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司執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31413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葉玲君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者,應依債權人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強制執行法第30條 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執行標的係債務人於第三人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第三人之住 所地係在臺北市南港區及信義區,均非在本院轄區,依強制 執行法第7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 茲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係違誤,爰依 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前開法院。 三、依首開法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2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5-02-22

TCDV-114-司執-31413-20250222-1

執事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101號 異 議 人 魯永靜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代 理 人 葉玉琴 相 對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曹甄秝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等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4年1 月24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68490號 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強制執行法第3條及法院組織法 第17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又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 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 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 聲明異議;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亦為 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項本文、第2項所明定。次按司法事務 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當事 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 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 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 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 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 、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為強制執行程序所準用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復有明文。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 事務官於民國114年1月24日作成113年度司執字第68490號裁 定(下稱原裁定),並於114年2月4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 於原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 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又相對人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於本件程 序繫屬後變更為楊文鈞,經本院依職權裁定承受訴訟,均先 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債務發生時間為95年已超過15年有效期 ,因此請求不給付。異議人與配偶陳允建並無工作及收入( 以現今之年齡也找不到工作),與母親同住,除兩人自身生 活所必需,尚須承擔扶養負擔1/2(因為小弟魯永延中風無 法工作,現亦住在一起還需人照顧,並無法分擔扶養母親) 。以衛福部所公告113年每月生活必需費用合計為新臺幣( 下同)42,690元,一年為512,280元,如本件扣押保單全數 清償凱基,已難以維持自身及共同親屬生活所必需,為此聲 明異議請參照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2至4項辦理。 三、按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 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此業經最 高法院民事大法庭以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就是類案 件法律爭議,作出統一見解。次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 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 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強制執行法 第1條第2項定有明文。蓋強制執行程序,攸關債權人、債務 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行行為應公平合理兼顧渠 等權益,符合比例原則。依上開規定立法意旨,執行法院執 行要保人於壽險契約之權利,應衡酌所採取之執行方法須有 助於執行目的之達成;如有多種同樣能達成執行目的之執行 方法時,應選擇對債務人損害最少之方法為之;採取之執行 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之執行目的之利益顯失均 衡。而壽險契約,常見兼有保障要保人等及其家屬生活,安 定社會之功能,執行法院於裁量是否行使終止權執行解約金 債權時,仍應審慎為之,宜先賦與債權人、債務人或利害關 係人陳述意見之機會,於具體個案依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 及第122條等規定,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 之權益,為公平合理之衡量。又強制執行之目的,在使債權 人依據執行名義聲請執行機關對債務人施以強制力,強制其 履行債務,以滿足債權人私法上請求權之程序,雖強制執行 法第52條、第122條規定,應酌留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 屬生活所必需之金錢或債權,惟此係依一般社會觀念,維持 最低生活客觀上所需者而言,非欲藉此而予債務人寬裕之生 活,債務人仍應盡力籌措,以維債權人之權益。另債務人主 張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維持本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 活所必需」者,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 77條之規定,應由債務人就其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 之責。 四、經查:  ㈠相對人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本院96年度執字第31036 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於全球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全球人壽)、南山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南山人壽)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並向本 院聲請囑託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強制執行異議人於台灣人壽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人壽)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經 本院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68490號執行事件(下稱 系爭執行事件)受理。本院民事執行處於113年4月11日對全 球人壽、南山人壽就異議人保險契約金錢債權核發扣押執行 命令,以及於113年4月10日發函囑託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強制 執行異議人於台灣人壽之保險契約金錢債權。全球人壽於11 3年4月18日以聲明異議狀陳報全球人壽現有以異議人為要保 人之有效保單,但無可供扣押之債權。南山人壽於113年6月 5日陳報本院有以異議人為要保人之附表編號1、2所示保單 存在,並予以扣押。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則以113年6月20日函 回復本院執行無結果,並附上台灣人壽聲明異議狀記載「債 務人雖有投保保險,但目前無尚未給付予債務人之任何款項 ,且該保險契約無保單價值準備金;債務人非他人向第三人 投保保險之被保險人及受益人」(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55頁 )。併案債權人即相對人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異議 人間之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259718號清償借款強制執行事 件於113年12月17日併入系爭執行事件辦理。異議人就上開 扣押執行命令具狀聲明異議,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以 原裁定駁回異議人聲明異議等情,業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 件卷宗與併案執行卷宗核閱屬實,合先敘明。    ㈡復按保單價值準備金形式上雖屬保險人所有,但要保人即異議人對於所繳納保險費累積形成之保單價值準備金,具有實質權利,債權人可對之聲請執行,基於強制執行制度之規範架構,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尚不得以保障債務人或被保險人之財產權為由,排除債權人依執行名義實現其債權。再者,考量商業保險乃經濟有餘力者才會投入之避險行為,債務人即異議人名下所有財產(含動產、不動產及其他金錢債權等)為其責任財產,均為債權之總擔保。換言之,本件異議人名下對附表所示保單價值準備金或解約金債權為異議人責任財產範圍,為其所有債務之總擔保,除依法不得扣押者,債權人即相對人自得持執行名義對之強制執行。另查系爭執行事件卷附債權憑證所附繼續執行紀錄表記載103年、107年、109年、112年、113年共5次執行僅於109年度執行受償40,562元,其餘執行均未對異議人執行受償任何金額(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13、14頁);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259718號執行事件卷附債權憑證所附繼續執行紀錄表記載107年、110年共2次執行僅於110年度對異議人存款執行受償3,443元,另一次執行未對異議人執行受償任何金額(見同卷第15頁)。且查異議人名下無財產與所得,有異議人111年度、112年度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財產、所得資料(見執事聲卷第59-65頁)在卷可稽,可知異議人除投保保單之解約金外,並無其他有價值之資產可供執行。本件相對人等所憑執行債權,已高於附表所示保單預估解約金價值(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5頁民事強制執行聲請狀、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259718號卷第7頁所載請求執行金額),異議人又無有價值資產足供清償執行債權,相對人聲請就異議人所有之附表所示保單為執行,已係僅存得以實現相對人債權之執行方式,是強制執行附表所示2保單,係有助於相對人之債權得以清償,自有其必要性。再附表所示保單之預估解約金共高達159萬5,897元,相對人即得滿足此等數額之債權,異議人亦得同時消滅此等數額之債務,足見本件聲請強制執行時,相對人並無捨棄其他已足供執行實現其債權之標的,而逕擇附表所示保單為執行之情況。異議人既未舉證證明強制執行附表所示保單之情況下將受有何等數額之損害,亦未證明其有何所受損害大於相對人執行附表所示保單之利益,自堪認本院民事執行處准許相對人就附表所示保單為強制執行,顯已兼顧債權人(即相對人)、債務人(即異議人)之權益,且已為公平合理之衡量,符合比例原則。  ㈢復衡以異議人並無提出任何就附表所示保單申請保險理賠之 紀錄,異議人亦未能提出相關醫療單據證明其有急需附表所 示保單之保險金給付,異議人亦陳稱「債務人如遇重大疾病 ,養護皆需龐大費用,這種保險其實是減輕周遭人的負擔」 等語(見系爭執行事件卷第35頁),可知異議人係強調附表 所示保單未來保障,即異議人就附表所示保單尚無請領保險 給付之情事,應可認附表所示保單非維持異議人及其共同生 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現在生活 亦無積極仰賴附表所示保單之情。另終止附表所示保單雖致 異議人喪失請領保險金之利益,但將來保險條件的不利益, 不應該影響其現在保險契約債權是否作為責任財產之判斷, 對於相對人既得債權之保障,原則上應優先於異議人,更優 先於僅為期待權之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異議人既未舉證證明 附表所示保單確有例外不適宜強制執行之情事,或若終止附 表所示保單將解約金清償相對人之債權會有利益、損害顯然 失衡情事。揆諸舉證責任之法則及原則從寬例外從嚴之法理 ,自不得以保障未來不確定風險為由,逕認附表所示保單係 維持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生活所必需。此外,異議人亦 未舉證證明附表所示保單之保險給付係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 親屬目前維持最低生活客觀上所必需,或終止附表所示保單 對其及其共同生活親屬之生活造成何種之不利益,核與強制 執行法第52條第1項、第122條第2項規定不符。況附表所示 保單之保單價值準備金於異議人終止附表所示保單前,本無 從使用,故預估解約金亦難認係屬異議人或其共同生活親屬 維持生活所必需。從而,相對人聲請就異議人所有之附表所 示保單為執行,難認執行手段有何過苛、違反比例原則之情 。  ㈣綜上所述,異議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現非有賴附表所示保 單維持生活,本院民事執行處將之扣押,所為執行手段尚無 過苛,且符合比例原則,於法核無違誤。最後,異議人主張 「本件債務發生時間為95年已超過15年有效期,因此請求不 給付」之異議理由,主要爭執相對人執行債權之存在,核屬 執行名義債權請求權存否之實體法律關係爭執,應由異議人 於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以資解決,尚非本 件聲明異議程序所能審究。換言之,於強制執行程序中如涉 及私權之爭執,而其權義關係未盡明確時,應由當事人另依 民事訴訟程序謀求解決,不生聲明異議問題,要非強制執行 法第12條第1項聲明異議程序所能解決。從而,原裁定駁回 異議人就附表所示保單債權強制執行程序之聲明異議,並無 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范智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鄭玉佩 附表: 編號 要保人 被保險人 保單名稱 (保單號碼) 解約金金額 單位:新臺幣 1 魯永靜 魯永靜 南山年年春還本終身保險 (Z000000000) 1,474,573元 2 魯永靜 魯永靜 新二十年限期繳費增值分紅終身壽險 (Z000000000) 121,324元

2025-02-21

TPDV-114-執事聲-101-20250221-2

司執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5809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債 務 人 賴聰傑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賴聰傑對第三人三商美邦人壽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基於保險契約 所生債權,惟第三人所在地分別在臺北市內湖區、南港區。 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 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5-02-21

NTDV-114-司執-5809-20250221-1

消債清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13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邱千芬 代 理 人 王捷歆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民國114年2月21日17時起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 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定有 明文。次按,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 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 。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定有明文。再按,法院開始清算程 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 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 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 第16條第1項亦分別定有明文。復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 項但書所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 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即可,不以協 商成立後始發生者為限,並與債務人於協商時能否預見無關 。債務人於協商時縱未詳加思考、正確判斷,或可預見將來 履行可能有困難而仍冒然簽約成立協商,亦不能據此即認其 履行有困難係可歸責於債務人。至債務人於履行有困難之事 由發生前有無違約不履行行為,與該事由是否不可歸責於債 務人之判斷尚屬無涉(民國98年第1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24 號、26號提案,司法院民事廳消債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就 101年1月4日修正前消債條例第151條第5項但書所定「因不 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顯有重大困難者」之闡釋、103 年第9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4號提案,司法院民事廳消債條例 法律問題研審小組之意見,可資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甲○○現任職於台灣聖薇 生技有限公司(下稱聖薇公司)擔任臨時美容師之工作,平 均每月報酬收入約為新臺幣(下同)16,723元,除此報酬收 入外,名下尚有存款2,913元、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國泰人壽保險公司)之保單3紙(解約金合計為114,030 元),然累積債務總金額已達2,393,133元,均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債務,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前於97年 7月間已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冊及債務人 清冊,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下稱第一商銀)請求前置協商,雙方於97年7月15日 就無擔保債務達成「自97年8月10日起為首期繳款日,每月 以14,000元,共分177期、年利率0%,以各債權銀行債權金 額比例清償各項債務,至全部債務清償為止」之還款方案, 並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以97年度消債核字 第1652號裁定認可在案。惟債務人於97年當時經營婦嬰用品 之「童心企業行」,因銷售情況不佳,不得已於98年間結束 營業,復需扶養當時尚未成年之子女蔡尚哲,致無力協助負 擔上開清償方案而不得已毀諾,且債務人現因身體裝況不佳 ,需定期往返醫院回診,每月報酬收入扣除個人基本生活費 用18,618元後,實已無法負擔債權銀行所提供之任何還款方 案,爰依上開規定,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清 冊、債務人清冊,聲請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債務人於聲請本件清算程序前即97年7月15日曾依消債條例第 151條第1項之規定,與第一商銀等債權金融機構就無擔保債 務成立債務協商清償方案,雙方約定自97年8月10日起,分1 77期、利率0%,每期繳款14,000元,依各債權銀行債權金額 比例清償各項債務,至全部債務清償為止,並經臺北地院於 97年7月23日以97年度消債核字第1652號民事裁定予以認可 ,而債務人自97年8月10日起繳納數期款項後即於98年間毀 諾未再繳款等情,業據債務人提出前置協商機制協議書(金 融機構無擔保債權)、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 人綜合信用報告回覆書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臺北地院 97年度消債核字第1652號民事裁定核閱無訛,足認債務人於 聲請清算程序前確已與各債權人踐行前置協商程序而毀諾。  ㈡債務人主張其於97年當時經營婦嬰用品之「童心企業行」, 因銷售情況不佳,不得已於98年間結束營業,復需扶養當時 尚未成年之子女蔡O哲,致無力協助負擔上開清償方案而不 得已毀諾,且債務人現因身體裝況不佳,需定期往返醫院回 診,每月報酬收入扣除個人基本生活費用18,618元後,實已 無法負擔債權銀行所提供之任何還款方案等語,並提出營業 稅繳納證明、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113年11月19日南市經 商字第1130022463號函文、113年11月20日南市經商字第113 0022507號函文檢附之童心企業行商業登記資料、營業稅稅 籍證明、戶籍謄本、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門診收據 、裕東診所診斷證明書、忠群診所檢驗報告為證。而依前開 說明,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重大困難,僅須於 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即與消債條例第15 1條第7項但書之規定相符,基此,縱令債務人於協商當時有 履行前述協商約定之可能,然因以債務人目前任職於聖薇公 司之報酬收入情形而言,債務人自112年12月起至114年1月 止之每月報酬收入分別為17,700元、16,300元、15,900元、 16,800元、15,600元、14,600元、16,200元、16,900元、18 ,100元、16,600元、16,400元、17,300元、19,000元、16,2 00元,此有聖薇公司出具之報酬證明單為憑,是債務人平均 每月報酬收入約為16,686元,堪予認定。而其每月個人基本 生活費用為18,618元,因該金額並未逾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所 公告114年臺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用每人每月為15,515 元之1.2倍即18,618元之範圍(參酌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 項之規定),堪認為合理,則以債務人每月收入扣除每月必 要生活費用,已無賸餘(16,686元-18,618元),並不足以 履行前述協商所約定每月應清償之14,000元,是以,債務人 顯有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所定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 ,致履行有困難之情形。  ㈢從而,債務人主張其曾在97年7月15日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第 一商銀請求協商而協商成立,惟其係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 致履行上開協議顯有重大困難,且依其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 支出之情形已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均 堪予採信。至債務人名下雖有台灣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人壽 保險公司之保單3紙(解約金合計為114,030元),且若再加 計債務人之存款2,913元,至多亦僅有116,943元,實難認該 等款項得以清償債務人逾200萬元之無擔保債務,是其資產 尚不足清償全部債務,應認債務人確已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 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 四、綜上所述,依債務人之收入財產及必要生活支出之情形,已 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程度,而債務人僅係一 般消費者,5年內未曾從事營業活動,之前雖曾與各債權銀 行達成協議,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上開協議顯 有重大困難,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 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清 算聲請之事由存在,則債務人聲請清算,應屬有據,爰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碧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已於114年2月21日17時公告。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2025-02-21

TNDV-114-消債清-13-20250221-2

司執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5989號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務 人 祝素貞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0條之 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 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本院執行債務人祝素貞對第三人國泰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基於保險契約所生債權,惟第三人所在地分別在 臺北市大安區、中正區、南港區。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 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

2025-02-21

NTDV-114-司執-5989-20250221-1

湖補
內湖簡易庭

給付扣押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湖補字第169號 原 告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高彬修 林奕恩 上列原告與被告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扣押款事 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12,56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逕 向本庭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內湖簡易庭 法 官 許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許慈翎

2025-02-21

NHEV-114-湖補-169-20250221-1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9號 債 務 人 何秀慧 代 理 人 趙興偉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何秀慧自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二月二十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 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 項定有明文。又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 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 債務清理之調解,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亦有明定。次按法 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 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 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 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消債條 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前已聲請調 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 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復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或宣告破產,爰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債務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有卷內如附表一所示各項資料等件 可稽。又依債務人釋明及陳報資料,債務人現年45歲,居住 在新北市淡水區,其財產、收入及支出現況如附表二所示。 另債務人自陳其於郵局帳戶內尚有存款,然上開存款餘額低 微,縱不予列計,亦不影響對於債務人財產狀況之評估。  ㈡依債權人所陳報及債權人清冊等,債務人所負債務總額(含 本金、利息、違約金及費用)已達744,504元,其財產現值 仍不足以清償債務,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勞力等狀況 ,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此外,復查無債務 人有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 生聲請之事由,是債務人聲請更生,洵屬有據。爰依首揭規 定,裁定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 四、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高御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楊宗霈 附表一 編號 資料 卷證頁數 1 現戶全戶戶籍謄本 本院卷第65頁 2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之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 本院卷第24至27頁 3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 本院卷第137至142頁 4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債權銀行報送授信資料明細 本院卷第143至146頁 5 111年度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本院卷第16、129頁 6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本院卷第18頁 7 調解不成立證明書 本院卷第10頁 8 金融機構及郵局之存摺資料 本院卷第74至82頁 9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本院卷第83至90頁 10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及明細 本院卷第12至13頁 附表二 壹、財產現況 編號 財產項目 估算現值 卷證頁數 1 友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壽險保單(按保單價值準備金金額估算) 5,570元 本院卷第92頁 2 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壽險保單(按保單現金價值估算) 6,472元 本院卷第91頁 合計 12,042元 貳、收入現況 編號 收入項目 每月金額 卷證頁數 1 薪資 28,000元 本院卷第14、63頁 合計 28,000元 叁、支出現況 編號 支出項目 每月金額 卷證頁數 1 每月必要支出(按114年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計算) 20,280元 本院卷第14頁 2 扶養父親 6,599元 本院卷第63頁 合計 26,879元 金額均為新臺幣

2025-02-20

SLDV-113-消債更-79-20250220-2

消債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361號 聲 請 人 方庭卉(原名:方雅慧) 代 理 人 馬涵蕙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方庭卉自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九日下午四時起開始更 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因債權人非金融機 構,毋庸進行前置協商或調解程序,伊又未經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於民國113年8月28日聲請更生等語 。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 即時發生效力;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 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 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3條 、第16條第1項、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 ㈠關於聲請人清償能力部分   ⒈聲請人於111年度無申報所得,112年度申報所得為268,180 元,有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人壽)保單 解約金19,516元、安達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安達人壽)保單解約金155,988元(113年4月至9月每月各 領取2,172元、2,231元、2,200元、2,280元、2,243元、2 ,281元保險給付)、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郵 政)保單解約金94,658元、元大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 單解約金258,771元(已扣保單借款本息,另保單號碼LVA A024893號保單業於113年7月15日將要保人由聲請人變更 為其母親李翠霞,是該保單解約金美元5,874元是否應納 入聲請人財產之列,則留待更生程序再為處理,附此敘明 之),原有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商美 邦人壽)保單,惟於111年10月6日終止,領回美元9,292. 05元,至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全球人壽)保 單部分,經本院依職權向函詢保單狀況及解約金數額,迄 未獲回覆,因該保單解約金之數額無礙於本件更生聲請之 准駁,爰暫未予列計。   ⒉又聲請人罹輕度二尖瓣膜脫垂、輕度心瓣膜閉鎖不全、心 律不整,自陳111年8月至112年2月22日無業,112年2月23 日起於藥典醫事股份有限公司任職,112年2月至12月收入 共280,970元,113年1月至10月平均每月收入約30,950元 【計算式:(32,346+30,476+29,957+32,004+29,283+30, 276+28,353+30,854+29,763+30,519)÷10+(6,000+200+6 00)÷12=30,950,本裁定計算式均採元以下4捨5入】,前 於111年9月領取疫情補助30,000元,112年4月領取全民共 享普發現金6,000元,未領取補助。   ⒊上開各情,有111年度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及財產歸屬資料清單(卷第25-29頁)、財產及收入 狀況說明書(卷第103-104頁)、債權人清冊(卷第17頁 )、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 (卷第33-37頁)、信用報告(卷第105-108頁)、戶籍謄 本(卷第177頁)、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卷第3 1-32頁)、個人商業保險查詢結果表(卷第131-137頁) 、社會補助查詢表(卷第67頁)、租金補助查詢表(卷第 69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卷第71頁)、勞動部勞動 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函(卷第73頁)、健保投保資料( 卷第203頁)、存簿暨交易明細(卷第155-173、287-291 頁)、薪資表(卷39、111-121、285頁)、服務證明書( 卷第109頁)、藥典醫事股份有限公司陳報狀(卷第79-93 頁)、台灣人壽函(卷第75-77頁)、安達人壽函(卷第2 99頁)、三商美邦人壽函(卷第293-298頁)、中華郵政 函(卷第271-273頁)、元大人壽函(卷第95-97頁)、診 斷證明書(卷第283頁)等附卷可證。   ⒋經考量聲請人上述工作、收入情況,爰以其於113年1月至1 0月平均每月收入30,950元評估其償債能力。 ㈡關於聲請人必要生活費用部分,聲請人主張原於胞妹所有房 屋居住,自113年1月起獨自租屋居住,每月支出17,303元( 包含每月房屋租金8,600元,卷第99-104頁)乙情,並提出 租賃契約(卷第123-128頁)、房東簽立之收據(卷第129頁 )為證。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 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 清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本院參酌衛福部社會司 所公告114年度高雄市最低生活費為16,040元,1.2倍即19,2 48元,聲請人主張每月必要支出約17,303元,尚屬合理,應 予採計。  ㈢承上,聲請人目前每月收入約30,950元,扣除個人必要支出1 7,303元後,剩餘13,647元,而聲請人目前負債總額約4,079 ,799元(卷第251-269頁),扣除台灣人壽、安達人壽、中 華郵政、元大人壽保單解約金共528,933元後,以每月所餘 逐年清償,至少須約22年【計算式:(4,079,799-528,933 )÷13,647÷12≒22】始能清償完畢,應認其有不能清償債務 之虞。此外,聲請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 0萬元,且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 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爰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1 項、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 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庭  法 官 陳美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翔彬

2025-02-19

KSDV-113-消債更-361-20250219-2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67號 債 務 人 張俊宸即張逸誠即張桓華 代 理 人 王崇宇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張俊宸即張逸誠即張桓華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九日下午 五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 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更生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 或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規 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前已向本院聲 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見臺灣臺北 地方法院113年度北司消債調字第32號卷【下稱調解卷】第2 5頁)、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 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見調解卷第31至49 頁,本院卷第49至62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見調解卷第53頁,本院卷第67頁)、民國110至112年度綜 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調解卷第55至57頁,本院卷 第63至65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e化服務系統勞工保險最 新異動查詢資料(見調解卷第59至63頁)、薪俸袋(見調解 卷第65至66頁)、孩子撫養費協定書(見本院卷第69頁)、 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灣人壽)113年7月19日 台壽字第1130019286號函(見本院卷第71頁)、郵局存摺影 本(見本院卷第73至99頁)、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 公司查詢資料(見本院卷第101至109頁)、中華民國人壽保 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見本院卷第113至116頁)、薪資證明書(見本院卷第117至1 23頁)、機車新領牌照登記書及行車執照、估價單(見本院 卷第131至135頁)、保單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137至145頁 )、應受扶養人張靖恩戶籍謄本(見調解卷第27頁)為證, 並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見調解卷第183 頁)、本院戶役政資訊網站個人戶籍資料查詢(見本院卷第 28頁)、各類貸款補貼案件查詢資料(見本院卷第29頁)、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8月19日新北社助字第1131596904號 函(見本院卷第35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3年8月16日保 國四字第11313067910號函(見本院卷第37頁)、富邦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13日陳報狀暨所附保單資料(見 本院卷第161至162頁)、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 月15日南壽保單字第1130067014號函暨所附保單資料(見本 院卷第163至165頁)、台灣人壽114年1月15日台壽字第1130 058128號函暨所附保單資料(見本院卷第167至169頁)可稽 。 ㈡、參酌債務人現年44歲,居住在新北市汐止區,自陳每月薪資 收入約2萬8,500元,且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及分擔未成年子女 扶養費支出共約2萬7,680元(見本院卷第45頁),核與前述 事證大致相符,每月僅餘820元可供還款,且其除有價值5萬 9,000元之機車1輛(見本院卷第135頁),及保單預估解約 金、價值準備金共17萬3,609元(見本院卷第162、165、169 頁),名下別無其他財產(見調解卷第53頁,本院卷第67頁 ),相較所陳報債務總額已達174萬268元(見調解卷第19至 21頁),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 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 請更生,即屬有據。依前開說明,應予開始更生程序,並命 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2-19

SLDV-113-消債更-167-20250219-3

消債更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8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張釆綾 代 理 人 陳照先律師(法律扶助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明良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債務人張釆綾自民國114年2月19日16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先 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住所地或居 所地之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 請更生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 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 債務清理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 3條、第5條第1項、第4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 官進行更生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 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債條例第45條第 1項、第16條第1項亦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下稱聲請人)積欠相對人 即債權人(下稱債權人)債務總額約164萬1,898元,有不能 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債務之虞之情事,曾向本院聲請調解, 經本院於民國113年7月2日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90號調解 不成立。聲請人目前每月平均收入約為2萬1,350元,扣除其 個人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及未成年子女4名之扶養費共5萬1,22 8元後,已無餘額用以清償債務,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聲請人前揭主張,業據其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 人清冊、債務人清冊等件予以說明,並提出聲請人之大雅郵 局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及交易明細、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 有限公司存款交易明細手機翻拍畫面影本、玉山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存款交易明細手機翻拍畫面及存摺封面及內頁影 本及交易明細影本、債權人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貸款繳款 紀錄手機翻拍畫面影本、行車執照影本、機車新車估價資料 影本、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709號民事裁定影 本、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577號民事裁定影 本、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契約內容明細表及中文 投保證明影本、戶籍謄本影本、聲請人子女之身心障礙證明 卡影本、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及 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影本、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影本、11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 資料清單影本、113年1至7月薪資袋影本、勞(職)保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中央健康保險署中區業務組保險對象加保 紀錄明細表、身分證影本、收入切結書、本院111年度司促 字第3334號支付命令網頁列印本等件為憑。經查:  ㈠聲請人前曾與第三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澳盛 (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前置協商成立,並 於111年1月24日因清償完畢結案,再於113年6月4日以書面 對第三人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已無債權)及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向本院聲請前置 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90號前置調解事件受 理,並於113年7月2日調解不成立,經本院核閱上開前置調 解事件卷宗(下稱調解卷)無訛,是聲請人於聲請本件更生 前,業經調解不成立,已符合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之要件 ,堪可認定。  ㈡聲請人主張其現於美食達人股份有限公司(即85℃)水里店擔 任門市人員(部分工時),每月平均收入約為2萬1,350元, 有收入切結書、薪資袋影本可參,應屬適當;而聲請人現在 支出部分,聲請人陳稱個人每月必要生活費用以113年度臺 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即1萬7,076元計算之,惟因 上開標準於114年度已調高為1萬8,618元,故以為1萬8,618 元作為聲請人個人必要支出之計算基礎,較為妥適。  ㈢聲請人負擔4名未成年子女扶養費用部分,聲請人陳稱以每月 必要生活費用以113年度臺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即 1萬7,076元,按聲請人及配偶2名扶養義務人負擔,合計約 為3萬4,152元,有戶籍謄本在卷可參。然而,聲請人所需扶 養之子女中,次女領有身心障礙生活補助,113年度為每月5 ,437元,應自其必要生活費用中扣除,且聲請人子女之必要 支出費用,亦應以114年度臺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 即1萬8,618元計算之,故聲請人負擔次女之扶養費用為6,59 1元(計算式:【1萬8,618元-5,437元】÷2名扶養義務人≒6, 59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聲請人負擔其他3名子女之扶養 費用為2萬7,927元(計算式:1萬8,618元÷2名扶養義務人×3 名子女=2萬7,927元),合計以3萬4,518元計算,較屬妥適 。  ㈣從而,聲請人每月平均收入約為2萬1,350元,扣除其每月必 要生活費用約為1萬8,618元、子女扶養費3萬4,518元後,雖 無餘額,然聲請人主張其願每月清償8,000元,本院審酌聲 請人為00年0月生,其年齡及身體狀況仍有相當之工作能力 ,足認聲請人有固定收入履行更生方案,有重建更生之可能 。  ㈤而如附表所示全體債權人陳報,截至附表所示基準日止,對 聲請人尚有如附表所示債權額(含本金、利息),合計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權總額約為2萬9,490元,有擔 保或有優先權之債權總額約為162萬1,318元,另對於第三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則已無債務,有臺灣土地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民事陳報狀在卷可參。再依聲請人之全國財產稅 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顯示,聲請人名下並無財產,另有中華 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大雅郵局存款96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豐原分行存款54元、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雅分行存款51元、機車2輛(聲請人陳報價值分別約為6,9 00元、7,100元)、三商美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險單2 張(解約金分別約為0元、4萬2,892元)、台灣人壽保險股 份有限公司保險單1張(無保單價值準備金或解約金)、遠 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保險單2張(保單價值準備金 分別約為2,475元、1,334元)、另於連線商業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開設帳戶(存款數額不明)及有全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 公司保險單1張(保單價值準備金或解約金不明),合計約6 萬0,902元之財產外,別無其他財產,堪認聲請人之債務大 於財產,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如不予更生重建生活, 有違消債條例協助債務人重建更生之立法本意。 四、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又所負無擔 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 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應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 在,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自應准許。 五、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志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雅筑 附表:               編號 債權人 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權總額(新臺幣) 基準日(民國) 1 馨琳揚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2萬9,490元 113年12月5日 合計 2萬9,490元 編號 債權人 有擔保或優先權之債權總額(新臺幣) 基準日(民國) 1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40萬5,250元 113年7月2日 2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3萬5,058元 113年7月2日 88萬1,010元 113年7月2日 合計 162萬1,318元

2025-02-19

NTDV-113-消債更-80-202502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