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雅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170號 原 告 賴韋伶 賴佳伶 陳秋燕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展旭律師 連星堯律師 被 告 劉松興 訴訟代理人 許鈞傑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賴韋伶、賴佳伶新臺幣483,740元及其中新臺幣 439,764元自113年5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新臺幣43,976元 自113年1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給付原告陳秋燕新臺幣483,740元及其中新臺幣439,764元 自113年5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新臺幣43,976元自113年11 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賴韋伶、賴佳伶以新臺幣161,247元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83,74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2項於原告陳秋燕以新臺幣161,247元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83,74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三、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   之聲明者,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賴韋伶、賴 佳伶新台幣(下同)439,76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給   付原告陳秋燕439,76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三、願供擔保,請准 予宣告假執行。」等語(見本院113年度店司補字第579號卷   第7頁)。嗣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提出民事擴張訴之聲明狀 擴張聲明為:「一、被告應給付原告賴韋伶、賴佳伶483,74 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其中43,976元自民事擴張訴之聲明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均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給付原告陳秋 燕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其中43,976元自民事擴張訴之聲明狀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三、願供擔保, 請准予宣告假執行。」等語(見本院卷第67頁),核屬擴張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 應准予追加。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  ㈠原告賴韋伶、賴佳伶、陳秋燕為坐落文山區興隆路二小段449 、45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各八分之一、四 分之一)及其上坐落門牌號碼台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 號(下稱系爭建物)3樓、1樓之所有權人,而被告劉松興則 為上系爭建物4樓之所有權人。系爭建物之屋頂平台   ,依法應屬系爭建物之共用部分,屬於全體住戶共有。詎被 告劉松興未取得全體共有人之同意,擅自將系爭建物屋頂平 台加蓋違章建築,亦即占用屋頂平台及屋突室內空間居住使 用,而其所有之4樓房屋出租予他人賺取租金收入。又系爭 建物屋頂平台之違法增建部分,屋頂乃以鐵皮搭蓋,內部有 客廳、廚房及衛浴等隔間設施,放置各種生活用品與雜物, 外部除放置花盆等物品外,被告於公寓外牆設置鐵架,用以 擴建增加使用面積,因年久失修,結構多處生鏽,不時掉落 腐蝕物,被告上開行為不僅影響系爭建物之觀瞻、增加系爭 建物結構之負擔,更嚴重妨害住戶逃生避難。且原告賴韋伶 、賴佳伶於112年3月29日,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 及第821條規定,提起排除侵害之訴,業經本院以112年度訴 字第2146號判決(下稱系爭判決)主文記載:「被告應將門 牌號碼臺北市○○區○○路○段000巷0弄0號建物屋頂如附圖所示 A部分(面積67.57平方公尺)屋頂平台加蓋之違章建築拆除 、騰空及遷出、B部分(面積17平方公尺)屋突騰空及遷出 、C部分(面積2.14平方公尺)及D部分(面積14.46平方公 尺)鐵架拆除,並將占有之屋頂平台、屋突返還予原告及其 他全體共有人。」等語,系爭判決因兩造均未提起上訴於11 3年1月25日確定。  ㈡被告自86年間起,無權占有之系爭公寓屋頂平台、屋突,侵 害其他共有人之所有權,受有租金之不當得利。原告賴韋伶   、賴佳伶提起前開訴訟時,並未請求被告賠償其相當租金之 不當得利,因自前案判決確定迄至原告於113年5月20日提起 本件訴訟已有4個月,被告迄今未依系爭判決履行拆除違章 建築之義務,原告賴韋伶、賴佳伶及同為共有人之原告陳秋 燕爰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相當租金不當得 利。並聲明:   ⒈被告應給付原告賴韋伶、賴佳伶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43,976元自民事 擴張訴之聲明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⒉被告應給付原告陳秋燕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43,976元自民事擴張訴之 聲明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  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賴韋伶、賴佳伶起訴狀起訴請求自起訴日回推5年份相租 金之不當得利。惟原告賴韋伶、賴佳伶係於111年11月7日登 記取得系爭土地,以及系爭建物3樓之房屋及土地持分所有 權。原告賴韋伶、賴佳伶取得系爭建物3樓房地所有權係自1 11年11月7日起計,自不得主張回推5年之相當租金不當得利 計算。原告陳秋燕起訴主張請求自起訴日回推5年份相租金 之不當得利。惟原告陳秋燕並非起訴狀所附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112年度訴字第2146號民事判決之當事人,無從適用系爭 判決。  ㈡被告於86年間購得系爭建物4樓,因係爭建物歷經地震,稍有 微傾,每逢大雨天,不時漏水至3樓、2樓,經2樓、3樓鄰居 反應,被告乃於90年間自費興建頂樓遮棚。系爭建物之屋頂 平臺為全體共有權人之公益而興建,自無不當得利可言。又 原告引用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之計算式,然被告從未將 系爭公寓屋頂平台出租獲取利益,原告按照年息百分之10計 算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顯屬過苛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均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原告主張被告未經全體住戶同意,擅自興建頂樓增建物居住 使用,受有不當得利等情,其得請求被告返還所受使用利益   等情,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故本院應審究者 為: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請求被告返還不當得利,有無理由   ?茲分論如下: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責任。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亦有明定。而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 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 事實為真實,即令被告就其抗辯事實不能舉證或尚有不足, 仍不能遽認原告主張事實為真實。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 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   ,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不當得利之受領人,除返還其 所受之利益外,如本於該利益更有所取得者,並應返還。但 依其利益之性質或其他情形不能返還者,應償還其價額。民 法第179條及第181條分別定有明文。又無權占有他人土地, 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此有最高 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831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再按所謂 爭點效,係指法院於確定判決理由中,就訴訟標的以外當事 人所主張之重要爭點,本於當事人辯論之結果已為判斷時, 除有顯然違背法令,或當事人已提出新訴訟資料足以推翻原 判斷、或原確定判決之判斷顯失公平之情形外,於同一當事 人就與該重要爭點有關所提起之他訴訟,不得再為相反之主 張,法院亦不得作相反之判斷,其乃源於訴訟上之誠信原則 及當事人公平之訴訟法理而來。是「爭點效」之適用,必須 該重要爭點,在前訴訟程序已列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主要 爭點,經兩造各為充分之舉證及盡攻擊防禦之能事,並使當 事人適當而完全之辯論,由法院為實質上之審理判斷,前後 兩訴之標的利益大致相同者,始足當之(最高法院105年度 台上字第2337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原告賴韋伶、賴佳伶於112年3月29日,依民法第767條 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821條規定,對被告提起排除侵害之訴 ,業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146號判決(下稱系爭判決   )原告勝訴確定乙事,有系爭判決書及確定證明書影本各1 紙附卷可稽(見本院113年度店司補字第579號卷第33至39頁   ),堪信為真實。參照系爭判決之主文記載:「被告應將門 牌號碼臺北市○○區○○路○段000巷0弄0號建物屋頂如附圖所示 A部分(面積67.57平方公尺)屋頂平台加蓋之違章建築拆除 、騰空及遷出、B部分(面積17平方公尺)屋突騰空及遷出 、C部分(面積2.14平方公尺)及D部分(面積14.46平方公 尺)鐵架拆除,並將占有之屋頂平台、屋突返還予原告及其 他全體共有人。」等語。因系爭判決事實理由認定被告係無 權占有系爭建物之屋頂平台、屋突空間,於本案自應有爭點 效之適用。原告陳秋燕雖非系爭判決之形式當事人,惟其係 系爭建物之共有人,依據民法第821條之規定,其屬於實質 當事人,依法自得援用系爭判決而發生爭點效,故原告依民 法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無權占有使用系爭建物頂 樓之相當租金不當得利及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  ㈢又被告因占有系爭建物屋頂平台、屋突空間,侵害原告等共 有人之所有權,被告相當於受有租金之不當得利。惟自原告 於113年5月20日提起本件民事訴訟迄今已六個月餘,被告仍 未完成違章建築拆除作業,從而尚未將共有物返還全體共有 人,原告於113年11月23日具狀請求擴張請求自起訴日翌日1 13年5月21日起,至113年11月20日止,共6個月之不當得利 ,是原告共計請求5年6個月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再按係爭 判決認定被告占用系爭公寓屋頂平台之面積為67.57平方公 尺,占用屋突部分之面積為17平方公尺,合計為84.57平方 公尺。而系爭建物坐落之系爭土地於「起訴時」即113年1月 之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41,600元,依土地法第97條第1項 規定以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10計算5年6個月相當租金之不當 得利,則被告當應給付本建物1至3樓每一戶共有人(共有比 例各1/4)各483,740元(計算式:41,600元x84.57平方公尺 x年息10%x5.5年x1/4=483,740元)。故原告賴韋伶、賴佳伶 、陳秋燕分別依擴張之訴之聲明第1項、第2項所示,請求被 告給付483,740元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  ㈣給付無確定期限者,依民法第229條第2項之規定,債務人於 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 ,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者,與催告有同 一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 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負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 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五,民法第23 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對被告之 不當得利債權,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被告應自受催告而未 為賠償時起負遲延責任,本件起訴狀繕本於113年5月28日送 達被告(見本院本院113年度店司補字第579號卷第45頁)   、民事擴張訴之聲明狀繕本於113年11月26日送達被告(見 本院卷第67頁),有送達證書及被告律師當庭簽收之證明在 卷可稽,依前揭規定,原告請求:⒈被告應給付原告賴韋伶 、賴佳伶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113年5月29日起至 清償日止;其中43,976元自113年1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 均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⒉被告應給付原告陳秋燕483, 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自113年5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其 中43,976元自113年1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㈠被告給付原 告賴韋伶、賴佳伶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113年5月 29日起至清償日止;其中43,976元自113年11月27日起至清 償日止,均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被告給付原告陳秋 燕483,740元及其中439,764元自113年5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 ;其中43,976元自113年11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 擔保聲請准為假執行之宣告,核無不合,應予准許,並依同 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諭知被告得預供相當之擔保金 額,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斟酌 後均不足以影響判決結果,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4

TPDV-113-訴-4170-202502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第三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8號 原 告 八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尊中 訴訟代理人 黃華駿律師 被 告 陳信安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關於第三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9,966,000 元(計算式:原告起訴時即民國114年1月9日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 金賣出匯率33.22×美金300,000元計算=9,966,000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18,14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4

TPDV-114-補-188-202502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77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訴訟代理人 廖哲伍 被 告 林忠榮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66,678元,及其中新臺幣774,400元自民 國113年8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8.64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88,892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信用貸款契約書第15條可憑(見本院卷第13頁),故 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被告於民國108年9月26日以網路向伊線上申 貸借款新臺幣(下同)1,350,000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08年 9月26日起至116年9月25日止,以每月為1期,利息自借款撥 付日起算第2個月起,按伊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年息6.93% 機動計算,依年金法計算月付金,按期攤還本息。詎被告僅 攤還本息至113年8月25日即未依約繳款,依信用貸款契約書 第10條第1款約定,其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迄今尚欠本金866,678元及其中新臺幣774,400元自113年8 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8.64計算之利息   未清償等語。爰依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求為判決:如 主文第1項所示,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按消費借貸之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 品質、數量相同之物;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 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478條前段、第233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信用 貸款契約書、增補契約、信用貸款繳息明細表等件影本為證 (見本院卷第11至25頁),核屬相符。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 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作何 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 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被告向原告 申貸借款未依約清償,經視為全部到期,原告依兩造間信用 貸款契約書所示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 第1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陳 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 金額,予以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4

TPDV-113-訴-7277-202502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814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高鴻鈞 被 告 蘇建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22,229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340,743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022,22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簽訂之個人信用貸款約定 書第10條,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5頁   ),故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  ㈠被告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01.8.22.130)於民國111 年3月22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500,000元,約定自同日 起分期清償,原告於當日將該筆款項撥入借款人指定原告帳 戶(帳號:0000000000000000),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並 約定如有停止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 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等情形,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詎料被告繳納利息至113年3月22日後竟未依約清償本息,計 尚欠506,740元(其中447,175元為借款;59,565元為利息   )。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積欠款項外,另應給付其中447, 175元自113年3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6計算 之利息。  ㈡被告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01.9.190.141)於111年12 月6日向原告借款480,000元,約定自111年12月6日起分期清 償,原告於當日將該筆款項撥入借款人指定原告帳戶(帳號 :0000000000000000),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並約定如有 停止付款或拒絕承兌或付款者,或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 本金或付息者.....等情形,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料被告 繳納利息至113年4月6日後竟未依約清償本息,計尚欠515,4 89元(其中459,274元為借款;56,215元為利息)。依約被 告除應給付上開積欠款項外,另應給付其中459,274元自113 年4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4.6計算之利息   ,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負清償責任,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 款申請書暨約定書、撥款資料列印、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 戶利率查詢、還款交易明細等件影本為證,核屬相符。本院 審酌上開證物,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正。從而,原告依 據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 額、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依民 事訴訟法第390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予以宣告 ;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附表:(新臺幣/民國) 編號 產品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年利率 利息起算日 違約金 起算日 違約金 計算方式 1 小額信貸 506,740元 447,175元 15.6% 自113年3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 無 無 2 小額信貸 515,489元 459,274元 14.6% 自113年4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 無 無 總計 1,022,229元

2025-02-13

TPDV-113-訴-6814-20250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794號 原 告 林杏穗 被 告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被告向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本院執行處) 聲請強制執行伊對第三人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國泰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單價值準備金(下稱系爭保單) ,經本院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72251號、第70916號清 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惟系爭保 單多為小額或一年短期住院醫療保險或壽險,以為老年失能 之保障及準備,非為儲蓄營利之用,且保單殘值所剩無幾。 且原告罹患癌症,亟需系爭保單。又原告年紀已大,謀生不 易,只能短期兼差;因系爭保單屬於維持原告生活所必需, 依強制執行法第122條之規定,不得為強制執行。爰依強制 執行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請求撤銷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並聲明: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二、被告則以:系爭執行事件僅執行人壽保險部分,原告之醫療 險並非執行標的,系爭執行事件不會影響原告就醫療費用申 請理賠之請求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原告主張被告聲請強制執行,經本院執行處以系爭執行事件 受理在案乙節,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相關卷宗核閱屬 實,自堪信為真實。惟原告主張系爭保單依法不得執行等情   ,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㈠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強制執行法 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㈡查原告主張年歲已大,謀生困難,罹癌需申請醫療給付云云 ;惟原告前開主張,係就執行法院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或應 遵守之程序有所爭執,應屬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之聲明 異議程序之範疇,並非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所得審酌,其請 求於法無據,應予駁回。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 件債務人異議之訴,並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 序,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3

TPDV-113-訴-6794-20250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0號 聲 請 人 尤鑾英 相 對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停止執 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提供擔保新臺幣50萬8,750元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 2955號請求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 訴字第956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和解、調解或撤回 起訴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㈠緣相對人前持本院89年民執丑一六二五五字第44861號債權憑 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聲請人之 財產為強制執行,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4年度司執字第295 5號強制執行事件受理(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  ㈡惟聲請人已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以為救濟,經本院以1 14年度訴字第956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下稱系爭債務人 異議之訴事件)受理。因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倘未 暫予停止,將造成聲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爰聲請 本院裁定於聲請人供擔保後,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應暫予停止等語。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為 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訴   ,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定擔保 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 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   ,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 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 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此有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 定意旨可資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前執爭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聲請人為 強制執行,聲請執行之標的物為:郵局存款新台幣(下同) 88萬2,794元、國泰人壽保險契約乙份,經系爭執行事件受 理在案,且執行程序尚未終結,另聲請人所提債務人異議之 訴,本院亦以114年度訴字第956號案件受理在案,業經本院 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案卷、該債務人異議之訴卷宗核閱 無訛;而聲請人所提起前揭債務人異議之訴等事件,依形式 觀之,難認有顯無理由情形,系爭執行事件就聲請人之部分 ,倘未暫予停止執行,確將造成聲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 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核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㈡本院審酌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可能損失,應係其未能即 時就上開執行標的(郵局存款88萬2,794元、國泰人壽保險 契約乙份)取償之期間損害。惟被告聲請強制執行原告之國 泰人壽保險契約,迄今仍有部分尚無法核定系爭執行事件之 執行標的物價額,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卷查明,並有公務 電話紀錄足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訴訟標的之 價額不能核定者,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 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一(即165萬元)定之。依前揭說明,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65萬元。因標的金額逾150萬 元,為得上訴第三審之案件,參考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 點規定,第一、二、三審通常程序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 為2年、2年6個月、1年6個月,共計6年,再加計各審級之送 達、上訴及分案等期間,據此推估聲請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 訴獲准停止執行,因而致相對人之執行延宕期間約為6年2個 月即74個月,故相對人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所受可能損害 額約為165萬元【計算式:165萬元×5%÷12×74=50萬8,750元 】,是本院認聲請人供擔保金額以50萬8,750元為適當,爰 酌定如主文所示之相當擔保金額,予以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五、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3

TPDV-114-聲-70-20250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23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高鴻鈞 被 告 吳家蓁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534,195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2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13.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台幣178,065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新台幣534,19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所訂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第 10條第2項,合意以本院為管轄第一審法院,故本院自有管 轄權。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23日經由電子授權驗 證(IP:122.99.3.123)向原告借款新台幣(下同)550,000元 ,約定自112年10月23日起分期清償,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 ,原告於當日將款項撥入被告指定之原告帳戶(帳號:00000 00000000000),並約定如有債務不依約清償本息者,其債務 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繳納利息至113年2月25日止即未再 依約清償本息,依約其債務已視為全部到期,尚有534,195 元,及自113年2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3.6%計算之 利息迄未清償,為此爰依個人信用貸款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 本訴,請求被告負擔清償責任,爰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等情。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做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 暨約定書、繳款計算式、放款帳戶利率查詢、放款帳戶還款 交易明細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33頁)。又被告已 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而不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   ,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自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 從而,原告依個人信用貸款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 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以代釋明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 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予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3

TPDV-113-訴-6923-20250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852號 原 告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訴訟代理人 曾郁軒 被 告 鄭諭謙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38,372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12,79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38,37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本件依兩造所簽訂之個金授信總約定 書第53條(見本院卷第28頁),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事由,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略以:  ㈠被告於民國107年7月30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0,0 00元,約定借款期間於114年8月1日屆滿,並約定任何一宗 債務不依約清償或攤還本金時,即喪失期限利益,其債務視 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繳納本息至113年6月1日,依約被告 已喪失期限利益,尚欠638,372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未清 償,依約被告自應清償前揭款項。  ㈡為此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⒈如主 文第1項所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永豐銀行信用借款 約定書、歷史利率查詢、個金授信總約定書、放款往來明細 查詢、放款計息明細查詢登錄單為證(本院卷第13頁至第36 頁),被告經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 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 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對原告主張之前述事實為自認,參酌 原告所提證據資料,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於法並無不合,因此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並依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 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附表: 請求金額 (新臺幣) 計息本金 (新臺幣) 利息 計息期間(民國) 週年利率(%) 666,979元 638,372 自113年6月1日起至113年7月1日止 8.17 自113年7月2日起至114年4月1日止 9.804 自114年4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 8.17

2025-02-13

TPDV-113-訴-6852-20250213-1

消債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清算復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聲字第17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張寶方 代 理 人 黃正琪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王姍姍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代 理 人 宗雨潔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諶鴻達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代 理 人 喬湘秦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誠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余東榮 上列當事人間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聲請復權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債務人張寶方准予復權。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一、依清償或其他方法解免全部債務;二、受免責之裁定確 定;三、於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三年內,未因第14 6條或第147條之規定受刑之宣告確定;四、自清算程序終止 或終結之翌日起滿五年,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 例)第144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伊前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經本院以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2號裁定免責確定在案,爰依消債 條例第144條第2款之規定為復權之聲請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2號消債職權免責事件全卷卷宗核 閱屬實,堪認債務人已於民國113年12月11日受免責之裁定 ,並於114年1月15日確定。是債務人據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 款規定向本院聲請復權,自屬有據。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薇晴

2025-02-11

TPDV-114-消債聲-17-2025021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業務侵占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易字第351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TAKAHASHI YOSHIHARU 在中華民國境內連絡地址:高雄市○○區○○路000號13樓之1、高雄市○○區○○街00巷00號 選任辯護人 釋圓琮律師 上列被告因業務侵占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 第13974號),嗣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 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 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TAKAHASHI YOSHIHARU犯背信罪,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又犯業 務侵占罪,處有期徒刑壹年。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佰肆拾玖萬肆仟捌佰壹拾玖元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TAKAHASHI YOSHIHARU(中文名:高橋義治,下稱高橋義治 )自民國102年5月30日起至108年5月31日止,擔任新視野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視野公司)總經理,負責綜理公司各項 業務之執行。緣新視野公司主要銷售隱形眼鏡、眼鏡等相關 產品,並為「自然魅」、「N NATURALI」之商標權人,新視 野公司與昕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昕琦公司)簽訂代工 生產含有「自然魅」及「N NATURALI」註冊商標之隱形眼鏡 (下稱自然魅隱形眼鏡)之契約,契約約定昕琦公司(起訴 書誤載為昕奇公司,應予更正,下同)生產之自然魅隱形眼 鏡僅能回售新視野公司,再由新視野公司銷售予下游廠商概 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概念公司)、彩瞳國際貿易有限 公司(下稱彩瞳公司),高橋義治對此知之甚詳,且明知未 取得公司董事會之同意,竟意圖為自己不法利益及損害新視 野公司利益,基於背信之犯意,在高雄市○○區○○○路000號6 樓之新視野公司辦公室內,接續於附表一各編號所示時間, 利用電子郵件聯繫昕琦公司,以個人名義向昕琦公司訂購自 然魅隱形眼鏡,並請昕琦公司將以其個人名義訂購之自然魅 隱形眼鏡直接出貨至概念公司位在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 00弄0號3樓之倉庫,由概念公司直接收貨之方式,私自販售 自然魅隱形眼鏡予概念公司以賺取價差,致新視野公司受有 共計新臺幣(下同)244萬1,998元(起訴書載為244萬7,098 元,應予更正)轉售商品利益之損害。 二、高橋義治明知新視野公司向昕琦公司訂購隱形眼鏡達一定數 量,昕琦公司均會贈送一定數量之隱形眼鏡鏡片(下稱贈片 )予新視野公司,贈片為新視野公司所有,且未用於銷售, 竟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業務侵占之犯意,於附表二所 示出貨日期,指示不知情之業務人員陳俐倩、財務人員徐淑 瑩及倉管人員李佩虹,將新視野公司所有之贈片,出貨予附 表二所示之廠商,另指示不知情之陳俐倩通知廠商將贈片之 貨款匯入高橋義治不知情之配偶施青秀之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港都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以此方式侵占新視野公 司所有之贈片存貨。   理 由 一、上開事實,被告高橋義治於本院審理時均坦承不諱(見易字 卷第101頁、第131頁、第146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代理人 洪維德、證人陳俐倩、莊淑君、朱飛弘、陳雅瑩、徐淑瑩、 李佩虹、施青秀之證述均相符,並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 料查詢公司基本資料、公司變更登記表、中華民國商標註冊 證、委託生產合作書、品牌授權合約書、銷售確認單(SALES CONFIRMATION)、電子郵件資料、包裝明細(PACKING LIST) 、新竹物流寄件人付款託運單、客戶簽收單、電子計算機統 一發票、存款交易明細查詢資料、告訴人新視野公司提供之 附表、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09年10月19日總業存字 第1090121928號函所附客戶歷史交易明細查詢、採購申請表 、銷退貨明細表、出庫申請書、銷貨單、報價單(QUOTATION )、統一發票、告訴人玉山銀行帳戶交易明細、財政部高雄 國稅局111年4月6日財高國稅鎮銷字第1111102816號函暨所 附之告訴人107年度進銷項憑證明細資料表、台北富邦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港都分行109年1月8日北富銀港都字第109 0000005號函暨所附開戶資料及資金往來明細在卷可稽,足 認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從而,本案 事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以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被告行為後,刑法第336條第2項雖於108年12月25日修正公 布,並於同年月00日生效,然此次修法僅係將刑法分則條文 中之罰金刑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之罰金刑提高標準 加以通盤換算後之結果,並未變動法條實質內容,不生新舊 法比較之問題,應逕行適用現行法之規定。是核被告就事實 所為,係犯刑法第342條第1項之背信罪;就事實所為,係 犯刑法第336條第2項之業務侵占罪。被告就事實、部分, 分別利用擔任告訴人公司總經理職務之機會,基於同一背信 、業務侵占之犯意,於密切接近之時、地反覆實施,而侵害 同一法益,各行為之獨立性極為薄弱,依一般社會觀念,在 時間差距上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均應視為數個舉 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均屬接續犯, 而為包括之一罪。被告所犯上開2罪(即事實、),犯意各 別,行為互殊,應分論併罰。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告訴人公司總經理, 本應忠於職守,竟罔顧告訴人公司之信任,以上揭方式,造 成告訴人公司受有財產利益之消極損害,及財產上之損失, 所為應予非難。考量被告犯後已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及雖 有調解意願,然因與告訴人調解條件差距過大,致無法達成 調解,對於犯罪所生損害尚無彌補。兼衡被告自述之犯罪動 機、犯罪情節與手段、所生損害不輕,及其自述之智識程度 、家庭生活經濟狀況等一切情況,暨法院前案紀錄表所示無 前科素行,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被告固請求宣告緩刑,惟 其犯罪所得甚鉅,並罔顧告訴人長久情誼之信任,且迄未實 際賠償告訴人任何損失,而未取得告訴人之諒解,此經告訴 代理人到庭陳述無誤(見易字卷第190頁),本院因認尚不 宜為緩刑之宣告,附此敘明。 四、告訴代理人陳稱:關於事實告訴人提出之附表(即他一卷 第11頁),損失金額係以每次轉售盒數乘以轉售之差額利益 計算等語(見易字卷第190頁),是告訴人就事實所受財產 上消極損害,應如附表一所示之轉售損失利益(即每盒轉售 利益×訂購數量),共計244萬1,998元。然被告供稱:我約是 以市價6、7折賣給證人朱飛弘等語(見易卷第189頁),考 量證人朱飛弘具狀表示無法提供訂單相關書面資料(見他三 卷第65頁),且證述大筆款項係以現金交付等語(見他三卷 第45頁),此外卷內並無證據證明被告係以市價轉售,衡情 此類商業不法行為未以市價交易之情況,亦非罕見,且因距 離案發時間已久,實難以確認被告實際轉售之價格與獲利之 價差,是本院認應依刑法第38條之2第1項規定,以告訴人之 轉售損失利益之六成,估算認定被告事實之犯罪所得。則 被告就事實部分之犯罪所得應為146萬5,199元(計算式:24 4萬1,998元×0.6=146萬5,199元,四捨五入)。另就事實部 分,附表二所示款項雖係匯入被告配偶施青秀上揭帳戶,惟 證人施青秀證稱:我沒有使用過該帳戶,都是被告在使用, 我不清楚該帳戶資金來源或出入情形,我家水電等費用也沒 有從該帳戶扣款等語(見他三卷第235頁),足認該帳戶實 際上係被告使用,堪認犯罪所得均為被告實際支配,是被告 就事實部分獲有共計102萬9,620元之犯罪所得。故被告本 案共獲得249萬4,819元之犯罪所得,均未扣案,且尚無實際 返還予告訴人,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 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游淑玟提起公訴,檢察官陳宗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黃立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毓琪                       中華民國刑法第336條 對於公務上或因公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1項之罪者,處1年以 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5萬元以下罰金。 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1項之罪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42條 (背信罪) 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本人 之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之行為,致生損害於本人之財產或其他 利益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一: 編號 訂貨日(民國) 出貨日(民國) 訂購品名 訂購數量 進貨單價(新臺幣) 轉售單價(新臺幣) 每盒轉售利益(新臺幣,即轉售單價-進貨單價) 轉售損失利益(新臺幣,即每盒轉售利益×訂購數量) 1 105年6月3日 105年6月7日(起訴書誤載為8日,應予更正) 自然魅 30入(日文版) 1750盒 338元 524元 186元 32萬5,500元(起訴書載為325,000元,應予更正) 2 105年8月22日 105年9月8日 自然魅30入 2380盒 338元 524元 186元 44萬2,680元(起訴書載為442,000元,應予更正) 3 106年5月15日 106年6月19日 自然魅30入(日文版) 3000盒 338元 524元 186元 55萬8,000元(起訴書載為557,143元,應予更正) 4 106年8月24日 106年9月29日 自然魅10入(日文版) 10354盒 104元 171元 67元 69萬3,718元(起訴書載為698,155元,應予更正) 5 106年11月21日 106年12月15日 自然魅10入(日文版) 6300盒 104元 171元 67元 42萬2,100元(起訴書載為424,800元,應予更正) 附表二: 編號 銷貨單日期(民國) 出貨日期(民國) 廠商名稱 匯款時間(民國) 應收帳款金額(新臺幣) 1 107年2月23日 107年2月23日 彩瞳公司 107年2月23日 97萬1,200元 2 107年7月20日 107年7月24日 概念公司 107年7月17日 5萬8,420元

2025-02-11

KSDM-112-易-351-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