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美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9號 聲 請 人 賴富貴 代 理 人 陳柏達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程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十五日內,補提附表所示相關資料證明 到院。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又按聲請更生或清算 ,徵收聲請費新台幣(下同)一千元;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 員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 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 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 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 清算之聲請,復為同條第3項所明定。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惟未提出如附表所示事項到院 ,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美利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黃亭嘉 附表: 一、應於5日內預納郵務送達費290元,如逾期未繳,則駁回更生 之聲請。【郵務送達費部分,按債權人及債務人總人數,以 每人10份,每份43元計算。計算式:3人×10份×43元-1,000 元=290元】。又本件郵務送達費係預繳,如有不足,另依實 支數計算徵收;尚有剩餘,則退還予聲請人。 二、請陳報聲請人係以何人之何車輛為擔保向「和潤企業股份有 限公司」借貸。及陳報該車輛是否已遭抵償?目前作何使用 ?並請提出借貸之相關債權證明資料、原約定之分期還款條 件【詳細說明各筆債務依原契約約定之每期(月)應還款數 額】。 三、財產方面: (一)請提出聲請人名下嘉義縣民雄鄉土地6筆、田賦1筆之土地登 記第一類謄本。 (二)請提出聲請人名下車號000-0000、000-0000號車輛之行車執 照,並陳報該車輛目前二手市值為何。 (三)另請陳報,除上開車輛外,名下是否有其他汽、機車,若有 ,應請提出行車執照並陳報目前二手市值為何?若無,亦請 以書面陳報之。 四、收入方面: (一)請盡量提出聲請人每月收入之入帳資料(薪資單、薪資袋等 ),並陳報是否有加班、三節獎金、年終獎金、津貼等,若 有,數額為何。 (二)請陳報,聲請人於111、112、113年度之收入來源均記載為 慈惠實業有限公司,然113年度收入總額明顯低於111、112 年度,且收入切結書上記載「113年9、10月工作單位無、薪 資0元;113年11月工作單位為嘉義市博愛仁愛之家、薪資35 ,000元」之理由為何? (三)另請陳報,除上開收入外,是否有其他兼職收入,若有,每 月收入約略數額為何?並請提出相關入帳資料,若無,亦請 以書面陳報之。 五、補助部分:   請陳報聲請人有無領取任何政府補助金?(如:低收補助、 租屋補助、教育補助、殘障津貼、交通補助、失業補助、兒 少津貼、育兒津貼等)或其他社會福利津貼?如有,請陳報 領取之期間、數額,並提出領取補助金或福利津貼之轉帳存 摺封面暨內頁影本及相關證明文件。如無,亦請書面說明之 。 六、請提出聲請人於郵局、銀行、農漁會、合作社等金融機構之 全部存摺(含證券存摺)完整影本(須附完整清晰內頁資料 並補登存摺自民國112年1月23日起迄今之交易明細;如無法 補登,仍應提供存摺封面及餘額內頁影本)。 七、商業保險部分: (一)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 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二)請陳報聲請人有無投保任何商業保險契約(含以本人、父母 、子女為被保險人、要保人或受益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 投資性保單等),若有,請敘明保險公司名稱、地址、各保 險契約有效期限及每期保費金額、繳費時間與【現有保單價 值準備金之金額】,並提出保險契約影本、保險公司出具之 保單價值證明書(若無價值,亦應陳報)或其他相關文件。 如有以該等保單質借,應提出質借之金額及還款紀錄、目前 尚餘借款金額等證明文件【請自行向保險公司申請,勿要求 本院行文】。若無任何相關資料,仍應以書面說明。 八、請陳報有無股票、存款或其他投資等資料並提出聲請人於各   金融機構之全部存摺及證券存摺(集保存摺)完整影本。(   如有股票則請一併陳報發行公司之名稱、營利事業統一編號   、主營業處所在地;若無任何股票、存款或其他投資資料,   仍應以書面說明)。 九、請陳報聲請人於聲請前2年(即至114年1月22日止)財產變 動狀況(含有償、無償行為所生之變動,如所變動者係不動 產所有權,並應詳為表明不動產之地號、建號),如係因償 債而變動者,並提出負債證明文件。 十、請提出更生償還計劃草案。

2025-02-14

CYDV-114-消債更-19-20250214-1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18號 聲 請 人 郭榮憲 代 理 人 洪晨博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程序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十五日內,補提附表所示相關資料證明 到院。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又按聲請更生或清算 ,徵收聲請費新台幣(下同)一千元;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 員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 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 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 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 清算之聲請,復為同條第3項所明定。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惟未提出如附表所示事項到院 ,爰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美利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黃亭嘉               附表: 一、依聲請人更生聲請狀所載,聲請人名下資產總價值為374,80 0元、債務總金額為375,000元,請陳報有何不能清償或有不 能清償之虞之情事。 二、戶謄、國稅、勞保資料部分: (一)請提出聲請人與受扶養人(即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最近 三個月內申請之戶籍謄本(記事欄不得省略)。 (二)請提出聲請人之受扶養人(即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與最 近一個月申請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與111、112 年度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三)請提出受扶養人即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之勞保職保被保險 人投保資料明細,若未投保勞保,亦請以書面陳報之,另若 未投保勞保,但有投保農保、漁保或國民年金等其他保險, 應陳報是否領取農保、漁保或國民年金之給付。 三、財產方面: (一)請陳報聲請人所載名下資產總額374,800元,其資產明細與 各項資產之價值分別為何(田賦價值為324,800元)? (二)請提出聲請人名下嘉義縣梅山鄉田賦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 。 (三)請提出聲請人名下車號0000-00號車輛之行車執照,並陳報 該車輛目前二手市值為何。 (四)另請陳報,除上開車輛外,名下是否有其他汽、機車,若有 ,應請提出行車執照並陳報目前二手市值為何?若無,亦請 以書面陳報之。 四、收入方面: (一)請盡量提出聲請人每月務農收入僅18,000元之相關證明。 (二)另請陳報,除上開收入外,是否有其他兼職收入,若有,每 月收入約略數額為何?並請提出相關入帳資料,若無,亦請 以書面陳報之。 五、補助部分:   請陳報聲請人與受扶養人(即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是否 領取任何政府補助金?(如:低收補助、租屋補助、教育補 助、殘障津貼、交通補助、失業補助等)或其他社會福利津 貼?如有,請陳報領取之期間、數額,並提出領取補助金或 福利津貼之轉帳存摺封面暨內頁影本及相關證明文件。如無 ,亦請書面說明之。 六、請提出聲請人與受扶養人(即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於郵 局、銀行、農漁會、合作社等金融機構之全部存摺(含證券 存摺)完整影本(須附完整清晰內頁資料並補登存摺自民國 112年1月21日起迄今之交易明細;如無法補登,仍應提供存 摺封面及餘額內頁影本)。 七、商業保險部分: (一)請提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 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二)陳報目前遭強制執行之「國泰人壽」保單之現有保單價值準 備金數額資料。如有以該保單質借,應提出質借之金額及還 款紀錄、目前尚餘借款金額等證明文件。 (三)請陳報聲請人有無投保「其他」任何商業保險契約(含以本 人、父母、子女為被保險人、要保人或受益人之人壽保單及 儲蓄性、投資性保單等),若有,請敘明保險公司名稱、地 址、各保險契約有效期限及每期保費金額、繳費時間與【現 有保單價值準備金之金額】,並提出保險契約影本、保險公 司出具之保單價值證明書(若無價值,亦應陳報)或其他相 關文件。如有以該等保單質借,應提出質借之金額及還款紀 錄、目前尚餘借款金額等證明文件【請自行向保險公司申請 ,勿要求本院行文】。若無任何相關資料,仍應以書面說明 。 八、請陳報有無股票、存款或其他投資等資料並提出聲請人於各   金融機構之全部存摺及證券存摺(集保存摺)完整影本。(   如有股票則請一併陳報發行公司之名稱、營利事業統一編號   、主營業處所在地;若無任何股票、存款或其他投資資料,   仍應以書面說明)。 九、依法受債務人扶養之人部分: 1、請陳報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目前是否仍有工作能力?若有 ,每月工作內容、每月工作收入之數額為何? 2、請陳報聲請人直系血親尊親屬每月是否領取任何中低收入補 助、勞保老年給付、國民年金老年給付或老農給付等?若有 ,請陳報每月領取數額為何,並提出相關入帳資料。若無, 亦請以書面陳報。 、請陳報聲請人於聲請前2年(即至114年1月22日止)財產變動 狀況(含有償、無償行為所生之變動,如所變動者係不動產 所有權,並應詳為表明不動產之地號、建號),如係因償債 而變動者,並提出負債證明文件。 、請提出目前遭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54402號強 制執行之相關資料。 、請提出更生償還計劃草案。

2025-02-14

CYDV-114-消債更-18-20250214-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66號 原 告 賴美秀即尊客機車行 被 告 郭芳瑞即兜風機車出租店 訴訟代理人 盧鈺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 ,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 應得其同意;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但於期日,得以言詞 向法院或受命法官為之,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 第262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主 張因被告毀謗原告店譽而請求被告登報道歉及請求被告要求 其老婆、員工向原告道歉,嗣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更正訴 之聲明為請求被告應於原告店面門口與被告店面門口張貼期 間滿15日全日之澄清啟事(下稱澄清啟事部分),並給付原 告新台幣(下同)5萬元本息,復於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 時當庭更正聲明為請求被告賠償5萬元本息,澄清啟事部分 則撤回不再請求(本院卷第120頁),經被告表示無意見。 經核原告所為與上開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原告於嘉義火車站前站中正路上經營尊客機車行 ,與被告經營之兜風機車出租店比鄰,雙方均為經營租賃機 車之事業。詎被告之員工即配偶盧鈺婷及員工蔡弘傑多次於 原告店門口大聲傳述原告店内為便宜的爛車或破車等如附表 所示之不實言論(下稱系爭言論),不法侵害原告之名譽及 商譽,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8條第1項、第195 條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萬 元及自114年1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答辯以:機車租賃業為半主動行銷,經營生態為在自己 店門口招攬、詢問客人是否有租車需求,各店均有其經營理 念及招攬話術。被告秉持著招攬客戶時會提醒慎選不要租到 破車爛車影響安全之理念,加以被告店面位置比較不醒目, 會使用請路人趕快往前走、租車這邊這邊、趕快往前小心拉 衣服、這邊服務比較好等話術交替使用,系爭言論只是著重 自己優勢展現與善意提醒俗物沒好貨、要挑好的車承租,並 非針對原告或特定任何人之車輛,亦非在原告門口為該言論 ,並無毀謗或妨害原告商譽之情事,原告認為遭毀謗乃其主 觀意識,並非客觀事實,要件不符。反而是原告多次倚老賣 老,無理要求表示她店面向外延伸之範圍皆為她獨有權利, 才會覺得被告招攬客人之行為都是在針對她。並為答辯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四、法院之判斷: ㈠、系爭言論分別為蔡弘傑、盧鈺婷所為之言論,2人為該言論時 均為被告員工。嘉義市○區○○里○○路000號1樓尊客機車行, 與同路713號1樓兜風機車行比鄰(如本院卷第61頁照片所示 ),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125至126頁),堪信為真實 。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由僱用人與 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 8條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 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 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 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 處分,民法第195條第1項亦有明定。惟侵害名譽權損害賠償 ,須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貶損他人之社會評價,而不法侵害 他人之名譽,致他人受損害,方能成立。亦即行為人須具備 違法性、有責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具有因果關係,始足 當之(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2365號裁判意旨參照)。 申言之,名譽權係個人於社會上應受相當尊敬或評價之利益 ;名譽權之侵害,須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抑貶他人之行為, 且致他人客觀之社會評價受有減損,具有不法性,並不法行 為與損害間有相當因果關係,始成立侵權行為。至【個人主 觀上對於內在價值之感受,即名譽感情,尚非名譽權受侵害 與否判斷之標準】。而行為人發表言論,是否致社會上對於 他人之客觀評價有所減抑,應以該言論內容客觀上是否足使 閱聽之人產生貶損該他人之社會評價之合理認知為斷,倘言 論之內容客觀上非足致社會上對於該他人之評價有所貶損, 即無侵害名譽權情形。又言論乃行為人表示自己之見解或立 場,除非言詞偏激不堪,否則應受憲法言論自由之保障。是 言論意涵之解釋,應於文句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並通觀言論 主題、內容之總體內涵,暨斟酌行為人發表言論之主要目的 、所欲表示之事項或意旨、所本背景事實等要素為全盤觀察 ,俾為論斷之基礎,先予敘明。 ㈢、經查,盧鈺婷、蔡弘傑所為系爭言論,雖提及不要租到爛車 、那個爛車等語,惟蔡弘傑講完附表編號1言論後,顧客才 出現在螢幕正中間(即原告店面櫃檯)的畫面中(當時顧客 還在店外的人行道上,逐步走入原告店中)。另盧鈺婷講完 附表編號2言論後,才有顧客從外面走進原告店中等情,有 本院114年1月14日勘驗筆錄可參(本院卷第124至125頁), 尚難認盧鈺婷、蔡弘傑所稱「爛車」、「破車」係指原告店 面之出租機車。且所謂「爛車」、「破車」等文字,欠缺可 證明性,難以藉由客觀可衡量之標準判定何種情形屬於「爛 車」、「破車」,自屬個人主觀感受之意見表達無疑。被告 抗辯盧鈺婷、蔡弘傑為系爭言論,係在招攬客人,非屬無據 ,且盧鈺婷、蔡弘傑之內容文字並非偏激不堪,認其等應受 憲法言論自由之保障,不構成民法上之侵權行為。因此,盧 鈺婷、蔡弘傑所為系爭言論既不構成民法之侵權行為,則原 告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負僱 用人責任云云,亦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8條第1 項、第195條第1項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5萬元本息,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斟酌 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自無逐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附表: 編號 日期 言論內容 為言論之人 1 113年4月24日上午11時24分 這邊比較新,不要租到舊車呴、不要租到破車呴,....(台語)阮家卡新 蔡弘傑 2 113年4月27日下午1時54分 女聲:「那個爛車啦」,男聲:「新車125...」 女:盧鈺婷 3 113年5月25日上午11時43分 不要租到便宜的爛車啦 盧鈺婷 4 113年5月25日下午4時36分 我們這邊100塊而已啦,不要隨便租,租太便宜,爛車沒用... 真的不要租到便宜的爛車,真的,叫妳們頭家過來.... 盧鈺婷

2025-02-13

CYDV-113-訴-866-20250213-1

重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97號 原 告 薛瑞香 訴訟代理人 陳文彬律師 被 告 龔黃綉鳳 黃秀娥 黃國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就被繼承人黃敏所遺如附表所示土地及建物上擔保債權總 金額新台幣(下同)850萬元之抵押權(登記日期民國82年3月12 日、登記字號:嘉市地登字第005163號)於辦理繼承登記後,將 該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訴訟費用85,15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如附表所示土地及地上建物(下稱系爭不動 產)為原告所有,於82年3月12日因借貸而提供設定850萬元 之抵押權與黃敏,存續期間82年3月10日至87年3月10日、清 償日期為87年3月10日(下稱系爭抵押權)。原告於清償日 前即已清償債務,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務已因清償而不存 在,並已罹於5年消滅時效,依民法第880條規定,抵押權已 消滅,被告為黃敏之繼承人,爰依民法第767條中段,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法院之判斷: ㈠、按請求權,因15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但法律所定期間較短者 ,依其規定;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又以抵押 權擔保之債權,其請求權已因時效而消滅,如抵押權人於消 滅時效完成後,5年間不實行其抵押權者,其抵押權消滅。 民法第125條、第128條前段、第880條分別定有明文。 ㈡、查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土地及建物 登記謄本、他項權利證明書、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及臺灣士林 地方法院家事庭113年11月25日士院鳴家113年度查繼字第11 47號函為證(本院卷第11至29、61頁),而被告已於相當時 期受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 聲明及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而系爭 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約定清償日期為87年3月10日,依前揭 規定,系爭抵押權所擔保債權之請求權均已罹於時效而消滅 ,被告亦未於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內實行其抵押權。則揆諸 前揭規定,系爭抵押權已因5年除斥期間之經過而消滅。 ㈢、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民法 第759條規定,因繼承於登記前取得不動產物權者,非經登 記不得處分其物權。是抵押權雖逾民法第880條規定之5年除 斥期間而歸於消滅,惟於除斥期間消滅前如抵押權人之繼承 人已繼承該抵押權時,則繼承人既已為抵押權人,自應就該 抵押權先辦理繼承登記,始得准許為塗銷登記(司法院(81) 廳民一字第18571號研究意見參照)。則黃敏於97年12月30 日死亡時,其抵押權尚未消滅,自應由其繼承人先辦理繼承 登記,始得准許塗銷該抵押權登記。從而,原告依上開規定 ,請求被告辦理抵押權繼承登記後塗銷,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本件訴訟費用確定為第一審裁判費85,150元,依民事訴訟法 第78條、第85條第2項規定,由被告連帶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附表:              編號 地(建)號 設定權利範圍 1 嘉義市○○○段00000地號  3325分之366 2 嘉義市○○○段00000地號  3325分之366 3 嘉義市○○○段0000○號    1分之1 4 嘉義市○○○段0000○號    1分之1

2025-02-13

CYDV-113-重訴-97-20250213-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辦理重新測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00號 抗 告 人 即 原 告 蔡永取 相 對 人 即 被 告 嘉義縣水上地政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柯伍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辦理重新測量事件,抗告人對民國113年12月9 日本院所為第一審之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抗告必備之程式。又抗告人有應繳而未繳裁判費者,原 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即為抗 告不合法,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自明。 二、查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12月9日以113年度補字第600號 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113年12月19 日裁定命其應於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逾期未繳即駁回 其抗告,而該裁定已於113年12月25日送達抗告人本人親收 ,有卷附送達證書可憑。惟抗告人至今仍未繳納裁判費,此 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本院答詢表可佐,是其抗 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2條第2項、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但得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2025-02-12

CYDV-113-補-600-20250212-3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再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2號 再審聲請人 高進登 再審相對人 簡芷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本院 113年度小上字第2號與113年度聲再字第2號民事裁定聲請再審, 惟未據繳納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第2項、臺灣高等 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 條第1項規定,應徵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再審聲請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再審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呂仲玉 法 官 張佐榕 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2025-02-10

CYDV-114-補-12-20250210-1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66號 聲 請 人 黃一成 代 理 人 陳柏達律師(法扶律師)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權 人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代 理 人 林余錫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聲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更生之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金融機構無擔保債務計新台幣( 下同)423,125元,前曾向本院聲請債務調解,經以113年度 司消債調字第293號(下稱調解卷)受理後,因最大債權銀 行提供每月清償2,911元之方案逾越聲請人清償能力,以致 調解不成立而終結,且聲請人於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並 對已屆清償期債務實有不能清償之情事,聲請人復未經法院 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更生等語。 二、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 調解。」、「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 算,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 。」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7項定有明文。債務人與債 權人成立協商或調解後,本應依誠信原則履行,故應限制於 債務人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顯有重大困難時,始 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俾債務人盡力履行協商或調解方案,避 免任意毀諾(消債條例第151條民國101年1月4日修正理由參 照)。再消債條例之立法目的在保障債權人公平受償,謀求 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及社會經濟之健全發展。消債條例第 151條第1項但書規定所稱「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 顯有重大困難」之情形,固不以債務人「不可預見」為必要 ,但仍須該事由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 在(司法院98年第1期民事業務研究會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組第24號意見參照)。又債務 人提出聲請至法院裁判,尚需相當時日,此間債務人是否有 履行顯有重大困難之事由可能變動,倘債務人原無該等事由 ,嗣因情事變更,而至法院裁判時已無法履行,自有裁定開 始更生或清算之必要;同理,如債務人原有該事由,但該事 由於法院裁判時已不存在,則債務人既已無顯有重大困難無 法履行之事由,自應繼續履行債務清償方案。至法院審酌消 債條例第3條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則應綜 衡債務人全部財產及收支狀況,評估聲請人是否因負擔債務 而不能維持最基本之生活條件,以及其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 確屬必要性支出;如曾有協商或調解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 法兼顧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標準。次按,聲 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復為 同條例第8條所明定。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開主張,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調解卷查核屬實,然 依聲請人所提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 告-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本院卷第19至2 4頁)之記載,聲請人曾參與前置協商,另經債權人中國信 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各債權人均以簡稱稱之)陳 報「債務人於107年11月間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國泰世華申 請前置協商成功,迄今仍在履約中」等語(本院卷第81頁) ,國泰世華亦陳報聲請人迄今仍在履約中(本院卷第85頁) ,應認聲請人已依消債條例之規定協商成立且尚未毀諾,復 聲請前置調解未能成立。是以,聲請人據以聲請更生,本院 自應審酌聲請人於協商成立後毀諾是否合於「但因不可歸責 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之要件,並綜合聲請人目前 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不能維持符合人性尊嚴之 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等情 。 ㈡、聲請人主張目前任職於○○工程行擔任粗工,日薪1,285元,每 月平均收入約24,000元,另領有殘障補助4,049元(本院卷 第97頁),並提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財政部南區國稅 局嘉義縣分局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嘉義縣鹿草鄉農會存摺節影 本、身心障礙證明等為證(調解卷第10、21至23、37至40頁 ;本院卷第13、25至27、137至161頁),復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聲請人最近5年之勞保投保及異動資料(本院卷第55至61 頁)。自前開資料觀之,聲請人自111年8月退保後即未再有 投保記錄,投保薪資均以最低工資投保。從而,本院依前揭 卷證資料並審酌聲請人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認聲請人主張擔 任粗工,平均每月收入約為24,000元,應屬可採,加計聲請 人每月領取之殘障補助4,049元,聲請人每月清償能力應為2 8,049元。 ㈢、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元 及分擔父親之水電瓦斯費、衛生用品費等扶養費每月2,000 元,總計19,076元。經查: 1、父親扶養費2,000元:   聲請人父親黃○○為00年0月生,現年76歲,已逾法定退休年 齡,111至112年均無所得,但名下有房屋兩棟、土地一筆及 西元2005出廠之汽車一輛,財產總額約410,470元,另每月 領有國民年金4,688元,扶養義務人尚有聲請人姐姐,由聲 請人姐姐負擔父親之外籍看護費等節,業據聲請人自陳(本 院卷第99頁),並提出父親之戶籍謄本、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嘉義市分局110、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 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勞保局查無參加勞保 資料查詢單、嘉義縣鹿草鄉存摺節影本等為證(本院卷第10 1、103至105、107、109、185至194頁)。本院審酌聲請人 父親已逾法定退休年齡,無收入且需由外籍看護照顧,每月 僅領有國民年金4,688元,堪認確有不能維持生活而由他人 扶養之必要。聲請人主張每月支出2,000元之扶養費,低於 衛生福利部公告114年臺灣省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 倍即18,618元(消債條例第64條之2參照),並與其他扶養 義務人分擔之數額,且未逾一般人生活開銷之程度,應為可 採。 2、按聲請人主張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元,低於上開最低生活 費之1.2倍數額,應認可採。 3、是以,聲請人每月生活必要支出及依法受其扶養者之生活必 要支出之總額即為19,076元,洵堪認定。 ㈣、就聲請人前經協商成立部分,聲請人並未為任何主張,然經 中國信託與國泰世華陳報迄今履約中,復參酌聲請人積欠之 債務均為金融機構債務,且債務總額不高,僅約430,859元 (依債權人陳報計算至113年11月之本金加計利息等),難 認聲請人有何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協商協議有困難 之情事。 ㈤、又本件聲請人平均每月收入28,049元,扣除其個人及依法受 其扶養者之生活必要支出共19,076元後,可供清償債務之用 之所得餘額為8,973元【計算式:收入28,049元-必要支出19 ,076元=8,973元】,並非無法負擔聲請人所陳最大債權銀行 提供每月清償2,911元之方案(本院卷第11頁)。況聲請人 除積欠金額不高之金融機構債務外,別無其他資產公司債務 需額外加計清償數額,且聲請人距離法定強制退休之年齡65 歲尚有約16年時間,倘依聲請人前置協商約定之還款期數尚 餘148期計算(國泰世華陳報狀,本院卷第89頁),上開分 期還款期數並未逾聲請人得為工作之16年期間。又,聲請人 名下雖無汽機車、具保單價值金之商業保險或存款等財產, 然有田賦與土地12筆,雖均為公同共有土地,但公同共有財 產總額高達26,003,466元,並非無處分價值,亦有聲請人全 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水上地政事務所發給之權利 人歸戶清冊、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行車執照、土地所有權 狀、金融機構存摺節影本、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書暨查詢結 果表、遠雄人壽批註書、國泰人壽出具之保單帳戶價值一覽 表等附卷可憑(本院卷第29至31、111、113至135、137至18 3、195至199、201至203、205頁)。因此,尚難認其有不能 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 四、綜據上述,聲請人主張其有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且有不能清   償債務之情事等語,自非可採。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要件 不備,且該要件之欠缺又屬無從補正,依首揭條文之規定及 說明,應駁回其更生之聲請。又本件綜衡聲請人的年齡、收 入情況、債務狀況,並非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債務之 虞,核與消債條例第3條所定「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之法定要件亦不合,聲請人應另與債權人洽詢、協商債務 償還事宜,以謀求較為適當的履債方式,是其更生之聲請為 無理由,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1項、第8條本文,應予以駁回 ,爰裁定如主文。 五、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第1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 記 官 黃亭嘉

2025-02-07

CYDV-113-消債更-266-20250207-2

消債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79號 聲 請 人 林暘閔 代 理 人 方立凱律師(法扶律師)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梁晉銘 債 權 人 高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美玲 代 理 人 黃俊傑 ○ ○ ○ ○○○○○○○○○○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吳佳芬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 ○ ○ ○○○○○○○○○○○○ 法定代理人 石崇良 ○ ○ ○ ○○○○○○○○ 法定代理人 白麗真 上列聲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暘閔自民國114年2月7日上午10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台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 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 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 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 項、第16條第1項分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無擔 保及有擔保債務(各債權人公司下均以簡稱稱之)共計3,35 8,334元(其中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債權13,119元與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債權2,917元均為優先債權),前曾向本 院聲請債務調解,經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76號(下稱調 解卷)調解不成立而終結,且聲請人於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 動,並對已屆清償期債務實有不能清償之情事,聲請人復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開主張,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調解卷查核屬實,堪 認聲請人已依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前置調解未能成立,是以 ,聲請人據以聲請更生,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 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不能維持符合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 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等情。 ㈡、聲請人主張其於111年9月至112年10月間自行經營○○小吃店, 每月營業額192,000元,扣除店租115,000元,每月薪資4萬 元加分紅2萬元,並兼職富胖達外送員,目前任職於○○○○輕 旅,每月薪資包含加班費、津貼、三節獎金或年終獎金等約 30,000元,此外無其他兼職收入(調解卷第23頁;本院卷第 125頁)。而依其所提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財政部中區 國稅局埔里稽徵所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 單、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小吃店營業稅查定課 徵銷售額證明、在職證明書、員工薪資明細表(調解卷第23 、47至49、51至52、57至65頁;本院卷第147、149頁)及本 院職權調閱聲請人最近5年內之勞保投保與異動資料(本院 卷第39至40頁)等文書之記載,聲請人自105年1月開始投保 於德暘小吃店至112年10月31日退保後未再有投保記錄,目 前任職於○○○○輕旅,每月薪資收入包含基本薪資28,000元及 全勤獎金,扣除請假等約25,000元至30,000元,111年度德 暘小吃店加計兼職富胖達之所得共210,543元(平均每月約1 7,545元),核與聲請人所陳大致相符。從而,本院依前揭 卷證資料,認應以聲請人所陳目前任職○○○○輕旅且未兼職之 每月薪資收入30,000元作為計算聲請人清償能力之依據尚屬 合理。 ㈢、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元 加計分擔子女扶養費8,538元,共25,614元。經查: 1、聲請人主張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元,低於衛生福利部公告1 14年臺灣省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即18,618元( 消債條例第64條之2參照),並未逾一般人生活開銷之程度 ,應為可採。 2、子女扶養費: 聲請人長子林○○為107年5月生、現年6歲之幼童,無所得、 無財產、無領取補助,業據聲請人自陳(本院卷第125頁) ,並有戶籍謄本、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財政部 南區國稅局嘉義市分局1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 料清單、郵局存摺節影本在卷可參(本院卷第179、195、19 7至199、309至319頁),堪認聲請人子女確有受他人扶養之 必要,聲請人主張每月需分擔子女8,538元之扶養費,經核 低於上開必要生活費18,618元,並與配偶分擔一半之數額, 應為可採。 4、是以,聲請人每月之必要生活費用及依法受其扶養者之生活 必要支出合計為25,614元。 ㈣、從而,本件聲請人平均月收入為30,000元,扣除其個人生活 必要費用及依法受其扶養者之生活必要支出共25,614元後, 可供清償債務之用之所得餘額為4,386元【計算式:收入30, 000元-必要支出25,614元=4,386元】。已不足以負擔最大債 權人台灣銀行於調解時就金融機構債務陳報僅計算無擔保債 權本金1,956,615元、分180期、每月期付金至少10,871元之 數額,遑論經本院通知各債權人是否願提供債務人協商還款 方案後,台灣銀行向本院陳報願提供按主管機關所定法規計 算,協商條件為每月應清償27,188元(最後一期即第64期應 一次清償24,468元)(本院卷第91頁)。此外,積欠合迪公 司之債務依原契約每月需還款數額為8,490元(本院卷第81 頁),每月需還款金額高達35,678元。則以聲請人平均月收 入扣除其個人生活必要費用及依法受其扶養者之生活必要支 出後,可供清償債務之用之所得餘額4,386元,已不足以負 擔,足認聲請人有不能清償之虞。又聲請人名下設定擔保向 和潤公司借貸之車號000-0000號汽車已遭和潤公司拖回拍賣 抵償(本院卷第79頁),目前僅有現值約15,000元之車號79 3-LZC號機車、及計算截至113年12月約2,000元之存款餘額 。此外,別無任何不動產或其他動產、汽機車與以聲請人為 要保人且具有保單價值或解約金之商業保險等財產,業據聲 請人陳報(本院卷第123至125頁),並有財產及收入狀況說 明書、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行車執照及二手車 查詢資料、金融機構存摺節影本、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 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回覆表暨 查詢結果表等附卷可憑(調解卷第19、45頁;本院卷第143 至145、151至153、155至159、193至194、201至307頁)。 是以聲請人上開財產,堪信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對已屆清 償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有必要利用更生程序,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 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予以經濟生活更生之機會。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其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 度,其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 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則債務人聲請更生,即應屬有據。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既經 准許,併依上開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美利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 記 官 黃亭嘉

2025-02-07

CYDV-113-消債更-279-20250207-2

重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111號 原 告 陳素雅 訴訟代理人 王碧霞律師 被 告 林淑玲 黃家章 黃家澤 黃聲雄 黃聲光 黃聲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共有坐落嘉義市○○段000地號土地應分割如附圖所示, 即: ㈠、代號A、面積4,906平方公尺土地,分歸原告與被告林淑玲共 同取得,並按應有部分各2分之1比例保持共有。 ㈡、代號B、面積4,906平方公尺土地,分歸被告黃家章、黃家澤 、黃聲雄、黃聲光、黃聲東共同取得,並按應有部分黃家章 6分之1、黃家澤6分之1、黃聲雄4分之1、黃聲光4分之1、黃 聲東6分之1之比例保持共有。 二、訴訟費用由兩造按如附表「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所示比例 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   坐落嘉義市○○段000地號、面積9,812平方公尺土地(下稱系 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應有部分如附表所示,無因物之使 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之情形,然無法為 協議分割。考量被告黃家章、黃家澤、黃聲雄、黃聲光、黃 聲東(下稱黃家章等5人)曾就其等應有部分面積總和即系 爭土地面積2分之1共4,906平方公尺以共同出租人身份與訴 外人黃天印、劉清花簽訂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之租約,並於 系爭土地南邊位置耕作,原告與被告林淑玲則於系爭土地北 邊部分耕作使用,及系爭土地西北邊相鄰之同段208地號土 地為原告及被告林淑玲共有等節,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及 第824條第1至4項之規定,請求將系爭土地判決分割為如附 圖所示。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除被告林淑玲曾提出同意書(本院卷第87頁)表示願於分割後繼續與原告按原應有部分比例維持共有關係外,其餘被告均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 兩造所共有,應有部分比例如附表所示,而系爭土地為依都 市計畫法畫定之農業區土地,各共有人間並無不能分割之協 議,亦無因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情形,然無法協議分割等情, 已據提出土地登記謄本及使用分區證明書為證(本院卷第73 至79頁),且未到場之被告亦未提出書狀爭執,應信原告主 張為真實。則原告請求裁判分割系爭土地,合於上開規定, 應予准許。 ㈡、按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 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 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 、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 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因 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 共有,民法第824條第1項、第2項第1款本文、第4項分別定 有明文。再者,共有物之分割,應由法院依法為適當之分配 ,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法院為共有物分割時,應斟酌共 有人之意願、共有物之性質、價格、分割前之使用狀態、經 濟效用、分得部分之利用價值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有關情 狀,定一適當公平之方法以為分割。 ㈢、經查: 1、系爭土地目前由被告黃家章等5人出租予承租人黃天印、劉清 花,承租面積為0.4906公頃(為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之租約 ,下稱耕地三七五租約),有嘉義市東區區公所民國113年1 0月15日嘉市○區○○○0000000000號函暨檢附之嘉義市東區區 分所辦理逕為租約變更登記通知書可稽(本院卷第39至41頁 )。另系爭土地為不規則多邊形,北側目前種植樹萄葡,承 租人黃天印稱為砂石場種植,非承租人種植,南側目前由承 租人種植竹筍。系爭土地如附圖代號A所示位置之西側有一 條水泥道路,往西通往外側聯外道路,系爭土地如附圖代號 B所示部分,亦可經由西側道路對外通行等情,有地籍圖、 本院113年11月8日勘驗筆錄及原告所提出之現場照片可參( 本院卷第15、101至105、111至117頁),是上開各情,堪以 認定。 2、爰審酌系爭土地所在位置,分割方法以受原物分配之共有人 皆能連接道路為宜,則系爭土地原物分配並無困難,且原告 與被告林淑玲表明分割後共有之意願,系爭土地南側長期存 在耕地三七五租約,目前出租人為被告黃家章等5人,承租 人並於系爭土地南側部分耕作,被告對於原告之分割方案均 未表示反對。則依前述系爭土地共有之狀況及共有人之意願 ,可分割出2筆即附圖所示,其中代號A土地由原告、被告林 淑玲共有,代號B土地由被告黃家章等5人共有,大致與分割 前之使用現況相符,應認原告主張之分割方法即附圖方案, 受原物分配之共有人可連接道路,兼顧土地共有及目前使用 之狀況,符合共有人之意願,尚屬公允,而為適當之分割方 案。 五、又按應有部分有抵押權者,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而受影 響。但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參加,其權利移存於抵 押人所分得之部分;民法第824條之1第2項第3款定有明文。 查原告就系爭土地應有部分,前為第三人蔡玉葉設定抵押權 ,原告已對蔡玉葉告知訴訟,有土地登記謄本、送達回證可 稽(本院卷第75至76、91頁),蔡玉葉未參加訴訟,則依民 法第824條之1第2項第3款規定,於系爭土地分割後,蔡玉葉 之抵押權即移存於原告所分得之土地。 六、綜上所述,本院審酌系爭土地之性質、經濟效用、共有人意 願及利益,認將系爭土地原物分割如附圖所示,為適當、公 允,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又本件為共有物分割事件, 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爰酌量兩造之利害關 係,由兩造依附表所示應有部分比例負擔。本件事證已臻明 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斟酌後認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自無逐予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 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附圖:嘉義市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3年10月15日字第320 號、113年11月27日土地複丈成果圖。 附表: 應有部分比例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黃家章   1/12    1/12 黃家澤   1/12    1/12 黃聲雄   1/8    1/8 黃聲光   1/8    1/8 陳素雅   1/4    1/4 黃聲東   1/12    1/12 林淑玲   1/4    1/4

2025-02-06

CYDV-113-重訴-111-20250206-1

勞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訴字第2號 上 訴 人 即被上訴人 謝麗美 上 訴 人 即被上訴人 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韓家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人謝麗美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繳納上訴裁判費新 台幣(下同)16,095元,逾期未繳,即駁回上訴。 二、上訴人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 ,繳納上訴裁判費4,20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上訴。 三、上訴人謝麗美、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本裁定送達 後五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並以上 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 第4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按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 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 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文 。 二、經查: ㈠、本件上訴人謝麗美提起第二審上訴,上訴訴之聲明為:「1、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第三項之訴及訴訟費用 之裁判均廢棄;2、被上訴人應再給付89,760元及自民國112 年12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3、確 認系爭方案3所載「補助期限2年」之條款無效。」,其中上 訴聲明3部分訴訟標的為720,000元,合計上訴人謝麗美上訴 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809,760元(720,000+89,760),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16,095元,未據上訴人謝麗美繳納。茲依上 開規定,限上訴人謝麗美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 院如數補繳,逾期即駁回上訴。 ㈡、本件上訴人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成公司)提 起第二審上訴,上訴人大成公司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 200,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4,200元,未據上訴人大成公 司繳納。茲依上開規定,限上訴人大成公司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即駁回上訴。 三、又上訴人謝麗美、大成公司所提出之民事上訴狀,未具上訴 理由,應併予補正。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陳美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應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黃亭嘉

2025-02-06

CYDV-113-勞訴-2-20250206-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