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聲請交付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960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江珊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被告江鐘荣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案件( 本院113年度易字第959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因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易字第959號案 件(下稱該案)之被告江鐘荣於民國114年3月14日開庭時有 公然辱罵之對話,為明瞭當(14)日開庭內容,聲請自費交 付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聲請交付法庭錄音 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 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 辦法第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 「本法稱當事人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告。」,並不包 括「告訴人」;同法第33條第1項復規定:「辯護人於審判 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此規定依同 法第38條、第271條之1,於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及告訴人 委任律師為告訴代理人者準用之。故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 證物並得抄錄或攝影之聲請權人,僅限於辯護人及具有律師 身分之告訴代理人而已,並不及於告訴人「本人」、未具律 師身分之告訴代理人,用意在於憑藉專門職業人員之執業倫 理素養與遵守,以擔保卷證之完整性。 三、經查,聲請人即告訴人江珊為該案之告訴人本人,並非刑事 訴訟法所稱之當事人,亦非該案之辯護人、被告或自訴人之 代理人、具律師資格之告訴代理人,且刑事訴訟法並無告訴 人得聲請閱覽卷宗之準用規定,足認聲請人非依法得聲請閱 覽卷宗之人。揆諸前揭說明,自不得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 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規 定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從而,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 駁回。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梁世樺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曾翊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PCDM-114-聲-960-20250320-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9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蔡子雄 蔡子偉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被告業務侵占案件(113年度易字第563號 ),向本院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聲請交付法庭錄音 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 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 辦法第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 「本法稱當事人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告。」是刑事訴 訟法各條文所稱之「當事人」,並不包括「告訴人」;刑事 訴訟法第33條復規定:「辯護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 並得抄錄或攝影。無辯護人之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 付與卷內筆錄之影本。但筆錄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 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 秘密者,法院得限制之。」此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38條、第 271條之1,於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及告訴人委任律師為告 訴代理人者準用之。是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 或攝影之聲請權人,僅限於辯護人及具有律師身分之告訴代 理人而已,並不及於告訴人「本人」。 二、經查,聲請人蔡子雄、蔡子偉係本院113年度易字第563號業 務侵占案件之告訴人本人,並非刑事訴訟法所稱之當事人, 亦非本案之辯護人、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具律師資格之 告訴代理人。揆諸前揭說明,應認聲請人不具法院組織法第 90條之1第1項本文、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 第1項規定得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之資格,故不得依上開 規定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則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 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葉芮羽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芷鈴

2025-03-20

KSDM-114-聲-489-20250320-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8號 聲 請 人 賀自強 上列聲請人因提審案件(114年度提字第1號),聲請交付法庭錄 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賀自強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以書狀補正其聲請有何主張或 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具體理由,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為了將審判期間有關被告賀自強的訊問內 容及陳述之事項轉譯為文書提出於法院,爰聲請自費交付本院 於民國114年1月2日提審案件之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 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六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 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前 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 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 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 存辦法第8條第1項亦有明文。又法院對於第1項聲請,認有不 備程序或未附理由,而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法院辦理聲請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內容應行注意事項第2條第3 項亦有明文規定。 本件聲請人雖聲請交付前揭提審案件之法庭錄音光碟,然未敘 述主張前揭訊問筆錄之記載內容有何錯誤、遺漏,而足以影響 裁判事實之認定;又庭訊內容業經製成訊問筆錄存卷為憑,即 難認有再需另行轉譯為文書之必要;再者,聲請人亦未具體敘 明其有何主張或欲維護之法律上利益,本院尚無從就個案具體 審酌裁定許可與否,其聲請程式於法容有未合,爰依上開規定 ,命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提載明主張或維護法律 上利益而須聲請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光碟之具體理由之書狀並 檢附相關資料,逾期未補正,即裁定駁回其聲請。 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錦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吳秉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ILDM-114-聲-168-20250320-1

侵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侵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即 告訴人 BG000-A112083(A女)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張君偉涉犯妨害性自主罪案件(即本院113年 度侵訴字第115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告訴人申請調閱開庭錄音檔案狀(詳卷)。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復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 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 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庭錄 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亦有明文規定。觀諸前 述規定,得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之聲請主體僅限 於「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而刑事訴訟 法第3條規定:「本法稱當事人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 告。」並不包括「告訴人」。又刑事訴訟法第33條規定:「 辯護人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重製或攝影。 被告於審判中得預納費用請求付與卷宗及證物之影本。但卷 宗及證物之內容與被告被訴事實無關或足以妨害另案之偵查 ,或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之隱私或業務秘密者,法院得限制 之。」此規定依同法第271條之1,於委任律師為告訴代理人 者準用之。是依上開條文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或攝影 之聲請權人,應僅限於具有律師身分之告訴代理人而已,並 不及於告訴人「本人」,用意在於憑藉專門職業人員的執業 倫理素養與遵守,以擔保卷證的完整性、保密性,此觀諸該 條第2項但書規定即明。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係本院113年度侵訴字第115號被告張君偉 涉犯妨害性自主罪案件之「告訴人」,有該案刑事卷證資料 可參,可知聲請人並非該案之「當事人」。又聲請人亦非具 律師資格之告訴代理人,而刑事訴訟法並無告訴人得聲請閱 覽卷宗之準用規定,是告訴人並非「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 人」,亦無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聲請本院交付前述 法庭錄音光碟之權。從而,聲請人聲請交付上開法庭錄音光 碟,揆諸上開說明,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李佳勳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0

TYDM-114-侵聲-1-20250320-1

聲國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國字第9號 聲 請 人 張靜梅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農業部農田水利署等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 本院113年度上國字第4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准於聲請人繳納費用後,交付本院113年度上國字第4號國家賠償 事件於民國113年9月18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 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法庭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因聽力受損,為詳細確認筆錄內容是否正 確及維護法律上利益,爰聲請交付本院113年度上國字第4號 國家賠償事件於民國113年9月18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數位 錄音、錄影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 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院受理 前項聲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 就所主張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 定外,應予許可,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法庭錄音錄 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持有 法庭錄音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亦為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第1項 所明定。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上國字第4號國家賠償事件之當 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業經本院查閱上開卷宗 屬實;又聲請人已敘明聲請交付本院113年9月18日準備程序 期日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係為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且本件 無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等應保密 之事項,是本件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又聲 請人就取得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依上規定,不得散布 、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爰併予裁示以促其注意 遵守,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金龍                      法 官 施盈志                    法 官 曾鴻文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葉宥鈞

2025-03-19

TNHV-114-聲國-9-20250319-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8號 聲 請 人 郭碧蘭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陳世明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3 年度上易字第14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於聲請人繳納費用後,交付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4號損害賠 償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5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 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 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為期明瞭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4號損害賠 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5日之開庭內容 ,爰聲請准予自費交付上開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 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前項聲請 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下同)50 元。持有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 、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為系爭事件之當事人,且合於開庭翌日起6個 月內提出之期限規定,並已敘明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所欲主張 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本件復無得依法限制交付法庭 錄音之情形,是其聲請尚無不合,應予准許。又持有法庭錄 音內容之人,就取得內容為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 的使用者,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第1項、第2項規定,得 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19

TNHV-114-聲-18-20250319-1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聲請付與卷宗證物影本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08號 告 訴 人 方英宏 告訴代理人 吳安安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13年度上訴字第894號傷害案件,聲請付與卷 宗證物影本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告訴人方英宏姊妹二人飽受113年度上訴字 第894號被告一家人侮辱,需要聲請電子卷證,給律師過目 後處理云云。 二、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 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 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 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 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惟刑事訴訟法稱當事人 者,謂檢察官、自訴人及被告,同法第3條定有明文;又除 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3項規範被告之檢閱卷證權外,同法第3 3條第1項、第38條、第271條之1、第429條之1、第455條之2 1、第455條之42等亦僅規定辯護人、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 、告訴代理人為律師者、再審聲請權人、沒收程序參與人之 代理人、訴訟參與人之代理人為律師者,有聲請檢閱卷宗及 證物並抄錄、重製或攝影之權利。   三、經查:本案具狀人即告訴代理人吳安安非本院113年度上訴 字第894號傷害案件之當事人,且亦非上開案件之辯護人、 被告或自訴人之代理人、具律師資格之告訴代理人(具狀人 吳安安無律師資格,有法務部律師查詢系統可證,見本院卷 第13頁)或訴訟參與人之代理人、再審聲請權人、沒收程序 參與人之代理人,本院113年度上訴字第894號傷害案件之告 訴人方英宏僅委任吳安安為偵查中之告訴代理人,有刑事委 任狀可證(見本院卷第5頁),依前揭說明,即無聲請就上 開案件檢閱卷宗及證物並抄錄、重製或攝影之權。是聲請人 既非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所定得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內 容之「當事人」或「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其聲請交 付上開案件之電子卷證光碟,於法顯有未合,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李璧君                    法 官 鍾佩真                    法 官 石家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林家煜

2025-03-19

KSHM-114-聲-208-20250319-1

聲自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准許提起自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自字第158號 聲 請 人 嚴祈皓 代 理 人 陳履洋律師 被 告 蔡宜臻 上列聲請人即告訴人因被告妨害名譽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檢察署 檢察長113年度上聲議字第9588號駁回再議之處分(原不起訴處 分案號: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36412號),聲請准 許提起自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告訴人不服上級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認再議為無理由之 駁回處分者,得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 ,向該管第一審法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法院認為准許提起 自訴之聲請為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 258條之1、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本案聲請 人即告訴人乙○○(下稱聲請人)以被告甲○○涉犯誹謗罪,向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下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提出告訴, 經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於民國113年7月8日以113年度偵字第36 412號為不起訴處分(下稱不起訴處分)後,聲請人不服, 對原不起訴處分聲請再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高檢署 )檢察長於113年9月30日以113年度上聲議字第9588號處分 書(下稱駁回再議處分),以聲請人再議之聲請為無理由而 駁回再議,並於113年10月14日送達駁回再議處分書予聲請 人及其代理人收受,聲請人於113年10月22日委任律師具狀 向本院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等情,業據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案 卷核閱屬實,故聲請人所為聲請,經核程序上與首揭規定相 符,尚未逾10日不變期間,合先敘明。 二、聲請人告訴意旨略以:被告為新北市政府秘書處書記,因不 滿任職秘書處書記不久之聲請人於112年1月18日升遷為秘書 處辦事員,竟意圖散布於眾,基於誹謗之犯意,於113年5月 29日下午某時許,在秘書處辦公室,辱罵聲請人:「我辦事 員我沒有升,給那個男的升,每天都拍馬屁,什麼都沒有做 ,然後SOP丟給陳淑貞,現在性平說要丟給我。升官的人不 做,沒升官的人一直叫我做。會拍馬屁的人、嘴巴甜的人, 她就喜歡這種。這是事實,我有什麼不能講給大家聽的。」 、「幹嘛,我講到你,你不高興了是不是,科長把你當男寵 啦。」足以貶損聲請人之人格及社會評價,因認被告涉犯刑 法第310條第1項之誹謗罪嫌。 三、聲請准許提起自訴意旨如附件「刑事聲請准許提出自訴狀」 所載。 四、按立法者為維持對於檢察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 機制,並賦予聲請人提起自訴之選擇權,爰在我國公訴與自 訴雙軌併行之基礎上,將交付審判制度適度轉型為「准許提 起自訴」之換軌模式,而於112年5月30日將刑事訴訟法第25 8條之1第1項原規定之「聲請交付審判」修正通過為「聲請 准許提起自訴」。又關於准許提起自訴之審查,刑事訴訟法 第258條之3修正理由指出:「法院裁定准許提起自訴之心證 門檻、審查標準,或其理由記載之繁簡,則委諸實務發展」 ,未於法條內明確規定,然觀諸同法第258條之1、第258條 之3修正理由可知,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制度仍屬「對於檢察 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制」,其重點仍在於審 查檢察官之不起訴處分是否正確,以防止檢察官濫權。而刑 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檢察官依偵查所得之證據, 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者,應提起公訴。」此所謂「足認被告 有犯罪嫌疑者」,乃檢察官之起訴門檻需有「足夠之犯罪嫌 疑」,並非所謂「有合理可疑」而已,詳言之,乃依偵查所 得事證,被告之犯行很可能獲致有罪判決,具有罪判決之高 度可能,始足當之。基於體系解釋,法院於審查應否裁定准 許提起自訴時,亦應如檢察官決定應否起訴時一般,採取相 同之心證門檻,以「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為審查標準,並 審酌聲請人所指摘不利被告之事證是否未經檢察機關詳為調 查或斟酌,或不起訴處分書所載理由有無違背經驗法則、論 理法則及證據法則,決定應否裁定准許提起自訴。再刑事訴 訟法第258條之3第4項雖規定法院審查是否准許提起自訴案 件時「得為必要之調查」,揆諸前開說明,裁定准許提起自 訴制度仍屬「對於檢察官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之外部監督機 制」,調查證據之範圍,自應以偵查中曾顯現之證據為限, 不可就聲請人所新提出之證據再為調查,亦不可蒐集偵查卷 以外之證據,應依偵查卷內所存證據判斷是否已符合刑事訴 訟法第251條第1項規定「足認被告有犯罪嫌疑」,否則將使 法院身兼檢察官之角色,而有回復糾問制度之疑慮,已與本 次修法所闡明之立法精神不符,違背刑事訴訟制度最核心之 控訴原則。 五、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 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定有明文。且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 ,如未能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 或擬制之方法,為裁判基礎;又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須 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 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再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 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 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 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 ,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致使 事實審法院無從形成有罪之確信,根據「罪證有疑,利於被 告」之證據法則,即應由事實審法院為諭知被告無罪之判決 。 六、經查,原不起訴處分及再議駁回處分之意旨,已清楚述明認 定被告未構成告訴意旨所指犯行之證據及理由,並經本院調 取全案偵查卷宗核閱無訛,檢察官調查證據、採認事實確有 所據,其認事用法亦無違背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本院另就 聲請意旨指摘之處,補充理由如下:  ㈠「言論」可分為「事實陳述」及「意見表達」,僅「事實陳 述」始有真實與否之問題,「意見表達」或對於事物之「評 論」,因屬個人主觀評價之表現,則無所謂真實與否可言。 又刑法誹謗罪係以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 人名譽之事,為其成立要件,行為人所指摘或傳述之事是否 「足以毀損他人名譽」,應就被指述人之個人條件以及指摘 或傳述之內容,以一般人之社會通念為客觀之判斷,如行為 人所指摘或傳述之具體事實,足以使被指述人受到社會一般 人負面評價判斷,則可認為足以損害被指述人之名譽;再散 布之文字倘依遣詞用字、運句語法整體以觀,或依其文詞內 容所引發之適度聯想,以客觀社會通念價值判斷,如足以使 人產生懷疑或足以毀損或貶抑被害人之人格聲譽,或造成毀 損之可能或危險者,即屬刑法第310條第2項所處罰之誹謗行 為。又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11條有明文保障 ,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 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 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 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刑法第310條第1項及 第2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 由權利所必要,符合憲法第23條規定之意旨。至刑法同條第 3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針對言 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 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 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 真實,如其於言論發表前確經合理查證程序,依所取得之證 據資料,客觀上可合理相信其言論內容為真實者,即不能以 誹謗罪之刑責相繩。即使表意人於合理查證程序所取得之證 據實非真正,如表意人就該不實證據資料之引用,並未有明 知或重大輕率之惡意情事者,仍應屬不罰之情形(司法院釋 字第509號解釋、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參照)。 又刑法上妨害名譽罪章之規範作用,在保護個人經營社會群 體生活之人格法益,是否構成妨害名譽之判斷,除應注意行 為人與被害人之性別、年齡、職業等個人條件外,並應著重 行為人與被害人間之關係、行為時之客觀情狀、行為地之方 言或語言使用習慣等事項,依社會一般人對於語言使用之認 知,進行客觀之綜合評價,不宜僅著眼於特定之用語文字, 即率爾推斷。此外,個人之名譽究竟有無受到減損或貶抑, 更非單依被害人主觀上之感情為斷;申言之,縱行為人所為 已傷及被害人主觀上之情感,惟客觀上對於被害人之人格評 價並無影響時,尚不得遽以刑法公然侮辱或誹謗罪加以論處 。  ㈡被告與聲請人均為新北市政府秘書處公務人員,被告於113年 5月29日下午某時許,在新北市政府秘書處辦公室稱:「( 第一段影片)被告坐在辦公桌前說『你這個當科長的,我怎 麼跟你反應的,你有處理嗎?你還敢來跟我講這種話?真有 你的!不要臉天下無敵,就是不夠大……怎樣?不夠哦?要求 我做什麼、做什麼,升官的人都不做,升了官都不工作亂丟 ,SOP也丟、性平也要給我做。笑死人了!每天都拍馬屁的 人就好。你們的文化我已經看的很清楚了。人事主任在互通 有無、處長也在互通有無,處長現在在議會很糟糕啦!再搬 處長出來,搬給我看,不像話!每天都一直罵、一直罵、罵 不停』(此時黑色衣服女子走到被告座位旁,對被告做出安 撫動作),被告面向該黑色衣服女子繼續說『每天都在我後 面一直罵,怎麼了?而且我反應,之前那個政風主任,那個 女的現在調去哪裡?我跟她反應,她什麼都沒處理。我反應 幾年了,你們給我的回報是這樣?一直罵、一直罵。你們考 績要怎樣打我隨便你們打!你還不高興?』、被告又說『我辦 事員我沒有升,給那個男的升(被告轉過頭手指聲請人)』 ,被告轉頭坐回座位繼續說『每天都拍馬屁,什麼都沒有做 ,然後SOP丟給陳淑貞,現在性平說要丟給我。升官的人不 做,沒升官的人一直叫我做。會拍馬屁的人、嘴巴甜的人, 她就喜歡這種。這是事實,我有什麼不能講給大家聽的!我 在這裡怎樣被欺負,我不能講給人家聽嗎?我就這樣默默地 給人被糟蹋嗎?跟人事主任講,我幾個月前跟她反應說,現 在的女的嘴巴很會說、很會罵我。反應了之後,安靜了幾個 月又來了。不會,我會講給整個處知道,我在這裡是怎麼被 他們欺負的。』、(第二段影片)被告坐在辦公桌前說『每天 都很囂張,帶頭在那邊興風作浪,一直在那邊講什麼、一直 在那邊講,每天的!我之前有跟政風室主任講,那個女生, 調去哪裡了,我說你要不要坐在我這裡來聽聽看,每天早上 、每天一整天。我一定會看到妳們得到報應的,給我等著! 每天欺負耶,六、七年了,我真是受夠你們了。我年底我一 定會走,一天也不會延(黑衣服女子在旁持續安撫被告)。 』聲請人說『你不是說你五月要退休嗎?你現在在幹嘛?』, 被告坐在辦公桌前說『幹嘛?我講到你你不高興了是不是? 科長把你當男寵啦!』」等語,業經檢察官於偵查中勘驗聲 請人提出之錄影光碟屬實,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此部分之 事實,堪以認定。  ㈢綜觀被告發表上開言論之脈絡及前因後果等客觀情狀為實質 上判斷,被告先提及「你這個當科長的,我怎麼跟你反應的 ,你有處理嗎?你還敢來跟我講這種話?」等語,顯見被告 為本案聲請人指述之上開言論前,曾與其所屬單位主管溝通 、對話,但認為主管未就其請求事項為處置,是被告對工作 事務分配、職位升遷不公有所不滿,且因自認長期遭受欺凌 ,心中有諸多怨懟,而獨自坐在辦公室座位上抱怨、抒發情 緒,嗣身著黑衣服之人事同仁在旁安撫,被告繼續對該同仁 訴苦,並未針對聲請人辱罵。期間,被告雖有於表達「我辦 事員我沒有升,給那個男的升」時,轉頭以手指向聲請人座 位方向,然此客觀上難認被告有對聲請人謾罵或嘲弄。嗣後 ,被告仍持續坐在辦公室座位上抱怨,待聽聞聲請人稱「你 不是說你五月要退休嗎?你現在在幹嘛?」等語時,被告固 立即向聲請人回稱「幹嘛?我講到你你不高興了是不是?科 長把你當男寵啦!」等語,聲請人雖非係以刺激性言語與被 告對話,但衡酌案發當時被告情緒狀態已過於激動,面臨他 人與自身持相左意見或不予認同之立場時,本難期待能心平 氣和而字斟句酌,被告以「男寵」一詞指涉聲請人,確係不 當,惟被告於衝突當場之短暫言語攻擊,並非反覆、持續出 現之恣意謾罵,被告在抱怨過程中因失言或衝動以致以宣洩 情緒性用詞傷及對方之名譽,究係個人修養之道德層次非難 ,縱讓聲請人感到不快或名譽受損,仍與任意辱罵或刻意詆 毀有別。基此,揆諸前揭說明,本件尚難認被告發表言論之 目的意在貶抑聲請人之名譽或社會地位,自不得遽以誹謗罪 相繩。  ㈣至聲請人提及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易字第497號、臺 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上易字第1883號案件,核與本案完全不 同,無法比擬,併此敘明。 七、綜上所述,本件依卷內現有積極證據資料所示,尚難認聲請 人指訴被告涉犯誹謗罪嫌,已達足認有犯罪嫌疑程度,原偵 查、再議機關依調查所得結果,認定被告犯罪嫌疑不足,先 後為不起訴處分及駁回再議處分,已敘明認定之理由,並無 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或其他證據法則之情形,認事用法 亦未見有何違法或不當之處,故聲請人猶認原不起訴處分及 駁回再議處分為違法不當,聲請准許提起自訴,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3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何燕蓉                                     法 官 吳宗航                   法 官 陳秋君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曉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件:

2025-03-19

PCDM-113-聲自-158-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4號 聲 請 人 林月里 代 理 人 張文賓 上列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 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 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為維護法庭之公開透明及司   法課責性,法院審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案(事)件及家   事、少年保護事件於法院內開庭時,應予錄音。其他案(事   )件有必要錄音時,亦同;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   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庭錄音   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2 條第1項、第8 條第1項亦分別著   有明文。是依前開條文規定,當事人聲請錄音光碟之目的,   應以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為要件,而此項要件之基本內   涵,衡諸法庭錄音之主要目的,在於確保法庭程序之公開透   明,使參與訴訟之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因訴訟程序中已進   行錄音錄影及保存該資料,而受有適當之保障,則所稱主張   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自應以其聲請使用之目的,係與該事   件在法律上有利害關係(或利益)者為限,此從該條第3 項   規定「持有第1 項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   、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相互對照觀之,應可得佐證。準此,若係聲請之目的並非專   供該案本身主張或維護法律上利益所使用,應認與條文規定   之意旨不符,自難准許。 二、聲請意旨:  ㈠視同上訴人王榕韻於言詞辯論時,無中生有,陳述上訴人訴 訟代理人要其「寫自白書」言詞之事,已有汙衊上訴人訴訟 代理人之實,其造謠言詞已嚴重影響訴訟代理人之名譽。  ㈡上訴人訴訟代理人於言詞辯論中之陳述意見有提出「地籍調 查通知書所列之問題三,指界日未到場之後果、民國98年1 月15日調查日當天視同上訴人王格韻、被上訴人均未到場指 界、地政承辦人員表示地籍原圖(重測前)是絕對正確的等 言詞」及部分陳述內容未納入筆錄。  ㈢視同上訴人王榕韻之不實言詞及上訴人代理訴訟人所陳述之 具體事證,在需要時有必要引用為証,為保留言詞辯論詳實 內容,提出聲請錄音光碟以為憑。  三、經查:  ㈠聲請人為當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且其聲請本 案訴訟已進行之1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庭之法庭錄音光碟, 亦合於聲請期間之規定,惟其聲請理由僅泛稱相對人於該次 庭期過程中所為陳述,涉及妨害聲請人之名譽,而未具體敘 明其聲請法庭錄音內容究係欲供何用,或對其本案訴訟之權 益有何影響,則聲請人聲請之目的,難認係就本案訴訟之主 張或陳述法律上意見,或提出攻擊防禦方法所必須,揆諸首 揭說明,於法即屬未洽。況且,依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 存辦法第9 條規定,法院就法庭錄音有應保存一定期限之規 範,倘聲請人係欲供他案為使用,尚得經由其他相關法定之 調查或保全程序為處理,而非藉由聲請本案交付錄音光碟之 方式為之。  ㈡聲請人其雖又以部分陳述內容未納入筆錄為由,聲請交付法 庭錄音,惟依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1項規定,言詞辯論筆錄 係記載辯論進行之要領,無須逐字記載,又民事訴訟法第21 9條明定,法庭程序專以筆錄證之,且訴訟程序中各該庭訊 內容經法院於當日即作成筆錄,當事人於庭訊結束後本得依 民事訴訟法第242條第1項規定聲請閱覽卷內文書及庭訊筆錄 為已足,如於閱覽後認筆錄記載與法庭實際進行情形有所不 符,亦得具體指明法院筆錄不符之處,聲請法院核對法庭錄 音,據以更正或補充筆錄以為救濟。而查,聲請人於上開言 詞辯論期日均已到庭參與程序之進行,有報到單、言詞辯論 筆錄可稽,該日所有筆錄內容已即時顯現在座位上之電腦螢 幕,足供當場確認筆錄所載要旨與其所述是否一致,難認聲 請人已敘明關於主張或維護法律上利益之理由,核與前揭規 定之要件不符,其聲請自屬不應准許。  ㈢從而,本院斟酌首揭條文規範目的,難認本件聲請有與本案 訴訟具有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必須持有上開法庭錄音 光碟之正當合理關聯性,則聲請人之聲請非有理由,不應准 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毛崑山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3-19

PCDV-114-聲-64-20250319-1

家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許○陽 代 理 人 許書瀚律師 上列聲請人就本院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14號確認繼承權不存在 等事件,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於繳納費用後,准予交付本院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1 4號確認繼承權不存在等事件之法庭錄音光碟予聲請人。 二、聲請人就第一項所示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三、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許○林間113年度重家繼訴字 第14號確認繼承權不存在等事件,聲請人業已對本院判決提 起上訴,聲請人尚有核對全部筆錄之記載作為留存之用,且 因被告於該事件之諸多當庭陳述,有助於釐清兩造間之法律 關係,爰依法庭錄音辦法第7條規定,聲請許可交付法庭錄 音光碟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前3條所定法庭之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第90條之3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 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 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 辦法第8條第1項亦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係本院113年度重家繼訴字第14號確認繼承權不存 在等事件之當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經本院查 明無訛,堪認聲請人係屬有權聲請交付錄音光碟之人,復已 敘明其聲請交付法庭錄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且該 次法庭錄音內容尚無涉及當事人或第三人隱私或業務秘密事 項,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其聲請交付本院上開期日之法庭 錄音光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末按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法庭錄 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 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 存辦法第8條第3項規定甚明,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4並定有 行政罰鍰之規定,是聲請人取得上開法庭錄音光碟,其使用 自應注意不得違反上開規定,附此敘明。 五、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 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周靖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鄭紹寧

2025-03-19

PCDV-114-家聲-23-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