、本院依職權調得聲請人稅務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清 算卷第37至45頁),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另依聲請人陳報 其金融機構帳戶交易往來明細資料所示(清算卷第147至186 頁),臺灣銀行餘額390元、臺灣土地銀行餘額362元、合作 金庫商業銀行餘額545元、第一銀行餘額0元、中華郵政餘額 11元,再經國泰世華商業銀行、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回覆本院聲請人名下帳戶餘額0元,及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回覆聲請人之存款帳戶已結清(清算卷第227、239、2 49頁),合計其名下帳戶餘額僅1,308元,復觀聲請人所提之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 料查詢結果回覆書(清算卷第125至127頁),聲請人名下之保 險契約均已失效。是依聲請人目前每月可處分之所得為1萬6 ,000元,扣除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費用為1萬7,076元,已無 剩餘金額可供清償債務。準此,本院審酌聲請人積欠之債務 總額為141萬3,518元,兼衡聲請人之收支及財產狀況,無論 聲請人如何撙節開支,業已入不敷出,足認聲請人確有不能 清償債務情事,而有藉助清算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 義務關係,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依其收支及財產狀況,確已不能清償債務 ,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復 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應駁回 清算聲請事由存在,則本件聲請即屬有據。而聲請人名下除 僅有前述存款外並無其他財產,其每月所得扣除必要生活費 用亦無剩餘,無法構成清算財團及清償清算程序費用,當無 清算實益,爰命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  五、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後,聲請人所負 債務並非當然免除,仍應由本院斟酌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 33條、第134條及第135條等,決定是否准予免責,如本院最 終未准聲請人免責,聲請人就其所負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 附此敘明。   六、依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第85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筆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如不服同時終止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葉靜瑜 附表:                編號 債權人名稱 債權總額 (含本金、利息、違約金、費用) 備註 0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萬988元 清算卷第75頁 0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6萬8,384元 清算卷第107頁 0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7萬2,585元 清算卷第97頁 0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3萬1,910元 清算卷第93頁 0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1萬7,095元 清算卷第81頁 0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556元 清算卷第223頁 合計(新臺幣) 141萬3,518元

2025-02-24

MLDV-113-消債清-15-20250224-2

司執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40號 債 務 人 王蕾淳 代 理 人 何乃隆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債務人王蕾淳聲請清算事件,業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清 字第97號裁定自民國113年3月28日17時起開始清算程序,有 上開裁定附卷足憑(見本院卷第5頁)。再查,債務人無財 產足敷清償相關費用及債務,應裁定終止本件清算程序,爰 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陳和連

2025-02-24

SLDV-113-司執消債清-40-20250224-2

司執消債清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清算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99號 聲 請 人即 債 務 人 饒聖琮 代 理 人 賴俊佑律師 聲 請 人之 管 理 人 台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美如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債 權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債 權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債 權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債 權 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於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因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債務,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業經本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在案,此有本院民國112年度消債清字第258號民事 裁定附卷足憑。再查,債務人現名下僅有苗栗縣○○鄉○○段00 0○000○0000地號土地,並無投保保險,有稅務電子閘門財產 所得調件明細表、債務人陳報狀、不動產登記謄本、中華民 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 結果表等在卷足憑。 三、而上開土地經本院選任管理人進行變價,至114年1月15日止 已以公開拍賣方式變賣6次,至最後變賣底價已不足清償優 先債權,不得再行變價而返還債務人,有管理人台灣金融資 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15日通知等附卷可憑。綜上可 知,債務人名下財產價值無幾,參酌本件清算程序之規模, 堪認本件債務人之財產已不敷清償本條例第108條各款所定 之財團費用及債務,若繼續進行清算程序,顯無實益,徒增 勞費,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蔣開屏

2025-02-24

KSDV-112-司執消債清-199-20250224-3

消債清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76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朱鈞麟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債務人甲○○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時起開 始清算程序。 二、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 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 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 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 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此係 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實 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終 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文 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衡債務人全部 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 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出,是否確屬 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個 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又法院開始清算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 算程序,復為同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所明定 。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有不能清償債務之事由,於民國11 3年7月15日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法院前置調解,同年9月12 日調解不成立,聲請人債務總額已達新臺幣(下同)961,06 5元,顯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爰聲請裁定准予清算等語 。 三、經查: (一)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 20萬元以下者,消債條例第2條第1、2項定有明文。又消 債條例第2條第1項所稱5年內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係指 自聲請更生或清算前1日回溯5年內,有反覆從事銷售貨物 、提供勞務或其他相類行為,以獲取代價之社會活動,依 其5年內營業總額除以實際經營月數之計算結果,其平均 營業額為每月20萬元以下者而言,例如:平均月營業額未 逾20萬元之計程車司機、小商販等即屬之(參照辦理消費 者債務清理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點)。查,本件聲請人 陳稱其於聲請日前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並提出勞保職 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明細)及111年、112年度綜合所 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調解卷第45、47、49至50頁、本 院卷第255至256頁)等件為憑。復查無其他證據證明聲請 人於聲請調解前5年內有從事營業活動,堪認聲請人屬消 債條例第2條第1、2項規定之消費者,合先敘明。 (二)聲請人以其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於113年7月15日向本 院聲請債務清理前置調解,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9月 12日開立調解不成立證明書,核與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 字第522號卷宗資料相符。本院另向各債權人函詢聲請人 目前積欠之債務金額,其債權人陳報共計2,416,551元。 是聲請人向本院聲請清算,即屬適法。本院自應綜合聲請 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其是否已達不能維持符 合人性尊嚴之最低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 能清償之虞」情形。 (三)依聲請人提出之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全國財產稅總歸 戶財產查詢清單、國泰人壽保單帳戶價值一覽表、存摺明 細(調解卷第15至23、43頁、本院卷第23至31、67至81、 115至119、219至245頁)等資料,顯示聲請人名下除若干 存款外別無其他財產。另收入來源部分,聲請人聲請清算 前2年期間,係自111年7月15日起至113年7月14日止,故 以111年7月起至113年6月止之所得為計算。據聲請人提出 之111年、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所示,聲 請人於111年及112年所得收入分別為458,360元、435,499 元。又聲請人自111年7月起迄今,無領取社會補助,亦據 其陳報在卷(本院卷第157頁),核與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函覆資料相符(本院卷第133頁)。聲請人另陳報其自108 年起迄今均於永光華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職,並提出 薪資單及薪資證明書為憑(本院卷第181至211頁)。是聲 請人聲請清算前2年之收入應為920,616元(計算式:4583 60÷12×7+435499+35840+36440+35840+37940+35840+35840 =920616,元以下四捨五入),堪可認定。至聲請人於聲 請清算後,據其陳報仍任於原職,然收入應列計年終獎金 及績效獎金等收入,故以111年及112年所得收入取其平均 數為37,244元【計算式:(458360+435499)÷24=37244, 元以下四捨五入】,亦與其113年1月起提高勞保級距至38 ,200元約略相符(本院卷第256頁),是認應以每月收入3 7,244元作為聲請人聲請清算後之收入計算。 (四)又債務人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其表明每月必要支出之數額,與本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 第2項規定之認定標準相符者,毋庸記載原因、種類及提 出證明文件;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 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 定之。受扶養者之必要生活費用,準用第1項規定計算基 準數額,並依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認定之,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消債條例 64條之2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聲請人主張其須扶養聲 請人之父母親及未成年子女2名,並提出戶籍謄本、受扶 養人111年、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等件為據(調解卷第51至53、 79至101頁、本院卷第91至113頁),並有本院依職權向桃 園市政府社會局、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詢結果在卷可稽( 本院卷第133至146頁)。本院審酌聲請人父親現年68歲( 45年生),於111年、112年度申報課稅收入均為0元,名 下僅持有自住房地及2003年出廠之國瑞牌車輛1輛,另自1 10年2月起領有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110年度每月 5,242元,111年度每月5,361元,113年度每月5,638元( 本院卷第137至139頁),及桃園市四節禮金(本院卷第13 3頁),每月平均領取6,471元(計算式:5638+2500×4÷12 =6471,元以下四捨五入);聲請人母親現年62歲(51年 生),雖尚未達法定退休年齡,惟亦僅餘3年即達法定退 休年齡,於111年、112年度申報課稅收入均為0元,名下 持有位於新竹縣湖口鄉房地各1件,房地現值695,536元, 自111年1月起按月領取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15,974元( 本院卷第137至138頁),此外無領取其他社會補助(本院 卷第133頁),堪認聲請人父親及母親均有不能維持生活 之情事,而有受扶養之必要。至聲請人父母親之扶養費數 額,聲請人主張每月合計5,000元(本院卷第155頁),已 低於依前揭規定以衛生福利部公告桃園市114年度最低生 活費16,768元之1.2倍即20,122元,扣除每月生活津貼6,4 71元及15,974元,再依聲請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 2分之1(詳個資卷)計算之數額,堪以認定。至聲請人2 名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數額,該2名未成年子女未領有社 會補助(本院卷第133頁),聲請人主張扶養費為每月共1 0,000元(本院卷第155頁),亦已低於依前揭規定以衛生 福利部公告桃園市桃園市114年度最低生活費16,768元之1 .2倍即20,122元再依聲請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2 分之1計算之數額,即為可採。至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 生活必要支出為19,000元,亦低於依前揭規定以衛生福利 部公告桃園市114年度最低生活費16,768元之1.2倍即20,1 22元計算之數額,亦屬適法。從而,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 之數額應為34,000元(計算式:5000+10000+19000=34,00 0),即堪認定。 (五)綜上,聲請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所欠債務如前述,且聲請人 目前每月收入為37,244元,按月支出必要生活費用34,000 元,僅有餘額3,244元可供清償債務,本院審酌聲請人現 年42歲(72年出生),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雖尚 有23年,然其每月收支與其所負債務數額顯有差距,及其 所積欠之債務利息或違約金仍在增加中等節,是聲請人縱 未屆法定強制退休年齡,亦難認其未來能藉由勞動獲取報 酬清償債務,綜合上情,本院認聲請人客觀上對已屆清償 期之債務有持續不能清償或難以清償之虞,有藉助清算制 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 必要,應許聲請人得藉由清算程序清理債務。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消費者,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度,經 消費者債務清理調解不成立,而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應駁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則其聲請 ,應屬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昭仁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24日上午10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思儀

2025-02-24

TYDV-113-消債清-176-20250224-1

消債清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3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羅新德 代 理 人 洪惠平律師(法扶)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羅新德自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十七時起開 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 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此 係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 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 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 文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衡債務人全 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 持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出,是否確 屬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 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次按法院開始 清算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 力;債務人之財產不敷清償清算程序之費用時,法院應裁定 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算程序。同條例第83條第1 項 、第85條第1項亦分別有明文規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   聲請人前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積欠債務總額新臺幣(下 同)252,338元,曾向本院聲請債務前置調解,惟因中風無 法工作等情致前置調解不成立,聲請人並於民國(下同)11 3年10月15日當庭聲請轉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積欠債務總額252,338元,且於提出本件清算之聲 請前,曾於本院進行債務前置調解,惟前置調解未能成立乙 情,此有調解程序筆錄附於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54號 案卷可憑(見調解卷第63頁),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案 卷查核屬實,堪認聲請人已依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前置調解 未能成立,而聲請人現積欠之債務數額,另經債權人於本案 陳報債權額之結果,若不包含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公司之債務數額待確認,而未列入該 債權人之債權數額,聲請人目前積欠無擔保債務數額合計約 902,335元,此有債權人提出之陳報狀附於本案卷及調解卷 內可參(見本院卷第39頁、調解卷第59頁),從而,聲請人 既曾與債權人前置調解不成立,其聲請清算程序,本院自應 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不能維持 符合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或不能清 償之虞」等情。 ㈡、關於聲請人之財產收入及支出部分:  ⒈聲請人無財產,此有本院依職權調查聲請人之稅務T-Road資 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及聲請人提出之中華民國人壽保險 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在卷 為證(見限閱卷第11、15頁、本院卷第57、59頁),堪認債 務人已無財產可供清償清算程序之費用,無進行清算之實益 ,先予敘明。  ⒉聲請人陳報目前無業,現與母親同住,約五、六年前中風之 後即沒有工作,心臟有裝支架,也有中風,目前定期回診, 三個月回診一次,有身障證明,每月領有殘障補助9,000元 等語,並提出身障證明(等級為中度)影本一份及診斷證明 書數份等件在卷可稽(見調解卷第17、27-33頁、見本院卷第 53頁),而經核該等診斷證明書,已載明聲請人患有:冠狀動 脈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併心臟衰竭、左側顱內出血、糖 尿病合併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併酮酸中毒、急性腎衰竭併代 謝性酸中毒及高血鉀、充血性心衰竭、高血脂…等症狀,並 自108年起至112年間,多次至醫院就診,且有住院接受心臟 支架植入手術治療及曾有入住加護病房接受住院治療等情, 可見聲請人確實身體罹患有重病,而無力工作賺取薪資所得 ,每月僅有上開之殘障補助金額9,000元可供其支用。  ⒊又聲請人主張其每月生活必要支出為17,076元,故都不夠支 用,尚需靠○○鄉公所之補助給予其米,及華山基金會給予其 一些食物、麵之補助等語 (見本院卷第54頁)。經查,聲請 人所主張每月生活必要支出,未逾衛生福利部公告臺灣省11 4年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即18,618元(114年每月生 活所必需數額一覽表,見本院卷第67頁),應認可採,是聲 請人每月生活必要支出即以17,076元計算,洵堪認定。 ㈢、綜上,聲請人主張其無法清償債務等語,以聲請人每月領取 之補助約9,000元,已不足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17,076元, 而尚需要上開機關之食物等補助,已如前述,可見其已無餘 額可供清償債務,且聲請人名下無財產,佐以聲請人現積欠 債務數額約902,335元,且尚不包含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公司之債務數額待確認,已如 前述,實際積欠數額恐更高,其利息及違約金部分等仍持續 增加中,聲請人應無能力負擔債務之還款,堪認聲請人客觀 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形,本件復查無聲請人有 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聲 請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於法有據。 四、再查,聲請人名下無可供債權人分配之財產,已如前述,衡 酌本件清算程序因債務人現實無有價值之財產可供債權人分 配,若執意實行清算,亦無實益,何況開始清算程序,亦須 經公告、送達、編造債權表等等程序,亦有若干花費存在, 堪認債務人已無財產可供清償清算程序之費用。從而,本件 進行清算程序難認有利於債權人及債務人,爰依消債條例第 85條第1項之規定,應以裁定開始清算程序,並同時終止清 算程序。 五、另本件裁定終止清算程序後,聲請人所負之債務並非當然免 除,仍應由本院斟酌消債條例第132條、第133條、第134條 及第135條等規定,依職權認定是否裁定免責,如本院最終 未准聲請人免責,聲請人就其所負債務仍應負清償之責,附 此敘明。 六、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ㄧ庭  法 官  鄭政宗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開始清算程序之裁定不得抗告,如不服同時終止清算程序之裁定 ,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黃志微

2025-02-24

SCDV-113-消債清-38-20250224-2

司執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3號 債 務 人 常仲儀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債務人常仲儀聲請更生事件,前經本院以111年度消債更 字第149號裁定自民國111年12月19日17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有上開裁定附卷足憑(見本院112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1號卷 第2頁),嗣債務人拒不提出更生方案及財產暨收入狀況說 明書,再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清字第105號裁定自112年12 月29日17時起開始清算程序(見本院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 3號卷第5頁)。再查,債務人經本院裁定開始清算時,僅有9 2年8月出廠,車牌號碼000-0000號小客車一台,其價值顯不 足敷清償選任清算管理人及實施拍賣等必要費用及發生之債 務,故應裁定終止本件清算程序,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陳和連

2025-02-21

SLDV-113-司執消債清-3-20250221-2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宣告破產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14號 再 抗告 人 黃和浚 代 理 人 胡毓真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聲請宣告破產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3 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裁定(113年度破抗字第2號),提起再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更為裁定。 理 由 一、本件再抗告人向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聲請宣 告破產,經該院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不服,提起抗告。原法 院以:再抗告人負有新臺幣(下同)820萬5,032元之債務。 其主張目前月薪3萬3,000元,另有郵政匯票50萬元,而再抗 告人與配偶共同扶養3名未成年子女,居住地臺南市每人每 月最低生活費為1萬4,230元,其與子女每人每年領有焚化爐 回饋金1萬2,000元,另其次女每月領有身心障礙補助5,437 元,以破產事件法院辦案期限為2年6個月,預估於此期間再 抗告人及其未成年子女之必要生活費為91萬695元,加計破 產管理人及監查人之報酬各6萬元,應支付之財團費用至少 需103萬695元,而再抗告人於該期間之薪資收入及郵政匯票 所構成之破產財團僅有149萬元,倘再抗告人所列債務有爭 執而進行訴訟,所需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應非少數,破產財 團是否足以支應,尚有疑義。縱足支應,相較於再抗告人之 債務總額,得用以清償之比例顯屬偏低,且耗費相當社會成 本,各債權人得受清償之金額甚微,不符比例原則,難認有 宣告破產之實益,再抗告人之聲請不應准許,因而維持臺南 地院之裁定,以裁定駁回再抗告人之抗告。 二、按法院就破產之聲請,於裁定前,依破產法第63條第2項規 定,得依職權為必要之調查,倘債務人確毫無財產可構成破 產財團,或其財產不敷清償破產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無從 依破產程序清理其債務時,始得以無宣告破產之實益,裁定 駁回聲請。查原法院既認定再抗告人之破產財團計149萬元 ,財團費用為103萬695元,則其財產所構成之破產財團是否 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洵非無疑。原法院未遑詳查 ,遽以再抗告人所列之債務日後若有爭執,進行訴訟所生之 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應非少數,破產財團恐不足支應,認無 宣告破產之實益,尚嫌速斷。次按破產既係對債務人不能清 償債務者為宣告,故破產之應宣告與否,即非衡量債務人之 財產總額於債務清償成數比例之多寡以為斷。乃原法院見未 及此,徒以再抗告人之財產,經支付財團費用後,餘額用以 清償債務比例偏低,若准予宣告破產,不符比例原則,而為 不利於再抗告人之論斷,自難謂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情形 。再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誤,求予廢棄, 非無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有理由。依破產法第5條,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77條第1項、第478條第2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2-19

TPSV-114-台抗-114-20250219-1

司執消債清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執行清算事件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158號 聲請人即債 陳中新 住○○市○鎮區鎮○○街000巷00號1樓 務人 之3 代 理 人 陳靜娟律師 相對人即債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對人即債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張簡旭文 相對人即債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對人即債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楊智能 代 理 人 鄭穎聰 相對人即債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對人即債 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對人即債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權人 法定代理人 白麗真 相對人即債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權人 法定代理人 石崇良 相對人即債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權人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代 理 人 鍾文瑞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於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 ,因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債務,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經查債務人名下清算財團僅有車牌號碼:328-EER普通重型 機車(西元2008年7月出廠)汽車乙輛(下稱A車)。而國泰人 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人壽)保險契約之要保人非 債務人,非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此有債務人補正狀、稅務T- Road資訊連結作業之財產、所得查詢結果、中華民國人壽保 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查詢結果表、國泰 人壽函文、公路監理WebService系統車號查詢車籍資料在卷 可稽。其中A車,債務人具狀陳報於距今3至4年前已出售予 資源回收業者,惟未辦理過戶或註銷等語。復查A車之車齡 已逾16年,殘餘價值過低,無變價分配實益,本院亦無從變 價分配;國泰人壽保險契約之要保人非債務人,債務人為被 保險人。該保險契約依國泰人壽來函所示,無保單借款,亦 無要保人變更紀錄,非屬清算財團之財產,本院無從變價分 配。經本院函詢債權人表示意見,除債權人良京實業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良京公司)、富邦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富邦資產公司)外,其餘債權人就本件清算程序之終止未 為反對之表示,此有本院114年1月13日雄院國113司執消債 清事一字第158號函、送達證書、債權人陳報狀、收文、收 狀資料查詢單等在卷可稽。而富邦資產公司具狀表示無意見 ;良京公司請求調查有無其他應屬清算財團之保單部分,依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查 詢結果表所示,查無債務人為要保人之壽險、產險保險資料 ,債務人為被保險人之保險契約亦查無要保人變更紀錄。綜 上可知,債務人名下財產價值甚微,參酌本件清算程序之規 模,堪認本件債務人之財產已不敷清償本條例第108條各款 所定之財團費用及債務,若繼續進行清算程序,顯無實益, 徒增勞費,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余如惠

2025-02-18

KSDV-113-司執消債清-158-20250218-1

司執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34號 債 務 人 朱柔穎 代 理 人 謝政文律師(法扶律師) 財產不敷清償費用及債務時,裁定終止清算程序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止。   理 由 一、按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如清算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第 108條所定費用及債務時,法院因管理人之聲請或依職權以 裁定終止清算程序,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9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債務人朱柔穎聲請清算事件,業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清 字第91號裁定自民國113年3月27日17時起開始清算程序,有 上開裁定附卷足憑。再查,債務人無財產足敷清償相關費用 及債務,應裁定終止本件清算程序,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陳和連

2025-02-17

SLDV-113-司執消債清-34-20250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