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唐淑嫻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司監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監宣字第17號 聲 請 人 歐○慧 關 係 人 方○雅 上列當事人聲請選任受監護宣告人歐○茹之特別代理人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定方○雅(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擔任受監護宣告人歐○茹(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於辦理被繼承人歐○賞(民國00年0月00日 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民國113年1月28日死亡) 遺產繼承分割相關事宜之特別代理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 元由受監護宣告人歐○茹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歐○茹之胞兄,並經本院113年 度監宣字第000號裁定選定為歐○茹之監護人。因聲請人及受 監護宣告人歐○茹之父歐○賞前於民國113年1月28日死亡,聲 請人及歐○茹同為歐○賞之繼承人,於辦理歐○賞之遺產繼承 分割相關事宜時,聲請人與歐○茹之利益相左,依法不得代 理,爰依法請求選定方○雅擔任受監護宣告人歐○茹辦理歐○ 賞遺產繼承分割相關事宜之特別代理人。 二、按監護人之行為與受監護人之利益相反或依法不得代理時, 法院得因監護人、受監護人、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 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監護人選任特別代理人 ,此即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8條第2 項之規定。又該 條所定「依法不得代理」係採廣義解釋,包括民法第106 條 禁止自己代理或雙方代理之情形,以及其他一切因利益衝突 、法律上禁止代理之情形而言。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家事聲請狀、戶籍謄 本、繼承系統表、印鑑證明、財政部南區國稅局遺產稅繳清 證明書、遺產分割協議書、陳報狀等件為證。依聲請人聲請 狀所述,其稱係為辦理遺產分割繼承登記而聲請選任特別代 理人,按其所辦理事務,實質上為處理被繼承人歐○賞之遺 產繼承暨分割事宜,而本件聲請人既為受監護宣告人歐○茹 之監護人,亦同時為被繼承人歐○賞之繼承人,關於被繼承 人歐○賞之遺產繼承及分割事宜,顯有利益衝突之情,依法 不得代理,自有為受監護宣告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次 查,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核定被繼承人歐○賞之遺產總額係新 臺幣(下同)33,804,196元,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有5人,受 監護宣告人歐○茹之應繼分係遺產總額之5 分之1 即核定價 額6,760,839 元〈計算式:33,804,196元÷5=6,760,839 元, 元以下4捨5入〉,據聲請人提出之遺產分割方案所載,被繼 承人所遺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地號土地由歐○明單獨繼 承;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由受監護宣告人 歐○茹單獨繼承;坐落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臺 南市○○區○○○段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由聲請人 單獨繼承;臺灣銀行東港分行存款新臺幣(下同)463,793元 及2,000元、中華郵政公司新園郵局存款2,258元、應收國保 年金4,353元由歐○美單獨繼承,土地租金部分則由各該土地 繼承人繼承取得。是以受監護宣告人歐○茹就被繼承人歐○賞 所留遺產,其繼承標的之核定價額為7,124,400元(計算式:3 ,562,200+356,200=7,124,400元),已逾其應繼分數額6,760 ,839元,應認已無侵害其利益之情事,故就繼承人間關於遺 產分割等繼承事宜之處置,自應予以尊重。 四、復查,歐○明已依據本院113 年度監宣字第000號裁定,會同 聲請人開具受監護宣告人歐○茹財產清冊完畢,經本院職權 調閱上開卷宗核閱無訛。又關係人方○雅為受監護宣告人歐○ 茹之兄嫂,與受監護宣告人關係甚親,就被繼承人歐○賞之 遺產繼承與協議分割事宜並無利害關係,且具狀同意擔任受 監護宣告人歐○茹之特別代理人,有同意書在卷足憑,亦無 其他不適任事由。從而,聲請人聲請選任方○雅為受監護宣 告人歐○茹於辦理歐○賞所遺之遺產繼承與協議分割事宜之特 別代理人,尚屬適當,應予准許。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3-司監宣-17-20250210-1

司輔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輔宣字第1號 聲 請 人 許○慈 關 係 人 林○君 上列當事人聲請選任受輔助宣告人許○之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選定林○君(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擔任受輔助宣告人許○(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於辦理被繼承人許○泰遺產繼承分 割相關事宜之特別代理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受輔助宣告人許○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許○之胞姐,許○前經本院113 年度輔宣字第00 號裁定為受輔助宣告人,並由聲請人擔任 輔助人。聲請人及許○之父親即許○泰於民國113年5月3日死 亡,因聲請人與許○同為許○泰之繼承人,於辦理被繼承人許 ○泰之遺產繼承分割相關事宜時,聲請人與許○之利益相左, 依法不得代理,爰依法請求選定林○君擔任許○為辦理被繼承 人許○泰之遺產繼承分割相關事宜之特別代理人。 二、按輔助人之行為與受輔助宣告人之利益相反或依法不得代理 時,法院得因輔助人、受輔助宣告人、主管機關、社會福利 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受輔助宣告人選 任特別代理人,此即民法第1113條之1 準用同法第1098條第 2 項之規定。又該條所定「依法不得代理」係採廣義解釋, 包括民法第106 條禁止自己代理或雙方代理之情形,以及其 他一切因利益衝突、法律上禁止代理之情形而言。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屏東縣東港地政事務所 土地登記案件補正通知書、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遺產稅 財產參考清單、財政部南區國稅局納稅義務人違章欠稅查復 表(國稅部分)、111年度及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民事補正狀等件為證。次查聲請人陳報被繼承人許○ 泰遺有不動產共計核定價值新臺幣(下同)4,620,990元, 被繼承人有繼承人4人,依民法第1144條、第1223條之規定 ,聲請人之應繼分係1/4 即1,155,248 元(計算式:4,620, 990元÷4=1,155,248元,元以下4 捨5入),經全體繼承人協 議由聲請人許○慈及受輔助宣告人許○共同繼承被繼承人許○ 泰所遺坐落屏東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坐落屏東縣○○鄉○ ○段000地號土地則由受輔助宣告人許○單獨繼承;坐落屏東 縣○○鄉○○段000○000○000地號土地及屏東縣○○鄉○○段00000地 號土地、門牌號碼屏東縣○○鄉○○路00000號房屋則由聲請人 單獨繼承;許○碧、許○春各繼承50萬元現金,有本院114年2 月5日調查筆錄、遺產分割協議書在卷可考,從形式上觀之 ,已逾受輔助宣告人許○之應繼分(計算式:1,002,750元÷2= 501,375元+789,362元=1,290,737元),是核上開分割方法並 無侵害受輔助宣告人許○利益之情事。聲請人為受輔助宣告 之人許○輔助人,聲請人與許○又同為許○泰之繼承人,在辦 理被繼承人許○泰之遺產繼承分割事宜時,顯有利益衝突之 情,依法不得代理,自有為受輔助宣告人許○選任特別代理 人之必要。復查林○君係許○之姪女,對於被繼承人許○泰之 遺產繼承分割事宜尚無利害關係,且同意擔任特別代理人, 有同意書在卷可參,核與前揭法律規定,尚無不合。從而, 聲請人聲請選任林○君於許○辦理被繼承人許○泰遺產繼承分 割相關事宜之特別代理人,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3-司輔宣-1-20250210-1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2044號 聲 明 人 蕭○○ 聲 明 人 蕭○○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蕭○發 法定代理人 鄧○○ 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王○昆拋棄繼承事件,本院除就同案 聲明人蕭○發准予備查外,就聲明人蕭○○、蕭○○部分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明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人本得拋棄其繼承權,且應於知悉其得為繼承之時起 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定有明文。準 此,非繼承人即無拋棄繼承權可言。次按遺產繼承人,除配 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 姊妹。㈣祖父母。且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若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 始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本於固有權,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民法第1138條、1139條及1140條分別定有明文。故繼承權之 拋棄,係指繼承開始後,否認繼承效力之意思表示,使該繼 承人之繼承權溯及於繼承開始時喪失,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 同一順序之繼承人而言(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36號裁 判意旨參照),是僅有與被繼承人具有上開親屬關係之繼承 人,始得向法院為拋棄繼承權之意思表示,而後順位或親等 較疏之繼承人更應待先順位或親等較近之繼承人喪失或拋棄 其繼承權後始得為之。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被繼承人 王○昆(男,民國00年0月00日出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市○○街000號0樓之0) 於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明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向 本院聲明拋棄繼承,請求准予備查。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32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 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三、經查,聲明人主張被繼承人王○昆於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 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業據提出聲明拋棄繼承權狀、繼 承系統表、被繼承人除戶戶籍謄本、繼承人戶籍資料、印鑑 證明等件附卷可稽。次查,除被繼承人之孫即聲明人蕭○○( 代位先於被繼承人死亡之子輩王○○)經本件准予備查之外, 被繼承人尚有代位繼承人即孫子女蕭○○(代位先於被繼承人 死亡之子輩王○○),現仍生存且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有 戶籍謄本、本院案件查詢清單在卷為憑。基此,聲明人蕭○○ 、蕭○○既為被繼承人之曾孫子女即聲明人蕭○發之子女,揆 諸前揭規定,本件被繼承人既尚有先順位之繼承人蕭○○本於 固有權,代位繼承被繼承人子女王○○應繼分,依法取得當然 繼承權,其尚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則聲明人蕭○○、蕭○○ 尚未取得繼承權,其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應予 駁回。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3-司繼-2044-20250210-1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2180號 聲 明 人 曾○嘉 聲 明 人 曾○庭 聲 明 人 謝○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謝○ 法定代理人 林○伶 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林○和拋棄繼承事件,本院除就同案 聲明人林○吟、林○伶、林○瑞准予備查外,就聲明人曾○嘉、曾○ 庭、謝○部分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明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人本得拋棄其繼承權,且應於知悉其得為繼承之時起 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定有明文。準 此,非繼承人即無拋棄繼承權可言。次按遺產繼承人,除配 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 姊妹。㈣祖父母。且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若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 始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本於固有權,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民法第1138條、1139條及1140條分別定有明文。故繼承權之 拋棄,係指繼承開始後,否認繼承效力之意思表示,使該繼 承人之繼承權溯及於繼承開始時喪失,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 同一順序之繼承人而言(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36號裁 判意旨參照),是僅有與被繼承人具有上開親屬關係之繼承 人,始得向法院為拋棄繼承權之意思表示,而後順位或親等 較疏之繼承人更應待先順位或親等較近之繼承人喪失或拋棄 其繼承權後始得為之。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被繼承人 林○和(男,民國00年0月00日出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鄉○○村○○○街0○0號)於 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明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向本 院聲明拋棄繼承,請求准予備查。 三、經查,聲明人主張被繼承人林○和於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 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業據提出聲請拋棄繼承權狀、繼 承權拋棄書、拋棄繼承通知書、繼承系統表、被繼承人除戶 戶籍謄本、繼承人戶籍資料、印鑑證明等件附卷可稽。其中 除被繼承人之子女林○吟、林○伶、林○瑞已向本院聲明拋棄 繼承,並經本件准予備查之外;另經本院函詢屏東○○○○○○○○ ,被繼承人尚有子女林李○○、林○○現仍生存,尚未向本院聲 明拋棄繼承,有本院案件索引卡查詢清單及屏東○○○○○○○○11 3年12月30日屏內戶字第1130503456號函在卷可參。基此, 聲明人曾○嘉、曾○庭、謝○既為被繼承人之孫子女,為次一 順位孫輩繼承人,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被繼承人既尚有先順 位之繼承人林李○○、林○○,依法取得當然繼承權,尚未向本 院聲明拋棄繼承,則聲明人曾○嘉、曾○庭、謝○作為被繼承 人次一順位之法定繼承人,自尚未取得繼承權,渠等向本院 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32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 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3-司繼-2180-20250210-1

司養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養聲字第5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乙○○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甲○○ 關 係 人 丙○○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乙○○於民國114年1月6日收養甲○○為養子女。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乙○○(男,民國00年0 月0日生)願收養配偶丙○○所生子女甲○○(女,民國00年0月 00日生)為養子女,雙方於114年1月6日訂立收養契約書, 爰依民法第1079條第1項規定聲請認可本件收養等語。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 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收養 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下列親屬不得收養為 養子女:直系血親。直系姻親。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 子女者,不在此限。旁系血親在6 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5 親等以內,輩分不相當者;夫妻之一方被收養時,應得他方 之同意;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 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 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父母之 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 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 並記明筆錄代之;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依 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有其他重大事由,足 認違反收養目的。民法第1079條、第1073條第1 項本文、第 1073之1 條、第1076條第1 項、第1076條之1 第1 項及同條 第2 項、第1079之2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收養人甲○○之生父與生母於96年8月6日離婚,並約 定共同監護被收養人,嗣生母於98年5月27日與收養人乙○○ 結婚,收養人因而成為被收養人之繼父,有戶籍資料附卷為 憑。收養人並提出收養契約書、○○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 職證明書、健康檢查體檢報告、中華民國屏東縣政府警察局 無刑事紀錄證明在卷。另據收養人、被收養人、生母於本院 調查期日時到場表示同意本件收養;收養人乙○○並陳述:「 被收養人想要被我收養,我已經跟被收養人一起生活超過10 年了,我有把被收養人當成我自己的女兒看待。」; 被收養 人甲○○則在院表示:「我把收養人當作爸爸,我成年手續沒 那麼複雜了,所以來辦理收養,是我提出本件收養的。」、 「國小三年級之前是阿公阿嬤撫育,之後就搬去跟媽媽、收 養人同住,然後就是由他們扶養我。」、「我平常住在高雄 的宿舍,但放假會回屏東的家,會用LINE打電話跟收養人聊 天,如果休假時間比較長,也會一起出去玩。」;生母丙○○ 表示:「同意甲○○讓乙○○收養,因為被收養人成年了,想尊 重他的決定,而且被收養人的生父不在了,被收養人也跟收 養人一起生活很久了,收養人也有把被收養人當成自己的女 兒看待。」等語,並提出被收養人生父丁○○除戶謄本,有本 院114年2月5日調查筆錄附卷可稽。 四、本院審酌被收養人自國小三年級起就與收養人及生母共同生 活,現在高雄工作,常以LINE互相聯繫,放假時會回到收養 人住處同住,如有休假時間比較長,也會一起出遊等情,有 通訊軟體截圖、照片附卷為憑,況本件係由被收養人主動提 出要讓收養人收養,足認被收養人與收養人間已存有互相依 存及支持之事實,雙方希望透過收養與彼此建立進一步之法 律上親子關係。本院審酌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在長久共同相處 下,建立起依附性連結與互動基礎,是本件收養人與被收養 人彼此感情交流互動佳,足認被收養人真意在與收養人間建 立法律上親子關係,且成立收養意願明確,收養動機單純, 亦已徵得生母丙○○之同意,再者,被收養人生父丁○○已於97 年12月17日死亡,是以本件有民法第1076條之1第1項之事由 ,毋庸徵得生父之同意等情。復酌本件收養查無無效、得撤 銷或不應予以認可之事由,是本件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 認可,並溯及於114年1月6日訂立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第23 條、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 項前段,裁定如 主文。 六、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七、本件認可收養之裁定,於其對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均 確定時發生效力(家事事件法第81條、第117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4-司養聲-5-20250210-1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2019號 聲 請 人 王○林 聲 明 人 王○維 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王○昆拋棄繼承事件,本院除就同案 聲明人王○林准予備查外,就聲明人王○維部分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明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人本得拋棄其繼承權,且應於知悉其得為繼承之時起 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定有明文。準 此,非繼承人即無拋棄繼承權可言。次按遺產繼承人,除配 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 姊妹。㈣祖父母。且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若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 始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本於固有權,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民法第1138條、1139條及1140條分別定有明文。故繼承權之 拋棄,係指繼承開始後,否認繼承效力之意思表示,使該繼 承人之繼承權溯及於繼承開始時喪失,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 同一順序之繼承人而言(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36號裁 判意旨參照),是僅有與被繼承人具有上開親屬關係之繼承 人,始得向法院為拋棄繼承權之意思表示,而後順位或親等 較疏之繼承人更應待先順位或親等較近之繼承人喪失或拋棄 其繼承權後始得為之。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被繼承人 王○昆(男,民國00年0月00日出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市○○街000號0樓之0) 於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明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向 本院聲明拋棄繼承,請求准予備查。 三、經查,聲明人主張被繼承人王○昆於113年10月30日死亡,聲 明人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業據提出聲明拋棄繼承權狀、繼 承系統表、被繼承人除戶戶籍謄本、繼承人戶籍資料、印鑑 證明等件附卷可稽。次查,除被繼承人之子即聲明人王○林 經本件准予備查之外,被繼承人尚有代位繼承人即孫子女蕭 ○○(代位先於被繼承人死亡之子輩王○○),現仍生存且未向本 院聲明拋棄繼承,有戶籍謄本、本院索引卡查詢資料在卷為 憑。基此,聲明人王○維既為被繼承人之孫即子輩繼承人王○ 林之子女,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被繼承人既尚有先順位之繼 承人蕭○○本於固有權,代位繼承被繼承人子女王○○應繼分, 依法取得當然繼承權,其尚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則聲明 人王○維尚未取得繼承權,其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 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32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 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10

PTDV-113-司繼-2019-20250210-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陳報遺產清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29號 聲 明 人 鄭○隆 一、上列聲明人聲請對被繼承人鄭○國陳報遺產清冊事件,聲明 人聲請未據繳納聲請費用。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 請,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 項之規 定,應徵收費用新臺幣1,500 元。爰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 文、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 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08

PTDV-114-司家補-29-20250208-1

司家補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補字第27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丙○○ 代 理 人 雷○明律師、王○萱律師、蘇○雅律師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法定代理人 甲○○ 代 理 人 雷○明律師、王○萱律師、蘇○雅律師 一、上列聲請人間認可收養事件,聲請人聲請未據繳納聲請費用 。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 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 項之規定,應徵收費用新臺幣1, 500 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5條本文、第26條第1 項之規定 ,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08

PTDV-114-司家補-27-20250208-1

司繼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2297號 聲 明 人 林○山 聲 明 人 林○伸 聲 明 人 蔡○○ 聲 明 人 蔡○○ 聲 明 人 蔡○○ 兼上三人 法定代理人 林○婕 法定代理人 蔡○○ 聲 明 人 林○順 聲 明 人 李○峰 聲 明 人 林○○ 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林○賢 法定代理人 王○○ 上列聲明人聲明對被繼承人林○雲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明人為被繼承人林○雲(男,民國00年00月0日出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鄉○○ 路000號之0)之繼承人,被繼承人於113年8月15日死亡,聲 明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權,請准 予備查云云。 二、按繼承人本得拋棄其繼承權,且應於知悉其得為繼承之時起 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74條定有明文。準 此,非繼承人即無拋棄繼承權可言。次按遺產繼承人,除配 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 姊妹。㈣祖父母。且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若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始 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本於固有權,代位繼承其應繼分,民法 第1138條、1139條及1140條分別定有明文。故繼承權之拋棄 ,係指繼承開始後,否認繼承效力之意思表示,使該繼承人 之繼承權溯及於繼承開始時喪失,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同一 順序之繼承人而言(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36號裁判意 旨參照),是僅有與被繼承人具有上開親屬關係之繼承人, 始得向法院為拋棄繼承權之意思表示,而後順位或親等較疏 之繼承人更應待先順位或親等較近之繼承人喪失或拋棄其繼 承權後始得為之。 三、經查,被繼承人林○雲於113年8月15日死亡,有被繼承人死 亡除戶戶籍謄本、聲明人戶籍謄本及印鑑證明、繼承系統表 等件在卷可參,洵堪認定。惟被繼承人於113年8月15日死亡 ,聲明人迨至113年11月22日(本院收狀期日)始向本院聲 明拋棄繼承,經本院通知被繼承人之子即聲明人林○山、林○ 順陳報知悉被繼承人死亡等事實,聲明人林○山具狀陳報, 林○山、林○順於113年8月15日知悉被繼承人林○雲死亡之事 ,且皆有參加被繼承人喪禮,有114年2月4日陳報狀在卷為 憑,顯已逾聲明拋棄繼承三個月之法定期限,故聲明人林○ 山、林○順既逾期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權,本件聲明人林○山 、林○順之聲明,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回。另聲明人林○伸 、林○婕、李○峰、林○賢係被繼承人之孫子女,聲明人蔡○○ 、蔡○○、蔡○○、林○○係被繼承人曾孫女,均為第一順位親等 較疏之繼承人,依前揭說明,聲明人林○山、林○順因逾期被 駁回拋棄繼承之聲明,仍為被繼承人林○雲之繼承人,則聲 明人林○伸、林○婕、李○峰、林○賢、蔡○○、蔡○○、蔡○○、林 ○○為被繼承人次順位之法定繼承人,自尚未取得繼承權,其 先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08

PTDV-113-司繼-2297-20250208-1

司家催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公示催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催字第4號 聲 請 人 鄧大美地政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被繼承人簡正賢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公示催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被繼承人簡正賢(男、民國44年7月27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屏東縣○○鄉○○路000號)之 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報明債權或願受遺贈與否之公示催告。 被繼承人簡正賢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應自本公示催告裁定揭示 之日起壹年貳個月內,報明債權及為願受遺贈與否之聲明,如不 於上述期間內為報明或聲明者,僅得就賸餘遺產行使其權利。 程序費用新台幣1,000 元由被繼承人簡正賢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簡正賢於民國111年8月1日死 亡,聲請人經本院以113年度司繼字第0000號裁定選任為遺 產管理人,茲依民法第1179條第1 項第3 款規定,聲請對被 繼承人之債權人及受遺贈人為公示催告等語。 二、聲請人之聲請,經核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法第1179條第1 項第3 款,家事事件法第139 條準用第 130 條第3 項至第5 項、第127 條第4 項、第97條,非訟事 件法第24條第1 項,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08

PTDV-114-司家催-4-202502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