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30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葉佳璇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6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葉佳璇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 徒刑壹年玖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玖萬元,罰金如 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葉佳璇因犯詐欺、洗錢防制法等數罪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有臺 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民國114年2月28日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 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及依刑法第42條第6項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 二、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 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刑法第50條 定有明文。是以,合於數罪併罰之數罪,有刑法第50條第1 項但書所列情形,須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始得依刑法 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三、次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 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宣告 多數有期徒刑,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 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 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又罰金易服 勞役以新臺幣1千元、2千元或3千元折算1日,但勞役期限不 得逾1年;科罰金之裁判,應依前3項之規定,載明折算1日 之額數,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 7款、第42條第3項、第6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法律上屬於 自由裁量之事項,有其外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並非概無 拘束。依據法律之具體規定,法院應在其範圍選擇為適當之 裁判者,為外部性界限;而法院為裁判時,應考量法律之目 的,及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者,為內部性界限。法院為裁判 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最高法院80年台非字第473號判 例意旨可資參照)。是以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定其應 執行之刑時,固屬於法院自由裁量之事項,然仍應受前揭外 部性界限及內部性界限之拘束。  四、經查,受刑人葉佳璇因犯詐欺、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臺灣 臺中地方法院、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 案,此有如附表所示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附卷 可憑,而其中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為得易科罰 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如附表編號2至14所示之罪為不 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之規定固不得併合處罰,然查受刑人已向檢察官聲請定應 執行刑,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4年2月28日刑法第50條第 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見本院卷第1 3頁)。而其中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2至12所示各罪,經本 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判決定其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 年4月,併科罰金新臺幣5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確定。是以本院定應執行刑,不得逾越刑法 第51條第5款所定法律之外部界限,即不得重於如附表編號1 至14所示各罪加計之總和外;亦應受內部界限之拘束,即不 得重於上開判決所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4月、併科罰金新 臺幣5萬元及附表編號1所示有期徒刑2月,附表編號13所示 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編號14所示有期徒刑 5月、併科罰金新臺幣6萬元之總和。又本院已給予受刑人陳 述意見之機會(見本院卷第111至123頁),並審酌受刑人所 犯如附表編號1至14所示各罪之犯罪態樣、時間間隔、侵害 法益,考量各該罪合併後之不法內涵、罪責原則及合併刑罰 所生之效果等情狀,暨考量自由裁量之範圍應受內部性界限 之拘束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避免本件定應執行刑後反較 定應執行刑之前更不利於受刑人,爰定其應執行刑及罰金如 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示。 五、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 、第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6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 真 明                法 官 陳 淑 芳                法 官 邱 顯 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江 秋 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受刑人葉佳璇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詐欺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2月 併科新臺幣3000元 有期徒刑2月 併科新臺幣3000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7月14日 112年6月27日 112年6月28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9月10日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社會勞動 得易科、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編   號 4 5 6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2月 併科新臺幣3000元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3000元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5000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7月20日 112年6月27日至 112年6月28日 112年6月27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編   號 7 8 9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5000元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5000元 有期徒刑3月 併科新臺幣9000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6月27日 112年6月28日 112年7月19日至 112年7月20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編   號 10 11 12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 併科新臺幣6000元 有期徒刑5月 併科新臺幣10000元 有期徒刑5月 併科新臺幣10000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6月27日 112年6月27日 112年6月28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5110、56600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113年9月10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543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113年10月14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編   號 13 14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 併科新臺幣10000元 有期徒刑5月 併科新臺幣60000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6月22日 112年6月8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3540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6302號、第46303號、第48783號、第52646號;併辦字號:112年度偵字第49481號、113年度偵字第4216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  院 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010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751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9月25日 113年11月13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010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751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10月24日 114年1月6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得社勞 不得易科、得社勞

2025-03-24

TCHM-114-聲-330-20250324-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呂育儒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2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呂育儒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 徒刑玖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列受刑人因妨害秩序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及依刑法第41條第1項、第8項規定,諭知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經查,受刑人呂育儒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經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有各該案件刑事判決書及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核屬正當,應予准許。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 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時間間隔、侵害法益,考量各該罪 合併後之內外部界限、不法內涵、罪責原則、合併刑罰所生 之效果及受刑人經本院函告得限期就本件檢察官聲請定應執 行刑之案件陳述意見後,逾期未為回覆(見本院卷第55至61 頁之相關函文、送達證書及收狀、收文資料查詢清單)等情 狀,定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如主文所 示。 三、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8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楊 真 明                 法 官 廖 慧 娟                 法 官 陳 淑 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孫 銘 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 受刑人呂育儒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名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之罪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之罪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凶器,在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10月12日 112年06月27日 112年10月26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速偵字第4308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撤緩偵字第52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9725號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 號 112年度中交簡字第1816號 113年度中交簡字第383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6號 判決日期 112年11月24日 113年04月01日 113年11月12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案號 112年度中交簡字第1816號 113年度中交簡字第383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26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2年12月26日 113年05月02日 113年12月11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易服社勞案件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勞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勞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勞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180號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478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884號 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各罪,業經臺中地院以113年度聲字第213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4月確定。

2025-03-21

TCHM-114-聲-246-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0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游智凱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游智凱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貳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游智凱(下稱受刑人)因詐欺數罪,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 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應依刑 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 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 1項、第53條定有明文。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 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1條第5款 亦定有明文。另數罪併罰之定應執行之刑,係出於刑罰經濟 與責罰相當之考量,並非予以犯罪行為人或受刑人不當之利 益,為一種特別的量刑過程,相較於刑法第57條所定科刑時 應審酌之事項係對一般犯罪行為之裁量,為定應執行刑之宣 告,乃對犯罪行為人本身及所犯各罪之總檢視,除應考量行 為人所犯數罪反應出之人格特性,並應權衡審酌行為人之責 任與整體刑法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在量刑權之法律拘束性 原則下,依刑法第51條第5款之規定,採限制加重原則,以 宣告各刑中之最長期為下限,各刑合併之刑期為上限,但最 長不得逾30年,資為量刑自由裁量權之外部性界限,並應受 法秩序理念規範之比例原則、平等原則、責罰相當原則、重 複評價禁止原則等自由裁量權之內部抽象價值要求界限之支 配,以使輕重得宜,罰當其責,俾符合法律授與裁量權之目 的,以區別數罪併罰與單純數罪之不同,兼顧刑罰衡平原則 。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詐欺數罪,經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及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確 定在案。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編號1之罪為得 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編號2之罪為不得易科罰 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 情形。茲聲請人依受刑人之聲請(本院卷第9頁-臺灣臺中地 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 查表影本1份),向本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認合併 定其應執行刑,核屬正當。又本院以民國114年3月6日函檢 附聲請狀繕本,通知受刑人對本件聲請表示意見,經受刑人 以書面表示無意見,有本院114年3月6日114中分慧刑儉114 聲280字第2157號函、送達證書及受刑人提出之陳述意見調 查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7至71頁)。復斟酌受刑人所犯如 附表編號2所示各罪之犯罪罪質相同,且行為時間間隔相近 ,責任非難重複性高,與附表編號1罪質相異,行為時間間 隔不遠,並考量各罪合併後之不法內涵、罪責原則及合併刑 罰所生之效果等一切情狀,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 附表編號1罪刑雖已執行完畢,仍應與附表編號2罪刑定應執 行刑,僅已執行部分,不能重複執行,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 行時扣除之(最高法院81年度台抗字第464號、86年度台抗 字第472號裁定意 旨參照),附此敘明。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 、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意聰                    法 官 林清鈞                    法 官 蘇品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張捷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受刑人游智凱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持有第二級毒品罪 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取財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1年3月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1年3月 有期徒刑1年4月 犯罪日期 不詳時間至110年12月 20日 110.07.05 110.07.20至110.07.21 110.08.23 110.07.15至110.09.13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中地檢111年度偵字 第40317號 臺中地檢111年度偵字 第1234號等 最後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臺中高分院 案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528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624、635號 判決日期 112.05.16 113.09.25 確定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528號 114年度台上字第313號 確定日期 112.05.16 114.01.0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 第9933號 (已執畢)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 第1947號

2025-03-21

TCHM-114-聲-280-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98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郭友貴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7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郭友貴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月,併 科罰金新臺幣壹萬陸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郭友貴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數罪,經判 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7款規定,定 其應執行之刑,併請依照同法第42條第3項,諭知易服勞役 之折算標準,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 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 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3條、 第51條第5款、第7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2罪,經本院以113年度金上訴 字第344號判決各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該案判決書 及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本院審核結果,認檢察官聲請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並衡酌受刑人所犯2罪之犯罪類型、 行為態樣、手段、動機、侵害法益種類、責任非難重複程度   ,以及本院函知受刑人得於文到5日內就本件定應執行刑陳 述意見,該通知陳述意見函已於①民國114年2月19日送達受 刑人住所地,因未獲會晤本人,亦無受領文書之同居人或受 僱人,乃依寄存送達規定,寄存於該轄區警察機關即臺中市 政府警察局太平分局太平派出所,於114年3月1日發生送達 效力,②114年2月17日送達受刑人居所地,由其受僱人即管 理委員會人員收受,惟受刑人迄今仍未表示意見(見卷附本 院函稿、送達證書及收文收狀清單)等情狀,經整體評價後   ,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就罰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 折算標準。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 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有期徒刑3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犯罪日期 111/07/08 111/07/01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6547號等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6547號等 法  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最後 事實審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344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344號 判決日期 113/07/10 113/07/10 法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確定 判決 案號 113年度台上字 第4625號 113年度台上字 第4625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11/21 113/11/21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869號(尚未執行) 臺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869號(尚未執行)

2025-03-21

TCHM-114-聲-198-20250321-1

單聲沒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聲沒字第45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邵資通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醫師法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4年 度執聲字第72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7所示之物沒收。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邵資通前因違反醫師法案件,經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5 8750號為緩起訴處分,嗣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 察長於民國113年1月8日以113年度上職議字第293號處分書 駁回再議而確定,於114年1月7日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本 案扣押如附表所示之物,係供犯罪所用或供犯罪預備之物, 且為被告所有,爰依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刑法第38條第 2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等語。 二、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 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或第253條之1為不起訴或緩起 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38條第2項、第3項之物及第38條之1 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得單獨聲請法院宣告沒收,刑事 訴訟法第259條之1亦有明定。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違反醫師法案件,經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 字第58750號為緩起訴處分,嗣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 分署檢察長於113年1月8日以113年度上職議字第293號處分 書駁回再議而確定,於114年1月7日緩起訴期滿未經撤銷等 情,有該緩起訴處分書、駁回再議處分書、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緩起訴處分命令通知書及緩起訴執行卷宗在卷可參。  ㈡次查,證人吳秀美於警詢中證稱:我因在其他診所裝設之假牙不舒適,故於112年7月22日、7月24日、7月29日三日前往被告處所,治療的時候被告請我將假牙拿給他,被告磨一磨後再請我裝上去試試看,看完我就離開了等語,除此之外,我沒有做其他治療,被告也沒有推薦其他療程等語(偵卷第26頁),參諸被告於警詢中供稱:附表編號1空氣壓縮機是在驅動氣動馬達製作假牙所用;附表編號2、3成形樹脂是用於活動假牙排牙使用;附表編號4自塑牙科用樹脂是做齒模時黏假牙使用;附表編號5齒磨粉是在翻模使用;附表編號6之物是在做假牙的型態使用;附表編號7牙齒拋光機是用於修磨假牙使用等語(偵卷第10頁),可知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物主要係用於「製作假牙」,附表編號7所示之物係用於「修磨假牙」,故與本案犯罪事實(即被告為證人吳秀美調整、研磨假牙)相關者,僅有用於修磨證人吳秀美假牙之「牙齒拋光機」(附表編號7)。復查依本件緩起訴書犯罪事實記載:「邵資通...基於違反醫師法之接續犯意,於民國112年7月22日9時32分、7月24日9時42分及7月29日13時53分許,在臺中市○○區○○路0段000號處所,未經牙醫師或鑲牙生指示,以其所有之牙科治療椅及附屬器械,為吳秀美從事修補、調整、矯正假牙之醫療行為」,亦未敘明被告有以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物用於本案,更查無被告有以上開物品預備犯本案犯罪之積極證據,是本案僅可認定附表編號7所示之物為被告違反本案醫師法所用之物,且經被告供承為其所有(偵卷第10頁),聲請意旨就此部分聲請沒收,合於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爰裁定如主文第一項所示。其餘扣案物,均與本案無涉,亦非違禁物或依法應義務沒收之物,聲請意旨就此部分聲請沒收,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55條之36第1項、第2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蔡有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陳任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名稱及數量 1 柏林無油式空氣壓縮機1臺 2 成形樹脂假牙(6x16sets)1盒 3 成形樹脂假牙(8x12sets)1盒 4 陀帝士自塑牙科用樹脂1罐 5 佳貝士齒磨粉9包、Sivuch Pental Paraffin wax(蠟)4盒  6 Sivuch Pental Paraffin wax(蠟)4盒 7 牙齒拋光機1臺

2025-03-21

TCDM-114-單聲沒-45-2025032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自字第2號 自 訴 人 林佳諠 自訴代理人 黃和協律師 被 告 張瑜庭 柯羽芳 李茹寧 上列被告等因偽造文書案件,經自訴人提起自訴,本院判決如下 :   主 文 本件自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自訴意旨略以:自訴人於民國113年3月6日15時許,分別將新 臺幣(下同)5萬元、3萬元,各匯入被告張瑜庭、柯羽芳之 郵局帳戶內。嗣被告張瑜庭、柯羽芳將該等現金一部分侵入 入己,另一部分轉交被告李茹寧,因認被告等涉有侵占、偽 造私文書及行使偽造私文書等語。 二、就被告張瑜庭、柯羽芳部分: (一)按我國刑事訴訟法關於犯罪之訴追,採行公訴優先原則,依 本法第323條第1項規定:「同一案件經檢察官依第228條規 定開始偵查者,不得再行自訴。」考其立法目的,旨在限制 自訴,防杜同一案件重複起訴之雙重危險,及避免同一案件 經不起訴復遭自訴之訴訟結果矛盾。又所謂同一案件,係指 同一被告之同一事實而言,祇須自訴之後案與檢察官開始偵 查之前案被告同一且所涉及之全部事實,從形式上觀察,如 皆成罪,具有裁判上不可分之一罪關係,而前後二案之事實 有部分相同時,即屬當之,不因前後案罪名有所差異或多寡 不一,而受影響(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3759號判決意旨 參照)。 (二)經查,被告張瑜庭因提供其郵局帳戶資料給詐騙集團成員指 定之人,導致自訴人遭詐騙集團成員詐騙,而於113年3月6 日15時許,將5萬元匯入被告張瑜庭上開帳戶內,被告張瑜 庭所涉詐欺案件,業經自訴人提起告訴,並經臺灣新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28640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 此有該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又被告柯羽芳因提供其郵局 帳戶資料給詐騙集團成員指定之人,導致自訴人遭詐騙集團 詐騙,而於113年3月6日15時許,將3萬元匯入被告柯羽芳上 開帳戶內,被告柯羽芳所涉詐欺案件,業經自訴人提起告訴 ,並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9652號 為不起訴處分,並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長以 113年度上聲議字第3346號駁回再議處分,且聲請提起自訴 案件,亦經本院113年度聲自字第31、33號裁定駁回確定, 此有該不起訴處分書、再議處分書及本院判決在卷可查。 (三)本件自訴人所提起之自訴案件,雖然主張被告張瑜庭、柯羽 芳所涉罪名與上開詐欺案件不同,且認為其等應為提領現金 之正犯,但被告張瑜庭、柯羽芳經檢察官偵查之前案犯罪事 實,與本件自訴人所提起之自訴犯罪事實明顯相同,應屬同 一案件,堪認本件自訴人係就檢察官已開始偵查(且已經偵 查終結確定)之同一案件,再行提起本案自訴,揆諸上開意 旨,本件自訴違背刑事訴訟法第323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為 不合法且無從補正,爰不經言詞辯論程序,逕為諭知自訴不 受理之判決。   三、被告李茹寧部分: (一)按自訴狀應記載下列事項: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前 項犯罪事實,應記載構成犯罪之具體事實及其犯罪之日、時 、處所、方法,刑事訴訟法第320條第2項第2款、第3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提起自訴於法律上必備之程式有欠缺而其情形 可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以裁定補正必備之程式,逾期而起 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43條準用第273條 第6項、第303條第1款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二)經查,本件自訴狀並未記載被告李茹寧等之具體犯罪事實及 相關證據,經本院於114年3月10日裁定命自訴人應於裁定送 達後5日內補正,其後,自訴人雖有補正被告張瑜庭、柯羽 芳部分之犯罪事實及相關證據,但就被告李茹寧部分,僅記 載被告張瑜庭、柯羽芳將自訴人之現金轉交給被告李茹寧, 並未清楚記載被告張瑜庭、柯羽芳於何時、在何地、以何方 法轉交現金給被告李茹寧,且未補正此部分犯罪事實之相關 證據,是自訴人既未依期補正此程序欠缺事項,提起自訴即 於法未合,揆諸前揭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23條第1項前段、第334條、第343 條、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王素珍                    法 官 陳怡潔                    法 官 陳彥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邱筱菱

2025-03-21

CHDM-114-自-2-20250321-3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01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沁安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6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沁安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陸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沁安因詐欺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惟受 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有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 表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 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 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 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 定有明文。又刑法第50條規定:「(第1項)裁判確定前犯數 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得易科罰金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 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 動之罪。(第2項)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官聲請定 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 三、查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數罪,經本院以113年度金上 訴字第1162號判決各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有該案判決 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各 罪,均為不得易科罰金且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所犯附表 編號2各罪,均為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本 件自屬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情形。茲據受刑人於民 國114年2月19日請求檢察官就附表所示數罪聲請合併定應執 行刑,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 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為憑,合於刑法第50條第 2項規定,本院審核結果,認檢察官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並衡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行為態樣、手段、 動機、侵害法益種類、責任非難重複程度,以及臺灣臺中地 方檢察署於114年2月19日詢問受刑人對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 見,受刑人表示無意見等情狀,經整體評價後,定其應執行 刑如主文所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 項、第51條第5款、第5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靜琪                   法 官 簡婉倫                   法 官 黃小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鄭淑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 編號 1 2 罪名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2年1罪、 1年6月2罪、 1年5月1罪 有期徒刑6月3罪 犯罪日期 112/08/01-112/10/15 112/09/14-112/10/11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9494號等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9494號等 法  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最後 事實審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1162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1162號 判決日期 113/11/26 113/11/26 法院 中高分院 中高分院 確定 判決 案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1162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1162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12/23 113/12/23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註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320號(中監114.2.11-115.8.4暫以2年執行,有羈押資料)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321號(中監115.8.5-116.2.4暫以6月執行)

2025-03-21

TCHM-114-聲-301-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53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奕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2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有期徒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 刑叁年拾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下稱受刑人)因妨害秩序數罪 ,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有臺 灣彰化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聲請定刑 聲請書1份在卷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第51 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於是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本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 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有如附表所示之刑事判決及法院 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憑;其中如附表編號1至3、5所示之 部分,均為不得易科罰金、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如附表 編號4所示之部分,為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屬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情形;而檢察官依受刑人之聲 請,就如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有臺灣彰化地 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聲請定刑聲請書1份 在卷可佐,本院審核後,認檢察官之聲請為正當,應就有期 徒刑部分定其應執行之刑。 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 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 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 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刑法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又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並非概無法律性之 拘束。自由裁量係於法律一定之外部性界限內(以定執行刑 言,即不得違反刑法第51條之規定),使法官具體選擇以為 適當之處理;因此在裁量時,必須符合所適用之法規之目的   。更進一步言,須受法律秩序之理念所指導,此亦即所謂之 自由裁量之內部性界限。關於定應執行之刑,既屬自由裁量 之範圍,其應受此項內部性界限之拘束,要屬當然(最高法 院80年台非字第473號判例意旨參照)。而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所示之各罪,其中如附表編號2、3所示之部分,業經臺灣 嘉義地方法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刑事判決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1年8月確定等情,有上開刑事判決及法院前案紀錄表 各1份存卷可按;上開刑事判決所定應執行之刑,雖將因本 院所為之本案定應執行刑裁定而當然失效,惟揆諸前揭說明 ,經本院審核相關案卷、考量自由裁量之範圍應受內部性界 限之拘束(即法律秩序之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性界限)及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避免本案定應執行刑後反較定應執行 刑之前更不利於受刑人。又定應執行刑,不僅攸關國家刑罰 權之行使,於受刑人之權益亦有重大影響,除顯無必要或有 急迫情形外,法院於裁定前,允宜予受刑人以言詞、書面或 其他適當方式陳述意見之機會,程序保障更加周全。本院因 而發函請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陳述意見,受刑人於114年 3月11日回覆表示:因是初犯,均坦承犯行,請從輕量刑, 家中尚有7個月幼兒需照顧,且已改過自新等語,有本院刑 事庭114年2月27日114中分慧刑和114聲253字第1940號函( 稿)、送達證書、本院陳述意見調查表各1份在卷可憑(見 本院卷第83、87、89頁),並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 所示之部分,係犯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罪,如附表編號 2、3所示之部分,係成年人與少年共同犯3人以上詐欺取財 罪,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部分,係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 第1項之洗錢罪,如附表編號5所示之部分,係犯意圖供行使 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3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等 犯罪態樣、犯罪時間間隔、侵犯法益,各罪依其犯罪情節所 量定之刑,及比例原則、罪刑相當原則等自由裁量權限等情 ,而為整體評價後,就有期徒刑部分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如 主文所示。至於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罪,其宣告 刑之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部分,因無宣告多數罰金刑情形 ,不在本件定執行刑之列,併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項、 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 意 聰                法 官 蘇 品 樺                法 官 周 瑞 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華 鵲 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受刑人甲○○定應執行之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罪      名 共同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 成年人與少年共同犯3人以上詐欺取財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1年10月 有期徒刑1年6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5月23至24日(聲請書誤載為112年5月23日,應予更正) 112年3月5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5767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少連偵字第91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    號 112年度訴字第47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4月25日 113年6月21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案    號 112年度訴字第477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5月27日 113年7月30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114年度執撤緩助字第1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執字第2972號 附表編號2、3所示之部分,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刑事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8月確定 編      號      3      4 罪      名 成年人與少年共同犯三人以上詐欺取財罪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1年6月 有期徒刑3月, 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犯 罪 日  期 112年3月5日 111年12月6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少連偵字第91號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11408、16819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 113年度金簡字第79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6月21日 113年6月24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 113年度金簡字第79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7月30日 113年7月1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不得易科罰金 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執字第2972號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執字第3876號 附表編號2、3所示之部分,業經臺灣嘉義地方法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93號刑事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8月確定 編      號      5   (以下空白) 罪      名 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在公共場所聚集3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2月13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 度 案  號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少連偵字第112號 最後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24號 判 決 日 期 113年7月23日 確定判決 法    院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案    號 113年度上訴字第424號 判    決 確 定 日 期 113年9月5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之案件 不得易科罰金 不得易服社會勞動 備      註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113年度執字第4483號

2025-03-21

TCHM-114-聲-253-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9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李侑澤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5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侑澤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貳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李侑澤(下稱受刑人)因違反洗錢防 制法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第50 條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 行刑,有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民國114年2月24日是否請求定 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第2項、第53條、第5 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刑法第50條規定:「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 易科罰金之罪。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得易服社會 勞動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 請求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是 於數罪併罰之數罪,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者, 須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始得據以聲請定應執行刑。再按數 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 刑;又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如宣告多數有期徒刑 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 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刑法第51條第5款分別定 有明文。另按法律上屬於自由裁量之事項,並非概無法律性 之拘束。自由裁量係於法律一定之外部性界限內(以定執行 刑言,即不得違反刑法第51條之規定),使法官具體選擇以 為適當之處理;因此在裁量時,必須符合所適用之法規之目 的。更進一步言,須受法律秩序之理念所指導,此亦即所謂 之自由裁量之內部性界限。關於定應執行之刑,既屬自由裁 量之範圍,其應受此項內部性界限之拘束,要屬當然(最高 法院80年台非字第473號判例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先後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 確定在案,就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為得易科罰金、得易服 社會勞動之罪;附表編號3至9所示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不 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屬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各款之情形 。茲受刑人向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有臺灣南投地方 檢察署114年2月24日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 應執行刑調查表1份在卷足憑。茲據檢察官向本院聲請就受 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 為合法正當,應予准許。 ㈡、刑事訴訟法於112年12月27日經總統以華總一義字第11200113 041號令修正公布該法第477條第3項「法院對於第1項聲請, 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 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之規定。本院就檢察官聲請事項 已以書面通知受刑人於文到5日內具狀陳述意見,該函文已 於114年3月13日送達至受刑人所在之監所,受刑人收受後, 具狀陳述意見略以:懇請從輕量刑等語,有本院114年3月10 日114中分慧刑乾114聲296字第2259號函、送達證書、本院 陳述意見調查表各乙份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77、83、85頁 ),已保障受刑人程序上之權益。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 各罪,其中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部分,前經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以112年度聲字第3790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8月確 定;附表編號3至9所示部分,前經本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 第473號判決合併定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1年10月確定,有前 揭刑事裁判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乙份附卷可參。上開刑事裁 判所定應執行之刑,雖將因本院所為本件定應執行刑裁定而 當然失效,惟揆諸前揭說明,本院審核相關案卷,認檢察官 聲請為正當,應定其應執行之刑,並參酌受刑人上揭陳述之 意見,考量自由裁量之範圍,應受內部性界限及不利益變更 禁止原則之拘束,更不得重於原裁判原定之應執行刑,使受 刑人陷於更不利之結果,暨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罪質 、侵害法益,各行為時間是否相近、行為態樣、手段、動機 ,彼此間之責任非難重複程度,並權衡受刑人犯數罪所反應 出的人格特性、各該罪合併後之不法內涵、罪責原則及合併 刑罰所生之效果等一切情狀後,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 示。至於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罪,雖業經執行 完畢,惟此部分與其所犯如附表編號3至9所示之罪,因符合 數罪併罰規定,仍應合併定其應執行之刑,待檢察官執行時 再予扣除,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斷,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 國 忠                 法 官 陳   葳                 法 官 劉 麗 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梁 棋 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附表:受刑人李侑澤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10月 犯 罪 日 期 112年4月19日至112年4月21日 112年3月5日至112年3月7日 111年5月26日 偵 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6083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40255號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最 後事實審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2年度簡字第1818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225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決日期 112年6月30日 112年9月28日 113年11月7日 確 定判 決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中地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2年度簡字第1818號 112年度中簡字第225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2年8月1日 112年11月8日 114年1月1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均是 均是 均否 備註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043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5460號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編號1至2曾經臺中地院以112年度聲字第3790號裁定定應執行刑為8月確定。(已執畢) 編號3至9曾經臺中高分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判決定應執行刑為1年10月確定。 編     號 4 5 6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10月 犯 罪 日 期 111年5月26日 111年5月26日 111年5月26日 偵 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最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決日期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確 定判 決 法  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4年1月1日 114年1月1日 114年1月1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均否 均否 均否 備註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編號3至9曾經臺中高分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判決定應執行刑為1年10月確定。 編號 7 8 9 罪名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洗錢防制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10月 有期徒刑1年 犯罪日期 111年5月26日 111年5月31日 111年5月31日 偵查(自訴) 機關年度案號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南投地檢111年度偵字第6465號等 最 後事實審 法  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決日期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113年11月7日 確 定判 決 法  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臺中高分院 案  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 判  決確定日期 114年1月1日 114年1月1日 114年1月1日 是否得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 均否 均否 均否 備註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南投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號 編號3至9曾經臺中高分院以113年度金上訴字第473號判決定應執行刑為1年10月確定。

2025-03-21

TCHM-114-聲-296-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90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臺中檢察分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温緯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114年度執聲字第14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温緯傑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年參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温緯傑(下稱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數罪中雖有刑法 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聲請定 應執行刑,有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足稽,應依刑法第50條 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二 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應依 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 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 ,聲請該法院裁定之。法院於接受繕本後,應將繕本送達於 受刑人。(第3項)法院對於第一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 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 之機會。」。經本院函詢受刑人意見,受刑人以書面表示: 無意見(本院卷第55頁)。    四、經查,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數罪,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及本院分別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確定在案,有各該刑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為得易科罰金及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及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固合於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情形,惟受刑人已請求檢察官向法院聲請定應執行刑,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否請求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9頁),自應依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依同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刑。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五、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其中附表編號1部分為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附表編號2部分為販賣第二級毒品罪, 造成毒品氾濫、對社會治安、他人身心危害,與附表編號1 所示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為戕害自身身心之罪質尚有不同, 二者分屬不同犯罪類型,其行為態樣、手段及所侵害法益均 不相同,亦即依附程度較低,及所犯各罪時間間隔(111年1 2月22日至112年3月7日),各該罪合併後之不法內涵、罪責 原則及合併刑罰所生之效果,暨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 之刑期總合、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等一切情狀後,定其應執 行之刑如主文所示。另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雖已易科罰 金執行完畢,然與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既合於數罪併罰要 件,仍應就各罪所處之有期徒刑合併定刑,該已執行之刑, 僅係執行時折抵之問題,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2 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珊                    法 官 李進清                    法 官 葉明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洪宛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表:受刑人温緯傑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犯罪日期 112年3月7日 111年12月22日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1742號 臺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12467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號 112年度中簡字 第1831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968號 判決 日期 112年9月28日 113年11月12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中地院 中高分院 案號 112年度中簡字 第1831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968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2年11月7日 113年12月11日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得易科 得社勞 不得易科 不得社勞 備註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4664號 臺中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51號

2025-03-20

TCHM-114-聲-290-202503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